代理分站:
全部科室 快速通道:点击直达您要访问的科室
背景:
阅读新闻

二、 手的形态结构

[日期:2012-12-22] 来源:  作者:高明枢 [字体: ]

二、 手的形态结构

    经络及皮肤特点

    (一)手的外形、结构与功能

  手的外形

    1.手的基本外形

    手可分为4个部分,即腕部、手掌、手背和手指。腕部又分为腕前区和腕后区;手指与腕前区之问的部分称为手掌,手章中央的凹陷处称为掌(手)心,其内、外两侧呈鱼腹状的隆起分别称为大鱼际和小鱼际;手指与腕后区之间的部分称为手背;手指又分指腹,指尖、指甲,每只手有5个手指,分别称为拇指、食指(示指)、中指、元名指(环指)、小指,拇指侧为桡侧,小指侧为尺侧(见图1)。

    2.手在休息时形状

    休息时,手是松驰的,神经、肌肉、肌腱,骨和关节等结构处于平衡状态。桡腕关节向背侧伸展10150,手指均处于届曲状态,其屈曲程度由桡侧至尺侧依次递增,即拇指最小,小指最大(见图2)。如果中枢神经及周围神经、肌肉或肌腱受到损伤,手在休息时的姿势将会改变,在临床上有诊断意义。

    3.手指的长度

    手指的长度,无论男性还是女性,均以中指为最长,依次为无名指、食指、小指、拇指。男女指长之间有明显差异,左右手指之间无显著差异。据调查,我国华西、华东地区,手指长度近似,但均比维吾尔族人手指短,

    4.手指甲

    手指甲是指端背面皮肤所衍生,指甲正常人为弧形,略呈平板状。露在外面的部分为甲体,其前缘游离,后端隐蔽在皮内的部分为甲根。甲体深面的皮肤称为甲床。甲体近侧的半月形的白色区为指甲弧影。围绕甲根和甲体的皮肤皱襞,称为甲郭或甲沟。

    手指甲的作用是加强指腹在抓、捏,压等动作的力量和保护指尖。

  手部骨骼

    手部骨胳由8块腕骨、5块掌骨、14块指骨及数个籽骨构戚。

    1.腕骨的解剖学特点

    腕骨位于手的腕部,排成近侧和远侧两列,每列4块。近侧列的腕骨由外侧向内侧依次为舟骨、月骨、三角骨和豌豆骨。它们的近侧面共同形成一个椭圆形的关节面,向上与桡骨的腕关节面相关联。远侧列的腕骨由外侧向内侧依次为大多角骨、小多角骨、头状骨和钩骨,其远侧面与掌骨相关联(见图3)。

    2.掌骨的解剖学特点

    掌骨的形态与手的进化有关。

    掌骨为小管状骨

(见图4),共5块,可分为一体及两端。

    远侧端称为头,有球形的关节面,关节面大部分在掌侧.小部分在背侧,与近节指骨底相关节。掌骨的近侧端扩大并呈骰状称为底。底的近侧面上有1个或1个以上的关节面与腕骨相关节。掌骨有5块,而远侧列腕骨只有4块,故腕掌骨之间相连并不相称。头与底之间的部分称为体,呈三棱柱形,故有内、外、背侧三面和内、外、前三缘。

    掌骨的长度以第1掌骨最短,且最粗壮。第2掌骨最长,且底最大,第345掌骨依次渐短。横径以第1掌最大,第23掌骨相似,第5掌骨大于第4掌骨。纵径由第15掌骨依次变小。上述情况与手的进化及其功能演变密切相关。

    3.指骨的解剖学特点

    指骨为小管状骨(见图5),共有14节,其中除拇指为2节指骨外,其他各指均为3节,即近、中、远节指骨。每节指骨可分为体及两端。

    近侧端较宽广,称为指骨底。近节指骨底有卵圆形凹陷的关节面与掌骨头相关节;中,远节指骨底则有两个凹陷关节面,与相邻指骨的滑车相关节。远侧端较狭窄.除远节指骨外,均呈滑车状,称为指骨滑车,与相邻指骨底相关联。介于两端之间的部分,称为指骨体。

