代理分站:
全部科室 快速通道:点击直达您要访问的科室
背景:
阅读新闻

第五章 五官科病症

[日期:2012-07-21] 来源:  作者:佚名 [字体: ]

第五章  五官科病症

 急、慢性咽炎

病 因:急、慢性咽炎是咽部黏膜的急性炎症,常和急慢性鼻炎同时存在。受凉、伤风、过度疲劳、烟酒过度、粉尘及有害气体的刺激,皆可成为致病原因。急性咽炎日久不愈,即可转为慢性咽炎。

症 状:咽部干燥、咳嗽、灼热、咽痛、吞咽时加剧,急性者可伴有发热,头痛等症状。

治 疗

一、内 治

 1.麦门冬、胖大海、菊花、金银花、青果各5克,开水冲泡代茶频饮,亦可用其中单味或一二味药合用泡水代茶,频饮。急、慢性咽炎均可服用。

 2.白萝卜(约200克)洗净,去皮,捣汁服,或生吃萝卜亦可,每晚服为宜,适用于急性者。

 3.柿子每次服1~2只,或用干柿饼泡水服,连用半月至1月。适用于慢性者。

 4.橄榄(又名青果,白榄)20克,鲜萝卜100克,水煎服。急、慢性咽炎均可。

 5.橄榄10克,胖大海1个,蜂蜜1羹匙,绿茶10克,先将橄榄煎10分钟,然后加入胖大海、绿茶、蜂蜜,趁热饮,急、慢性咽炎均可。

 6.橄榄15克,玄参10克,甘草5克煎好,代茶饮。急、慢性者均可。

 7.金银花10克,连翘10克,玄参10克,麦门冬10克,乌梅6克,胖大海3枚,桔梗10克,甘草6克,水煎服。适用于急性者。

 8.射干150克,猪脂300克。猪脂炼油,去渣,放入射干,小火煎射干至焦黄,去药渣,冷却成膏,服用,每日4次,每次1匙,慢慢含服,连用1个月。适用于慢性者。

 9.青果8个,白矾米粒大3~4粒,冰硼散0.2克(一小捏)。青果放入保温杯中,用滚开水冲泡片刻,然后加入白矾,溶解后,加入冰硼散即可,少量频频含咽。喝完后同前法再加入白矾、冰硼散,频服。每天换青果一次,每用半月至1月。适用于慢性者。

10.野菊花15克,金银花12克,赤芍10克,生甘草4克,水煎服,每日1剂,连服3~5剂,适用于急性者。

11.金银花9克,沙参15克,白芍药10克,陈皮5克,可放入开水瓶内,沸水浸泡,15分钟后可频服代茶。

12.鲜芝麻叶,每次5~7片,洗净嚼烂,慢慢咽下,每天数次。适用于慢性咽炎。

13.厚朴花、蜀葵花、绿萼梅、金莲花、菊花、金银花、鲜鸭跖草、鲜野苦菜、三棵针、鲜竹叶、胖大海、青果适量,或几味相合,或各自单独使用,水稍煎,或滚开水冲泡代茶。适用于急、慢性咽炎。

14.生丝瓜1条,切碎绞汁,每天分2~3次服下,适用于急性咽炎。

15.百合适量,洗净,温水浸泡透,放入锅内隔水

蒸熟,加入适量蜂蜜服用,每天2~3次。适用于咽干,

音哑,咽痒者。急慢性皆可。

 

二、其 他

(一)针刺

1.急性取穴: 少商、合谷、尺泽、陷谷、曲池、天突。用泻法。

2.慢性者取穴:太溪、照海、鱼际。平补平泻。

(二)耳穴压豆

    取穴咽喉、扁桃体、轮1~轮6、肾上腺。王不留行子,贴压双耳穴,每日换4次,每次按压1分钟。

(三)推拿

1.按揉风池、风府穴,推拿颈椎两侧各2分钟。

2.拿揉喉结两旁,上下往返3~5次,点按天突、扶突、廉泉各1分钟。

3.急性者加按曲池、尺泽、拿揉合谷各1分钟。

4.慢性者,加拿太溪,点按照海,推擦鱼际各1~2分钟。

【防护】忌烟酒,防感冒,避免粉尘的刺激。平时注意多饮水,保持咽喉部位清洁、湿润。急性期要积极治疗,防止转为慢性。

 

急、慢性喉炎

病 因:急、慢性喉炎,是喉部的常见病。病因主要有三:一 是由于细菌、病毒感染。二是粉尘、有害气体的刺激。三是发音不当,用嗓过度。慢性者,是由急性喉炎迁延不愈,或反复发作,未经彻底治愈,演变而来。急性者常伴有急性上呼吸道感染。

症 状:声音嘶哑为主要症状。急性者伴有发热,恶寒,全身不适,或有鼻塞流涕,头痛及咽喉痛等症。慢性者声音低沉,闷而发沙,禁声或休息后又可减轻,常感咽喉不适,干燥、发痒,灼热及异物感。

治 疗

一、内 治

 1.草珊瑚含片、健民咽喉片、西瓜霜,可按说明服用。适用于急、慢性者。急、慢性咽炎者亦可服用。

 2.蒸气吸入复方安息酊5毫升,加入开水500毫升,用口吸入药物蒸气。每日3~4次。

 3.治疗急、慢性咽喉炎的药物及其他疗法皆可选用。

 4.木蝴蝶3克。将药剪碎,加冰糖适量,用沸水冲泡10分钟,代茶频饮。急、慢性均可。

 5.鸡蛋膜5克,天冬12克,蜂蜜1匙。将各味放入碗内,加水适量,隔水蒸饮服。

 6.土牛膝60克,水煎,加冰糖适量,代茶频服或每日2~3次,连服3日,急、慢性均可。亦适用于急、慢性咽炎。

【防护】有慢性喉炎者,平素要注意口腔卫生,多饮水,常用苏打水、茶水、复方硼砂液漱口。忌烟酒,不吃辛辣刺激性食物。加强锻炼,防止呼吸道疾病。已患病,尽可能少说话,多饮水,注意休息,以减轻咽喉部的充血水肿,缩短病程。

