代理分站:
全部科室 快速通道:点击直达您要访问的科室
背景:
阅读新闻

第九章 《黄帝内经》起居养生法

[日期:2012-09-21] 来源:  作者: [字体: ]

 

第九章  《黄帝内经》起居养生法

 

神紧张是引起高血压的主要因素,而高血压叉会继续使病情加重,引发动脉粥样硬化、心脏病等。因此,我们应该提倡古人的养生经验:饮食有节,起居有常,不妄作劳。

 

    现代生物学研究发现,人体各种生理活动都有“预定时刻表”,即“生物钟”。人体的各项活动若能顺应生物钟的要求,则可达到健、寿、智、乐、美的境界。那么,我们该如何顺应人体内部规律的生物钟养生法呢?下面的养生方法能够为我们提供帮助。

 

    1.最佳起床时间

 

    一年四季太阳运行规律的不同,人的起床时间也应有所变化,春夏两季应晚睡早起,秋天应早睡早起,冬天则应早睡晚起。一般认为,早晨7点钟左右是人体生物钟的“高潮”,体温升高,此时起床会精神抖擞。

 

    2.最佳用脑时间

 

    大脑也有一定的时间规律,不同的时间段,大脑的工作效率也是不同的。一般上午8时大脑具有严谨周密的思考能力;上午IO时精力最充沛;下午2时反应最敏捷;晚上8时记东西更加长久。

 

    3.最佳工作时间

 

    不同的时间段,脑力劳动与体力劳动的分工也是不同的,上午10时至下午3时工作效率最高。一般而言,上午适于脑力劳动,下午适于体力劳动。

 

    4.最佳饮水时间

 

    人们常说,晨起一杯水,健体又强身。早晨起床后,饮上一杯水,既可补充一夜消耗的水分,又可稀释血液,洗涤胃肠、防止血栓形成。上午10时、下午3时左右饮水可补充流汗和排尿所损失的水分,防止人体酸性化;就餐前l小时喝杯水,有助于消化液分泌,促进饮食。

 

    5.最佳午休时间

 

    古人提倡睡子午觉,午觉在养生中占有重要的一席之地,下午1时是睡午觉的最佳时间,因为此时人脑的活动能力在此时最为低落,正好适合休息。

 

    6.最佳睡眠时间

 

    人体生物钟在晚上10~11时出现一次“低潮”。所以,睡眠的最佳时间应是晚上9~10点。若晚上11时后还未入睡,过了12点再睡觉的话,就容易失眠。

 

    7.最佳刷牙时间

 

    刷牙最好在餐后3分钟内进行,因为口腔内的细菌分解食物残渣中的蔗糖和淀粉产生的酸性物质,会腐蚀和溶解人的牙釉,而这个过程多是在进餐后3分钟后开始的,此时进行刷牙,就能更好地保护牙齿。

 

    8.最佳锻炼时间

 

    上午9时、下午4时以后,做做健身操对健康有益,因为这个时候肌肉温度较高、黏滞性最小、关节最灵活。

 

    贴心提示:我们常说的“起居有常”,多理解为早睡早起,按时睡眠和起床,其实睡眠只是休息的一种方式,除此之外,休息又可分为动的休息和静的休息。动的休息是通过活动方式达到休息目的,如脑力劳动换为体力劳动。静的休息是指精神上的安静松弛,如静坐、闭目养神等。这些方式都有利于放松身心,使机体得到休息。

 

   

 

◎二、劳逸适度◎

 

    “流水不腐,户枢不蠹”这句话揭示了什么样的养生道理?

