代理分站:
全部科室 快速通道:点击直达您要访问的科室
背景:
阅读新闻

第二章 脏腑学说

[日期:2012-12-27] 来源:  作者:汤泰元 [字体: ]

 

第二章  脏腑学说

 

    第一节   

 

   一、心

 

[形态结构]

 

    中医学对心脏的形态、位置早有描述,如“心为牡脏,其色赤”,“心象尖圆,形如莲蕊,“居肺管之下,膈膜之上”,“心之外体圆滑,内空如囊……中有直肌隔之,故有左房、右房之称。左右半截,又有横肉间之,故有上房下室之号。……中有门户,自能开合”。其记载与现代人体解剖学基本一致。具体说,心脏是一个运动的器官,色赤红,形似未开荷花倒置的圆锥体,位于两肺之间,气管交叉之下,膈肌之上。心脏内部被房中隔、室中隔及左右房室口而分为四腔:左右心房,左右心室。左房室口有二尖瓣;右房室口有三尖瓣。当心室收缩时,阻止血液逆流入房。在肺动脉口和主动脉口,分别有三个半月瓣组成的肺动脉瓣和主动脉瓣,在心室舒张时关闭以阻止血液逆流入室。

 

[生理功能]

 

    (一)心主血脉,其华在面中医的“心”,称之为心系,实指西医的循环系统。如“心之系与五脏之系相连,输其气血”。它包括心脏、动脉、静脉和毛细血管等整个密闭的循环系统。“心主血脉”,指血液在心脏收缩的推动下,经动脉及其分支分布全身,借毛细血管联系五脏六腑,再由静脉回流心脏,如此周而复始。心脏是心系的中心动力器官,起唧筒和抽水机的作用。心气(指心脏收缩功能)推动血液在脉管内运行,循环不息。心气旺盛(心功能正常)、心血充足则脉搏充盈有力,面色红润光泽。心气不足,如心力衰竭、虚脱、休克、心肌梗塞时,由于有效循环血量减少,出现脉搏细沉、微弱,面色苍白无华。当血脉运行不畅、血液瘀滞如严重休克、心衰、心律失常(频繁早搏、房颤、房室传导阻滞)则出现面色青紫、脉象结代或弦涩。

 

    (二)心主虚里虚里脉实指心脏本身跳动,在左乳下心尖搏动处观察。心尖搏动是西医心脏望诊的重要内容,中医也极为重视,除望诊外还包括触诊。如正常人,“虚里脉按之应手,动而不紧,缓而不急”(意即搏动范围不大,搏动60100次/分,节律一致)。在休克、心肌炎时,则“虚里脉动微不显,宗气内虚”(即心肌收缩力下降、搏动微弱)。若“动而应衣(隔衣可见)或节律紊乱(如各种心律失常)为宗气外泄之象。动而弹手,洪大搏指(相当西医主动脉瓣关闭不全、重症贫血、甲亢等脉压差大时)属危重症候,虚里脉绝(心跳停止)宗气绝也,必死。”

 

    (三)心主神明神明,即神志意识(知觉、情感、思维、意志)等精神活动,属西医大脑功能。中医认为人的精神活动一刻也离不开血液的需要,只要心血充足,濡养脑髓才能有精神意识、思维活动。这完全符合现代医学理论:脑细胞对缺氧极为敏感,大脑血氧供应不足(不论属于哪种类型缺氧)均将导致脑的功能和代谢改变,甚至出现形态结构发生异常。轻度脑供氧不足(中医所指心血不足)即可出现心悸、失眠、多梦、健忘、思维迟纯、精神萎靡等类似神经衰弱的症候。若心血衰少或运行阻滞(如心源性脑缺血发作、严重休克、心衰、栓塞、血栓形成、一氧化碳中毒等)可出现健忘、不省人事、昏迷等症状。

 

    (四)心开窍于舌  中医认为舌为心之外候。心的病症往往可从舌的活动、颜色上反映出来。如血虚(各种原因贫血)时舌质淡白;血热(各种热性病)时舌质红绛;心火上炎则舌尖红赤或舌体糜烂;血瘀内阻(如心力衰竭、出血性疾病)时则舌质紫暗或出现瘀点瘀斑;热人心包或痰迷心窍(如脑血栓形成、中暑)则舌犟、语言不畅等。

 

    (五)心主汗汗在现代医学中是调节体温的组织,受下丘脑和植物神经控制。中医的“汗乃心之液”乃隐语,指汗与精神紧张和血管扩张相一致,完全符合现代科学理论。人体皮肤有250万个汗腺,受交感神经支配,当血液及皮肤温度升高、精神高度紧张时,会反射地作用于下丘脑中枢,引起汗腺分泌增强,汗液蒸发,散热增加。出汗过多会引起血容量减少,这就足中医的“血汗同源”。血虚津亏的病人不能用汗法。出汗过多的病人,也不宜用耗血药物,这是中医临床的治疗原则之一。

 

    二、肝

 

[形态结构]

 

    肝是人体最大的实质性器官,在人的生命活动中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是体内物质的代谢、解毒、分泌胆汁的重要脏器。中医学对肝的形态、位置早有记载。<类经图翼》说:“肝者……其脏在右胁、右肾之前,并胃、着脊之节九椎。”《难经集注》日:“肝者,据大叶言之,则是两叶也,若以小叶言之,则多叶矣。”其描述与解剖学记载基本一致。说明肝位于膈下,借镰状韧带分成大的肝右叶和小的肝左叶。整个肝脏由约50万个肝小叶所组成。肝的大部分位于右季肋(右胁)部。

 

[生理功能]

 

    (一)肝藏血现代医学的肝不藏血,而脾是贮血器官,整个静脉系统也是一个大的储血池(尤其是腹腔内静脉),在正常情况下占全身血容量的50%70%。肝脏的血液供应3/4来自门静脉,1/4来自肝动脉。门静脉由肠系膜上、下静脉和脾静脉所组成。这些静脉均分布有肾上腺素能α,β受体,当交感神经兴奋(较剧烈活动或运动)时,脾和肠系膜静脉收缩,血液经肝流至全身。当处于休息或睡眠时,这些血管扩张而贮血,故《素问·五脏生成篇》说:“肝藏血,心行之,人动则血运行诸经,人静则血归肝脏,肝主血海也。”从上述解剖关系推论“肝藏血”符合现代医学逻辑。同时也包括了神经、体液对血液调节的功能。

 

    (二)肝主疏泄根据西医对肝脏功能的研究,结合中医学对肝的论述,疏泄包括:

 

    1.舒畅情志:情志即人的精神、意识、思维、知觉、运动等属于脑的功能,中医学认为与肝有关。从肝性脑病的发病机理、临床表现来认识这一论述,说明古代医学家对严重肝病时会出现情绪、行为、知觉等障碍已有极深刻的认识。严重肝细胞损害,对肠道吸收或体内产生毒物的解毒能力下降、毒物进入体循环并作用于神经系统会出现欣快、急燥、抑郁、沉默、智力减退、动作不灵等性格改变,还产生语无伦次、衣冠不整、无原因哭闹、吵叫甚至震颤、昏睡、昏迷等行为、神志异常。肝脏解毒功能失常中医称“疏泄失常”、“肝气郁结”、“气机不调”。

 

    2.疏通气血和水道:身体各种激素的生成与灭活处于相对平衡状态之中,激素的过多或不足可引起体内物质代谢的紊乱。多种激素的灭活,主要在肝脏内进行:如雌性激素、雄性激素、醛固酮、糖皮质激素、抗利尿激素等。当患肝脏疾病时,由于肝脏对激素灭活能力降低或其他因素可使某些激素在体内堆积。如雌性激素在体内过多时,女性可引起月经失调(功能性子宫出血、闭经、痛经、经前期紧张征、更年期综合征;男性引起乳房发育、睾丸萎缩以及肝掌、蜘蛛痣,中医学认为系“气滞血瘀”。醛固酮、抗利尿激素在体内堆积,引起水、钠潴留,出现腹水、水肿、小便少,中医认为系“气滞水停”。所以《血证论》说:“肝属木,木气冲和条达,不致遏郁,则血脉得畅。”元代医家朱丹溪说:“气行则水行,气滞则水停。”即此道理。

 

    3.分泌胆汁协助消化:胆汁由肝细胞生成经肝管总胆管而流至十二指肠(或经胆囊管贮于胆囊)。胆汁成分复杂,其中的胆盐既可使肠道脂肪乳化,又能激活胰脂肪酶,促使脂肪及脂溶性维生素(ADEK)消化和吸收。胆汁又是肝脏排泄某些药物或毒物的通道之一,肝脏病变或胆道炎症、阻塞都会出现一系列消化道症状,甚至黄疸,中医称“横逆犯脾及胃”。

 

    (三)肝开窍于目  《灵枢·脉度篇》说:“肝气通于目,肝和则能辨五色矣。”精辟地说明肝与视网膜锥细胞和杆细胞的感光色素有关。现代医学证明视网膜上各种感光色素均由维生素A醛和视蛋白结合而成。维生素A属脂溶性维生素,其吸收与胆汁的胆盐有关,肝脏又是维生素A的代谢和贮存器官。同时,又是蛋白质合成的主要场所,肝合成蛋白质减少,必然影响视黄醇转运蛋白和视蛋白合成,肝的上述功能减退都将出现维生素A的缺乏症状,如暗适应时间延长、夜盲症,全身上皮组织角质变性:干眼症,角膜穿孔,指甲多纹,易折裂,毛发干枯。

 

    (四)肝主筋,其华在爪筋是肌健、关节韧带的俗称,肝主筋与肝为“物质代谢中枢”有关,现代医学已证实无论是消化道吸收的营养物质,或是体内贮存的其他物质,均通过肝脏加工合成,产生各种生理上的重要物质,并及时供给身体各部分需要,这些物质即中医之“肝血”。因之“肝血”的盛衰必然反映于肌腱、韧带、指甲的状态:肝血足,则筋强力壮,爪甲坚韧;肝血虚,则筋弱无力,爪甲薄枯易脆。

 

    三、脾

 

[形态结构]

 

    《难经正义·四十二难》说:“脾居胃旁,形长方而扁软。……位在左胁下,与胃脂膜相连。……胰,附脾之物,形长方,横贴胃后。”《全体新论疏证》中说:此物(指胰)似脂非脂,似肉非肉,在吾国医籍,诚无其名。盖古人以其与脾脏联属,因而统之以脾”。上述文献说明,中医学的“脾”是现代医学脾和胰的合称,而其生理、病理又远非脾、胰所能概括。

 

