代理分站:
全部科室 快速通道:点击直达您要访问的科室
背景:
阅读新闻

八、五官科疾病自测

[日期:2012-12-11] 来源:  作者: [字体: ]

八、五官科疾病自测

    218.人的耳朵听到声音需要哪些条件?

    声音来源于物质震动。由震动产生的声波需由耳廓、外耳道和中耳传导到内耳,再由内耳神经感知,最后传入大脑,方能产生我们听到的声音。

    耳朵听到的声音是由两条途径传入内耳的,即空气传导和骨传导。空气传导的途径是:声波由耳廓收集,经外耳道到中耳的鼓膜,鼓膜振动听骨链,由此激动内耳耳蜗的淋巴液,淋巴液刺激耳蜗神经,神经将信号传入大脑听中枢,这样就产生了声音,这是声波传导的主要途径。骨传导是声波经颅骨直接传入内耳,使淋巴液振动,产生神经冲动,将信号送到听中枢,同样产生听觉。正常人骨传导所起的作用极微。

    由此可知,维持正常的听力需要结构和功能都正常的外耳、中耳、内耳和听神经、听中枢,以上任何一环出现问题都会影响听力。

    219.感冒后耳闷、耳痛、听力下降应警惕什么?

    感冒,又称上感,包括鼻、咽、喉的感染。有的人感冒后,除有鼻塞、流涕、头痛、咽痛等常见症状外,还有耳闷、耳痛、听话不清楚,这是怎么回事呢?

    原来,在人的鼻腔后方的鼻咽部两侧,分别有一条细管道连接鼻咽部及中耳腔(又称鼓室),这一管道称做咽鼓管,其开口在鼻咽部侧壁上。感冒时,鼻咽部的炎症变化,如充血、水肿和炎性渗出物,常常蔓延至咽鼓管开口,导致咽鼓管发炎堵塞。这样一来,鼓膜内外的压力就会发生变化,继之影响听小骨的活动,使声音传导障碍,从而导致耳闷、耳痛,甚至传导性耳聋。有人在感冒鼻子不通气时用力擤鼻,也会将鼻腔内的分泌物如鼻涕压入咽鼓管内而影响听力。上述听力下降,当感冒痊愈,咽鼓管畅通后可恢复正常。

    如果引起感冒的病毒经咽鼓管传入内耳,损坏了内耳的感觉神经,就可能导致感觉  神经性耳聋,这种耳聋治疗起来比传导性耳聋要困难。

    儿童的咽鼓管比成人要短,长度约为成人的一半,直而宽,呈水平状,而且小儿容易发生上感,因此,炎症由咽鼓管传入中耳,导致中耳炎而影响听力的机会较多。

    因此,当感冒后出现耳闷、耳痛和听力下降,尤其发生在儿童身上,应高度警惕中耳炎的发生,并尽快去医院检查确诊。

    220.耳鸣是怎么回事?常提示哪些疾病?

    耳鸣就是耳朵里发响。响声各种各样。高音调的如笛声、鸟叫、蝉鸣;低音调的如火车隆隆声。流水声、风声;还可有蒸气声、汽锅声、嘶嘶声,嗡嗡声等。不论哪一种声音,都可使患者感到极度烦恼。

    有耳鸣者,是听觉系统受到各种原因的刺激或本身病变产生的一种主观的声音感觉,而外界环境并无客观存在的声波作用于听觉器官。耳鸣不仅扰人不安,影响工作和生活,并且常常为耳部和全身某些疾病的早期信号。

    (1)引起耳鸣最常见的原因是耳部疾病。当患外耳道炎,外耳道耵聍栓塞,急、慢性中耳炎,咽鼓管堵塞,鼓室积液,耳硬化症等疾病时,由于声音传入内耳的途径发生病变,这些病变可作用于耳的感觉神经末梢而产生耳鸣。这种耳鸣又叫做传导性耳鸣。其特点是耳鸣只在有病变的一侧,且声调较低,如嗡嗡声、隆隆声。患美尼尔病、听神经瘤等内耳病变时,内耳发生震荡、水肿;肿瘤压迫血管、耳的感觉神经末梢,均容易引起耳鸣。这种耳鸣又叫感应性耳鸣,呈高音调。患美尼尔病时,一般双侧都有耳鸣,但若病变只累及一侧,也可只有单侧耳鸣。耳鸣多为发作性,时有时无。听神经瘤的耳鸣多为患病的一侧,且为长期持续耳鸣,可伴有听力逐渐下降。

    (2)有些药物,如链霉素、卡那霉素、庆大霉素、奎宁、新霉素、水杨酸盐等可使听神经中毒,从而产生耳鸣。耳鸣往往是这些药物中毒的预兆。因此,当使用上述药物时出现了耳鸣,应立即停药,避免中毒加深,影响听力。

    (3)有些全身性疾病也可引起耳鸣,如高血压、低血压、贫血、白血病、肾病、毒血症等,但疾病治愈后耳鸣可消失。

    (4)有些人精神过度紧张,对一般的噪音(80分贝以下)过度敏感,可发展成为顽固的耳鸣,这就是神经衰弱性耳鸣。其特点是耳鸣可为高音调,也可为低音调,大多为双侧性,常伴有头痛、头昏、失眠等症状。

    2 21.为什么说人的眼睛好比一架照相机?