 

 急、慢性鼻炎

病 因:急、慢性鼻炎是临床极常见的反复发作性疾病,多因感冒引起。

症 状:急性者,鼻塞、流涕,伴有感冒症状,可有发热。慢性者,鼻塞具有两个特点:一是呈间歇性,当患者直立、头部抬高时,或天热、穿得暖时,或剧烈运动后,鼻塞可减轻或消失,在平卧、寒冷、安静后鼻塞加重。二是交替性:常左右交替,侧卧时在下面的一侧鼻腔常阻塞不通。流涕:睡眠时停止,醒后即流,终日不断,涕清或稍黏稠。可伴有喷嚏、头晕、嗅觉减退。

治 疗

一、内 治

 1.丝瓜根和近丝瓜根处的丝瓜藤9克,水煎服,每日1次。连服4~5天。急、慢性均可。

 2.丝瓜络烧灰,开水冲服,每次9克,每日1次 适用于急性者。

 3.藿香、苍耳子、连翘各10克,升麻6克,辛夷10克,青黛6克,水煎服,每日1剂,对单纯性鼻炎、过敏性鼻炎、特别是婴儿的鼻炎效果较好。小儿用量减半。

 4.辛夷15克,藁本9克,白芷9克,防风9克,升麻6克,甘草6克,青黛3克,水煎服,或研细末,每次服1~1.5克,每日2~3次。煎服时,药液煎好后,倒入茶杯内,趁热熏鼻,吸入药液蒸气,待温后再服用。

 5.白芷适量,研细末,过筛,调入极少量冰片,时时吸入鼻中。

 6.辛夷花7克,绿茶适量,泡水代茶,频服。

 7.金银花、白芷、川芎、薄荷、辛夷、苍耳子、黄芩各15克。将药物放入较大水杯内(约装水500~800毫升),用开水冲泡,然后将水杯盖严,5分钟后,打开杯盖,杯口周围用手捂气,将气雾吸入鼻腔内,待无热气蒸发后,服药液。每天2次。每次10分钟,7天为1个疗程。

 8.辛夷15克,鸭蛋5~6个,水煎,吃蛋饮汤。本方不能煎煮过久,一般以半小时为宜。如遇天气热,可每天用辛夷5克,鸡蛋1个煎服,否则药蛋放久易变质。

 9.丝瓜藤30~60克,加水煎汤冲入白芷末36克,每天1剂量,分3次服下。适用于急性者。

10.辛夷、薄荷、荆芥各10克,每天1剂,加水略煎,或滚开水冲泡代茶。适用于急性者。

11.白蒺藜30克,水煎分3次服用,每天1剂量。适用于慢性者。

 

二、外 治

1.瓜蒌数个,焙干,研极细末,调入芝麻油适量,点鼻。每日数次。

2.斑蝥(生,去翅足)10克,研细末,瓶贮。每次取适量,以水、醋或蜂蜜调为糊状,病人仰坐位或仰卧位,将印堂穴擦洗干净,胶布1小块,中间剪黄豆粒大小的孔,先贴于印堂穴,然后将药直接涂于小孔内,外以胶布贴盖,24小时后去掉。斑蝥有毒,不宜连续使用,若1次不愈者,后方能重复使用。

3.白芷500克,辛夷1000克。上药装枕芯,当枕头用。此药对感冒亦有预防作用,若枕之日久,药味渐淡,可将此枕放于太阳下翻晒后可继续使用。

4.辛夷3克,冰片0.5克,研极细末,搐鼻,吸烟者,亦可将药物拌入烟丝中燃吸。方中冰片须真梅片方有效,人工冰片效果较差。

5.斑蝥20克,白芥子20克,上药研细末,50%甲基亚矾调成软膏状,瓶贮。用时取麦粒大小1点,置于2平方厘米的胶布中心,贴于内关穴和外关穴(均双侧),交替贴。每周1次,4次为1个疗程。必要时可连续贴2~3个疗程。此药贴后3小时(儿童2小时)揭去,当时或稍后皮肤出现水泡,逐渐增大隆起,通常2~3天逐渐结痂。水泡应尽量避免擦破,万一擦破,可涂紫药水。一般愈后局部不留疤痕。

6.苍耳子(研粗末)160克,辛夷(研粗末)16克。先将1000毫升小麻油温热,加入上药浸泡24小时,再用文火把麻油熬至800毫升,冷却后过滤,装瓶备用。每天滴3次,每次3~5滴,1月为1个疗程。适用于慢性者。

7.鲜萝卜汁15毫升,大蒜头汁5毫升,甘油5毫升,混匀,滴鼻,每日2次。

8.鲜鱼腥草适量绞汁滴鼻,每天数次。适用于慢性者。

9.龙眼核、或白芷、或辛夷、或鹅不食草、或荜茇、或百草霜(烧柴草的烟囱里的烟灰,不可用烧煤、油、气等形成的烟灰,否则有毒)、或青果、或鱼脑石、或儿茶、或老干丝瓜、或丝瓜藤,适量压碾研细末,或烧灰研细末,或单独使用或二三味相合,每天数次少许吹鼻。适用于各种类型者。

