代理分站:
全部科室 快速通道:点击直达您要访问的科室
背景:
阅读新闻

163.肾炎水肿外治可选何法?

[日期:2009-01-24] 来源:唐汉中医药网  作者:未知 [字体: ]

  急性肾炎或慢性肾炎急性发作,常见面目浮肿,随之全身肿胀,尿少,并伴咳喘发热等。属中医“水肿”、“尿血”的范畴。对于肾炎水肿,可选用一些具有发汗解表、通利小便的外治法,以消除水肿,促进康复。

  药浴发汗法发汗法有“开鬼门”,利水道的作用。方如:

  (1)取麻黄10克、生苍术10克、豆豉15克、生甘草6克、生姜30克,共煎水洗浴,至汗出。每天1~2次,连续使用至水肿消退。

  (2)取木通、车前子各10~30克,椒目15克,黑丑10克,葱白30克,煎水沐浴,并频频用毛巾蘸药液擦拭胸腹,至汗出为度。每天3次,连续使用。

  (3)取蝉蜕30~50克,亦可加鲜紫苏叶30~50克,煎水熏洗周身。

  (4)取麻黄、羌活、苍术、柴胡、紫苏梗、荆芥、防风、牛蒡子、忍冬藤、柳枝、葱白各10~15克,加水煎取药汁,倒人浴缸中,待水温降至40℃左右时入浴,汗出即可。每日1次,用于肾炎水肿属风水泛滥型者。

  中药敷脐法(1)鲜麦冬根l把,或鲜蓓草茎叶1把,或鲜马蹄草1把,捣烂,加浓盐水或盐卤,调敷于脐中,干燥则换。此法有较好的利尿作用。

  (2)萱草根、马鞭草、乌桕叶各60克,葱白7根,连皮生姜6克。上药分别捣成绒混匀,做成2个药饼,每次取1个药饼敷脐部,包扎固定,1日更换药饼2次。并可每日用热水袋在覆盖敷料的药饼上

  热熨2~3次,每次30分钟。用于肾炎水肿,一般当日即见尿量增多,水肿减轻,如复发时再用亦有效。

  (3)取甘草、甘遂各等分,研为细末,以凡士林调匀后敷脐中。此法用于慢性肾炎,有较强的利水消肿作用。

  穴位敷药法(1)取鲜蓓草茎叶300克,精盐30克,大曲酒15毫升。先将鲜葎草洗净晾干、捣如糊状,再加人食盐同捣如膏,放在瓷罐中倒人大曲酒搅匀,贮存备用。每次取上述药膏30克做成0个小饼,分别敷于头部囟会穴(即囟门)、脐上水分穴(脐上1寸处)和脐下中极穴(脐下4寸处),外以纱布覆盖,胶布固定。如敷后24小时水肿未消,可隔日再敷,通常连用3~7次即可显效。

  (2)取大田螺4个、大蒜5瓣、车前子末10克,共捣烂,做饼交替敷于神阙、关元、气海等穴。皮肤有灼热感时取下,次日再敷贴。

  (3)取地龙、甘遂、猪苓、针砂各10~15克,研成细末,加葱汁、醋,调敷于神阙、气海、关元穴,干燥则换。或单用甘遂末涂满脐中,并用甘草适量煎水内服。

  敷涌泉穴法(1)取紫皮独头大蒜1枚,蓖麻子仁60~70粒.去掉蒜皮后,一起捣成糊状,分成2份。分别涂于双足涌泉穴,用纱布包扎固定。涂敷1周后,如未效,可再敷7天。此方可用于急性肾炎,一般用药后12小时左右尿量开始明显增多,2~3天后达到高峰;1周后水肿基本消退,血压也可随之缓缓下降。

  (2)蓖麻子10粒,石蒜1个,共捣烂,分贴于双足涌泉穴,每天1次,每次敷药8小时,7次为1疗程。用于急慢性肾炎水肿而体质较佳者。

收藏 推荐 打印 | 录入:tanghan | 阅读:
相关新闻       百病外治 
本文评论   [发表评论]   全部评论 (0)
热门评论
商务合作 |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广告服务 | 诚聘英才 | 意见反馈 | 友情链接 |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