    近节指骨最长,中节指骨较近节指骨短,远节指骨为3节指骨中最短者。

    4.手管状骨的可塑性

    不同职业的劳动对手管状骨的构造有一定的影响。搬运工人手管状骨的皮质厚度及横径显著变大,其拇指也较长。汽车司机较搬运工人的手管状骨横径稍加宽,但皮质厚度则较薄,其示指,特别是中指、环指及小指亦加长。在劳动过程中,两手相对的平均负担是左、右两手均衡变化的先决条件,如两手负担不同,则负担较重的手必然引起较显著的变化。

    5.利用第2掌骨长度可以预测身高

    利用第2掌骨对少年儿童的身高进化预测有较大的实用价值。

    人体身高的增长主要依靠长管状骨的发育。因此,观察各种长骨的增长情况,就可以预测儿童将来的身高。第2掌骨是手部管状骨中最长的一块骨,可以把它看成是人体长管状骨的一个缩影。医学家发现,第2掌骨和身高的增长过程几乎呈平行趋势,它们之间有较高程度的正相关性,第2掌骨的突增高峰比身高提前3年。其增长的顺序和第2掌骨与.身高的比例男女一致。一般认为男女在1718岁时身高的增长已基本停止,所以在男性1 9岁,女性17岁时可以测量第2掌骨长度来计算成人时的身高。

  手部肌肉

    1.手掌肌肉

    手掌肌肉包括手内在肌(见图6)和外在肌,前者包括鱼际肌、小鱼际肌和蚓状肌及骨间肌,后者包括从前臂下行的指屈肌腱。

    (1)鱼际肌:鱼际肌位于手掌的桡侧,是作用于拇指的一组肌肉,包括拇短展肌、拇短屈肌、拇对掌肌和拇收肌。

    ①拇短展肌:位于手掌鱼际的桡侧皮下。拇短展肌能使拇指腕掌关节屈曲,.外展及旋前并协助伸手指间关节,

    ②拇短屈肌:位于鱼际的尺侧。拇短屈肌收缩,主要是屈拇指掌指关节,并能协拇指完成内收和对掌运动。

    ③拇对掌肌:,为位于拇短展肌深面的一块扇形肌。拇对掌肌收缩时,荦拉第1掌骨向手掌方向移动,产生对掌运动。

    ④拇收肌;为鱼际肌中最深的一块肌肉,位于拇指尺侧。拇收肌的主要作用是内收拇指,此外还能轻度屈曲掌指关节及伸手指间关节。

    鱼际的4块肌肉虽然很小,但关系到拇指的运动,甚为重要。有人认为两手的功能占全身功能的一半,而拇指的功能又占全手功能的一半,鱼际肌的重要性可想而知。在作用上拇短展肌能拉拇指与掌面垂直向前,拇对掌肌可使拇指末端与其他各指的末端相对,这两块肌肉一同作用能使拇指对其他手指旋转,用手指持物即有赖于此。

    (2)小鱼际肌:小鱼际肌位于手掌尺侧,是作用于小指的一组肌肉,包括掌短肌、小指展肌、小指短屈肌和小指对掌肌。

    ①掌短肌:最表浅,位于小鱼际近侧端。掌短肌可以协助小指外展。

    ②小指展肌:位于手尺侧缘的皮下,掌短肌的深面。该肌收缩时,可外展小指,还能屈小指的掌指关节和伸手指问关节。

    ③小指短屈肌:位于小指展肌的挠侧。此肌有屈小指及外展小指的作用。

    0小指对掌肌;位于小指展肌和小指短屈肌的深面。此肌收缩时,可向拇指方向牵引第5掌骨产生对掌。

    (3)中间肌群:包括蚓状肌与骨问肌。

    ①蚓状肌(见图7),位于掌心的掌腱膜深面,为4条如蚯蛔状的长肌。蚓状肌收缩时,即能掌指关节叉可伸手指间关节。

    ②骨间肌:位于掌骨间隙内,分为骨间掌侧肌和骨间背侧肌。骨间掌侧肌有3块,收缩时可使示指、环指及小指内收;骨间背侧肌有4块,收缩时可固定中指或使其外展,使示指和环指外展。

    (4)指屈肌腱:包括指浅屈肌腱、指深屈肌腱、拇长屈肌腱,在指屈肌腱的表面贴着由滑膜构成的密闭状的盲囊——指屈肌腱滑膜鞘,鞘内有措液保护滑面,隔离周围结缔组织,同时对肌腱起营养作用。

