代理分站:
全部科室 快速通道:点击直达您要访问的科室
背景:
阅读新闻

第6章 望眼诊病法

[日期:2012-08-30] 来源:  作者:佚名 [字体: ]

                     第6章 望眼诊病法

 “眼睛是心灵的窗户”,它不仅能看东西,能反映人的内心世界,还可以反映人的年龄、种族、地域特点以及通过它来诊断全身各个部位的疾病。

 婴幼儿的眼睛又大又圆,青少年的眼睛机灵闪亮,成年人的眼睛深沉明邃,老年人的眼睛呆滞浑浊。白色人种的眼睛呈蓝色或碧绿色,黑色人种的眼睛呈棕黑色,黄色人种的眼睛呈棕色。中国人的眼睛有两种主要类型:一种是广东、广西、福建等地的一些人,眼大而圆,眼窝较深,上眼皮有明显的横皱纹(俗称双眼皮),具有南洋群岛一带正统马来人眼睛的特点,叫做“马来眼”。一种是其他地方的大多数中国人,眼睛较小,眼外角上斜,上眼皮大多没有横皱纹(俗称单眼皮),叫做“丹凤眼”。

                       一、虹膜定位诊法

 虹膜是透过眼睛角膜看到的黑眼珠的部分,它可以发生纹理分离、凹陷、变色或色素堆积、瞳孔变形等异常变化,这些变化可以反映人体内部对应部位的病变,将这些异常情况对照虹膜分属部位图进行分析,即可做出对疾病的诊断。

其方法是:让被检查者采取仰卧位或坐位,眼睛自然睁开,凝视正前方。医生面对病人,轻轻用拇指和食指将被检病人上下眼睑撑开,

另一手打开小型手电筒(带放大镜头者为佳),使光线从病人眼侧面射入,记录所观察到的虹膜上的特异反应迹象,并确定其在虹膜上的位置。虹膜分属部位见图6-1。根据中国人虹膜的异常现象,大致有以下几种现象。


(一)斑点

可见于虹膜的任何部位,形状大小不一,颜色可深可浅。

毒性斑点,以颜色很深的沉淀形式位于虹膜网状结构面上,其外观为边缘清晰的多角形,给人以似乎未曾与虹膜接触的印象,仿佛一个海绵屑污染了玻璃表面。在观察时,有些很容易见到,有些需要细心分辨。这些斑点提示一个器官暂时中毒状态,如环境污染、烟草中毒、酒精中毒、滥用药物等造成。当它们长期存在时,则相当于银屑病(牛皮癣)体质和心血管疾病、癌症等。有时甚至要考虑到已有严重的器质性病变。

残余斑点,黑睛上的一些陈旧性、残留的斑点,即一些小小的浅黑色斑点,它提示该部位所表示的器官病理过程的结束。实际上,

往往是一些疾病康复后留下的一些“烙印”,就像肺结核病愈后,所留下的钙化点。但应予以有效的监视,不断的复查,以便及早发现可能复发的疾病。

色素沉着,斑点呈色素颗粒状堆积,孤立地散在于黑睛表面,斑点可呈现如下颜色:①金黄色素多意味着器官脆弱。②淡黄色素多意味着化脓性感染。③暗黄色素多意味着中毒。④绿色色素多意味着结核病或绿脓杆菌所致疾病。⑤暗绿色素多意味着恶性疾病的可疑,尤其在呈鱼胆形态时更是如此。⑥红色色素多意味着出血,如果成小洼状密集于黑睛表面,就说明出血正在进行。⑦苍白色素多意味着炎症,如果出现大小不等的苍白区,多是急性炎症的表现;如在膀胱、尿道区出现,多见尿路感染;如靠近外周出现苍白点,多是淋巴结炎。⑧黑色色素多意味着器质性病变。色素比黑睛(棕黑色)更深黑,分布在黑睛任何部位,形状大小不一,颜色可深可浅,如在心脏区见到黑点,多见于冠心病、心肌梗死、风湿性心脏病等;咽喉区有黑点见于扁桃体炎;肾区或膀胱区有黑点见于泌尿系统病变。⑨褐色色素在小儿则多半提示患有肠蛔虫病。⑩颜色不同的分散色素点多提示患风湿病。皕瑏瑡晶莹的亮点多提示脑神经有病症。

   (二)辐射状黑线

    黑睛上出现黑线,并呈车轮状或辐射状,则表示在它们所出现的那个身体节段,有某种程度的神经紧张,如手术后、伤后或治疗后构成的神经痛症。

   黑线出现在黑睛12点处,就意味着全身无力状态,极度疲乏。此种情况辐射状黑线常呈扇形或日光射线状。

    黑线出现于某个区域,则又可以表示该区域的器官有疾病。如慢性肾炎病人在肾区常见此线;咳嗽胸痛病人在肺部、肋部可见此线;腰腿痛病人在腰背部或腿膝部常见此线。如果黑线单独出现在12点,还可以考虑是颈椎病或偏头痛患者或脑内病变的表现,有时长期失眠的患者也有此现象。

