代理分站:
全部科室 快速通道:点击直达您要访问的科室
背景:
阅读新闻

第七章 《黄帝内经》情志养生法

[日期:2012-09-21] 来源:  作者: [字体: ]

第七章  《黄帝内经》情志养生法

    ◎一、 《黄帝内经》如何论情志◎

    什么是七情六欲?

    七情六欲是指人们与生俱来的一些心理反应。不同的学术、门派、宗教对七情六欲的定义也有一定的差异。

    道家的七情:喜、怒、哀、惧、爱、恶、欲。

    医家的七情:喜、怒、哀、乐、爱、恶、欲。

    六欲:眼、耳、鼻、舌、身、意。

    佛说六识:眼、耳、鼻、舌、身、意。

    故有七情:喜、怒、哀、乐、爱、恶、欲。

    中医理论与以上所说的稍有不同,七情指“喜、怒、忧、思、悲、恐、惊”七种情志,情志过度,就可导致阴阳失调、气血不周而引发疾病。这在黄帝内经》中有较为详细的描述。

《黄帝内经》养生经:  “血气已和,荣卫已通,五脏已成,神气台;心,魂魄毕县,乃成为人。”

    从上面这句话中,就可以看出黄帝内经》非常重视精神情志因素,那什么是情志呢?情志是人对外界客观事物的刺激所作出的情绪方面的反应,也属于精神活动的范畴。中医学将人的精神活动分为两大类:一类是神志活动,即神、魂、魄、意、志等,主要指人的意识、思维活动;一类是情志活动,中医将人的情志活动概括为喜、怒、忧、思、悲、恐、惊七个方面,也就是我们常说的“七情”,根据五行学说理论,中医卫将情志活动概括为喜、怒、思、忧、恐,即“五志”。

    黄帝内经》中关于心理保健的思想相当的丰富,也比较成熟,为我国心理保健的发展奠定了基础。综观整本书,不仅在病因病机、诊断上有很多详尽的论述,在情志疗法上也提出了许多行之有效、被后人捧崇的治疗方法,为后世情志治疗学的发展奠定了基础。如在形神关系方面,  《:黄帝内经》中提出:形生神而寓神,神能驾驭形体,形神统一,才能尽享天年。  《黄帝内经》中关于心理保健的内容主要包括以下方面。

    1-情志的作用

    黄帝内经》认为,人的七情与五志对人体健康的影响非常大,在《灵枢·本藏》巾强调:  “志意者,所以御精神,收魂魄,适寒温,和喜怒者也……志意和则精神专直,魂魄不散,悔怒不起,五藏不受邪矣。”人们不是常说“病从口人”吗,其实病也由心生。

    2.情志与疾病

    情志过用或失控易导致疾病,甚至是重要的致病因素。  素问·经脉别论》日“生病起于过用”,  素问·举痛。渤特别指出:  “怒则气上”、  “喜则气缓”、  “悲则气消”、  “恐则气下”、  “惊则气乱”、  “思则气结”。情志过用可伤人气机发生疾病。现代研究也发现,心情多急躁者,也多牙痛及扁桃体发炎;有人经受失恋、离婚等重大感情变故后一病不起。总之,积极的情绪对人体活动常起到良好的促进作用,可以提高体力和脑力劳动的效率,使人保持健康;长时间处在不良隋绪之中,会引起生理功能低下、工作效率低、免疫力下降等现象发生。嘲此,我们应该牢记:换一份好心情,有一个好身体1

    3.情志与疾病治疗

    舒畅的心情是治疗疾病的良药,这在《黄帝内经》中也有相关论述,黄帝内经》强调治病要根据患者的神志状态,决定、选择治疗措施。  灵枢·本神》中说:  “凡刺之法,先必本于神。”  横帝内经》中也有“失神者死,得神者生也”、  “得神者昌,失神者亡”。这些都是要告诉人们:神气充盛,病易治,若神气委顿,病难治。

    4.情志与养生

    形神共养是《黄帝内经》中提出的重要养生观点, 《素问·上古天真论》日:  “形与神俱,而尽终其天年,度百岁乃去。”  《素问·四气调神大论》从正反两个方面告诉人们:要顺应春夏秋冬四时生、长、化、收、藏的规律保养神气,调节情志,勿使过度。众所周知,人一发怒则使血压升高,中医认为这是怒伤肝,因怒属肝,肝性刚直,阳常有余,阴常不足,肝藏血,怒则血随气上。可见,情志对健康的影响有多大。

    继横帝内经》之后,我国中医的心理保健思想继续发展,如三国时名医华佗,以激怒疗法治愈笃病;唐代名医孙思邈,专有“养性”之论,不仅整理了唐以前有关调神养心方面的论述,还提出了自己独特的见解;宋代陈无择《三因极一病证方论》认为七情的刺激是三大类致病因素中的一大类,强调了心理因素在疾病发生发展中所起的重大作用。

    近年来,世界卫生组织给健康下的定义是:健康不仅仅是没有疾病,而且是“个体在身体上、精神上、社会上完好的状态”,可见,健康不只是躯体没有疾病,心理健康也是非常重要的。现在“人类已进入情绪负重的非常时代”,由精神因素引起的心身疾患已是人类社会普遍存在的多发病和流行病。因此,。隋志保健必须重视,不可等闲视之。

    贴心提示:众多周知,人感染了细菌会得病,机体受了伤会生病,饮食不洁也会发病……但人们往往忽视一种致病因素,这就是不正常的,隋绪变化,可导致很多疾病的发生,如情绪性胃病、情绪性腹痛、情绪性哮喘、情绪性头痛等。因此,保持心情愉快,也是保持健康不可缺少的因素。

   

◎二、调摄五志◎

    范进中举后,为什么会发疯呢?

    中医认为“心主神明”,心是情志思维活动的中枢,超乎常态的“喜”,会使心神不安,甚至举止失常。范进中举之后,发疯就是这个原因。正所谓“喜乐无极则伤魄,魄伤则狂,狂者意不存”。

    “喜”,是心情愉快的表现。俗话说“人逢喜事精神爽”,有高兴的事可使人精神焕发。但是高兴过度就会伤“心”,这是什么原因呢?五志又与五脏有什么关系呢?