 

三、其 他

(一)针刺及点穴

    取穴印堂、迎香、合谷、上星、列缺等。每次2~3个穴,每日1次,用毫针浅刺或穴位点按。

(二)灸法

    取穴印堂。每次每穴灸10分钟,用艾条雀啄法温和灸。

(三)耳穴压豆

    取穴内鼻、肺、肾上腺、额。

(四)按摩

1.病人坐位,先用拇指推揉颈椎棘突两侧,往返操作2~3分钟,再按揉风池、风府、大椎、肺俞穴,各1分钟,以出现酸胀感为度。

2.按揉印堂、迎香、太阳穴各1分钟,揉擦鼻旁分推前额。

3.拿揉合谷2~3分钟。

【防护】积极预防和治疗感冒,避免接触有害气体。每天早晚用手轻轻按摩鼻翼两侧5~10分钟。患慢性鼻炎者,应坚持按时按量服药,注意鼻腔卫生。

 

 急性化脓性中耳炎

病 因: 急性化脓性中耳炎,临床上以婴幼儿多见,主要是因为小儿从耳道到咽喉的通路———耳咽管比成人的要短、要粗、要平直,小儿易患感冒等呼吸道疾病,得病后易引起耳咽管炎症,细菌进入中耳而发病。另外小儿饮食时,如发生呛咳,呕吐,食物易从耳咽管进入中耳,产生炎症。

症 状:耳疼、头痛、头晕、发热、轻者低热,重者高热,体温可高达40,可伴有呕吐、腹泻、不食等全身症状。不会说话的婴儿哭闹不安,常抓耳朵。1~2天后耳内鼓膜穿孔,脓液流出后,耳痛等症状减轻,如治疗不及时或不彻底,很容易转成慢性中耳炎。

治 疗

一、内 治

 (一)西药

 1.复方新诺明:每千克体重25毫克,首次量需翻倍,用50毫克(以后每次仍为每千克体重25毫克),每天2次。

 2.麦迪霉素或螺旋霉素,依成人量酌减。

 (二)中药

 生地黄、白芍药、白术、大枣、磁石、生牡蛎、麦门冬各10克,葱白6克,甘草2克。水煎服,每日1剂。慢

性者亦可。

 

二、外 治

(一)西药

1.四环素研极细末,麻油适量调匀滴耳,或直接用四环素粉末吹入耳内,每日1~2次。

2.0.25%氯霉素滴耳液(眼药水亦可),或复方新霉素滴耳(眼药水亦可),每日4~6次,每次2~3滴。

3.耳痛者,可用2%酚甘液滴耳。

(二)中药

1.全蝎(带尾)6克,白矾60克,冰片3克。先将白矾盛铝勺内煅制,研为细末,全蝎焙干,同冰片3味混合,研末备用。每日吹敷耳内2次。一般3~5天痊愈。

2.蜈蚣1条,冰片3克,香油30克。将冰片研细备用,香油放入铁勺内烧开,把蜈蚣折成2~3段,放油内炸至微黑色取出,蜈蚣不用。将香油放一边晾置,待香油未凉前放入冰片溶解,摇匀,放入干净瓶内备用。每天滴入药油2~3次。一般2~3天即愈(慢性者亦可)。

3.麝香0.3克,冰片0.1克,龙骨30克,枯矾30克。先将龙骨、枯矾研极细末,然后加入麝香,冰片和上药共调匀,置于广口瓶内,勿泄气。每日吹入药末1次(慢性者亦可)。

4.枯矾、血余炭各25克,冰片1克。上药共研末后装瓶密封。每日吹入药末1次。

5.川黄连粉3克,黄柏粉1.5克,紫草粉1.8克,氯霉素1克,四环素0.75克。将上药混合过目筛后装瓶备用。每天吹入药粉1次。

6.紫草3克,芝麻油40克,将紫草入油内置火上炸,待油变紫后滤取油液,装玻璃瓶备用。同时将紫草油滴数滴于耳内,一般10天左右可愈(慢性者亦可)。

7.地龙10条,冷开水洗净,加入白糖,少时即化为水,用此水滴耳,每日2~3次,每次2~3滴,5~7日可愈。

8.鲜牛蒡子根,或鲜生地黄根适量,洗净捣烂绞汁滴耳。汁中也可加入少许冰片。

9.夏枯草、蒲公英各15~20克,柴胡10克,生甘草35克,水煎服,每天1剂,分2次服。配合外治疗法,效果更好。

 

三、其 他

针灸

    取穴听宫、听会、翳风、风池、合谷、外关。配穴:曲池、中渚、丘墟、太溪。留针15~30分钟,每日1次,6次为1个疗程。翳风穴可用温和灸。

【防护】积极预防和治疗呼吸道疾病。婴幼儿喂奶时应抬高头部,防止呕吐、呛咳。每次耳内用药前,应用棉签蘸3%的双氧水清洗耳内脓液,或用黄柏煎汁,清洗干净脓汁及药物残渣等物,再用棉签擦干净,然后再吹入或滴入药物。药粉类药物,每次不可吹入过多,以免药粉与分泌物结成厚痂,阻塞耳道。水、油剂类药物每次可滴入2~3滴。有高热、呕吐,腹泻等严重的全身症状者,应去医院治疗。

 

慢性化脓性中耳炎

病 因:慢性化脓性中耳炎俗称臭耳底子,急性化脓性中耳炎未能及时治愈,拖延6周以上者即为慢性化脓性中耳炎。

症 状:主要有流脓,耳鸣,耳痛,头痛,头晕等。可分为三种类型:单纯型:炎症未破坏骨质,耳内流脓为黏脓性或黏液性,无臭味。坏死形:炎症已浸润到骨质,耳内流出物如干酪样(豆渣样),量少,有血丝。胆脂瘤型:由于炎症的长期刺激,上皮增生活跃,耳内流出物夹杂有上皮脱屑,及黄白色有恶臭的油性片状物。后两种类型如不及时治愈,预后不良。