    据研究,虹膜表面的黑线,实际上是埋藏在虹膜实质里的血管。至于花环扩大,纹理增粗,并呈现多种形状黑线,是虹膜血管对各种有害刺激的一种非特异性反应。

(三)白色同心环

白色同心环在黑睛上的出现,着重提示受检查者特别有痛性痉挛及挛缩素质。

白色同心环位于左眼黑睛上,尤其是在脑区颞部,就应考虑到心脏异常的可能性,特别是在黑睛上找到5个以上的白色同心环时,就要怀疑是心绞痛、心肌梗死、肾绞痛、胆绞痛、肝区疼痛的可能。

在黑睛外周有一圈同心环存在时,这往往又是关节炎的表现。也有学者认为,在以上辐射状同心环的条纹间的虹膜纤维变厚且呈绿色时,就是关节炎。

老年人在虹膜周围出现一圈乳白色或灰暗色的环,俗称老年环。如果单独出现于上部脑区,多为脑部供血不良,见于高血压、动脉硬化,或低血压患者,常见的自觉症状是头晕头痛。

在靠近黑睛外周边缘见到1~2个白色的不完整的圆圈,称为收缩圈或神经圈。此类圈多见于曾遇交通事故、创伤或受恐吓者,表现为精神紧张、焦虑、恐惧等,又称它为“惊恐圈”。

(四)陷窝

陷窝亦即隐沟,又称窝孔,是形态不一、大小不等的凹陷,散布在各个区域。它的出现意味着有机体功能的缺损,见于多个器官的损害、慢性贫血,少数患者属先天性缺陷。如果穹窿(陷窝)的底是张开的,就要注意到疾病在演进,如果穹窿的底是关闭的,说明损害已稳定,但仍不可放弃监护。

(五)缺损

缺损以虹膜上方缺损多见,许多颅脑外伤病人,或脑供血不足者可有此表现。若缺损较浅,颜色呈浅黑色,表示病程短,症状轻;若缺损较深,颜色呈深黑色,表示病程长、症状重。

(六)代谢环

代谢环即瞳孔周边,也可以认为是依附虹膜上的瞳孔边缘部分,其色呈褐红,饰以略暗花边而形成瞳孔缘。实际上相当于前后色素层的虹膜后面上皮层向前翻转,卷成略隆起的色素边缘,其鲜明程度也因人而异,如图6-2。

代谢环的完整、光滑,说明全身各器官的主要功能是完整的,它的存在标志着虹膜其他各部位器官显示的疾病都属良性。这有助于判定疾病的严重程度,是目诊中最具特征的部位。此外,代谢环也是副交感神经系统的投影所在,这种神经系统的紊乱可以导致代谢环色泽的改变甚至褪色,因此:①当人体代谢机能处于完整正常状态时,代谢环依附于虹膜的瞳孔缘,外观光滑、完整。②在人体代谢机能紊乱时,代谢环变为残缺不全的点线状或呈半月形(月牙形),甚至缺如。此时应寻找其他虹膜信号,须用不同倍数的放大镜,才能看清楚虹膜的微细纤维。此时应高度警惕,到医院进一步作相应检查为好。③有时尚能检查到无代谢环的瞳孔,此情况表示病情恶化,往往是危重症的晚期。当然,先天缺陷者,不在此列。

 (七)消化环

 黑睛上的消化环分两部分,占瞳孔区域的代谢环与卷缩轮二者之间的地带,内侧1/2表示胃的结构及功能状况,如图6-2。其病理改变主要表现在其相应区域的纹理稀疏、肥厚、凹陷、斑点、颜色深浅等方面。例如,在右眼消化环7点处,靠近卷缩轮的地方,相当于阑尾投影区,有纹理稀疏征,并在其间可见一凹陷穹窿,颜色浅淡,凹陷深,触及虹膜实质,这就提示患者有慢性阑尾炎的病症。

 (八)卷缩轮及周边地带

 卷缩轮在正常人是靠近瞳孔缘部的花冠状隆起条纹,该轮区分黑睛表面为狭宽两部,狭部即消化环区(瞳孔部虹膜),较宽部名睫状部虹膜,它表示全身器官投影区,其结构表示交感神经系统和几种较大的代谢功能(体循环及淋巴系统)情况的投影,如图6-2。根据病理过程的改变,此域常出现随之而演化的隆起和色变。

正常时黑睛的卷缩轮纹理均匀而纤细,有规则,病变时此轮明显异常,表现为增粗、扩大,状若蔷薇花环(俗称花环扩大),甚至残缺不全。有人认为卷缩轮的异常,是有毒物质刺激引起的,常见于急性肝炎、慢性浅表性胃炎等。若仅见十二指肠区出现纤维增粗、凹陷,多为十二指肠球部溃疡。又如,慢性结肠炎病程中,由于肠的血管、淋巴系统的炎症水肿充血,而导致卷缩轮变形向外膨胀、凸起,形成典型的慢性肠炎表现。其实,由于卷缩轮处在瞳孔部虹膜与睫状部虹膜互相过渡地带,有错综复杂的结构内容,且此结构所占的位置又狭窄,所以在对黑睛卷缩轮及其周边的病理阐述时有较大分歧和异

