代理分站:
全部科室 快速通道:点击直达您要访问的科室
背景:
阅读新闻

第十七章 皮肤病治疗研究

[日期:2012-11-22] 来源:  作者: [字体: ]

第十七章  皮肤病治疗研究

第一节  针罐鲒台治疗荨麻疹

    一、1 20例临床观察

    1.临床资料

    1.1  一般资料:120例中,男48例,女72例,年龄最小者14岁,最大者50岁;病程最短者5个月,最长者4年。

    1Z  治疗方法:取穴:主穴为过敏穴(BP-LEa)相当千血海;配穴为膝痛穴(BP-UE2)相当于曲池、腹痛穴(BP -LEs)相当于足三里。操作:让里者坐位或仰卧位,常规消毒后,用梅花针在过敏穴上叩刺,以局部充血潮红为度。然后在其上拔罐510分钟,拔罐同时,针刺膝痛穴、腹痛穴,留针30分钟。叩剌隔日1次,针刺每天1次.1 0天为1疗程。

    2.疗效分斩

    2.1  疗效标准:痊愈:风团消失,不痒,随访半年未见复发}显效:仍有发作,但同隙时间长,且发作时风团减少,痒感和全身症状减轻;无效:症状未见改善。

    2Z  治疗结果:治疗120例中,痊愈1 04例,占86.7“;显欢1 2例,占1 0.0%;无效4例,占3. 3%

    2.3  典型病例:刘某,女,36岁,农民,1994820日就诊。主诉:背部及四肢大小不等风团,伴瘙痒匣复发作1年余‘。发作与情绪、劳累有关,逢发作时口腹扑尔敏、息斯敏,以求缓解。但病情匣复,不能根治,并次出现土述症状而来就谚。查面色萎黄,精神颓丧,舌苔黄腻,脉弦滑。按上法治疗.3次后症状明显好转,痒感消失,治疗1个疗程后痊愈,为巩固疗效,嘱患者再按上法治疗1个疗程,随访1年未见复发。

    3.体会

    本病多由腠理不固,风邪侵袭,遏千肌肤面成,或因正邪相搏,瘀肤发疹。日久化热,伤及阴液,气虚血亏,九病不愈,而成慢性荨麻疹。治当疏风清热活血。取穴过敏穴属足太阴脾经,可治疗各种血症,取“治风先治血,血行风自灭”之意,取腹痛穴是面其为强身、增加免疫功能之要穴I膝痛穴为清热祛风的良穴。三穴共奏理气活血、疏风止痒之功效。

    二、31例临床观寨

    1.一般资料

    3 1例患者,其中男1 5例,女16}年龄最小10岁,最大58}病程最短2天,最长1 0余年。诱发因素:物理因素10例,食物致敬5例,药物致敬2例,胃肠病引起1例,精神因素1例,原因不明者12例。

    2.治疗方法

    2.1  针灸治疗:取过敏穴、踝痛穴、睐痛穴、委中、天枢、天井、肩痛穴等,随证加减。操作:局部常规消毒,针刺得气后,行中等刺激,中间捻转保针感,每次留针30分钟。

    2.2  火罐治疗:取肺俞、膈俞,常规消毒后用三棱针点刺,然后用点燃的95%酒精棉球闲火法拔罐,每次留寨1 5分钟,针灸和火罐隔日交巷治疗,6天为l疗程。

    3.注意事项

    患者在过于饥饿、疲劳、精种过度紧张时,不宜立即针刺。

    对身体瘦弱,气虚血亏的患者,进行针刺时手法宜轻,并尽量采用卧位。

    妊娠期禁刺。

    自发性出血患者,不宜针刺。

    4.疗效标准

    痊愈:无皮疹发生,瘙痒消失。

    显教:偶有少量皮疹发生,瘙痒感明显减轻。

    无教:皮疹发生频率与数目与治疗无明显差别。

    5.治疗结果

    痊愈1 5例,占48. 3y;显教1 4例,占45.  1%;无效2例,占4.6%;总有效率93.4,.。

    6.典型病例

    王某,女.21岁,1 99516日来诊。主诉;洗澡后突然周身出现散在淡红色风团,伴有奇痒,时起时消,搔后皮肤出现条状隆起与疹块融合成片,遇冷加剧,得暖则轻,恶风寒。舌淡苔白,脉浮缓。证属风寒外袭,治以疏风散寒,应用本法治疗1疗程而愈。

    7.讨论

    风热邪盛型:发病急骤,风面色红,剧痒,遇热加重,得冷则轻,恶风,微热,口渴,心烦,舌红苔黄,脉浮数。治以祛风清热。

    风寒外袭轻型:皮疹色淡红,浸涉冷水或吹风加剧,得暖则轻,恶风寒,口不渴,舌淡苔白,脉浮缓。治以疏风散寒。

    肠胃湿热型:疹发时皮肤疼痛难忍,拒按或坐卧不安,不能进食,倦怠无力,大便溏泻或秘结,苔黄腻,脉酒数。治以表里双解,清热凉血利湿。

    气血双虚型:久病后耗气伤阴,每日发疹不息,食纳锐减,夜寐欠安,神情疲惫,面色苍白,胜软无力,唇甲色淡,舌胖质淡,脉细弱。治以补气荞血。

    本病应随证加减施治:曲池、台答同属阳明,善于开泄。血海属足太阴,主血分病。3穴用褥法以疏风邪而清血热。委中为血之邵穴,膈俞为血之会穴.凡热毒隐疹蕴于血分者尤为相宜。天井属于少阳之穴,取之以词三焦经气而宜都热。足三里、天枢属阳明胃经,均能调节脾胃的功能。肺俞、膈俞点刺放血加拔火罐实属泻法,肺主皮毛,肺与大肠相表里,泻肺热即褥大肠之盛,使皮肤腠理之风热邪气得以疏泄,又能使大肠之湿热得以疏散。膈俞为血之会,泻膈俞之热,使血分之热得清。因此本痛用针灸加火罐治疗取得了较为满意的效果。