    2.手背肌腱

    手背肌腱均由前臂背侧经腕背侧韧带深面A手背,浅层包括指伸肌健及小指伸肌腱;深层包括3条拇指肌腱(即拇长展肌腱、拇短伸肌腱和拇长伸肌腱)及示指伸肌腱(见图8)

    指伸肌腱在腕后区多数分为4条肌,各腱在掌指关节及近节指骨近端背面扩张形成指背腱膜。指背腱膜向远侧分为3束:中间束止于中节指骨底背侧,两侧束在中节指骨背侧台并为一,向远侧上于远节指骨底。指伸肌腱的作用主要是伸第25指的掌指关节,也可伸手指间关节。

手部血管

    1.手掌及手指掌侧的动脉

    手掌的动脉起于尺动脉和桡动脉,它们组成掌浅弓和掌深弓(见图9)。

    (1)掌浅弓:掌浅弓位于掌腱膜及掌短肌的深面,小指短屈肌,指屈肌腱和蚓状肌等结构的浅面。弓的凸侧发出三条指掌侧总动脉,然后分为指掌侧固有动脉,至第25指相对缘的掌侧;还发出小指尺掌侧固有动脉,至小指的尺侧缘。

    指掌侧固有动脉与神经相伴,位于指展肌腱鞘的两旁,沿途发出细小分支供应手指软组织,一支即指掌侧固有动脉的延续,直达指端;另一支朝向指腹中央,与对侧分支在中央汇合形成动脉弓,以上二支在指端掌、背侧相互交通形成动脉网。

    (2)掌深弓:位于骨问掌侧筋膜深面与骨问掌侧肌之问。由掌深弓的凸侧发出3条掌心动脉,经第234掌骨间隙行向远侧,于掌指关节附近,各掌心动脉与相应的指掌侧总动脉吻台。掌心动脉在行程中发支至骨间肌、蚓状肌及掌骨等,由掌深弓凹侧发出数条返支,参与构成腕骨掌侧面的腕掌侧动脉网,掌深弓还向背侧发出数条穿支至手背,与掌骨动脉吻合。

    2.手背浅静脉

    手掌与手指的主要动脉多位于掌侧,而主要静脉多位于背侧。手背有掌背静脉和手背静脉弓+掌背静脉在手背中部形成不恒定的手背静脉网(或弓)后汇人头静脉和贵要静脉。头静脉(拇指头静脉向近侧行进达腕后区)拇指头静脉的延续,后者由拇指桡、尺侧指背静脉与示指桡侧指背静脉台成。贵要静脉通常由小指尺侧指背静与来自相邻掌背静脉的吻合支汇合而成。手的静脉有丰富的静脉瓣,以防止静脉血逆流。

    从整个手的静脉结构来看,其血流方向是由深静脉至浅静脉,由手的掌侧至手的背侧,因此,手背的浅静脉甚为重要。

    手下垂用力握拳时,深静脉在筋膜间隙中受收缩肌肉的挤压,手背静脉又受紧张皮肤的压迫,并通过静脉瓣作用,起到水泵效果,促进静脉回流。

  手部神经

    手部神经支配,主要是正中神经、尺神经及桡神经。

    1.正中神经

    在前臂,正中神经发出许多肌支和骨问前神经,支配前臂掌侧除肱桡肌、尺例腕屈肌和指深屈肌尺侧半以外的所有屈肌。在手掌近侧部发出正中神经返支支配除拇收肌以外的3块鱼际肌,此外,还发小支支配第12蚓状肌。在腕部和手掌,正中神经发出皮支,分布于手掌桡侧的皮肤、桡侧3个半指掌侧和拇指远节、示中指及环指桡侧半背侧中、远节的皮肤。

    2.尺神经

    尺神经在前臂近侧发支支配尺侧腕屈肌和指深屈肌尺侧半。在手掌,其深支发支支配小鱼际肌、骨间掌侧肌,骨问背侧肌、第34蚓状肌和拇收肌。尺神经的皮支在手背布于手背尺侧半、小指、环指尺侧半背面的皮肤,以及环指桡侧半和中指尺侧半近节背面的皮肤。在手掌则布于手掌及侧半及尺侧一个半指的皮肤。

