代理分站:
全部科室 快速通道:点击直达您要访问的科室
背景:
阅读新闻

第十三章 预防与治则

[日期:2012-12-27] 来源:  作者: [字体: ]

    第十三章  预防与治则

    第一节 未病先防

    生长壮老死,是人类生命的自然规律。健康与长寿,自古以来就是人类的共同愿望和追求。几千年来,中医学在总结和积累如何确保人类健康、怎样延长人类的寿命方面做出了许多的探索和研究,有着极为丰富、种类繁多的文献记载。早在先秦(公元前221—前206年)以前,中国最古老的中医经典著作《黄帝内经》就强调了“防病于未然”的预防为主的思想。《素问·四气调神大论》说:“不治已病,治未病,不治已乱,治未乱。”“夫病已成而后药之,乱已成而后治之,譬犹渴而穿井,斗而铸锥,不亦晚乎?!”这种未病先防,防重于治的思想,至今乃具有现实的指导意义。

    未病先防,总结和介绍养生之道,《内经》有一段精辟的论述,认为人的生活方式应遵循“法于阴阳,和于术数,饮食有节,起居有常,不妄作劳,均适寒温,房劳有度,避绝六欲。”

    (一)法于阴阳,和于术数人生活于天地之间,应掌握阴阳变化的规律,适应自然环境,调整身心状态,杜绝对名、权、利的不倦追求,达到怡情养性、恬淡虚无的精神境界。这就是法于阴阳之大意。和于术数是指流传于世的养生之术,即吐纳,导引,行气,炼内丹、内功,养性,摄生,修命……名目繁多的功法,通过练“气”,用于强身却病,延年益寿。它既可疏通经络,调和气血,平衡阴阳,又有强壮筋骨,健美身型,激发潜能,增长技击的功夫。

    (二)饮食有节食物是维持人体生长、发育,供给人体营养物质,满足生命活动需要的基本条件。合理的调剂饮食,对增进健康、延年益寿是很重要的。生活于贫困线以下,营养不良,抵抗力低下,常致病魔缠身,呻吟求治。富贵者,终日美味佳肴,偏食膏粱厚味,患糖尿病、冠心病、癌症的病死率明显提高。西方世界的医生和人民在近半个世纪才认识到高糖、高脂饮食对人体的危害。可是古代中医先贤已指出“富贵者,昧养生之理,不问卫生之方;贫穷者,急养身之策,何知保身之道。”中医强调:饮食应定时、定量,不能饥饱无常,应该“未饥先食,未饱先止”,不能暴饮暴食,不宜过冷过热,食物种类调和,保证身体需要,搭配要合理,饮食要讲卫生……中医称为饮食养生。不遵循这些法则,轻则有损脏腑,重则增病促死。

    (三)起居有常,不妄作劳起居是指日常生活作息、工作、学习、劳作、睡眠要有规律。当今社会生活节奏加快,有些因工作需要,不能按昼劳夜息的作息方式,要求人们既要适应社会需要,也要合理地安排生活,做到起卧有时、劳逸结合。劳作要求“量力而行,莫强行之”。《内经》主张“不欲太劳,不欲太逸”。太劳而导致“久卧伤气、久视伤血、久立伤骨、久坐伤肉、久行伤筋”。太逸,终日无所事事,寂寞空虚,也会引起气滞血瘀,肌肉萎缩,身体肥胖,产生疾病。

    (四)房劳有度,避绝六欲色性是人类传宗接代的一种本能,适时婚育是年轻夫妇养生保健、有利优生优育的一项重要措施。节制房事,切忌“以酒为浆、以妄为常、醉以入房、务求其心、以欲竭其精、以耗散其真”。色情放浪导致肾虚早衰。所谓“六欲”是指“游不知疲、乐不知倦、酒不知足、色不知频、气不知满、财不知足”,图一时之快,做逆于生理之举,生命必受其累。

    (五)食疗、药疗食疗是运用食物的寒凉热温属性以平衡人体阴阳,通过饮食的调节达到康复的目的,《本草纲目》记载常用药粥62种。“食能排邪,而安脏腑,清神爽志,以资气血”。人生病不可避免,如果疾病已经发生,就应争取早期诊断,早期治疗,合理用药,以求早期康复。

    第二节   

    一、治病求本、因时因地、因人制宜

    治则,即治疗疾病的法则。中医学的治疗法则是在长期临床实践中总结出来的治疗规律,对临床具体立法和处方用药,具有普遍的指导意义。治疗法则的主要特点是从整体观念出发,通过四诊,进行审证求因,然后加以分析归纳,得出初步的辨证,从而制定出治疗原则和具体的方法。治疗法则是用以指导治疗方法的总则,比如扶正祛邪就是治疗的总则,在这个总则的指导下,采用助阳、益气、滋阴、补血,就是扶正的具体方法,采用发汗、清热、泻下、涌吐等就是祛邪的具体方法。下面介绍中医药学有关的治疗法则:

[治病求本]

    治病求本,就是治疗疾病时首先要研究和找出疾病的本质。抓住和解决了疾病的“根本”,其余各种病理现象,也就迎刃而解。这与现代医学的观点是一致的,但中医学的“本”,有更深一层的含意,“本”是相对“标”而言的。标本是一个相对的概念,有多种含意:①以正邪双方来说,正气为本,邪气为标。②从病因和症状来说,病因为本,症状为标。③从病变部位来说,内脏是本,体表是标。④从疾病先后来说,旧病是本,新病是标;原发病为本,继发病是标。⑤从局部与整体的关系来说,整体是本,局部是标。“治病必求于本”,是中医临床治疗必须坚持的原则。

[治标与治本]

    疾病的发展是一个复杂多变的过程,常会出现标本主次的变化,因而在治疗上就应有先后缓急的区分一般情况下,先治本,后治标。但在某些情况下标病甚急,如肺结核大咯血,不止血就会危及患者生命或影响本病治疗,又如慢性肝炎,突然得了感冒,须先治好感冒这个“标”,然后再治疗肝炎这个本。中医有“急则治其标,缓则治其本”,“标本俱急,标本同治”的不同:①缓则治其本,适用于病势缓和的慢性病。②急则治其标,适于高热、剧痛、剧咳、大量出血、大量胸水、腹水等患者。⑧标本兼治,适用于范围广泛,既有正虚又有邪实者。

[祛邪与扶正]

    任何疾病都不外是“正”与“邪”相争的过程。因此在治疗上,也就离不开“祛邪”与“扶正”两个方面。①扶正,就是使用扶助正气的药物,并配合适当的营养和功能锻炼等辅助疗法,增强体质,提高机体抵抗力,适用于正虚为主的疾病。临床上常运用益气、助阳、滋阴、补血等补法。②祛邪,使用攻逐邪气的药物,祛除病邪,适用于邪盛而正虚不显的疾病。临床上可采用发汗、攻下、清解、消导等驱邪外出的方法。③攻补兼施,适用于正虚邪实的病证。在扶正祛邪同时并用时,应以扶正不留邪、祛邪不伤正为原则。