    第二节  神衰穴治疗荨麻疹60

    一、60例临床研究

    荨麻疹为各种刺激因素所致,以风团为特征的一种变态反应性皮肤痛。可分为急性、慢性两大类,急性以儿意、青年多见,慢性以中年妇女为多见。发病时患者感到皮肤剧痒难忍。我科对急慢性荨麻疹给于神衰穴拔火罐,治疗取得了满意的效果,特总结加下:

    1.临床资料

    1.1  一般资料:60例患者中,急性荨麻疹52例,慢性荨麻疹8舸;男性20例,女性40}年龄最小者6岁,最大者72岁。

    1.2  治疗方法:操作者用闲火法将大号或中号火罐迅速扣在神衰穴上,神衰穴相当于传统腧穴神阙穴.5分钟后取下,以同样的方法隹续拔3次为1次治疗,每日1次,急性荨麻疹3次为1疗程,慢性荨麻疹6次为1疗程,疗程间休息3---4天,可根振病情需要决定是否继续治疗。

    2.疗效分析

    2.1  疗效标准:急性荨麻疹3次治疗后,皮疹及自觉症状完全消失为治愈。治疗3次后皮疹虽减少,但没完全消失需继续治疗者为显效。治疗期间可控制症状,停止治疗又复发,需配合药物治疗者为好转。3趺治疗后症状无改变者为无效。

    慢性荨麻疹6趺治疗后,皮疹及患处自觉症状完全消失为治愈。12趺治疗后皮疹虽减少但没完全消失为显效。治疗期间可控制症状,停止治疗又复发者为好转。治疗2周症状无改变者为无效。

    2.2  治疗结果:60例患者中.52例急性荨麻疹,治愈46例,占88%.显教5例,占1 0蟛,好转1例,占2%。慢性荨麻疹8例中,治愈1例,占1 2.5%,显效4例,占50%,好转2例,占25%,无效1例,占12. 5%

    2.3  典型病例:

   苏某,男,1 0岁,学生,就诊时间为199453日。主诉:2天前吃鱼虾.1小时后突然皮肤瘙痒难忍,随即周身起大小不等的皮疹,伴恶心,无呕吐,腹泻23次/日,曾服用扑尔敏,但效果不显著。

    检查:患儿全身风团样扁平高起,形状不规则,唇、眼睑、阴茎水肿。

    诊断:急性荨麻疹。治疗;用中号大罐接上述方法在神衰穴拔罐3次,共1 5分钟,次日二诊见大部分风团高起已消失,只留虹晕痕迹,水肿已消退,继续第2趺治疗。55日三诊后痊愈,终止治疗。

    3.体会度注毒事项

    神阙穴拔罐治疗荨麻疹是一十方法简便易行,疗效快无任何副作用的治疗方法。临床总结治疗急性荨麻疹比慢性荨麻疹疗教快,疗程短。

    治疗时尽量帮助病人找出过敏源并阻断之,避免进刺激性食物,痊愈1周后恢复正常饮食,以免复发。

    另外,要提醒大家注意的是,阴雨天不如晴天治疗效果快,治疗中要有耐心.不要丧失治疗信心。

    二、50例临床研究

    1.临床资料

    50例患者中,男28铡,女22{年龄最小8岁,最大35岁;病程最短1小时,最长5天。

    2.治疗方法

    2.1  物品:口径2寸左右的玻璃罐1个.酒精棉棒1根。

    2.2  操作:病人平卧裸露出哜都,术者左手握罐,右手将点燃的酒精棉棒放人罐内,快速将罐口对准神衰穴贴上,留罐51 0分钟,每天3次,13天即可。为避免烫伤皮肤可上少许油制(花生油或石蜡油)。

    3.疗效分析

    3.1  疗效标准:治愈:皮肤风团和瘙痒全部消失‘显效:皮肤风团和瘙痒绝大部分消失l有效:皮肤风团和瘙痒有所减轻,但配合用抗过敏药;无效:皮肤风团和瘙痒不减,改用抗过敏治疗。

    3.2  治疗效果:经治疗50例,治愈38例,占76%l显效1()例,占20蹦;有效2例,占4%;无教o例。总有效率loou

    第三节  水针治疗急性荨麻疹5 4

    笔者近3年来采用药物穴位注射治疗急性荨麻疹,效果满意,现报告加下。

    1.临床资料

  1.1  一般资料:本组54例中男性26饲,女性z8例,年龄最大68岁,最小1 6岁;病程最长7天,最短半小时。

    1.2  治疗方法:取穴腹痛亢【BP- LEa)、过敏穴(BP -LEa)、膝痛穴(BP -UE2),用6号针头注射器吸盐酸苯海拉明20mg/ml.维丁胶性钙Iml.注射上述穴位,要求在有针感后抽动针栓无回血时每穴注射0. 5rnl.每日1次,5次为1疗程,每次取同侧穴位,两侧穴位交替进行。

    2.疗效分析

    2.1  治疗效果:1次治疗痊愈(全身症状消失,疹退)30例.23趺治愈15例,45次治疗显效(全身症状基本消失,仍有些微痒)9例,总有效率为100%

    2.2  典型病例。李某,女,27岁,半小时前全身瘙痒不休,灼热口渴,伴身倦,抓后出现大小不等红色肿块,以胸腹部、臀部多见,表面有抓痕,舌红苔薄白,脉弦滑。诊断为急性荨麻疹。用本法药物穴位注射,起针后瘙痒减轻,疹退,1小时后全身症状消失,随访3十月未见复发。

    3.讨论

    现代医学认为,急性荨麻疹是因内在或外在的如食物、药物、昆虫叮咬、化纤物品刺激等各种复杂诱因引起皮肤粘膜小血管扩张及渗透性增加而出现局限性水肿等变态反应性疾病。中医学称之为“风瘳”、“风疹块”,多因外感风邪或因胃肠湿热复感风邪,