    现代医学的脾是人体最大的淋巴器官,由淋巴组织、大量血窦和各种血细胞所组成。新鲜脾切片,可见许多白色小点称自髓,是由淋巴细胞密集而成。其余红色部分称红髓,由脾窦和脾索构成。脾的功能有:①脾窦是个血库,可贮存和调节血量;②脾的淋巴组织具有造血功能,可产生淋巴细胞,参与人体免疫机能;⑧脾的网状细胞和窦内皮细胞具有吞噬功能(能吞噬血中异物、细菌、衰老红细胞)和过滤血液的作用。②和⑧中医精辟地概括为“脾之为卫”、“内伤脾胃,百病由生。”

 

    胰是人体重要的消化腺,又是内分泌腺。外分泌部占大部分,由腺泡和排泄管组成,所分泌的胰液含淀粉酶、胰蛋白酶和脂酶,具有分解醣、蛋白质、脂肪的消化功能。内分泌部为散在腺泡之间的细胞团索,叫胰岛,有两种细胞:甲细胞分泌胰高血糖素,能促进糖原分解,使血糖升高。乙细胞最多,分泌胰岛素,有促进糖原合成、降低血糖的作用。

 

[生理功能]

 

    (一)脾主运化食物在消化道内分解的过程称为消化。消化后营养物质透过管壁进入血液循环的过程称吸收。脾主运化含意有二:①概念上指上述消化、吸收的全过程。吸收的营养物质被称之为“水谷精微”,是人类从事劳动、维持体温的能量来源,并为生长、发育、生殖提供新建和重建的原料,以及生成“气、血”的主要物质基础。所以中医学认为“脾为后天之本”和“气血生化之源”。②运化水湿,参与水的转运和排泄:水和无机盐可直接经肠壁吸收进入血循环供组织细胞利用,多余的部分经肾排出。水和电解质的摄入和排出受神经一内分泌的调节,这一调节相当复杂,时时处于变化之中,而又始终保持着一定的动态平衡,中医学归于“脾主运化”功能。因之,水、电解质平衡紊乱所致的浮肿,胸、腹水,痰饮,泄泻等,“诸湿肿满,皆属于脾。”

 

    肠道和血管平滑肌受水谷精微的濡养,其管壁张力和收缩状态受副交感神经的调节、控制。副交感神经功能偏亢,则肠管分泌增加,蠕动增强引起肠鸣、腹痛、腹泻。内脏血管平滑肌扩张,使回心血量减少,则出现头晕、目眩、血压下降。副交感神经功能偏低时,则肠管张力低下,分泌液减少,肠蠕动减弱,临床出现纳差、腹胀、内脏下垂、脱肛。上述种种表现,中医统称“脾失健运”。

 

    (二)脾主肌肉、开窍于口、其荣在唇<素问集注·五脏生成篇》注解说:“脾乃仓禀(米仓之意)之官,主运化水谷之精,生养肌肉;脾开窍于口,故荣在唇。”脾的运化功能强健,输送营养充足,则肌肉丰满、轻劲有力、知饥欲食、口唇红润光泽;反之,则肌肉消瘦乏力、不思饮食、口淡无味、唇色淡白或萎黄不泽。

 

    (三)脾主统血统,是统摄、控制之意。现代医学理解如下:①脾在胚胎期是主要造血器官,在胚胎4个月后骨髓才取而代之,但脾终身保持造淋巴细胞的功能。出生后,在某些病理情况下,又可恢复造血功能。②脾是衰老红细胞和血小板的主要破坏场所。脾的功能正常是维持红细胞、血小板正常值的重要环节。血小板是保持血管内皮完整性、促进止血和凝血作用的重要血液成分。当脾功能亢进或淋巴细胞产生抗血小板抗体(如血小板减少性紫癜、系统性红斑狼疮)时,血小板数量、质量减少,临床上则出现皮肤、粘膜瘀斑、鼻衄、龈血、月经过多等血溢脉外症候,中医称为“脾失统摄功能。”③睥窦是个血库,可贮存和调节全身血量,中医称为“脾裹血”《医林绳墨》说:“脾裹血,若脾无所裹,则肝无所藏,心无所主。”说明“肝藏血”以“脾裹血”为先决条件。

 

    四、肺

 

[形态结构]

 

    《灵枢·九针篇>说:“肺者,五脏六腑之盖也。”《医学入门·肺脏赋》说:“形似人肩,又如磬(古乐器)。”“肺系有二:一系上通喉咙……一系自心入肺两大叶间。”《类经图翼》说:“肺叶白莹……虚如蜂窝,下无透窍,吸之则满,呼之则虚。”其位置、形态、结构的描述与西医的肺基本一致。具体说:肺左右各一,位于纵膈两侧,呈圆锥形。其动、静脉构成的肺循环和喉、气管、支气管树所构成的上、下呼吸道合称为“肺系”。肺由以亿计的肺泡所组成,其状如“蜂窝”,几个肺泡共同组成的肺泡囊是个盲端,肺泡表面有丰富的毛细血管网,是气体交换的重要场所。

 

[生理功能]

 

    (一)肺主气,司呼吸肺主气包括两层含意:①主呼吸之气,指的是现代医学的外呼吸。它包括肺通气(肺内与外界大气之间的气体交换)和肺换气(肺泡与血液之间的气体交换)两个过程。吸进的大气中的氧气,中医称为“清气”;呼出的二氧化碳称为“浊气”。故<类经图翼》说:“肺者生气之源……一呼一吸,消息自然,司清浊之运化。”②主一身之气,指现代医学的气体在血液中运输,中医称“通过心脉而布散全身”及内呼吸(血液与组织之间的气体交换)供给组织细胞以氧,并及时排出二氧化碳。各种营养物质在细胞内分解代谢供给能量和原料,必须经过完全的氧化,中医学将这二种能量物质称为“宗气”。宗气能“温润肌腠皮肤,温煦四肢百骸”,自然是理所当然的科学概括。不足时,少气息微、语音低微、身倦乏力,也就不难理解了。

 

    (二)肺主肃降,通调水道  肃降,即清肃下降的意思。肺居胸中,位于上焦,其气以清肃下降为顺。现代医学理解是指呼吸道的通畅,只有通畅、清气才能抵达肺泡,进行清浊交换。肺失清肃,清气不能吸入,浊气不能呼出,即可出现胸闷、咳嗽、喘息等肺气上逆表现。所谓“水道”系指肺循环(血液一一腔静脉一一右心房一一右心室一一肺动脉一一肺毛细血管一一肺静脉…一左心房)而言,其通畅是整个循环系统周而复始、循环不已的一个重要环节。中医认为是由“肺气辅心以行血脉”的结果,故有“肺为水之上源”、“肺主行水”的说法。慢性支气管炎时,支气管粘膜腺体增生、肥大、分泌增多,临床出现多痰(中医称痰饮)、少尿是肺失肃降的表现。日久出现阻塞性肺气肿、肺泡毛细血管床被拉长变细甚至闭塞,“水道”发生不通畅,肺循环阻力增加,右心室负荷加重,一旦出现右心衰竭时,临床上出现咳喘、心悸、不能平卧、胸闷、胁胀(肝瘀血)、少尿(肾瘀血)及浮肿等水液停蓄的病证。

 

    (三)肺主声音,开窍于鼻喉是呼吸的通道和发音的器官,喉腔侧壁粘膜形成一对声带皱襞,其间裂隙称声门。声门大小,根据呼吸的需要:吸气时张大,呼气时微闭。发音时声带向中线移动,当声门闭合、气流自肺部呼出时冲击声带引起震动就发出声音。肺气充足,则声音洪亮;肺气虚,呼吸功能减弱,则声音低微,少气懒言。若风寒袭肺,肺气壅塞,则声音嘶哑。鼻是嗅觉器官,也是呼吸道的门户。鼻腔上部粘膜有嗅神经分布,可引起嗅觉。鼻的通气和嗅觉功能,中医认为主要依靠于肺气的作用,《灵枢·度脉篇》说:“肺气通于鼻,肺和则鼻能知香臭矣。”鼻为肺窍,鼻常常是邪气侵犯肺脏的通道。如外邪袭肺,肺气不宣,则常见鼻塞、流涕、嗅觉不灵等症状。

 

    (四)主宣发,外合皮毛宣发即布散的意思,所谓肺主宣发,主要是指通过肺的宣发使卫气和津液输布全身,以温润肌腠皮肤的作用。《素问·痹论》说:“卫者,水谷之悍气也。”卫气的分布,不受脉管的约束,运行于经脉之外,具有保护肌表、抗御外邪入侵、润泽皮毛、温煦脏腑、遍及全身的功能。是为何物?!根据现代医学的理解系指存在于组织间隙的组织液,它是细胞生活的内环境。细胞与血液之间进行的物质交换,必须通过组织液。血液在通过毛细血管时,血浆中除血细胞和高分子蛋白质外,血浆中的水分和溶解其中的营养物质、代谢产物、无机盐都能透过脉管壁,而进入组织间隙形成组织液,在静脉端,组织液又透过管壁回流进血管。通过组织液,细胞可以不断地获得能量和营养物质。血中嗜中性粒细胞可以从血管内皮细胞间隙游出,吞噬外来微生物和坏死组织分解物。中医学认为:组织液的形成和白细胞的游出是由“肺气宣发”的结果。卫气司汗孔的开合,所以肺卫气虚可出现皮毛憔悴、自汗、易感冒等病证。

 

    五、肾

 

[泌尿生殖系、肾上腺]

 

    中医学对“肾”的机能,两千多年前就提出了“肾主水”的理论,认识到肾与体内水电解质代谢有着密切的关系。但中医学的肾,并不只是现代解剖学所描述的肾,而是概括了一系列有关生理功能的总称,包括了现代医学的生殖、内分泌和神经系统等各方面。因此,在论述形态结构时,有必要概述有关部分的形态结构,以加深对中医肾生理功能的理解。

 

    (一)肾脏的形态结构《类经图翼>说:“肾有两枚,形如豇豆,相并而曲附于脊之两旁,相去各一寸五分①,外有黄脂包裹。”上述肾的位置和形态与现代人体解剖学的记载基本一致。具体地讲:肾形似豇豆,左右各一,分别位于腹膜后脊柱两旁。左肾略高于右肾。肾有三层被膜包裹:肾纤维膜、肾脂肪囊和肾筋膜。上述“外有黄脂包裹”即肾脂肪囊,有肾上腺包裹其中,所以中医的肾,包括了肾上腺的组织。肾的内缘中央凹陷而成肾门为血管、神经出入处。肾实质可分为肾皮质和髓质,由肾小体、肾小管和血管等构成,为泌尿和排尿的结构,肾小管最后开口于肾乳头,将尿排入肾盂内。输尿管为肌性管道,上接肾盂,沿腹后壁腹膜后方下降与膀胱相连。膀胱为一肌性囊,前壁贴耻骨联合,其顶和后壁被腹膜遮盖。男性的后方与精囊输精管、直肠等接触。女性则与阴道、子宫颈邻接,下方男性邻接前列腺,女性接尿生殖膈。膀胱的两个侧角为输尿管口,前下方为尿道内口。男性尿道长约1520cm,女性尿道长35cm