[因时、因地、因人制宜]

    治疗疾病要根据季节、地区以及人体的年龄、体质等不同而制定适宜的治疗方法。①因时制宜,要根据不同季节特点来考虑治疗用药的原则,如以感冒发热为例,在隆冬严寒感受风寒,宜以辛温发汗;盛夏炎暑,感冒风寒,宜用祛暑解表。②因地制宜,根据不同的地理环境,考虑治疗用药的原则,叫因地制宜。我国幅员辽阔,北方地势高而寒冷少雨,其病多燥寒,治宜辛润,东南方气候潮湿而温热,故病多湿热,治宜清化。③因人制宜,根据病人性别、年龄、体质、生活习惯等不同特点,考虑治疗用药的原则,叫因人制宜。人的年龄不同,对老年人和婴幼儿,用药剂量,一般不宜过大。“年老多虚,宜补宜温,年壮多实,宜泻宜清”;治疗小儿,忌投峻剂,慎用补剂。人的体质不同,同样患流感,有的体质偏寒,宜用辛温解表;有的体质偏热,则宜辛凉解表;若偏湿则需燥湿发汗。总之具体情况,具体分析,才能取得较好的治疗效果。

    二、同病异治、异病同治、正治与反治

[同病异治、异病同治]

    1.相同的疾病,不同的病因,用不同的方法治疗。同一疾病,在不同的阶段,反应疾病的性质不同,也用不同的方法治疗,这就是同病异治。例如:感冒病,有风寒、风热、暑湿的不同病因,治疗时就有辛温解表、辛凉解表和清暑祛湿之分。即使是同一风寒感冒,在它的初起阶段和病情进展到入里化热的治疗,其治法也有解表与清里的区别。

    2.不同的疾病,相同的病因,用相同的方法治疗;或不同的疾病,在其发展的过程中,出现了同一性质的阶段,也用相同的方法治疗,这就是异病同治。例如,气虚下陷的脱肛久痢、崩漏下血和气虚发热是几种截然不同的疾病,但因为它们都是由于中气虚所致,所以都可以用补中益气的方法来治疗。再如失眠、心悸、妇女月经不调等病证,在它们病变过程中,若均处于心脾两虚的相同病变阶段,就可用补益心脾的同一方法来治疗。外感病热入于里,热结肠道所致的大便秘结,与伤食病发展到食滞肠道的大便秘结,都须用泻下法进行治疗。

[正治与反治]

    1.正治法适于人体感受病邪后,能如常地反映邪正相争的情况。简单地说,就是当热证表现热象时,用寒凉药来治疗;寒证表现寒象时,用温热药来治疗;实证表现实象时,用攻泻药来治疗;虚证表现虚象时,用补药来治疗。因为这种治法,在一般情况下最为常用,含有“正规”和“常规”的意思,所以叫正治法。

    2.反治法适用于病势严重,机体不能如常地反映邪正相争的情况时,即临床表现的症状与疾病的本质不符而出现一些假象时,采用顺从其症象而治的一种法则。反治法有以下四种情况:

    (1)寒因寒用:用寒性药物治疗恶寒的症状,用于内真热而外假寒证。如热邪郁遏在里,阳气不能外达,而反见四肢厥冷“假寒”证,要用顺从疾病证象的寒性药治疗其里热(有高热口渴表现)的病变本质,里热得清、阳气外达、四肢厥冷症状可随之消失,这就是以寒治寒的“寒因寒用”。

    (2)热因热用:用热性药物治疗发热的症状,用于内真寒而外假热证。如阴寒之邪盛于内,阳气格于外,而反见肤热、面赤等内真寒而外假热者,就要用温热药物治疗其里寒的病变本质,里寒消散、阳气回复、外在的热象亦随之消失,这就是以热治热的“热因热用”。

    (3)通因通用:用通利的药物治疗通泄病证,如因食积所致的腹泻,用消导泻下药以泻热去实。因瘀血引起的崩漏,用活血逐瘀的药物治疗。因实热坚结引起的腹泻用泻热去实的药物治疗,都属于以通治通的“通因通用”。

    (4)塞因塞用:用补塞的药物治疗闭塞不通的病证。如因中气不足、脾虚不运而致的腹胀,用补脾益气的方法治疗。气虚血枯引起的闭经,用补养气血的药物治疗等,都是以补开塞的“塞因塞用”。

    从以上分析可以看出,反治法虽然是顺从疾病证象而治疗的一种方法,但它仍是针对疾病的本质而治疗的,所以反治法和正治法从本质上讲,都是“治病必求于本”的。

    第三节  常用治法

    临床常用的治疗方法,一般概括为:汗、吐、下、和、温、清、补、消八种,原称“八法”。吐法现今基本上不用了,而有些常用方法,又不是“八法”所能概括。经过重新整理和补充,共分解表法、清热法、泻下法、消散法、和解法、温里法、补益法、固涩法、调气法、利尿法、开窍法和重镇摄纳法等十二种。分别介绍如下。

    一、解   

    解表法,主要利用具有解表发汗作用的药物,以达到驱除表邪的目的,所以解表法又叫汗法。

[临床应用]

    1.适用于外感热性病发病初期的证候,其表现具有两方面特点:①表现头面、四肢、皮毛、经络的症状,如恶风(寒)、发热、头痛、身痛。恶风(寒)与发热同时出现,是热性病(卫分)表证辨证的要点。②因“肺主皮毛”,表证常以上呼吸道感染的症状如鼻塞、流涕、打喷嚏、咳嗽为主要表现。表证不影响其他脏腑,因此没有其他脏腑的症状。

    根据上述临床表现特点,现代医学下列疾病可按表证来辨证治疗:①上呼吸道感染,如感冒、咽扁桃腺炎、咽结膜热、疱疹性咽炎等。②呼吸系统的其他感染性疾病,如急性支气管炎、肺炎、流感、流脑、麻疹、百日咳等病发病初期,上呼吸道感染症状比较明显时,一般先按表证论治。③其他系统的急性感染性疾病初期,尽管无明显上呼吸道症状,只要有恶风(寒)、发热、头痛、身痛等症状者,也可当表证来处方用药。

    2.适用于急性肾炎初起阶段,表现为上半身水肿明显,兼有恶风、发热者,用辛温解表以消散水肿。也可用于风湿在表,引起身痛、骨关节疼痛如风湿性关节炎、风湿性纤维织炎等疾病。

    3.适用于出疹性疾病如风疹、荨麻疹及麻疹初期疹出不畅的透发皮疹。

[药物方剂]

    用以解除表证的药物,叫解表药,多具辛味,辛味能发散。解表药具有退热、止痛、消肿、透疹的功能。解表药分辛温与辛凉两类:

    1.辛温解表药:药味辛温,发汗力强。适用于寒重热轻,身痛无汗的风寒表证。常用的药物有:麻黄、桂枝、紫苏、荆芥、防风、葱白、生姜等。常用的方剂有麻黄汤、荆防败毒散等。