营卫气血所郁,内不得疏泄,外不得透达,搏于肌肤面发。《素问·痹沦》中说,卫气受邪,即系皮肤分内等方面发生异常变化。腹痛亢、膝痛穴属阳明经,有理气健脾和胃、清热解毒、扶本固元之功能,过敏穴属足太阴脾经.有活血化瘀、理血词经、祛风除湿之功能,营血调和,Ⅱ血行风自灭”。

    针刺本组穴位与抗组织胺药物台用,增强机体内环境适应及免疫反应,并协同阻断病理改变.对治疗本病作用迅速,疗效确切,无副作用。笔者在临床中发觉针剌穴位时针感强,发病时间短者,疗效颇佳。

    第四节  耳针治疗带状疱疹

    带状癌疹是由带状疱疹病毒所致的一种皮肤病。多发生在春秋季节。祖国医学称为“缠腰火丹”、¨蛇丹”、“蛇串疮”、“蜘蛛疮”。多由肝火或脾经湿热蕴结,循经外溢所致。往往因感冒、疲劳、肿瘤或某些药物诱发本病。

    本病发生前患者的患处先有皮肤蒯痛或灼热感,有时疼痛影响睡眠,有的患者因疼痛剧烈而抵墙靠物。这时往往会误诊为“急腹症”、“腰痛”、_肩周炎”等疾患,故诊治时一定要仔细。

    本病初起皮肤发红,出现群集的丘疹和水泡,周围伴有红晕,常沿神经分布而呈“条带状”,自觉疼痛和灼热。皮疹多发生在身体一侧,多见于腰部,故称“缠腰”。但亦有发生千头颈部、眼部、手部、腿部等处。疱疹群之间隔有正常皮肤,癌疹内容物初为透明,约35天后可呈浑浊,严重的可出现血癌或坏死。

    此病特点是局部疼痛明显,十别患者在皮肤疹消退后,疼痛仍顽固不消。

    对于此病药物治疗,止痛敢果不满意,甚至患处皮疹清遏后,疼痛仍长期存在,成为一个缠绵的后遗症。

    我们在门诊开展耳针治疗,认为疗效满意,止痛效果良好。

    取患者患侧耳穴:神门、肝胆、肺、带状疱疹穴治疗带状疱瘳,如若疼痛剧烈时加用“交感穴一。先将耳部常规消毒后,进针。进针耍有向心性,取300角斜蒯,进针要快。一般留针30分钟到60分钟,每日I攻,5次为1疗程。

    典型病例

    1:马某,女,49岁.1 994314日来诊。病起3日,症见左手桡侧、大鱼际、腕部、上臂分散有水痘疹,发亮,患处疼痛,灼热不适。以耳针治疗:取右侧神门、肝胆、带状疱疹穴、交感穴,每日1次,留针30分钟,经4次治疗后疼痛大减,水疱结痂,5趺后疼痛消失。

    2:魏某,女.29岁,患者千19946月来诊。病已1周,左腰背部及左胁_下灼热疼痛,有簇集成条带状的红色疱疹,疱疹内液浑浊。以耳针治疗:取左侧穴,神门、交感、肝胆、肺、带状疱疹穴,每日1次,3次治疗后疼痛止,癌疹收缩,5次后疼痛消失,疱疹全都吸收结痂,达到临床治愈。

    体会

    (1)耳针治疗带状疱疹,操作简便,经济,患者易于接受。

    (2)安全稳定,副作用小。

    (3)止痛效果好。

    (4)病愈后不留神经痛的后遗症。

    第五节  带状疱疹的针刺治疗

    笔者在临床中以针蒯相应的央肯穴为主治疗,疗效满意,现报告如下;

    1.临床资料

    本组36例,其中男性24例,女性12I发病时间最短2天,最长1 01年龄最大56岁,最小18岁。

    2.治疗方法

    2寸毫针针刺患侧相应的夹脊穴,针感强烈有放射感,泻法。配以双侧风池、曲池、阳陵泉.针刺泻法,针感强烈。均留针20分钟.11次.7日为1疗程。

    3.疗效分析

    3.1  疗效标准:痊愈:疼痛清失,水泡结痂脱落,皮损痊愈;有教:皮损愈合一段时间后.疼痛又发;无教:针刺前后无改变。

    3.2  治疗效果:本组3 6例中,针27次痊愈者25例,针1 0次痊愈者11例.总有效率1 00%。

    4.临床体会

    带状疱疹,中医认为其病因为“心火妄动”,三焦因热乘之,发于肌肤。针刺华佗夹脊穴具有调节经络气血的作用,配以风池、曲池、阳陵泉三穴可疏通经络,泻火解毒。

    治疔中,对顽固性患者可适当配以清热解毒的汤药为佳。

    第六节  针药结合治疗牛皮癣200

    笔者自1 980年以来收治牛皮癣2DO例,疗效满意,现报道如下。

    1.临床资料

    1.1  一般资料:本组200例,均为f]诊患者,男1 10例,女90例;年龄1 3--70岁,病程30天~30年。患者均接受过其它方法治疗,因疗效不稳定常有反复,故来我处求治。

    1.2  治疗方法:基本药物:雄黄2. 5g.冰片2.5g.胡椒粉5g.大蒜12头。

    制作方法;先将前二昧药研成细粉,加人胡椒粉和匀。将大蒜去皮捣成泥状,与前三昧药混合,调成粘稠糊状,装入洁净的瓶内备用。

    治疗方法:于双耳背轮换划刺,间隔31次.lo次为1个疗程。施术前耳背部用碘酒及75%酒精棉球常规消毒,用手术刀片尖端划破耳背皮肤57mm,勿深,以不伤及软骨膜为限,放少许血液,用消毒棉球擦干血液,取少许药物敷在刀口上,然后用2cm×2cm大小之胶布覆盖(用肤疾宁贴膏覆盖更佳)。

