代理分站:
全部科室 快速通道:点击直达您要访问的科室
背景:
阅读新闻

一、认识心脏病

[日期:2012-10-25] 来源:  作者: [字体: ]

认识心脏病

心脏的作用是推动血液流动,向器官组织提供充足的血流量,以供应氧和各种营养物质,并带走最终的代谢产物,如二氧化碳、尿素、尿酸等,使细胞维持正常的生理功能。

心脏的外形、大小与位置

心脏的形状与桃子很相似,其下部尖端称为心尖,指向身体的左下方,大致位于左乳头下方13公分处。心脏的重量约为人体总重量的1200。胚胎在母体中孕育第7-8周时,心脏就开始跳动,直到生命终结。

一般说来,人的心脏大小相他本人的拳头大小相斧无几;而且,心脏的强弱通常和拳头的强弱成正比,即一个身材魁梧、手脚粗大的人,其心脏也可能较为强壮。

正常人的心脏位于人体胸腔中偏左的位置,左右两侧是肺脏,前方是肋骨和胸骨。心脏在胸肺宁不是直立的,绝大多数人的心脏都是歪着的,只有少数人的心脏是横卧的。

心脏的构造及活动情况

心脏是出定心房(LA)、左心室(Lv)和右心房(RA)、右心室(Rv)组成的。右心房与右心室之间有三尖瓣;左心房和左心室之间有二尖瓣。子尖瓣和二尖瓣就像两个单向阀门,它们可以保证在心室收缩时血液不会回流到心房中去。左、右心房位于左、右心室的上方,分别接收来自肺脏与全身其余的组织和器官的血液;左、省心室则分别将血液送到除肺脏以外的全身其余组织器官和肺脏。隔开左、有心房的组织,称做心房中隔;隔开左、右心室的组织,称做心室中隔。健康的心脏,心房中隔和心室中隔都是完全封闭的。如果隔脂上有孔洞.就是患上了先天性的心脏病,必须采取手术方式将孔洞修补起来,才能恢复正常的心脏功能。此外,隔开心房和心室的组织叫做房室隔。房室隔与心房中隔、心室小隔的构选定全不同。房室脂并不是完全封闭的,它像门一样,可开可关,以便控制血液的流动。左心房和左心室之间的房室隔是由两枚瓣膜形成的,称做二尖瓣,也叫僧帽瓣。右心房和有心室之间的房室厢是由王片小瓣膜组成的.称做三尖瓣。健康的心脏小,这两个瓣膜会随着心脏的需要作适度的开关。如果这两个瓣膜染上疾病的话,心脏的功能就会大打折扣。

心脏周围还有许多大血管,起着运输血液的作用。上腔大静脉和下腔大静脉收集全身的血液注入右心室。肺动脉连接右心室,将来自右心室的血液送到肺脏。肺静脉将来自肺脏的血液导入左心房。主动脉则将左心室的血液输送到全身。左心室和主动脉交接的地方有三片半月形的瓣膜.称做主动脉瓣。右心室和肺动脉交接的地方也有类似的瓣膜.称做肺动脉瓣。这决瓣膜的功用和僧帽瓣及三尖辩的功用相同,都可以防止血液的逆流。

 此外.心脏里还有一套不易辨认的系统,就是心脏的传导系统。传导系统是由位于大静脉和右心房交接处附近的窦房结、右心房和右心室之间的房室结以及分布在心室内的房室束及柏金氏纤维共同组成的。正常的心跳就是从窦房结发起,经由房室结、房室束、柏金氏纤维传到整个心脏的。因此,这个系统的任何部分发生毛病,都会造成心脏疾病。

心脏不断地压缩,不断地将血液送给全身的组织和器官,以满足人体的需要。但心脏本身也是一个器官,也需要血管输送血液以满足它的需求。人体中,供给心脏营养的血管在心脏的表面形成类似皇冠的模样,因此习惯上人们都称其为冠状动脉。

心脏的作用及其重要性

心脏的作用是推动血液流动,向器官、组织提供充足的血流量,以供应氧和各种营养物质,并带走最终的代谢产物.如二氧化碳、尿素、尿酸等,使细胞维持正常的生理功能。体内各种内分泌激素和其他一些体液,也更通过血液循环运送到靶细胞,实现机体的体液调节,维持机体内环境的相对恒定;此外,血液防卫机能的实现,以及体温相对恒定的调节,也都要依赖血液在血管内的不断循环流动.而血液的循环是由于心脏""的作用实现的。成年人的心脏重约300克,它的作用是巨大的,例如一个人在安静状态下,心脏每分钟跳动70次,每次泵血70毫升,则每分钟泵血约为5升。

心脏是循环系统的动力器宫.小于心脏的""的作用,血液循环才得以维持。血液从心脏射人动脉而分布于身体各部位和器官,再由静脉流回心脏。血液的流动直接取决于心脏的泵血能力,它使循环系统内保持足够的压力。从而心脏不能实现泵血功能,动脉血压即会迅速下降,使全身各器官供血不足,从而发生功能障碍,以致危及生命。如脑内血液循环停止3-10秒,人就会丧失意识;血液循环停止5-7分钟,大脑皮层就会出现不可逆转的损伤。

