代理分站:
全部科室 快速通道:点击直达您要访问的科室
背景:
阅读新闻

第一篇 食物治病有渊源

[日期:2012-08-04] 来源:  作者:佚名 [字体: ]

第一篇  食物治病有渊源

 食物治病的由来

    饮食疗法历史悠久,早自人类发明用火,变生食为熟食,减少了细菌性疾病,增强了人的体质。火的应用,陶器的发明,医食同源就成为可能,食也就有了药的作用。大约从夏开始的人工造酒属于其开端,殷代即用郁草类酿制药酒。春秋时期,已能造出各种食用与疗疾的酒类,上市买卖,既强身抗寒又可作为药用。在周代,食疗已作为独立的一科,与疾医、疡医、兽医,并列于朝廷的医事制度中。据周礼·天官记载,当时的食医,相当于现在的营养师,负责调配管理皇室的营养和饮食卫生,要求品种繁多,营养丰富,并要符合春夏秋冬四季对饮食的不同需要,食医业和王之六食、六饮、六膳、百馐、百酱、八珍之齐。战国名医扁鹊曾说:君子有疾,期先命食以疗之,食疗不愈,然后命药。春秋战国问世的医书之祖枟黄帝内经?素问枠为食疗奠定了理论基础,提出了较系统的食养思想,说:大毒治病,十去其六;常毒治病,十去其七;小毒治病,十去其八;无毒治病,十去其九。谷肉果菜,食养尽之,无使过之,伤其正也。此精辟的论述真可谓善用药者,使病者而进五谷,真得补之道也。故黄帝内经载方13首,在10首内服方剂中,就有6首是食疗方剂。第一部药物学专著神农本草经记载了许多药食兼具的品种,如山药、百合、龙眼肉、薏苡仁、赤小豆、黑芝麻、大枣、核桃、蜂蜜、盐、葱白等,并指出这些药物有轻身延年的功效。如蜂蜜史料记载入药可清热也、补中也、解毒也、止痛也。在印度蜂蜜被视为使人愉快和保持青春的良药。俄罗斯人称蜂蜜是大自然赠与人类的贵重礼物。

    汉代名医张仲景勤求古训、博采众方,在其传世之作伤寒杂病论中,亦载有一些药膳名方,如当归生姜羊肉汤、百合鸡子黄汤、猪肤汤等,用于治疗多种疾病,至今仍有实用价值。在枟禽兽鱼虫禁忌并治枠和枟果实菜谷禁忌并治枠两篇中,对食禁做了专门阐述。肉中有朱点者,不可食之果子落地,经宿、虫蚊食之者,人犬忌食之。这些说明仲景的时代已经认识到药借食力、食助药威的道理,并充分认识到饮食卫生的重要性。

    隋唐时期,随着中医药学的发展和完善,食疗已渐渐走向成熟。唐代孟诜撰辑的食疗本草是我国最早的食疗专著,全书共三卷,据记载有书目138条,今已散逸,仅有残卷逸文散见于证类本草等书中。唐代医家孙思邈极力推崇食物疗法,在千金要方中有食治专篇,指出:夫为医者,当须先洞晓病源,知其所犯,以食治之,食疗不愈,然后命药。并指出:食能排邪而安脏腑,悦神爽志以资血气。养老食疗篇,列食疗方17首,有很多名方如杏仁酥茯苓酥等一直被后世医家沿用。据史料记载,至隋唐时期,我国已有食疗专著约60余种,惜多散逸,只有一部分被王焘所撰枟外台秘要枠收录。全书共40卷,收载方剂6000余首。有关食疗的内容十分丰富,有很多至今仍是食疗药膳常用的方剂。