    2.疗效分析

    2.1  疗效标准:临床治愈,皮癣消退95%以上}显效:皮癣消退75%以上;好转t皮癣消退50%以上}无效t划刺治疗1个疗程后皮癣消退1 0%以下,或基本上维持原来状态。治疗3个月后评定疗效。

    2. 2  治疗结果:临床治愈1 58例,占82.3I显效12例,占6.2%I有效14例,占73%,无效吕例,占4.2%。中断治疗8例疗效不详,故总治疗数为1 92例,总有效率为95- 8%

    3.体会

    本法使用中注意事项如下:①避免敬酒,不吃辛辣、海鲜及刺激性食物;②耳背划剌后刀口处保持清洁、干燥、切匆沾水,防止药物脱落及刀口感染{⑧敷贴时间不宜过长,三天揭掉较妥.否则容易起疮、渗出、麋烂,若有红肿,刀口处可适当敷些消炎药粉}④术前须检查血常规。血液病患者,耳背有病灶、炎症、胶布过软者忌用,如果刀口渗血较多,可敷些云南白药,压迫止血亦可;@对此法有过敏反应者,终止治疗。重症可配合中医治法。

    本药不宜多配制,用后盖严,勿使药物干端,否则会降低药效。此法也退用于其它常见皮肤病,如疥疮、顽癣、酒疹,均有满意疗效。

    第七节  针耳根治疗寻常型银屑病2 00

    银屑病,俗称“牛皮病’’,祖国医学称“白症’’.是一种常见的容易复发的难治的慢性皮肤病。笔者自19931996年用针耳根法治疗寻常型银屑病200例,收到满愈的效果,有效率达90%,治愈率达80%。效举典型病例3t

    1;韩某,男,76岁,患者患银屑病20余年,经多方治疗皆来痊愈,19928月病情加重,皮疹泛发全身。头、面、额、耳、掌、手背密布豌豆大炎性浸润斑,上附银色鳞屑,胸、腹、背皮肤潮红,两腿至足红肿,按之凹陷,大面积红色鳞屑覆盖。诊断:①寻常型泛发性银屑病。②红皮症。针灸40次,除前胫部少许陈旧性皮损外,其他全部痊愈。

    2 t郭某,男,35岁.患者患银屑病八年.经治无效,头皮有多处炎性皮损,白色鳞屑较厚,头发呈束状,四肢、胸、腹、背部退布小如钱币,大如手掌.形状各异,上附银白色鳞屑的皮损。诊断为寻常型地图状银屑病,针35次,皮疹全部消退。

    3:李某,女,1 l岁,患者于1 9928月首次发病,颈、胸、腹、四肢密布粟粒至豌豆大炎性浸澜皮疹,上附银色白鳞屑,刮去鳞屑,见细小出血点。诊断为寻常型点满状银屑病,针24次皮疹全部消退。

    治疗方法讨论

    银屑病的发病原因目前仍未肯定,显有多种药物可治.但副作用较多,复发率较高。中医认为:人患疾病,是阴阳失衡,退过针刺特定穴位,使机体阴阳平衡,而达到治疗目的。中医认为;肺主皮毛,耳根穴是耳的全息图的肺部所主,银屑病虽然为人体之皮肤病,但也是全身疾病的一种反应,退过针刺此穴位,面解人体免疫机制,面使疾病痊愈。

    据美国纽约克非勒大学的詹姆斯·克鲁格研究证实,牛皮癣的病因,是免疫系统的缺损,“T细腹是罪魁祸首”。克鲁格在牛皮癣患者的外皮层里找到大量活跃的T细胞,由T细胞生产出来的白细胞丹索使表皮的皮肤细胞奇形怪状、大量快速的生长,他用DAB3891L -2药物,杀死这些T细胞而使病情好转。针刺特定穴,是否也有抑制T细腹的作用,尚待同行们进一步研究证实。

    第八节  水针疗法治疗扁平疣2 1

    扁平疣系病毒引起的常见皮肤病,好发于颜面、头部、四胶,多见于青壮年。我院针灸门诊于1 98810月至19963月运用板蓝根注射液穴位注射治疗21例,取得满意疗效,现总结如下。

    I.壮床资料

    1-1  一般资料;本组21例,其中男7例,女14{年龄最小9岁,最大45l病程最短20天,最长1 3年,大部分l2年。

    1.2  治疗方法:进穴:胸痛穴(BP -UE4)相当于外关穴、腿痛穴(BP-UE2)相当于曲池、腹痛穴(BP -LEs)相当于足三型、肾病穴(BP- LE9)相当于三阴交。操作:每次上、下肢各取2穴.4个穴位交替使用。抽取8ml药液,每个穴位2ml。每2日注射1次,7次为1个疗程。

    2.疗效标准

    治愈t临床症状及皮损全部消退{显效t皮损变平或大部消退,临床症状消失或基本改善}有效,部分皮损消失、缩小、变平.临床症状减轻I无效:治疗超过1 0个疗程以上,皮损无改变。

    3.治疗结果

    本组21例,治愈1 2例,占57- 1%,显效6例,占28.6%;有效2例,占9.5%f无效1例,4. 8%。总有效率95.2“。

    4.典型病例

    彭某,女,34岁。主诉:双下肢长扁平丘疹1 3年余。自觉患部轻微发痒,皮疹不断扩大、成片.有压痛,角化明显。皮科诊断为扁平疣。曾鹿用吗啉呱和外敷鸦胆子,均未奏效,于199457日来我院针灸科就诊。以上述方法治疗,第1疗程结束后皮疹明显变平,自觉症状消失。再进行第2个疗程后.双下肢皮疹全部消失而告愈。1年后随访,无复发。