黄帝内经养生经:  “怒伤肝、喜伤心、忧伤肺、思伤脾、恐伤肾。”

    中医认为:人有喜、怒、忧、思、悲、恐、惊的情志变化,亦称“七‘隋”。其中怒、喜、思、忧、恐为五志,五志与五脏有着密切的关系。历代医学家对于情志调摄、益寿延年都备加关注,下面就让我们来说说五志与五脏的关系。

(一)喜伤心

欢喜太过,则损伤心气。如《儒林外史》中描写范进中举,由于悲喜交集,忽发狂疾的故事,是典型的喜伤心病。

中医认为“心主神明”,心是情志思维活动的中枢。喜是心情愉快的表现,喜可使气血流通、肌肉放松,益于恢复身体疲劳。俗话说“人逢喜事精神爽”,有高兴的事可使人精神焕发。但欢喜过度,则损伤心气,如人们常说的“乐极生悲”就是这个意思,在《淮南子·原道训》中也有“大喜坠慢”o阳损使心气动,心气动则精神散而邪气极,从而出现失眠、健忘、心悸等,特别是一些心脏不好的人,过度兴奋就会诱发心绞痛或心肌梗死。因此,喜乐应适度,喜则意和气畅,营卫舒调,过度就会伤身。

(二)怒伤肝

中医讲,肝气宜条达舒畅,肝柔则血和,肝郁则气逆。怒是较为常见的一种情绪,怒则气上,肝失条达,肝气就会横逆。有些人发怒后,常感到胁痛或两肋下发闷而不舒服就是这个原因,中医称其为“肝气横逆,克犯脾土”。经常发怒的人也易患上高血压、冠心病、胃溃疡等,《三国演义》中周瑜就是因生气吐血而亡。因此,我们要尽量戒怒,这样才有利于健康。

(三)思伤脾

思就是集中精力考虑问题。如思虑过度,精神受到一定影响,思维也就更加紊乱了。中医认为“思则气结”,思虑过度,使神经系统功能失调,消化液分泌减少,出现食欲不振、失眠多梦,神经衰弱等,之所以会出现这些症状,与脾有一定的关系。

中医认为:过思则伤脾,脾伤则吃饭不香,睡眠不佳,久而久之,就会百病缠身。众所周知的诸葛亮,虽一生足智多谋,运筹帷幄之中,决胜于千里之外,但最终却也因思虑过度而死。留下了“出师未捷身先死,常使英雄泪满襟”的千古遗憾。民间传说梁山伯与祝英台的故事,多情的梁山伯也就是因思念祝英台过度而命归黄泉。因此,当我们“百思不得其解”时,最好就不要去“解”,而是放松自己,以免伤害身体。

(四)忧伤肺

忧是与肺有密切相连的情志,人在忧伤时,可伤及到肺,出现气短、干咳、咯血、音哑等。悲是忧的进一步发展,悲是由于哀伤而产生的一种情态,表现为面色惨淡,神气不足。忧与悲损都会伤及到肺,所以有“过悲则伤肺,肺伤则气消”的说法。多愁善感的林黛玉,整日郁郁寡欢、悲悲切切,最终因肺病而死,就是大悲伤肺的最好的证明。

    (五)恐伤肾

    恐是因精神过度紧张而造成的胆怯。惊是突然遇到事情的变故,导致精神上的紧张。如突临危难,突然打雷等,都可发生惊吓。惊恐可干扰神经系统,出现耳聋、头眩、阳痿,甚至可致人死地,如老百姓常说的“吓死人”、“吓得屁滚尿流”。那惊恐与肾又有什么关系呢?肾藏精,主生殖系统,即为生命的发动机,古代医家称肾为“先天之本”。突受惊吓而当场目瞪口果、手足无措的人,大都因心气逆乱,心血受损,导致心无所倚、神无所归的缘故。因此,治恐当补肾,治惊应安神。

    人体是一个极其复杂的有机体,七情六欲,人皆有之,正常的精神活动,对身心健康是有好处的。但异常的精神活动,就可使情绪失控而导致神经系统功能失调,引起人体内阴阳失衡,从而引发疾病。因此,要想拥有一个好身体,就要善于情志调摄。

    贴心提示:老年人随着脏腑功能的减退、调节适应能力的减弱,面对过激的情志变化就会难以承受,从而引起疾病,因此老年人更应该善于调摄情志,培养乐观的人生态度,提高心理抗逆能力,胸怀要宽阔,情绪要乐观,要淡泊宁静,知足常乐。

   

◎三、情志生克法◎

    范进中举后,变得疯瘴,但受了胡屠户的一个巴掌,反而清醒了,这是什么道理呢?

    范进多年都没考上举人,有一天~下子听说中举了,高兴得心神“哗”的一下散掉了,满街大跑,他的岳父过来一个大嘴巴给他扇醒了,这叫恐胜喜,一定要找到一个病人平常见怕的人,才可以做到这一步。

    中医里关于情志相克的方法还有很多,说到情志相克,我们首先要了解一下横帝内经》。

黄帝内经》养生经:  “喜胜悲,悲肚怒,恐胜喜,怒胜思,思胜恐。”

    大家知道,情志失调一定会对五脏造成损伤,中医里讲“怒伤肝,喜伤心,思伤脾,忧伤肺,恐伤肾”。所以在日常生活当中,我们一定要节制自己的情绪。但是人生在世卜有九不如意,我们遇到不开心、悲伤、愤怒的事情也是在所难免,那遇到这种情况应该怎么办呢?中医认为,情志病是难以用药去治疗的,针对情志病,中医采取了情志生立法,原理即是五行相克。下面我们就分别来说说。