    2.辛凉解表药:药昧辛凉,发汗力弱。适用于有汗的风热表证。常用的药物有:薄荷、牛蒡子、桑叶、菊花、葛根、柴胡、淡豆豉、升麻、蝉蜕等。常用的方剂有银翘散、桑菊饮等。

[注意事项]

    1,应用解表药,要注意体质:身体虚弱者,宜扶正达邪。要注意季节:时令炎热,用量宜小;时令寒冷,用量可稍大,注意适可而止,以汗出邪去为度,不宜过汗,以防过度消耗津液。对表证已解或已转化为里证,宜停止使用。

    2. 凡用发汗剂时,应告诉患者,服药后应避风寒,忌食油腻厚昧食物。

    3.凡身体极度衰竭及剧烈呕吐,腹泻所致衰竭者,或患有淋浊,疮疡日久和失血者,原则上都在禁汗之例,如必须使用汗法时,则应配合滋阴养血、清热解毒等其他方法进行治疗。

    一、清   

    用清热、泻火、凉血、解毒、燥湿或解暑的方药来治疗血热、热毒、湿热、暑热,以及脏腑内热(包括实热与虚热)等里热证的方法,称清热法。由于热证在气、在营、在血的不同,故清热法可分为清热泻火、清热解毒、清热凉血、清热燥湿等四类。

[临床应用] 

    1.清热泻火,用清热泻火药以清除热邪的治法,适用于温热病热入气分,出现高热、烦燥、谵语、口渴、多汗、脉宏大、舌红苔黄等邪热伤津之证。临床应用于肺炎、麻疹,流脑等热性病具有上述证候者。

    2.清热解毒,这里所指的毒,是火热壅盛引起,也称热毒或火毒所引起的各种感染性疾病,如细菌性痢疾、流行性腮腺炎、急性肺脓肿、疔疮痈肿、化脓性扁桃腺炎、扁桃体周围脓肿、泌尿系、消化道感染及丹毒等。包括一切热性病,无论在表在里、在气分或在血分均可应用。

    3.清热凉血适用于温热病热入营分、血分。临床上有高热,常以夜间更高,烦燥不安,谵语,神志恍惚或昏迷,口干,舌质红绛,苔少或无苔,脉细数,以及血热妄行而出现皮肤有出血点,瘀斑,或吐血、便血、鼻衄、月经过多、抽搐、角弓反张等证候者,临床上可应用于败血症、流脑、乙脑、中毒性菌痢、中毒性肺炎、中毒性消化不良等。

    4.清热燥湿,适用于湿邪化热或湿热互结。临床上出现发热、心烦、口燥、目黄、火眼、耳痛流脓、腹痛、下痢泄泻、小便涩痛等诸症象者,可见于急性病毒性肝炎、细菌性或阿米巴性痢疾、化脓性中耳炎、淋病性尿道炎、滴虫性阴道炎、猩红热等。

[药物方剂]

    清热药,性偏寒凉,味多苦甘,具有清热降火的作用。热与火的概念,只是轻重程度的不同。轻者为热,重者为火,热为火之渐,火为热之极。凡发热,皮肤灼热,热较弥漫,中医称为热证,而高热,有口舌糜烂、咽喉肿痛、目赤羞明、火较集中而上炎者,中医称为火证。清热药中,性凉者偏于清“热”,性寒者偏于泻“火”.但彼此并不能截然加以划分,凡能清热的药也都能泻火。

    1.清热泻火药,多入气分,能清气分实热或直折邪火。常用的清热泻火药:石膏、知母、芦根、竹叶、栀子、莲子心、龙胆草、夏枯草等。常用方剂如白虎汤。

   2.清热解毒药,应用非常广泛,既可用于局部感染,又可用于全身性感染。常用的清热解毒药:金银花、连翘、蒲公英、大青叶、板蓝根、败酱草、鱼腥草、白头翁等。常用方如黄连解毒汤、普济消毒饮。

    3.清热凉血药,应用于血(营)分证,尚有养阴滋液的作用,常用的清热凉血药有:生地黄、玄参、赤芍、丹皮、紫草、地骨皮、犀角、牛黄(犀角现用水牛角尖代替),方剂如清营汤、化斑汤。

    4.清热燥湿药,多为苦寒药,苦能燥湿,寒能清热,适于湿热并见者,常用清热燥湿药:黄连、黄芩、黄柏、苦参、青蒿、栀子、龙胆草等。方剂如:甘露消毒丹、茵陈蒿汤。

[注意事项]

    1.清热药不能用于寒证。

    2.体质虚弱或产后要慎用。苦寒药易伤脾胃,使用时以中病为度,不宜滥用。

    三、泻   

    泻下法原称下法,就是通便的方法。通过通便达到泻火、逐水、攻痰、逐瘀、导滞、驱虫、润肠、温下作用。一般分为急下、缓下两大类。急下包括泻火、逐水、攻痰、逐瘀。缓下包括导滞、驱虫、润肠和温下。泻下的药物,一般以大黄、芒硝为主,配合其他有关药物。泻下的目的,不一定都是通便,主要祛除病邪。

[临床应用]

    1.泻火:适于里实热证,实热壅滞,大便燥结,腹胀满而痛,高热,谵妄;或湿热下痢,里急后重;或风火眼病等大肠热结的病症,如①急性感染性疾病的中、极期。②药物或食物中毒。③结膜炎、脑充血、肺出血、鼻衄等。

    2.逐水:适用于水液运化失常,胸腹水饮内停,有胸脘痞闷、大便秘结、苔黄脉弦、全身水肿等实证者。

    3.攻痰:适用于顽痰凝结、阻塞经隧的病症,如①痰黄稠、咯痰不畅的呼吸系统疾病。②癫痫、惊厥等神经系统疾病。

    4.逐瘀:适用于瘀血内结、热性病而有少腹硬满、大便黑、谵语烦渴、至夜发热、狂燥等下焦蓄血证,或症瘕肿块等。

    5.导滞:适用于积食停滞所引起的中脘饱闷,泄泻腹痛,里急后重等食滞兼湿热的病例。

    6.驱虫:适用于肠寄生虫所引起的腹胀、腹痛,必须根据寄生虫性质、种类和体质强弱选用相应的药物,配伍泻下药,以增强排出能力。

    7.润肠:适用于肠燥便秘之症:①病后、产后、老年体弱所致便秘。②习惯性便秘。⑧痔疮、肛门裂病人便秘。

    8.温下:适用于肾阳不足,寒气内结或脾虚寒积,脐下硬结,便秘,脉沉迟者。

[药物方剂]