 

    这句话是告诉人们:贪图安逸会危害健康,人体不能过于安逸,否则就会生病。美国科学家富兰克林曾说过:  “懒惰像生锈一样,比操劳更能消耗身体。经常用的钥匙总是亮闪闪的。”所以,劳逸适度才是保健良方。

 

    可现在的人们往往走两个极端,要不就是坐着不动,要不就是闲不下来,过于劳累,这对健康都是非常不利的,让我们来看看古人足如何养生的吧。横帝内经》养生经:  “起居有常,不妄作劳。”

 

    (一)健康在于劳逸平衡

 

    “起居有常,不妄作劳”是《黄帝内经》对人们日常养生提出的要求,告诫人们日常起居时,要注意把握一个度。俗话说“生命在于运动”,但是尺度过了,就会走向另一个极端,《黄帝内经》里提m的“久视伤血,久立伤骨,久行伤筋”就是这个意思。  黄帝内经》在这一问题上的观点是:主“动”,但要“动”得适度,标准是“形劳而不倦”,古人提倡的是“常欲小劳”。

 

    “形劳而不倦”这个标准对现代人来说,总是很难把握,经常是偏向两个极端。有这样两则故事:

 

    一个离休时官居副厅级的老同志,从20岁参加工作以后,就没有生过病,也没误过一天上班,没日没夜地忙工作,几乎成了“铁身板”。可离休在家后,却感到浑身不舒服,不到3年,便疾病缠身,之后便命归西天。

 

    小王是IT行业的精英,每天工作的时间长达12个小时,几乎是除了吃饭、睡觉,剩下的时间就是工作,随着工龄的增长,他的身体也开始每况愈下,经常接二连三地生病,晟终英年早逝,实在是令人惋惜。

 

    虽然这两则故事只是个别的案例,但也道出了一个事实,即从医学与保健角度讲,人过忙过闲,过劳过逸,都不利于健康。劳与逸,忙与闲,要适当与适度。人体就好比是一台精妙的机器,过忙过累,犹如不停地高速运转,突然猛停急刹车,因机器零件没有减速与适应期,刹闸越猛,就越容易发生故障和意外。

 

    劳和逸是相互对立、相互协调的统一关系,是人体的生理需要。孙思邈《备急千金要方·道林养性》说:  “养生之道,常欲小劳,但莫疲及强所不能堪耳。”古人主张劳逸“中和”,长期以来的实践证明,劳逸适度对人体养生保健有着重要的作用。

 

    1.调节气血

 

    动静结合,劳逸适度,才能对人体保健起到真正作用。经常从事一些适当的体力劳动有利于通畅气血,强健体魄,增强体质,锻炼意志。现代医学研究发现,合理的劳动能促进血液循环,改善呼吸和消化功能,提高基础代谢率,兴奋大脑皮层对机体各部的调节能力。

 

    2.延缓衰老

 

    劳逸结合,不是光指体力劳动,还包括脑力劳动,科学用脑,就是用脑要劳逸适度。现代研究发现,经常合理地用脑,不但不会加速衰老,反而能防止大脑反应迟钝,增加智力,尤其是能够预防老年痴呆。

 

    ()劳逸之间要有度

 

    如果劳逸失度就会危害健康,《庄子·刻意说:  “形劳而不休则弊,精用而不已则劳,劳则竭。”这句话的意思是操劳过度,精竭形弊是导致内伤虚损的重要原因。金代名医李东垣也在《脾胃论》中提出,操劳过度可致脾胃内伤百病由生。另外,缺乏劳动和体育锻炼的人,也容易引起气机不畅,升降出入失常。

 

    正确处理劳逸之间的关系,对于养生保健起着重要作用。那么,我们该如何处理好两者之间的关系呢?

 

    1.体力劳动要轻重搭配

 

    人们在从事体力劳动时,要量力而行,选择适当的内容,轻重搭配,更重要的是应安排好业余生活,使自己的精力、体力、心理等得到充分恢复和发展。

 

    2.脑力与体力劳动相结合

 

    脑力劳动偏重于静,体力活动偏重于动,《黄帝内经》中讲“动以养形,静以养神”,体力劳动和脑力劳动相结合,就能实现动静兼修,形神共养。所以建议脑力劳动者在工作间歇,适当进行一些体育锻炼,使机体各部位得到充分的运动。而体力劳动者可以在工作间歇,听听音乐。

 

    3.休息方式多样化

 

    休息方式选择得当,也能使身心得到很好的休息。休息可分为静式休息和动式休息,静式休息主要是指睡眠,动式休息主要是指活动,如听音乐、聊天、下棋、散步、钓鱼等。总之,动静结合,寓静于动,既达到休息目的,又起到娱乐效果。