诱发心脏病的因素

许多人只在得了心脏病之后,才去揉究自己为什么会得心脏病,这样通常为时已晚。因此,适当了解一些心脏病的致病原因,对有效地预防、治疗心脏病有重要意义。

1.遗传因素。冠心病的发病与遗传因素有一定的关系。双亲中有一人患冠心病,其子女患冠心病的几率高出双亲正常者2倍;如果双亲都患有冠心病,其子女的发病率比正常人高出5倍;有冠心病家族史者、其发病率比正常人高24倍。

冠心病属于多基因遗传病,这种遗传的发生是由遗传因素和出生后的环境因素共同决定的。

2.精神因素。对于这个因素,有两种截然不同的观点。一种观点认为:冠心病与性格、精神因素的关系不大;另一种意见则认为;性格易紧张及遇事易兴奋者,其冠心病的发病率比遇事不慌不忙者要高出6倍:调查表明,从事脑力劳动、长期精神紧张、工作紧迫者易得病。

3.环境因素。受寒是引发冠心病心绞痛和心肌梗死的--个常见诱因。寒冷诱发冠心病的原凶如下:

(1)寒冷可直接刺激体表小血管,引起血管收缩,增加了心脏的负担。

(2)寒冷可引起冠状动脉痉挛。痉挛状态下的冠状动脉,无法给心肌提供足够的血液。

 (3)受寒冷刺激的血管发生收缩、痉挛,可使血液周围阻力增加,血压上升,增加心肌的耗氧量。

4.年龄因素。在我国,冠心病患者群以40岁以上的为多。中医认为"人年四十而阴气自半,起居衰矣",也就是说,人的一生大致以40岁为分界线,40岁以后,人体机能就开始明显下降了,因此,中年以后冠心病多发。

5.病理因素。追溯心脏病的发病史,很多患者并不是''开始就患了心脏病,而是先有了其他的病,如高血压、高血脂、脂肪量摄入过多等,才导致了心脏病。

先天性心脏病的种类

心脏病可分为先天性心脏病和后天性心脏病。失天性心脏病,由于发生的部位和程度不同而分为各种类型,临床表现也各不相同,但大体上可分为紫绀型心脏病和非紫绀型心脏病。其中,非紫绀型心脏病主要分为如下几类:

1.动脉导管末闭

在胎儿时、动脉导管是主动脉与肺动脉的联络管道,因为胎儿没有呼吸,胎盘的血流到右心房、右心室后到肺动脉.但不能进入肺,所以靠动脉导管将血液直接送给主动脉.然后由主动脉供给全身。在正常情况下,婴儿出生后不久,由于肺呼吸开始,肺循环建立,该导管失去了原有的作用,而开始闭锁,但如果没有闭锁,就称为动脉导管未闭。此时主动脉的压力高,血流方向与胎儿时期相反.主动脉的部分血液逆流人肺动脉。如肺动脉的血压升高.并超过主动脉的压力.则出现紫绀,其特点是紫绀仅出现在下半身。

2.心室间隔缺损

 心空间隔缺损是指左右心室的间隔存在小的孔':所以当心脏收缩时,血液从压力高的左心室逆流人压力低的右心室。如缺损较大.就会由于右心室长期负荷增大.在中年前后出现心衰,严重者可导致主动脉瓣关闭不全或合并亚急性细菌性心内膜炎,引起肺动脉高压,故可出现紫绀.到此时病情危重,已不能进行手术。

 3.肺动脉狭窄

肺动脉狭窄是指肺动脉瓣口或肺动脉干以及右心室流出道的狭窄。这会使右心室的血流不能充分地流入肺动脉内。该病早期没有太多的自觉症状,多数患者是在听诊和心电图检查时才发现异常。

  4.主动脉狭窄

主动脉狭窄是指主动脉干的某一个部分狭窄,造成狭窄以下的组织器官供血不足,导致这些区域肢体发育迟缓,并出现高血压。这种疾病必须通过于术才能治疗。

紫绀型心脏病中,最为常见的是法乐氏四联症。此病患儿出生后不久就出现颜面绯红、四肢末端紫绀,哭闹时更为明显。手指、足趾端呈鼓锤样,发育迟缓,少许患儿步行后因呼吸困难以及脑缺血.而导致蹲坐,甚至出现昏厥。

法乐氏四联症的病因比较复杂,旨先表现为肺动脉狭窄,可以是肺动脉干狭小或瓣口及右心室流出道狭窄。大动脉的位置与正常的不同.开口位于左右心室,称为主动脉骑跨,心室间隔有较大的缺损。由于血液不能充分地通过肺动脉进入肺进行氧合,所以大部分含氧少、含二氧化碳多的静脉血经室缺口进入主动脉,然后流遍全身,因此造成全身组织器官缺氧。      后天性心脏病的种类

