代理分站:
全部科室 快速通道:点击直达您要访问的科室
背景:
阅读新闻

第二节 中医治未病的源流

[日期:2012-02-28] 来源:  作者: [字体: ]

 

  治未病是中医学的一大特色和优势,是中医学理论体系中最具影响的理论之一,它根植于中国文化的“肥沃土壤”。几千年来,“治未病”思想经历了萌芽、形成、发展、成熟四个历史阶段,对人民群众的卫生保健活动有着重要的指导意义。

 

    一、萌芽

 

    中医学中许多基本理论,如阴阳学说、精气学说、五行学说等都源于古代哲学思想,治未病”这种防患于未然的预防医学思想也不例外,其形成同样离不开中国传统哲学理论。 “治未病”的萌芽,最早可追溯至殷商时代,《商书·说命》日:“唯事事,乃其有备,有备无患。”说明当时人们已认识到预防的重要性。

 

    春秋战国时期,有备无患的思想进一步得到发展,如《左传.襄公十一年》中说:“书曰:‘居安思危’。思则有备,有备无患。”《管子·牧民》亦曰:‘‘唯有道者能备患于未

 

形也,故祸不萌。”这种避祸防患的观念既而影响到医学界,开始有医家意识到疾病应早发

 

现、早治疗。例如,《史记·扁鹊仓公列传》载扁鹊对齐桓公望色诊病,“君有疾在腠理,不

 

治将深”、“君有疾在血脉,不治恐深”、“君有疾在肠胃问,不治将深”等。故《淮南子.人

 

间训》曰:“人皆轻小害易微之事以多悔,虽至而后忧也,是犹病者已倦(倦,剧也)而索良医也,虽有扁鹊、俞跗之巧,犹不能生也。”《国语·楚语下》亦云:“夫谁无疾眚,能者早除之……为之关筲藩篱而远备闲之,犹恐其至也,是之为日惕。若召而近之,死无日矣。”强调了疾病早期治疗,防止传变的重要性。这些朴素而原始的防患于未然的思想,虽未形成

 

系统的医学理论,然观其主旨,实为“治未病”概念之滥觞。

 

    这一时期,对治未病概念形成影响较大的,当属《易经》、《道德经》、《庄子》、《孙

 

子兵法》、《淮南子》等各思想流派。《易经·既济卦》日:“既济:亨,小利贞。初吉终乱。”既济卦是离()下坎()上,水在火上象。孔子在《易传·象》中解释此卦说:“水在火上,既济。君子以思患而预防之。”也就是防在于预,预在于思,其目标是“患”,充分反映了

 

防患于未然的预防思想。《道德经》第六十四章亦日:“其安易持,其未兆易谋,其脆易泮,其微易散。为之于未有,治之于未乱。”告诫人们事物在萌芽阶段易于被消灭,所以要居安思危,及时发现变化的征兆和苗头,采取相应的措施,形象地论述了“治之于未乱’’的道理。应用于医学方面即《道德经》第七十一章提出的“以其病病,是以不病。”若时常害怕生病而先作预防,就可以避免疾病为害。《庄子·盗跖》云:“丘,所谓无病自灸也。,’可见当时人们已经用灸法来防病保健了。《孙子兵法》是我国现存最早的一部军事著作,就其哲学思想的内涵来看,也包含有许多“治未病”的思想,如《孙子兵法·九变》日:“用兵之法,无恃其不来,恃吾有以待也;无恃其不攻,恃吾有所不可攻也。”体现了兵家“有备无患”的战略指导思想。《淮南子》则主张“治无病之病”,指出“良医者,常治无病之病,故无病。圣人者,常治无患之患,故无患也。”这些都为治未病思想的形成奠定了基础。

 

    二、形成

 

  治未病概念的提出,首见于《黄帝内经》,书中有三处直接提及“治未病。归纳起

 

来大致有四层意思。

 

    1.未病先防

 

  《素问·四气调神大论》日:是故圣人不治已病治未病,不治已乱治未乱,此之谓也。

 

夫病已成而后药之,乱已成而后治之,譬犹渴而穿井,斗而铸锥,不亦晚乎?”从正反两方面强调了治未病的重要性,告诫医生和患者,应重视未病先防。这包括顺应四时,所谓“顺四时而适寒暑”(《灵枢·本神》)春夏养阳,秋冬养阴,以从其根”(《素问。四气调神大论》);形神共养,如《素问·上古天真论》所说:法于阴阳,和于术数,食饮有节,起居有常,不妄作劳,故能形与神俱而尽终其天年,度百岁乃去。”