 

    贴心提示:现在人们的工作多离不开“久坐”、  “久立”、  “久视”,针对这三种方式应该采取不同的锻炼方法,久坐的人应以活动全身的运动为佳,用双手按住大腿,左右扭肩数十下。  “久立”的人最好经常进行自我按摩,运动后放松小腿肚及整个腿部的肌肉,时间以10分钟为宜。  “久视”的人经常转动眼球,左顾右盼,就可以消除眼睛疲劳。

 

   

 

◎三、服装顺时适体◎

 

    “凉头暖足”有何道理呢?

 

    从中医的角度来说,  “头为诸阳之会”,人体十二经脉的六条阴经均至颈部或胸部为止,唯有六条阳经全都上升至头部,所以说,胸上至头的阳气最为充足,也比较耐寒。

 

    那为何要暖足呢?这是因为“阴脉者集于足下而聚于足心”,所以“寒易从脚起”,穿衣时一定要注意足部保暖,以免寒邪从足部入侵,影响到身体的其他部位。

 

    穿衣和吃饭一样,也是养生的重要内容,如王充在《论衡》中说:  “夫衣与食俱辅人体,食辅其内,衣卫其外。”看似简简单单地穿衣,其实蕴涵着很多学问。

 

《黄帝内经》养生经:  “虚邪贼风,避之有时……病安从来。”

 

这句话的意思是说,风邪很容易导致疾病,因此要想避免疾病的侵袭,保暖工作一定要做好,而现代人往往追求时尚美观,而忽视了健康,尤其是老年人,因体温调节功能较差,穿衣更应该多注意。

 

我国古人就非常重视服饰的养生作用, 《素问·四气调神大论》说:  “夏i月,使气得泄……冬三月,去寒就温,无泄皮肤,使气亟奇,养藏之道也。”强调夏季要使体内阳气能够向外宣发;冬季则要避免严寒,不使皮肤开泄出汗。而去热避寒的主要手段就是调整衣着,从而保护机体免受外界理化因素的刺激和生物因素的侵袭,维护机体内外阴阳的动态平衡。那么,如何才能做到服装顺时适体呢?

 

1.舒适得体

 

人们应做到“量体裁衣”,保障衣着有利于气血运行和身体的正常发育,特别是青少年朋友,不能为了片面追求线条美和造型,而选择衣着和服饰过紧过瘦的衣服,如经常穿束腰过紧的衣服,就可致肋缘凹陷、胸廓变形、腹腔脏器移位,危害健康。相反,衣着过于肥大,也不利于保暖,不便于活动。

 

舒适是穿衣的基本要求,可以说穿衣的目的就是为了舒适、保健。 《老老恒言·衣》:  “惟长短宽窄,期于适体。”意思是说,衣着款式合体了,才会既增添美感,又使人感觉舒适,从而起到养生保健的作用。

 

2.依据季节选择衣服

 

春秋季节气候温和,多种纺织品均可选作衣料,由于春季多风,秋季偏燥,着装时就要考虑这一因素,适合选择透气性和吸湿性适中的衣料,化学纤维纺织品最适宜做春秋季节的衣料。

 

夏季天气炎热,穿着的服装要以降温、通风透气,以利于体热和汗水的散发为好。  佬老恒言·衣》说:  “夏虽极热时,必着葛布短半臂,以护其胸背。”意思是说,即使天气炎热,也要穿着背心短袖衫,以保护胸背,尤其是体弱的人和老年人更要注意。

 

冬季寒冷、干燥,服装要选择防寒保温的,以选择织物厚、透气性小和保温性良好的深色衣服为佳,如冬季人们常穿的羽绒服就是不错的,既温暖叉舒适。

 

3.科学增减衣服

 

