代理分站:
全部科室 快速通道:点击直达您要访问的科室
背景:
阅读新闻

第六章 病因辨证

[日期:2012-12-27] 来源:  作者: [字体: ]

 

第六章  病因辨证

 

    第一节   

 

    风、寒、暑、湿、燥、火是自然界的六气。六气的反常变化如太过或急骤发生,抵抗力或适应性差的人就可致病,成为疾病发生的病因。中医文献称这种“不正之气谓之邪”。所以又有风邪、寒邪等六邪之称。过多、过甚谓之“淫”,也有六淫称谓。六淫在中医临床辨证施治方面,占有相当重要的地位。它的含义有两个方面:一是指引起疾病的直接刺激;二是指证候的归类方法。

 

    一、风   

 

    风为春季的主气,但一年四季均可发生。风邪有外风、内风之分:外风指风邪直接侵袭人体而得病,例如伤风。风具有流动的特性,因此是生物性病原体和过敏性疾病过敏原的运载工具,容易引起传染病的流行和过敏性疾病的发作。中医学精辟地概括为“风者,百病之长也。”内风是由肝脏功能失调所引起,把起病急骤、变幻无常的症候群如卒然昏倒、震颤、抽搐、眩晕、摇头等都归纳为内风的范畴,所以《至真要大论》有:“诸风掉眩,皆属于肝”的说法。

 

[性质特点]

 

    ①风为百病之长,风邪是外邪致病的先导,寒、燥、湿、热等邪气多依附风而侵袭人体。如风寒、风热、风湿、风燥等。②风属阳邪,其性开泄,善动,具有升发向上的特点,易侵犯人体上部,出现头痛、颜面浮肿等症均与风邪有关。③风邪多侵犯肌表或从口鼻而入,使皮毛腠理开泄,出现恶风发热、汗出、咳嗽、咳痰、咽痛等“表证”症候。④风有善行和数变特点,因之中医学将游走性关节疼痛的风湿、类风湿性关节炎列入“风、寒、湿”三邪引起的“痹证”。皮肤搔痒、发无定处、此起彼伏的过敏性皮疹,如风疹、荨麻疹、湿疹均属于风邪范畴。⑤风行主动,“动”具摇摆不定特征,故将惊厥、项强、两眼上翻、角弓反张诸症表现列为肝功能紊乱所致的“热极生风”,将头目眩晕、卒然昏倒、半身不遂、西医的脑血管意外、面神经麻痹视为肝脏的“阳极生风”;而有视物模糊、肢体麻木、震颤或肌肉跳动归为“血虚生风”。可见所谓内风实际是一种症候学的归类。

 

[常见病证]

 

    外风有①伤风、②风寒、③风热、④风湿、⑤风痹、⑥风水、⑦风疹等;内风已在“风行主动”中提及,不再赘述。

 

    二、寒   

 

    寒为冬季主气,其他季节也可见到。寒邪也有外寒、内寒之分。外寒指寒邪直接侵袭人体,根据深浅又有伤寒和中寒之分。伤寒(并非西医的肠伤寒)指寒邪伤及肌表,也包括生物性病原体侵袭。中寒则指机体阳气衰虚,表现为机能减退,多与肾阳有关。

 

[性质特点]

 

    ①寒为阴邪、易伤阳气。阳气主指元气,它以三焦为通路而运行全身,具激发,温煦,推动脏腑、经络、身形功能。阳气受损,则必定出现机能减退的寒证。如寒邪侵袭肌表则出现发热、恶寒、无汗、头身疼痛等“卫阳被郁”症候。若伤脾胃(恣食生冷的“冰箱症”)则发生腹痛、腹泻或饮食不洁,出现严重吐泻,导致脱水和低血容量性休克,均为“中寒”,可见于霍乱、急性胃肠炎的严重脱水。②寒性凝滞,所谓凝滞就是闭塞不通之意。若客于脉外引起血供减少,病人常取蜷缩而卧体位。客于脉中则气不通,产生筋骨疼痛、肢体屈伸不能自如症状。⑧内寒表现为上焦心肺阳虚、胸闷、胸背彻痛、咳喘气促;中焦脾阳不足,同“中寒”表现;下焦肾阳不足,则出现腰膝冷痛、阳萎、女子带下清稀、五更泻等。

 

[常见病证]

 

    外寒有①风寒、②寒痹(痛痹)、③寒伤脾胃。内寒主要有阳衰气虚、机能减退的表现。

 