 

    (二)生殖器的形态结构①男性生殖器:由睾丸、输精管道、附属腺和外生殖器组成。睾丸是产生精子和雄性激素的器官,卵圆形,左右各一,位于阴囊内。青春期开始,精曲小管上皮产生精子,间质细胞分泌雄性激素,促进男性第二性征的发育。附睾、输精管、射精管组成输精管道,前列腺、精囊腺、尿道球腺为附属腺体。精子生成后,暂存于附睾内,射精时才排出体外。②女性生殖器:由卵巢、输卵管、子宫、阴道和外生殖器所组成。卵巢呈现扁卵圆形,比拇指头稍大,成双,位于子宫两侧、盆腔侧壁的凹窝中,是产生卵细胞、分泌雌激素和孕激素的器官。在子宫两角有一对弯曲的长管,长约1012cm,为输卵管,外侧端靠近卵巢,呈现漏斗状扩大,称输卵管伞,内侧开口于子宫腔。子宫呈倒置的梨形,分底、体、颈三部,子宫壁肌层肥厚,并交织排列,在妊娠期肌细胞变粗变长,即使子宫腔扩大几十倍,壁厚仍达0. 5cm。分娩时呈阵发性收缩,为胎儿娩出的主要力量。阴道为一肌性管道,上端包围子宫颈阴道部,下连外阴。

 

    (三)肾上腺的形态结构  肾上腺位于肾的上端,左右各一个,共同包于肾筋膜内的脂肪囊中,分内外两层:外层为肾上腺皮质,无神经支配;内层为肾上腺髓质,由内脏大神经的交感神经节前纤维支配。两层结构与功能完全不同:1.肾上腺皮质结构分三层:①球状带,分泌盐皮质激素如醛固酮,它能促进肾小管、集合管水、钠重吸收。分泌过多引起水肿、血压升高;分泌减少产生脱水、高钾低钠血症。②束状带,分泌糖皮质激素,如氢化考的松,它能促进肝糖原异生,增加肝糖原储备和抑制葡萄糖的利用,使血糖升高;能促进蛋白质分解,若过量可引起生长缓慢、消瘦、皮肤变薄和淋巴细胞减少,也能促进脂肪分解及水、钠重吸收。⑧网状带分泌性激素,主要是雄激素,也有少量雌激素。2.肾上腺髓质分泌肾上腺素和去甲肾上腺素两种激素,其生理机能是使心率加快,心肌收缩加强,皮肤、内脏小动脉收缩,内脏平滑肌松弛,立毛肌收缩,汗腺分泌增加,脂肪和糖分解增加。

 

[下丘脑一垂体一靶腺轴、植物神经]

 

    中医学无内分泌腺及植物神经系统的描述,但医学界用现代医学知识和方法对中医“肾”本质的研究发现,中医的“肾”囊括了内分泌及植物神经系统的功能。此处简介其形态结构、功能,无疑会加深对中医学“肾”生理功能的理解。

 

    (一)内分泌腺  内分泌系统是人体机能调节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是由分散于全身不同部位的内分泌腺所组成。人体主要的内分泌腺有脑垂体、甲状旁腺、甲状腺、肾上腺、胰岛和性腺等。有些器官并未列入内分泌器官范畴,但也能产生激素,如肾脏能产生肾素、红细胞生成素,胃肠粘膜能产生胃泌素、促胰液素,很多器官可产生前列腺素。内分泌腺分泌的活性物质称为激素,由腺细胞直接释放进入血液,对机体的代谢、生长、发育和生殖功能起调节作用。

 

   1.脑垂体:体积小,形如豌豆,重约0.5g,悬于丘脑下部,位于颅底蝶鞍内,是最重要的内分泌腺。结构上分前叶和后叶:①前叶又称腺垂体,其中嗜酸性细胞能分泌促生长激素和促乳激素。促生长激素能促进蛋白质合成,促进骨骼生长,促进生长、发育;促乳激素促进女性乳腺发育。嗜碱性细胞能分泌促性腺激素,能刺激卵巢中卵泡发育和睾丸精子的生成;促肾上腺皮质激素具有刺激肾上腺皮质分泌糖皮质激素和性激素的功能;促甲状腺激素是维持甲状腺正常功能的重要激素;黑色素细胞刺激素促进皮肤合成黑色索。②后叶又称神经垂体,其内贮藏:抗利尿激素,能促进肾小管集合管对水分重吸收,减少排尿量;血管加压素,能使小动脉收缩而升高血压;催产素,能刺激妊娠子宫肌内收缩,促进分娩后泌乳。

 

    2.甲状腺:如马蹄形,位于颈下部气管两侧,分泌甲状腺素,可促进细胞的氧化过程,促进全身物质代谢,调节机体的生长。

 

    3.甲状旁腺:扁圆形,高梁米粒大小,位于甲状腺侧叶后面,分泌甲状旁腺激素,能使血钙升高,血磷降低。

 

    4.性腺:男性分泌睾丸素,能促进男性性器官的生长和发育、第二性征出现、精子生成和蛋白质的合成。女性卵巢分泌两种激素:①雌激素,能促进女性器官发育、成熟及第二性征的出现。②孕激素能保证受精卵着床和正常妊娠的进行,促进乳腺发育。

 

    5.肾上腺皮质和髓质激素、胰岛激素已在前面有关内容中介绍。

 

    (二)植物神经系统植物神经是整个神经系统的一部分,主要管理消化、呼吸、泌尿、生殖各器官的活动,司新陈代谢的机能,保证机体内外环境的平衡。因其机能不受意识支配,所以又称自主神经系统。它包括交感神经和副交感神经,内脏各脏器大多数接受交感和副交感神经的双重神经支配。有些器官如肾上腺髓质、汗腺、竖毛肌、皮肤和肌肉的血管,只受交感神经支配。植物神经与躯体神经不同,即从中枢发出的神经纤维并不直接到达效应器官,必须先进入一个神经节交换一次神经元,由节内神经元再发出纤维到达效应器官,由中枢到神经节的纤维称节前纤维;由神经节到效应器的纤维叫节后纤维。交感神经的节前纤维短,节后纤维长;而副交感神经节前纤维长,节后纤维短。交感和副交感神经兴奋时,对一个内脏器官所表现的作用是对立的:如交感神经兴奋可表现为瞳孔散大,心率加快,皮肤和内脏血管收缩,冠状动脉扩张,脾脏收缩缩小,血压升高,血糖浓度升高,消化道蠕动分泌减弱,括约肌收缩,支气管平滑肌舒张,呼吸加深,加快,汗腺分泌增加,肾上腺素大量分泌。副交感神经兴奋的作用表现为瞳孔缩小,心率减慢,血管舒张,胃肠蠕动增强,腺体分泌增多,括约肌松弛,支气管平滑肌收缩,胰岛素分泌增加,血糖降低。交感与副交感神经的生理作用既对立,又在大脑皮层的控制下统一协调,相反相成,从而保证了内脏和整个机体的正常活动。

 

[肾藏精]

 

    (一)肾藏精,主发育与生殖  中医学的“精”是构成人体的基本物质,也是维持人体生命活动的物质基础,藏之于肾。肾精的来源有先天和后天之分:先天之精禀承于父母。<灵枢·经脉篇》说:“人始生,先成精。”这个“精”,用现代医学来解释,究竟指什么?指塑造人体一切细胞和各种组织结构的基本物质——蛋白质?还是指携带有父母遗传特性的脱氧核糖核酸(DNA)?或一个受了精的卵泡?看来都包括,但这还远远不够。从诸多中医文献来认识,先天之精,即肾阳,又称元阳、真阳、真火,是人体阳气的根本,对脏腑、经络、身形起温煦、生化作用。故<三十六难》说:“肾两者,非皆肾,其左为肾,右者为命门。”张介宾在《景岳全书》中说:“命门为元气之根,为水火之宅,五脏之阴气,非此不能滋,五脏之阳气非此不能发。”《石室秘录》说:“胃得命门而能受纳,脾得命门能转输,肺得命门而治节,大肠得命门而传导,小肠得命门而布化,肾得命门而作强。”《医部全录》注释说:“命门为配成之官。……男以此藏精,女以此系胞胎。”这些论述说明,先天之精具有促进机体物质代谢过程,调节机体生长、发育和生殖机能,以及管理呼吸、消化、泌尿、生殖各器官的功能,即现代医学的性腺、整个内分泌系统和植物神经系统的结构和功能。后天之精来源于饮食,由脾胃化生,即“水谷精微”,现代医学指已被消化、吸收的蛋白质、脂肪、糖类、维生素、无机盐和水等构成人体组织、维持机能活动的营养物质。中医学又称为肾阴、元阴、真阴、真水,是人体阴液的根本,对各脏腑、经络、身形起濡润、滋养的作用。肾中的阴阳犹如水火一样寄于肾,在人体内是相互依存、相互促进、相互制约的。先天之精为后天之精的摄取准备了物质基础,后天之精又不断供养先天之精,使之不断地得到补充,但又相互制约,维持着肾的阴阳动态平衡。一旦平衡遭到破坏,则出现肾的阴阳失调。如肾阴虚少,不足制阳时,就会出现阴虚火旺的病症,表现为五心烦热,潮热盗汗,形体消瘦,崩漏或闭经、健忘、少寐,男子精少遗精。若肾阳虚衰,温煦和生化功能不足,则出现精神疲惫,面色胱白,形寒肢冷,腰膝酸冷,阳萎、早泄或宫冷不孕。

 

    肾精能化气,肾精所化之气称肾气。肾气是由肾阳蒸化肾阴而产生。盖肾阴、肾阳都以肾所藏之精为物质基础,所以肾的精气包含肾阴和肾阳两个方面。肾的精气盛衰关系到生殖和生长发育的能力。肾精充足,则肾气旺盛,生长发育和生殖功能正常,精力充沛,体力强壮。反之.肾精亏耗,则精气渐衰,生长发育不良,或形体衰老,精神萎靡,性机能和生殖能力减退。临床上表现为肾虚而又无上述肾阳虚的寒象、肾阴虚的热象者,为“肾气虚”,也称“肾精亏损”,可以开始是肾阴虚或肾阳虚,发展到一定程度伤及肾阳或肾阴,为肾阴阳两虚,表现为小儿发育迟缓,筋骨痿软;成人则神疲,发脱齿松,腰膝酸软无力和某些不孕症。