后天性心脏病均为出生后罹患,主要有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风湿性心脏病、肺源性心脏病、心肌炎等。心律失常、心力衰竭以及心绞痛不是独立的疾病,而是病理生理症群。

1.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

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简称冠心病,是指供给心脏营养物质的血管——冠状动脉发生严重粥样硬化或痉挛,使冠状动脉狭窄或阻塞,以及血栓形成造成管腔闭塞,导致心肌缺血、缺氧或梗塞的一种心脏病。冠心病是动脉粥样硬化导致器官病变的最常见类型.也是危害中老年人健康的常见病。

2.风混性心脏病

风湿性心瓣膜病简称风湿性心脏病,是风湿热引起的慢性心瓣膜病变。风湿热与溶血性链球菌感染有关,是机体对溶血件链球菌产生的一种变态反应和自家免疫反应。风湿性心脏病是风湿病症状之一。

3.肺源性心脏病

肺源性心脏病简称肺心病,是由于胸、肺及支气管病变而继发的肺动脉高压,最后导致以右心室肥大为特点的一种心脏病。大多数肺心病是从慢性气管炎并发肺气肿发展而来.少部分与支气管哮喘、肺结核、支气管扩张有关。但肺源性心脏病不是季节性发作,而是常年存在,尤其多于冬春季节并发呼吸道感染而导致呼吸衰竭和心力衰竭,病死率较高。

4.心肌炎

心肌炎泛指心肌中部分或广泛的急性或慢性炎症。常见的病因除风湿热之外,还有各种微生物:可以是微生物直接侵犯,也可以是其毒素损害心肌。近年来特别是病毒感染引起的心肌炎有逐渐增多的趋势。

5.心绞痛

心绞痛足由冠状动脉供血不足,心肌急剧且短暂的缺血缺氧引起的,以阵发性胸前区压榨闷痛不适为主要表现的临床综合征。该病以40岁以上男性为多见,发病原因多为冠状动脉粥样硬化,亦可见于主动脉瓣狭窄或关闭不全、梅毒性主动脉炎、肥厚性心脏病等。

6.心力衰竭

心力衰竭是指心脏不能泵出充分的血以满足身体的需要而引起的症状和体征。许多心脏病,如风湿性心脏病、高血压心脏病、心肌病、先天性心脏病等皆可引起心力衰竭。心外的疾病,如甲状腺机能亢进、贫血等亦可引起心力衰竭。

 7.心肌梗死

心肌梗死是指冠状动脉闭塞,血流中断,使部分心肌严重持久性缺血而发生局部坏死。病因主要是冠状动脉粥样硬化并发血管腔内血栓形成,出血或动脉持续性痉挛,使管腔完全闭塞,血流中断。临床表现是有较久的剧烈胸骨后疼痛、心肌酶活力增高及进行性心电图变化。

心脏病的早期征兆

心脏病患者是一群特殊的患者,他们症状表现有很多。有些是其他疾病也会出现的,有些则是心脏病特有的。有些症状可能在心脏病早期就已出现,有一些则在病入膏盲时才显现。因此,对于这些症状,心脏病患者和正常人都要有所了解,以做到有病治病、无病预防。

1.呼吸困难。心脏病所造成的呼吸闲难或气喘常在运动之后发生,有些较严重的患者可能在夜间出现此种现象。生理学家认为.这种心脏病气喘发作可能是白天留积在下肢的液体,在夜间因为患者平躺命流到肺部,从而压迫帅部的缘故。一且出现此种现象,可采用半坐半躺或端坐的姿势减轻症状。

  2.咳嗽与咳血。心脏病所造成的咳嗽,起初都是不带痰的干咳。渐渐地到了后来.会有痰出现,严重的还会带有血丝,称做咳血。但并不只有心脏病才会咳血.其他疾病例如高血压也会出现此种症状。因此,针对咳血.景重要的是查出病因,对症治疗。

3.胸前疼痛;造成胸前疼痛的原因是冠状动脉性心脏病,即冠状动脉发生阻塞或硬化,以致无法输送足够的血液到心肌.造成也肌缺血和疼痛。这种疼痛在医学上被称为"心绞痛"

4.心悸。心悸是心脏搏动的不适感觉,由心动过速、心律失常或高动力性循环所引起。出现心悸的原因有很多,患有心脏病、吸烟喝酒、误服药物等都可能导致心悸。出此,如果发现自己出现心悸现象,最好是去看医生,确切检查。

5.疲倦无力。疲倦无力在晚上成运动后最为明显.在早晨则不会感觉出来,这是与精神抑郁所通成的疲倦相区别的地方。在心脏疾病中,先天性心脏病和二尖瓣狭窄所造成的倦怠感是最厉害而且最为显著的了。因此,如果心脏病患者感觉倦怠加重,必须格外留意。

冠心病的分类

 1.隐匿型冠心病。存在冠心病诱发因素,如高血压、超体重、糖尿病等,虽无明显症状,但静息或负荷试验有心电图s-T段压低、T波倒冒等心肌缺血的表现。

2.心绞痛型冠心病。典型发作表现为突然发生胸骨上、中段压榨性、闭胀性或窒息性疼痛,可放射至心前区、左肩及左上肢,历时1-5分钟,休息或合服硝酸甘油片,1-2分钟内症状即可消失。体力劳动、受寒、饮食、精神刺激等为常见的诱因。