    眼睛对我们每个人来说,都是最宝贵的。有了它,我们才能看到大千世界形形色色的事物。眼睛为什么能看到东西呢?

    眼球的外面有一层很坚韧的白膜包围着,叫做巩膜,好似围墙保卫着眼球的安全。但是,巩膜是不透明的,为了让光线进入眼球,眼球前面开了个圆形的窗口,上面蒙着一层也就是我们常说的黑眼珠。不同种族的人,虹膜颜色不一样,黄种人是棕色的,白种人是蓝色的。虹膜的中心有一个小圆孔,能让光线通过,这就是瞳孔,也叫瞳仁。瞳孔的大小可调节,当外界光线太强时,瞳孔就缩小一点;反之,外界光线太弱时,瞳孔就散大一些,这样既能看清东西,又可避免太强的光线损伤眼睛。光线经过瞳孔后要穿过晶状体。晶状体好像一块两面凸起的透镜,中央厚,边缘薄,有聚光作用,其厚薄可由睫状肌随时调节。光线穿过晶状体后聚焦在眼底的视网膜上,形成物体的像。视网膜通过视神经将光信号传给大脑,就产生了视觉(见图18)。

    可以说,人眼的构造与照相机十分相似:角膜和晶状体相当于镜头;瞳孔相当于光圈;眼球的内空间相当于暗箱;视网膜相当于底片;而调节晶状体厚薄的睫状肌则相当于相机的调节装置。眼球之所以能将外界事物转变成像,同照相机照像的原理是一样的。

    222.夜盲症是怎样发生的?

    有的人一到黄昏眼睛就看不见东西,这就是夜盲症。夜盲症是怎么发生的呢?

    原来,在眼球内的视网膜上有两种视觉细胞。一种叫锥体细胞,能感受强光刺激,并能辨清物体的颜色,眼睛在白天看东西就是依靠它;另一种叫杆状细胞,它对弱光比较敏感,眼睛在暗光下看东西就依靠它。正常人两种细胞都有,故白天和晚上都能看见东西。有的动物,如鸡、鸟类(除猫头鹰外)只有锥体细胞,没有杆状细胞,所以它们白天尽情地活动,夜幕降临就看不清东西,故只好宿窝了。

    杆状细胞感受暗光还必须有视紫红质的存在。平时在亮光环境下细胞里并无视紫红质贮存,只有在暗处,维生素A和蛋白质才会合成视紫红质,当然,合成需要一定的时间,这就是为什么当我们刚刚进入暗黑的屋子时什么也看不见,但过几分钟后就可看清周围环境,且时间越长,看得也越清楚的原因了。

    由此可知,如果体内的维生素A缺乏,就会导致视网膜杆状细胞合成视紫红质障碍,最终引起夜盲症。

    223.得了夜盲症常提示什么?

    一般人若出现了夜盲现象,常提示体内缺乏维生素A,大多因食物中缺少维生素A,或消化不良和腹泻,使肠道吸收维生素A减少引起。这种夜盲症是暂时性的,通过补充维生素A或吃些富含维生素A的食物,如动物肝脏、牛奶、蛋黄、奶油、胡萝卜等可使症状改善或治愈。

    如果夜盲症从10岁后就开始了,且随着年龄的增长,症状不断加重,此外,家庭中不止一人患这种病,这就可能是先天性眼病。即由于杆状细胞本身的病变,导致合成视紫红质障碍,从而引起的夜盲症,并非维生素A缺乏所致。值得庆幸的是,先天性夜盲症极为少见。

    224.色盲是怎么回事?

    五颜六色的色彩,对我们大多数人来说,可以产生一种美感,但有的人却享受不到这种乐趣,因为他们分辨不出颜色。这种辨色力丧失的现象,称做色盲。

    正常人的眼睛所以能分辨出各种颜色,是因为视网膜锥体细胞中,含有感受红、绿、蓝3种基本颜色的感色物质。每一种感色物质主要对该种基本颜色发生兴奋,对其它颜色则反应很弱。例如,当红色物出现时,只是红色感色物质兴奋,由视神经将此信号传入大脑视觉中枢,使之产生红色感觉,这样就辨认出红色的东西来了。辨认其它颜色也基于同样的道理。

    色盲是一种先天性疾病,由于某些遗传物质发生了病变,使得人的眼睛在胚胎发育期间,对以上3种颜色没有形成足够的感色物质,甚至完全缺乏,从而丧失了辨别颜色的能力。所以这种病一出生就有。

    缺乏不同的感色物质会导致不同颜色的色盲。丧失红色辨色力的是红色盲,丧失绿色辨色力的是绿色盲,缺乏蓝色辨色力的是蓝色盲,三种颜色都不能分辨的是全色盲。在色盲患者中,以红、绿色盲多见,蓝色盲少见,全色盲更少见。

    有些人虽然能够像正常人一样辨别所有颜色,但面对一系列色觉测验,特别对于差别较小的颜色,就显得犹豫不决;或一开始能迅速辨别各种颜色,时间一长,辨色就比较困难,经常出现差错。这种辨色能力减退的现象,称做色弱。

    225.色盲是怎样遗传的?