    3.桡神经

    所有臂及前臂背侧的伸肌均由桡神经或其分出的骨阃后神经支配,其皮支分布于臂与前臂背侧、手背桡侧及拇、示、中指桡半近节手指的皮肤。

    手是一个感觉器官,具有丰富的感觉神经,尤其是手指的掌面以及正中神经分布的区域。通过手的触觉可以知道物体的大小、轻重.质地和温度,由于手指指腹完善的感觉,人们在工作及日常生活的许多精细动作!可以不用借助视力的帮助而完成,如系鞋带、扣钮扣等,盲人用手指来触读盲人文字。

    手部具有触觉、痛觉、温度觉等基本感觉。以往认为各种感觉均有其特殊的感受器,通过特殊的纤维而传至大脑。现在认为皮肤的神经组织,大部分形成真皮下神经网,当进人真皮层时其神经髓鞘消失,故此处对外界刺激较敏感。这些细小的神经伴随血管,分布到上皮细胞、毛囊及真皮乳头。在无毛发的区域,神经网丛较稠密,而有毛发的区域则分布较稀疏。因此,手掌侧的感觉远较背侧灵敏。同样在掌侧,指腹的感觉比手掌要灵敏。

    (二)手与经络、脏腑的关系

  经络的概念及其功能

    经络是经脉和络脉的总称。经,有路径的含义,经脉有十二条,贯通上下,是经络系统的主干;络,有网络的含义,络脉是经脉的分支,较经脉细小,纵横交错,遍布全身。《灵枢·脉度》说:“经脉为里,支而横者为络。”

    经络内属于脏腑,外络于肢节,沟通于脏腑和体表之间,将人体脏腑组织器官联系成为一个有机的整体。

    经络理论是古人在长期的临床实践中总结出来的,经络系统以十二经脉为主体,联络全身内外上下,通行气血,濡养脏腑皮肉筋骨,传导针刺感应,抗御病邪,调整虚实,维持人体正常的功能。所以,《灵柩·经脉》说:“经脉者,所以能决死生,处百病,调虚实,不可不通。”

  十二经脉的组成及命名

    十二经脉是经络系统中的主体部分,故叉称“十二正经”,各与其相应的脏腑形成络属关系,它们对称地分布在身体左右两侧,各有其独立的循行路线,又相互联络维持机体的平衡及协调一致。

    十二经脉分手三阴经(手太阴肺经,手版阴心包络经,手少阴心经);手三阳经(手阳明大肠经,手少阳三焦经,手太阳小肠经);足三阴经(足太阴脾经,足厥阴肝经,足少阴肾经);足三阳经(足阳明胃经,足少阳胆经,足太阳膀胱经)。

  十二经脉与手疗的联系

    十二经脉中有六条经脉直接循行手部,分别是手太阴肺经,手厥阴心包络经,手少阴心经,手阳明大肠经,手少阳.三焦经,手太阳小肠经。足六经虽不直接和手相连,但手足经脉名称相同均可交会灌注。如:手足阳明经交亍鼻旁,手足少阳经交会外眼角,手足太阳经交会于内眼角,手足太阴经交会于胸部,手足厥阴经交会于胸中,手足少阴经交会于心。通过这些经脉使手部与相应的脏腑组织及器官形成了密切联系。

标本、根结理论及其临床意义

    十二经标本出自《灵柩·卫气》篇。“本”有根本和始发之意,分布于四肢末端。“标”与“本”相对,则分布于头面、胸、腹部。根结理论出自《灵枢·根结》。“根”为根本、根源.始生之意;“结’’有结聚、归结之意。《灵枢·根结》篇中六经根穴均在下肢而结穴在头面、躯干部。

    根本、根结理论反映了四肢和头面躯干部之间的联系,说明了四肢末端部腧穴具有治疗头面、躯干部疾病的作用,为四肢穴位远道治疗作用提供了重要理论根据。

手部经脉分布规律

    四肢末端为经脉的起止点。手在阴(肺、心包、心)经循行于手臂内侧面而止于手指的末端,手三阳(大肠、三焦、小肠)经循行于手臂外侧而而起于手指的末端(见图10)。

    拇指:手太阴肺经止于拇指甲根桡侧的少商穴。

    食指:手阳明大肠经起于食指甲根桡侧的商阳穴。

    中指:手厥阴心包经止于中指尖端的中冲穴。

    无名指;手少用三焦经起于无名指甲根尺侧的关冲穴。.