 

[肾主水、肾主纳气]

 

    (二)肾主水肾脏是人体的重要排泄器官。人体新陈代谢过程中所产生的终末产物、多余的水和进入体内的异物,主要通过肾脏排出。肾脏在维持体内水、电解质和酸碱平衡,保证细胞内环境相对稳定方面具有特别重要的意义。故《素问·逆调论》说:“肾者水脏,主津液。”中医学认为体内水液平衡的调节,主要靠肾的气化作用。用现代医学知识理解“气化”的含意是:①推动血浆从肾小球滤过的力量,据科学的推算,每昼夜从两侧肾脏肾小球滤过的血浆总量为180L,称为原尿。②原尿流经肾小管、集合管时,99%的水和对身体有营养价值的物质被选择性重吸收:如葡萄糖、氨基酸、钾全部重吸收,钠、氯大部分重吸收,对身体无用或有害的物质,如尿素、尿酸只有少量重吸收,肌酐完全不吸收,这就是中医文献的“藏精排浊”。每日尿量仅12L,其成分与血浆有很大差别。⑧肾小管细胞排泄一些外来有机物(如酚红、青霉素)并分泌氢氨换回原尿中的钠,以保存体内碱储备,调节和维持身体酸碱平衡。气化正常则开合有度。这个“开关”是垂体后叶释放的抗利尿激素和肾上腺皮质分泌的醛固酮。抗利尿激素主要促进肾小管对水的重吸收,当人体缺水(血浆渗透压升高)和血容量减少时,抗利尿激素分泌增加,使水分保留于体内,尿量减少;相反则分泌减少,排尿增多。醛固酮主要是促进肾小管保“钠”排“钾”。钠重吸收增加,氯和水回吸收也增加。若醛固酮分泌减少,会使钠和水大量丢失,而钾在体内潴留;若醛固酮分泌过多,则造成水、钠在体内潴留,而引起浮肿、小便不利等病症。

 

    (三)肾主纳气西医的肾与呼吸无关,只是在肾功衰时可出现深而快的Kussmaul氏呼吸。而中医的肾,隐含植物神经的结构与功能,主要分布于内脏,包括肺的运动和感觉神经。在肺根的前后方,由迷走神经的支气管支与交感干的25节组成肺丛,支配支气管和肺血管的舒缩,以及粘膜腺体分泌和参入肺牵张反射,因此“肾主纳气”就不难理解。

 

    正常情况下,呼吸系统能够适应不同程度的体力活动要求和内外界环境的变化,而改变其活动水平,这种适应机能是在神经体液调节下通过改变呼吸运动和肺部血液循环的强度来实现的。成年人在安静时每分钟肺通气量为6L,而在强体力活动时可达100L。通气量增多是通过呼吸运动加深、加快和支气管、肺泡相应扩张来实现的。与此同时,肺部毛细血管也相应开放、扩张,血流速度加快。安静时,肺部毛细血管只有1/151110是开放的,而在进行强体力活动时,可以全部开放,增加血氧饱和度。这是肾主纳气的含意之一。

 

    呼吸运动直接受延髓呼吸中枢控制,它包括吸气中枢(支配吸气的肌肉,引起吸气活动)和呼气中枢(兴奋时,引起主动性呼气)两者彼此拮抗,相互抑制,从而产生节律性呼吸运动。但这种呼吸比较原始,不能根据机体活动需要改变通气量,在桥脑上端还有呼吸调节中枢和长吸中枢,能根据机体活动需要调节其通气量,同时也受大脑皮层高级中枢活动调节。在支气管和细支气管的平滑肌内分布有肺牵张感受器,当肺内气量达一定容积时,感受器兴奋,冲动沿迷走神经传入呼吸中枢,抑制吸气中枢,使吸气向呼气转化,防止吸气过度。当将实验动物迷走神经切断后,动物的吸气时间延长,呼吸深且慢。这是肾主纳气的含意之二。当慢支肺气肿时,肺牵张感受器处于持续兴奋状态,引起神经张力增高,故患者呼吸处于浅快状态,肺通气量减少,动则气喘,中医认为是“肾阳虚”,肾不纳气。

 

[主骨、肾生髓、开窍于二阴]

 

    (四)肾主骨生髓骨骼是结构复杂、功能多样的一种组织。它对人体起支架作用,使身体成形。它保护重要的器官,还可支撑重量、参子运动。它还是一个造血器官。红骨髓能产生红细胞、白细胞和血小板。胎儿和幼儿骨髓腔全是红骨髓,随着年龄的增长,长骨干内红骨髓逐渐被脂肪所代替。《素问·四时刺逆从论>说:“冬气在骨髓中,冬者盖藏,血气在中,内著骨骼通于五脏。”张介宾在《类经》中说:“此津液之为精髓也,……以填补于骨腔之中……为精为血。”说明古代医学家早已认识骨骼的造血功能。《素问·平人气象论》说:“肾藏骨髓之气也。”《素问·宣明五气篇》说:“肾主骨”,《灵枢·海论》说:“髓者骨之充也。”说明肾藏精生髓,骨髓滋养骨骼。

 

    骨骼是一个活的结构,也在不断地修复生长。它由细胞间质和骨细胞所组成,细胞间质2/3是矿物质(主要是磷酸钙,是钙的仓库,当血液需要钙时,骨骼就供应),1/3为有弹性的、含胶原纤维的凝胶状物质。骨的表面有一层骨膜。血管和神经经骨膜进入骨胳内,骨膜对骨骼具有保护、营养和形成新骨的能力。中医学认为肾髓充足,骨骼得养,则小儿骨胳生长发育正常,成人骨骼坚固有力。若肾精虚少,骨髓的化源不足,不能营养骨骼,便出现骨骼变形(如佝偻病前囟迟闭,“罗圈腿”),主要原因是食物中缺乏钙、磷和维生素D不足。若肾为邪气所伤以致肾精不足,骨髓空虚,便会出现腰膝酸弱,甚至脚痿不能行动。此处的“邪气”系泛指骨髓炎、骨结核、骨肿瘤,以及糖尿病的骨质疏松和经产妇的软骨病等。

 

    从现代医学观点来阐述肾生骨、生髓,合乎情理:肾包含内分泌,其中生长激素、甲状腺素、雄激素均有促进骨骼生长、发育的作用:肾小球旁细胞能分泌促红细胞生成因子。该因子能促使肝、脾所产生的红细胞生成素原变成红细胞生成素,刺激骨髓中的红细胞分化成熟。

 

    中医认为:“齿为骨之余”,“发为血之余”,牙齿有赖于肾精的充养,而毛发则由血来润养。精与血是互为资生的,精足则血旺,血旺则毛发光泽,精足则牙齿坚硬,老年肾气虚衰,故毛发变白、牙齿松动脱落。

 

    髓有脊髓和骨髓之分,因皆藏于骨腔之中,古时统称为髓,认为脊髓也由肾之精气所生化和补充。

 

    (五)肾开窍于耳及二阴肾在上开窍于耳,在下开窍于二阴。《灵枢·脉度》说:“肾气通于耳,肾和则耳能闻五音矣。”认为耳为肾之官,肾气足则听觉聪敏,肾气衰则耳鸣、耳聋。用现代医学知识理论无法将肾与听力相联系。

 

    所谓二阴,指前阴外生殖器和后阴肛门。前阴具排尿和生殖作用。中医将尿量过多而成的下消症(如糖尿病、尿崩症)视为阴虚阳盛造成肾的“开多阖少”,而将少尿、浮肿的肾性水肿视为阳虚阴盛所致肾的“阖多开少”。由于肾藏精,主人的生殖、生长发育、衰老。临床上所遇到的性功能障碍,男性精液稀少、阳萎、早泄、遗精和女性无月经、原发性不孕症者均可以补肾治疗。后阴表现于大便排泄,主要取决于大肠的蠕动、分泌与吸收功能。在正常情况下,大便的性状、次数和量受饮食和植物神经调控,中医“肾”既然囊括植物神经系统,因之胃肠功能紊乱所致的“五更泄”认为是肾虚引起,也包括食积、酒积、肝火等病因所致。肾阴虚可见大便秘结。

 

    六、心包与命门

 

[简介]

 

    (一)心包是心的外膜,意同西医的心包脏层和壁层,脏壁层之间的空隙为心包腔,内含少量浆液,可润滑两层以减少摩擦。但中医学的心包,又是心的外围组织器官,附有络脉,是通行气血的道路,又称心包络。它是心的外卫,有保护心脏的作用,同时能代心受邪,远远超出了西医心包的功能。《灵枢·邪客》说:“心者,五脏六腑之大主也,精神之所舍也,……邪不能容,容则伤心……故诸邪之在于心者,皆在于心之包络。”此处的心,指的是脑,明确为精神之所舍。因此,心包络是否暗含现代医学的硬脑膜、蛛网膜、软脑膜?不敢妄断。但从现代医学理论来推测,可能性并非没有。由于血脑屏障的存在,很多物质,如青霉素、胆盐、H+HC03-、某些非脂性溶性物质及病原体,不易透入脑组织,似为“邪不能容。”就脑炎与脑膜炎发病比率来看,后者明显多于前者,是否隐譬“邪之在于心者,皆在于心之包络”?