    (一)喜胜悲

    喜胜悲的意思是说,高兴就能够战胜悲伤。喜是火,悲是金,用五行的说法就是火克金。人们常说笑是健康之宝,  《黄帝内经》也指出:  “喜则气和志达,荣卫通利。”民间还有很多谚语,如“笑一笑,十年少,愁一愁,白了头”,  “生气催人老,笑笑变年少”,  “笑口常开,青春常在”,等等,这都说明喜的好处。下面我们就举一个“喜胜悲”的故事。

    据说,有一县令之妻,患不欲进食之症,并有时高卢叫骂,凶得很,找了许多名医治疗,终不见效。后请张子和诊治,张子和请来两个歌舞艺人,化妆新奇,在病人面前歌舞,患者见了大笑。第二天义让两个艺人学动物顶角,相互戏嬉,病人见此大笑不止。之后,又找r两个饭量大的妇女,在病人身边边吃边夸饭菜可口。病人见此便要来饭菜吃。不久,病就痊愈了。

    可见,喜能胜悲,能治病健身。马克思说过:“一种美好的心情,比十服良药更能解除心理上的疲惫和痛处。”因此,当我们心情感到悲伤的时候.不妨给自己找点乐子,改变一下心情,如看看喜剧,听听相声等,这都能缓解悲伤的情绪。

    (二)悲胜怒

    悲胜怒就是用悲伤来战胜大怒,中医认为,怒为肝志,悲为肺志,因金能克木,而肝属木,肺属金,所以可以用“悲”来治疗各种由“怒”引起的疾病。比如:在人大怒的时候告诉他一个坏消息,让他突然悲伤,这样就能把他的怒火给熄灭了。

    以悲胜怒法是中医情志相胜的治疗方法之一。有这样一个故事:古时有一少妇,因丈夫出轨而愤怒导致·一病不起。一名医生让她的丈夫把一块石头煎煮至烂后取汤给她服用,其夫信以为真,昼夜不停地煎煮石头,这位妇人见到丈夫如此关心体贴自己,并熬红了双眼,心里感到非常悲伤、心疼,结果其病不久就痊愈了。这个故事给我们一个小提示:在生活中,当我们无法克制自己要发怒时,不妨也想点令自己悲伤的事情,以此束抑制愤怒。

    (三)恐胜喜

    恐胜喜,恐惧可以战胜过喜过散的心,根据五行生克的理论,恐由肾主,属水,喜由心主,属火,水克火,所以恐能克胜过喜的情志症状。 《素问,五运行大论》日:  “其志为喜。喜伤心,恐胜喜。”关于恐胜喜的故事有很多。

    清代名医徐灵胎治疗一喜伤心的新中状元,徐对他说:你的病已经无药可治,七天内必死。患者吓得要命,过了七天病却痊愈。徐告诉他说:大喜伤心,所以用死来吓唬你,这就是治病的方法。

    还有一个故事说的是太原人赵知,他因过喜而得病,请隋朝名医巢元芳给他看病。巢把脉之后,故意做出大惊失色的样子,且犹犹豫豫地不给他开药。过了几天,赵悲伤地向家人告别说:我活不了了。巢知道赵知病很快会好了,就派人去安慰他,果然病愈。:

    (四)思胜恐

    思胜恐,就是思虑可以战胜恐惧。在五行之中,恐由肾主,肾属水,思由脾主,脾属土,土能够克水,所以可用脾之志思,来治疗肾之志恐所致的疾病。关于思胜恐的故事也有很多,下面就给大家讲两个。

    金代张子合就曾经诊治过一个病人,病人家里曾在半夜的时候出现了一伙强盗抢东西,从此以后,这家女主人夜里听到一点轻微的响声都很害怕,整夜睡不着。张子合在治疗时,就用术棍敲她家窗户,第一次她害怕,反复的敲后,就慢慢地习惯了,不再恐惧了,觉也睡得安稳了,病自然就好了。

    古代一个名叫沈君鱼的病人,整日害怕死亡,常感到自己的时日不多了,后来找到了当时的名医卢不远诊治。卢不远便留他住在自己家里,病人觉得医生在身边,便很安心。后来卢不远又介绍他去找和尚练习坐禅,经过一百余日的闭目沉思之后,病人的恐死心理终于消除了。

    (五)怒胜思

    怒胜思,一个人思虑太过的话,激怒他就可以了。中医认为,思为脾志,怒为肝志,因木能克土,而脾属土,肝属木,所以可用肝之志“怒”来治疗各种由脾之志“思”引起的疾患。也就是用激怒的方法,使忧思之情得到缓解。

    关于怒胜思的情志养生法,大家可能都深有体会。比如,一个男子有了外遇而跟老婆离了婚,但这个女子还是日夜思念前夫的好,无法自拔,人们就会劝她说,你丈夫那么投良心,抛弃你了,跟别的女人鬼混了,你还想着他的好,这是何苦呢?经过这样一激怒,女人就想开了,这就是怒胜思。

    贴心提示:情志生克法对于解除病人的疾病有很大帮助,在现实生活中,很多人都会遇到情绪疾病,如在工作中过分地考虑人际关系就会伤脾,如果不能及时化解的话,就会出现焦虑抑郁的症状,进而引发很多心理疾病。所以,我们要在病症出现前尽快的化解它,而用情志生克法来解决,是最经济有效的方法。

   

◎四、百病生于气◎

  “气都气饱了”、  “气死个人”这些俗语说得有道理吗?

  “气都气饱了”说明精神因素与肠胃活动有关,生气时,可出现上腹疼痛、腹胀不适、胸闷气憋症状。所以说“气都气饱了”,这句话还是很有道理的。

    再说“气死个人”,这也不无道理,就拿诸葛亮i气周瑜来说.从中医的角度来讲,周瑜的死是真正的“气死”,就是典型的肝气郁结导致的气血逆乱最终导致血液妄行吐血而死。

    由此可见,百病生于气,这在横帝内经》中有相关的论述,也给我们养生提供了很好的启示。

《黄帝内经》养生经:‘百病生于气。”

    按照中医理论讲,气是百病之源。生气时,精神紧张,情绪波动,颜面潮红,心跳加快,呼吸短促,血压升高,心肌耗氧量上升,是导致心血管疾病的危险因素之一,还可能诱发其他一些疾病。在《黄帝内经》中指出:“百病生于气”、“怒则气上,损其身”、“怒伤肝”、‘怒不节,生乃不固”。可见,在人类的绝大多数疾病中,一个“气”字常常是疾病的帮凶。那“气”是如何影响我们身体健康的呢?