    色盲是遗传病,属于交叉遗传。患有色盲的男人会将色盲基因传给女儿,其女儿本身并无色盲,但她所生儿子的半数有色盲,所生女儿的半数又可携带色盲基因(隔代遗传),如此这般,一代~代地传下去。男性色盲的发病率约为女性的5倍。

    我国色盲的发病率男性约为5%,女性约为0.8%。色盲的危害性已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目前色盲检查已成为体格检查中的常规项目。色盲患者从事交通运输、美术、医学、化学等难度较高,与色彩有关的工作都受到限制。故了解本病对优生优育具有一定的意义。

    226.得了近视眼会有哪些表现?近视的程度是怎样划分的?

    正常人的眼睛不但能看清近处的东西,就是看5米以外远处的物体也毫不费劲。但近视眼患者则不然,有轻、中度近视的人,虽然能看清近处的东西,但对远处的物体却感到一片朦胧,并在看书时常感到眼睛很疲劳;高度近视的人则可能对远处和近处的物体都看不清楚。

    近视眼根据其程度不同,分为轻度、中度和重度3种。近视的度数在300度以下者为轻度,300600度者为中度,600度以上者为高度。绝大多数近视患者都是轻度或中度,高度的只是少数。轻、中度的近视患者,到了成年后近视的度数就会稳定下来,不再继续发展和加深。高度近视又叫进行性近视或恶性近视,随着年龄的增长会逐渐加深,还可并发白内障、玻璃体混浊和眼底病变。

    227.近视眼的发生与哪些因素有关?

    造成近视眼的原因很复杂,目前并没有完全搞清楚,但普遍认为,高度近视多是先天性的,由遗传因素造成。而轻、中度近视的最根本原因是青少年时期有着不良的用眼习惯,导致眼睛长时间的过度调节,从而使眼的视觉功能发生了障碍。因为眼在看远处物体时,不需要调节,而在看近处物体时,必须通过眼睫状肌的收缩作用,使晶状体的凸度增加、膨胀,即增加屈光能力(也就是调节作用),使近处的物体像能够落在视网膜上,才能看得清楚。

    如果长时间看近物,如读书、写字等,或看书时光线太弱或过强,或边走路边看书,或坐车时看书,都会使晶状体处于过度调节状态。这不仅晶状体凸度不容易恢复原状,使得看远处物体时成像在视网膜前面,只有将物体移到近处才能看清;还会引起眼疲劳。此外,长期看近物最终会导致眼球前后径拉长,眼球壁弹性消失,使眼球不能恢复到正常形状,同样也使看远处物体时成像在视网膜前面。除不良的用眼习惯外,贫血、营养不良、身体衰弱、内分泌功能障碍、身体发育过快等,都与近视的发生发展有关。

    有关正常眼与近视的区别及近视眼矫正原理,参见图1 9  20  21

    228.什么是假性近视?

    绝大部分轻、中度近视患者,在近视形成之前,往往都要经过一个“假性近视”或“调节性近视”的阶段。这时,眼球的前后径并不过长,只是眼睫状肌调节过分,使晶状体凸度增加,光线通过晶状体时,屈折力改变了,这样一来,物体成像在视网膜之前,就显得模糊了。所以,假性近视产生的症状和真性近视相同,都是近视力好,远视力不好。但是,假性近视经过休息、药物治疗,或用针灸、按摩等方法,使睫状肌松弛后,上述症状就会消失,视力可恢复原有水平。

    一旦出现上述假性近视眼的症状,应及时找医生治疗,同时去除各种造成眼睛过度调节的因素,以免眼球前后径拉长而使假性近视发展为真性近视。

    229.什么是老花眼?有哪些表现?

    45岁以上的人,如果过去不论看远或看近物时,视力都正常,可现在远处物体仍看得很清楚,但近处物体逐渐看不清楚了。看书时要将书拿得远一些,或要求光线充足一些才能看清楚。且看书时间一长,就会出现头痛、眼胀、眼干涩易疲乏等视力疲劳症状。这种现象称为老视,俗称老花眼。老花眼是怎样产生的呢?

    我们知道,人的眼睛在看近物时,必须通过睫状肌的收缩作用,使晶状体的凸度增加及膨胀,以增加屈光能力,这样才能使近处的物体成像在视网膜上。随着年龄的增长,晶状体的弹性逐渐降低,睫状肌功能逐渐减弱,使得看近处物体时晶状体不能变凸,导致近处的物体影像落在视网膜后面,因此就看不清了,只有离物体远一些才能看清楚。

    老花眼配上适当度数的凸透镜后可以增加眼的屈光能力,这样就能看清近处的东西了。一般从40岁起,大约需戴+1. OOD的镜片,以后每过5年,约要增加+0. 50D,但应根据具体情况作必要增减。

    230.远视眼是怎么回事?