    1.泻火药:选用苦寒和咸寒的药物如大黄、芒硝等。方剂如大承气汤、调味承气汤、凉膈散等。

    2.逐水药:选用逐水攻下药甘遂、芫花、大戟、牵牛子等药物,有时可配合大黄。方剂如控涎丹、+枣汤、舟车丸等,此种方法为权宜之计,不可过量。

    3.攻痰药:选用攻痰药如南星、半夏、礞石,配合泻下药如大黄、巴豆霜。方剂如桔梗白散、礞石滚痰丸,取其攻痰通便、解痉开窍的作用。这种方法也要慎用,不宜过量,以免伤正气。

    4.逐瘀药:一般选用破血药,如桃仁、红花、土鳖虫;破气药如三棱、莪术;消肿药如穿山甲、皂角刺;泻下药如大黄等配合使用,以达破血逐瘀,散结止血。方剂如桃仁承气汤、过期饮。

    5.导滞药:选用行气导滞药如木香、槟榔、枳实等配合泻热通便的大黄等。方剂如木香槟榔丸、枳实导滞丸。

    6.驱虫药:驱虫药种类较多,不同的驱虫药对不同的寄生虫有选择性作用,要因虫选药。驱虫药有苦楝皮、使君子、榧子、鹤虱等配合大黄、芒硝。方剂如化虫丸、万应丸。

    7.润肠药:选用润肠的药物如麻仁、杏仁、苁蓉、苏子等。方剂如脾约麻仁丸、润肠丸。

    8.温下:选用辛温大热的药物如附子、干姜、配合其他调气导滞药物,如厚朴、枳实、泻下的大黄,以温中通阳,散寒解结。方如大黄附子汤,温脾汤。

    泻下法,特别是急下的方法,对妇女月经期、妊娠期和衰弱病人,要慎重使用。

    四、消   

    消散法原称消法,有消除的意思。应用范围较广,可分为消导与消积两种:消导即消食导滞的意思,是针对食滞而拟订的一种治法;消积即消坚磨积的意思,主要用于有形包块(症瘕或痞块)以及痈肿等。这类病证多由气滞、血瘀、痰逐渐凝结而成,临床上应用行气、破气、活血逐瘀以及消痰软坚等类药物以消除之的治疗方法。消散法具有消食、消瘀、化痰、化湿的作用。

[临床应用]

    1.消食:适于因脾胃运化功能失调而引起的食滞,或伤食、食积引起的消化不良,如急性胃炎、急性胃扩张、急性胃肠炎和功能性幽门梗阻。临床上有厌食、嗳腐吐酸、呕吐、暖气如败卵臭、腹胀、腹痛、腹泻等症。

    2.消瘀:血液运行不畅,瘀滞于某部,出现下列临床表现者,中医称血瘀或血滞。①疼痛,呈刀割样或锥刺样,部位固定而不移动,多见于新、旧外伤引起的疼痛、顽固性风湿痛、身痛、头痛、坐骨神经痛、胸腹胁痛、心绞痛、痛经等。②色泽紫暗,如软组织外伤时呈青紫,麻疹出疹时疹色紫暗,经色紫暗,舌质紫班或瘀点等,上消化道出血中医也认为是血瘀。③症块,包括可扪及或看到的有形包块,如肿瘤、肝脾肿大、外伤血肿、痈肿等。任何疾病具有上述任何一种症状时,就可诊断为血瘀。可见血瘀证包括的疾病范围很广。

    3.化痰:中医“痰”的概念,除肺部咳嗽咯出的有形的痰之外,还包括某些脏腑的若干病证,如颈淋巴结核、甲状腺肿、眩晕、抽风、癫狂、中风,中医都认为是“痰”的病证。此处的化痰主指呼吸系统疾病的咯痰,包括寒痰(见于慢性支气管炎、支气管哮喘),热痰(见于急性支气管炎、肺炎、肺脓肿),燥痰(秋天感冒及肺炎、麻疹、百日咳等病后期和恢复期)等不同原因的多痰。

    4.化湿:适于外湿由表入里,或因脾虚不能运化水谷所致内湿证,表现有发热或无热,面色黄秽头重,身重困倦,口中粘腻无味,胸腹胀闷,食欲极差,大便稀薄,舌苔白厚腻,脉濡,还可有泻痢、黄疸、浮肿、淋浊、带下等症。

[药物方剂]

    1.消食:凡能帮助消化、促进食欲、消除食积的药物,叫消导药。常用药物有神曲、麦芽、谷芽、山楂、鸡内金、莱菔子。积食引起气滞腹胀的、配理气药,食滞郁久化热的配苦寒轻下药,因脾胃不健的配用健胃药。常用方剂:保和丸,枳实消导丸,午时茶。

    2.消瘀:应用活血药有疏通血脉、消散血瘀、促进血行的作用,配伍行气药以消除瘀肿、减轻疼痛,常用活血药有红花、丹参、赤芍、没药、益母草、桃仁、三棱、莪术、川芎等;常用方剂:桂枝茯苓丸、鳖甲煎丸、大黄牡丹汤等。有些活血药能增强子宫收缩,故孕妇禁用。

    3.化痰:凡具有消除痰涎或使痰变稀薄、易于排出的药物,叫化痰药,使用时应注意适当配伍。寒痰宜温化,须配祛寒药。热痰宜清化,须配清热药。以此类推。常用止咳祛痰药:杏仁、桔便、半夏、前胡、干姜、贝母、苏子、桑白皮等。常用方剂:二陈汤、清金化痰汤、小青龙汤、泻白散等。

    4.化湿:利用芳香性质的药物,或苦燥药,淡渗利湿药物,以除去体内湿浊。常用药物:藿香、佩兰、石菖蒲、茵陈、半夏、陈皮、苍术、厚朴、猪苓、茯苓、泽泻、米仁、滑石等。方剂:甘露消毒饮、胃苓汤、平胃散、茵陈蒿汤。

    五、和   

    和解法也简称为和法。和法即调和、调整和调理的意思。它有祛邪扶正、调整脏腑功能活动偏盛偏衰的作用。凡是病情不适宜用汗、下、温、清、补、消等法治疗时,都可应用和解法论}台。和解法与理气(有气滞者宜疏通、气逆者宜平降)关系密切,常相互配合应用。临床上和解法常用于和解表里、调理肝脾及调合营卫。

[临床应用]

    1.和解表里:表里主要指病变部位的深浅。凡病在皮毛、肌肉、经络的属表,病在五脏六腑的属里。在分辨表证和里证时,不能单纯从解剖部位来划分,重要的是通过观察人体对病邪的侵袭所产生的反应——如寒、热等症状,脉象、舌苔等表现来辨别。外界病邪侵犯人体,大多首先侵犯人的体表,然后由表到里,表里除说明病变深浅外,也可反映病情的轻重,表证较轻,里证较重。和解法不是治疗表证或里证的方法,而是用于热性病邪在半表半里症。所谓半表半里是正气与病邪作斗争时,呈“拉锯战”的形式,即时而倾向于表,时而倾向于里的综合表现。外感病由表入里,并不一定都要经过半表半里阶段。半表半里可以说是外感病的另一种类型,如疟疾。或者是表证和里证同时出现,即既有恶寒、发热、头痛等表证症象,又有胸胁闷胀、腹痛呕吐等里证,临床见于上感、急性肝炎、疟疾、胆道结石、胆道蛔虫症及急性腹膜炎有寒热往来、胸胁苦满、心烦欲呕、口苦咽干等症候者。