 

    2.治病萌芽

 

  《素问·刺热》云:肝热病者,左颊先赤;心热病者,颜先赤;脾热病者,鼻先赤;肺热病者,右颊先赤;肾热病者,颐先赤。病虽未发,见赤色者刺之,名日治未病。”就是说,疾病初发,苗头初露,就要及时采取措施,积极治疗。即《素问·阴阳应象大论》所说:

 

“邪风之至,疾如风雨。故善治者治皮毛,其次治肌肤,其次治筋脉,其次治六腑,其次治五脏。治五脏者半死半生也。”《素问·八正神明论》更指出:“上工救其萌芽……下工救其已成,救其已败。”后世张景岳释日:“祸始于微,危因于易。能预此者,谓之治未病。”

 

    3.待衰而刺

 

    《灵枢·逆顺》说:方其盛也,勿敢毁伤,刺其已衰,事必大昌。故日:上工治未病,

 

不治已病。此之谓也。”在针刺治病时,对于病势猖獗的病证,要避其猖獗之势,选择适当时机。正如《素问.疟论》所说:“夫疟者之寒,汤火不能温也;及其热,冰水不能寒也……

 

当此之时,良工不能止,必待其自衰乃刺之,其故何也……经言无刺熵熵之热,无刺浑浑之

 

脉,无刺漉漉之汗,故为其病逆,未可治也。”

 

    4.既病防变

 

    既病之后,防止疾病传变,亦谓之治未病。《素问·玉机真藏论》指出:五脏有病,则各传其所胜。”后《难经》、《伤寒杂病论》等根据这一规律有进一步论证。

 

    《难经·七十七难》曰:“经言上工治未病,中工治已病者,何谓也?然所谓治未病者,见肝之病,则知肝当传之于脾,故先实其脾气,无令得受肝之邪,故日治未病焉。中工者,

 

见肝之病,不晓相传,但一心治肝,故日治已病也。”《难经》运用五行乘侮的理论,并以肝

 

为例,突出体现了在既病防变中如何防止疾病传变,丰富了《素问·玉机真藏论》中有关疾

 

病传变的论述。

 

  三、发展

 

    汉代,张仲景发展了《黄帝内经》、《难经》中治未病的思想。在《金匮要略·

 

腑经络先后病脉证》中列“上工治未病”于首条,告诫人们平时就应注意“房室勿令竭乏,服食节其冷热苦酸辛甘”。只有“五脏元真通畅,人即安和”;“若人能养慎,不令邪风干忤经络”;“不遣形体有衰,病则无由入其腠理”,均说明如果能内养正气,外慎风邪,疾病是可以预防的。并重视“治病萌芽”,提出“适中经络,未流传脏腑,即医治之”的有病早治的思想,具体采取的防治措施,如“四肢才觉重滞,即导引、吐纳、针灸、膏摩,勿令九窍闭塞。”

 

    张仲景最突出的贡献是实现了对既病防变思想的具体应用,在《金匮要略。脏腑经

 

络先后病脉证》中遵《难经》之意,曰:“夫治未病者,见肝之病,知肝传脾,当先实脾。”

 

并创“四季脾旺不受邪,即勿补之”,所以“防变”还当根据临床具体情况具体对待,成为

 

既病防变灵活运用的经典论述。书中处处蕴含着既病防变的思想,如《金匮要略‘痉湿喝病

 

脉证并治》曰:太阳病,无汗而小便反少,气上动胸,口噤不得语,欲作刚痉,葛根汤主

 

之。”太阳病虽在表,有里传之势,为发痉先兆,若不加治疗,将发展成角弓反张、卧不着席的痉病,故选用葛根汤以生津养筋;《伤寒论》第八条云:“太阳病,头痛至七日以上自愈

 

者,以行其经尽故也。若欲作再经者,针足阳明,使经不传则愈。”即是根据六经传变规律,

 

预先针刺阳明经穴位以防太阳病邪气内传;又如《伤寒论》第六十五条,由于“发汗后,其

 

人心下悸者”,“欲作奔豚”,予以茯苓桂枝甘草大枣汤,使奔豚将发而未发;以及治阳明腑

 