3.心肌梗死型冠心病。疼痛性质和部位类似心绞痛,但疼痛的程度更重、范围较广、持续时间也较长,休息或含服硝酸甘油不能缓解。常伴有烦躁不安、面色苍白、出冷汗、恐惧等症状。

4.心力衰竭型冠心病。有心绞痛、心肌梗死病史,心脏逐渐增大,心律失常,最终导致心力衰竭。

5.猝死型冠心病。突然发病,心脏骤停而突然死亡。患者要注意劳逸结合.必须保持适当的体育锻炼和体力劳动;节制饮食,肥胖者适当减少体重,尽可能少食动物脂肪和高胆固醇类食物;忌吸烟和饮用浓茶.不过多地饮酒;血脂高者要适当治疗,以降低血脂;积极防治高血压及早期动脉硬化。

冠心病的治疗原则

1.改善冠脉循环,缓解心肌缺血。

2.减少和防治冠脉痉挛。

3.降低高血助状态。

4.有高血压者进行降压治疗.使血压保持适宜水平。

5.对高血脂症给予降血脂治疗。

6.防止诱发因素。

 7.适当保存体力,防止过度劳累。

 8.防止心律失常。

9.改善饮食结构,少吃高胆固醇食物*

10.预防心梗及猝死。

冠心病的临床症状

1.没有症状。这种类型的患者没有什么临床症状,只是在作心电图检查时,发现有异常的改变,因此又称"隐性冠心病"。有些老年人平时看起来很健康,可偶尔一次出为过度劳累或强烈的精神刺激,便突然发病倒地而交然死亡.医学上叫'猝死症"。医学统计资料表明.各种心脏病是造成老年人猝死的常见病因,而其中隐性冠心病定心脏病猝死的病因中占据首位。

2.心绞痛。主要是由于劳累、激动引发心肌暂时缺血,引起心前部或脑骨后剧烈疼痛,感觉呼吸困难、胸口憋闷。主要是冠状动脉狭窄明显,侧支循环差,当心肌耗氧量大于其所能得到的血液供给时.临床上可引起心绞痛的症状。

3.心肌梗死。由于冠状动脉粥样斑块破溃、出血、水肿、血栓形成,或冠状动脉持久痉挛,造成冠状动脉完全堵塞,致使冠状动脉血流中断,心肌长时间严重缺血,导致心肌坏死,从而引起了剧烈的心痛症状,以及心电图和化验上的改变,形成具有一定特征的临床症状群。

4.心肌缺血。某些冠心病患者有时心肌缺血却无心绞痛等症状,可能是因为缺血时间短、程度轻、范围小,也可能与体内的痛觉感受系统、痛觉传导神经系统异常有关。而多支冠状动脉病变,住往由于心肌长期的慢性缺血、缺氧,导致心肌弥漫性纤维化、心肌萎缩、心脏扩大,终致发生慢性心力衰竭或心律失常。

5.猝死。发病6小时内死亡定为猝死,其病因90%以上是冠心病。冠心病猝死的主要原因是心室颤动,少数为心脏停博、心源性休克、急性左心衰竭或心脏破裂。

冠心病的预防措施

1.不吸烟。

2.只食用少量的牛油、奶油及各种油腻食物。

3.将习惯食用的肉类量减少,将食用的肉上脂肪除去,吃烧煮的肉.不要吃油煎的肉。

4.每周最多吃三个鸡蛋。

5.吃大量水果及蔬菜.但要保证营养摄入的平衡均匀。

    6.减少盐的摄入量。摄盐量低可以降低血压,并且降低诱发冠状动脉病的危险。

7.经常运动。有证据显示,每周做两三次剧烈运动,可减少得心脏病的危险。但突然做剧烈运动会很危险,必须以渐进的方式来开始实行运动计划。

8.寻求各种途径来调解生活上的压力。可以培养爱好或通过运动来调解日常生活中的紧张情绪。

9.控制高血压、高胆固醇血症和糖尿病。

10.定时检查身体并遵照医嘱。

冠心病诊断须作的检查

1.心电图检查。用于发现有无心肌缺血、心律失常,是诊断冠心病的常用方法.包括静息时心电图、心绞痛发作时心电图、心电图负荷试验、心电图连续监侧等检查。

 2.放射性核素(EcT)检查。了解梗塞范围。

 3.超声心动图。厂解心室壁的动作、有无宝壁瘤、心脏瓣膜活动情况和左心功能。

4.心肌酶学检查。通过sGoTcKP等了解心肌损伤程度和恢复过程。

5.冠状动脉造影。目前被称为诊断冠心病的"金标准"。可明确病变范围、程度,并为选择治疗方法(手术、介入、药物)提供依据,还可评估风险.同时可结合左心室造影确定左心室收缩功能和有无室壁瘤。