    三、暑   

 

    暑是夏天炎热的气候,为夏季的主气。人在这样炎热的环境里,如果不能适应,就会感受暑邪而生病,也包括生物性病原体所致的肠道传染病,如病毒性肝炎、脊髓灰质炎、细菌性食物中毒、霍乱、细菌性痢疾、阿米巴痢疾等有明显的季节性的疾病。暑邪纯属外邪,无内暑之说。

 

[性质特点]

 

    ①暑为阳邪,其性炎热。人体体温相对恒定是机体产热和散热过程保持动态平衡的结果。人体依靠辐射、传导、对流及皮肤出汗蒸发等四种方式散热,当外界温度超过皮肤温度(>32)时,辐射、传导和对流散热将降至零,唯一依赖皮肤出汗蒸发散热,若出汗尚不能将身体所产生的热散发出去,则出现高热、口渴、多汗、脉洪等表现。②暑邪易耗气伤津,暑天体温升高,氧气消耗量增加,大量出汗失液,则会出现呼吸加快、血液浓缩、身倦无力、口燥唇干、尿少、便秘等症状,中医称为“耗气伤津。”③暑邪多挟湿:一因夏季多雨,二因暑日乘凉露宿,恣饮生冷,易伤脾胃而生内湿,出现恶心、欲吐、食欲不振、胸闷、腹泻等。

 

[常见病证]

 

    ①伤暑,常见于暑令流行性感冒。②暑热,以持续低热为主要特征,到秋凉后,体温常自行恢复正常,多见于小儿。③暑温,常见于乙脑、脊髓灰质炎、钩端螺旋体病等。④暑泄.见于病毒性肝炎、伤寒、菌痢、阿米巴痢等。⑤中暑,可分日射病、中暑痉挛、中暑高热、中暑衰竭。

 

    四、湿   

 

    湿为长夏主气。空气中含水湿过多,即湿邪,也包括生物性病原体,有外湿、内湿之分。外湿为病与季节、环境有关:黄梅季节多雨,土地潮湿,物体易霉,早晨雾气弥漫,居处潮湿,长期水中作业,涉水淋雨,人在此时易病。内湿为脾失健运,属于症候归类范畴,中医有“诸湿肿满,皆属于脾”,将现代医学的慢性肠炎、慢性菌痢、慢性肾炎,以及肝性、肾性、营养不良性水肿时表现的面色苍白、食欲不振、恶心、呕吐、腹胀、腹泻、小便量少、浮肿等均归为脾失健运,水湿内停所致。

 

[性质特点]

 

    ①湿性粘滞,所以病程较长,缠绵难愈。②湿为阴邪。脾是运化水湿的主要脏器,性喜燥恶湿,如果湿邪留滞,常伤及脾阳,使水湿内停,而出现腹水、尿少、浮肿、腹泻等症。⑧湿性重浊,所谓“重”即重着之意,指头重如裹,周身沉重困倦,若湿犯肌表有恶寒、发热、四肢酸楚、口腻不渴;若湿滞关节、肢体,则四肢酸痛、漫肿、固定不移或肢体麻木、伸屈不能自如。所谓“浊”即秽浊,如面色污秽、眼屎多、大便稀薄、小便浑浊、妇女白带过多、湿疹流水等。④湿热下注,常有尿频、尿急、小便涩痛、疮疬流水、流脓等。

 

[常见病证]

 

    外湿有①湿犯肌表。②湿留关节。内湿常见证型有三:①湿滞上焦,可见胸膈满闷、头重、头昏、汗出而热不退。②湿阻中焦,可见脘腹胀满、食欲不振、恶心、呕吐、便溏、四肢沉重。③湿注下焦,可见足肿、小便淋浊、妇女带下等症。

 

    五、燥   

 

    是秋天的主气,与湿的意义相反,是指空气中水分减少、湿度降低而形成的干燥现象。燥有外燥、内燥之分;人体感受外界燥邪,包括生物性病原体而发病,称为外燥。外燥为病,多见于气候干燥的秋季,所以中医有“秋燥”之称。燥邪多从口鼻而入,其病常从肺卫开始。外燥又有温燥、凉燥之分。初秋气温高而干燥,是为温澡;深秋气温凉而干燥,易感凉燥。内燥指津液或精血亏损所表现的症候。

 

[性质特点]

 