    正常人的眼睛不用调节就能看清楚5米以外的目标,这就叫正视眼。也就是说,平行光线通过正视眼的屈光系统后正好成像在视网膜上。当眼球的前后径过短或屈光力相对过弱时,平行光线进入眼内则成像于视网膜后面,称之为远视。远视眼通过眼睛状肌收缩调节,使晶状体凸度增加,或配戴适当度数的凸透镜,可使物像向前移至视网膜上,便能看清(见图22)

    远视眼的症状随年龄和程度不同而异。与正视眼不同,远视眼看远处物体时也需要调节,看近处物体时比正视眼需要用更强的调节力才能看清。青少年调节力强,轻度远视大多不显示出什么异常;中度远视或年龄稍大者则出现近视力障碍,若看书看久了,会出现与老视一样的视力疲劳症状;高度远视则远、近视力均差,并可导致内斜视。故发现了远视眼应及时矫正。

    远视眼可用凸透镜来矫正。凸透镜可使平行光线变成集合光线,使原来落在眼球后边的焦点移到视网膜上来,这样看到的物像就清晰了。

    2 31.老花眼与远视眼有什么不同?

    由于老花眼和远视眼都是用凸透镜片来矫正的,所以一般人常认为老花眼就是远视眼,其实这是一种错误的概念。老花眼所用的镜片只能专为看近物用,若超过0.3米的距离就看不清楚了。老花眼是由于人年龄的增长而出现的生理现象,故年龄多在40岁以上,且随年龄增大,镜片度数要相应增加。远视眼则由于屈光不正所致,远视镜片不仅用来看近物,也用于看远处物体。远视眼可发生于任何年龄的人,婴幼儿眼球发育不全,一般眼球前后径都比正常眼短,都是“远视眼”;以后随着年龄增加,眼轴逐渐变长,远视度数也慢慢地减少,直到眼轴长短正常,远视眼也就变成正视眼了。因此,对于远视度数较大,视力不好,或有内斜视,必须戴远视眼镜的儿童,应每年散瞳验光1次,以便及时更换合适的眼镜。可见,老花眼和远视眼是完全不同的两回事。

    232.什么是散光?它有哪些表现?

    当我们去验光配镜时,常会听到“散光”一词,到底什么是散光呢?

    眼球的角膜和晶状体表面都有一定的凸度,光线通过的时候,有聚光作用。如果角膜和晶状体表面的水平、垂直或斜位的凹凸度不均,光线通过后,就不能在眼睛里同一个距离上形成影像。这时,看东西就不清楚了,这种情况叫做散光。

    一般轻度远视散光,其远视力可能还好,但近视力可能稍差;轻度近视散光则近视力可能尚好,而远视力可能稍差。轻度散光虽然仅稍有视物不清,但有时却因为过度调节而引起眼胀、头痛,其视力疲劳症状各人不同。高度散光者远、近视力都差,但有时反而没有其它不舒适的症状。

    散光和近视、远视一样,也可通过配戴眼镜来矫正。50度以内的散光,对视力没什么影响,可看成正常。当散光度数大,或从事费眼力的工作,无论怎样运用眼的调节力量,都不能看得很清楚,且容易出现头痛、眼痛等视力疲劳现象,这时就需要配戴眼镜来矫正散光了。一旦配上合适度数的散光镜片,不但看远近都清楚,而且由于眼睛疲劳引起的头痛、眼痛现象也会随之消失。

    233.儿童出现哪些情况应警惕斜视或弱视?

    儿童的视力一般到5岁时基本发育完善。如果发现5岁以上的孩子在看电视或其它东西时,靠得很近或歪着脑袋,就应警惕其眼睛是否有斜视或弱视。

    斜视俗称“对眼”,是指看东西时眼球不在正常位置而发生了偏斜。这是因眼球外面的肌肉力量不均衡造成的。弱视是指视力低于正常水平,但眼科检查又未发现明显器质性病变。

    对怀疑有弱视或斜视的儿童,家长应带他(或她)到医院的眼科检查,医生将根据检查结果进行治疗。如有的斜视需做手术矫正,弱视的患儿则需配戴适当度数的眼镜。总之,出现上述情况,家长不可掉以轻心,任其发展,以致年龄增大后影响治疗效果。

    234.眼屎太多提示什么?