议,判断时需认真分析。

(九)黑睛外周部

黑睛外周部即睫状部虹膜也分为内、外两环。

内环占全部位内环占全部位的2/3,是躯体各部不同器官节段投影的相对应区,每侧眼睛的睫状部虹膜可划分成多个节段,每个节段分别确切地代表相应器官的投影,如图6-2。左右两侧各眼的黑睛分别表示躯体各半侧之对应器官,躯体中线部的器官共属两侧黑睛的投影节段。也有人提出,某些节段器官的投影也能交叉代表与之对应的躯体之另半侧的器官。即左眼虹膜异常提示右半身疾患,右眼虹膜异常提示左半身疾患,左右两眼虹膜都出现异常,则提示人体中间部位或两侧都出现了病变。如胃肠有病,则双瞳周均见环状斑。


 外环占1/3,为周边血管的投影,如图6-2。有实验证明:所有来自躯体周边血管的病变(包括从皮肤来的),都能在此环上表露出

 黑睛结构的改变。同样,内2/3的各器官投影区出现色泽、斑点、穹窿及结构的变化就提示本器官的相应性质病变。例如,在右眼黑睛(睫状部虹膜)8点处,相当于肝对应区有色素堆积,或凹陷穹窿,就提示肝脏的病变为慢性肝炎。如果其他部位亦出现相关的恶性信息,就要考虑肝癌的可能。

 值得注意的是,在病理情况下,虹膜还可以出现黑痣、结节、萎缩、缺损、红变,甚至出血、穿孔,属虹膜本身的病变,对全身疾病没有诊断价值,应予以区分。

 远在公元前4~5世纪,西医鼻祖希波克拉底曾提出“眼睛如何,身体即如何”的见解。1866年匈牙利医生依格纳茨·佩克采利撰写了一部有关虹膜诊断法的书,并绘制出虹膜脏器部位图。以后又有许多人对虹膜诊断疾病的方法进行了更深入的研究。现已证实,人的虹膜是一种特殊的调节器,它能使光脉冲通过大脑中枢与人体内所有器官保持着各种复杂的联系。内脏所有器官及系统都在这小小的薄膜上有自己的代表区域,有自己严格固定的色素细胞群。如果某一器官出现病情,就会通过神经冲动,向大脑发出信号,大脑将这一信号转送虹膜上相应区域的色素细胞群,于是就会在虹膜上出现各种异常改变。

 祖国医学对虹膜能够反映全身疾病的现象也早有认识,黄帝内经中阐述的“目部五脏分属”与现代“虹膜分属部位”中的内脏分布有许多相似之处。中医学传统的整体观念认为,人身是一个高度统一的有机整体。在人体的相对独立的各局部的特定区域,往往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出体内器官的某些病理变化。灵枢·大惑论中说:“五脏六腑之精皆上注于目,而为之精。精之窠为眼;骨之精为瞳子;筋之精为黑眼,血之精为络;其窠气之精为白眼;肌肉之精为约束,裹撷筋骨血气之精而与脉并为系上属于脑。”故此可以看出眼与脏腑之关系尤为密切。中医的“五轮八廓”之说将黑眼称为风轮,认为属于肝,又称风廓属胆;瞳神(即瞳孔)称为水轮属肾,又称水廓属膀胱,已明确指出虹膜能反映肝、胆、肾和膀胱等内脏之生理病理状况。从脏象学说的观点看:目为肝之窍,能重点地反映体内肝脏的情况,并且“肝藏血”,有调节血量的作用。眼的功能也受肝血调节。若血的质和量不足,肝之窍就受影响,故在眼上有所反映。因此,“目受血而能视”,也可以认为是五脏六腑的病证能够投影于虹膜从而藉以诊断各器官功能紊乱的中医理论依据之一。另外,从经络学说来看:手足三阴三阳经脉几乎都直接或间接地和目睛有联系。正如灵枢记载的那样:“十二经脉……其血气皆上于面而走空窍,其精气上走于目而为睛。”眼睛通过经脉与躯体各部构成了一个完整的统一体,体内脏腑或某个感觉器官以及经脉本身的病变或功能紊乱可以通过传导,使脏腑的疾病能从虹膜上反映出来。

                        二、巩膜定位诊法

巩膜即白眼珠,正常为乳白色,不透明状,幼儿的巩膜较薄,由于色素透露,致使巩膜呈蓝白色。老年人的巩膜因脂肪沉积而呈淡黄色。覆盖在白眼球(珠)上面的一层薄膜称为球结膜,覆盖在内眼睑上者称睑结膜,两种结膜的连接处称为结合膜。

巩膜诊病法主要是观察巩膜与结膜之间血管(络脉)的改变,以及出现的黑点、蓝斑、瘀血点等异常现象,而推测全身疾病的诊断方法。检查时,应用手指撑开被检查者眼睑,暴露巩膜和结合膜部。检查巩膜上部时,应令被检查者向脚尖方向看,检查巩膜下部时,令被检查者向头顶方向看,以便充分暴露检查的巩膜部位。