    (一)喜则气缓

    小喜是好事,让人心情舒畅,但过喜则心神涣散,喜乐超过正常限度,气就散掉了,甚至会生病或死亡,因大笑而死亡的人也不是没有。宋代的抗金名将牛皋听到金兀术被杀以后,就大笑而亡。尤其是老年人,常常因为过喜而导致心脏病发作,对此家人一定要注意,最好不要给老人惊喜。

    (二)怒则气上

    怒则气上,意思是说,人在发怒的时候,气就会往上走,人们常说的“怒发冲冠”就是这个意思,有心脑血管疾病的人是最忌讳发怒的。另外,怒则气上还会导致肝郁气滞,又会造成肝气犯胃而使食谷不化,引起胃胀、腹胀气等病症。因此我们在遇到不高兴事情时,千万不要气昏了头,这对我们来说是有百害而无一利的。

    (三)思则气结

    思则气结,思虑过度,我们的气就会凝聚而不通畅,气聚集在哪里,哪里的功能就会受到影响,功能就会减弱。人们常说某某得了相思病,饭也不香,觉也不眠,喃喃自语,神情痴迷,莫名发笑,这就是气结的表现。所以,当心里有心结的时候,要及时疏通,否则就会影响健康了。

    (四)惊则气乱

    当人体受到惊吓的时候,就会出现精神错乱,有的人受到惊吓后,说起话来都语无伦次,行为无法控制,甚至是大小便失禁,这就是气乱的表现。这是因为人受到惊吓或恐惧的时候,气就会下陷,上焦气完全闭住了,下焦都打开了,就会出现大小便失禁等表现。

    (五)悲则气消

    中医认为,人在哭的时候就会神魂散乱,气就会短,有些小孩子脾气很大,一哭起来就没完,往往是哭得上气不接下气,哭到最后就不知不觉睡着了,这就是悲则气消。

    (六)寒则气收

    人体过冷,气就会往里收,人体的经络、神经、血管、肌肉等都有各自保护功能,首先要保住五脏,所以人在发冷的时候,身体就会缩成一团。天气冷了,人体的肌肤就会收紧关闭,以保护五脏处于保暖的状态。这时的气要收到中焦来,也就是腹部以上,这也是为什么人们感到冷之后,先是腿脚冰凉的原因了。

    由此可见,气对人体的影响是非常大的,气滞就会引起血瘀,血瘀又会加重气滞,病情就会加重。气滞血瘀又会造成血液代谢系统功能紊乱,造成血液黏稠、血脂增高,严重者H现低血压、高血糖、高血脂。总之,只有保持气血在身体内有一个正常的流量和流速,疾病才能治好,人才能不生病。:

    贴心提示:你知道吗?我们人体内部也有一个空调,一旦气虚,身体就会首先考虑将确保躯干部和重要脏嚣的气血供给,所以离躯干最远的手脚分配到的气就很少,在没有足够的气能到达四肢末端的情况下,“空调”失去了作用,就会出现夏季手脚热,冬季手脚凉了。

   

◎五、淡泊名利◎

    “养心莫善于寡欲”是何道理?

    人有太多的欲望,过于追求名利,就会背负太多的心理压力,而人长时间在不良环境因素刺激下,就容易使情绪低沉,脏器功能失调,气血佛郁则诸病自生。 《黄帝内经》中就有“离绝菀结,忧恐喜怒,五脏空虚,血气离守”和“悲哀愁忧则心动,心动则五脏六腑皆摇”的教训。

那么,我们该如何对待名利呢?

横帝内经》养生经:  “恬波虚无,真气从之;精神内守,病安从来?”

    “内守”,就是指精神安守于内,而不驰骛于外,做到“修性以保神,安心以全身”,以便保持体内环境的平衡,使生理达到最佳的状态。虽然古人强调内心宁静,并不是要求人们完全做到静思灭想,没有理想,没有抱负,而是指既要做到对外界的诱惑无动于衷,叉要有所节制,做到淡泊名利。

    名利这个话题,白古以来就是人们关注的焦点。有的人默默无闻地在自己的工作岗位上奉献着,视名利淡如水,看事业重如山;而有的人.过分追求名利,甚至把名利看得比生命还重要,得到了,喜上眉梢,得不到,万念俱灰;有的人为了名利甚至不挥手段。过度的功名利禄思想,将会使你产生急躁的情绪,只会影响你的工作、学习和生活,甚至是身体健康。

   从古至今,名利总是一个说不完的话题,当年乾隆下江苏镇江的金山寺,看到山脚下大江东去,百舸争流,不禁兴致大发,随口问一个老和尚:  “你可知道每天来来往往多少船?”老和尚回答说:  “我只看到两只船。一只为名,一只为利。”一语道破天机。

    如今,也有很多中青年人为了名利,正在用健康、甚至是生命去做赌注,“过劳死”已成为困扰职场人健康的一大祸首,近些年来“英年早逝”的现象有愈演愈烈之势。追本溯源,逃不过两个字:名利。

    在市场经济的大潮中,人们的思想开始发生变化:世间只有神仙好,唯有功名忘不了。有些人无法排除名利的干扰,呕心沥血地潜心于工作,近乎到了疯狂状态。久而久之,沉重的工作和心理压力,让一些人疾病缠身甚至失去生命,而留给亲属、朋友、同事的是无尽的悲哀和更沉重的心理压力。

    让我们静下心来想一想,放弃了生命这一根本,事业未成,疾病先来,岂不是皮之不存,毛将安附。即便是名利双收,但病及膏盲,要名利又有何用?奉劝众生,不要为了名利而不惜生命,注重健康,珍爱生命。