治 疗:坏死型、胆脂瘤型应去医院治疗,单纯型可选用以下方法治疗,同时也可选用急性化脓性中耳炎的治疗方法。

 

一、内 治

1.黄连9克,黄柏6克,黄芩12克,菊花10克。水煎服,每日2次,每日1剂。

2.生地黄、白芍药、白术、大枣、磁石、菊花10克,龙骨10克,葱白6克,甘草3克,水煎服,每日1剂。

 

二、外 治

(一)西药

     磺胺嘧啶研极细,用棉签蘸双氧水清洗耳道,然后用管将磺胺粉吹入耳内,每次成人0.5克,小儿酌减,每日2次。用药后1~2天脓液即可减少,3~4天消失,再用药2~3天以巩固疗效,治愈率为90%以上。

(二)中药

1.枯矾10克,冰片3克,芦荟4克,赤石脂10克,麝香0.3克,老珠4克。除麝香外,其他药共研极细末,再加麝香混匀,贮瓶中备用。将患耳滴3~4滴双氧水,用棉签除去脓液及脓痂,反复洗2次,用干棉签擦干后,再用小细管将药粉适量,轻轻吹入耳内,外耳道再塞一无菌棉球,隔日换药1次,约2~3次后即可愈。

2.鸡蛋黄1个,冰片2克,将鸡蛋煮熟,取蛋黄用文火烤至出油,乘热,将冰片放入混匀,每天滴耳2~3滴,间隔12小时再1滴1次。此方适用于6岁以内小儿耳内长期流脓者,一般使用2~3次即可治愈。

3.枯矾6克,龙骨6克,黄丹4.5克,麝香0.3克,上药共研细末,先以棉签拭去脓,后以鹅毛管等细管吹药入耳。

4.麝香0.3克,冰片0.1克,龙骨30克,枯矾30克。黄连10克,黄柏10克。除麝香外,其余诸药均研细末,然后加入麝香,共研调匀,贮瓶中密封,勿泄气。每日吹耳1次。

5.黄连30克,大黄50克,白矾、石膏、龙骨各100克,冰片10克。将前5味火煅后加入冰片,研细末,贮瓶备用,每日耳内吹药3~5次。

6.清洗耳道后,用棉签蘸上清凉油(或风油精)在耳内轻轻旋转,每天1次。

7.蛇蜕1条(约10克),烧灰存性,加冰片3克,共研细末,吹耳内,每日2~3次,每次0.6克,连用数日。

8.马钱子5个,冰片0.3克,50%白米酒100毫升,将马钱子用温水浸润后,剥净外皮,切成薄片,冰片研末,共浸在白米酒中,密封备用。每日滴耳2次,每次2~4滴,连用5~7天。

9.冰片一小撮,放入耳内,并用药棉或卫生棉塞耳,适用于轻中度患者。

10.石榴花,瓦上焙干,研末加冰片少许研细,吹耳内,每日2~3次。

11.完整猪胆1个,塞入明矾,使明矾全部浸没在胆汁里,然后用线将开口扎紧,挂于通风处阴干后,取出明矾,研成细末,即为胆明散。吹入耳内,每天2~3次,直到无脓液流出为止。

12.龙胆草10克,孩儿茶、白芷各12~15克,每天1剂,水煎服。分3次服用。配合外治法效果更好。

13.龙胆草10克,桑叶6克,金银花、鸡血藤各15克,每天1剂,水煎服。配合外治法效果更好。

14.芭蕉树上砍一口,用玻璃杯收接从刀口处滴出的汁液,每10毫升加入冰片1克,拌匀,清除患处脓液,再将芭蕉液汁滴于耳内。每天2~3次,每次1~2滴。

15.大黄6克,研细末,加入香油50克浸泡,3天后用此油滴耳。

16.鲜薄荷叶,或鲜菊花叶,或鲜虎耳草适量洗净,捣烂绞汁滴耳。急、慢性中耳炎皆可使用。

17.大枣适量去核,装入白矾,火上煨透,研成细粉,吹耳。急、慢性中耳炎皆可使用。

18.鱼脑石15克,烧灰,冰片1.5克,共研细末,香油调匀滴耳。急、慢性中耳炎皆可使用。

【防护】每次用药前应先清洗干净耳道,具体做法见急性化脓性中耳炎防护节。坚持按时、足量用药。积极防治急性中耳炎。严禁游泳等易致水进入耳内的活动。保持耳道清洁,干燥。

 

  外耳道炎

病 因:外耳道炎是耳部的常见病,多由挖耳损伤外耳道皮肤,或化脓性中耳炎脓液刺激,或游泳、洗澡等耳内进水,耳内皮肤渐湿软化等,致使细菌感染,引起外耳道发炎。

症 状:症状表现可分为两类:一是急性弥漫性外耳道炎,一是外耳道疖肿。两者皆剧烈的疼痛,张口、咀嚼、牵拉耳郭、压耳屏时,疼痛加重,疖肿溃破后,可自愈,但易复发,容易导致耳周蜂窝织炎或脓肿等并发症。