   (一)眼区巩膜的划分与内脏的关系

眼睛和五脏六腑都有联系,利用八卦划分眼睛八区,然后确定脏腑在眼睛上的反映区,对于诊断和治疗疾病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先以左眼为例,为了使用方便,将乾、坎、艮、震、巽、离、坤、兑改用1、3、4、5、6、7、8八个阿拉伯数字代表。具体的方法如下:两眼向前平视,经瞳孔中心做一水平线并延伸过内、外眦,再经瞳孔中心做该水平线之垂直线,并延伸过上、下眼眶。于是将眼区分成4个象限。再将每一个象限分成2个相等区,即8个象限,区域相等,此8个相等区就是8个经区。

划区时,人仰卧头向北、脚向南。左眼的西北方为乾卦,正北为坎,东北为艮,正东为震,东南为巽,正南为离,西南为坤,正西为兑。与脏腑的关系,乾属金,金生水,坎为水,肾、膀胱属水;水生木,正东方肝、胆属木;木生火,正南方心、小肠属火;火生土,西南方坤为地,脾、胃属土。东北艮为山,山是高峰,划为上焦;东南巽为风,划为中焦;正西兑为泽,划为下焦。划分后的左眼八区如图6-3。

根据中医的经络学说的理论,得知,经络在人体的分布除任、督在前后正中线为单行外,十二经都是左右相同,即左眼的外侧对应右眼的外侧,内侧对应内侧,因此我们把左眼图左右翻转作为右眼的八区划分,如图6-4。实践证明,此法具有很高的诊断和治疗准确率。



(二)巩膜上的异常斑点

蓝斑是在巩膜上,呈现一种如针尖至绿豆大小、不规则的、不突出黏膜面的蓝色和紫褐色斑点,斑的边缘多清晰,也有模糊的,斑数在1~7个不等。此征象常见于肠道蛔虫病的患者。

黑点是在巩膜与结合膜间的毛细血管顶端和旁边,呈现出近似圆形的1个或多个青黑色斑点,直径有1~3毫米大小,此征象多提示有蛔虫或蛲虫感染。黑点大,表明寄生的是成虫;黑点小,表明寄生的为幼虫。黑点多,表明虫较多,黑点少,则虫较少。黑点出现的部位多在黑眼珠左、右上方的巩膜区,下方有时也可见到。所以在检查时可令病人上下、左右转动眼球,以利全面观察。

紫色云斑是在巩膜与结合膜间的毛细血管上端和边缘,呈现出多样状的浅紫色、云絮状斑块,此征象提示病人有钩虫感染,并且斑块大,为感染程度较深;斑块小,为感染程度较浅。紫色云斑与蓝斑应注意鉴别,并可结合病史、症状进行判断。

瘀血点又称“报伤点”,在巩膜或巩膜与结合膜间出现浮起的青紫色小血管,小血管的末端颜色较黑,状如针头大小的点。这种瘀血点,在无眼部本身疾患或眼部自觉症状的情况下,常提示身体某处曾受过伤。若瘀血点离开血管末端而在其附近或中部者则无诊断价值。

根据瘀血点的颜色、形状可以辨别受伤的程度。如色淡如云彩或黑而兼白、散而不聚者,系伤在气分;若色黑而沉着、凝结如小芝麻者,系伤在血分;若黑点周围有色淡如云彩呈不规则晕状者,则为气血两伤。根据瘀血点在眼上的位置,可以确定身体受伤的部位,通过大量的临床观察,发现有以下规律:

(1)报伤点出现在眼的上半部,主要反映腰、背及上肢的伤病。腰部的瘀血点偏向内侧或靠近瞳孔;肩胛与脊柱的瘀血点多居中;上肢的小血管分支短,瘀血点多偏外侧,同时远离瞳孔;下肢的小血管分支长,故超过瞳孔水平线。若上下肢同有损伤,则小血管可能中断跳跃。

(2)报伤点出现在眼的下半部,主要反映胸部及下肢的损伤。伤在乳头上方,瘀血点居中;伤在乳头上内侧、胸骨旁,瘀血点偏于内侧;伤在乳头外侧、下方及锁骨窝下,则瘀血点偏向外侧;伤在胸骨柄两侧,则呈“丫”形小血管分叉,瘀血点位于分叉的末梢。

(3)报伤点出现在眼的外侧,按瘀血点上下顺序分别是腋后线、腋中线与腋前线受伤。出现在眼的内侧,提示对侧腋胁受伤。

(4)有的瘀血点连接的小血管会出现怒张如螺旋型,有的呈波浪型、倒勾及粗细不一等。螺旋型提示有较剧烈的疼痛,有气血两伤之证候;波浪型则提示有神经痛;若血管突然成角状转折,说明有神经反射痛;血管倒勾表示转位对侧;血管粗细不一,虽无瘀点,也提示有伤。

(5)瘀血点除能诊伤外,有的还可提示其他疾病。如血管的末端达球结膜,瘀点黑红或粉红,且较粗大,则提示肝病。双眼上睑结膜外侧有鲜红或黑色、蓝色的斑点,则提示肾病。另外,巩膜上若出现绿点,常提示患肠梗阻。