    2.调理肝脾:中医认为肝与人的情绪有关。正常情况下,“肝主疏泄,性喜条达”,人的精神情绪舒畅。倘若肝失疏泄时,病人就会出现精神苦闷、情志抑郁、性情急燥、容易发怒以及胸闷、胁痛等症状,中医称“肝气郁滞”,常常累及脾胃消化吸收功能,而出现心下痞塞、呕恶不食、肠鸣、腹痛、腹泻以及出现月经不调和痛经,乳房胀痛等妇科心身疾病。临床上可见于胃肠神经官能症、慢性肝炎、慢性肠炎、肋间神经痛、痛经、月经不调及经前期紧张症等。

    3.调合营卫:适用于外感风邪,营卫不和,有时见形寒怕风,鼻塞流涕;有时寒时热、微热不退、自汗等症候;或病后、产后体虚而营卫不和者。在这种情况下,由于营弱卫强不能单纯发汗祛邪,而应解肌发表,调和营卫。

[药物方剂]

    和解法只是一种治法,有许多和解的方剂,但没有专用的和解药物。组成和解方剂的药物,见于其他各类药物之中。

   1.和解表里:药物有柴胡、黄芩、黄连、半夏、干姜、槟榔、厚朴、草果等。方剂如小柴胡汤、大柴胡汤,达原饮等。

    2.调理肝脾:选用药物有苏梗、香附、白芍、金铃子、郁金、柴胡等。方剂如柒胡疏肝汤、消遥散、半夏泻心汤等。   

    3.调和营卫:选用药物有桂枝、芍药、生姜、大枣等。方剂如桂枝汤、小建中汤等。

    六、温   

    温里法又简称温法,是祛除寒邪和补益阳气的一种治法。寒证可分外寒与内寒两种证候。外寒即热性病的表寒证,其证、治、方、药,见热性病表证。内寒即里寒证或脏腑寒证,是温里法治疗对象,使用气味辛温的药物来促进和提高内脏的功能活动,从而达到祛除体内寒湿阴邪的一种治疗方法,可分为回阳救逆、温中散寒、通阳利水、温经活血四个证候类型。

[临床应用]

    1.回阳救逆:是寒邪直接侵袭脏腑,使脏腑功能突然受到抑制,来不及代偿,功能急剧下降,中医学常称为“寒邪直中”、“阳气欲脱”的亡阳证候,如起病急骤,体温骤降或体温不升,面色苍白或灰白,四肢冰冷,常冷至膝肘关节以上(逆冷),大汗淋漓,脉搏细微,不易扪及,血压降至正常值以下或不易测及,临床见于循环衰竭的证候,如各种原因的休克、虚脱。治疗要急用大剂温热药以挽回阳气,配以益气药。

    2.温中散寒:由于寒邪直中脏腑或阳虚内寒,即在脾、肾阳虚的基础上产生的寒象,叫阳虚生寒,中医学简称为阳虚证或虚寒证,起病多较缓慢,有怕冷肢凉、下半身尤甚、面色苍白、体倦无力、食欲减退、腹部隐痛、得温则减、大便稀薄、小便清长等表现,凡慢性虚损或消耗性疾病,如消化性溃疡、慢性胃炎、胃肠功能紊乱、慢性非特异性结肠炎等均可应用。

    3.通阳利水:适用于脾肾阳虚:体内水与营养物质的吸收和运送主要由脾来进行。当脾阳虚,睥的“运化”功能失常,水液得不到运化,引起水湿停滞,发生浮肿,食物得不到运化,则出现腹胀、腹泻等消化不良证候。肾主水,体内多余水分经肾形成尿液贮藏于膀胱,经肾气作用而排出体外,当肾阳虚时,肾的气化功能减弱,而引起全身浮肿,小便量少,甚至尿潴留。现代医学见于慢性肾炎、肾病综合征,心脏病充血性心力衰竭,或慢性缩窄性心包炎等所引起的严重水肿。

    4.温经活血:适用于寒邪凝滞所致经络不通或寒留血脉,气血凝滞出现的证候,如类风湿性关节炎、肥大性关节炎、风湿性关节炎非活动期、肢端动脉痉挛症、所表现的关节活动不便,四肢疼痛发冷、以及月经不调、男子阳痿等证候。

[药物方剂]

    1.回阳救逆:选用附子、干姜、人参、黄芪、肉桂等。方剂:四逆汤、参附汤、六味回阳饮等。

    2.温中散寒:选用药物有干姜、吴茱萸、党参、白术、甘草、附子、肉桂、草豆蔻、蜀椒。方剂:理中汤、吴茱萸汤等。

    3.通阳利水:选用药物有附子、生姜、茯苓、白术、白芍、黄芪、党参、泽泻、肉桂等。方剂:真武汤、术附汤、桂附八味丸等。

    4.温经活血:选用桂枝、细辛、附子、吴茱萸、川乌、当归、红花、川芎、白芍、黄芪、灸甘草等;方剂:当归四逆汤、黄芪桂枝五物汤、大温经汤等。

   应用温法应注意辛温大热的药物,容易伤阴,凡是阴虚的疾病及“热厥”的病证属禁用。

    七、补   

    补益法简称为补法,用于补益人体阴阳气血不足,或补益某一脏腑虚损的一种治法。它运用补益的药物,扶助人体的正气,消除各种虚弱症状,即中医的“虚者补之”的意思,以增强和改善人体功能活动及抗病能力,协调阴阳的偏衰,使之恢复阴阳平衡。根据虚证(气、血、阴、阳)的四个类型,补益法也分以下四类。

[临床应用]

    1.补气法(益气):气的形成与脾的运化及肺主气的正常功能有密切关系,脾肺虚弱,尤其是脾虚就会形成气虚。气分不足,会出现神疲体倦、懒言、气短、动见气喘、声低、头晕、自汗、食欲不振、舌淡苔薄、脉虚弱、内脏下垂等气虚证候。治疗上补气就是补益脾肺,主要是补脾或健脾。临床气虚证,见于慢性阻塞性肺气肿、老年性肺气肿、神经衰弱、热性病恢复期、内脏下垂、溃疡病、脱肛、子宫脱垂等。

    2.补血法(养血):血液由脾运化饮食产生的精微物质,由心生成。所以补血必须补睥(气)。又因心主血、肝藏血,补血应该补心血、肝血的不足。血分不足,临床上会出现面、唇、指甲淡白,疲乏无力,头晕目眩,心悸失眠,月经少而色淡或闭经等血虚证候。补血法适用于各种病因的贫血(如缺铁性贫血、巨幼红细胞性贫血、恶性贫血、再生障碍性贫血、骨髓病性贪血)、溃疡病出血、月经过多、痔出血、慢性肾炎的贫血等。