    宋代唐慎微著经史证类备急本草,后几经重修、校刊、增订,并加入部分枟本草衍义枠的内容,撰成重修政和经史证类备用本草,全书共30卷,载有药物1740多种,广泛地辑录了宋以前有关药物方面的文献,对一些药物的产地、性能等方面,做了进一步的考订和补充,记述并保存了食疗本草食性本草食医心镜,《孙真人食忌等前世有关食疗专著的逸文。例如,在干地黄条下,引食疗本草蜜煎或浸食之,或煎汤,或入酒饮并妙。引食医心镜主劳瘦骨蒸,日晚寒热咳嗽、唾血。生地黄汁二合,煮白粥,临熟入地黄汁,搅令匀,空心食之。该书对于研究中国传统药膳,具有极高的参考和应用价值。宋代政府令王怀隐等编著的枟太平圣惠方枠是一部医方巨著,其中有28种病采用了药膳饮食疗法,如杏仁粥治咳嗽,牛乳治消渴,鲍鱼粥、黑豆粥治水肿等。陈直著的养老奉亲书是一部以药膳治疗老年病的专著,全书收载方剂231首,其中药膳方剂达162首,作者将药膳疗法列为治疗老年病的首位,提倡老年人若有疾患,宜先择食疗之法,审其症状以食疗之缘老人之性,皆厌于药,而喜于食。后经元代邹涄加以补充,更名为寿亲养老新书,可谓迄宋代以来集老年病防治学说之大成,是我国现存最早的一部中医老年病学的专著,使饮食疗法又有了新的发展。宋代官修大型方书圣济总录共200卷,载方20000余首,该书有三卷,专论饮食疗法,安身之本,必资于食,不知食宜,不足以存生食有成败,百姓用而不知,苟明此道,则安腑脏,资气血,悦颜爽志,平痾去疾。对饮食疗法的论述深入浅出,治疗疾病达30余种,有诸风、伤寒后诸病、虚劳、吐血、消渴、脚气、腰痛、心腹痛、反胃呕吐、咳嗽、泄痢、妇人血气、妊娠诸病、产后诸病、小儿诸病、发背痈疽、瘰疠、五痔、乳石发动、耳病目病、蚘虫等,涉及到内外妇儿五官各科,载食疗方285首,在剂型上也有所突破,有粥、羹、饼、酒、散、汁、饮、煎等多种制法。

    元代宫廷御医忽思慧编著的饮膳正要,是我国现存最早的营养学专著。书中收集各种奇珍异馔、汤膏煎羹238方,其中菜肴类药膳94种,汤35种,抗衰老药膳处方29种,日用谷、肉、果、菜230余种。介绍了各种食物的性质、烹饪及饮食卫生要求,阐述了饮食营养和健康的关系,如养生避忌,妊娠食忌,乳母食忌,饮食避忌,四时所宜,五味偏走及服药食忌等,并提出食物中毒说。明代医药学家李时珍编撰的巨著本草纲目,总结了明代以前的药物学成就,在世界科学史上占有一定地位,堪称古代中国百科全书。全书共52卷,载药物达1892种,其中谷物73种,菜105种,果品127种,禽、兽、介、虫等动物类达400多条,所列举的440余种药物中很多是可供食用的,并将大量的食物正式列入药典,使中医饮食疗法更加理论化、系统化。

    另外,本草纲目还记录了我国历代食疗著作的逸文,其中有孟诜所著食疗本草,陈士良所著食性本草,吴瑞编著的日用本草等。此外,明代还有徐春甫著古今医统,高濂著遵生八笺,卢和著食物本草,朱楠著救荒本草,这些都与食疗有关。

    清代温病学家王孟英著的随息居饮食谱,沈李龙著的食物本草会纂,费伯雄著的食鉴本草等,总结了前人的许多食疗方剂,详尽地介绍了食疗方的组成、制作方法及用法、功用主治等,对促进我国饮食疗法的发展有很大贡献。

    总之,食膳在医家那里成了最好的药物代用品。据枟名医类案枠记载:一人患消渴,医者断其将死,遂弃医而入。中遇一医令急遣人备北梨二担,食尽可好。信其言,渴即吃梨。未及五六十枚,而病愈。民间有大枣治卒心痛歌:一个乌梅两个枣,七枚杏仁一处捣,男酒女醋送之下,不害心痛直到老。

     文人骚客笔下食膳又有了诗的意味,神话般的传说。如北梦琐言记云:河中永乐县出枣,世传得枣无核者食可度世。里有苏氏女获而食之,不食五谷,年五十嫁,颜如处子。幽明录太原王仲徒年少时遭乱,绝粒三日,忽有人扶其头呼云:可起,啖枣。瞥见一小儿长四尺,即隐,乃有一囊干枣在前,噉之,小有气力,便起。再如葡萄的传说,张骞从西域带回葡萄种子,很快在中国遍地开花,曹丕在魏文帝韶中盛赞葡萄:中国珍果甚多且复为说葡萄。当其末夏涉秋,尚有余暑,酒醉宿醒,掩露而食,甘而不绢,脆而不酸,冷而不寒。除烦待渴,又酿以为酒……”宋代诗人苏辙言板栗:老去自添腰脚病,山翁服栗旧传方。客来为说晨兴晚,三咽徐收白玉浆。正因为如此,食膳无论从何角度,它都被不断地赋予新的内容、新的品味、新的文化境界。综观其源流,人类的历史是从饮食开始的,饮食文化所包含的食疗、药膳的内容,又丰富了人类的文明史,它体现了人类养生的需求。故它亦是人类文化百花园中的一朵奇葩。