(三)巩膜上的毛细血管变化

 人的巩膜上可见隐约纵横交错的毛细血管,中医称为络脉。正常人的毛细血管纤细而不明显,尤其是儿童的眼球,如果没有生过大病,巩膜往往青白洁净,看不出毛细血管的分布。若是生病以后,或由皮肤通过经络而内传到脏腑,或由脏腑外传到皮肤,不论某一经或某几经受病,都可以从巩膜上显露出来,如果毛细血管一经出现,其残痕与生长存,不易完全消失。

巩膜上毛细血管的情况大体有七种:①根部粗大。由白睛边缘处毛细血管粗大,渐向前则逐渐变细,此种形状多属于顽固性疾病。②曲张或怒张。毛细血管出现曲张,由根部延伸,中间转折曲张,以至于怒张。为病势较重。③延伸。毛细血管由某一经区传到另一经区,说明病变由某一脏腑转变为另一脏腑;或后一脏腑的病变由前一脏腑引起,为病之本源。④分叉较多。此种现象多出现在眼球上部,眼球下部亦有时出现,说明病势不稳定而容易变化。⑤隆起一条。多属六腑的病,因巩膜与结膜的毛细血管深浅不同,五脏的病多出现于深层,好像毛细血管在玻璃板下面。六腑的病多在表层,好像在玻璃板上面。⑥模糊一小片。此种毛细血管多发生在肝、胆区,肝郁症、胆结石症多见。⑦垂露。巩膜上毛细血管下端像垂着一颗露水珠一样,前面已有描述,见于胃肠,多为虫积;见于其他经区,多属郁症。

巩膜上毛细血管的颜色大体有八种:①毛细血管鲜红,为新发病。属于实热,病势正在发展。②紫红说明病为热盛。③深红说明热病而病势加重。④红中带黑说明热病入里。⑤红中带黄说明病势在减轻。⑥淡黄说明病势将愈。⑦浅淡说明气血不足,属于虚证或寒证。⑧暗灰见于陈旧性病灶,病变已经痊愈;若由暗灰转为淡红是旧病复发的征兆。

如果在巩膜与结合膜间的不同位置上毛细血管出现了充血、曲张、增粗、颜色变化和异常延伸等现象,常表明机体内部某个脏器发生了病变,常见的有以下九种情况:①下睑结膜的小血管呈波浪型弯曲,常提示患有心脏病。②双眼上睑结膜内侧的小血管到达球结膜,呈紫红色,较粗大如直线者,提示有脾病。③上睑结膜内侧,血管线上或周围有似带状疱疹似的水疱,常提示有肺病。④巩膜与结合膜间,瞳孔正下方,相当于钟表6点钟的位置,出现小血管充血扩张,常提示有胃病或胃酸过多症。⑤在眼的内下方,巩膜与结合膜间小血管充血、扩张呈淡青色,常提示有肝炎。⑥巩膜上有条血管呈“一”字形,横贯内外眼角。如发生在左眼多有胃病;如发生在右眼多为肝病;常喝白酒的人也可见到这种现象。⑦巩膜上出现充血样血管进入瞳孔的称为“赤脉贯瞳”,这是瘰疬(颈淋巴结核)病的一种征象。独有1条赤脉穿入瞳孔的,说明病较轻;若有2~3条赤脉同时穿入的,则说明病重;若赤脉不穿入瞳孔的,为最轻。⑧眼球上半部结膜表层血管出现横行(健康人呈“人”字形走向),使血管走向呈U形,或结膜下层呈“一”字形的静脉显露,可见于消化道恶性肿瘤,如胃癌、肠癌、肝癌和食管癌等。⑨在眼的外下方,巩膜与球结合膜间(相当于钟表5点与6点之间处),小血管粗大,明显充血、曲张,颜色有鲜红、淡红,或红中带黄、红中带黑等,常提示有痔疮,此征象称为巩膜痔征。痔征出现1条,且末端没有分支,表明只有1个痔核;末端有分支,或在同一位置呈现2条痔征的,表明有2个痔核;痔征的条数多,或分支多,表明痔核的个数也多。痔征细小,不很曲张,也不明显的,为痔核小;痔征粗,且曲张有力的,为痔核大;痔征的根部特别膨胀,或数条并在一起的,为痔核有垂脱现象。痔征见于左眼的为肛门左侧有内痔;反之则在右侧;如两眼都有,则左右均有痔疮。

上述方法,如有其他眼病或其他疾病,如沙眼、急慢性结膜炎、电光性眼炎、脑压增高以及肺部疾患等,凡能引起眼球结合膜血管充血、扩张的,均可能使痔核诊断失去意义。同时本痔征仅限于内痔,属于外痔及肛裂则无意义。如在上述部位出现血管多而且杂乱时,

根据肺与大肠相表里的理论,应考虑肺或支气管有病变,不能作为痔征。痔征还应与胃病眼征、肝炎眼征相互参照。

                     三、巩膜本身颜色的变化

(一)一般望诊法

巩膜在正常成人应为白颜色,在儿童可为青白色。如果巩膜特别青白,可能是肺气虚的表现。

巩膜发黄首先应考虑是否为黄疸,若为黄疸,小便和皮肤也会发黄,那就说明脾胃被湿邪所困。眼内、外眦间出现一条带状发黄区,而巩膜其他部位颜色正常者,可见于成人的睑裂斑,为脂肪沉着,不属于病理情况,应注意区分。