 

    (二)命门  含生命之门的意思,是先天之气蕴藏所在、人体生化的来源、生命的根本。命门之火体现肾阳的功能,包括肾上腺皮质功能。《难经·三十六难》说:“命门者,诸神精之所舍,原气之所系也,故男子以藏精,女子以系胞”,提出含生殖功能。命门有两个说法:①指右肾。《难经·三十六难》说:“肾两者,非皆肾也,其左者为肾,右者为命门。”②指两肾,具体体现于两肾之间的动气,《医部全录》注释说:“肾之两虽有左肾右命门之分,其气相通,实指肾而已。”认为命门的功能包括肾阴、肾阳两个方面。

 

[生理功能]

 

    (一)心包的生理功能①它是心的外卫,具有保护心脏(包括现代医学的脑)的作用,有如心、脑的屏障,能遮蔽浊气,防御邪气对心脑的侵袭。临床上心包受邪的病症与心主血脉的有些病症相一致。②代心受邪,各种病因所致急性热性病时出现的高热不退,烦燥不安,神昏谵语,或昏愦不醒等表现,中医学均列入“热入心包”诊断范畴,实则是囊括了西医急性高热的各种疾病及脑膜和脑病变的表现。

 

    (二)命门的生理功能①是生命本元之火,即肾阳,寓于肾阴之中,是性机能和生殖能力的根本。<医学全录》具体指出:“命门为配成之官……男以此藏精,女以此而系胞。”说明命门包括了西医的性器官,与生殖有关。②温养脏腑经脉,促进生长、发育。《景岳全书·命门余义》说:“命门为元气之根,水火之宅,五脏之阴气,非此不能滋,五脏之阳气,非此不能发”,说明命门之火能温养五脏六腑,对人的生长、发育、衰老有密切关系,脏腑有命门火的温养,才能发挥正常功能,尤其是脾、肾需要命门火的温煦,才能发挥正常的运化功能。《石门秘录·论命门》说:“胃得命门而能受纳,脾得命门而能转输,肺得命门而治节,大肠得命门而传导,小肠得命门而布化,肾得命门而作强。”按现代医学理论来理解,命门包括了脑垂体一肾上腺轴、脑垂体与其他内分泌腺轴,对人体代谢、生长、发育和生殖等重要机能起调节作用,并和体内的植物神经系统的机能活动相互调节、相互制约,共同组成体内神经体液调节系统。

 

    第二节   

 

    一、胆

 

[形态结构]

 

    胆为六腑之一。因不与外界直接相通,不同于其他五脏,故又有“奇恒之腑”之称。胆附于肝,与肝相连,位于胁下。《难经·四十二难》说:“胆在肝之短叶间,重二两二铢,盛精汁三合。”《难经正义·四十二难》说:“胆囊式如梨,附于肝右之小方叶中,贮精汁……人食后小肠饱满。肠头上逼胆囊,使其汁流入小肠之内,以融化食物。”上述论述与现代解剖学一致。胆囊位肝下面的胆囊窝内,呈梨形,分底、体、颈三部。胆囊颈较细,内有螺旋瓣与胆囊管相连,该处易被胆石等阻塞,可引起胆囊炎或胆囊积液。胆的主要功能是贮藏胆汁。胆汁由肝细胞生成,经肝管注入胆囊管而贮存于胆囊,当消化时由胆囊排出至十二指肠,与胰液、小肠液配合,对小肠内的食糜进行消化。成人胆汁每日生成量约800lOOOml,呈金黄色,在胆囊内浓缩成4060ml,色泽变深。《脉经》说:“肝之余气,泄于胆,聚而成精”精辟地说明了胆汁的生成和胆囊的浓缩功能。

 

[生理功能]

 

    (一)胆主贮藏与疏泄胆汁胆汁由肝细胞所分泌,经小叶间胆管、肝管、胆总管而流入十二指肠,或经胆囊管贮藏于胆囊。胆汁成分复杂,除水和无机盐外,还有胆盐、胆固醇、卵磷酯、胆色素等。胆盐可激活胰脂肪酶,使脂肪分解加速。胆盐、胆固醇和卵磷脂等都有乳化脂肪使其变为微滴而分散于水溶液中,有利于胰脂肪酶分解并促进脂肪酸和脂溶性维生素的吸收。进食、食物对胃和小肠的刺激均可通过神经反射使肝分泌胆汁增加和胆囊轻度收缩,尤其是小肠内有脂肪、蛋白质分解产物和胃酸等,可引起胆囊强烈收缩而排空胆汁。若肝胆疏泄胆汁失常,多因肝内、肝外胆道阻塞,则出现黄疸、口苦、纳差、厌油腻、吐苦水、胸胁疼痛、腹胀、腹泻、脂肪痢等症状。

 

    (二)胆气与情志活动有关  中医学的胆与人的思维和情绪有关。《素问·灵兰秘典论》说:“胆者,中正之官,决断出焉。”决断出于思维,是人的大脑功能活动。思维不是在头脑中凭空产生的。思维的内容和源泉来源于客观现实。思维的结果一一决断是否正确,需要从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等一系列思维过程才能实现,还要受实践的检验。思维的最重要部位在额叶,额叶也是人脑最晚形成、最为复杂的部分,与人的各种心理活动有密切的关系,除与人的智力(包括最简单的思维、直观思维、复杂的抽象推理思维)相关外,还与人的运动(如面部表情、体态表情、言语表情)和情绪(如喜、怒、哀、乐、悲、恐、惊等主观体验)相关。《类经》注释说:“胆附于肝,相为表里,肝气虽强,非胆不断,肝胆相济,勇敢乃成。”《灵枢·四时气篇》说:“善呕、呕有苦、长太息,心中慵慵恐,如人将捕之,邪在胆。”认为胆气虚怯者,会出现心悸、骇怕,、惊恐、叹长气等情志症状。《中藏经》也说:“邪气客于胆,则梦斗讼,”“胆实则热,精神不守,胆热多睡,胆冷则无眠。”将觉醒状态(多睡和失眠)这个属于脑干网状结构对大脑皮层活动的校正与调节也划分到胆的生理功能上,并常从胆来治疗,其机理目前尚难于理解和解释。

 

    二、胃

 

[形态结构]

 

    胃为六腑之一,其形态结构与现代解剖学相同。《难经正义·四十二难》说:“胃形纡曲如袋,容水三升许,横居膈下;上连食管,下属小肠……胃之左为脾,右为肝;胰附于胃后。”《类经图翼》说:“胃之上口,名日贲门……胃之下口,即小肠上口,即幽门。”胃大部分位于左上腹,上经贲门连接食道,下经幽门连续于十二指肠。上缘称胃小弯,下缘为胃大弯,在胃小弯距幽门56cm处有一凹陷,叫角切迹,临床上以此分胃为三部分:①胃底,在贲门的左侧,高于贲门水平的部分;②胃体在胃底和胃窦之间,上述两部占全胃的4/5;③胃窦,位于角切迹与幽门之间。中医将胃腔称为胃脘,其中贲门部为上脘,胃体为中脘,胃窦部为下脘。胃的血液供应来源于腹腔动脉,静脉血流入门静脉。胃属植物神经控制;交感神经来自腹腔神经节的分支,作用是抑制胃的蠕动和分泌;副交感神经来自左、右迷走神经,主管胃的分泌和运动。胃壁从内向外,可分四层:①粘膜层,有不规则皱襞构成胃小区。粘膜层有三种分泌腺:a贲门腺,分布于贲门周围,主要分泌粘液.b胃底胃体腺,分布于胃底、胃体部,是胃的主要消化腺,由壁细胞、主细胞和粘液细胞所组成,分别分泌盐酸、胃蛋白酶原和粘液,其功能见图解;c幽门腺,分布于胃窦部,由粘液细胞和G细胞组成,G细胞分泌胃泌素进入血液循环后可刺激壁细胞分泌胃酸。②粘膜下层,较厚,溃疡大出血即此层血管受到侵蚀所致。③肌层。④浆膜层。

 

[生理功能]

 

    (一)胃主受纳、腐熟水谷指胃有暂时容纳和消化食物的功能。《血证论》说:“胃者,仑廪之官,主纳水谷。”《难经·三十一难》说:“中焦者,在胃中脘,不上不下,主腐熟水谷。”成年人的胃一般可容纳12L食物。食物进入胃内后,受到胃壁肌肉的机械消化和胃液的化学性消化,食物中的蛋白质部分被初步分解为朊和胨。胃酸能杀灭随食物进入胃的细菌,可促进小肠的胰液、肠液和胆汁等消化液的分泌和有助于铁、钙的吸收。胃对饮食的受纳、消化功能主要靠胃气的作用。《灵枢·五味篇》说:“五脏六腑皆禀气于胃。”当胃有病时会出现胃脘痛、食欲减退、食量减少、恶心呕吐等症状。《中藏经》说:“胃气壮,五脏六腑皆壮也。”指出了胃气对人体生命和健康的重要性。

 

    (二)胃气主降食物经过胃的机械和化学消化后,通过胃气的通降,胃内容即以粥样的食糜状态,小量地逐次通过幽门进入十二指肠。食物由胃排入小肠的过程,中医称降浊,西医称排空,其排空速度以流质最快.半流质次之,固体最慢。排空速度也与食物性质有关:以糖类排空最快,蛋白质次之,脂肪最慢。正常人进食混合性食物需46小时才能完全排空。若胃失和降,则会出现胃脘胀满、疼痛、便秘等症。若胃气上逆则见暖气、呃逆、恶心、呕吐等症。所以临床上治疗胃病常用和胃降逆之法。

 

    (三)喜润恶燥  胃属阳,胃的阳气与胃阴(胃分泌的液质)互相为用,共同维持胃的受纳化谷功能。若胃阴亏虚、津液不足或阳明燥热之证耗伤胃中阴液,则出现烦渴、咽干、舌红少苔、饥不欲食、大便干结等症。故《临症指南医案·脾胃》说:“知饥少纳,胃阴伤也”。若胃阳虚则寒,降纳失职,出现饮食不化、胃脘胀痛、呕吐清液等症。

 

    三、小   

 

[形态结构]

 

    小肠界于胃和大肠之间。《难经·四十四难》说:“太仓(即胃)下口为幽门,大肠小肠会为阑门。”《灵枢·肠胃篇》说:“小肠后附脊左环,回周叠积……长三丈二尺”。说明小肠被肠系膜固定于脊柱左环,即从第二腰椎左侧斜行至右骶髂关节之间,故活动性较大。小肠是消化管中最长的一段,上起于幽门,下接于盲肠,全长约57m,充满在结肠围成的方框内。从上到下,可分为十二指肠、空肠及回肠三部:①十二指肠呈“C“定型,可分为十二指肠上部(又称球部)、降部和下部三部。球部肠壁较薄,粘膜平坦光滑,与胃酸接触密切,是溃疡好发部位;降部的后内壁上有十二指肠乳头,其顶部有圆形小孔,为胆总管和胰腺大管的共同开口,胆汁和胰液由此输入小肠之中。十二指肠与空肠交界处有一蔡氏(Treitz)韧带固定于膈角上,手术时可作为分界标志。②空肠位于腹腔的左上部,管腔较大,壁厚,血供丰富。外观呈粉红色,占系膜小肠的2/5。③回肠位于腹腔的右下部,管腔小,壁薄,颜色较淡,占系膜小肠的3/5。但空肠、回肠无明显的分界标志。

 

    小肠壁由内向外可分四层:①粘膜层,有很多环形皱襞,粘膜表面布满细小的绒毛。绒毛和皱襞使肠与食糜接触面积增大了30倍,有利于食物的充分消化和吸收。粘膜上皮向下凹陷形成小肠腺,分泌消化酶和粘液,帮助食物的消化并起润滑作用。小肠绒毛内含有丰富的毛细血管、乳糜管和平滑肌纤维,后者舒缩可使绒毛发生伸缩运动,促进营养物质的吸收与运送。②粘膜下层由疏松结缔组织构成。⑧肌层由内环、外纵两层平滑肌构成。④外膜为浆膜。