 饮食疗法的特点

    饮食疗法对人体健康的重要作用早已为人类所认识,并在长期的亲身实践中摸索、体会、总结出摄生治病的辨证关系和二者之间的内在联系。饮食疗法已成为中国医药学的一个分支,作为一门学科,饮食疗法具有自身的特色。

饮食疗法的理论基础

    饮食疗法与中国医药学几乎是同步发展的,从而产生了医食同源的学术思想。作为中国医药学的一个组成部分,饮食疗法完全是在中医药理论指导下,突出中医整体观念和辨证论治的特色。从中医的阴阳五行学说、脏象学说、经络学说、病因病理学说等理论为依据,结合人的体质、所处的环境、季节的不同及药物、食物的性味、作用的不同,辨证施膳,达到防病治病、保健强身、益寿延年的目的。中医强调整体观念。饮食疗法在实际应用时,充分体现了中医学整体观的学术思想,注意到人与自然的关系,如四季气候的变化、地理环境的不同等因素对人体的影响,从而针对不同的具体情况,做出整体的分析。然后确定相应的食疗原则,给予适当的药物与食物组成的食疗处方进行治疗。

    自然环境对人体影响的主要因素首先是气候。春夏秋冬四季的改变会有温热寒凉的不同,它对人体脏腑、经络、气血等均有一定程度的影响。季节气候的变化与疾病的产生和发展也有密切的关系。应用保健食疗时,应根据季节的不同而变换治则。饮食疗法有四季五补之说,春季五行属木,气候温和,万物生发,五脏属肝,肝主疏泄,恶抑郁,需要升补,适宜食用大枣、牛肉等,食疗方如首乌肝片等;夏季五行属火,气候炎热,人体喜清凉,五脏属心,需要清补,适宜食用李、西瓜、鸭肉等,食疗方如荷叶鸡丝等;秋季五行属金,气候凉爽,五脏属肺,需要平补,宜食杏、羊肉等,食疗方如菊花肉片等;冬季五行属水,气候寒冷,阳气深藏,五脏属肾,需要滋补,适宜食用桃、葱、鸡肉等,食疗方如归芪鸡、杜仲腰花等。俗话说一方水土养一方人。中国地域宽广,经纬跨度很大,南方温热,北方寒冷,东部平川,西部高原。不同地区的气候水土对人的影响很大,饮食区别也很大,故有南甜北咸、东辣西酸之说。由于气候、水土、物产的不同,导致人们生活习性、饮食嗜好的不同,也形成不同的生理特点和当地的常见病。因此,不管是药物疗法还是饮食疗法,都要根据所处的不同环境辨证施治施膳,这样可取事半功倍之效。

    辨证施治,是中医的突出特点,也是饮食疗法应严格遵循的原则。辨证,是通过运用望、闻、问、切四诊来收集病人的临床表现,包括病人病史、症状、体征及生活经历、遗传因素、特殊嗜好等有关资料,在中医理论指导下加以综合分析,判断出是属于何种性质的病症,做出客观正确的结论。论治,是以辨证得出的结论为依据,制定出切实可行的治疗疾病的手段和方法。辨证和论治是整个诊治疾病过程中的两个组成部分,是中医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具体体现,是中医理法方药在临床上的具体应用,也是指导饮食疗法的基本原则和方法。在具体应用中,应在正确辨证的基础上进行遣药组方和选食配膳,根据病体的寒热虚实,施以温热、寒凉、补益、泻下等不同治疗法则。如果寒温不分,虚实不顾,滥用补品,不但达不到食治的目的,往往还会产生相反的作用。因此,饮食疗法,包括一些民间传统验方,都是经过历代医家的筛选,既有理论上的可靠依据,又有临床上的反复印证,是行之有效的食疗方剂。

 