巩膜发青是身体某个部位疼痛的征象。巩膜发青也可见于生殖器官发育不全、身体病弱者。巩膜青蓝色有神经质的倾向。在疟疾、梅毒及热邪困郁等病者也见此色。女性若眼球泛青,可能是患有歇斯底里的征象。

全部巩膜发蓝,见于先天性成骨不全。局限性不规则的蓝斑,见于巩膜软化症。巩膜发蓝,为缺铁性贫血的特征。经调查,85%的缺铁性贫血者会出现蓝巩膜,而在其他贫血者中蓝巩膜仅占7%。这一体征在年龄和性别上都没有明显的差异,而且远较其他任何病种更为常见。这是因为,铁剂在人体内具有螯合成纤维细胞合成胶原的作用。一旦机体发生缺铁,就可导致胶原合成受阻,使眼睛的巩膜变薄,巩膜下蓝色的脉络膜就显而易见。

巩膜也会出现红色,这是由于巩膜上大量的毛细血管充血、扩张的表现。巩膜一部分呈鲜红血斑,可见于剧烈呛咳、呕吐、酗酒、外伤和妇女逆经等症。鲜红色的充血造成的巩膜发红,可能为痛风性结节。从中医角度讲,色鲜红者多为心肺实热,或血热妄行;色淡红的多为虚火;色暗红的为热郁血滞。巩膜常有红雾红丝产生,也见于心中烦恼之人。

巩膜色黑常见于慢性消耗性疾病,最多见者是痨病(相当于结核病),痨病的后期不但两目暗黑,连眼泡和其周围也会出现青黑色,这时,肾气就衰败了。

巩膜呈淡灰色,可见于消化不良患者。

 

(二)望色定位法

眼白珠洁白而有光彩为正常情况。

黄色主上,疾病部位在两侧锁骨中线以内,乳头连线以上的胸部。

红色主中,位于两侧锁骨中线以内,乳头连线以下,脐水平线以上的胸腹部。

黑色主下中,位于两侧锁骨中线以内,脐水平线以下的下腹部。

青、蓝色主下两侧,位于两侧锁骨中线以外,脐水平线以下的两侧少腹部。

                      四、巩膜血丝、瘀点定位法

 (一)血丝定位法

 左眼血丝主左侧疾病,右眼血丝主右侧疾病。     以两眼的瞳孔作为标准,各分内、外两侧,又自上而下分为天、地、人三部。天部为瞳孔水平以上的眼白珠,人部为瞳孔水平部位的眼白珠,地部为瞳孔水平以下的眼白珠。

瞳孔内侧主人体内侧,瞳孔外侧主人体外侧。

血丝出现部位与人体疾病相应的关系。①瞳孔内侧天部主锁骨中线以内,乳头水平线以上胸部。②瞳孔内侧人部主锁骨中线以内,乳头水平线与脐水平线之间的胸腹部。③瞳孔内侧地部主锁骨中线以内,脐水平线以下腹部。④瞳孔外侧之天、人、地,即与瞳孔内侧划分方法相同,只是位于该部的外侧。⑤在判断疾病时,并不是以单独几条血丝来决定的,而是以血丝集中处作为标准,称之为“痧”。⑥“痧”可以分为黄痧、青痧、紫痧三种,表示疾病性质及轻重不同程度。黄痧、紫痧属阳,病在气分,黄痧为轻,紫痧为重;青痧属阴,病在血分。⑦痧的形态有垂直状、螺旋形状、蜘蛛网状三种。垂直状的垂直方向与疾病蔓延方向一致,螺旋形状表示有疼痛症状。蜘蛛网状常见于哮喘病人。

(二)瘀血点定位法

 瘀血点是指血丝末端的圆点而言,此点必须与血丝相连才有价值。否则,如离开血丝,虽有点出现,但无诊断意义。

 一般来说,出现瘀血点,即表示有固定的疾病部位,或者有块物症结出现,同样可以从其颜色的深浅、形态变化,及其出现部位而判断内脏疾病。关于其判断颜色与部位的方法,同前所述。

                      五、眼睛的神态与形态

陈抟云:“眼宜黑白分明,光彩射人,眸子(指黑眼之瞳仁)端正,不上不下,不歪不斜,方为有用(笔者注:即健康人)。目不视正,为人刚介;心平上视多败,下视多奸,斜视多偷,浮光多淫,露神多夭。”概括了眼的生理、病理、心理现象和疾病的关系。