    3.滋阴法(补阴、养阴、育阴):阴虚即精和津液不足,往往出现潮热颧红、五心烦热、盗汗失眠、消瘦、口干咽燥、耳鸣目眩、小便短赤、遗精、腰膝酸软、脉细数等虚热证候。临床用于各种原因脱水、消耗性疾病(如重症结核、糖尿病)尿崩症。滋阴通常可分两个方面:①补肾:用于肾阴不足的症候。②增补津液:用于热盛伤津。

    4.补阳法(助阳、温阳):阳衰往往出现怕冷、手足不温、自汗、虚喘、水肿、泄泻、小便频数、腰膝酸软、阳痿早泄、月经不调、女子不育等阳虚内寒证候。用于阳痿、早泄、一般衰弱及久病之后有上述证候者,慢性腹泻患者如慢性非特异性溃疡性结肠炎、慢性阿米巴痢疾,常在夜间肠蠕动增强促使患者醒来排便称“五更泄”。

[药物方剂]

    1.补气:可选用补气的药物如黄芪、党参、白术、红枣、灸甘草、淮山药等配合调气升提药物如枳壳、升麻、柴胡等。方剂:四君子汤,治脾气虚;生脉散,治肺气虚;补中益气汤,治中气不足而致的内脏下垂症。

    2.补血:选用补血药物如当归、熟地、何首乌、皂矾,配合补气;补阳的药物,如黄芪、党参、鹿角、紫河车等联合应用。方剂:四物汤、当归补血汤等。

    3.补阴:选用北沙参、麦冬、生地、元参、石斛、杞子、女贞子、龟板、鳖甲等。方剂:大补阴丸,左归饮。

    4.补阳:选用仙茅、仙灵脾、鹿茸、肉苁蓉、葫芦巴、阳起石、补骨脂、覆盆子、菟丝子、巴戟天。方剂:右归丸、金匮肾气丸,

    运用补法首先要照顾脾胃,这是使用补法的一个关键,对实证或邪盛而又有虚象时禁用补法或纯补法,以防“误补益疾”或“因补留邪”。

    八、固   

   虚证常见自汗、盗汗、久咳、久泻、脱肛、子宫脱垂、遗尿、遗精、崩漏、带下等症。中医认为汗一为心之液,心阳虚则自汗,心阴虚则盗汗。肺虚则久咳,大肠虚则久泻不止。肾藏精,肾合膀胱,肾虚,精关不固,则遗精、滑精、带下、白浊。膀胱不约则遗尿、失禁。肝藏血,肝虚血不归藏,则崩漏下血。这些症状,总称为滑脱症。在治疗上除酌情补虚外,宜运用收敛固涩作用的药物,以达涩滑固脱的方法,叫做固涩法。

[ 临床应用]

    1.固表敛汗:常用的敛汗药有浮小麦、五味子、煅牡蛎、麻黄根等,适用于自汗、盗汗等症。①成人的自汗,以气虚居多,以补气卫固为主,药物如黄芪、白术、党参、灸甘草等。方剂如玉屏风散等。②儿童的自汗,以实证居多,治疗以滋阴降火为主,药物如生地、白芍、麦冬、五昧子等。方剂如生脉散、导赤散配合应用。汗多有阴虚、阳虚的不同。③阴虚盗汗,以滋阴为主,如熟地、白芍、鳖甲、龟板、阿胶等,配浮小麦、麻黄根、糯稻根、稆豆衣、瘪桃干、煅牡蛎同用。方剂如当归六黄汤。④阳虚自汗,以补阳为主,选用附子、桂枝,配合白芍、龙骨、牡蛎。方剂如桂枝加龙骨牡蛎汤、二加龙骨汤等。

    2.敛肺止咳:适用于肺虚久咳、干咳无痰,咳痰不畅。药物如诃子、五味子、海蛤粉、川贝、百合、马兜铃等配合应用,以补肺润燥、敛肺止咳。方剂如宁咳丸、补肺阿胶汤等。

    3.涩肠止泻:适用于慢性腹泻、滑脱不禁、脱肛等。可选用药物如赤石脂、禹余粮、诃子、五味子、肉果、石榴皮,配合补益脾胃的药物同用。方剂如四神丸、桃花汤等。

    4.固精:适用于滑精和遗精。滑精、遗精有阴虚和阳虚之分。①阴虚引起者,选用药物如黄柏、生地、天麦冬、党参、知母。方剂如三才封髓丹,取以滋阴固精。②阳虚者选用肉桂、附子、党参、黄芪配伍。方剂如桂枝加龙骨牡蛎汤,取其助阳固精。

    5.缩尿:适用于肾和膀胱气虚,有小便清长、频数、遗尿、夜尿、尿失禁等,选用药物,如桑螵硝、覆盆子、补骨脂、菟丝子、芡实、金樱子,配合益智仁、乌药、蚕茧等温肾涩尿药同用。方剂如桑螵硝散、缩泉丸等。

    6.固经:适用于月经过多、经期过长、色淡、淋漓不尽等。应选用补气止血药物配伍乌贼骨、牡蛎、椿根皮、石莲肉等固涩药。方剂如固经丸、升阳举经汤等以补气、养血固经。

    7.止带:适用于脾肾阳虚、白带过多等。一般除选用补益脾肾药物外,还须配伍止带固涩的药物如鹿角霜、石莲肉、鸡冠花、牡蛎、乌贼骨、莲须、芡实、菟丝子等。方剂如参苓白术丸、四乌贼骨一藘茹丸等。

[注意事项]

    1.固涩法:主要是对症治疗,用于止汗、止咳、止泻等,因此,辨证时,须与治本药物配伍应用,才能达到标本兼治的目的。

    2.对有表证,或内有湿滞、热邪内郁,或湿热未尽的均勿应用,以免恋邪。

    九、理   

    用行气、解郁、降气的方药来调理气分,疏畅气机,治疗气滞、气逆等病证的方法,称理气法。

    气滞为气的运行发生停滞,究其原因,可由饮食不节、寒温失调所引起。痰饮、水湿、瘀血也可阻滞气机的流通。情志不畅,可引起肝郁气滞。气滞的症状以程度分:轻者为满,稍重者为胀,再重者为疼痛,更严重者为痞块。气滞轻者宜调和,流通不畅须“行气”,肝气郁结须“疏肝”,这些都是调气。

    气逆是指脏腑气机上逆的意思,常见于有胃气上逆和肺气上逆。胃气和肺气均以下行为顺。出现气逆,须“降气”镇纳为主,气结成痞块,须“破气”,以上统称为理气。 

[临床应用]