衣服要随天气变化及时增减,切不可急穿急脱,忽冷忽热。增减衣服要做到不失四时之节,丘处机在《摄生消息论》中说:  “春季天气寒暖不一,不可顿去棉衣。老人气弱骨疏体怯,风冷易伤腠理,时备夹衣,温暖易之,一重渐减一重不可暴去。”  《老老恒言·燕居》也说:  “春冰未泮,下体宁过于暖,上体无妨略减,所以养阳之生气。”在季节交替之时,一定要及时、科学地增减衣服。

 

    春季阴寒还没有消退,阳气渐生,早春宜减衣不减裤,以助阳气的升发。而秋季气候转凉,亦要注意加衣,但要避免一次加衣过多。俗语有“春捂秋冻”之说。冬季穿衣不可过暖过寒,如佬老恒言-燕 居》所说的“绵衣不顿加,少暖又须暂脱”。  “先寒而后衣,先热而后解”,意思是说衣着应根据天气变化及时增减。

 

    一般人们习惯出汗了就马上脱衣服,其实这是不对的。如仟金要方_道林养性》说:  “凡大汗勿偏脱衣,喜得偏风半身不遂。”这是因为出汗的时候,人体腠理发泄,汗孔开放,突然脱衣,容易受风寒之邪侵袭而生病。

 

    还有一点需要注意,湿衣服不能久穿,如《千金要方-道林养性》说:“湿衣与汗衣皆不可久着,令人发疮及风瘙。”  佬老恒言·防疾》亦说:  “汗止又须即易。”因为汗后湿衣不易干,很容易伤害人体阳气,从而产生风寒湿之类的病变。

 

   

 

◎四、行房有度◎

 

    “自古房劳无寿星”有何道理?

 

    “自古房劳无寿星”这句话的意思是说频繁的房事生活会影响健康,这是因为房事过于频繁,容易导致精失过多,最后引起早衰,主要表现为牙齿松动、视力减退、耳鸣耳聋、小便失禁等。正如古人所言:  “房中之事,能生人,能煞人。譬如水火,知用之者,可以养生;不能用之者,立可尸矣。”意思是说.房中之事既不可绝,也不可太过,要善于把握一个适当的度。

 

    房事养生历来是古代养生学家比较关注的内容,在《黄帝内经》中对此也有描述。

 

《黄帝内经》养生经:  “房事和合,节宣得宜。”

 

    在房事养生方面,  横帝内经》中早就有不少经验的积累和总结,  “房事和合,节宣得宜”是对房事养生的总体要求。性生活具有两重性,和谐的性生活有利于增进夫妻感情,促使家庭和睦;而不和谐的性生活则会损害身心健康,甚至导致家庭破裂。那么,我们该如何做到“房事和合,节宣得宜”呢?

 

    (一)欲不可早

 

    《黄帝内经》中讲“男子三十而娶,女子二十而嫁”,主张晚婚而保精,古代养生家认为,少年气血未定,过早涉及房帷之事,容易伤精血,导致疾病和早衰。 《寿世保元》也说:  “男子破阳太早则伤其精气,女子破阴太早则伤其血脉。”明代医家万全打了一个形象的比喻说,少年动欲过早,  “譬如园中之花,早发必先痿也”。

 

    (二)欲不可纵

 

    中医主张节欲保精,但不主张禁欲,提倡行房有度。性生活过度就会严重消耗体内“造价很高”的腺液和激素,致内分泌失调以及免疫功能减退,这与中医认为的房劳伤精会引起夭折短寿的观点是一致的。

 

    古代帝王短命的一个重要原因就是荒淫无度,房事不节。明光宗朱常洛在未登基前身体就很虚弱,当上皇帝后,其父神宗的妃子郑贵妃为了讨他欢心,一次进献数名美女,朱常洛终因纵欲贪欢而一命呜呼,此时他刚刚登机一个月,死时才39岁。由此可见,节欲保精以求延寿是很有道理的。

 

    (三)欲不可强

 

    “欲不可强”就是说不要勉强或强力行房。男女同房要在双方身体状况良好,情欢意洽,配合默契的情况下进行,才有利于健康。

 