眼睛特别有神者性格刚强,眼有神而镇定者身体健康。

眼力不好,看东西时发呆者精神不振,身体虚弱。

眼睛混浊不清者,心情不好。精神病人的眼睛混浊,反应迟钝,常表现为过度的兴奋、烦躁。

两目无神光,或血贯瞳仁者,多为高龄肝肾阴虚之人,也见于急慢性病人、危重病人和长期忧郁成疾的病人。

眼球突出具体表现有四种:①双眼突出可见于突眼性甲状腺肿、高血压、震颤麻痹症(帕金森综合征)、性功能亢进者。还可见于高度近视、先天性青光眼、继发性青光眼和葡萄膜炎引起的角膜或巩膜葡萄肿等。②眼睛凸起而喘者,属于中医的肺胀,见于肺气肿、哮喘性支气管炎和过敏性支气管哮喘症。③昏迷病人突然两眼凸起者多见于脑水肿。④单眼突出多半因脑肿瘤所致,若眼球突出的同时,伴有与脉跳相一致的搏动,则可能是颈内动脉海绵窦瘘。

眼球凹陷的具体表现有三种:①眼球凹陷者,可见于身体严重消瘦者,患霍乱、痢疾、腹泻、糖尿病等脱水症者,也可见于心情严重苦闷者。②中医认为,病人眼球下陷窠内,是五脏六腑精气已衰,病属难治;如仅微陷,是脏腑的精气未脱,病属可救;若内陷很深如骷髅,视物模糊,便是阴阳衰绝的死证。③小儿眼窝凹陷,目倦神疲,除脱水症外,也可为脾气虚弱的表现。

眼睛小的人,一般较文静,缺乏表现力,比较忧郁,但毅力较强,眼睛小而眼角细长的人,一般善于思考,能深谋远虑,易患头痛、头晕等症。眼睛大而有神的人,一般较灵活大胆,有勇气,精力比较旺盛,性格外向者多见,比较敏感,富有表现力,若眼大而无光,则可能是胆小怕事的人。

患水肿、热性病、高烧时,可以出现一侧眼睛大、一侧眼睛小的情况。

外眼角向上挑的人,较倔强,自尊心极强,感情非常激烈,易患各种情志病。

 有人认为,眼斜视或近视的女人比较性感。另外,斜眼的女性,大多患有胸部疾患。

眼内斜视者和两眼珠大小不一致者,均易患脑溢血;眼外斜视者易患癌症。

焦躁的眼神见于发热、大动脉闭锁不全症。

小儿患结核性脑膜炎时也可见到眼睛呆滞成吃惊状态,对人充满敌意。

眼流泪水,伴有红肿、痛、羞明症者,称为“热泪”,由风热、

肝火所致;若泪下无时,迎风更甚,眼部不红不肿,称为“冷泪”,多为

肝肾两虚或悲伤哭泣过久所致。

两眼干涩无泪者,多为肝血虚。眼球干燥多为缺乏维生素A,另外慢性肝炎病人中有一部分患有干燥综合征,其中除口干、鼻干、皮肤干燥外,也有眼干的症状。

小儿啼而有泪为病轻,无泪者为病重。

眼生眵,多因肺热所致,眵多硬结为实热,多而不结为虚热。麻疹在出疹期亦目眵较多,甚则两眼睑粘连不能开目。小儿眼眵多也可见于肝经有热。

昏睡露睛,是脾胃虚极的表现,小儿睡时露睛,多属脾虚。若睁眼闭眼都觉得很费力的话,说明元神疲惫已极,病情相当严重。

                    六、眼睑两眦和睫毛的变化

(一)眼睑的变化

上眼皮内侧近鼻根处若长有黄色或暗褐色扁平柔软、表面光滑的小瘤,称为“睑黄瘤”,常提示胆固醇过高,或患有肝胆疾病,多见于中年以上妇女。

眼睑结膜苍白者,可见于各种原因引起的贫血。

眼睑皮红边缘湿烂是脾胃湿热的表现。

眼睑皮肤过于燥滞者,常见于饮酒过度和维生素A缺乏症。

目下眼睑周边又称为泪堂,此处色泽鲜亮色微黄则无病。

妇女患有白带病时,下眼睫毛边缘即与眼下胞相连合处有明亮带,这种明亮带成条线状,色呈轻度浅黑而明亮,若从侧面观察看得更清楚。

下眼睑若出现青黑色素沉着者,俗称为黑眼窝或黑眼圈,可能提示肾脏、卵巢或膀胱有问题。也可由于长期失眠、经常熬夜、过度疲劳、房事过频、久病缠身、郁闷苦恼等引起。

妇女经期、痛经症、白带病或患痔疮的病人也可出现黑眼圈。

另有黑眼圈综合征,又称过敏晕征,患者眼眶下颜色较暗或微肿,可见于过敏性鼻炎、鼻窦炎。

小儿目眶周围灰暗带黑色,常见于极度营养不良。

眼睑及眼角皮肤青灰色,或有色素沉着,提示患有肝病。

眼睑边缘黑色见于神经功能兴奋所致。

中医认为黑眼窝多因肾虚或肾水上泛引起,对症治疗可获良效,当然也应改变不良的生活习惯。

眼睑紫暗肿胀,提示气滞血瘀及外伤等症。

妇女怀孕后会出现下眼睑色素沉着,并可随着妊娠月份的增加而越加明显,一般来讲,它的颜色是一种青、红、紫的混合色。

有人认为,孕妇眼眶上下青黄,“人中”也青黄色,可能生双胞胎,上眼睑青暗或下眼睑红而浮肿如卧蚕状的孕妇多有难产。

中医认为,眼睑属脾,若呈现灰黑煤炭之色,说明脾的运化功能失司,多因痰饮为患。具体而言,眼睑上晦暗者,多为寒痰,眼睑下灰黑色,多为寒饮,眼黑颊赤者多为痰热。妇女若眼眶灰湿,为崩中带下的征象。