    1.行气:是针对气滞拟定的一种治疗法。适用于脾胃气阻引起的脘腹或脐周围的胀满、疼痛和肝郁气滞引起易发“脾气”、胸胁胀痛、乳房胀痛、小腹疼痛或痛连会阴部位、痛经等。选用药物有砂仁、香附、苏梗、陈皮、枳壳、青皮、厚朴、郁金、乌药。如脾胃气阻、胸膈满闷、暖气恶心者,可用越鞠丸,取其行气解郁、开胸止痛的作用。如肝胃气滞、经来腹痛、乳房胀痛、精神抑郁、胸闷泛恶、苔薄白、脉涩滞,可用加味乌药汤,取其行气止痛的作用;如七情郁结、痰涎凝聚、咽中梗阻、吞咽不利,其特点吞之不下,吐之不出,称为“梅核气”,可用半夏厚朴汤,或麦门冬汤,取其行气开郁、降逆化痰的作用。如大肠气阻、下腹胀满、大便秘结,可用小承气汤,取其行气宽肠、通便导滞的作用。

    2.降气:适用于胃气上逆所发生的恶心、呕吐、呃逆、嗳气或肺失肃降引起的咳嗽、喘气证候。一般选用药物如半夏、苏子、旋覆花、代赭石、降香、沉香、陈皮、竹茹、乌药、槟榔等,如由痰浊内阻,胃气上逆引起嗳气、呃逆、呕吐、中脘满闷,可用旋覆代赭汤,取其益胃降逆的作用。如中焦升降失司,胃气上逆,胸膈痞闷,甚或胀痛,可用四磨饮,取其补气降逆的作用。如痰浊渍肺,肺不肃降,喘咳气短,胸膈满闷,可用苏子降气汤。

[药物及注意事项]

    理气药的性味多数是温苦辛香。温药能祛寒邪。苦能燥湿,又能降逆。辛则开通气结,走而不守,降逆通滞。芳香能化浊通络。理气药大都具有疏畅气机、宽中解郁、行气止痛、降逆止呕,降气平喘、理气化痰的功效,兼有开胃健脾的作用。根据中医“气行则血行,气滞则血滞”的原理,一般对外伤痛、痛经等血分证,理气药常与活血药配伍使用。

    1.理气药多辛香走窜之品,易于耗伤阴液,不宜过量或持续使用。

    2.理气药煎煮不宜过久以免气味俱失影响药效。

    3.理气药与活血祛瘀药配伍,可加强行瘀之功效。

    4.理气药与补养药同用,可防因补而壅滞之虞。

    5.凡伤阴或气虚者慎用。

    6.凡降气、破气之品,体虚与孕妇慎用。

    十、利尿法

    利尿法,也称利湿法,就是利用增加尿液排泄的药物,使湿邪从小便排出的治法,相当于西医的利尿剂。但这些中药除有利尿消除浮肿的作用外,还适于下焦的寒湿或湿热病证,如用于治疗黄疸、腹泻、白带和淋浊等多种证候。前人有“治湿不利其小便,非其治也”的说法,说明利湿法的重要性。根据药物的性质,利湿法可分甘淡渗湿(即淡渗利湿)和泻热通淋(清热利湿)两种。

[临床应用]

    1.甘淡渗湿:选用性味甘淡,具有渗湿的药物。其性不偏寒热,适用于一般的水湿内聚、尿量减少而引起的水肿病证:面目、四肢甚至全身浮肿,以下肢为甚,按之没指,尿少,可伴有腹胀满(腹水或胃肠瘀血)、腰酸痛(肾区压痛、叩击痛),或有心悸、气促、咳喘痰鸣(心肺症状)。它包括现代医学的以下水肿。①心性水肿:临床见于各种心脏病(如风心病、肺心病、先心病)并发右心功能不全及慢性缩窄性心包炎。由于心衰和缩窄程度不同,浮肿由轻度踝部浮肿以至全身浮肿,可合并胸腔、腹腔、心包腔积水,诊断可根据病者有心脏病病史及颈静脉怒张、心杂音、肝肿大等体征确定。②肾性水肿:临床见于急性、慢性肾炎、慢性肾盂肾炎、肾病综合征等。水肿早期见于眼睑、颜面,以后蔓延全身,伴有血压高、尿液改变(混浊尿、血尿、蛋白尿、管型尿)等表现。③肝性水肿:临床见于各种原因肝硬化(如门脉性肝硬化、血吸虫病性肝硬化、坏死后性肝硬化等)功能失代偿期,浮肿以腹水为主,下肢多呈轻度浮肿,常有腹壁静脉怒张、脾肿大以及肝功能异常表现。④营养不良性水肿:临床见于重症糖尿病、重症结核病及长期慢性腹泻所致吸收功能障碍,患者常先有极度消瘦,后出现浮肿,测定血浆蛋白可明确诊断。以上诸种不同原因水肿,均可酌用。

    2.泻热通淋:“淋者,欲尿而不能出,胀急痛甚;不欲尿而点滴淋漓”,指小便急迫、短、数、涩痛的病症。中医认为是因“湿热结聚、流注膀胱”或“肾虚气化无力”,临床见于泌尿系感染、结石、结核、前列腺炎等多种疾病,选用具有清热利湿、清除热邪以排除水湿的治法,也称清热利湿法。

[药物、方剂]

    1.甘淡渗湿:一般选用茯苓皮、桑白皮、大腹皮、冬瓜皮、通草、猪苓、玉米须等,配合通阳化气和健脾化湿的药物如桂枝、白术、陈皮、生姜皮等同用。方剂如五皮饮、五苓散。

    2.泻热通淋:一般选用药物如海金沙、木通、车前子、车前草、石苇、瞿麦、草解、滑石、金钱草等,配伍清热药如一见喜、蒲公英、金银花、黄柏等同用。方剂如八正散、革解分清钦等,取其泻热通淋的作用。

    应用利尿法,应分析小便短少或小便不通的原因,如果属于肾阳虚弱、气化功能减退,当以温肾阳、利气化为主。

[注意事项]

    1.利湿药物与西药利尿剂相似能伤津伤阴,凡阴津不足及老幼体弱者慎用。

    2.利湿药物多有通利降泄作用,孕妇与遗精病人须慎用。

    十一、开   

    开窍法,又称宣窍法,是用辛香走窜的药物以宣通开窍,治疗窍闭神昏的方法。中医学对神志昏迷分为脱证和闭证两种。凡中风昏倒后表现为“汗出如珠,口开目合,四肢厥冷,手撒尿遗”者为脱证,是阴阳相离,生命垂危的证候,不能用开窍法。凡中风昏倒,有“牙关紧闭,双手握固”者为闭证。开窍法就是针对此证以通窍开闭、苏醒神志的一种方法,相当于西医的咖啡因、可拉明类药物的作用,可促使患者从昏迷中苏醒过来。昏迷是脑功能的严重障碍,主要是大脑皮层和皮层下网状结构发生高度抑制的一种状态。从闭证的表现分析,可能属于轻度昏迷范畴。所谓“中风”,主要指内风,即具有眩晕、震颤、四肢麻木、抽风、角弓反张、中风不语、口眼歪斜等表现的病证,类似于自然界的风象,所以用“风”来命名。中风的闭症又有热闭和寒闭之分,所用的宣窍方药性质正好相反,如热闭用辛凉开窍药如牛黄、冰片、郁金香之类;寒闭用辛温开窍药,如麝香、苏合香、石菖蒲等。