治 疗

一、内 治

 西药

    复方新诺明,成人首次量4片,以后每次2片,每天2次。小儿每千克体重25毫克,首次量翻倍(用50毫克),每天2次。

二、外 治

(一)西药

1.鱼石脂软膏,外涂,每天2次。

2.金霉素软膏或红霉素、四环素软膏外涂治疗。

3.清洗外耳道后(用3%双氧水清洗),滴入0.25%氯霉素液(眼药水亦可),每日3~4次。

(二)中药

1.复方延胡索酊,外搽局部。适用于剧痛者,有止痛作用。

2.可参考选用急、慢性化脓性中耳炎中药治疗方法。

【防护】平时注意耳部卫生,不乱挖耳屎。耳内进水后,应用干棉签将水及时吸出。患病后,最好卧床休息,保持环境安静,饮食以流质为宜。

 

复发性口腔溃疡

病 因:复发性口腔溃疡,是一种反复发作性口腔黏膜溃疡病变。目前本病的病因尚不清楚,可能与全身功能紊乱、免疫缺陷有关。常见的复发诱因有:消化不良、睡眠不足、精神紧张、肠道寄生虫病、神经刺激、过度疲劳等。

症 状:在舌、唇、颊、腭等处,出现溃疡,一般溃疡数有1~4个。初起黏膜充血,水肿,出现水疱,很快溃破,形成溃疡,大者可大于黄豆,小者如米粒,面上有一层白色薄膜,灼热刺痛,吃东西时加剧,一般无全身症状。严重者可有颌下淋巴结肿大、疼痛,食欲不振,烦躁失眠,口渴便秘,口臭等症。

治 疗

一、内 治

 1.生地黄15克,麦门冬5~12克,木通3~9克,车前子3~10克,鲜竹叶5~6克,甘草梢3~6克。水煎服,每日1剂,重者可日夜服2剂。小儿用量取小者。

 2.怀山药20克,冰糖30克。上药适量加水,武火煮沸后,再用文火煎半小时,煎好倒出药液后,照上法重煎一次,两次药混合后,分早晚两次服用,每日1剂,连服2~3天。

 3.鸡蛋1个,绿豆30克,鸡蛋打入碗中调匀,绿豆放入沙锅内,冷水浸泡约10~20分钟,再煮沸,约3~5分钟,取煮沸绿豆水冲入鸡蛋内,成为蛋花状饮用。每日早、晚各1次。须注意,绿豆不能久煮,煮熟则无效。

 

二、外 治

(一)西药

1.庆大霉素,用消毒棉签蘸取2毫升4万单位的庆大霉素注射液,轻涂口腔内溃疡面,数分钟后再涂1次,每日4次,一般2~3日即愈。

2.维生素E,蘸取维生素E胶丸内的,涂敷在溃疡面上,每日4次,3~4天即可愈合。尔后,每晚睡前服100毫克,持续1个月,以防复发。

3.维生素B2、维生素C疗法,将维生素B2、维生素C各1片研成粉末,置少许于无菌棉球上,放在溃疡面上5~10分钟,使药物直接吸收,一般3~4次可痊愈。

4.3%双氧水 每天用3%双氧水擦洗溃疡面,然后用一小棉球蘸双氧水,置于溃疡面上5分钟,每天数次。对口腔黏膜损伤,感染所致的溃疡颇效。

5.甲硝唑(灭滴灵)或黄连素片研细末,每天涂擦患处数次。

华素片,含咽,每日数次。

(二)中药

1.枯矾10克,冰片1克,上两味混合研细粉,装入瓶内密封备用。用时以棉签蘸药少许,涂于口腔溃疡处。

2.白矾6克,白糖4克,将上两味药放入瓷器内,置文火上加热,待其熔化成膏后稍冷即可。用时以棉签蘸少许涂于溃疡面上,每日1次,气候寒冷时易凝固,须加温溶化再用。用此药后,溃疡处疼痛增剧,口流涎水,3~5分钟即可消失,一般不超过3次即可治愈。

3.冰硼散,或锡类散,或西瓜霜,每日数次外涂患处。

4.儿茶3克,冰片1.5克,共研细末,每日涂患处数次。

5.吴茱萸30克,研末,用醋调糊,敷足心。每日换药1次。

6.细辛9克,研末,加醋调糊,敷脐,尤适用于小儿。

7.小儿可用:吴茱萸8克,胆南星2克,大黄2克,上3味药研细末,与适量陈醋调成糊状。每次取适量,待患儿睡熟后涂敷于两足心,外加纱布包扎,12小时后去之。根据病情,次晚可再用1次。

8.大黄、朴硝各等份,加面粉、醋适量调糊,外敷肚脐,每日换药1次,一般3天左右可痊愈。

9.生石膏3克,冰片0.3克,青黛、龙胆草、大黄各0.6克,血竭0.1克,上药共研细末。先用金银花2.4克,甘草1.5克,加开水约100毫升浸泡,待冷,取消毒棉签饱蘸此水清洗舌面后,再涂药末,每日3~4次。

10.绿豆7粒,白矾3克,硼砂2克,青黛、冰片各0.5克。前3味药装入一个蚕茧内,用镊子夹住,置香油灯上燃烧,以蚕茧焦黑,白矾开花为度,掺入青黛,冰片,共研细末,贮瓶内备用。用时取适量药末吹撒患处,每日3~4次。

11.白矾30克,活蜘蛛4个,冰片1克,放白矾入沙锅内熔化,然后放入蜘蛛,待白矾成枯矾时离火,剔去蜘蛛,放乳钵内,加入冰片共研成细末,贮瓶内备用。用时取少许药粉涂患处。每日2~3次。

12.莲子心适量,白开水冲泡代茶饮。

13.西瓜皮炒焦研细末,用蜂蜜调涂患处。

【防护】注意口腔卫生,积极消除诱因。平素多食生大蒜,以清洁口腔,消毒杀菌。少吃或不吃辛辣刺激之品。

 