    “淡泊”是道家思想,  《老子》就曾说“恬淡为上,胜而不美”。后人一直赞赏这种“心神恬适”的意境。芝兰生于幽谷,不因无人问津而不劳,这是一种淡泊的宁静;流水绕石而过,不因山石之阻而纷争,这是一种谦让的宁静;无花之树结果,不妒姹紫嫣红而孕育,这是一种朴素的宁静;梅花开于墙隅,不因阳光不照而不香,这是一种自信的宁静;拥有一颗宁静的心,不过于追求名和利,善待自己,关注健康,才是真正聪明的人,因为健康才是无价之瑰宝。

    贴心提示:老子在《道德经》中说:  “名与身孰亲?身与货孰多?得与亡孰病?甚爱必大费,多藏必厚亡。故知足不辱,知止不殆,可以长久。”意思是说:声名和身体比较起来,哪个更加实惠?身体健康和物质利益比较起来,哪个更加重要?得到和失去,哪个更加有害?因此,我们备加珍惜的应该是身体,而不是过眼云烟的名利。

   

◎六、排泄郁闷◎

    “哭一哭,解千愁”是何道理呢?

    哭是一种发泄,  “哭一哭,解千愁”与心身医学家们提倡的精神“疏泄”的主张是吻合的。哭,就是一种疏泄。泪液,不但能保护我们的眼睛,也能在一定程度上保护我们的身体。哭泣可以舒畅脾肺,锻炼眼睛,软化心肠。所以说,适当的哭对健康是有益的。

    生活中,我们常常会遇到这样那样不顺心的事,我们应该如何去解决呢?

    黄帝内经》养生经:  “告之以其败”、“语之以其善”、“导之以其所便”、  “开之以其所苦”。

    现在,口口声声说自己郁闷的人越来越多了,就连十来岁的孩子也张口闭口地“特郁闷”。郁闷好像成了一种时髦。那为什么人们都感到郁闷呢?有的人受感情上的折磨,苦闷和抑郁,欲爱不能,欲罢不忍,自己无法主宰自己的情感;有的人站在人生的十字路口上,不知道该作何选择?也有的人在官场上降了,生意场上赔了,竞技场上输了,等等,这些都让我们感到郁闷。

    俗话说,月满则亏,水满则溢。在日常生活中,人的压抑或消极情绪集聚到一定程度的时候,必然要发泄出来。如这些消极情绪不及时排除,必然会影响到身心健康。这是因为人们对于消极情绪的承受能力是有限度的,长期生活在一种负性的低落情绪之中,整天郁闷不乐,就会产生心理的困惑和障碍,从而造成疾病。

    古代的调畅情志养生法一方面强调用积极的方式来舒畅情绪,另一方面也主张设法尽快将不良情绪排泄出去,以免造成精神疾病。  横帝内经》中说的“告之以其败”、  “语之以其善”、  “导之以其所便”、  “开之以其所苦”,其实就是主张用说理开导的方式去排泄患者内心的忧闷。我国传统养生方法用以排泄忧闷的方法主要是“抑情顺理法”和“言语开导法”两种方法。

    1.抑情顺理法

    “抑情顺理法”也可叫做以理遣情法,就是通过提高患者自身的认识能力,使其明了自己的疾病是由精神因素所致,从而自觉地调节情绪,抑制不良心理因素,以治疗或预防情志疾病。

    《医说·心疾健忘中说:  “求医若明理,以求与其有病而治以药。孰若抑情而预治情,斯可顺理亦渐明,若能任理而不任情,则所养可谓善养者矣,防患却疾主要在于兹也。”治疗情志病关键还是靠自己,自身明白其中的道理,才能治疗疾病。比如有些人喜欢钻牛角尖,认死理,总是一副不撞南墙不回头的架势,对待这种人就应该采用抑情顺理法。

    2.言语开导法

    “言语开导法”,就是指通过与熟悉的朋友相互交谈来抒发内心的忧愁、烦闷之情,从而达到心情舒畅的保健效果。疏导疗法是我国医家创造的一系列中医心理治疗方法之一,基本理论来源于《黄帝内经》所创的言语开导治疗方法,也是中医治疗的基本方法。这种方法是最常用、最方便、最经济的心理治疗方法,运用得法,会事半功倍的。现在,国内外许多媒体机构和医疗部门都开设了“心理热线”栏目,这就是进行言语开导的典型例子。有人把“言语开导法”比作是心理“按摩”,以言语为工具,通过这种舒服的“按摩”让患者身心得到放松。

    言语开导这种方法一定要顺势引导之,不能与患者发生口角,  “言语开导”一义取自于棂枢·师傅篇》:  “告之以其败,语之以其善,导之以其所便,开之以其所苦,虽有无道之人,恶有不听者呼?”这里“告、语、开、导”就是言语开导的主要内容和方式。  “败”是指患者生病的原因,帮助患者进行分析;  “善”是指运用正确的方法,让患者了解疾病;  “便”,指导对方选择适当方便的方法进行治疗;  “苦”,开导对方的苦处,使之情志舒畅。

    贴心提示:你知道激情刺激法吗?它是一种治疗心理疾病的方法,人的情志变化,尤其是激情和应激的情况下可引起生理、病理的突然改变,如果掌握适当,应用到治疗上,就可收到很好的效果,如以惊止哕法, 《灵枢·杂病篇》谈到治呃逆的三种方法:  “哕,以草刺鼻嚏,嚏而已,无息而疾迎引之,立已,大惊之,亦可已。”这就是运用惊则气乱原则,打乱了原来呃逆的病理节律,呃逆随之而愈。

   

◎七、涵养道德◎

  为何说“仁者寿”?