    小指:手少阴心经止于小指甲根桡侧的少冲穴;手太阳小肠经起子小指甲根尺侧的少泽穴。

    手臂内侧(掌侧)面:手太阴肺经循行于桡侧缘,手少阴心经循行于尺侧缘,手厥阴心包经循行于中线。

    手臂外侧(背侧)而:手阳明大肠经循行于桡侧缘,手太阳小肠经循行于尺侧缘,手少阳三焦经循行于中线。

    (三)手、手掌皮肤及掌纹

  手的解剖

    手是掌纹诊病的物质,只有了解手的骨骼、肌肉、血管、脂肪、神经等的分布,才能掌手部皮纹纹理及色泽的特点,为掌纹诊病打下基础。

    在人体上肢的前端,从腕关节到指甲的部分,称为人的手。

    手部骨髓由27块骨组成。手基底部有并列两排的8块小骨叫做腕骨;腕骨前面是5块掌骨{掌骨前面是14块指骨,拇指2块,其它4指均各3块(见图11

    手部肌肉分为3群:外侧群、内侧群和中间群,共19块(条)。外侧群位于拇指侧,形成拇指侧隆起,称为“大鱼际”;内侧群位于小指侧,形成手掌小指侧隆起,称为“小鱼际”,中间群位于手掌中心。以上是关于手的内部肌肉,还有来自于前臂,止于掌骨或指骨的肌肉20余块.称为手的外部肌肉。手的肌肉组成比全身任何部位都多,都复杂,也正因为如此,手才做作各种精细的运动(图12)。

    手的血液循环十分旺盛,构成手部血液循环的主要血管是桡动脉和尺动脉,桡静脉和尺静脉。当桡动脉和尺动脉走行到手掌部后,分别形成了掌浅支和掌深支,每支叉分出许许多多的细小分支,遍布整个手指和手掌,动脉束梢与静脉末梢吻合,手部静脉血通过桡静脉和尺静脉回流到静脉系统.保持着手部血液的正常循环。由于手的毛细血管分布极为丰富,血液循环旺盛,所以,人类许多全身性生理病理现象都可以在手上观察出来。

    手部神经主要是正中神经、尺神经和桡神经。正中神经是前臂的前肌群和大鱼际的主要运动神经,关系手的主要运动功能,也是手掌面的主要感觉神经。正中神经损伤后,运动障碍表现为前臂不能旋前、屈腕及外展力弱,拇指、食指和中指不能届曲,拇指不能对掌。固鱼际萎缩造成手掌平坦,称“猿手”、“爪形手”。

    尺神经走行到腕部时,在腕豆骨外侧经腕横韧带的浅面和掌腱膜进人手掌。它是手肌和前臂尺侧手屈肌的主要运动神经,也是手尺侧皮肤的感觉神经。尺神经损伤后,表现为:屈腕力减弱,无名指和小指末节不能屈,拊指不能收,指的内收与外展丧失;小鱼际和小指感觉丧失;因小鱼际萎缩平地,称“爪行手”。

    桡神经的深支发出许多分支,支配前臂后肌群和前臂后面的皮肤,桡神经的浅支分布于手背桡侧及桡侧两年手指背面的皮肤,桡神经受损表现为不能伸腕伸指,出现“垂腕”;拇指不能外展;“虎口区”皮肤感觉丧失。

    (四)手掌皮肤的特点

    现代人体科学研究表明:手除作为外在肢体的组成部分,发挥其不可替代的功能外,在触觉方面,还担负着比任何皮肢区域都更丰富的感觉功能。它不仅是保护生命体的工具,还是人类感知陌生世界的先导,当人的最重要的感觉器官——眼睛丧作用后,耳和手就最先去补足视觉丧失带给生命体的缺陷。手在人体中所处的位置及其功能的广泛性,表现它与内在脏器的联系极为紧密,研究这一联系首先应对手掌及掌部皮肤有一个科学的认识。