牙龈炎

病 因:牙龈炎是常见的牙周组织疾病。是由于不注意口腔卫生,牙龈受到牙齿周围食物残渣、细菌等物结成的软质的牙垢和硬质的牙石的长期刺激,以及不正确的刷牙习惯,或维生素缺乏等原因所造成。

症 状:牙龈鲜红或紫红,肿胀,松软,有时龈缘有糜烂或肉芽组织增生外翻,刷牙或吃东西时牙龈易出血,但一般无自发性出血,病人无明显的自觉症状,有时可有发痒或发胀感,口臭明显。

治 疗:  

1.清除牙垢(认真正确地刷牙)及牙石(去医院清除)等刺激物,清除刺激物后,用3%双氧水清洗牙龈和牙周,擦干,再用2%碘甘油或五叶酊,或1%~2%碘酒涂牙龈,每日2~3次。

2.0.05%洗必泰液或0.5%硫酸锌液或浓绿茶水含漱,每日数次。

3.生石膏30克(先煎30分钟),黄连5克,生地黄10克,牡丹皮9克,升麻6克,水煎服,每日1剂,连服3~5剂。适用于牙龈红肿,或脓肿,口气臭秽者。

4.竹叶9克,生地黄16克,木通10克,生甘草6克,生石膏30克(先煎),水煎服,每日1剂。适应证同上。

5.牙龈红肿溃烂、有溃疡者,可依照复发性口腔溃疡治法治疗。

6.大青叶、鲜马兰根、鲜竹叶、金银花、金莲花、女贞叶、苎麻根、夏枯草、马齿苋、杨梅树皮、山豆根适量,或单独用,或二三味合用,稍煎或滚开水冲泡代茶。

7.茄子蒂烧灰,取15克,硼砂10克,冰片30克,共研细末,涂患处。每天数次。

8.刀豆壳烧灰研细末,或可加入少许冰片,涂患处。每天数次。

9.石菖蒲根适量,水磨汁,含漱。每天数次。

10.冰片5克,95%酒精100毫升,将冰片放入酒精,待冰片溶解后即可使用。牙齿完好者,用棉签蘸上药水,放在疼痛处,然后上下牙咬紧,片刻,疼痛就可消失。龋齿有洞者,先将洞内食物残渣清除,然后将蘸上药水的棉球塞入洞内即可。适用于各种牙龈肿痛。

【防护】注意口腔卫生,做到饭后漱口,早晚刷牙,掌握正确的刷牙方法。平素多吃水果、蔬菜。炎症期饮食要清淡,忌食辛辣刺激性食物。

 

牙周炎

病 因:牙周炎是口腔常见病,其病因复杂。如牙垢、牙石、嵌塞的食物,不良修复体等局部因素的刺激,牙龈受到损害,加上细菌的作用,使牙周膜破坏,或维生素C的吸收,利用障碍,或维生素D缺乏,及各种因素导致的机体抵抗力下降,皆可引发牙周炎。

症 状:牙痛是本病的主要症状。早期,牙龈发痒,不适,口臭,继之牙龈红肿,松软,容易出血,疼痛,反复发作。日久牙龈与牙根部的牙周膜被破坏,形成一个袋子,叫牙周袋,袋内常有脓液溢出,炎症继续扩大,可成为牙周脓肿,病情加重,局部疼痛、肿胀,初为硬性,后变为软性,有波动感,可自行穿破,流出脓液,出脓后,疼痛可减轻,可反复发作,非常痛苦。

治 疗

 

一、内 治

 (一)西药

 1.甲硝唑,每天3次,每次1~2片(0.2~0.4克)。孕妇禁用,肾功能不全者慎用。

 2.华素片,含咽,每天数片,或按说明服用。

 (二)中药

 1.熟地、生地黄、玄参、党参各30克,麦门冬、炒栀子各15克,菊花、甘草各6克,水煎服,每日1剂。适用于阴虚火旺型。

 2.生鸡蛋1个,白酒(60°)50毫升,先把鸡蛋打破,倒入碗内,再加入白酒搅拌,稍停片刻,待鸡蛋呈白黄色,一次食完,次日牙痛即消失。风火牙痛用此方最验。

 3.生地黄、地骨皮各15克,煎好后,放入茶叶少许,稍沸即可,用于虚火牙痛时服用。

 4.升麻、细辛、藁本、防风各9克,黄芩10克,甘草2克。水煎服,每日1剂。适用于风火牙痛。

 5.生石膏30克,细辛9克。加水500毫升,先入石膏,煎约20分钟,再入细辛,煎3分钟。冷服,每日1剂。适用于风火牙痛。

 6.熟地25克,荔枝30克,水煎服,每天1剂,分3次服。

 7.地稔根(又名地茄子,地葡萄。洗净,去粗皮)30克,鸡蛋3~5个。上两味加水500毫升,同煮至20分钟时,将整个蛋壳轻轻捣烂,再煮10分钟,去药渣。食蛋喝汤,每日2次,连服2~3天。