    ①燥邪干涩,易伤津液。无论外燥、内燥都表现有体表肌肤和体内脏腑缺乏津液,如口鼻干燥,咽干口渴,皮肤干燥、裂,毛发干枯、失去润泽,大便秘结,小便短少等。所以<素问玄机原病式》说:“诸涩枯涸、干劲皲揭,皆属于燥”。②燥易伤肺:肺为娇脏,外合皮毛,外感燥邪,最易伤肺,使肺失宣降而出现干咳少痰,或痰稠难于咯出,痰中带血、喘息,胸痛等症,见于急性咽炎、白喉、呼吸道感染、胸膜炎、肺结核等呼吸道疾病。

 

[常见病证]

 

    外燥有①燥邪犯目,常见于睑缘炎、急性结膜炎、泡疹性结膜炎。②燥犯咽喉,常见于急性咽炎和白喉。③燥邪犯肺,见于秋令上呼吸道感染与肺结核反复发作。内燥见于剧烈吐泻、失血、高热、汗出过多造成水、电解质紊乱及老年人功能衰退等所致津枯血燥表现。

 

    六、火   

 

    又称“热邪”,指光和热的物理刺激,但在很大程度上是指外感热性病(包括生物性病原体)在热盛期的症候群。火与热经常并称。火邪有外感和内生之分。直接侵入人体为病的属于外感;由于情志活动异常或气机不畅,郁而化火以及阴液损耗,形成阴虚火旺者皆属内生。

 

[性质特点]

 

    ①热邪蒸发炎上,所以火热为病,可见高热、恶热、烦渴、汗出。若扰乱神明,则有烦燥失眠、狂燥妄动、神昏谵语、四肢抽搐、颈项强直等表现,以及五官部位的红肿热痛,如牙齿肿痛、目赤涩痛、舌尖独赤、咽喉疼痛等症。②消灼津液、火热邪气最易伤津,故除上述蒸发热象之外,同时可见口干渴、喜冷饮、大便干结、小便短赤表现。③迫血妄行、火热之邪可使血流加快,甚至迫血妄行,使血液溢于脉外而导致各种出血,如衄血、吐血、便血、尿血、皮肤紫癜、妇女月经过多、崩漏等,且可聚于局部,腐蚀血肉而发生痈肿疮疡。

 

[常见病证]

 

    外感火热证,常见于温热病,初起有发热、恶热、口渴、头痛、咽喉肿痛等感染性和非感染性发热。高热引起神经机能紊乱,在发热早期,神经兴奋性升高出现不安、失眠、幻觉谵妄;至极度发热时,大脑皮层抑制,皮层下兴奋而出现热性昏迷、抽搐。所谓迫血妄行,多由于生物性病原体及其毒素损伤血管内皮而出现各种出血症状。

 

    内生火热证,主要有①心火,常见于某些热性病热盛期、精神分裂症。②肝胆火,见于胆道感染、神经性头痛、结膜炎、中耳炎。③脾胃火,常见于口腔炎、牙周炎。④肺火,常见于急性支气管炎、大叶性肺炎、肺脓肿。⑤肾火,常见神经官能症、甲状腺机能亢进症。

 

    第二节   

 

[概述]

 

    七情,即喜、怒、忧、思、悲、恐、惊的总称,中医称为“情志”,现代医学称为情绪反应。通常是由于生活事件(如家庭、恋爱、婚姻矛盾,亲人死亡或疾病,子女的学业不佳或离家,天灾和政治动荡造成的损害,某种委屈,抱负或才能不能实现和发挥,工作不顺心,人际关系紧张等等)所引起。人们在日常生活中,生活事件总是不可避免。一般来说,情绪上的不愉快,甚至痛苦或愤怒、悲伤、恐惧等感受,持续时间不长,不会影响人体发生疾病。如果这种情绪反应过强或持久,超过人体生理活动所能调节的范围,可引起人体内分泌功能和植物神经功能紊乱,使相应的内脏器官发生器质性病变,现代医学称为心身疾病。这是20世纪才逐步形成和建立的心身医学。但早在2000多年以前,我国古代中医学就对心身概念及心与身的关系有过许多精辟的论述。如“形与神俱”的身心统一学说,认为人的心理现象与生理现象是不可分割的统一体,提出了情绪能致病,在《素问·阴阳应象大论>中总结为“怒伤肝”、“喜伤心”、“思伤脾”、“悲伤肺”、“恐伤肾”。同时强调,情绪也能治病,即“以情胜情”,如“怒伤肝,悲胜怒;喜伤心,恐胜喜;思伤脾,怒胜思”等。这些形神合一、身心统一观,为现代心身医学提供了最早的理论根据。