    我们的眼睑上长有一种叫做睑板腺的腺体,它们开口在睑缘上,排成整齐的一行,上眼睑3040个,下眼睑2030个。睑板腺分泌出的油脂可以滋润睑缘,防止泪液外溢而侵蚀皮肤。我们晚上睡觉时,这些油脂可以使眼睑闭合得更加紧密,防止泪液蒸发,不致造成角膜干燥。当这些油脂与白天进入眼睛里的尘土以及泪水蒸发后的残留物混合在一起时,就形成了所谓的“眼屎”。

    眼睛没有毛病的人眼屎很少,甚至见不到。可是有的人睡醒后眼角长满了眼屎,眼屎太多的时候,甚至把眼皮粘住,使眼皮不容易张开,有时白天也有眼屎。这是怎么回事呢?    原来,当眼睛受到病菌感染时,会产生炎症反应,一方面,刺激了睑板腺,促进了油脂的分泌,使眼睑上和眼角里的油脂比平时增多;另一方面,眼睛里的血管扩张了,血液中的白细胞聚集以杀灭外来的病菌,这些被杀死的病菌残骸以及在战斗中“光荣牺牲”的白细胞都混到眼屎里,这样一来,眼屎不但增多了,有的还呈黄白色。因此,当患有沙眼、结膜炎或其它原因导致眼睑结膜发炎时,眼屎都会增多。

    可以说,眼屎太多是眼睛发炎的一个信号,应及时检查和治疗。

    235.迎风流泪和溢泪常提示什么?

    刮风天外出,迎面吹来了阵阵冷风,这时,眼睛里往往会流出眼泪来,这是怎么回事呢?

    在我们眼眶外上方的骨凹里,有一个像小手指头一样大小的腺体,叫做泪腺,眼泪就是由它分泌的。平时泪液分泌不多,涂布在眼球表面保持其湿润,并不断地蒸发到周围空气中;剩余部分,由位于内眼角上、下的两个泪小管引流到鼻腔。故正常人泪液的产生和排泄是相对平衡的。

    当眼睛受到冷空气的刺激,会使泪液分泌暂时增多;泪小管本身很细,在冷空气的刺激下,其周围的肌肉会发生收缩使泪小管变得更细,从而导致泪小管在短时间内难以将过多的泪液全部排到鼻腔,就出现流泪的现象了。由以上原因引起的迎风流泪,一般属于生理现象,不是病态。

    有的流泪,则由疾病引起。当患有泪道病变或其附近组织有慢性炎症,如沙眼、慢性结膜炎时,可能导致泪道狭窄或阻塞,这时排泪功能就会受到影响,再遇到冷空气的刺激,泪液分泌增多,必然会出现流泪现象。但有泪道阻塞的人不仅会迎风流泪,即使平时在室内也会流泪。这种现象,又叫溢泪。因此,溢泪提示眼睛有某种疾病存在,应去医院查明病因及治疗。

    236.眼疲劳会有哪些表现?

    当我们长时间地看书、写字,或在看电视后,会觉得眼皮沉重,眼球发胀发痛,眼睛发干且有异物感,继之视物模糊,看不清小字及细小物体。严重者,甚至出现头昏、头胀、头痛等。这种现象称做眼疲劳,也叫视力疲劳。

    正常眼睛一般在工作2小时以后,才偶尔出现眼疲劳。在不良的外界环境中,也会发生眼疲劳,如看书或工作时光线不足或光线过强,或在有色光线(如红光)下工作,或操作的工具过分细小,或在行驶中的车辆内看书等。但经过休息,即可恢复正常。如果眼疲劳经常发生,如阅读还不到半小时就出现眼疲劳,则往往提示有某些疾病的存在。

    237.哪些疾病会出现眼疲劳?

    (1)有远视、散光、近视等屈光不正的人,为了看清楚东西,眼睛的睫状肌必须过度地发挥调节作用,久而久之,睫状肌就会感到疲劳不堪,这类疲劳,属于调节性眼疲劳。

    (2)当患有慢性结膜炎、沙眼、睑缘炎等眼病时,由于慢性炎症对眼睛经常性的不良刺激,容易出现视力疲劳的症状,这类疲劳,属于结膜性眼疲劳。

    (3)当眼球外面的肌肉力量不均衡时,为了使眼球保持正位(使外观看不出斜位),大脑视觉中枢就会发出命令,使有关的眼外肌加强收缩,以此来克服眼球位置的偏斜,保持正常视觉,这种状态,称做隐斜视。隐斜视时部分眼外肌工作负担加重,日子长了就会产生眼疲劳。这类疲劳,属于眼肌性眼疲劳。

    (4)神经性眼疲劳,见于有神经衰弱的病人。除有失眠、健忘、多梦、全身不适等神经衰弱症状外,还有眼胀、视物模糊、头晕、头痛等视力疲劳的现象。

    (5)眼疲劳也可能是某些全身性疾病在眼部的表现。当患有慢性消耗性疾病,如慢性肝炎、贫血、消化不良。甲状腺功能亢进症以及外伤、产后失血等情况下,身体很虚弱,眼肌功能也减弱,就会导致眼疲劳。

    因此,若经常发生眼疲劳,就应该请眼科医生检查、治疗,以免视力进一步下降。

    238.复视可由哪些原因引起?