 

[生理功能]

 

    (一)小肠主受盛、化物<素问·灵兰秘典论》说:“小肠者,受盛之官,化物出焉。”指出小肠接受和容纳由胃传入的食物后,受到胆汁、胰液、小肠液的化学性消化和小肠的分节运动及蠕动,促进食糜与消化液充分混合,增加了小肠内容物与肠粘膜的接触机会,最后,基本上都变成可吸收的小分子物质,经绒毛的毛细血管、乳糜管而吸收。食物通过小肠后绝大部分消化产物被吸收,只留下未经消化的食物残渣推入大肠。若小肠发生病变,既影响食物的接受、容纳,又影响食物的消化、吸收,则会出现纳差、腹胀、腹痛、便溏、消瘦等证。

 

    (二)小肠主泌清别浊<医学入门·小肠腑赋》说:“小肠上接胃口,受盛,其糟粕传化,下达其膀胱,广肠,泌别其清浊,宜通。”其意思说,小肠承受胃腐熟的饮食,经其消化而使其精华(“清”的部分)吸收后,通过脾的运化功能.运转到全身各部。“浊”的部分(消化后的糟粕),下注大肠或渗入膀胱,变成大、小便排出。若小肠病变不能分清别浊,则会出现大便泄泻、小便不利、水谷不分、腹部疼痛等证。

 

    四、大   

 

[形态结构]

 

   大肠是消化管的末段。<难经·四十二难》说:“大肠重二斤十二两,长二丈一尺,广四寸,径一寸,盛谷一斗,水七升半。”《难经·四十四难》谓:“大肠小肠会为阑门,下极为魄门。”文中“阑门”指结肠瓣处,“魄门”指肛门。这些关于大肠起止、重量、长度的描述,与现代解剖学的记载基本一致。大肠在右髂窝内起至回肠,全程形似方框,围绕于空、回肠周围,末端止于肛门。全长1. 51. 8m。大肠解剖形态有三个特点:①有三条宽约lcm由肠壁加厚的纵肌所构成的结肠带。②由于结肠带短于肠管长度,使肠管呈袋状膨出,两个结肠袋间的粘膜向内突出形成结肠半月襞,此处环形肌较发达。③结肠表面沿结肠带散在许多大小不等的脂肪突起,叫肠脂垂。以上特点是区别大肠与小肠的标志。

 

    在大小肠交界处(阑门),结肠粘膜形成上、下两个唇状皱襞,叫结肠瓣。该瓣具有阻止结肠内容物逆流回肠的作用,同时该处环形肌显著增厚,起括约肌作用,控制小肠内食糜不致过快地进入大肠,有利于食糜在小肠内得到充分地消化吸收。

 

    阑门下方的结肠盲端叫盲肠,其下端后内侧壁伸出一形似蚯蚓的管状器官,即阑尾。阑门上方的结肠,根据其行走方向和位置,分别称为升结肠、横结肠、降结肠、乙状结肠和直肠。    大肠壁由内向外分为粘膜、粘膜下层、肌层及外膜四层:①粘膜上有结肠半月襞,无绒毛,固有膜内肠腺发达,能分泌大量粘液,起保护粘膜、润滑肠管的作用。一般无消化作用。②粘膜下层为疏松结缔组织。③肌层由内环、外纵两层平滑肌组成。④外膜为浆膜或纤维膜。

 

    直肠在盆底以上部分肠腔膨大,称直肠壶腹。该处可见23个半月状的横襞,作乙状结肠镜检时,较易受到损伤。盆膈以下长约34cm缩窄部分,称肛管。该处粘膜形成610条纵行皱襞,称直肠柱,各柱下端之间借半月形皱襞相连,构成开口向上的浅凹陷,叫直肠窦。窦内常存积粪屑,易诱发感染。直肠窦与直肠柱下端连成锯齿状的线,叫齿线。该线为粘膜与皮肤移行部,线上为柱状上皮,受植物神经分布,无痛觉,形成的痔为内痔。线下为复层扁平上皮,受脊神经支配,有痛觉,形成的痔为外痔。

 

[生理功能]

 

    (一)大肠主传导糟粕<素问·灵兰秘典论》说:“大肠者,传导之官,变化出焉。”说明大肠是接纳小肠食物残渣、负担传导的器官。所谓“变化出焉”,是指食物残渣在肠内继续吸收水分,同时经过细菌的发酵和腐败作用变成大便。若大便传导失常,则可见:①肠结(急性肠梗阻).出现呕、痛、胀、闭四大主证。②大肠湿热,出现发热、泄泻、痢疾、腹痛等证。③大肠津亏,出现便秘不通、腹胀痛等证。①肠虚滑脱,出现溏泻、腹痛以及便后脱肛等。

 

    (二)粪便暂时贮存和排便  大肠的运动少而缓慢,蠕动也较弱,这有利于粪便暂时贮存和水分的吸收。还有一种蠕动强、推进快的蠕动,叫集团运动,它从横结肠中段开始,把粪便迅速推送到降结肠、乙状结肠,当粪便扩张直肠时,引起排便反射,若条件允许则出现排便。

 

    五、膀   

 

[形态结构]

 

    膀胱又名“尿泡”、“净府”、“水府”、“玉海”、“脬”,是一个肌性囊状贮尿器官。<难经·四十二难》记载:“膀胱重九两二铢,纵广九寸,盛溺九升九合。”说明膀胱位于下腹部,是储存和排放尿液的器官。成人的平均容积约350500ml。《类经图翼》说:“膀胱当十九椎,居于肾之下,大肠之前,有下口。”正常成人膀胱非充盈状态时,位于盆腔,相当于骶、尾骨前方。男子膀胱后方是精囊与直肠;女子膀胱则位于宫胞与直肠之前。膀胱下口,处于膀胱底部的膀胱三角前下方的尿道内口。《医学入门·膀胱腑赋》说:“膀胱上口阔二寸……无出窍也。”膀胱上口有二个,即左、右输尿管口。所说“上口阔二寸,”可能是指左、右上口之间距离而言。所谓“无出窍也”可能是一种谬误。

 

    膀胱壁结构分三层:①粘膜层由移行上皮和固有膜构成。粘膜形成很多皱襞,在膀胱充盈时皱襞消失,这种结构使膀胱富于伸缩性。在膀胱底部,有一三角区,称膀胱三角。该区粘膜无论空虚或充盈状态均无皱襞,此三角区是肿瘤或结核的好发部位,也是作膀胱镜检时内部定位的标志。②肌层较厚,由内纵、中环和外纵三层构成,排尿时收缩,故称逼尿肌。在尿道内口处肌肉交叉环绕构成膀胱内括约肌。③外膜,大部分为纤维膜,只在膀胱顶附近有浆膜覆盖。

 

[生理功能]

 

    (一)膀胱主藏津液<素问·灵兰秘典论》说:“膀胱者,州都之官,津液藏焉,气化则能出矣。”《中藏经》说:“膀胱者,津液之腑也,与肾相表里,号水曹椽,名玉海也。”指出膀胱有贮藏津液的功能。此处“津液”是指体液及代谢产物,而非指饮食精微,通过胃、脾、肺、三焦等脏腑的作用生化的营养物质。所以《灵枢·五癃津液别篇》说:“水下留于膀胱,则为溺与气。”溺者,尿液也。气者,可能指尿中含有的容质。清代医家张志聪注:“气者,……,化生太阳之气”也。膀胱是贮尿器官,当膀胱与肾的气化功能减弱时,则出现津液代谢障碍,见下腹作胀、小便不利、水肿等症。

 

(二)膀胱主排泄尿液排尿是一个复杂的反射过程。肾脏不断地生成尿液,而膀胱排尿是间歇性的。当膀胱内尿贮量达400ml左右时,膀胱内压升高而刺激了膀胱压力感受器,通过盆神经传入腰骶髓排尿初级中枢并上传大脑皮层产生尿意,再由大脑皮层向下发出指令,引起盆神经兴奋,使膀胱壁收缩,内括约肌松弛而促成排尿。这一复杂反射的全过程,中医以“三焦气化”而概括之。《类证治裁·小便不通》说:“是知膀胱主藏溺,必待三焦气化.乃能出水也。”《素问·灵兰秘典论》说:“三焦者,决渎之官,水道出焉。”此处三焦泛指水液通行的通道,意思是说膀胱贮藏的尿液,通过三焦气化作用,才能经尿道排出体外。若膀胱气虚时,可出现遗溺;如膀胱湿热时,则出现尿频、尿急、尿痛、尿液混浊、血尿或尿路结石等症。

 

    六、三   

 

[形态结构]

 

    三焦,中医六腑之一,是人体最大的腑,是上、中、下三焦的统称。《类经》说三焦是“藏府之外,躯体之内,包罗诸藏,一腔之大府也。”因位脏腑之外故有外腑、孤脏之称。《灵枢·营卫生会篇》说:“上焦出于胃上口,开咽以上,贯膈而布胸中。”“中焦亦并冒中,出上焦之后。”“下焦者,别回肠,注于膀胱,而渗入焉。”《难经·三十一难》说:“三焦者,水谷之道路,气之所终始也。”《素问·灵兰秘典论》说:“三焦者,决渎之官,水道出焉。”上述论述,大体将人体躯干所辖的脏腑,划分为上、中、下三个部分。从咽喉至胸膈属上焦;脘腹属中焦;少腹及二阴属下焦。其功能为主持诸气,疏通水道。现代医学无“三焦”名,引起诸多学者的研究探讨,以“胸腹腔说“令人信服,其说要点为:人体胸腹腔即中医学的三焦,系“一腔之大府”,位“躯体之内”,“包罗诸藏”、“藏府之外”的间隙。通过横膈膜将胸腹腔划分为胸腔和腹腔。通过腹膜将腹腔划分为腹膜内腔和腹膜后腔。胸腔相当于上焦,上界为口咽,下界为横膈,内包罗心、肺、心包三个脏腑外,尚包括出入心脏的大血管、气管、支气管、神经和胸导管等“血、气、水谷之道。”腹膜内腔为中焦,上界为横膈,下界为下腹膜,内包罗脾、胃、肝胆、小肠等五个脏腑。腹膜后腔为下焦,上界为下腹膜和横膈的后部,下界由提肛肌、尾骨构成,包罗的组织有肾、肾上腺、膀胱、大肠等脏腑外,尚有输尿管、腹主动脉、下腔静脉、腹腔神经丛及腰交感干等“水道”、“血道”、“气道”。肝脏按解剖位置位于腹膜内腔,但其生理、病理与肾密切相关,古有“肝肾同源”之说,故肝、肾同属下焦。[生理功能]