 

[七情与内脏的关系]

 

    生活事件引起的情绪反应是不同的,例如提升、结婚、搬进新居都会引起愉快的情绪,而受诬谄、灾害性事件则引起忧虑、悲伤、愤怒甚至惊慌、恐惧。值得注意的是,不管是愉快的或不愉快的情绪反应,所引起的应激反应都没有差异。这两种完全相反的感受,产生相同的身体影响,看起来似乎是矛盾的。不过,研究表明确属如此。在现实生活中,不乏这种事例。例如一位家长,骤闻自己子女遭强暴而凶犯在逃消息后,倾刻倒地,不久气绝,尸检结果系脑溢血。这是愤怒夹杂以悲伤的情志带来的悲剧。再如一位中学历史教师,1979年,在事前没有通知的情况下,突然听到大会宣布摘掉戴在头上23年的“右派分子”帽子,工作调任,提升工资,可以说是数“喜”临门,但就在他散会回家不久,发生脑溢血,在送医院途中不救而死。此可谓“喜伤心”的典型例子。中医学认为情志的异常变化伤及内脏,主要是影响内脏的气机升降失常,气血功能紊乱。这也是现代医学身心疾病发病机制假说的基础,即心理因素一一大脑皮质功能变化一一植物神经功能变化一一内脏功能障碍一一内脏形态学改变。植物神经功能改变,如面部苍白或潮红(血液重新分布)、呼吸加快、血压升高,是引起上述病例发生脑血管破裂出血的原因。情绪反应时内分泌变化是全面的。研究表明在情志改变时,肾上腺皮质激素、肾上腺素、去甲肾上腺素、甲状腺素、生长激素、抗利尿激素都是增高的,而胰岛素、雄激素、雌激素水平是下降的。这些内分泌激素的改变也是引起内脏功能活动改变,即中医学所说的气机升降失常、气血功能紊乱的原因。

 

    第三节  饮食、劳逸

 

[概述]

 

    饮食与劳动是人类赖以生存和保持健康的必要条件。饮食是供给人体营养物质的源泉,是维持人体生长、生育,完成各种生理功能,保证人体正常生命活动的最基本的条件。早在西周时期,人们对饮食与健康二者之间的关系,就已有较为科学的认识。提出:“未饥先食,未饱先止”、“饮食有节”的经验之谈,告诫人们饮食要定时定量,不过饥过饱,不过冷过热,不暴饮暴食。食物的种类要调和,搭配要合理,不偏嗜等。若饮食失宜则可致人生病。

 

    劳动不仅是人们谋生的手段,也是归属和自我实现的需要,特别是这种高层次的需要,常常使人废寝忘食、忘乎所以。日常生活中,睡眠、工作、学习、劳作要有规律。《黄帝内经》中提出“不妄作劳”的主张,要人们“不欲太劳,不欲太逸。”正常的劳动,有助于气血疏通,增强体质。只有劳不知疲、思不知倦或乐不知足、色不知频、起居无常、过劳、过逸者才能成为致病因素。

 

[常见病症]

 

    (一)饮食致病:

 

    1.饮食不洁:“病从口入”是饮食不洁最概括的写照。伤寒、霍乱、病毒性肝炎、痢疾、急性胃肠炎等各种肠道传染病和蛔虫等肠道寄生虫病都是进食不洁食物或饮水引起的。若进食腐败变质食物或误食毒物,可导致食物中毒。临床上会出现腹痛、吐泻、痢下脓血,以及水电解质紊乱、发热,甚至危及生命。

 

    2.饮食偏嗜:人体需要有充足的营养,以保证生命活动的需要。中医有“五谷为养,五肉为宜,五果为助,五菜为充”的论述,提倡谷物、肉食、蔬菜、水果合理调配。饮食偏嗜,多指:①过食生冷引起消化功能紊乱,损伤脾阳、寒湿内生、发生腹痛、泄泻等症,属于急性胃肠炎一类。②嗜酒无度,喜食姜、葱、辛辣、油煎、火烤等刺激性食品,可使肠胃积热、灼伤津液,导致大便干结或酿成痔疮下血等症。⑧过食肥甘厚味,如高脂、高糖、高蛋白类食物常与饮食过量并存,超过脾胃的运化功能,可聚湿、生痰、化热或生痈,常见于出现糖尿病、高血压、脑血管意外等症。

