代理分站:
全部科室 快速通道:点击直达您要访问的科室
背景:
阅读新闻

第一节 健康与未病的概念

[日期:2012-02-28] 来源:  作者: [字体: ]

 

  上世纪末,国际上围绕医学目的进行了两年的大讨论,最终认为:医学不仅是关于疾病的科学,更是关于健康的科学。”“好的医生应是使人不生病的医生,而不仅是把病治好的医生。”健康和疾病预防已成为21世纪医学研究领域的热点,虽然在过去相当长的时间内,人们只是关注对疾病的认识、诊断和治疗的进步,忽略了从人的健康出发,研究和判断疾病的预防和发生发展趋势。在健康和疾病的不同状态之间,人体的生命活动是不断运动变化的,因此,对健康状态的研究、对疾病复杂性的认识具有现实意义,对疾病未病防因、欲发除因、已发防变、病愈防复的研究更是疾病各级预防的必备手段。

 

    世界卫生组织(WHO)明确指出,一个人只有在躯体健康、心理健康、社会良好适应能力和道德健康、生殖健康等五方面都具备才能称得上是健康。也就是说,健康不仅是没有疾病或虚弱,而是身体上、心理上和社会适应方面的完好状态。现代医学关于生命曲线的公式是健康一亚健康一疾病,中医学理论认为生命曲线的公式是未病一欲病一已病。虽然两者关于生命曲线的表达方式不同,但其中心思想却是相同的。已病就是已经发生了疾病,积极防治是被大家所熟知的。如果对于什么是未病、什么是欲病有一个清楚的认识,则更有益于民众的身心健康。 

 

    一、健康的概念

 

    在上世纪50年代以前,健康被常人理解为是不生病的生理概念,人们普遍认为健康就是没有疾病,有病就意味着不健康。后来,有人把健康定义为人体各器官系统发育良好,功能正常,体格健壮,精力充沛并具备良好劳动效能的状态。实际上,这个定义也不够全面,没有关注到人精神的、心理的健康。但随着医学的发展,人们对健康和疾病的认识不断加深,现代人已经普遍认为,健康不仅是指四肢健全、躯体无病,还要求精神上有一个完好的状态。心理、社会、文化因素同生物生理因素一样,与人的健康、疾病有非常密切的关系。

 

    何谓健康(health)?1948年,WHO在其《世界卫生组织宪章》中开宗明义地指出:健康不仅是没有疾病和病态(虚弱现象),而且是一种个体在身体上、精神上(心理上)和社会上完全安好的状态。l978年《阿拉木图宣言》重申:健康不仅是与疾病和体虚的匿迹,而是身心健康、社会幸福的总体状态,是基本的人权,达到尽可能高的健康水平是世界范围的一项最重要的社会性目标。l982年,WH0对健康的定义又做了修改和补充,在人的心理、生理、社会的三要素中加进了“道德健康”,形成了人的生理、心理、道德和人与社会、人与环境相适应的整体观念。这可以说是人类对健康的一个较完整、科学的认识。健康新概念中的人,已经不仅仅是生物意义上的人,而且是社会的人了。1992年,WHO在《维多利亚宣言》中首次提出了合理膳食,适量运动,戒烟限酒,心理平衡四大健康基石。四大健康基石是有史以来人类康寿经验的大总结,可以说,人类从此步人了自觉的健康时代。

 

    由此可见,健康应包括生理、心理和社会适应等几方面。一个健康的人,既要有健康的身体,还应有健康的心理和行为。只有当一个人身体、心理和社会适应都处在一个良好状态时,才是真正的健康。现代健康观的核心思想应该是“人人为健康,健康为人人”,是一种社会协调发展型的健康观。

 

    《维多利亚宣言》也给我们留下了一个永远的遗憾:没有提出健康保障。既使人们百分之百地做到了宣言中的四条,人类也无法进入自主的健康时代。预防才是健康的保障,因此,强调预防,重视治未病,使生命达到最高境界,即无疾而终,是人类追求的终极目标。

 

    中医对健康、无病、未病和疾病有自己的认识,而且随着时代的进步,这些认识也在进步与更新。中文中健康的健字,最早是指形体健壮、强盛,因此有健身、健壮的习用词,《易经》日:“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即为此意;健康的康字,主要指心态坦荡、宁静,因此有康宁、康泰的说法。所以,我国古代的健康观就包含了身心的健康。中医学认为,形与神是生命的基本要素。“形”指形体,包括脏腑、组织、器官等;“神”指生命机能,包括心理机能和生理机能,人的生命是肉体()与精神()的统一体。所谓健康,就是人体形神的统一,人体的生命活动与社会、自然环境维持在一种动态的、相对平衡的状态中,健康是动态的,是可调的。处于平衡状态就是健康,即所谓“阴平阳秘”。健康的本质是人与自然、心与身、气与血的和谐。

 

    中医的健康标准是什么?《内经》提出一个字,即血和卫气和志意和”、“寒温和”。此“血和”、“卫气和”可概括为血气运行和畅;“志意和”可理解为精神活动正常;“寒温和”意指机体能适应外界寒温环境。从中可领悟中医关于健康的标准有三条:一是人体机能活动正常,以血气运行和畅为标志;二是人的精神活动正常,即“志意

 