 

    (一)三焦有主持诸气,总司人体气化作用  中医学认为,肾生化的元气是生命活动的原动力,必须经三焦的通道,敷布全身,以激发、温煦、推动各脏腑组织器官的功能活动。所以《难经·六十六难》说:“三焦者,原气之别使也。主通三气,经历于五脏六腑。”所谓“元气”者,相当于现代医学的神经一一体液调节系统(详见生理学有关内容)。

 

    (二)三焦是运行水液的通道  中医学认为:脾运化水湿,肺通调水道,肾主管水液代谢,膀胱藏津液,浊者成尿排出,清者由肾阳蒸腾化气上升,运化和濡养全身,均需借三焦为道路,包括通行水谷的食道、胃肠道和水液代谢的输尿管、尿道及动静脉系统。

 

    (三)三焦的分段功能元气通过三焦运行全身,在上、中、下三焦,经过不同的脏腑发生不同的气化作用。上焦主宣发敷布,即通过心脏的舒缩、肺部的气体交换,将饮食物的水谷精微和肺部的精气布散全身,以温养脏腑、经络、身形,通调腠理。《灵枢·营卫生会篇》形容为“上焦如雾”,按现代医学理解,即肺吸入的清气(氧气)与脾胃腐熟运化的营气充分地如“雾”样地混合、渗透。中焦主腐熟水谷,是指脾胃的消化饮食、吸收精微,蒸化津液,使营养物质生化为营血。《灵枢·营卫生会篇》将这一功能形容为“中焦如沤”。沤,形容水谷腐熟为乳糜状的精微,有利于吸收。下焦的主要功能是分别清浊,渗入膀胱,排泄尿粪,其气主下行。所以《医学入门·三焦腑赋》说:“下焦主通利溲便,以时传下,出而不纳,开通秘塞,故日下焦如渎。”“渎”是渠道,水道的意思。

 

    第三节  奇恒之腑

 

    一、脑

 

[简介]

 

    脑,为奇恒之腑之一,又名神脏、髓海、脑筋、头髓等,指颅腔中的髓质,下通脊髓。《灵枢·海论》说:“脑为髓之海,其输上在于其盖,下在风府。”明确指出脑的范围是上至顶盖,下至风府穴(相当于枕骨大孔与第一颈椎之间凹陷处,其深部为小脑延髓池)。说明中医学的脑与现代解剖学的脑相同。

 

    脑可分为脑干、小脑、大脑两半球三部分:①脑干自下而上又分为延髓、脑桥、中脑和间脑。延髓在枕骨大孔处与脊髓相连,内有重要的呼吸、心血管等中枢。脑桥位于延髓与中脑之间,其两侧有桥臂以连接小脑。在脑桥、延髓和小脑之间的腔隙即第四脑室。中脑介于脑桥与间脑之间,中脑背面有四个小丘:一对上丘是视觉反射中枢;一对下丘为听觉反射中枢。间脑被两侧大脑半球掩盖,可分为丘脑、丘脑下部,间脑的室腔为第三脑室。整个脑干含有第Ⅲ~xii对颅脑神经核及脑干网状结构。②小脑,位于颅后窝,在延髓及脑桥的背侧,小脑的功能是稳定身体重心,维持躯干平衡及保证肢体共济运动。⑧大脑由两侧大脑半球、基底节和侧脑室所组成,两半球由胼胝体相沟通。大脑半球表面凸凹不平,隆起部称回,凹陷部称沟。最显著的沟是大脑外侧裂和中央沟,由这些裂、沟将大脑分为额、顶、颞、枕四叶。半球的表层为大脑皮层,由大量的神经细胞分层排列,细胞之间有广泛的突触联系,皮层是具有对外界输入信息进行加工、储存、分析、综合及产生调节、控制心理活动的重要部位,也是构成意识、思维和语言、文字书写的物质基础。

 

[生理功能]

 

    中医学对脑的生理功能有一定的认只,如明代李时珍首次提出“脑为元神之府”,说明了脑与精神活动有关。《医林改错>进一步发挥说:“灵机记性在脑者……两耳通脑,所听之声归于脑;两目系如线长于脑,所见之物归入脑;鼻通于脑,所闻香臭归于脑。”把智力、记忆、视、听、嗅等感官功能,统归于脑。但在中医脏腑学说中,把感觉、动作、思维等精神活动分别归于五脏。如心藏神(指精神状态).肝藏魂(指听,视等知觉),肺藏魄(指运动,即所谓魄力),脾藏意(指思维意识),肾藏志(指意志)。这是长期实践基础上的总结,因而在辨证和治法中常与脏腑相联系。如“痰迷心窍”、热人心包、“肝气郁结”、“肾精不足”等证都有现代医学“脑”功能或器质病变的表现。在治疗上也采用“清心开窍”、“养心安神”、“疏肝理气”、“填精补髓”等,包括了“脑”病症的治疗。

 

    1.大脑皮层各部位在功能上有一定的分工,构成了不同的中枢,如额叶的中央前回为对侧躯体运动中枢;额中回后部为书写和眼球协调中枢;左侧额下回后部是运动性语言中枢;额前区与人的记忆、判断、抽象思维及情感有关;顶叶的中央后回,接受对侧躯体感觉;缘上回和角回将视、听所获得的信息进行整合;顶叶还与人的定时、定位、定向功能有关;颞叶的颞上回、颞横回为听觉性言语中枢;枕叶的楔叶、舌叶为视觉中枢;大脑半球内侧面的扣带回、海马回为内脏活动调节中枢;海马回钩为嗅觉中枢。

 

    2.脑干中的丘脑,是全身浅、深感觉传导中继站。丘脑下部为植物神经系统高级中枢;脑干和间脑中的网状结构的上行激活系统可促进大脑皮层兴奋、保持清醒,抑制其冲动传导则引起睡眠。

 

    3.小脑的主要功能是保持肢体共济运动的协调,维持躯干平衡和重心稳定。

 

    二、髓

 

[简介]

 

    髓为奇恒之腑之一,指现代医学的脊髓和骨髓。因皆藏于骨腔之中,中医学统称为髓,直到《全体新论疏证>才将其区分为:“脊中之髓,本是脑之一系,下行以分布神经于肢体百骸者,原与胫臂骨中之髓,绝非同类。”中医认为髓由肾的精气与水谷精微所化生,有充养骨胳、补益脑髓的作用。故《素问·脉要精微论》说:“骨者髓之府”,《素问·逆调论》说:“肾不生则髓不能满”。

 

    (一)脊髓位于椎管内,呈扁圆柱形,长4045cm,上端平枕骨大孔与延髓连续。下端尖细称脊髓圆锥,止于第一腰椎下缘。有两处较膨大:①颈膨大(颈~胸.)。②腰膨大(胸12~腰5),内含多量与上、下肢神经有关的神经元。脊髓表面前、后正中处各有一条纵沟,分别称为前正中裂和后上中沟。脊髓全长分31个节段(8个颈节、12胸节、5个腰节、5个骶节、1个尾节),发出31对脊神经。每对脊神经含有感觉和运动神经纤维,胸1~腰。对脊神经还含交感神经纤维,骶24节含有副交感神经纤维。因此,每对脊神经分段管理身体一定部位的皮肤、肌肉、内脏的感觉和运动。脊髓横断面观:正中有一中央管,管周围可见呈蝶形的灰质,是神经元胞体聚集的地方。前端两翼膨大称前角,含运动神经元,发出轴突组成脊神经前根,主要支配骨骼肌,蝶形后端称后角,为联络神经元,接受后根传入感觉信息。胸1~腰3节段前后角之间有侧角,是交感神经元聚集处,其轴突经前根出脊管后组成交感神经。脊髓骶24节无侧角,但含副交感神经元,发出轴突经前根出脊管后组成盆内脏神经。脊髓灰质周围为白质,是上、下神经束的通道。

 

    (二)骨髓位于骨髓腔中,充填于骨松质内。有红骨髓和黄骨髓之分。红骨髓为造血器官,能生成红细胞、白细胞、血小板。在胎儿和幼儿期全为红骨髓,随年龄增长,长管骨干腔红骨髓为脂肪所代替,成为黄骨髓,失去造血功能。但长骨的骨骺、短骨和扁骨终生为红骨髓。

 

[生理功能] 

 

    (一)脊髓的生理功能①传导功能:人从内外环境接受的信息,都通过脊神经的感觉纤维传入经上行纤维传入到大脑皮层的相应区域,经过高级神经中枢的整合,加工,形成感觉、知觉和表象,然后经下行纤维传递到脊髓前角,通过传出神经引起相应的躯体和内脏活动。脊髓是上、下行神经纤维的中继站,一旦脊髓横断性受损,立即出观受损以下躯干的运动、感觉丧失,相应的内脏功能也发生障碍。②脊髓也是神经反射的初级中枢,能完成骨胳肌和某些内脏活动的简单反射,如生理反射中的胰壁反射、提睾反射、肱二头肌反射、膝腱反射,以及排便、排尿反射都可不经脑的神经通路而发生,但仍受脑的调节、控制。一旦脑或锥体束受损,上述反射也会出现亢进或消失改变,临床上通过检查生理反射、病理反射及痛、温、本体感觉检查和轻瘫试验等,来了解中枢神经系统病变。

 

    (二)骨髓的生理功能主要是造血,不断地生成红细胞、白细胞和血小板,另外,骨髓又是人体网状内皮系统的器官之一,参予机体的免疫防御机能。

 

    三、脉与脉管系

 

[简介]

 

    脉属奇恒之腑之一。中医学对脉的研究有独特之处,切脉是重要的诊断手段。《灵枢·邪气藏府病形》说:“按其脉,知其病”。对脉管的形态、结构也早有论述,认为是气血运行的通道。《素问·脉要精微论》说:“夫脉者,血之府也”,称为血脉。《黄帝内经灵枢集注》对脉管内的血液循环不息的流动作了精辟的概述:“昼夜环转,无所违逆,是谓脉……循于脏腑身形。”与现代医学对心血管系的概述完全一致。血管系包括心脏、动脉、静脉和毛细血管。中医学用“心主身之血脉”一句话说明了心脏的收缩推动了血液的流动。动脉的名称与现代医学相同,如<难经·一难》说:“十二经皆有动脉。”“寸口者(桡动脉),……手太阴之动脉也。”“颈侧之动脉人迎(颈总动脉)……足阳明也。”还有跌阳脉系足背动脉等等。静脉被称为“血络”、“青脉管”,如《全体新论疏证》谓:“青脉管,不跳动”指的是表浅部位的静脉血管,对脉管细小的分支称为“孙络”或“孙脉”。如《类经》七卷说;“凡人遍体细脉,皆肤腠之孙络也。”意思是细小的脉管分支,遍体密布、纵横交错,相当于现代医学所指的细小动脉、毛细血管、细小静脉与淋巴系的统称。鉴于历史的原因,中医对脉管的论述仍停留于表面的、宏观的范畴,没有及时地将现代医学有关知识溶于中医的理论体系,既妨碍了中医学走向世界,又使中医独特的、精湛的切诊,披上了神秘的色彩,难于被广大西医掌握。

