代理分站:
全部科室 快速通道:点击直达您要访问的科室
背景:
阅读新闻

第一节 发热

[日期:2009-01-20] 来源:唐汉中医药网  作者:未知 [字体: ]

  一、什么是发热?

  凡体温超过37.5℃,或1日内体温变化超出l℃,均可认为是发热。

  人体的温度通过体内调节,一般都保持在37℃左右。但由于人体个体间体温有一定差异,少数人可低于36℃,也有的人可高于37℃。

  1.人体体温往往随着新陈代谢情况不同而稍有变异。小儿由于代谢旺盛.体温调节中枢功能尚未完善。当活动增多,哭闹后,体温可暂时升高;而老年人新陈代谢减慢,所以体温比成年人略低。

  2.当进食、活动时,在短时间内代谢加强,可使机体产热增多,散热相对减少,从而导致体温升高;反之,在饥饿、低热饮食、活动少的情况下,体温可降到35℃左右。

  3.通常在晨间3-5时体温最低,起床活动后逐渐升高,到下午4-6时体温最高,以后又逐渐下降。昼夜间体温波动一般在1℃以内。

  4.此外,人体的体温由于测量的部位不同而有差异。如肛内温度较口腔温度稍高,腋下温度较口腔温度稍低(相差0.3-O.5℃)。所有这些在测量时都是必须注意的。

  为了明确是否有发热,重复测量体温常常是必要的,特别是低热(38℃以下)更不能根据一次体温测量的结果作出诊断。需作长期观察。有人认为当腋温超过37.2℃,且持续一个月以上时,才能作为低热病人。

  二、功能性低热

  发热通常是疾病的信号,但也有些发热不是因为疾病引起的。在现实生活中,我们常可发现,有的人即使不生病也会发热(指低热),在医学上称为“生理性低热”。产生生理性低热的原因有:

  1.情绪性低热:紧张、焦虑、烦躁、失眠等情绪变化,可能导致丘脑下部的产热和散热中枢功能调节紊乱,表现为低热或体温下降。

  2.运动性低热:剧烈运动、重体力劳动、过度劳累后,体内产热增多,但散热相对缓慢,因而使体温高于正常。如5公里越野长跑,体温甚至可超过38℃。

  3.环境性低热:长期在热环境下工作,或婴幼儿衣着过多,也可导致体温明显高于正常。这种情况只要改换环境后,体温便可很快恢复正常。

  4.手术后低热:胃、胆囊切除、剖腹产、输卵管结扎等大小手术后1-2天,体温会暂时升高,如创口没有感染,一般不会超过38℃,这是机体对创伤的保护性反应,一般维持3-5天。

  5.排卵期低热:成年女子常在两次月经之间,或下次月经来潮前14天左右开始排卵。排卵后的体温较排卵前要高0.3-O.5℃,直到月经前1-2天才恢复正常。

  6.妊娠期低热:有些妇女在怀孕一月后,体温会比怀孕前增加O.5℃左右,维持时间长短不一,个别直到分娩后才消失。这被认为是与体内孕激素的代谢和分泌有关。

  对于功能性低热不伴感染者,一般无需应用抗感染药物治疗。若一出现低热。就乱求医、滥服药,对身体健康反而有弊无利。

  三、观察发热时间的长短(热程)

  短期发热者,见于各种有皮疹的急性传染病,如麻疹、水痘和猩红热等;此外见于感冒、流行性感冒、疟疾、脑炎、胆囊炎、中暑、肺炎、白喉、痢疾、肾盂肾炎和药物过敏等。

  长期发热(两周以上),可见于伤寒、结核病、亚急性细菌性心内膜炎、黑热病、急性血吸虫病、布鲁氏菌病、白血病和恶性肿瘤等。

  四、观察伴随出现的症状

  1.发热伴有头痛、呕吐、昏迷等症状,可能为脑神经系统疾病。

  2.伴有咳嗽、咳痰、胸痛或气促时,应考虑心、肺、胸膜疾病。

  3.伴有腹泻时,应考虑沙门氏菌属感染、痢疾和血吸虫病的可能。

  4.伴有腹痛,应考虑腹膜炎、肝炎、阑尾炎等腹部疾病。

  5.如有肾区或腰部疼痛和尿频、脓尿、血尿等,应考虑到泌尿系统的感染。

  五、体温曲线的变化(热型)

  如果能掌握体温曲线的变化,将会对病情的诊断和预后有很大帮助。

  1.稽留热:体温较高,通常在39℃以上,每日波动范围不超过1℃。可见于伤寒、斑疹伤寒、大叶肺炎和流行性脑膜炎等。

  2.弛张热:体温不稳,早晚相差在1℃以上,但体温并不降至正常。可见于脓毒血症、败血症和肝脓肿等。

  3.间歇热:体温突然升高,可达39℃以上,经几小时后恢复正常,再隔数小时或数日后又突然升高,如此反复发作。常见于疟疾、急性肾盂肾炎等。

  4.消耗热:温度的变动范围比弛张热大,在3-5℃之间。多见于败血症、重症肺结核等。

  5.回归热(再发热):体温突然升高达39℃以上,持续数日后降至正常,隔几天后又复发。常见于回归热。

  6.颠倒热:早晨体温较高,傍晚反而较低,与一般发热规律不同。常见于持久性败血症,肺结核等。

  7.不规则热:体温变化无一定规律,持续时间也不定。常见于流感、支气管肺炎、肺结核、风湿热等。

健康知识链接:

  发热不宜滥用退热药

  因为发热时,机体内的白细胞受到刺激,会产生一种内源性致热质,刺激丘脑下部体温调节中枢,从而使体温升高。当体温升高后,白细胞增多,吞噬细胞的吞噬作用加强。同时抗体生成增多,肝脏解毒功能亦加强。这有利于消除病因,为身体康复创造条件。因此,发热本身并不是都需要给予降温处理;除非体温超过38℃有引起脑细胞损伤的危险或小儿有高热惊厥病史,易引起高热惊厥时,需早给退热药,否则一般不必急于给以退热治疗。同时,发热的热型还会有助于疾病的诊断和预后判断;若退热处理不当则可挫伤机体的自然防御机能。对于常用的退热药物如复方阿司匹林、扑热息痛,应根据病情4-6小时可重复1次;忌用大剂量,以免导致体温骤降、大汗、体温不升、甚至虚脱;而且由于发热,失水少尿,药物排泄减少,过多使用退热药还可能产生药物蓄积中毒的危险。因此,在发热初期,一般不主张急于应用退热药,以免掩盖病情,贻误病机,影响对疾病的正确诊断和治疗。

 

收藏 推荐 打印 | 录入:tanghan | 阅读:
相关新闻       自测自疗 
本文评论   [发表评论]   全部评论 (0)
热门评论
商务合作 |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广告服务 | 诚聘英才 | 意见反馈 | 友情链接 |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