风湿性心脏病的分类

1.二尖瓣狭窄。心功能代假期多无明显症状,体力活动也不受限制,失代偿时发作表现为心悸气促,易出现心律失常、阵发性呼吸困难、咳嗽、吐泡沫样痰,或见咯血、脑痛、吞明困难,偶有声音嘶哑、口唇深红、两颧紫红色症状。

2.主动脉瓣狭窄。轻者无症状,重者疲乏无力、呼吸困难。可产生心绞痛和心律失常,甚至猝死;有时可发生眩晕、晕质.晚期可出现呼吸困难、咳嗽、咳血等左心功能不全症状。

3.主动脉瓣关闭不全。早期无症状,或仅有面色苍白、心悸,劳累时气促.心前区不适感和头部动脉博动感;晚期可出现呼吸困难、咳嗽、咯血.少数患者有心绞痛。

4.二尖瓣关闭不全。轻者无症状,病情加重时呼吸困难、乏力、心悸,或见咯血、胸痛。

以上4种病症类型既呵单独存在,也可能联合出现.如二尖瓣狭窄合并主动脉瓣关闭不全等。

风湿性心脏病的治疗原则

1.控制体力劳动.遵循适当原则,保护心肌代偿功能。

2.对主动脉狭窄的患者,应限制剧烈体力活动,以防猝死。

3.积极控制和预防风湿活动、肺水肿及感染性心内膜炎。特别是要积极治疗咽部链球菌感染,及提倡在任何手术操作(如拔牙)前应用抗生素。

4.低盐饮食,少吃腌制食物,

5.长期用利尿剂的患者,缺钾与缺镁同时存在.应注意补钾、补镁。

 6.对于强心剂的应用,症状轻者可以不用,症状重的患者要严格掌握剂量。

7.中药对症治疗有缓解症状、控制病程进展、修复瓣膜内膜损伤营养心肌、加强心功能的作用。

风湿性心脏病的临床症状

1.医生检查时,可发现心音减弱,或出现胎心音或钟摆声,严重的可出现舒张期奔马律。在心尖区可听到收缩期杂音或轻微的舒张杂音,当二尖瓣炎症消退后,上述心脏杂音可消失。

 2.心脏扩大,心尖搏动弥散,心浊音界扩大。

3.急性心肌炎时、可出现发热、胸闷、心悸、气急、心动过速等症状,心率可达每分钟100-140次,与体温升高不成比例(一般体温每升高1℃,每分钟心率增加10次左右)。退热后成睡眠时.心跳仍较快.且脉搏细速。

4.急性心包炎时,可出现剧烈胸痛,不能平卧:心前区听到心包摩擦音。

风湿性心脏病的预防措施

风湿性心脏病的预防,首先应着重预防风混热的发生,使心脏瓣膜病根本无发病的基础。即使瓣膜损害已经形成,也应积极控制和预防风湿活动,控制定状,改善心功能,以免病变加重。

1.防治链球菌感染。要注意居住卫生,对猩红热、急性扁桃体炎、咽炎、中耳炎和淋巴结炎淬急性链球菌感染,应予以极彻底冶疗,以避免风温热的发作。风湿热的反复发作,会加重心脏瓣膜的损害。

2.劳逸结合。适当的运动和体力劳动可增加心脏的代偿能力,没有出现呼吸困难等症状的患者,可以照常工作和生活.但是要避免剧烈的运动和重体力劳动。休息可以减轻心脏负担,是防治此病的必要措施。患者病情发作时要根据症状和医生的嘱咐,不同样度地限制体力活动.甚至完全卧床,直到心功能改善为止。

3.稳定心神。不少风湿性心脏病患者精神紧张、情绪激动时,会突然发生心动过速,增加心脏负担,造成心功能不全,因而要宽心平气,谈泊守神。

4.节制性生活。由于夫妻双方进行性生活时,心跳会加快.血压会升高,心脏的负但也会随之加重;因此,风湿性心脏病患者宜节制性生活。

一般情况下,风湿性心脏病患者如果从来没有发生过心力衰竭,那么对结婚、生育、哺乳等没有多人的妨碍。女性患者如病情较重,则不宜怀孕生育.因为妊娠期间,心脏负担加重后,会危及母于的生命安全。重症女青年,最好不结婚.待病情好转后再作考虑。

风湿性心脏病诊断须作的检查

1.心电图检查。可见二尖瓣P波、电铀右偏、右心室肥大等。

2.超声心动图检查。MEF斜率降低呈"城墙样"改变,前、后叶二尖瓣呈同向运动。二维图像显示前后叶增厚,开放受限,二尖瓣开放面积缩小,前叶常呈鱼钓样,左心房扩大。彩色及脉冲多普勒可见舒张期湍流,流速增高,并可测胯瓣压差,可测瓣口面积、狭窄程度及瓣膜瓣下结构的改变,来确认病情。

3x线检查。前后位心脏肺动脉段膨出及左心房扩大,呈梨形心或二尖瓣形心',右前斜位可见食道向后移价,系左心房扩大所致。左前斜俭可见左主支气管上拾,右心缘可见双房影像,肺淤血时习见肺门阴影加深,肺下部血管影减少,上部血管影增多,可见KcdegAB线。

