代理分站:
全部科室 快速通道:点击直达您要访问的科室
背景:
阅读新闻

4.给皮肤“喂药”的机理及发展前景如何?

[日期:2009-01-22] 来源:唐汉中医药网  作者:未知 [字体: ]

  清代外治大师吴师机在《理瀹骈文》中说:“外治之理,即内治之理;外治之药,亦即内治之药;所异者法耳。”道理很简单,外治医理和用药与内治相同,只是给药方法、吸收途径不同而已。

  祖国医学早在几千年前就已开始采用将中草药施于皮肤、俞穴治疗疾病,形成了膏、散、酊、熏等固定剂型。它不仅在外科、骨伤科、皮肤科、五官科、肛肠科等疾病局部用药上显示了明显疗效,而且对内科、妇科杂证的治疗也有显著的作用。与内服法相比,中药外用作用迅速,简、便、廉、验,使用安全,容易推广,毒副作用少,易为患者接受,尤其对老幼虚弱之体,攻补难施之症,或服药困难之病,更具优势。随着制药技术的不断发展,最新出现的中药涂膜剂,除了具有外用膏、酊等剂型的优点外,还具有不易脱落、不需包扎、药物穿透力强、使用更加方便等特点,为中药皮肤给药的进一步发展注入了新活力。。__皮肤给药是将药物成分通过皮肤渗透进入体内,从而发挥治疗作用的一种给药方式。它同静脉、皮下注射一样都可以使药物直接进入外周血液循环,不需经肝脏解毒,作用直接。它具有使用方便、对药物吸收主动、选择性强等特点。另外,皮肤给药方式的最太优点在于可使药物吸收稳定、持久,并可使血药浓度基本保持耷相对稳定的水平,从而避免了口服、静脉及皮下注射中出现的给药浓度高峰,这就在一定程度上减少了药物对人体的毒副作用。目前,国内外已开始将新药研究热点转向皮肤给药剂型。如近年使用硝酸甘油皮肤给药治冠状动脉供血不足,取得了优于口服给药的疗效;再如,左旋咪唑涂布剂、扶他林软膏、双氯酚酸钠缓释剂的出现,使药效维持时间更长,并减轻了对脏器的损害。

  美国科学家发明了一种透皮给药新技术——“离子电渗透析给药法”,该方法被认为是迄今为止透皮给药技术的最新突破。

  “经皮给药制剂”或称“贴药”,是近年来国外发展很快的一种投药剂型,与口服药相比,贴剂可以一次用药,在比较长时间内(可长达1周)使药物以比较稳定的速度进人体内。另外,贴剂经皮肤作为给药“窗口”,可避免口服药物对胃肠的刺激,也避免了药物对肝脏的影响。但现有的透皮给药剂型多属“被动型”橡皮膏,如已有贴剂产品像防心绞痛的硝酸异山梨酸酯贴剂、硝酸甘油贴剂及止痛药布洛芬贴剂等。当患者贴上后,皮肤只能被动吸收透皮释放的药物,无法主动选择剂量。

  确实,有效控制给药剂量一直是贴剂药物的一个难点。美国著名的贝克顿药剂研究所的格林博士称“离子电渗析药法”,可借助电流直接渗入皮下组织并吸收进入血液,只要人工改变电流的强弱,即可以控制给药剂量。其原理是:首先将离子电渗析透皮给药剂的主药加工成水凝胶(有利于释放),然后再配上纽扣电池与一只微处理器,按下开关后,电池被接通并释放出直流电,电流直接作用于水凝胶,使药物分子源源不断地透过皮肤进入血液中。

  临床试验表明,该方法给药对患者的刺激较小,大部分患者未见有不良反应。惟一的缺点是,目前该方法只能将分子量为300左右的多肽类药物加工成离子电渗析透皮剂型。而大分子多肽(如干扰素、胰岛素等)必须借助较强电流才能顺利渗人皮下毛细血管丛,但大多数患者会无法忍受电流刺激。

  不过,在常规化学药物方面,这一给药新技术大有用武之地。如美国艾尔兹公司新研制出的芬太尼透皮型橡皮膏就带有电池开关,当接通电池后,在电流作用下芬太尼很快从橡皮膏中释放出来,进入血液,发挥止痛作用。当不需要止痛时,只要关掉开关,药物就不再起作用,这就是“主动型”透皮释放剂与“被动型”透皮剂的最大区别所在(也是前者的优点所在)。由于电池与微处理器可反复使用,对于患者来说还可大大降低成本,预计在短期内这种“电流给药”新制剂将在美国正式面世。

收藏 推荐 打印 | 录入:tanghan | 阅读:
相关新闻       百病外治 
本文评论   [发表评论]   全部评论 (0)
热门评论
商务合作 |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广告服务 | 诚聘英才 | 意见反馈 | 友情链接 |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