  “仁者寿”是孔子在《论语·雍也》中提出的。仁,也就是说待人要宽厚大度,要有高尚的道德修养。这些有高尚道德的人之所以能够长寿,是因为他们光明磊落,性格豁达,没有忌贤妒能的忧虑,心里始终是泰然自若的,一个人如果一直处于心平气和、泰然白若的状态,就可使“主”明心正,。这是养心的关键。

有高尚道德的人就可以长寿,那如何才是具有高尚道德呢? 《黄帝内经》中有说到吗?

黄帝内经》养生经:  “嗜欲不能劳其目,淫邪不能惑其心。”

    “嗜欲不能劳其目,淫邪不能惑其心”是《黄帝内经》中对道德修养的一条重要准则。良好的道德修养是心理健康的重要标志,两千多年前,孔子提出“仁者寿”、  “大德必得其寿”、  “德不孤必有邻”的观点;唐代名医孙思邈说:  “百行周备,虽绝药饵,足以暇年;德行不克,纵服玉液金丹未能延寿。”明代医家龚廷贤说“积善有功.常存阴德,可以延年”。清代养生学者石天基说“善养生者,当以德行为主,而以调养为辅”。

    关于道德修养与心理健康的关系,世界卫生组织也做了详细的解释。世界卫生组织认定健康不仅涉及人的体能方面也涉及A的精神方面,而精神健康的重要方面就是道德修养,内容是:健康者不以损害他人的利益来满足自己的需要,具有辨别真伪、善恶、美丑、荣辱等是非观念,能按社会行为的规范准则来约束自己及支配自己的行为。由此可见,调畅情志养生也离不开涵养道德,只有这样才可能“尽终其天年.度百岁乃去”。

    涵养道德的具体内容,随着时代的变迁和价值观念的变更也呈现出了较大差异,但“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  “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以及善良这些基本方面仍然是各个时代人们共同推崇的道德准则。那么,现代人是如何衡量道德好坏的呢?有哪些准则呢?

    (一)与人为善

    与人为善是道德良好的首要标准,这样的人遇事常替别人着想,很少为自己的名利与别人相争,办事出于公心,尊老爱幼,这样的人自然而然会受到他人的尊敬,所以人际关系良好,心情舒畅,气血平和,在这样的环境中生活,大脑是平静有序地支配着人体各种生理功能,使其处于良性的运转中,人体自然健康了。

    相反,常心怀敌意,猜忌,使自己经常处于戒备状态,整天在这种紧张的气氛中生活,很容易使血压升高,进而发展成高血压病、心脑血管病缠身,健康又怎能不受影响呢?

    (二)助人为乐

    喜欢助人为乐的人,做事常出于公心,没有私心,直爽,富于爱心,淡泊名利,宁静处世。因此他们内心平静,平易近人,没有仇恨。现代医学研究发现,当人体处于平静快乐的心境时,神经内分泌系统运转就会正常,各个脏器之间协调正常,各脏器间功能也就能正常发挥,自身免疫力增强,疾病当然会逃之天天了。

    而那些遇事出于私心,心胸狭窄,处处为白己着想,嫉妒心强,为- -点私利就不择手段,斤斤计较的人,经常戒备,在步步设防的紧张心情中度日。现代医学研究证明,这种心情是诱发高血压、心脑血管病的重要因素,又何谈长寿呢?

    (三)心胸坦荡

    心胸坦荡才能对人对事光明磊落,不会勾心斗角,这样的人无忧无虑,身心处于淡泊宁静的良好状态中,才能心宽体胖,吃得好,睡得香,免疫功能健全,身体健康。

    而那些心胸狭窄,为了一己私利而挖空心思、不择手段、胡作非为的人会整天提心吊胆、内疚、焦虑、惶惶不可终日,这种无形的心理压力和负担,使大脑皮质处于高度紧张的状态,导致功能失调,使人体器官功能紊乱、呼吸加快、心跳加速、血压升高等-一系列生理变化,久而久之,就可陷A心悸、头痛、头晕、失眠等心理危机中,从而诱发各种疾病。

    贴心提示:我国唐代的著名禅师、寿星石希迁以处方的形式告诫世人健康长寿的秘诀,对养生很有帮助,我们应该牢记。处方为:  “好肚肠一条,慈悲心一片,温柔半两,道理三分,信行要紧,中直一块,孝顺十分,老实一个,阴骘垒用,方便不拘多少。”服用方法为:  “此药用开心锅内炒,不要焦、不要躁,去火性三分,于平等盆内研碎,三思为束,六菠萝蜜为丸,如菩提子大,每进三服,不拘时候,用和气汤送下。果能依此服之,无病不瘥。切忌言清浊,利己损人,肚中毒,笑里刀,两头蛇,平地起风波,这几点速须戒之。”

   

◎ 八、以恬愉为务◎

    “塞翁失马,焉知非福”对精神养生有什么帮助?

    “塞翁失马,焉知非福”其实说的是一种乐观的情绪,乐观的情绪是调养精神、排除不良情绪因素、增进健康、防止衰老的最好精神安慰剂。孔子不是说过“发愤忘食,乐以忘忧,不知老之将至云尔”。心情愉快,则气血流畅,能滋养神气,使神志和调,志意舒畅,保持精神内守状态,有利于身心健康。

    乐观是一条重要的养生观点,在《黄帝内经》中也有吗?