4.抗链o。正常值'小于500单位,一般风湿性心脏病在发作期时常有抗链o升高现象,须进行抗风湿治疗。

肺源性心脏病的分类

1.急性肺源性心脏病是由于来自静脉系统或右心室的栓于进入肺循环,造成肺动脉主干或其分支的广泛栓塞,同时并发广泛肺细小动脉痉挛,使肺循环受阻,肺动脉压急剧升高而引起有心室扩张和有心衰竭的心脏病。

2.慢性肺源性心脏病是由于肺、胸廓或肺动脉血管慢性病变所致的肺循环阻力增加、肺动脉高压、进而使右心室肥厚、扩大,甚至发生有心衰竭的心脏病。

肺源性心脏病的治疗原则

1.急性发作期的治疗

(1)控制呼吸道感染(选择有效的抗菌药物)

(2)通畅呼吸道,改善通气功能。消除痰液,止咳法疾.解除支气管痉挛。

[3)纠正缺氧和消除二氧化碳瀦留。

(4)控制心力衰竭。利尿剂:以小剂量、间歇、联合、交替、缓慢使用为原则;强心剂:选用作用快、排泄快的强心剂,宜用小剂量;应用血管扩张剂,降低血黏度。

(5)纠正心律失常。

(6)纠正酸碱失衡及电解质紊乱。

(7)正确处理消化道出血、休克、肾功能衰竭弥散性血管内等并发症。

 (8)营养支持疗法。

2.缓解期的治疗

(1)治疗肺源发疾病,如止咳、祛痰、平喘和抗感染等。

2)提高机体抗病能力,可进行体育锻炼、免疫疗法、扶正固本疗法。

(3)改善肺、心功能,可做膈式呼吸和缩唇呼气。

(4)防治引起急性发作的诱发团素。须预防感冒;及时治疗呼吸道急性感染;戒咽并避免各种烟雾刺激。;

肺源性心脏病的临床症状

1.功能代偿期。患者部都有慢性咳嗽、咳痰或哮喘病史.逐步出现乏力、呼吸困难。体检时有明显肺气肿表现,包括桶状胸、肺部叩诊呈过度清音、肝浊音上界下降、心浊音界缩小层至消失。听诊呼吸音低,可有干温罗音,心音轻,有时只能在剑突下处听到。肺动脉区第二音亢进,上腹部剑突下有明显心脏博动,是病变累及心脏的主要表现。颈静脉可有轻度怒张,但静脉压并不明显增高。

2.功能失代偿期。肺组织损害严重引起缺氧,二氧化碳瀦留,可导致呼吸衰竭和()心力衰竭。

(1)呼吸衰竭。缺氧早期主要表现为紫钳、心悸和胸闷等,病变进一'步发展时发生低氧血症和高碳酸血症,可出现种精神神经障碍症状,称为肺性脑病,表现为头痛、头涨、烦躁不安、语言障碍,并有幻觉、精神错乱、抽搐或震颤等。动脉血氧分压低于33kPa(25mmHg)时,动脉血二氧化碳分压超过93kPa(70 mmHg)时,中枢神经系统症状更明显,出现神志淡漠、嗜睡.进而昏迷以至死亡。

(2)心力衰竭。多发在衣急性呼吸道感染后.因此常伴有呼吸衰竭,愚者出现气喘、心悸、少尿、紫绀加重、上腹胀痛、食欲不振、恶小甚至呕吐等右心衰竭症状。体检显示颈静脉怒张、心率增快、心前区可闻奔马律或有相对性三尖瓣关闭不全引起的收缩期杂音(可随病情好转而消失)。可出现各种心律失常,特别是房性心律失常,肝肿大伴压痛,肝颈反液压呈阳性.水肿和腹水.病情严重者可发生休克。