 

[生理功能]

 

    由心脏输出的血液,通过血管系统输送到全身各组织,并通过细胞间液与组织细胞进行物质交换,然后血液又经血管系统回到心脏。因此,脉管的机能就是输送血液,分配血量和进行物质交换。各类血管的特征是与其机能相适应。

 

    (一)大动脉管壁较厚,含弹力纤维较多,故坚韧而富有弹性。心脏收缩时管壁扩大;心脏舒张时,管壁弹性回缩,可推动血液继续流动。这类动脉包括主动脉、头臂动脉、颈总动脉和肺动脉。

 

    (二)阻力血管由中动脉(解剖学上有名称的动脉)和小动脉(解剖学上无名称,直径在20μm以上的动脉)组成,这类动脉的特点是中膜平滑肌丰富,血管口径逐渐缩小,血液流动时遇到的摩擦力较大,是调节血压和控制微循环血流量的主要部位。中医的切脉就是在这类血管上触诊的。西医对中医的数脉、迟脉、洪脉、细脉、浮脉、沉脉,以及结代脉的产生机理都能够从心脏收缩的速率、节律和强度上进行解释,但对滑脉、涩脉、弦脉、紧脉等产生机理迷惑不解,这无疑影响了西医的掌握。

 

    (三)毛细血管数量极多,其管壁仅由一层内皮细胞组成,管壁极薄,通透性大,是血液    与组织细胞间进行物质交换的部位。中医学所称的“卫气”(组织间液)即在此处溢出血管。

 

    (四)静脉汇集由毛细血管来的血液,由微静脉一一小静脉一一中等大静脉一一大静脉(如上、下腔静脉、肺静脉)一一心房。整个静脉系统是一个大储血池,正常情况下容纳全身血量的50%70%,故又称容量血管。四肢的静脉管内有瓣膜,可防止血液逆流。

 

    (五)淋巴系是脉管组成部分,起源于组织间隙的毛细淋巴管,回吸收约10%的组织液成为无色透明的淋巴液,毛细淋巴管逐渐汇集成较大淋巴管,途中流经淋巴结后有大量淋巴细胞加入淋巴液,最终经淋巴导管流入静脉角。它也是一个分布全身的管导系统。淋巴结具有产生淋巴细胞、过滤淋巴液、扣留和吞噬淋巴液中微生物和癌细胞的作用。

 

    四、女子胞与子宫系

 

[简介]

 

    女子胞,奇恒之腑之一。又名胞宫、胞脏、子宫、子脏等。女子胞有主月经、受孕、孕育胎儿的功能,它包括妇女整个内生殖器官:卵巢、输卵管、子宫、阴道。①卵巢,是一对拇指大小的生殖腺,可产生卵细胞和女性激素,位于子宫两侧,盆腔侧壁的凹陷中,中医学称为“子核”。②输卵管是一对弯曲的长管,长约1012cm,内侧端与子宫角相连,开口于子官腔,外侧端靠近卵巢,开口于腹腔。内侧1/3较细窄,叫输卵管峡。外侧2/3管腔较宽大,称输卵管壶腹。末端扩大如漏斗状,周缘有锯齿状突出,叫输卵管伞。③子宫,形如倒置的梨形,为一厚壁的肌性器官,其上端圆凸,称子宫底,中部为子宫体,子宫体的内腔为子宫体腔,呈前后扁的倒置三角形,下端缩窄称子宫颈,其下半突入阴道。④阴道为前后略扁的肌性管道,其壁富伸展性。上述形态结构在《类经》描述为:“子宫,一系在下,上有两歧,中分为二,形如合钵,一达于右,一达于左。”所谓“上有两歧,中分为二”指上有二条输卵管,中分细窄和宽大两部分。“形如合钵”似指卵巢,“一系在下”为阴道。

 

[生理功能]

 

    (一)主月经  月经中医又称月事、月信,为女子胞的卵巢所主。<类经治裁》说:“谓之月事者,女子属阴,其血如潮,应月之盈亏,有常期者也,故谓之经。”《素问·上古天真论>说:“女子……二七而天癸至,任脉通,太冲脉盛,月事以时下,故有子。……七七任脉虚,太冲脉衰少,天癸竭,地道不通,故形坏而无子也。”所谓“天癸”,指性成熟分泌性激素。上述论述说:女子十四岁,性成熟,子宫内膜发生周期性增生、脱落出血,形成月经。此时起女子具有生育能力。至49岁,卵巢分泌性激素功能停止,不再排卵,进入绝经期。

 

    (二)受孕、孕育胎儿《类经》三卷说:“男女,阴阳之仪象也,阴阳交媾,胎孕乃凝,所藏之处,名日子宫。”《沈氏女科辑要笺正》说:“男女媾精……归于左右子宫之系”,指出成熟的精子与卵子在输卵管壶腹部结合受精。《类症治裁》说:“妇人受孕,则月事不行”,“受孕一月名胚胎,……四月形体成……五月男女分……十月……脏腑齐通,纳天地气于丹田,俟时而生。”所述受精部位、胚胎在子宫内孕育成足月胎儿的过程,与现代医学妊娠生理研究的成果一致。卵子与精子在输卵管壶腹部结合受精,孕卵靠输卵管的蠕动和内膜纤毛的摆动,逐渐移向官腔。在运送过程中,孕卵不断分裂,约34天呈桑椹状为桑椹胚,继续分裂68天形成囊胚,分泌一种蛋白酶能溶解子宫内膜并逐渐埋入,在1112天完全植入。妊娠开始的8周为胎体的主要器官发育形成时期,称胚胎;8周后称为胎儿;胚1 6周末(胚4周)骨骼系统发育,孕妇能感胎动,从外生殖器已可辨认男女;胚20周已可听到胎心音,早产后有心跳、呼吸、排尿及吞咽能力;第40周末,完全成熟,身长约50cm,体重约3000g以上,皮肤呈粉红色,皮下脂肪丰满。正常的孕妇乳房已充分发育。在分娩前23周自觉腰酸,伴有不规则宫缩,分娩开始前2448小时,阴道“见红”,预示不久将临产,即所谓“脏腑齐通,纳天地气于丹田,俟时而生”矣。☆☆☆☆

 



 

 

☆☆  三、六腑间的相互关系

 

    六腑的主要功能是传导化物,对饮食的消化、吸收与排泄并参与水液代谢,故《灵枢·本脏篇》说:“六腑者,所以化水谷而行津液者也。”

 

[饮食物的消化、吸收、排泄]

 

    人类在生命活动中必须不断从外界摄取营养物质,作为从事劳动、维持体温的能量来源和提供生长、发育、生殖的重建及新建的原料。

 

    饮食经口腔咀嚼,搅拌,吞咽,经食道入胃。胃受纳,腐熟成为食糜,下降于小肠,经小肠肌肉收缩运动,将食物磨碎,使食物与消化液充分混合,通过各种消化酶,将食糜中的蛋白质、脂肪和糖类进行化学分解,使之成为可吸收的小分子物质,通过蠕动,食糜缓慢向下移动,这一过程,中医学称为“小肠受盛及泌别清浊”,同时胆囊分泌胆汁,以促进脂肪的分解吸收。胃及小肠吸收的水谷精微,靠脾的运化转输全身。小肠内的消化极为重要,食物通过小肠后,消化过程基本完成,只留下未经消化的食物残渣(糟粕)经小肠进入大肠。大肠的主要功能在于吸收水分,并作为糟粕暂时贮存场所,中医学称之为“传导、燥化”,形成粪便,由肛门排出体外。上述食物的摄入、消化、吸收、排泄过程均经历上焦、中焦、下焦。吸收的水谷精微也通过三焦而分布全身。

 

[参与水液的代谢]

 

    人体新陈代谢过程中产生的代谢终产物和多余的水,通过以下途径排出:①经肺呼出二氧化碳和少量水分。②通过汗腺排出一定量的水、氯化钠和尿素、尿酸。③经肠道排出混入粪便的消化液、无机盐、胆色素。④经尿液形式排出水和溶于水的尿素、肌酐、尿酸。以上四个排泄水液的途径,以中医学的肺、脾、肾三脏为主体。但六腑也有密切关系。胃为“水谷之海”吸收食物部分的水,化为津液,也分泌胃液。“小肠主液”。人体每日饮水约12L,连同胰液、胆汁、小肠分泌的消化液含水分总量可达8L左右,除每日大便中含水约15 0ml,绝大部分被肠道重吸收。中医将重吸收的部位称为“阑门”,然后经血液循环渗入膀胱,膀胱贮藏津液和排出小便。上述水液代谢也是经历上、中、下焦,以三焦为通路。

 

[六腑以通为用]

 

    胆、胃、小肠、大肠、膀胱、三焦等六腑具有出纳、转输、传化水谷的共同功能,故宜畅通,不宜阻滞,以下行通降为顺,以滞塞上逆为病。所以中医有“六腑以通为用”,“腑病以通为补”,不管气、血、寒、热、湿、食、虫、石,任何病因造成通降失常,都可出现“痛”、“闭”病症。“痛则不通”、“通则不痛”是中医学对空腔脏器梗阻、梗阻上方管腔平滑肌阵发性痉挛以期解除梗阻的精辟概括。多年来,广大中西医通力协作,运用上述理论,采用中西医结合的非手术治疗急性阑尾炎、急性胆囊炎、胆石症、胆道蛔虫症、急性胰腺炎、急性肠梗阻等急腹症,采用通里攻下、行气活血、消结导滞、和胃降逆等通下法为主,配以清热解毒、活血化瘀、燥湿泻火等治法取得了良好的疗效。

 

[病理上的影响]

 

    六腑在生理上的密切关系,也造成了在病理上的相互影响,如胃实热证能消灼津液引起大便秘结,而肠燥便闭也可使胃失和降、胃气上逆,引起恶心、呕吐。又如胆火炽盛,常可犯胃,出现呕恶、吐苦水等胃失和降的病症等。
























收藏 推荐 打印 | 录入:yuan | 阅读:
相关新闻      
本文评论   [发表评论]   全部评论 (0)
热门评论
商务合作 |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广告服务 | 诚聘英才 | 意见反馈 | 友情链接 |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