    复视是指两眼同时注视目标时,物像成双的现象。复视严重时可引起头昏、恶心、呕吐、行走困难、踩空跌跤等现象。

    引起复视的常见原因有眼外肌麻痹、眼外伤、眼部手术、眼眶肿瘤等。患这些疾病时,两侧眼球不能同时运转,物像不能投射于双眼底的“对应点”上,使大脑不能将物像融合成一而感觉为双影,故出现复视。

    (1)眼外肌麻痹  可由于支配眼外肌的颅神经麻痹、先天性眼外肌发育异常或甲状腺功能亢进症等疾病所致的肌肉病变造成。还有一种病叫重症肌无力,除全身肌肉无力外,复视时有时无,疲劳时加剧,可伴有上眼睑下垂。

    (2)外伤或眼部手术  如果损伤了眼外肌或支配这些肌肉的神经,可出现复视。这类复视多在外伤或手术后立即出现。

    (3)眼眶肿瘤  如果患有眼眶原发肿瘤,或其它部位肿瘤转移至眼眶时,由于肿瘤的牵拉或挤压,可使眼球位置发生改变,从而出现复视。这种复视与甲状腺功能亢进症的复视都可伴有眼球突出。

    (4)其它  复视还见于中、老年患白内障的初期,视网膜黄斑病变等。

    总之,复视是患有某种眼部疾病的表现。严重的复视会导致行动的不便,甚至发生危险。故一旦出现复视,应尽快检查治疗。

    239.眼睛有异物感常提示哪些疾病?

    眼睛的异物感,就是指感到眼睛里进去了东西。这种感觉多与眼球表面,特别是角膜表面受到了轻微的机械刺激有关。

    外来异物飞进了眼睛,自然会产生异物感。除此之外,引起异物感的常见原因有:

    (1)沙眼  是一种常见病,由沙眼衣原体感染所致,传染性强。慢性轻度沙眼的病人,多没什么症状,或只有轻微的眼睛干涩或异物感,可有少量的分泌物。这时如果不积极治疗,病变会逐渐加重,可出现眼球干燥、角膜混浊、眼睑内翻、倒睫等。如果沙眼反复感染,未得到治疗,将产生严重后果,甚至失明。

    (2)结膜结石  常在中年以上发生。表现为眼睑结膜上有一颗颗黄色沙粒样突起,可以是单个,也可以是数个成堆或成片。这是由慢性炎症产生的细胞变性产物堆积在结膜表面间隙形成的结石。如果结石不向结膜表面突出,病人没什么感觉,对眼睛也无损害。但若结石向结膜表面突出,当眼睛活动时,就会磨擦角膜造成损伤,病人即有磨擦、疼痛的感觉和异物感。这时,应去请医生治疗。

    (3)角膜炎和慢性结膜炎  炎症的刺激可以使眼睛产生异物感,尤其是慢性结膜炎可以仅表现为异物感,而无明显的炎症表现。

    (4)倒睫  由于眼睑睫毛朝着眼球长(睫毛倒生),故可刺激角膜产生异物感。

    (5)其它  老年人泪腺的分泌减少,很容易使眼睛感到干燥或有异物感。儿童若诉说有异物感还应排除有无屈光不正或角膜异物等原因存在。

    显然,造成眼睛异物感的原因不少,故不应盲目地自行点眼药水,而应去请医生诊治。

    240.视力骤降应警惕什么?

    有的人平时视力良好,突然某一天视力骤然下降,看不清东西。这种视力骤降的现象,往往是某种严重眼底病变的信号。

    我们知道,光线从眼的角膜射入眼球,通过晶状体的折射投影到眼底视网膜成像,然后由视神经传入大脑,因此产生了视觉。在这个过程中,视网膜起着感光的作用。如果视网膜发生了病变,虽然有光线进到眼睛里,但视网膜不能感受或感受不够灵敏,就会造成视力障碍或失明。另一方面,如果视神经有了病变,光线虽然进到眼睛里,视网膜也感受到了光的刺激,但由于视神经已经损伤,神经冲动不能传到大脑的视觉中枢,无视觉产生,所以就看不见东西了。

    由此可见,视网膜、视神经的感光或传导功能发生障碍,可导致视力下降,这种视力下降往往是突然发生的。这一现象常提示眼底有某种严重疾病的存在。老年人常见于缺血性视神经病变,如视网膜中央动脉或静脉阻塞等;青年人常见于急性球后视神经炎、急性视网膜脉络膜炎等。

    因此,发现视力突然下降,不可等闲视之,应尽快去医院眼科检查治疗,以免病情恶化,视力进一步下降。

    2 41.眼前有黑点飘动是怎么回事?