 

    3.饮食不节:泛指营养不足和营养过剩。当今社会尚有部分人口尚未解决温饱问题,发生营养不良、体弱多病。即使在生活富裕的家庭中,由于喂养知识缺乏,或盲目追求“健美”减肥,以及患有慢性消化道疾病,营养不足仍非罕见,表现为面黄肌瘦,皮肤干燥,多种维生素不足、缺铁性贫血、佝偻病和疳积等。营养过剩引起肥胖,其摄入能量超过消耗能量,使剩余的热能转化为脂肪而积聚体内。此外休息过多、缺乏运动;遗传因素(包括有遗传倾向的疾病);内分泌功能异常和代谢性疾病均可引起肥胖。肥胖者常伴有高脂血症、高血压、糖尿病、动脉粥样硬化和胆囊炎胆石症,泛称肥胖五联症。

 

    (二)劳逸致病:

 

    1.过劳:包括体力和脑力过度及性生活不节。①中医学认为劳力过度则耗气,导致脾失健运,肺气不充,其表现为疲乏无力、食少、气短、面黄肌瘦以及自汗、发热等症。②思虑过度、劳心太过,常使阴血暗耗、心神失养,可引起心悸、健忘、失眠、多梦等症。⑧性生活不节、纵欲好色、房事过度,耗伤肾气,出现腰膝酸软,神疲乏力、眩晕耳鸣,男子兼见遗精早泄,女子可有月经不调、带下等症。

 

    2.过度安逸:不参加体力劳动和体育锻炼,会使气血运行不畅,脾胃功能呆滞,机体抵抗力降低。除可致肥胖外,常有食少、乏力、好静恶动、精神不振等表现。

 

    第四节疫   

 

[概述]

 

    “疫”,瘟疫的简称,指急性、流行性传染病。“疠”有极为毒烈之意,疫疠就是现代医学的传染病。

 

    中医文献早在2700年前,已有疫疠的记载,又有“瘟疫”、“疠气”、“戾气”、“异气”、“毒气”、“乖戾之气”等称。疫疠致病具有起病急骤、病情重笃、传染性强的特点。如<素问遗篇·刺法论》说:“五疫之至,皆相染易,不问大小,症状相似”。《诸病源候论》说:“人感乖戾之气而生病,则病气转相染易,乃至灭门”。说明我国古代对疫疠的传染性、严重性、危害性的认识和观察是深刻的。公元196204年间,东汉著名医学家张仲景总结了多种急性传染病的症候变化和治疗经验,写成了《伤寒杂病论》,后被整理成《伤寒论》及《金匮要略》两书,至今仍为研究传染病的重要文献。晋代葛洪所著《肘后方》说;“伤寒、时行、瘟疫,三名同一种耳”。隋代巢元方(公元7世纪初)的《诸病源候论》说:“时行病者是春时应暖而反寒,夏时应热而反冷,秋时应凉而反热,冬时应寒而反温,非其时而有其气,是以一岁之中,病无长少率相似者,此则时行之气也。”指出疫疠的发生与流行,与自然界气候的反常有关。续有明代吴有性著《瘟疫论》,是我国传染病的专著,清代吴鞠通的《瘟病条辩》、王士雄的《温热经纬和霍乱论》、罗芝园的《鼠疫约编》等有关传染病的记载不胜枚举。

 

    中医学对传染病的辨证施治,是以卫气营血作为温病的辨证纲要。温病的范围包括了大部分急性传染病,即散在发生为温热,发病急剧、呈大的流行为温疫。

 

    中医学对传染病的预防思想,远在2000多年以前已经奠定。《内经素问》提出:“圣人不治已病治未病”,提出“避其毒气”,“虚邪贼风,避之有时”。唐代已认识传染病隔离的重要性,已设立“厉人坊”隔离麻风病人。宋朝发明了种人痘预防天花,于17世纪已传到欧洲,比英国人琴纳发明牛痘苗预防天花早200多年。

 

    总之中医学有关传染病方面的丰富理论和经验,对传染病的诊断、治疗、预防以及世界医学的发展都作出过卓绝的贡献。

 

[中西医结合]

 