实证所创三承气汤急下存阴法,皆是为“治未病”的典范。

 

    张仲景的治未病思想还包括病后防复,即病后通过采取各种措施,防止疾病的

 

复发。如《金匮要略·脏腑经络先后病脉证》中谓:“五脏病各有所得者愈,五脏病各有所

 

恶,各随其所不喜者为病。”强调适其所喜,避其所恶,选用适当的治疗药物和护理方法。并在《伤寒论》中于六经病篇之后,设有《辨阴阳易瘥后劳复病脉证并治》,指出伤寒新愈,

 

若起居作劳,或饮食不节,就会发生劳复、食复之变,从而示人疾病初愈,应慎起居、节饮

 

食、勿作劳,做好疾病后期的善后治疗与调理,方能巩固疗效,防止疾病复发,以收全功。

 

    华佗强调运动健身之法,也是治未病的重要内容之一。他曾对弟子吴普说:人体

 

欲得劳动,但不当使极尔。动摇则谷气得消,血脉流通,病不得生,譬户枢不朽是也。”认为运动有强健脾胃的功能,可促进饮食的消化输布,使气血生化充足,气血流通,而健康长寿。《后汉书·方术传》载其创“五禽戏”,“一日虎,二日鹿,三日熊,四日猿,五El鸟,亦以除疾,并利蹄足,以当导引。”同时,还提到“从天地阴阳”、“调神气”、“慎酒色”、“节起居”、“省思虑”、“荣滋味”等,都是未病先防养生保健的重要原则。

 

    晋代,中医治未病思想也有广泛运用。范汪所著的《范东阳杂病方》中即有灸法防霍乱

 

可使人“终无死忧”的记载,并把这种防病的灸法称为“逆灸”。葛洪提倡导引和药物预防

 

保健,“夫导引不在于立名象物”,“或伸展,或俯仰,或行卧,或倚立,或踯躅,或徐步,

 

或吟,或息,皆导引也”,“上药令人身安命延,升为天神”,“中药养性”,“下药除病”。

 

《肘后方》还论述了艾叶重灸住室,可防止传染性疾病蔓延。

 

    隋代,巢元方著《诸病源候论》记载了寒冷地区用灸法预防小儿惊风的民间习俗,

 

洛间土地多寒,儿喜病痉,其俗生儿三日,喜逆灸以防之;又灸颊以防噤”。同时,巢氏还反对不分寒热一律给新生儿逆灸的做法,体现了灸法保健也要辨证施灸的思想。

 

    四、成熟

 

    唐代,治未病理论已经比较成熟。最具代表者当属孙思邈,其在《千金要方》中言:

 

“上医医未病之病,中医医欲病之病,下医医已病之病。若不加心用意,于事混淆,即病者难以救矣。”将疾病比较科学地分为“未病”、“欲病”、“已病”三个层次,反复告诫人们要

 

“消未起之患,治未病之疾,医之于无事之前”,并将“治未病”作为评判好医生的标准。因此,孙思邈倡导积极养生,认为治未病主要从养生防病和既病早治着眼,在《千金要方》中载有一整套养生延年的方法和措施,很有实用价值。如提出用针刺预防中风,“唯风宜防,针耳前动脉及风府甚良”;并创“苏酒方”以“辟疫气”,“一人饮之,一家无疫;一家饮之,

 

一里无疫”;在既病防变方面提出有消渴病的防变措施,“消渴之人,愈与未愈,常须虑有大

 

痈,何者?消渴之人必于大骨节问发痈而卒,所以戒之在大痈也,当预备痈药以防之。

 

    宋代,治未病思想同样受到了医家的重视。如南宋王执中在《针灸资生经》中提及刺泻

 

风门,可令背不痈疽。又明言脐灸有壮元气之功效,能强壮身体,延年益寿。窦材在《扁鹊

 

心书·住世之法》中则将灸法列为各种养生保健法的首位,主张常灸关元、气海、命关、中

 