    5.体会

    祖国医学认为疣系外感风热之邪搏于肌肤,内因肝虚血燥,筋脉不荣,以致气滞血癌而生。因此在治疗时.笔者选用胸痛穴、腿痛穴、腹痛穴、肾病穴.四穴相配具有清热解毒、活血祛癌、理气退络之功效。板蓝根注射液对病毒具有抑制作用。本法操作较简便,无毒副作用,疗效满意,尤其是病程越短疗效越佳。值得一揭的是在定好穴位,常规消毒进针,待有酸麻胀感后,回抽无出血时,方才缓慢推注药液,否则影响疗效。

    第九节  针捌治疗老年性瘙痒病40

    1.临床资料

    1.1  一般资料:40例中,男26例,女1 4i年龄最小54岁,最大66I最短1年.病程最长7年。

    1.2  治疗方法:针刺取穴;过敏穴(BP -LEa)相当于血海、肾病穴(BP-IEg)相当于三阴交、腹痛穴(BP- LE5)相当于足三里。

    艾灸取穴:神衰穴(BP-Aa)相当于神阙。

    操作方法;患者取仰卧位或屈膝坐位均可,局部常规消毒后,用282.0寸不锈锈毫针刺人穴位(均取双侧穴位),行平补平泻法,各穴运针得气后,留针30分钟,留针期间,每5分钟运针1次。同时,用艾条(苏州产)灸神衰穴。每日1次,10次为1疗程,每疗程结束后休息l天。在治疗期间停用其它治疗方法。

    2.疗效分析

    21  疗效标准:治愈:瘙痒完全消失.1年以上无复发;显效:经3个疗程治疗,瘙痒明显减轻I有效:经3个疗程治疗,瘙痒有所减轻,无效:治疗前后症状无变化。

    2.2  治疗结果:40例,全部有效,其中痊愈34(85.0).显效4(10.0%).有效2(5O%)。其中1个疗程治愈者28例.2个疗程治愈6例.3个疗程显效者4例,有效者2例。

    3.体会

    老年性瘙痒病多因年老皮肤干燥萎缩所致。经治的40例均系年老脏腑器官功能衰退,气、血、沣液不足,难以濡养、滋润皮肤,而致皮肤于燥萎缩。故本法治疗主取脾、胃经亢,以增强水各精微之运化,并灸神衰穴温肾补脾,增加机体免疫功能,提高抗病能力,延缓衰老,从而增强脏腑器官功托,充足气、血、津液以濡养和滋润皮肤面达到止痒之目的。

  第十节  耳部针刺治疗皮肤病临床验案四则

  1.湿疹验案

  刘×,女.24岁,1 993421日初诊。主诉.小腿外侧起丘疹,瘙痒1月余。查。两小腿外例对称性红色丘疹,夹有水疱、渗出、糜烂,边缘不清.皮肤潮红。诊断:湿疹。选取双耳尖及对耳轮部,用手术刀轻轻划割,划痕长度不超过5mm.划痕间隔2mm左右,挤揉使之出血,并点刺耳背静脉,每日治疗1次,5次后基本痊愈。

    2.皮肤瘙痒症验案

    邢某,女.62岁,1993514日初诊。主诉.周身瘙痒2年余,加重一月,入夜尤甚,查:上肢及胸背部皮肤干燥抓痕血痂累累,有少量色素沉着,未见原发皮损,中医诊断:血风疮。西医诊断:皮肤瘙痒症。选取双耳尖,耳轮16穴及对耳轮用手术刀轻轻划割,挤出少量血液。治疗后4小时,患者自觉瘙痒难耐,半小时后新缓解。当晚即觉瘙痒大减,能安睡。后隔3日治疗1次.3次后诸症尽消,随访1年未复发。

    3.痤疮验案

    刘某,男.28岁,1993827日初诊。主诉.颜面起丘疹5年。查:整个面部可见红色大小不等的丘疹,大如黄豆,小如米粒,多数可见黑白头。中医诊断。肺风粉刺。西医诊断:痤疮。选取双耳尖、耳轮16穴、耳背中上静脉及耳亢面颊区,用手术刀划剖,挤出少量血液。每次取穴23处,每日治疗1次。嘱其治疗期间禁食牛羊肉、酒类及辛辣刺激食品,并停用一切内服及外用药物。用本法治疗1次后疰疮淅干瘪.继巩周治疗5次,面部痊疮基本消退,个别留有色素沉着。半年后随访,色素沉着已消退,无新生痤疮出现。

    4.银屑病验案

    张某,男,57岁,1995912日初诊。主诉:周身起皮疹3月余。查:四肢及躯干部可见散在暗红色丘疹,小如绿豆,大如钱币,上覆皮屑。诊断;银屑病。选取双耳耳轮脚及耳部肺穴,用手术刀或三棱针划破表皮,然后撒上一层药粉(白胡椒及川椒各等份,研极细末).用消毒药棉按摩2分钟后用胶布固定。并点刺耳尖及耳背静脉。隔日治疗1次,应用本法治疗5次,皮疹渐消退.巩固治疗5次,皮疹已基本消退。随访半年未复发。

    上述4种皮肤病皆为风、湿、热、瘀、毒及血虚风燥所致。面耳廓对耳轮为四肢躯干区,耳尖、耳轮16穴及耳背静脉具有清热解毒、活血祛风、凉血养血之作用.加之割治疗法本身就可清热解毒、祛瘀刺湿,所以割治上述区域,既可对病位进行长久的刺激,又可通过中枢神经系统的调节达到人体机能的平衡。

    第十一节  针刺为主治疗面部黄褐斑58侧疗效观察

    面部黄褐斑多见于成年女性,是一种色素代谢异常的疾病,据有关文献报道,本病发病率为9%。临床表现为面部凸出部位出现谈褐色或深褐色斑,呈对称性,大小不等,形状不规则,但境界

清楚,多分布在颤、颊、鼻、额、眉以及上唇等部位。患者无自觉症状,春夏季加重,冬季减轻,如不治疗,多数病例星发展趋势。理代医学对其病因尚不清楚,临床观察可能与性激素代谢失调及植物神经系统紊乱有关。笔者以中医理论为依据,自1983年起采用耳压及针刺法治疗本病58例,取得较好效果。现报告如下:

    1.临床资料

    1,1  一般资料:患者全部为女性,年龄最大50岁,最小25岁,平均32.5岁;患病时间最长4年,最短1年,平均2.4年。患者均系中西药治疗未见好转。职业特点;教师、机关干部、学生。患者均无其它色素病厦由色素代谢障碍引起的疾病.