    中西医结合是中国医疗卫生事业的一个独创。40多年来,中西医在传染病领域内对流行性乙型脑炎、流行性出血热、病毒性肝炎、脊髓灰白质炎、麻疹、肺炎等诸多疾病的治疗采用取长补短,发挥中医药的特点和优势,运用现代医学先进的科学方法,进行了不少科学性强、方法严密的临床观察和实践研究,取得了临床疗效。

 

    传染病领域内的中西医结合,具有广阔的前景:①在临床研究上,辨病与辨证相结合,在辨病基础上进行辨证,辨证标准有待统一化,规范化。②在理论研究上,重点在于基础与临床相结合,进行“证”的实质性研究,找出中西医理论上的结合点。③加强中药研究,医药结合,对取得确切疗效的方剂与药物进行机理研究和有效成分的提取。

 

    第五节  外伤和虫兽所伤

 

[概述]

 

    致伤物作用于人体,引起组织破坏和功能障碍,称为外伤。按其性质可分:①机械性损伤;②物理性损伤;③化学性损伤;④生物性损伤。中医学将生物性损伤单列为虫兽所伤,其理论实践与西医雷同。

 

[常见病证]

 

    (一)机械性损伤致伤物来自于外界环境,多见于斗殴、战伤、生产与交通事故和自然灾害,其发病率、致残率、死亡率均较高。

 

    1,致伤物的性质可分为:①锐器与钝器的打击;②爆炸和实物的冲击;⑧人体从高处坠下;④强力的牵拉和挤压。由于机械力性质、强度、作用部位和范围不同可引起挫伤、切伤、穿刺伤、撕裂伤、扭伤、骨折、脱臼等。

 

    2.按损伤处皮肤与粘膜是否完整分为:①闭合性损伤:受伤处的皮肤粘膜仍保持完整,但出现深层组织或脏器严重损害。常见病症有挫伤:钝力作用所致,伤处有青紫、瘀斑、肿痛。若发生脏器损伤,可有咳血、呕血、血尿、昏迷、休克(如肝、脾破裂)。扭伤:关节韧带、肌腱和关节囊损伤,引起关节过度屈伸、旋转和移位,局部皮肤青紫肿胀,活动受限。挤压伤:多见房室倒塌、地震、车祸等重物长时间对人体挤压,引起广泛肌肉组织损伤,出现肌红蛋白尿、高血钾及急性肾功衰。②开放性损伤:外伤处皮肤、粘膜破坏,带有外出血和继发感染,常见的病症有:擦伤、切伤、裂伤、刺伤和撕脱伤。常因出血多而致面色苍白、头晕眼花或脉细微等虚脱、休克征象。

 

    (二)物理性损伤致伤物来自烧伤和冻伤。

 

    1.烧伤:由于火焰、热气、热水、灼热的固体等热力所引起的损伤,不仅限于皮肤,还可深及肌肉、骨骼,范围广泛者常导致休克、感染而危及生命。中医学对烧伤的分度(同于西医),分第一度红斑,第二度水疱,第三度腐痂。重者火毒内损脏腑,早期出现烦燥作呕、脉细数或脉伏欲绝、四肢厥凉、尿少、尿闭,即西医的休克期。后期可以火毒内攻,发生高热、神昏、谵语、腹胀、烦渴、尿短而赤,齿舌干剥甚至出现衄血等症,即临床出现继发感染和急性肾功衰。

 

    2.冻伤:指手、足、耳垂、鼻尖长期暴露于低温和潮湿情况下,引起组织的冻结,出现受冻部位瘀斑、肿胀、麻木、痒痛、水疱、坏疽等。

 

    (三)生物性损伤  中医学主要指虫兽所伤。

 

    1.毒蛇咬伤:我国有40余种毒蛇,分布地域广泛,常见的毒蛇有蝮蛇、竹叶青、银环蛇、五步蛇、眼镜蛇、蝰蛇等。分泌两种主要的毒素:①神经毒素:轻者引起声音嘶哑、言语不清、流涎继而头昏、眼花、视物模糊、复视;重者呼吸、循环停止而死亡。②血液毒素:轻者咬处红肿热痛,井迅速向肢体或躯干上端蔓延,不久皮肤出现紫斑、水泡、血泡并破溃;重者高热、烦燥、黄疸、尿少、全身出血;最后休克、心衰、肝昏迷、急性肾功衰死亡。

 