脘以防病摄生,而且要求早灸、多灸,“若灸迟,真气已脱,虽灸亦无用矣。若能早灸,自然阳气不绝,性命坚牢。”并指出熏灸关元于无病时可预防保健,在既病后可防病传变。《太平圣惠方》载有“将中风之候”,“未中风一两月前或三五个月前,足胫上忽发酸重顽痹”,提出“便须急灸三里穴与绝骨穴”,以预防中风,这对后世运用针灸防治中风有重要的指导作用。张杲在《医说》中认为“若要安,三里莫要干”的原因,是“三里者,五脏六腑之沟渠也,常欲宣通,即无风疾”,因此,灸足三里亦可预防中风。钱乙《小儿药证直诀》载有:胎儿初生,即“俗以黄连汁压之”以清解胎毒,能防胎中诸疾。认为小儿五脏六腑,成而未全……全而未壮……易虚易实,易寒易热”,当摄生防邪侵,用药宜小心谨慎,或无下证,慎不可下也”,“凉药久则寒不能食”。

 

    元明时期,医家亦主张摄养于无疾之先,大都是对《黄帝内经》中治未病概念

 

的延伸。如元代邹弦所续宋代陈直的《寿亲养老新书》中提及,按擦涌泉穴可“终不染痒,

 

面色红腻,腰足轻快”。《丹溪心法》云:“与其救疗于有疾之后,不若摄养于无疾之先。盖

 

疾成而后药者,徒劳而已。是故已病而后治,所以为医家之法;未病而先治,所以明摄生之

 

理。夫如是则思患而预防之者,何患之有哉?此圣人不治已病治未病之意也。李东垣注重调理脾胃,认为治未病始终要重视脾胃的调养,以扶助正气,抵抗邪气。“真气又名元气,乃先身生之精气也,非胃气不能滋之”,“脾胃之气既伤,而元气亦不能充,而诸病之所由生也。”其论著反复阐述脾胃与元气的关系,“养生当实元气”,“欲实元气,当以调脾胃”(《脾胃论》)

 

    明代的张景岳云:故在圣人则常用意于未病未乱之先,所以灾祸不侵,身命可保。强调体质强弱在治未病中的关键作用,“脏病唯虚者能受而实者不受,脏邪唯实者能传而虚者不传”。汪绮石著《理虚元鉴》,虽是治疗虚劳病的专书,但也有鲜明的“治未病”特色,提出“虚劳当治其未成”,认为若病已成而后治之则“病虽愈亦是不经风浪”;“令其善为调摄,随用汤液十数剂或丸剂胶剂二三斤,以断其根,方为善策。”万全的《育婴家秘》也体现了预防为先,不治巳病治未病的理念。其提出“育婴四法”,即预养以培其元,胎养以保其真,蓐养以防其变,鞠养以慎其病。实质上加强了小儿先天、后天之本。小儿先天充足,后天强盛则邪不可干,故孕育正常,生长健康,发育良好,疾病免生。至今仍有临床指导意义。

 

    这一时期,对艾灸神阙防病保健,延年益寿的运用十分广泛,《医学入门》、《类经图

 

翼》、《医学汇言》中分别对于灸此穴的时间、灸量及有关验案都有具体描述。如《类经图

 

翼》载隔盐灸神阙穴“若灸至三五百壮,不唯愈疾,亦且延年”。杨继洲在《针灸大成》中

 

还详细记录了应用艾灸预防中风,“但未中风时,一两月前,或三四月前,不时足胫发酸发

 

重,良久方解,此将中风之候也,便宜急灸三里、绝骨四处,各三壮。”

 

    清代,治未病思想更趋完善。喻嘉言深谙治未病要义,所著《医门法律》以未病先

 

防,已病早治”之精神贯穿始终。如《中风门》中的人参补气汤便是抵御外入之风的绸缪之

 

计。张璐在《张氏医通》中提出:“夏月三伏用药贴敷肺俞、膏肓俞、百劳等穴,可预防哮

 

喘冬季发病。”更是发展了“冬病夏治”的防病复发思想。王清任的《医林改错》也体现未

 

病先防的思想,其专篇列有“记未病以前之形状”,载有中风之先兆症状34种,提醒人们

 