    1.2  治疗方法z

    1.2.1  取穴:咽痛穴、肾病穴、头痛穴,配肺俞、脾俞、肾俞、肝俞。每次选用35个穴位,每日或隔日1次,101个疗程。

    1.2.2  以王不留行籽为刺激物,用小片胶布固定于耳穴,取耳穴、神门、大肠、肝、脾、肾、胆、肺、内分泌、面颊、枕、卵巢。隔日1次.两耳交替,1 0次为1疗程。治疗期间患者自行每日按压耳穴刺激34次。

    2.疗效分析

    2.1  治疗标准;

    痊愈:脸部色素斑全部消失。

    显效:色素斑消失达85%以上。

    好转:色素斑明显减少,但消退程度未达到显效标准。

    无效。色素斑无减退。

    2.2  治疗效果:总有效率为91.4%,其中痊愈1 4例,占24.1%;显效15例,占25.9%;好转24例,占4 1.4“;无效5例,占8. 6lK

    58例患者.治疗前自诉有月经失调症状(月经错后或提前一周以上,或痛经、血块多、经量少或多)者48例,治疗后40例自诉月经趋于正常,前后对比(X2= 49. 29P<oOl)差异十分显著。说明月经失调症状疗效十分明显。此外,全部病例中,治疗前有31例自诉失眠,1 8例患者舌边尖齿痕症,经治疗后大多数患者恢复正常(附表)。2.3  典型病例;王某,女.42岁,面部黄褐斑4年,分布在颤、颊、额部,呈双侧对称性,为深揭色,经西医多方治疗未见改善,遂要求行耳压针刺治疗。

    主诉;睡眠差,尿频,心烦易怒。查脉沉细,舌暗,苔白,舌边尖有齿痕,春季症状加重。

    治疗过程加前进,经3次治疗后,自述尿频次数减少,夜间人眠情况较前改善,心情舒畅。经治3个疗程后,症状明显好转;又继续治疗3个疗程,色斑消退。追访1年,未复发。

    3.讨论

    面部黄褐斑虽然对身体无明显损害,但严重影响容貌,对患者造成心理压力。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患者对本病的治疗要对越来越强烈。

      在多年的临床实践中,以中医脏腑经络学说为理论基础,结合国内外有关耳针方而的现代研究,采用王不留行籽配合针刺治疗面部黄褐斑58例,总有效率达91.4%,其中痊愈率为24,1%.显效率为25,9“,好转率为41,4%。

    笔者采用耳压配合针刺治疗本病有较好的疗效。祖国医学认为针刺之所以能达到美容效果,全在疏退经络、调整气血功能,达到持久稳定的阴阳平衡。中医认为面部皮肤是五脏的一面镜子,它能反映五脏的盛袁和功能正常与否。例如,如果肝的疏泄功能失常,血液癍滞于面,则出现面青目黑或黄褐斑,面影响而部容貌。早在唐代孙思邈的《备急千金要方》中就有用针剌太冲、行间治疗面黑的记载。

    笔者在治疗本病时采用舒肝、理气、活血、化瘀、益肾、安神、健脾胃、调五脏、调理气血之法。这是因为此类疾病与身体的整个功能状态有密切关系,如大多数患者伴有不间程度的月经失调、失眠、心烦等性激素、植物神经系统功能的紊乱。本文也证实采用耳压配合针刺治疗,对于美容有较好效果,较之于现代医学采用局部皮肤脱色剂及剥脱荆效果更好,且无副作用,值得推广。

    4.小结

    本文总结了耳压配合针刺治疗回部黄褐斑58例,总有效率为91,4“,不间年龄组的患者疗效无显著差异。从总有效率看,病程的长短与疗效无显著差异,但是病程较短的患者治愈率和显效率则明显高于病程较长的患者。采用本疗法,对调节患者情绪.消除月经失调、失眠、舌边尖齿痕症也有明显的效果,

    第十二节  耳尖放血治疗面部痉疮

    一、耳尖放血治疗面部鏖疮69

    笔者根据祖国医学“耳针学¨原理结合中医辨证原则,自1983年以来,用耳亢刺血疗法为主,辅以中药治疗面部痊疮69例,获得了满意的临床疗效。现报告如下:

    1.一般资料

    69例患者中,男性12例,女性57例。年龄最小者13岁,最大者44岁,平均年龄为28.5岁.其中131 5岁者1 5}16,26岁者34例;27^36岁者20例;3740岁者8l 4144岁者2例。

    2.治疗方法

    2.1  取双侧耳尖穴,首先按摩双耳至散红,常规消毒后,以一次性注射针尖,点剌双侧耳尖穴0. 51, Omm.各放血约0.51. Oml.血液不能自行流出者.可以用双手拇、食指挤压刺血处放血。

    2.2  配双侧而颊区,以持针器(或蚊式止血钳)持7号一次性注射针头.以手腕关节为轴,弹刺双侧面颊区57次.每刺人皮内约0. 3mm出血即可,以75“酒精擦拭剌血区。

    2.3  根据中医辨证,相火旺者加用知柏地黄丸(或汤剂)1丸,每日2次,口服,肝阳上亢者加用龙胆泻肝丸6g.每日2次,口服;肝郁化火者加用加味逍遥丸6g.每日2次,口服}胃火炽盛者加用连翘败毒丸(或加用当归、苦参)6g,每日2跃,口服。