    在这里要特别指出:不能在疲劳的时候行房,唐王冰在注释《黄帝内经》时说:  “强力入房则精耗,精耗则肾伤,肾伤则髓气内枯,腰痛不能俯仰。”《元延寿参赞书》也说:  “远行疲乏入房为五劳虚损。”需要提醒的是新婚久别,远道探亲者,要待体力恢复后方可行房。

 

    (四)欲有所忌

 

    旷嗣纪要·协期篇》说:  “男女交媾之际,更有避忌,切须慎之。若使犯之,天地夺其寿,鬼神殃其身,又恐生子不肖不寿之类。”男女行房必须了解一些禁忌。

 

    1.不宜酒后行房

 

    横帝内经》指出:  “以酒为浆,醉以人房。”酒醉后行房对身体的伤害很大,应当避免。众所周知,大量饮酒或酗酒,对人体的肝脏、胰腺会造成不良的刺激,除此之外,还对神经系统和男性性功能带来不同程度的影响,并且酒后行房,性生活质量也很难保证,更难以提高性快感。同样,饮食过饱后行房也会给身体带来危害。

 

    2.七情太过不宜行房

 

    孙思邈说:  “人有所怒,气血未定,因而交合,令人发痈疽”。“大喜、大怒……皆不可合阴阳。”明代龚廷贤也说:  “忿怒中尽力行房事,精虚气竭,发为痈疽;恐惧中人房,阴阳偏虚,自汗盗汗,积而成劳。”这些都是说七情太过,是不宜行房的。

 

    七情太过时,体内气血运行处于逆乱或壅滞状态,精气闭塞,性生活很难令双方满意,性反应机制无法循序发展,此时行房就加重了气血逆乱或壅滞,耗伤精气,影响身体健康。一七情太过时行房还可能使某…方造成性生理和性心理的双重创伤,导致性欲低下、性冷淡、性高潮缺乏等性功能障碍。

 

    关于人房禁忌,历代医书还强调:凡大风、大雨、大暑、大寒、日蚀、月蚀、雷电、地震之时,天地交感,阴阳错乱,不宜同房;在饱食、虚亏、月事未绝之际,亦切忌同房。如不知避忌,将会损身减寿。

 

    贴心提示:该如何掌握性生活的频率才算是适度呢?古人认为,房事次数应瞳人的年龄增长而递减。《备急千金要方》说:  “人年二十者,四日一泄;三十者,八日一泄;四十者,十六日一泄;五十者,二十日一泄;六十者,闭精勿泄。”当然这毕竟有些机械,总之,应该根据自身的身体状况而灵活把握。

 

   

 

◎五、饮酒适量◎

 

    “酒是烧身硝焰”这句话告诫我们什么?

 

    “酒是烧身硝焰”出自警世通言》,意思是说,饮酒过量会伤害健康。俗话说“酒是穿肠毒药”,这句话一点不假,饮酒过量,最受伤的莫过于肝脏,因为进入体内的绝大多数酒精需要通过肝脏代谢,其代谢产物及它所引起的肝细胞代谢紊乱,是导致酒精性肝损伤的主要原因。

 

    虽然说“无酒不成席”,但是饮酒也要适量,在《黄帝内经》中就有许多关于饮酒与健康方面的知识。

 

    黄帝内经》养生经:  “酒入于胃,则络脉满而经脉虚。脾主为胃行其津液者也。阴气虚则11日气入,阳气入则胃不和,胃不和则精气竭,精气竭则不营其四肢也。”

 

    这句话的意思是说,酒进入胃,络脉先满,而经脉气墟,等卫气平稳后,营气才能充满充盈于经脉。脾的功能是向身体各个部位输布精气。阴气虚,阳气就会进入,阳气进入则胃不和顺。由于全身的精气需要胃通过脾脏向全身输布,所以胃不和顺,则精气衰竭。筒而言之,就是过量饮酒会损害机体健康。

 