“因不痛不痒,无寒无热,无碍饮食起居,人最易于疏忽。”叶天士将治未病思想广泛应用于温热病中,其在《温热论》中指出,对于温热病控制其发展变化的积极措施“务在先安未受邪之地”。温病属热证,热偏盛而易出汗,极易伤津耗液,故保津护阴属未雨绸缪、防微杜渐之举,是控制温病发展的积极措施。同时根据病人体质采取不同的原则及方药,以防传变。如对素体阳气不足者,治疗时注意顾护阳气,即《温热论》所述“面色白者,须要顾其阳气”,“湿盛则阳微也,法应清凉,然到十分之六七,即不可过于寒凉,恐成功反弃。何以故也?湿热一去,阳亦衰微也。对于素体阴虚者,则指出须要顾其津液,清凉到十分之六七,往往热减身寒者,不可就云虚寒,而投补剂,恐炉烟虽息,灰中有火也”。这种辨体质、先安防变的用药方法,对后世具有重要意义。其后,吴鞠通在《温病条辨》中不厌其烦地提出保津液和防伤阴,指出温病易伤阴动风而致痉,所以要“于其未痉之先……以法治之,而痉之源绝矣”,“全在见吐泻时,先防其痉”,若“热邪深入下焦,脉沉数,舌于齿黑,手指但觉蠕动,急防痉厥,二甲复脉汤主之”,用以养阴清热息风防痉厥,与叶氏“务在先安未受邪之地”之意吻合,充实了治未病思想的内涵。吴氏还认为温病瘥后,最易因食而复,强调病后防复的重要性,“阳明温病,下后热退,不可即食,食者必复……勿令饱,饱则必复,复必重也”。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预防为主.一直是我国卫生工作的基本方针。19508月,在第一届全国卫生工作会议上,毛泽东主席为会议题词“面向工农兵,预防为主,团结中西医”,成为我国最早的卫生工作方针,“治未病”的概念不断深入人心。随着国家疾病防控与卫生监督体系逐步完善,科技水平提高,部分严重危害人民健康的疾病已得到控制或基本消灭,人们的工作和生活环境得到明显的改观。麻疹、白喉、百日咳、乙型脑炎、流行性脑脊髓膜炎等传染病发病率大幅度下降,结核病、乙肝、艾滋病等防治也取得明显进展;一些慢性非传染性疾病防治得到重视和加强,如高血压、糖尿病、冠心病、精神病等,开展了社区综合防治干预,取得了一定的效果;对地方病的防治,如克山病、大骨节病、碘缺乏病等,也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绩。进入21世纪以来,随着医学模式的转变以及医学发展趋势由以治病为目标对高科技的无限追求”,转向“预防疾病与损伤,维持和提高健康”,给“治未病”的发展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机遇。20063月,国家l6部委联合发布了《国家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纲要(20062020)》,将人口和健康作为重点领域之一,明确提出疾病防治重心前移,坚持预防为主,促进健康和防治疾病相结合的方针,研究预防和早期诊断关键技术,显著提高重大疾病诊断和防治能力。20071月,原国务院副总理吴仪在全国中医药工作会议的讲话中提出:“我特别提请大家思考和研究一个问题。中医学有一个理念:‘上工治未病’,我理解就是重视预防和保健的医学,也就是防患于未然。如果预防工作做得好,身体强壮,抵抗力增强了,不生病或少生病不是更好吗?”吴仪副总理一语道出了中医学思想的精髓,符合“预防为主”的卫生方针,“治未病”的理念和实践被提升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开启了中医“治未病”的新纪元。20088月,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出台了《治未病健康工程实施方案(20082010)》,紧接着,遴选确定了两批共46治未病预防保健服务试点单位,涉及l7个省(区、市)和局直属直管医院。同时确定了上海、广东为实施“治未病”健康工程试点省市,开展区域性试点工作。研究制定了“治未病”科研规划,组织实施了一批科技项目并及时转化推广成果。20091月,在第二届治未病高峰论坛上,卫生部副部长兼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局长王国强同志说:“中医药的整体观、辨证施治、治未病等核心理念,顺应了当今健康观念的深刻变化和医学模式的深刻变革,顺应了21世纪医学发展的新趋势和世界医药市场的新需求,其精髓如能得以进一步诠释和光大,将有望对新世纪的医学模式的转变以及医疗政策、医药工业甚至整个经济领域的改革和创新带来深远的影响。在党中央、国务院的决策领导下,‘治未病’将开启中医药的新时代。”

收藏 推荐 打印 | 录入:xuhy | 阅读:
相关新闻      
本文评论   [发表评论]   全部评论 (0)
热门评论
商务合作 |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广告服务 | 诚聘英才 | 意见反馈 | 友情链接 |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