    有人总觉得眼前有黑点在飞舞,有时像蚊子在眼前飞来飞去,但用手去抓,却总也抓不着。这种现象称做飞蚊症。    飞蚊症一般是由眼球的玻璃体内的不透明体投影在视网膜上造成的。在光线明亮、面对蓝天或白色背景时,飘动的黑点更容易出现,

    玻璃体是一种透明的胶状体,位于晶状体后面,几乎充满了整个眼球内部。它以一定的压力支撑着眼球壁,使眼球得以维持其固有的形状;并且使射入眼内经角膜和晶状体屈折的光线通过,然后在视网膜上成像。如果有不透明的物体在玻璃体内随眼球转动而飘动游荡,就会造成眼前有黑点飘动的感觉。

    242.“飞蚊症”常提示哪些疾病?

    (1)玻璃体退行变性,其支架塌陷、凝缩,致使眼前出现条形、圆形或不规则形状的飘浮物。多见于高度近视者和老年人。如无其它眼底病变,一般不会影响视力,常可永久存在。

    (2)高血压、动脉硬化、视网膜血管炎、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引起视网膜和玻璃体出血,致使红细胞在玻璃体内飘浮。

    (3)眼内组织如葡萄膜、视网膜等发炎,使炎性细胞渗入玻璃体内,造成飞蚊症。

    偶尔正常人也会有飞蚊症,但黑点比病态的要谈,数目也少,这是由于玻璃体内有残留的胚胎细胞,或血液细胞流经视网膜血管,投影在视网膜上造成。但须经医生检查显示出视力良好、眼底正常后,方能排除病态。

    因此,当眼前有黑点飘动,应去医院检查,并针对出血、炎症等病因,及时治疗。

    243.视物变形扭曲应警惕什么?

    视物变形扭曲,多发生于青壮年男性,往往由中心性视网膜脉络膜病变造成。由于眼底对光线最敏感的部位——黄斑区的视网膜水肿,表面高低不平,好像一面不平整的镜子,这样照出来的影像便歪歪扭扭的。因此,患者可表现出视物模糊、视物变小或扭曲变形,有时觉得眼前有东西罩着一样,用手去擦时,又什么都没有。经过治疗,视网膜水肿消退,症状就会消失。本病的病因尚不明。据分析,用眼过度、精神紧张、脑力和体力的劳累、感染以及过量的吸烟、饮酒,都是此病的诱发因素。此病很容易复发,如果反复发作,视力会受到损害。因此,一出现症状,就应及时去医院检查治疗。

    如果老年人出现视物变形扭曲,且伴有严重的视力减退,可能为老年性黄斑变性。在发达国家,老年人所占人口比例较大,故因这种病引起的失明并非少见。因为随着年龄的增长,视网膜黄斑区(见图23)的组织结构发生了变化,导致其功能减退,故而造成视力下降。所以,当老人出现视物扭曲变形,或将直线看成曲线,应立即去医院检查治疗。

244.什么是虹视?它常是哪些眼病的先兆?

虹视,是指看灯光时,觉得灯光周围出现了五颜六色的彩环。当我们的眼睛蒙上了一层细细的水珠,或结膜囊有分泌物粘附角膜时,可以出现这种现象,但只是暂时的,只要闭一下眼睛或用手帕、毛巾擦去水珠或分泌物,虹视就会消失。

    反复出现的虹视,往往提示某些疾病的存在。青光眼患者在服内压升高时常有虹视现象。这是一种由各种原因引起眼压增高的疾病。闭角性青光眼发病时有头痛、视物模糊、虹视,并可伴有恶心、呕吐。患病初期发作不太严重,往往经过休息或睡眠后,虹视等症状可自行消退。但以后可反复发作,发作越来越频繁,病情越来越严重,如不及时治疗,视力就会受到损害,以至完全失明。中老年人反复出现虹视,很可能是患有青光眼的信号,应加以重视,及时诊治。

    老年性白内障也可出现虹视。正常眼睛的晶状体是透明的,如果晶状体变混浊了,使其透明度降低,或完全不透明了,就称做白内障。老年性白内障的初期,在晶状体纤维吸收水分后,病人也会出现虹视。这种现象可以在一段时间内持续存在。

    245.倒睫对眼睛有什么害处?

    睫毛,俗称眼毛,长在眼皮的边缘。长长的睫毛微微向上翘起,守卫着眼睛的大门,任何东西接近眼睛时,首先要碰到它,它会立即将信号传给大脑,大脑就下命令叫眼睛闭上。这样灰沙等东西就不能伤害眼睛了。此外,睫毛能减弱射入眼内的光线,保护眼睛免遭强光的刺激;还能衬托着明亮的眼睛,使之显得更有光彩。

    睫毛之所以有这些作用,其前提是睫毛朝眼睛外面长。若它一旦改变了生长方向,朝着眼球生长,它就会刺在角膜和结膜表面,就不仅会失去原有的作用,还会对眼球造成伤害。这种现象就叫做倒睫。倒睫时,睫毛扎在角膜和结膜上,会使眼球疼痛、流泪和有持续性异物感。当眼睑运动时,倒生的睫毛像一把“毛刷”,不断地磨擦透明而娇嫩的角膜,日久天长,角膜浅层慢慢地混浊,会影响视力。角膜擦伤后,病菌会从伤口趁机而入,导致角膜溃疡,使视力受到严重损害。即使角膜溃疡治愈,也会留下厚厚的白翳(瘢痕),造成视力的永久性障碍。

    因此,对于倒睫应加以重视,不应自己在家里用镊子拔睫毛,因为即使拔掉了,又会长出新的,而应去找医生治疗。

    246.哪些原因会引起倒睫?