    2.疯犬咬伤:可患狂犬病,咬伤初期无特殊症状,只有伤痕或有腐烂疼痛或痕迹消失后发病(10天至一年以上),发病后主要表现为兴奋狂躁、恐水怕风、咽肌痉挛及进行性瘫痪。病情进展迅速,多于36日内死于循环和呼吸衰竭,病死率几乎100%

 

    3.蜈蚣咬伤:咬伤处微肿剧痛,可有浑身麻木感。

 

    4.蜂螫伤:工蜂腹部末端有一根螫针,跟毒腺相通。毒腺能够分泌毒液。螫伤后该处疼痛难忍、红肿;重者可有昏厥、荨麻疹,也有致死的报道。

 

    5.蝎螫伤:蝎螫伤后局部红肿剧痛,可有头昏、头痛、恶心、呕吐、荨麻疹等症状。

 

    第六节     

 

    痰和饮是脏腑功能失调的两种病理产物,但同时又能成为病因直接或间接地作用于某些脏腑,引起各种疾病。原因产生结果;结果在一定条件下又转化成原因。由于这种因果相互联系,相互作用,纵横交错,不少疑难怪症的辨证常与痰有关。痰和饮都是水液代谢局部障碍所引起的病理产物,从形态上分为有形和无形两类:①有形的痰饮是指视之可见、触之可及、听之有声的痰或饮。根据浓度将浊稠的叫痰,清稀的叫饮,合称“痰饮”。②所谓无形的痰饮是指某些特殊症状,如头晕目眩、恶心、呕吐、气短、心悸、精神错乱、神志失常、猝然昏倒、不省人事等中医均认为系痰饮所引起的。这类病证如按痰饮治疗,常可奏效。

 

[痰饮的形成]

 

    痰饮是由人体的津液凝聚而形成的,是由于肺、脾、肾三脏的气化功能失常或三焦水道失于通调,影响了津液的正常敷布和排泄,以致水湿停聚而形成。如①肺受外邪,肃降失常,水液不能通调输布,便可停聚而成痰饮。②脾脏受病,或脾气本虚,使脾失健运,津液不能正常输布,水湿停聚而形成痰饮。⑧肾主蒸化水液,肾阳不足,则蒸化无力,水不得气化,停聚而成痰饮。④三焦为水、气运行的通道,若三焦失于通调,则水停气聚,气水互结,形成痰饮,痰饮在三焦的各个部位停留,外可至皮肉筋骨,内可达五脏六腑,无所不至,加之上述因果关系,从而形成各种痰饮病变。

 

[痰饮病的范围与证候特点]

 

    痰饮所致的临床病症很多,尤其是“痰”相当广泛,它不仅指呼吸道咳出的有形之痰,也包括某些特殊症状的疾病在内,故有“百病多由痰作崇”的说法。痰饮根据停滞的部位不同,常有不同的见证:如①痰滞在肺,可见咳嗽、咯痰、喘息(证见呼吸、循环系疾病)。②痰迷于心,可见心悸、胸闷(心血管疾病)、精神错乱、神志失常(精神病)。③痰在经络筋骨,可致瘰疠痰核(颈淋巴结核、皮样囊肿、腱鞘囊肿)及肢体麻木或半身不遂(脑血管意外)。④痰饮上犯于头,引起眩晕(耳源性眩晕或神经源性眩晕)。⑤痰停在胃,可见恶心呕吐。⑥痰气凝结咽喉,可致咽中梗阻,如有异物(咽喉异感症一神经官能症表现)。⑦饮在膈上,常见咳喘、不能平卧(心衰、肺功能不全)。⑧饮在胸胁,可见咳嗽引痛、胸胁胀痛(胸膜疾患)。⑨饮泛肌肤,则出现水肿(包括心性、肾性、营养不良性水肿等)。⑩饮在肠间,出现腹胀、纳差、肠鸣音亢进、便溏(肠道功能性或器质性病变)。

 

[常见的痰饮病证]

 

    常见的痰证:①风痰:证见于脑血管意外及癫痫大发作。②热痰:证见呼吸道与肺部细菌性感染。③寒痰:证见慢性支气管炎、肺郁血。④痰核瘰疠:证见颈淋巴结核、腱鞘囊肿等。⑤梅核气:证见神经官能症。

 

    常见的饮证:①悬饮:证见渗出性胸膜炎。②溢饮:证见右心衰、肾性、营养不良性水肿。③支饮;证见肺郁血及呼吸道疾患、肺功能不全。

 