    69例中,相火旺者1 6例,占23.  19%;肝阳上亢者1 1例,占15. 94%:肝郁化火者20例,占28- 99%}胃火炽盛者22例,占31. 88%

    2.4  每周放血1次.4周为1疗程。配合服用中成药或中药汤剂,每日2次,20天为1个疗程。

    3.疗效

    3.1  显效:1个疗程痊愈者58例,占80- 06“。

    3.2  好转:23个疗程痊愈者10例,约占14. 49%

    3.3  无效:治疗3个疗程未痊愈者,或痤疮加重者1例,占1.45%(追访此患者为过敏性皮炎感染形成疖肿)。

    4.典型病例

    4.1  王某,女.26岁,1995216日就诊。患者诉;自16岁开始面部散在粉刺,阵发性肿痊,进行性加重,一般在经前粉刺加重。10多年来多方求治未愈,近半年来加重。刺以前额、鼻及口周较为密集的疖肿,郁分有白色脓头。素嗜辛辣饮食,睡脶及大小便正常,月经无异常,白带不多。舌偏红苜薄,脉脶散略弦。诊断为青春朝面部痊疮,中医辨证为相火旺型。治疗:双侧耳尖点刺放血,配双侧面颊区剌血,另口服知柏地黄丸1丸,每日2次,并嘱忌辛辣治疗一个疗程,面部瘗疮消失,仅留色素斑。半年后随访,未复发,色素斑逐渐消退。

    4.2  辛某,女,18岁。1 99618日就诊,面部长疖肿已4年,进行性加重,前额及鬣部散在疖肿,部分疖肿有脓头,且个别已破溃结痴。烦躁,口干欲饮,食欲正常,睡眠有梦,大小便通利,月经刚完,行经乳胀,少型胀痛,白带不多。舌边红苔薄白,脒弦滑。诊断:青春期面郁痤疮,中遥辨证.肝郁化火。治疗:双侧耳尖穴点刺放血1个疗程。配中药汤剂“逍退散’’加味。方药:白芍30g.柴胡lOg,当归lOg.白木10g.茯苓15g.薄荷lOg.全蝎5g.白花蛇舌草30g.炙甘草5g.生姜3片.21剂。每日1剂,水煎2次和匀,早、晚分服。经治疗临床治愈,后因连续吃羊肉串.面郁疖肿复发,重复上述治疗而痊愈,并嘱一定要忌辛辣,随访未复发。

    5.体会

    痤疮又称寻常痊疮。青春期性发育成熟,性激素分泌增加,在雄激素和黄体酮的影响下,皮脂腺增大,分泌大量粘稠的皮型,同时伴有毛囊口上皮增生及角化过程,败使皮脂腺排泄不畅而阻滞毛囊口,形成粉刺。露于毛囊口处的粉刺,经氧化而成黑色,称黑头粉刺。加上瘗疮杆前及葡萄球葡等产生的溶脂酶作用,使皮肤中甘油三酯被分解,释放出游离脂肪酸,游离脂肪败具有较强的刺型性,引起毛囊、皮脂晾发炎,形成丘疹、脓疱、脓肿、结节等损害。总而言之,是内分泌失调所致。

    痤疮在中医属“粉刺”、“疖肿”之范畴,是由于肺胃积热;肝郁化火;肝阳上亢,胆热上炎,肝肾阴虚,相火妄动;以败血瘀,上熏于颜而。《病机十九条》记载:“诸痛痒疮,皆属于火”。或因饮食失常,过食辛随、油腻、甜食等。

    耳尖穴及相应部位(区).具有清热凉血、活血化瘀、提高免疫、清热解毒作用。其作用机制有待进一步研究。经点刺放血及刺血,配合中医辨证,口服中成药或汤剂,以滋肝肾之阴,滞降相火,方获加期佳效。

    特别值得提出的是当今少女,为了保持身体线条美面节食,有的甚至以水果代主食,有的大量食羊肉串,饮食始构失调,致使痊疮发病率升高,且症状轻重。而此保持正常的饮食习惯和正常的生活节律,对肪冶痊疮十分重要。

    在本病的治疗过程中足量放血非常重要。若针刺过浅,出血量少于O.5ml将影响和降低疗效。为保证剌血量,针剌前充分按摩耳部很有必要。

    二,放血治疗女性面部痤疮45

    1.临床费料

    1,1  一般资料:45例患者均为女性,年龄1540岁,平均23}病程初发至1 9年,平均2.1年。面部损害分黑白粉刺、炎性丘疹、脓疱、结节、囊肿等类型,多觳为两种以上的混合型。病例选择严格除外酒渣鼻、柯兴综合征,瘗疮样药疹及职业性痤疮等病种。

    1.2  治疗方法.主穴;耳穴而颊区,配亢:耳尖(按国际标准方案)。病人正坐,每次取单侧耳廓主穴或配穴同取。先搓揉耳朵至充血,选穴后龙胆紫着色.常规消毒,粗三棱针点刺出血并挤血710滴,每日或同日治疗1次,双耳交替使用.1 0次为l疗程。疗程闻休息3日,5疗程末停止治疗,统计疗效。

    2.疗效分析

    2.1  疗效标准:痊愈:面部皮损完全消退,皮下无硬结,皮肤恢复光泽,随访半年未复发者;有效.皮损明显改善,仅有少许粉刺或丘疹及愈后半年复发者。无效:治疗前后面部皮损无变化。

    2.2  治疗结果:45例均获效,其中痊愈35例,占77.8%;有效lO例,占22. 2%。一般1疗程即好转.35疗程痊愈。半年内复发者5例,再冶仍有效。

    2.3  典型病例:陈某,女.20岁,银行职员.19941 16日就诊。双而颊布滴鲜红色丘疹殷脓疱,伴觳个黄豆大皮下硬结两年。历经中西医治疗罔效。守上法治疗3疗程,诸疹皆平,结节消失,肤色亮泽晶莹,迄今未复发。