    另外, 《黄帝内经》还认为饮酒还可能乱神,在棂枢·论勇》中有这样的论述:  “黄帝日:怯士之得酒,怒不避勇士者,何脏使然?少俞日:酒者,水谷之精,熟谷之液也。其气傈悍。其人于胃中则胃胀,气上逆满于胸中,肝浮胆横。当足之时,固比于勇士,气衰则悔。与勇士同类,不知避之,名日酒悖也。”胆小的人在喝了酒之后,就会变得勇猛起来,不过这里的勇猛多指的是人在神志不清楚的情况下做的傻事。在艚风集·途中春》中有“酒极则乱,乐极则悲,万事尽然”,《韩诗外传》也说:  “酒人口者,舌出;舌出者,言失;言失者,弃身;不宁弃酒乎?’’这些都是说酒可导致人神志不清楚。

 

    其实,酒对人体的伤害远远不止这些,饮酒过量也可能引起中风、酒厥。正如素问·风论 》中所说:  “饮酒中风,则为漏风。”所谓酒厥,在《证治汇补·伤酒章》中是这样解释的:  “大醉之后,忽然战栗,手足厥冷,不省人事,名日酒厥。”

 

    虽然饮酒有这么多的害处,但我们不能将酒完全否定,因为中医中也有作为药物的酒类,则可以帮助治疗疾病。在素问·血气形志》中有:  “经络不通,病生于不仁,治之以按摩醪药。”意思是说,经络不通,肌肉神经麻木不仁,可以通过按摩和药酒来进行治疗。

 

    那我们应该怎么样对待酒呢?如何发挥酒的有利因素来促进人们的养生呢?关于饮酒我们应该注意以下几点。

 

    1.适量饮酒

 

    适量饮酒是指以不损害健康为原则,医药学家李时珍在《本草纲目》中谈到健康与饮酒数量有关。他说:  “面曲之酒,少饮则和血行气,壮神御寒,若夫沉湎无度,醉以为常者,轻则致疾败行,甚则丧躯殒命,其害可胜言哉。”现代研究已经证实,这个论断是有道理的。

 

    2.借酒消愁不可取

 

    俗话说:饮酒能消愁。这有一定的道理,酒精进入身体后,很快被胃肠吸收,由血液进入大脑,对大脑产生“麻醉”,大脑就开始不听使唤了,饮酒者就变得举止随便;疲乏感消失,感到精力充沛,出现了一种莫名其妙的喜悦。但是并不是所有的人都会表现得如此喜悦,有些人很容易被小事而激怒或痛哭流涕。俗话说“抽刀断水水更流,借酒消愁愁更愁”就是这个道理。

 

  3.借酒催眠不可取

 

  一些人有失眠的毛病,每当睡不着觉就会喝些酒,时间一长,就把酒当成了催眠剂。但是你也许不知道,饮酒之后,虽然能够睡着,但是这种睡眠与正常睡眠是不同的,饮酒后脑子活动反而会变得比平时更加活跃,这样的睡眠很难达到缓解疲劳、促进肌体各组织器官休息的目的。一些人在喝醉酒后,经过一夜的休息,仍然感到头晕、头痛、全身无力等不舒服就是这个原因。

 

    4.老年人饮酒要有选择

 

    许多老年人都有饮酒的习惯,百岁老人中也有不少人喜欢每天喝点小酒,可以说,少量饮用一些啤酒、葡萄酒、优质的绍兴黄酒等低度酒是很好的,但是要根据自己的体质量力而饮。如果长期大量饮用高酒精度的烈性酒,其结果就会适得其反了,它会严重影响老年人的消化功能及营养吸收,从而对老年人的健康造成一定的危害。

 

    贴心提示:酒精立竿见影的危害就是急性酒精中毒。一次饮酒过量时,就可出现中毒的症状。一般情况下,当血液中酒精浓度达0,3茗时,人的思维就完全混乱,视觉模糊。当浓度达0.4%—0.5%时,人会昏厥,失去知觉,呼吸急促,缺氧,发绀。当浓度上升到0.6%~0.7%时,就会危及生命。

 

收藏 推荐 打印 | 录入:yuan | 阅读:
相关新闻      
本文评论   [发表评论]   全部评论 (0)
热门评论
商务合作 |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广告服务 | 诚聘英才 | 意见反馈 | 友情链接 |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