    第七节   

 

    全身血液运行不畅或局部血液停滞于经脉内、瘀积于器官内,或溢出经脉外而积存于组织间隙,都称为瘀血。瘀血形成后,可以阻塞经脉,或在经脉之外压迫经脉又影响气血的运行,导致脏腑失去濡养出现功能失调,引起许多疾病。因此瘀血也是一种重要的致病因素。

 

[瘀血的形成]

 

    瘀血的形成可见于以下原因:①因外伤出血,血液流出脉管积存于体腔或组织间隙。如血疝(外伤性阴囊血肿)、皮下瘀斑。②因气滞血停而成。“气为血之帅”,气行则血行,气滞则血滞,诸如阴气虚损,鼓动无力,血的运行因之迟滞(如二尖瓣膜疾患和高血压时引起左心衰,则导致肺瘀血。肺原性心脏病引起右心衰时,可导致体循环瘀血)。③有因寒在血脉,血凝成瘀,寒入于经,经脉蜷缩而拘急(如休克性肺炎微血管收缩期)。④有因热盛迫血妄行,血液离开脉道,积而成瘀(如流行性脑脊髓膜炎、败血症等,有高热、皮肤、粘膜瘀点、瘀斑)。⑤有因热极伤阴、伤血、血热互结成瘀(如白血病、再障、恶网时高热、血细胞异常,同时有多处出血)。⑥肝气郁结、疏泄不利(重症肝炎、肝硬化时肝脏合成凝血酶原、纤维蛋白原等凝血因子减少),出现鼻衄、龈血、皮下瘀斑。

 

[瘀血的常见病证]

 

    瘀血的病症,根据其所瘀阻的部位不同而产生不同的症状。如①瘀阻于肺,可见咳痰、咯血、胸痛,证见大叶性肺炎、肺脓肿、支气管扩张继发感染、肺结核、肺癌、肺梗塞等。②瘀阻于心,可见口唇青紫、胸闷、心痛,证见冠心病心绞痛、心肌梗塞。③瘀阻于肝,可见胁痛、痞块,证见门脉性肝硬化、坏死后性肝硬化、血吸虫病性肝硬化、原发性胆汁性肝硬化、肝癌等。④瘀阻于肠胃,可见呕血、便血,证见胃、十二指肠溃疡,胃癌,胆道出血,肝硬化食道,胃底静脉曲张破裂,腹型过敏性紫癜等。⑤瘀阻于胞宫,可见小腹疼痛、月经不调、痛经、闭经、经色紫黑有块,或见崩漏,证见功能失调性子宫出血、闭经、痛经、子宫肌瘤、子宫颈癌、子宫体癌、子宫内膜异位症等。⑥瘀阻于肢体局部,可见肢体麻木、疼痛,或运动不灵、瘫痪等,证见中枢及周围神经系统的炎症、肿瘤、出血、栓塞及血栓闭塞性脉管炎、雷诺氏病等。

 

[瘀血病证的共同特点]

 

    瘀血病证繁多,但临床表现有以下的共同特点:①由于瘀阻,肌肤经脉失于濡养,可见患者肌肤甲错、面色黧黑、毛发不荣、脉搏细涩或结代等。②由于瘀阻经脉,血行障碍(血中氧合血红蛋白下降,还原血红蛋白浓度增高),故见紫绀,如唇甲青紫、舌色紫暗。血液漏出管壁则见紫斑瘀点。③瘀血阻塞经脉,气血不能通利,不通则痛。瘀血致痛的特点,多呈针刺样或刀割样,疼痛固定不移,痛处拒按。①肿块可见于腹部及四肢等处,推之不移,按之痛甚,证见外伤血肿、某些病因所致的肝脾肿大、阑尾脓肿、宫外孕破裂形成的肿块以及肠扭转、肠套叠等。⑤出血,瘀血阻塞脉道,血流受阻,以致血溢脉外的各种瘀血性出血,如咯血、呕血、血尿、黑便、鼻衄、龈血、月经过多、产后恶露不尽。⑥脉细涩或结代。














收藏 推荐 打印 | 录入:yuan | 阅读:
相关新闻      
本文评论   [发表评论]   全部评论 (0)
热门评论
商务合作 |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广告服务 | 诚聘英才 | 意见反馈 | 友情链接 |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