[临床应用]

    1.热闭:所谓热闭是指热邪内陷心包,阻塞心窍或兼有肝风内动、风热内闭,即用于发热在前,神昏在后,同时伴有烦燥谵语、惊厥、四肢抽搐、脉数、舌质红绛、苔黄糙或芒刺焦黑。这类患者多半是骤起高热.体温在39'C以上,或高热不退。发病予冬春者多见于流行性脑脊髓膜炎、斑诊伤寒、回归热、大叶性肺炎等;发病于夏秋季者多见于乙型脑炎、脑干型脊髓灰质炎、脑型疟疾、中毒性菌痢、伤寒等。在高温或烈日下工作或跋涉而突然昏迷者,多考虑热射病和日射病(日射病有昏迷或惊厥,但体温正常或微升,按中医的辨症应列为寒闭)以及感染中毒性脑病(见于2 --10岁儿童),见于急性感染早期或极期,系机体对感染毒素产生过敏反应所致,有高热、烦燥不安、谵妄惊厥、昏迷及病理反射等。脑部症状多在12天内消失。

    2.寒闭:由于寒邪或湿痰闭阻心窍,出现突然昏倒、牙关紧闭、苔白脉迟者为寒闭,昏迷前有经常头痛,或伴有呕吐者,应考虑脑占位病变。原有高血压、动脉硬化的老年人突然昏迷、痰涎上涌、牙关紧闭者,多是脑血管意外。原有肾脏病、肝脏病、糖尿病、癫痫病史随后出现烦燥不安、谵妄、扑翼样震颤、昏迷者,则为尿毒症性昏迷、肝性昏迷、糖尿病性昏迷及癫痫大发作等。

[药物与方剂]

    1.热闭:用凉开法。用辛凉宣窍的方药,如紫雪丹、至宝丹、安官牛黄丸分别配合清热、解毒、凉血、化痰等药物同时使用。

    2.寒闭:用温开法。用辛温开窍的方药,如苏合香丸、安宫牛黄丸、至宝丹等开窍,脑血管意外可配合竹沥、石菖蒲、郁金等化痰开窍。对日射病,可用通关散搐鼻取嚏,内服行军散,或玉枢丹、苏合香丸等治标。

[注意事项]

    1.开窍法只用于神志昏迷的闭症,不可用于脱症患者。开窍药芳香化燥易伤阴液,对温热病后期有阴液耗竭而至肝风内动,出现神昏痉厥,宜用滋阴熄风法治疗。

    2.开窍药走窜性强,易引起流产、早产,故孕妇慎用。

    十二、重镇摄纳法

    重镇摄纳,是选用某些金石矿物或甲壳类的药物,取其有镇静、解痉、降逆作用的一种治疗方法。这类治法相当于现代医学的镇静催眠药和抗精神病的药物。镇静催眠药是对中枢神经系统产生抑制作用的药物,其抑制程度随药物剂量大小而异。小剂量产生镇静,能使病人的紧张、焦虑、烦燥、失眠等精神过度兴奋症状受到抑制,使其安静,并使睡眠得到改善。中等剂量产生催眠。大剂量具有抗惊厥作用。抗精神病药具有选择性抑制精神活动,能解除精神病患者的精神紊乱,有效地消除病人躁狂兴奋、妄想和幻觉,从而达到安神定志的效果。中医的重镇安神药物,如朱砂、磁石、珍珠、琥珀、龙骨、牡蛎、生铁落等药物除有上述西药的镇静、安神、止痉抗惊狂作用外,还分别具有多种药物效应,如解毒、敛汗、止泻、止痛、利尿纳肾气、平肝潜阳作用。平肝潜阳药物如石决明、代赭石、天麻、钩藤,除能减轻头痛、眩晕、手足震颤、抽搐外,尚有扩张周围血管、降压等多种药物作用,因而适用于癫狂、心神不安、肝阳上亢、肾不纳气、肝风内动,以及小儿惊风等病证,具体应用有镇惊安神、平肝潜阳、固肾纳气等三种。

[临床应用]

    1.镇惊安神:由于心气虚或心肾不交而致心神不宁,出现不同程度昀大脑功能障碍,引起感知、思维等紊乱,出现情感失调、行为动作失常、幻觉妄想、意识紊乱等一系列精神失常,或大脑功能活动暂时性失调而出现多梦、失眠、心烦、心悸等表现,证见癫痫的精神运动性发作、精神分裂症、躁狂抑郁性精神病、更年期精神病、反应性精神病及神经官能症。

    2.平肝潜阳:由于肝肾阴虚而致的肝阳上亢出现的眩晕、头痛、烦热、手足震颤。适用于高血压病、美尼尔氏综合征、中风后遗症等,也适用于热性病高热、热极生风出现的神昏、惊厥、四肢抽搐等症候,如乙脑、流脑、破伤风、中毒性脑病有上述证候者。

    3.固肾纳气:适于肾不纳气,如慢性阻塞性肺气肿、老年性肺气肿患者,出现呼吸短促,动则加重,伴有自汗、面色苍白,或青晦发绀、四肢发冷,或真阳上越、面红升火、舌质淡而胖嫩、脉沉细等。

[药物方剂]

    1.镇惊安神:一般选用重镇安神的药物,如磁石、铅丹、朱砂、龙骨、龙齿、紫贝齿、牡蛎、珍珠母等配合补血养心或清热化痰药同用。方剂如磁石朱丸、朱砂安神丸、柴胡加龙骨牡蛎汤等,取其清热降火、镇惊安神的作用。

    2.平肝潜阳:珍珠母、牡蛎、磁石、龙骨、龟板、鳖甲、紫贝齿等,配合平肝药物白芍、钩藤、菊花、桑椹子和滋阴降火药如生地、元参、麦冬、女贞子、夏枯草、丹皮、山栀等,以及解痉厥药物如蜈蚣、地龙、全蝎、僵蚕等同用。方剂如建瓴汤、天麻钩藤汤,热极生风可选用羚羊钩藤汤、止痉汤、撮风散。

    3.固肾纳气:一般用补肾阳为主的药物,配伍黑铅、磁石、紫石英等。方剂如黑锡丹,取其重镇降逆、固肾纳气的作用。

[注意事项]

    应用重镇摄纳法,对素体阳虚、脾湿久阻、胃纳不佳和孕妇等都应慎重,镇潜药物有沉降作用,凡有表证不宜用。





























收藏 推荐 打印 | 录入:yuan | 阅读:
相关新闻      
本文评论   [发表评论]   全部评论 (0)
热门评论
商务合作 |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广告服务 | 诚聘英才 | 意见反馈 | 友情链接 |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