 8.豆腐300~500克,咸橄榄4个。加水适量煮汤服用。适用于牙龈肿痛。

 9.咸鸭蛋1个,豆豉30克,粳米30克,共煮熟食用,用于各种牙痛。

10.乌梅9克,生姜1片,白糖15克,先将乌梅、生姜煎半小时后,去渣加入白糖服之。适用于牙龈出血。

11.枣树叶,开水冲泡当茶喝。适用于牙龈出血。

12.栀子、侧柏各15克,蜂蜜30克。先用前2味加水适量煎水,取药液兑入蜂蜜,代茶服用。用于风火牙痛,齿衄。

13.鸡蛋2个,蜂蜜100克,鸡蛋去壳打匀,加入蜂蜜,开水同冲,早晨空腹冷服。适用于风火牙痛,牙龈红肿。

14.白茅根、乌兰(王草),旱莲草各等量,捣烂绞汁,每次30~40毫升,冷饮。

15.芭蕉根30~50克,水煎分2~3次服用。

16.独头蒜2~3头,去皮,置火上煨熟,趁热熨痛处,蒜凉再换,连熨数次,至痛减轻或痛止。

17.黑芝麻茎、叶适量,加水煎汤含漱。

 

二、外 治

(一)西药

1.3%双氧水清洗患处,每日数次。

2.复方硼酸液或0.02%呋喃西林液漱口,每日数次。

(一)中药

1.海桐皮3克,放入杯中,倒半杯开水,泡5分钟,待水色变黄后含漱。止痛效果好。

2.冰片5克,95%酒精100毫升,将冰片放入酒精,待冰片溶解后即可使用。牙齿完好者,用棉签蘸上药水,放在疼痛处,然后上下牙咬紧,片刻,疼痛就可消失。龋齿有洞者,先将洞内食物残渣清除,然后将蘸上药水的棉球塞入洞内即可。适用于各种牙痛。

3.川椒(炒出汗)30克,炙蜂房30克,共研细末,每用6克,水煎数沸,趁热漱口。

4.露蜂房1块,纯酒精适量。将露蜂房放入适量纯酒精中,点火燃烧,待露蜂房烧成黑灰后,用此灰涂于患处。

5.生石膏3克,樟脑1克,共研细末,用药棉包药粉,塞于痛处,随痛随换。

6.白僵蚕(炒)、蚕蜕纸(烧)各等份,上药共研细末,擦患处,良久,盐汤漱口。

7.毛茛1000克(全草)洗净,捣烂,用纱布包好绞汁500毫升,加95%酒精15毫升,置阴凉处静放3天后过滤,滤液瓶装备用。用棉签蘸药水擦痛牙,亦可用毛茛鲜叶捣烂,胶布固定于印堂穴(切忌药水流入眼中),痛止取去,以免起泡。一般2~3分钟即可止痛。

8.乌金藤90克,醋500毫升,上药加水半碗,煎汤熏之,每日2次,连熏3天。止痛效果好。

9.韭菜子30克,麻油拌好后,点燃,用烟熏患处侧的耳中。一般一次即可见效。

10.花椒6克(研细),生地黄20克,食醋10毫升,同捣如泥,做成蚕豆大小药丸。将药丸放在患牙上咬合牙床,张口使涎水流出。如不流涎则更换1粒。止痛效果好。

11.花椒10克,韭菜子10克,将上药放沙锅内,加水300毫升煎至200毫升,用纱布过滤放冷。漱口用,每日含漱5次,勿内服。止痛作用好。

12.独头蒜2~3头,去皮,置火上煨熟,趁热熨痛处,蒜凉再换,连熨数次,至痛减轻或痛止。

13.黑芝麻茎、叶适量,加水煎汤含漱。

 

三、其 他

(一)针灸及点穴

1.风火牙痛:下关、颊车、合谷、内庭。

2.隐隐作痛: 下关、颊车、合谷、内庭、太溪、行间。

3.上牙痛取同侧内庭穴,下牙痛取对侧的合谷穴。用毫针刺法或用点按穴位均可。同时可用灯火灸颊车穴(患侧)。

(二)按摩

1.用食指在牙齿内外面的牙龈上稍用力按摩,并徐徐由牙根方向向后牙来回按揉,如此反复2~3分钟,早晚各1次。

2.掐按患侧下关、颊车、翳风各1分钟,有止痛作用。

3.拿揉双合谷2分钟,可止痛。

4.按揉颊车、下关穴各200次,按揉曲池穴100次,以局部酸胀感为度。

(三)耳穴压豆

    取穴牙、屏尖、神门、肾上腺等,如牙龈溢脓者加胃、大肠;齿痛引耳者加外耳。同时可用75%酒精或烧酒棉球塞入患侧外耳道,有止痛作用。

【防护】注意口腔卫生,正确掌握刷牙方法,坚持每天早、晚刷牙,饭后漱口的良好卫生习惯。积极治疗牙龈、口腔疾病,坚持按时、足量用药。防治维生素缺乏症。

 