两睑似桃红之色,从“鱼尾(即外眼角)”上贯“日角(即额部左上角)”者;或青色如针,横于目下,赤连耳目者;或目下五色筋疾现者,均为危重难治之征。

小儿目下暗斑,是指眼下正中相当于承泣穴部位出现的椭圆形、鱼尾形和半月形的色斑。目下有这种斑的小儿,常有食差、恶心、呕吐、脘腹不适等症状,表明胃气虚损。如果胃气虚损,影响到其他脏腑,会在暗斑上表现出不同颜色。影响到肺,斑呈暗紫色;影响到肝,斑呈暗青色;影响到肾,斑呈暗黑色,斑处略有膨隆。

下眼睑(泪堂)肿胀的人,腹部左右两侧有压痛;下眼睑肿胀同时有静脉怒张者,为患肾脏病的表现,同时也可见于脚气病、面神经痛的患者。

21.若泪堂丰满并非由于水肿引起,而是看起来微微鼓起,丰满而光滑,明润而厚实,则是肾脏功能很好,精力旺盛的表现,一般性欲也较强烈,这种人在音(乐)感方面具有卓越的才能。

22.若原来丰满而光滑的泪堂,逐渐变得松弛下垂而有黑褐色素沉着的话,多数是因为纵欲过度而致肾精亏损。

23.若天生泪堂平坦或下陷的人,在音乐方面不易成才,大多是生殖机能低下者,可能患不育(孕)症。

24.中医认为,肾脏与生殖系统有密切联系,眼睑又属脾,主体内的水液代谢。因此,眼睑的变化就与水液代谢和孕育胎产等疾病有关。

25.如上下眼睑鲜明的,是痰饮病;上下眼睑肿势缓而宽软无力者为脾虚;出现于老年人者,多为肾气衰。

26.在育龄期妇女,下眼睑浮肿发亮也是怀孕的证候。有人认为,左侧眼睑浮肿甚者怀男孩的可能性大,右侧甚者怀女孩的可能性大。

27.若上眼睑出现了2条横的皱褶的话,称为三眼皮(暂定名),就要引起注意。除老年人外(因老年人眼皮皱褶较多,不能认为是病态),年轻人有这样的三眼皮,往往性情粗暴、急躁,容易患急病。

(二)两眦的变化

正常两眦呈粉红色,光泽明润,可见血脉红活,泪囊、泪道通、,无黏浊泪液外溢和赤脉攀睛。在病理情况下,可出现以下变化:

   两眦红者为心火盛,其中有虚实之分,实火者赤脉粗大深红,虚火者色淡而隐然不显。

目内眦呈红色,如大头针大的斑点者,可能有高血压病。

目眦赤烂,多为大小肠湿热郁积。也有人认为,内眦赤烂,系上焦风热外攻;外眦赤烂,为胆腑郁热。

小儿患者,若目眦红赤伴有发烧、流泪、腮红、指头凉,可能为将发疹的征兆。

目赤若先从内眦开始者,多为阴阳两?乔病。

如果目眦赤脉细而多,根部又生赤肉,即所谓胬肉,若胬肉由眦角横贯白睛,日渐攀侵黑睛者,称为“胬肉攀睛”,为心肺风热,经络瘀滞所致。

伤寒者如果出现目眦赤,身热舌绛,心包火盛,宜防痉、厥之变。

 目眦黄者,是原有疾病欲愈的现象。

目眦淡白者,多见于血虚的病人。

 目眦青者,多见于肝病、肝风内动。

 病患之人,若目眦色泽暗晦者,预后不良。

狐惑病(西医称白塞病)脓成时,瘀血阻滞脉络,也可出现四眦发黑的现象,

女性目内眦处生有凸起的肉结,提示此人患有乳腺增生。

(三)睫毛的变化

睫毛生长排列整齐,均匀有序,黑而明亮,为体质健康的表现。

无睫毛的人,生理或体质方面可能有缺陷,并会遗传给后代。若为女性,生育残缺及畸形儿的可能性要比常人大。

睫毛位于眼睑外侧1/3部分脱落,并伴有毛发稀疏、干燥、粗大者,可见于甲状腺激素分泌减少的患者。

老年人也可见睫毛减少变短,一般不为病态。

睫毛倒入眼帘内,多因沙眼失治引起。

睫毛长的女性,同时眼白青蓝而清澈者,多有神经质的毛病,身体较弱,性器官发育不成熟,而精神方面却可能是早熟的。

收藏 推荐 打印 | 录入:yuan | 阅读:
相关新闻      
本文评论   [发表评论]   全部评论 (0)
热门评论
商务合作 |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广告服务 | 诚聘英才 | 意见反馈 | 友情链接 |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