    最常见引起倒睫的眼病是沙眼。沙眼病变侵犯眼睑会使睑板增厚,形成瘢痕,瘢痕收缩时,眼睑边缘往里卷,睫毛也随着朝里扎。其它如结膜烧伤、结膜天疱疮、白喉性结膜炎等也会造成这种现象。上述倒睫均属于瘢痕性内翻倒睫。对于因眼病造成的倒睫应积极治疗,否则可导致视力障碍等不良后果。

    患有角膜炎或结膜炎时,由于炎症刺激,可引起暂时性内翻倒睫,但炎症消除后可恢复正常。

    老年人的内翻倒睫,多由于眼睑皮肤较松弛,眼眶脂肪减少,眼睑下面缺乏足够的支撑物,从而导致眼睑内翻。这种倒睫需要手术矫正。

    婴幼儿的内翻倒睫,多由于有内眼角(内眦)赘皮所致,待鼻根部发育完善后可自行消失。

    247.眼皮跳动是怎么回事?

    眼皮跳动是指眼皮有节律地颤动。这在日常生活中时有发生。老百姓中流传着“左眼跳来财,右眼跳来祸”的说法,故有人在右眼皮跳的时候就贴一红色小纸片在眼皮上以驱邪气。其实,这种做法是非常不科学的。

    我们的眼睑上有两种肌肉,即眼轮匝肌和提上睑肌。前者收缩时,使眼皮闭合;后者收缩时,使眼皮睁开。我们之所以能自如地睁眼和闭眼,就是靠这两种肌肉来完成的。如果眼皮的这两种肌肉发生痉挛性收缩,就会出现前面提到的眼皮跳动。

    由此可知,当某些原因刺激了眼睑上的肌肉,使其发生了不适当的收缩时,就会出现眼皮跳动。这些原因有强光或化学气体刺激、神经衰弱、过度用眼、睡眠不足、情绪激动等。这些因素消除后,眼皮跳动便可得到改善。但是,极少数人有频繁的眼皮跳动,严重时连眼都睁不开,并可伴有口角歪斜,则可能因颅内肿瘤、囊肿或炎症粘连压迫面神经所致。近年来随着神经显微外科手术的开展,发现不少眼皮跳动等面肌痉挛病人的颅内神经根处被弯曲的血管压迫,可采用显微血管减压术进行治疗,以消除恼人的面肌痉挛。

    248.眼红是怎么回事?

    眼睛发红,可因眼球结膜血管扩张、充血或瘀血,或球结膜出血引起。长时间的户外工作,风、沙、烟、尘等对眼睛的侵蚀;屈光异常;或戴用不适度的眼镜长时间阅读、书写;或做精细的操作,均会使球结膜血管充血而使眼睛发红。喝酒或情绪激动也会使结膜充血而暂时性眼红。这些因素引起的眼红,经休息后可消失。

    如果眼红持续存在,并伴有其它异常情况,则提示一些疾病的存在。

    249.哪些疾病会引起眼睛发红?

    (1)眼部感染性疾病,常见的如急性结膜炎,除眼红外还有分泌物,视力一般不受影响,或看东西稍有模糊。若角膜、虹膜睫状体或眼内组织发生了炎症,可突然发生眼红,伴有怕光、流泪等刺激症状,视力也会受到影响。此外,眼球附近的眼睑皮肤发炎、睑缘炎、麦粒肿(俗称针眼)或眼眶部感染等,都会引起眼红。

    (2)急性充血性青光眼发作时,可因眼内液循环障碍,眼压升高,使血管充血而导致眼红。

    (3)心力衰竭、眼眶肿瘤、颅内血管海绵窦栓塞等全身或局部循环发生阻塞时,由于眼部血管淤血,会出现眼红。

    (4)眼睛对药物、化学物品过敏,或受到损伤后,会导致血管充血、淤血或破裂而眼红。

    (5)动脉硬化病人的眼部血管可遭到破坏而出现球结膜下出血,故而眼红。

    (6)血液病除眼部出血外,还有全身其他部位出血的现象,如咯血、鼻出血、月经过多、皮肤出血点、瘀斑等。

    (7)翼状胬肉是一种三角形的肉样组织,长在白眼球(巩膜)上,因其上面有许多血管,故当其生长迅速时,可使眼球呈红色。

    出现了眼红,应查找原因,针对病因进行治疗。

收藏 推荐 打印 | 录入:yuan | 阅读:
相关新闻      
本文评论   [发表评论]   全部评论 (0)
热门评论
商务合作 |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广告服务 | 诚聘英才 | 意见反馈 | 友情链接 |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