    《黄帝内经》养生经:  “内无思想之患,以恬愉为务,以自得为功,形体不敝,精神不散,亦可以百数。”

    这是《黄帝内经》里提出的精神养生的一条重要原则。恬,安静也;愉,即乐观、开朗;务,重要的事。  “以恬愉为务”,是说人们一定要以精神乐观为重要的事。精神乐观是健身、长寿的法宝。  征治百问》里也说:  “人之性情最喜畅快,形神最宜焕发,如此刻刻有长春之性,时时有长生之情,不惟却病,可以永年。”

    乐观是指对生活、对事业、对前途充满希望和信心的积极的生活和处事态度。乐观可以使人保持心理年轻;乐观可使人精神愉悦,所以乐观是养生的一大秘法。常常忧思和愤怒,会使健康的身体变得衰弱而多病。研究发现,长寿老人有一个共同的特点,那就是乐观。

    (一)乐观之所在

    那么,怎样才是乐观呢? 《实用中医保健学》一书中有较为详细的描述:乐观的表现分为情绪上的乐观与意志上的乐观,情绪上的乐观主要表现在气色、言语、行动、眼神和意识等多方面。

    1.形于色

    人体心情舒畅,气和志达,则气机畅通,血脉和利。外观表现为面红肤润,气色含蓄协调,精神焕发。

    2-乐于言

    肓为心声,心神喜乐,则言必出于外。心神舒畅,气机和调,宗气充足,呼吸均匀,必然语言准确,流利清楚,语调柔和,悦耳动听。

    3.行于动

  神乐则五官四肢欲动。心神司位,气血各主,肌肉丰健,筋脉舒利,技巧自出,敏捷灵活。所以表现出喜乐自然,谈笑风生,口有言,手有势,足有舞。

    4.彰于目

    目是心灵的窗户,传神的灵机。心神昌乐,五脏有藏,精气上荣,则目

光炯炯,黑白分明,启闭自如,默默传神,都是悦愉的表现。

    5.著于识

    心神乐则心思有序,精神不乱,意识清楚,思维敏捷,善于分析,遇事不慌,主意多,办法好,工作效率高。

    (二)乐观处事,颐养天年

    那叉如何做到乐观呢?主要从以下方面人手。

    1.学点幽默

    要做到乐观,必须学会幽默,在日常的生活和工作中,难免会碰到很多矛盾、麻烦,如果善于运用幽默,往往会让自己从烦恼中解脱出来。幽默主要是通过语言的形式来实现的,幽默的语言有趣、意味深长,它能使生活充满情趣。哪里有幽默,哪里就有欢乐。列宁说:  “幽默是一种优美的、健康的品质。”

    2.排除忧虑

    保持乐观,要善于走出忧虑的阴影。忧虑常源于生活中琐碎之事,这些问题不及时解决就会使人产生忧虑,轻则使人悲观和沮丧;重则使人丧失生活的信心。要想保持乐观就要注意去克服忧虑的情绪,走出忧郁的阴影。人在复杂的日益变化的社会生活中,难免会遇到一些不能尽如人意的地方,烦恼和忧虑对于每个人来说都有可能碰到。要想消除忧虑,使快乐常在,就要找出让人产生忧虑的原因,然后去解决它,即使解决不了,也要平静地加以接受,坚定生活的信念。只有这样才能保持心情上的愉悦,永保乐观的情绪。

    3.换个角度看问题

    俗话说:  “塞翁失马,焉知非福。”任何事情都有两面性,从一个角度去看,可能会产生消极的情绪,而从另外角度看,就有可能看到它积极的一面,使人产生乐观的情绪,如大家熟知的“半杯水理论”o英国文学家肖伯特在解释什么是乐观时指出:  “乐观与悲观的区别就在于,如果面前放着半杯水,乐观者看到的是‘还有半杯水’,而悲观者看到的是.只剩半杯水’。”

    贴心提示:保持乐观的精神,适时的“自嘲”,也不为一种好办法。廖沫沙老人曾在“文革”中,在有理难申、有口难辩的日子里,以“自嘲”解闷。他说:  “我本是一个小人物,这么一搞,竟使我-举世闻名,了。”正是这种精神的鼓舞,使他在艰难困苦的条件之下坚持了下来。

   

◎九、常知足◎

    有人说,知足常乐,寿命自然长,这句话科学吗?

    祖国医学认为,人的精神活动与疾病的产生有密切关系。如黄帝内经》中的“怒伤肝、恐伤肾、思伤脾、忧伤肺”等,就说明不良的情绪可以致病。而常乐是一种积极的情绪,它能提高人的大脑和整个神经系统的活力,保持肌体内分泌的平衡,充分发挥整个机体的潜在能力,使人精力充沛、身体健康。

    常知足是一种心理养生的方法,在《:黄帝内经》中也有相关内容吗?

    黄帝内经》养生经:  “美其食,任其服,乐其俗,高下不相慕,其日故日朴。”

    这句话的意思是说,人们无论吃什么食物都觉得美味,随便穿什么衣服都感到满足,大家喜爱自己的风俗,愉快地生活,社会地位无论高低,都不相倾慕,所以这些人都称得上朴实无华。它要表达的意思即人要知足。在延命金丹》中也有类似的表达,  “栋垣何必要嵯峨”,  “衣裳何必用绫罗”,“盘餐何必羡鱼鹅”,  “聚妻何必定娇娥”,  “养儿何必尽登科”。

    知足,就是指对现实生活的适应和满足。  “知足长乐”看似简单,它却包含着健康的哲理。国际卫生组织给健康的定义为:  “健康不仅是没有疾病和虚弱,而是身体健康、心理健康和社会适应的完美状态。”知足就是一种心理健康和社会适应完美状态的充分体现。  “知足”实际上讲的是心理健康。

    虽然大家都知道“知足常乐”,但往往叉会“欲壑难填”,让我们来瞧瞧古人。  《钱本草》中对钱进行了入木三分的刻画:  “钱,昧甘,大热,有毒。能利邦国、污贤达,畏清廉。贪婪者服之,以均平为良,如不均平,则冷热相激,令人霍乱。”因此,我们应该把钱当做一味药,需慎用。

    一七情六欲是人的本性,无可厚非,但一旦成为“贪欲”,就会侵蚀人的心灵。  懈人嘎》的书中有一首不知足诗:  “终日奔波只为饥,方才一饱便思衣,衣食两般皆具足,又想美貌娇容妻。娶得美妻生下子,恨无田地少根基,买到田地多广阔,出入无船少马骑。槽头扣了骡和马,叹无官职被人欺。当了县丞嫌官小,叉要朝中挂紫衣。若要世人心里足,除是南柯一梦西。”看了这首诗.不用多说,你一定会明白其中的道理。

    知足长乐者,寿命自然长,那怎样才是知足呢?如何才能做到知足常乐呢?