    皮肤占据了人体的最大体表面积,包裹着骨骼、肌肉、衙环系统和内脏,上面布满了纹理和汗腺孔,具有保护人体,“及呼吸、排泄和调节体温的功能。

    手掌皮肤,除具有皮肤的一般功能外,还具有自身的特殊性,这种特殊性,使它成为首选的皮肤观察区域,见图13

手掌皮肤有汗腺而无汗毛

    手掌皮肤具有皮肤一般功能,然而只有汗腺而无汗毛,这种皮肤现象,是掌部皮肤的重要特征之一。生长在掌心皮肤上的纹线,由于没有其它部位皮肤上的“孔”和“毳’’毛的干扰而更能完整地反映自身发展状态,而手背上的皮肤、纹理,由于汗腺开孔很多,使皮肤形成网跟状,再有毳毛生长,皮肤纹理的直观度则变差了。另外,手背温度与体表温度相仿,掌中温度则高于体表温度约o2C -O8℃,它是掌侧汗腺分泌的量度指标,与人的情绪有关,这也反映出手掌同内在生理机制的相关性。

  手掌皮下的血液循环极为丰富

    血液循环和微特循环的丰富和物电信息和非生物电信息在手掌中纹理由微血管和微循环控制的区域,由于供血和微循环调节不同而发生形状的变化。深言之,细胞的分解代谢也收到影响,而发生表征局部的隆起和凹陷、发展和萎缩:这样,凹与凸之间就形成新的皮纹沟脊。如,当末梢血液中脂肪含量过高,多余的脂肪颗粒就会被送到手掌上堆积,形成丘,它表明血液中脂肪含量过高,是血脂偏高症。同时这种掌上形体的变化不久就将信息以纹路的形式表象在手掌中。

  手掌是末梢神经的集中区

    古人云:十指连心。根据解剖发现,手指的神经直接连着大脑,这说明手与脑、与心脏(有新论断提出:心脏参与脑的思维活动)有着密切的关系。手掌皮肤的敏感度,远高于其它皮肤,当我们用针刺的方法比较掌心和掌背的刺激反应时,便一目了然。这种末梢神经的集中,还表现在手部的触觉强于人体的其它部位。当我们接触并需要了解某一物体时,无论何人,都将手做为工具。手对冷热、软硬、干湿、涩滑的感觉比任何部位都细微。丰富的末梢神经活动,也对掌纹的生成变化有着不可低估的作用。

手部是经络穴位的集中区

    由于手上有六条经络通过,其心经、小肠经、心包经、三焦经都是以心脏为终点,所以中指、无名指、小指都与心脏有密切的联系。根据《种奇的手穴自我疗法》(四川科学技术出版社版)一书记载,手上有75个穴位。日本的额田原臣先生从事体育按摩法多年,发现手上有4 7个反射区。

    朝鲜也曾出现过一个配有33个穴位的手穴图(附图15 )。还有人统计过,手上共有穴位334个,并且有14条气脉通贯。大量的手穴试验和研究发现,手与头部有相似的生物电特性:从表皮电位看,由躯干到头部呈递增势态,头顶部最高;从臂到手也呈现同样的势态,手心电位仅次于头部。过一现象也提示我们,在手掌区域集中着大量的人体信息,是我们由表识坐的窗口,

  手在望诊中是一个坦诚直观的窗口

    手是人体暴露无遗的地方之一,它没有任何“隐私”。面部虽然也暴露在外,但在被人久视时会因心理原因而发生变化,而手,人人都可以伸出,任体专心地长时问地观察和研究。这种“特区”政策不是其它部位都能具有的。手掌的这种条件,为掌纹渗病提供了诸多方便。

    世界上没有两个人的手纹是完全一致的,每只手的纹理都是独一无二的。这个独一无二的手纹只表白这个生命体的特征,而不能仿造和重复在别人手上,这使手纹诊断只对这个生命体负责,从而具有可靠性。虽然笔者也在探索从某人手上观察其配偶或其近亲亲属的疾病痕迹,也是为了更深刻地认识这个生命体,并不抹杀手纹的相对专一性。

    手掌的上述优势,决定了它在医学上成为望诊的专用部位。

















收藏 推荐 打印 | 录入:yuan | 阅读:
相关新闻      
本文评论   [发表评论]   全部评论 (0)
热门评论
商务合作 |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广告服务 | 诚聘英才 | 意见反馈 | 友情链接 |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