    3.讨论

    全息理论认为:耳为人体信息的全息反应区域,逐当刺滋相.关区域可调节人体生理病理状态,使疾病向好的方向转归。面颊区放血治疗颜面痤疮是全息理论的具体运用,再配耳尖穴清头而热毒,则疗效更佳。现代研究认为,本病的发生与体内雄激素水平偏高,刺激面部皮脂腺分泌过多及局部微生物的作用密切相关。本疗法效果明显,其机理可能是刺激了分布在耳廓的交感神经纤维和颈34节发出的耳大神经耳垂支,通过各级神经中枢及下丘脑一垂体系统的整合调节作用.稳定体内激素水平,抻制皮脂腺分泌功能,提高了自身免疫能力。

    第十三节  针罐结合治疗面部痤疮60

    1.临床资料

    1.1  一般资料:本组病例均为我院门诊病人,男1 9例,女41例。年龄1634岁,其特点为分泌皮脂的管道被阻塞,皮脂停留。先或粉刺,后细菌感染则发炎,出现红丘,每年发病时间春秋两季最多。

    1.2  治疗方法:取穴:痤疮穴(BP-Bl)相当于大椎穴,按常规消毒,取三棱针点剌放血,然后扣1罐,以加强治疗效果。

    2.疗效分析

    2.1  结果:痊愈48例,占80%.显效1 2例,占20%。

    2.2  典型病例:郭某,女.25岁.1 99494日就诊。面部痤疮1年半,额头、两颊较多,经美容店治疗效果不佳,给面部留下一些黑点,经上述方法治疗,连续治疗1个疔程,临床治愈。

    3.体套

    痤疮穴点刺放血,配合拔罐,同接地依靠病人自己达到自我调节,自我修复、自我平衡的治愈疾病的平衡疗法。

    第十四节  放血疗法治疗酒渣鼻25

    1.临床资料

    1.1一般资料:25例患者,其中男1 2例,女131年龄最小15岁,最大45岁;病程最短5年,最长20年。均符合国家中医管理局制定的酒渣鼻诊断标准,依病情发展分为红斑期、丘疹期、鼻赘期三期。

    1.2  治疗方法:

    1.2.1  刺血:取穴:外鼻,面颊区。操作t将选用的耳穴用2%的碘酊消毒,然后用75%的酒精脱碘消毒间遍,再用5号半注射针头在外鼻穴点刺放血,在而颊区雀啄刺放血,用直径约lcm大小的酒精棉球擦掉出血,每只耳用68个棉球为宜,每间2次,每次l其耳.20次为1疗程。

    1.2.2  耳压,主穴:双肺、胃、脾、内分泌,肾上腺、面颊区、外鼻,配穴辨证而定。操作:耳廓常规消毒,取生王不留行籽贴压在0. 7cm2的胶布中间,然后贴在选定的耳穴上,用手指按压,主亢应有明显酸胀痛感,每次贴1只耳,每间2次,贴压耳与刺血耳交替用。

    1.2.3  局部治疗;有寄生虫感染者局部外搽复方硫碘诜剂。

    2.疗效分析

    2.1  疗效标准:治愈为皮损消失;好转为皮损减轻或消失30%以上;未盘为皮肤无变化或消退不足30%。

    2.2  治疗结果:治愈15例,好转6例,未愈4例,总有效率84%

    3.体套

    刺血疗法是中医学中的一种古老独特的治疗方法,具有消热解毒消肿的疗效。现代医学证明,耳穴的治疗是通过神经一体液对肌体进行调整,改善局部组织皮损血流,刺血可活血祛瘀,使组织恢复。酒渣鼻为肺、臂、脾三脏湿热上燕及遇风寒致血瘀凝结,放治疗上注意放血量要足,贴压穴位要准,才能迫邪外出彻底,使清热泻火解毒清炎完全。肾上腺穴能提高平滑肌的张力,保护血管内皮的完整性,使毛细血管收缩,配上内分泌穴可抗感染退热,使红斑消退。治疗期间,嘱患者戒酒戒辛辣脂肪糖类食物,多食蔬菜水果.保持大便通畅,以助疗效。

    第十五节  火针治疗鸡眼98

    I.一般资料

    鸡眼98例中,男80例,女1 8例;年龄最小1 6岁,最大54岁,平均年龄24岁;病程最短3个月,最长4年。发生于足底内侧100个,外侧30个,足跟部20个,计1 50个鸡眼。鸡眼最小者直径约2mm.最大者约7mm

    2.治疗方法

    嘱患者暴露鸡眼,将鸡眼及局围20mm之皮肤用碘酒消毒,再用75%酒糖涂擦2次。术者右手持Imm粗的针,左手捏起鸡眼局围皮肤待针在酒精灯火焰上烧红后,速刺鸡眼中心,深达基底部,以见出血点为准。鸡眼较小者,一针即可,大者周围加刺3针,然后用无菌纱布覆盖患处,胶布固定。1周后患处无变化者,重复上述操作l次;局部干固或水肿者,再过1周继续治疗。

    3.疗效标准

    治愈;临床症状消失,恢复正常皮肤{无效:临床症状无变化者。

    4.治疗结果

    本组98例,共1 50个鸡眼,治愈140个,其中1次治愈者97个.2次治愈者20个,3次治愈者9个,4次治愈者11个.5次治愈者3只,无效者1 0只。治愈率为93. 33%。治愈者无复发。

    5.体会

    鸡眼是一种病因不明的常见病,多数人认为与局部长期机槭性刺激有关。临床多采用局部敷用腐蚀剂的方法,但效果不理想,且容易复发。手术治疗虽效果满意,但病人痛苦大,并且对多发性的鸡眼,手术难度也大,火针疗法恰好可弥补这二者的缺陷。这种疗法主要是破坏鸡眼的基底部组织,使鸡眼组织变性坏死,逐渐脱落。此法简单方便,安全,见效快,效果显著。



收藏 推荐 打印 | 录入:yuan | 阅读:
相关新闻      
本文评论   [发表评论]   全部评论 (0)
热门评论
商务合作 |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广告服务 | 诚聘英才 | 意见反馈 | 友情链接 |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