急性结膜炎

病 因:急性结膜炎,俗称火眼红眼病。主要由不注意眼睛卫生,致使感染细菌或病毒而引起。

症 状:眼皮、眼球红肿、刺痒、热痛,或磨痛、怕光、流泪、眼 泪多,伴有耳前淋巴结肿大,若护理治疗不当,可并

 发角膜炎。

治 疗

一、内 治

 1.桑叶、菊花(合用或单用皆可)适量,开水浸泡代茶,频服并可用此药汤冲洗眼睛,每天数次。

 2.炒草决明、鸡冠花适量,煎汤或代茶频服,或每天服2次,每日1剂。

 3.野菊花、密蒙花、白杭菊、金银花各10克,煎汤,或代茶频频饮服,或每日1剂,每天2次饮服。可加冰糖适量调味。

 4.野菊花30克,酒大黄10克,水煎服,每日1剂,频频服。每日1剂。忌雄鸡、鲤鱼、牛肉等发物。

 5.决明子15克,夏枯草9克,将决明子炒至稍鼓起,微有香气,放凉、研碎,夏枯草切碎,每日1剂,冲开水当茶饮。

 6.桑叶9克、菊花、草决明各15克,蝉蜕、甘草各5克,车前子12克(或车前草20克),每日1剂,水煎服。

 7.大黄、竹叶、连翘、黄芩、芒硝各9克,山栀子、薄荷各6克,金银花15克。水煎服,每日1剂。适用于有口干苦,便秘的患者。

 8.木贼2克(研末),羊肝10克(切薄片),将2味和匀,隔水蒸熟食用,早晚各1次。需持续用药1周左右。

 9.苦瓜250克,洗净、去籽、切丝,猪油爆炒,调葱、姜、食盐少许,佐餐食用。

10.炒决明子10~15克,粳米60克,冰糖少许,先将决明子煎汁,放入粳米煮粥,加入冰糖适量,顿服。如加白菊花,效果更好。每日1~2剂。

11.白杭菊12克,黄豆30克,桑叶12克,夏枯草15克,白糖15克。前4味加水同煎至豆熟,加白糖调味服用,每日1剂。

12.白木耳30克,冰糖60克,共放锅中,加水煎汤,吃木耳喝汤,每日1次。

13.鸡蛋2个,枸杞叶100克。加水煮枸杞叶,快熟时打入鸡蛋,加适量调料调味。每日服1~2次。

 

二、外 治

(一)西药

1.用生理盐水(或在煮沸的开水内放少许食盐,冷却后亦可使用)冲洗眼睛,每天3~4次,把眼分泌物洗净,日间滴25%氯霉素眼药水或金霉素、四环素眼药膏,每天4~5次。睡前涂抗生素软膏(如0.5%金霉素眼药膏)。

2.病毒性引起的,目前尚无特效药,可用0.5%新霉素眼药水或0.1%疱疹净眼药水点眼。

(二)中药

1.桑叶、野菊花(合用或单用)适量,开水浸泡或煎汁,澄清,冷后冲洗眼睛,每日数次。

2.产妇初乳点眼,每日数次。

3.菊花、金银花适量,用人乳或开水浸泡,点眼,药渣纱布包好,冷敷患眼。每日数次。

4.干姜6克,黄连2~3克,研末,调糊敷涌泉穴,每日1次。

5.薄荷、鹅不食草各15克,青黛、川芎各30克。除青黛外,余药烘干为细末,加入青黛调匀,再研,备用。用时取药适量,薄棉或纱布裹之,塞入侧鼻中,每日数次。

6.活水蛭2~5条,生蜂蜜50毫升,水蛭洗净,置生蜂蜜中浸6小时,取浸液过滤,装瓶备用,每次1滴点眼。注意:不能多次、大剂量点眼,否则易致结膜下出血水肿。

7.鲜半边莲10克,洗净,用手搓成条状,塞鼻腔内,右眼红肿塞左鼻,左眼红肿塞右鼻,2~3小时换药1次,连用2天。

8.老黄瓜1条,芒硝适量,老黄瓜上开小孔,去瓤,入芒硝令满,悬挂阴处。待硝透出,刮下粉末,少许点眼,每日数次,但需注意药物的清洁。

9.鲜榴叶30~50克,水煎过滤,澄清后洗眼、点眼。

 

 三、其 他

耳穴疗法

    取穴眼、目、肝、神门、皮质下,耳尖(点刺或放血)。

【防护】注意眼的卫生,勿与患者接触。患者不可热敷或包扎眼睛,可戴深色眼镜遮光。注意休息,不可游泳和去公共浴池洗澡。忌食辛辣刺激性的食物,多喝水。

 

 麦粒肿

病 因:麦粒肿俗称针眼,是由于不注意眼部卫生,导致金黄色葡萄球菌感染所引起的眼睑腺的急性化脓性炎症。

症 状:外麦粒肿:病变位于睫毛的皮脂腺,部位偏外,外观症状明显,局部红、肿、热痛,溃破出脓后可自愈。内麦粒肿:病变位于睑板腺,外观症状不明显,但疼痛剧烈,翻开眼皮,可见睑结膜(内眼皮)上有黄白色脓点,溃破出脓后可自愈。此时如仍不注意卫生,随便挤脓,易造成眼睑脓肿,蜂窝织炎,甚至海绵窦炎等,可危及生命。

治 疗

一、内 治

 治疗结膜炎的各种中药方也可使用。

 1.金银花、蒲公英、野菊花各20克,水煎服。每日1剂。未成脓时可先用药液热熏,待药冷后服用。

 2.龙胆草、栀子、柴胡、黄芩各10克,水煎服,每日1剂。亦可热熏,如上法。

 3.金银花、野菊花或杭菊花,开水泡代茶频服,亦可热熏,如上法。

 

二、外 治

 1.未成熟时应行热敷,每日2~3次,每次20~30分钟,酌情选用氯霉素眼药水、红霉素眼药膏等点眼。

 2.脓肿已成熟,而未溃破者,可去医院切开排脓,以减轻症状,缩短病程。

 

三、其 他

(一)耳穴疗法

1.耳尖点刺放血5~7滴,每日1次。

2.取穴:耳尖、眼、目、肝、肾上腺。用压豆法或按摩法均可。

(二)拔火罐

    取穴大椎,用三棱针,刺出血后拔罐。隔日1次。

【防护】平素注意眼部卫生。切勿自行挤压排脓,以防并发症发生。如伴有发热、头痛等全身症状时,提示有并发症发生,应立即去医院治疗。

 

 

 

 

 

 

 

 

收藏 推荐 打印 | 录入:yuan | 阅读:
相关新闻      
本文评论   [发表评论]   全部评论 (0)
热门评论
商务合作 |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广告服务 | 诚聘英才 | 意见反馈 | 友情链接 |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