防治并重,祛邪扶正

     中医学不仅注重治病,而且十分重视预防。黄帝内经·素问说:圣人不治已病治未病,不治已乱治未乱,此之谓也。夫病已成而后药之,乱已成而后治之,譬犹渴而穿井,斗而铸锥,不亦晚乎。这种预防为主的思想,对后世影响很大,为历代医家和养生家所奉尊。治未病的实质包含未病先防和既病防变两个方面,就是应用中医的养生之道,起到健体防老、预防疾病的作用。古代医家尤其重视饮食的保健养生作用,这也正是中医养生学的特点之一。对此历代医家都有论述,黄帝内经?素问人以水谷为本法于阴阳,和于术数,饮食有节,起居有常,不妄作劳,故能形与神俱,而尽其天年,度百岁乃去。张仲景在金匮要略中指出:夫含气之类,未有不资食面以存生。孙思邈千金要方云:安生之本,必资于食。不知食宜者,不足以存生也。从前贤的论述中,可以得出一个结论,那就是合理摄食,饮食有节,是扶助正气、调和阴阳、维持人体健康最根本的途径和方法。

        西方医学同样注重饮食疗法的保健强身、防病治病作用。古希腊著名医学家希波克拉底强调营养适宜,治疗彻底,并提出食物药物,应互为替补。其学术观点与中医的养生思想是一致的,至今仍具有深刻的指导意义。

    饮食疗法的保健作用早被人们所熟知,经历代应用长盛不衰,它对促进儿童、青少年生长发育,对妇女强身保健、美容驻颜,对老年人抗老防衰、滋补强健,以及对改善人体健康状况,保持旺盛精力,提高生活质量和工作效率都是不可缺少的。饮食疗法在注重未病先防、营养保健的同时,亦注重既病防变,提倡治病求本。最主要的是调整扶正与祛邪的关系。所谓正,是指人体防御、抵抗疾病的能力;邪主要是指各种致病因素及其病理损害。正与邪是矛盾对立统一的两个方面,正邪的消长,决定着疾病的发生与发展。邪盛则病进,正盛则病退。因此,治病的根本目的是扶正祛邪。素问·藏气法时论说:毒药攻邪,五谷为养,五果为助,五畜为益,五菜为充,气味合而服之,以补精益气。提倡以药物祛邪,以谷、畜、果、菜相配合,调养身体以扶正,达到邪去正复、疾病向愈的根本目的。

 

良药可口,服食方便

    饮食疗法是以中药材为原料,与日常食物进行合理调配,采用传统制作方法,结合现代先进的食品生产工艺加工而成。在形式上兼备了美味佳肴可口怡神和药物防病治病的长处,它既不同于一般食品,又不同于药品。以色、味、形方面观其形属于食品,以性、味、功效审其性又是药品,它是取药物之性,采食物之味,共同配伍,相辅相成,起到药借食力、食助药威的协同作用,收到药物治疗与食物营养的双重效力。由于其制作巧妙,观之形美,食之味香,良药可口,为各年龄层次所喜爱。同时,饮食疗法所应用的主辅原料,大多是食品或可供药用的食品和调味品,所使用的药品,毒副作用也相对较小,安全可靠,可长期应用。正如张锡纯在医学衷中参西录中所说:病人服之,不但疗病,并可充饥;不但充饥,可以适口。用之对症,病自渐愈。即不对症,亦无他患。说明饮食疗法不但可治病,还可防病强身,而且长期服用安全可靠。

  食物治病的优点

 口感舒适,色香味美

     作为内服药时,口感舒适,易为患者尤其是儿童患者所接受。人们可以根据其营养及功能特点,或者生用,或者进行科学烹调,制成色、香、味、形俱佳的药膳或剂型,患者视之赏心悦目,闻之垂涎欲滴,食之胃口大开。如高热、大汗、大渴、脉洪大尿少患者,中医常以白虎汤加减进行治疗,高烧脱液伤津者可能还要配合葡萄糖注射液、生理盐水作静滴。中药难熬又难喝,静滴则难受更难耐,而取具有天生白虎汤美称的西瓜一味生吃,既清热又生津,味甜如饮琼浆,清凉如冰水,让人在治病的同时,更得到吃的享受,这真是良药可口又利病的最佳境界!