和”;三是机体能适应外界的环境,即“寒温和”。概括地说,中医认为健康的本质是和谐,

 

即人与自然和谐、心与身和谐、气与血和谐。此三条内容与近年世界卫生组织关于健康的定义(躯体无异常;心理活动正常;能适应外界环境)有异曲同工之妙,然而一个“和”字充分凸显了中国数千年传统文化的积淀,而且其内涵更加深刻、丰富。

 

    二、未病的概念

 

    中医未病一词由来已久,源于《黄帝内经》。《素问·四气调神大论》说:圣人不治已病治未病,不治已乱治未乱,此之谓也。夫病已成而后药之,乱已成而后治之,譬犹渴而穿井,斗而铸锥,不亦晚乎?”汉代张仲景所著的《金匮要略》则对什么是治未病作出了进一步的阐释:“上工治未病,何也?治未病者,见肝之病,知肝传脾,当先实脾。所谓

 

病”,是指身体健康,没有疾病。随着中医学的发展,其范围也有所扩充。

 

    从字义来看,未病疾病未成,定义应该是体内已有病因存在但尚未致病的人体状态”,即疾病前期。但随着中医理论的发展,结合临床实际,未病的概念不断扩展,已经包括了无病期、欲病期、“既病防变”期、愈后防复期,这些都称为“未病’’状态。也就是说,“未病”是一个相对的概念,“未病”,并不全是没有病,如“见肝之病,知肝传脾”,则表明此时人体处于既病防变期,肝已病,而脾尚处于未病状态。

 

    无病期,即人体处于健康状态,此时应防止体内病因发生或()外邪入侵的未病先防,身体健康时的养生防护,或传染性疾病的预防。正如《素问.四气调神大论》所说:“春三月,此谓发陈,天地俱生,万物以荣,夜卧早起,广步于庭,披发缓形,以使志生。生而勿杀,赏而勿罚,予而勿夺,此春气之应,养生之道也,逆之则伤肝,夏为寒变,奉长者少,……冬三月,此谓闭藏,水冰地坼,无扰乎阳,早卧晚起,必待日光,使志若伏若匿,……是故圣人不治已病治未病,不治已乱治未乱,此之谓也。”《素问》运气七篇中更有众多,根据当年五运六气盛衰“司岁备物”、防治疾病的论述。

 

    此外,部分人群处于未病状态时,人体脏腑阴阳之盛衰已有偏颇,或已有邪气内存(内生或外来),但尚未致功能活动的失常,如一个人素体体质阴弱阳盛,有湿邪内伏,但只有发展到阴虚阳亢、湿邪阻滞脾胃时,人体才出现功能失常的疾病状态。这种阴弱阳盛、湿邪内伏的体质状态就是典型的未病状态。

 

    欲病之说,源于唐代孙思邈的《千金要方》,书中记载:古人善为医者,上医医未病之病,中医医欲病之病,下医医已病之病,若不加心用意,于事混淆,即病者难以救矣。”欲病之病,正如孙思邈所说:“凡人有不少苦似不如平常,即须早道,若隐忍不治,希望自瘥,须臾之间,以成痼疾”(《千金要方》)。欲病之病,在外表上虽然有不适的症状表现,仅仅是“苦似不如平常”,全身不适,勉强坚持工作,到医院检查各项指标又都未见异常,医生不足以诊断为某一种疾病。欲病之病,实质是人体处于未病与已病之间的一种状态。当然,欲病之时,五脏没有虚损,六腑尚未衰败,气血运行还未紊乱,神气犹未涣散,病势处于轻浅阶段,及时服药调理,每能痊愈。

 

    既病防变,指的是机体已出现病变,但是疾病有由浅入深、由轻变重的过程。虽然,机体的某些脏腑已有病变,或机体有气血紊乱,但其他脏器仍然是健康的。因此,针对疾病传变的普遍规律,中医将这个时期称为特殊的“未病”。如当疾病在太阳经时,就要考虑到向其他经发展的可能;当疾病在表时,就要考虑到向里发展的可能,这种“可能”也是属于“未病”之病的范畴,尽管没有出现或到达其他经,影响到深层,但应采取措施对可能受邪的靶位进行保护。

 

    愈后防复,即病后初愈,体弱易复,愈而或复,也是未病之病。这是因病后正气的恢复是一个渐进的过程,要由初愈达到病前的正常水平,需要有一个时间段,在这个阶段的时差内,初愈者虽然处在病前的正常生活、环境下,但因其适应力较正常水平差,容易导致疾病重新发作,这就是中医常说的“病复”,最早在《素问·热论》中就提到“病热少愈,食肉则复”。

 

    综上所述,未病包含无病状态、病而未发、病而未传、愈后未复等几层含义,包括了从无病到已病,从未形成到已形成。从非器质性病变到转化成器质性病变有一个阶段和过程。中医虽然把病分为“未病”和“已病”两个层次,但谈“未病”并不把它和“已病”截然分开,只是认为“未病”是“已病”的基础,“已病”是“未病”由量变到质变,由隐变到显变的结果,两者密不可分。

 

收藏 推荐 打印 | 录入:xuhy | 阅读:
相关新闻      
本文评论   [发表评论]   全部评论 (0)
热门评论
商务合作 |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广告服务 | 诚聘英才 | 意见反馈 | 友情链接 |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