    1.要有自控能力

    无论身边发生什么样的变化或诱惑也不应该为之所动,以保持精神上的节制和坦荡,不能见利忘义,见钱眼开,内心始终有分清是非的能力。

    2.正确对待外界诱惑

    人生在世,总会有这样那样的诱惑摆在我们面前,让我们难以抉择,对待这些诱惑,我们不能想入非非,不过度思虑,以保持形与神的统一。

     3.寻求内心平衡

  寻求内心平衡就是对自己的经济、名誉、社会地位等都能随遇而安、内心平衡。要知足于当前的状况,毕竟生活上的追求与享受是无止境的。所谓“人心不足蛇吞象”、  “贪得无厌”,不就是说那些盲目攀比、对生活条件永无满足的人们嘛。要知足于当前的工作岗位,要知足于幸福的家庭生活,每天都以一种平和、愉快的心态来对待生活、工作。

    “以史为镜,可以知兴替;以人为镜,可以知得失”。活生生的事实告诉我们,欲望是健康的大敌,拒绝不了诱惑,一遇到诱惑就乱了方寸,就容易被疾病缠上。所以,在这物欲横流、物质生活极度丰富的时代,常知足、戒贪欲应是衡量健康的一个准则。

    贴心提示:  “知足”并不等于满足。人总是要有进取,<的,对待事业要永无“知足”可言,永远保持一个进取的心,对待物质追求,则应量力而行,适可而止,不可有过分的贪念,只有这样,才能求得心理上的平衡和情绪上的稳定。

   

◎十、清静养神◎

    减少环境噪声对健康有何好处?

    减少环境噪声,目的是给人以安静的环境。安静的环境有助于人的精神能够静下来,以利于缓解身体和精神上的紧张,使大脑负担减少,需氧量下降。研究发现,安静之后,脑电波处于稳定和谐的状态,呼吸次数下降,心跳速度减慢,血压稳定,免疫功能提高。情绪由消极变得积极,对预防心身疾病有良好的作用。

降低噪声有利于身心健康,这种观点早在两干多年前的横帝内经》中就有体现。 《黄帝内经》中提倡以静养神。

黄帝内经》养生经:  “静则神藏,躁则消亡,’

    “静则神藏,躁则消亡”,即神宜静,而不宜躁的意思。中医认为“得神者昌,失神者亡”,调神摄生,贵在静养。因此,养神之道贵在一个“静”字,使人的精神情志活动保持在淡泊宁静的状态,做到清心寡欲,内无所蓄,外无所逐。

  关于清净养神的思想.历史悠久,始于老庄。老子首先提出了“清静无为”的思想,将心静神清作为养生之道。他在《道德经》中主张虚无恬淡,少思寡欲,清静无为,要求达到“致虚极,守静笃”的境地,以达到神气清静的目的。庄子继承了老子的思想,他认为:  “抱神以静,形将自正,必清必静,无劳汝形,无摇汝精,乃可“长生”,  “水静犹明,而况精神。”不过,庄子对静神的思想比老子更加全面,认识到以静养神之“静”不是绝对的静,而是“静”中有动,动中有静。

    《黄帝内经》是继老庄之后,第一次从医学的角度提出了静神养生的思想,如素问》所说:“恬淡虚无,真气从之;精神内守,病安从来。”西汉养生家刘安所著的《淮南子》中指出:  “夫精神气志者,静而日充者以壮,躁而日耗者以老。”清代的大养生家曹庭栋在老老恒言》里说:  “养静为摄生首务”,他不仅分析了前人的静养思想,而且还从实际出发,给“静神”赋予了新的内容。他说:  “心不可无所用,非必如槁木,如死灰,方为养生之道。”他主张神宜相对的静,认为神不用不动固属于静,而且用之不过,专一不杂,动而不妄动,这也是静。

    从以上论述可知,古代著名的养生家都是极力主张“静神”的,郎清静以养神,那么如何做到清静养神呢?我们先来看看古人是如何做的吧。

    1.口无妄言

    口无妄肓也就是不要讲过多的话,更不要作无谓的争论。过多地、过快地讲话容易使人的情绪紧张,导致血压升高,不利于人的精神健康;而过多的无谓的争论对人的健康影响会更大。

    2.耳无妄听

    耳无妄听意思是说不要听太多无关紧要的东西,现在我们可以理解为要减少噪声,噪声对人的身心影响都很大。它会使人的听力下降,注意力不集中,使人烦躁、易怒、情绪紧张、不安,甚至导致精神异常。

    3.心无妄念

    心无妄念就是排除杂念,做到清心寡欲,过多的贪欲常使人心烦意乱,心神不宁。故所以注重以静养神的人,尤其不可存非分之想,图非分之欲。

    4.多练静功

    静功属于气功的一种,包括练意和练气两个方面,相当于古代的静坐、吐纳、调息、服气等方法。练意就是调理精神状态,以达到促进神气人静的作用。正如《黄帝内经中所说:  “呼吸精气,独立守神。” 《养生四要》也说:  “人之学养生,日打坐,日调息,正是主静功夫。但要打坐调息时,便思要不使其心妄动,妄动则打坐调息都只是搬弄,如何成得事。”由此可见,静功是以静神和调气为主要目的的锻炼方法,而静神又是气功锻炼的前提与基础。所以,常练静功有清静神气的功效。

    贴心提示:中医学认为,精神因素可直接影响人体脏腑阴阳气血的功能。一个人精神愉快、性格开朗,就会阴阳平和、气血通畅、五脏六腑协调,身体自然健康。反之,不良的精神状态,可以使人体脏腑的功能失调、气血运行阻滞、抗病能力下降,引发各种疾病。所以,静神养生在防治身心疾病方面有重要的意义。

收藏 推荐 打印 | 录入:yuan | 阅读:
相关新闻      
本文评论   [发表评论]   全部评论 (0)
热门评论
商务合作 |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广告服务 | 诚聘英才 | 意见反馈 | 友情链接 |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