 

药源广泛,方便易行

    大众掌握了食物治病的原理,等于每个家庭建立一个家用药柜,内服外用可任意采撷,即便是一杯牛奶,一个鸡蛋,取来都是药,这样也更加开发了动植物资源,使其能尽药、食两用价值。

 

营养丰富,药食放心

    没有或很少有毒副作用,在应用时无须严格掌握剂量,患者食之绝对放心。用后对症者,病自痊愈,即使不对症,亦无其他忧虑。对于治疗不愈或病情严重者,还可配合或立即转向药物治疗。

 

价廉物美,疗效显著

    尤其在农村,可随时采集,随时应用,在药价十分昂贵的时期,更可免囊中羞涩。有人认为食物治病主要是用于补益,只能用以慢性病或疾病恢复期的辅助治疗,其实并非如此。在中医药学的文献中,所载的以食物为主所组成的方剂既可补虚,又可祛邪;既可内服,亦可外用。只要根据食物的药性,或者按照中医的辨证原则使用,很多时候可以获得满意疗效。

食物的性质与功用

    食物的性质是食物具有营养和治疗疾病的物质基础;功用是指食物在应用过程中所体现的营养学及医学作用。多年的经验证明,食物的功用可归纳为以下5个方面:

 

预防疾病

    食物含有人体需要的各种营养物质,它不仅可以提高人体的免疫力,增强抗病能力,而且还可作为疾病后期维持治疗的有效手段,防止疾病的复发。如淡菜(壳菜)含丰富的碘、钙、磷、铁,可用来预防高血压、动脉硬化、肾虚及妇科崩漏等疾病;百合含淀粉、蛋白

质、脂肪、钙、磷、维生素B1和维生素B2、维生素C及β--胡萝卜素等多种营养成分,此外还含有秋水仙碱等多种生物碱,经常服用,可预防老年性慢性气管炎、神经衰弱、肺炎等多种疾病。食物预防疾病可不受疗程限制,便于长期服食,因而其功效也常常是药物所不能达到的。

 

辅助治疗急性病

    中医长期临床经验表明,很多食物对于各种急性疾病有很好的辅助治疗功效。如樱桃、香蕉均有一定的止痢作用;大蒜对治疗疟疾、感冒有一定功效;生姜可辅助治疗流行性腮腺炎等。食物治疗也可单独使用,效果也很好。

 

治疗慢性病及病后调理

    慢性病患者,由于抗病能力较低、体质较弱,常常不能速愈。用药物治疗一般均有一定副作用,效果不能达到完好。按慢性调理,往往会取得良好的疗效。如糖尿病患者,宜经常食用胡萝卜以降低血糖;又如山楂有扩张血管、降低血压、降低胆固醇含量和强心作用,因而长期食用对于治疗高血压、冠心病、冠状动脉供血不足效果良好。病愈后,中医认为身体邪气已祛,元气未复,或者余邪未净,正气已伤,因而身体各种机能减退,胃肠功能下降,此时用食疗法调整胃气,恢复元气,消邪扶正,颇为适宜。例如,退烧后口渴,宜用生芦根、竹蔗熬粥以解之;再如消化不良、积食,可用鸭肫末服用解之。

 

强身健体,延年益寿

    经现代药理研究,山药、首乌、核桃、百合、人参、枸杞、芝麻、枣、鹿茸等均有改善人体机能、增强体质、延缓衰老的作用。而常食五谷杂粮更是使人体养分平衡,提高免疫能力的简便实用的食疗方法。如粳米熬粥是健脾胃、培养中气的良药,古人称之为世间第一补人之物,更有医药六书粳米粥为资生化育神丹,糯米粥为温养胃气妙品

 

养颜美容

    随着现代社会物质文化的发展,外在症状的调养与防护受到越来越多的人重视,中医食疗学的研究发展为人们提供了众多实用食疗方法。如减肥防肥宜常食用荷叶粥、加味红小豆粥等;经常饮用雪梨汁治疗面部痤疮(粉刺);用胡桃豆浆或猪肾粥等治疗面部黄褐斑等。总之,食疗具有全面、安全、疗效好而无副作用之优点,已愈来愈受到现代人的欢迎和重视。

 

 

 

收藏 推荐 打印 | 录入:yuan | 阅读:
相关新闻      
本文评论   [发表评论]   全部评论 (0)
热门评论
商务合作 |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广告服务 | 诚聘英才 | 意见反馈 | 友情链接 |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