3.实验室检查及其他

(1)血象:红细胞及血红蛋白增高.伴有感染时白细胞总数和中性分类升高。

(2)血气分析;动脉血氧饱和度下降,二氧化碳分压增高。

(3)X线:主要有原发胸肺疾患、肺动脉高压和有心室肥大的表现。

(4)心脏因声检查:示右心室肥人,肺动脉增宽。

肺源性心脏病的预防措施

1.加强锻炼,提高机体抗病能力,积极治疗支气管及肺部疾患,防治感冒。

2.且进食高热量、高蛋白且易消化的食物。有心衰者应控制钠、水的摄人.忌烟酒。

3.生活规律.顺其自然,秋冬季节转换时注意保暖,避免受风寒,诱发或加重病情。肺源性心脏病诊断须作的检查

 1X线检查:除肺、胸基础疾病及急性肺部感染的特征外,尚可有肺动脉高压征;右心室增大征。

2.心电图检查:主要表现有右心室肥大的改变。

3.心电向量图检查:丰要表现为有心房、右心室增大的图形。

4.超声心动图检查。

5.肺阻抗血流图及其微分图检查。

6.血气分析。

7.血液检查:红细胞及血红蛋白可升高。全血黏度及血浆黏度可增加,红细胞电泳时间常延长;合并感染时,白细胞总数增高,中性粒细胞增加。

8.其他:肺功能检查对早期或缓解期肺心病患者有意义。痰细菌学检查对急性加重期肺心病有较好的确诊效果,可以指导抗生素的选用。

心肌炎的分类

1.感染性疾病病程中发生的心肌炎:病毒性心肌炎是当前最常见的心肌炎;细菌性感染及霉菌、原虫、螺旋体、梅毒感染都可引起。

2.过敏或变态反应所致的心肌炎。

3.化学、物理因素或药物(如酒精等)所致的心肌炎。

心肌炎的治疗原则

1.休息。在急性期至少休息到退热后3-4周。如有心功能不全及心脏扩大者应强调绝对卧床休息;一般总的休息时间不少于3-6个月,以后根据情况增加活动量。

2.激素。一般用于较重的急性病例,用量根据病情按医嘱进行。

3.控制心力衰竭。因为心肌炎对洋地黄制剂较敏感,容易中毒,故剂量应偏小(有效剂量的12-13即可)。重症可加利尿剂和镇静剂。

4.应用大剂量维生素c及能量合剂。

5.抢救心源性休克。

6.纠正心律失常。

7.中药治疗。此病属中医“惊悸”“怔忡”范畴。

心肌炎的临床症状

1.心脏受累的症状可表现为胸闷、心前区隐痛、心悸、气促等。

2.有一些病毒性心肌炎是以-种与心脏有关或无关的突出症状为主要或首发症状的:

 (1)以心律失常为主诉和首发症状。

(2)少数以突然剧烈的胸痛为主,而全身症状很轻。此类情况多见于病毒性心肌炎累及心包或胸膜者。

(3)少数以急性或严重心功能不全症状为主。

(4)极少数以身痛、发热、少尿、昏厥等全身症状严重为主,心脏症状不明显。

心肌炎的预防措施

病毒性心肌炎一经确诊,就须卧床休息和进行治疗.吃易消化、富含维生素和蛋白质的食物,并针对病因进行药物治疗。若能重视预防,采取措施提高机体免疫力,则可有效预防病毒性心肌炎的发生。

1.劳逸结合,合理分配工作学习用脑与体育锻炼的时间比例,提倡早锻炼。

2.注意营养搭配,纠正偏食的不良习惯,日常饮食以粗粮、新鲜蔬菜和瘦肉为主,也可适当多吃些水果。

3.注射流感疫苗.获得对流感的免疫力,可有效地防止在气候多变的春秋季节染上病毒性感冒。由于流感病毒的种类变异比较活跃,所以流感疫苗的研制是与实际病毒的变异不断相适应的。流感疫苗制剂有时效性,必须定期注射新型疫苗,才能有效地产生持久免疫力;一般宜在初秋时节进行疫苗注射,可在12个月内有效防止罹患流感。

心肌炎诊断须作的检查

1.心电图检查。多数表现为ST-T改变、Q-T间期延长,低电压,窦房、房室或室内传导阻滞,过早搏动,束支传导阻滞,部分可有阵发性心动过速、心房颤动,甚至心室颤动症状。

2X线检查。心脏大小正常或轻、中度扩大,心博减弱,肺淤血或肺水肿,有时可见少量胸腔积液。

3.实验室检查。早期血清GOTLDHcPK升高.并可从咽部、粪便、血液中分离病毒。恢复期血清病毒抗体滴度比急性期有4倍以上升高。

心绞痛的分类

 参照世界卫生组织的《缺血性心脏病的命名及诊断标准》的意见,可作如下归类:

1.自发性心绞痛:其特点为疼痛发生与心肌耗氧量的增加无明显关系,疼痛程度较重,时限较长,不易为含用硝酸甘油所缓解,包括以下4种类型:

(1)变异型心绞痛:变异型心绞痛的发作与心肌耗氧量的增加无关,主要是由冠状动脉暂时性痉挛和收缩造成一过性心肌缺血所致。

(2)卧位型心绞痛。是指安静平卧时发生的心绞痛.发作时须立即坐起或站立方可缓解。多发生于夜间熟睡时,亦可发生在午休或白天平卧时。

(3)中间综合征。亦称冠状动脉功能不全。疼痛在休息或睡眠的发生,历时较长,可达30分钟或1小时以上.但无心肌梗死的客观证据,常为心肌梗死的前奏。

 (4)梗塞后心绞痛。是急性心肌梗死发生后一个月内又出现的心绞痛。出于供血的冠状动脉阻塞,发生心肌梗死,但心肌尚木完全坏死的心肌处于严重缺血状态下又发生疼痛,随时有再发生梗塞的可能。

2.劳累性心绞痛。其特点是疼痛由体力劳累、情绪激动或其他足以增加心肌需氧量的情况所诱发.休息或舌下台服硝酸甘油后迅速缓解:包括以下三种类型:

(1)稳定型心绞痛。是临床上最常见的一种类型。指劳累性心绞痛发作的性质在1-3个月内并无改变,即每日和每周疼痛发作次数大致相同,诱发疼痛的劳累和情绪激动程度相同.每次发作疼痛的部位和性质无改变,疼痛持续时间相仿(3-5分钟),经休息或含化硝酸甘油后,也在相同的时间内发生疗效。

(2)初发型心绞痛,过去未发生过心绞痛或心肌梗死,初次发生劳累性心绞痛病程在1个月内。或者有过稳定型心绞痛的患者已数月末发,再次发生时间未到一个月,也可列入本型。

(3)恶化型心绞痛。原为稳定型心绞痛的患者,在3个月内疼痛的频率、程度、时间、诱发因素经常变动,出现进行性恶化.硝酸甘油用量明显增加。发作时常出现ST段明显压低,发作缓解后有可见T波倒置,但天血清酶的升高。'

3.混合型心绞痛。其特点是患者既在心肌需氧量增加时发生心绞痛,亦在心肌需氧量无明显增加而冠状动脉供血减少时发生心绞痛。

心绞痛的治疗原则

心绞痛的治疗原则是降低心肌耗氧量,增加也肌供血,改善侧支循环,可采用如下方法:

1.纠正冠心病易患因素。如治疗高血压、高血脂、糖尿病,戒烟,减轻体重等;对贫血、甲亢、心力衰竭等增加心肌氧耗量的因素也应该加以纠治。

2.调整生活方式,减轻或避免心肌缺血。心绞痛患者应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消除各种诱发因素,如避免劳累、情绪激动、饱餐、寒冷、大量吸烟等。

3.药物治疗,可选用以下的药物:

(1)硝酸酯类:重要的抗心绞痛药物。硝酸酯类药物系静脉和动脉扩张剂,在低剂量下以静脉扩张为主.大剂量时同时扩张动、静脉。

(2)β—受体阻滞剂。β—受体阻滞剂治疗心绞痛的机制是通过降低心率、心肌收缩力和心室壁张力而使心肌耗氧量降低.故适用3'劳累性心绞痛c

 (3)钙离子拮抗剂。其作用机制为:①阻滞钙离子细胞内流,使心肌收缩力降低.血管扩张;②解除冠状动脉痉挛;③减慢心率:④对抗缺血引起的心肌细胞内钙超负荷。

(4)抗血小板药物。常用阿斯匹林50mg~150mg每日1次、潘生丁25mg每日3次。

4.手术和介入性治疗。对于心绞痛患者,待临床症状控制以后,有条件者应进行冠脉造影检查,根据造影结果.视病变的范围、程度、特点分别选择冠状动脉腔内成形术(PTcA)或冠状动脉搭桥术。

心绞痛的临床症状

典型心绞痛发作是突然发生的位于胸骨体上段或中段之后的压榨性、闷涨性或窒息性疼痛,亦可能波及大部分心前区,可放射至左肩、左上肢前内侧、无名指和小指,偶可伴有濒死的恐惧感觉,往往迫使患者立即停止活动,重者伴随出汗症状。疼痛历时1-5分钟,很少超过15分钟;休息或含服硝酸甘油片,在1-2分钟内(很少超过5分钟)疼痛消失。常在身体劳累、情绪激动(发怒、焦急、过度兴奋)、受寒、饱食、吸烟时发生,贫血、心动过速或休克亦可诱发。

不典型的心绞痛.疼痛可位于胸骨下段、左心前区或上腹部,放射至颈、下颌、左肩胛部或右前胸,疼痛可很快消除或仅有左前胸不适,有发闷感。

心绞痛的预防措施

积极防治高血压、高血脂等冠心病的危险病因。戒除吸烟、嗜酒、食高脂食物等不良嗜好,坚持以素食为主,避免饱餐,保持大便通畅。保持心情舒畅,坚持体育锻炼,避免过分激动。家庭常备药有硝酸甘油片、速效救心九、消心痛等,而硝酸甘油片、速效救心丸要随身带.尤其外出时更要形影不离,并在家今床头、案几等固定而易取的地方摆放。

心绞痛诊断须作的检查

1.心电图检查

(1)静息心电图:半数以上心电图正常或有非特异性ST-T改变或房室、束支传导阻滞,室性或房性早搏.但不能据此而诊断为冠心病;也可能有陈旧性心肌梗死的改变。

 (2)发作时心电图:多数息官出现s-T段水平或下斜形下移,发作缓解后恢复;原有T按倒置.发作时变直立;少数心绞痛发作时心电图完全正常,但不能以脑病发作时心电图完全正常而排除心绞痛诊断。

(3)心电图负荷试验:常用运动负荷试验.增加心脏负担以激发心肌缺血。

(4)动态心电图监测:如从中发现sT-T改变是伴胸痛发作出现,则具有重要诊断价值,也有助于发现无症状性心肌缺血。

2.放射性核素检查

(1)动静态放射性核素心肌灌注显像;可显示心肌梗死后的瘢痕和心肌缺血范围、大小、部位。腺苷或多巴酚丁胺负荷试验,用于不能运动的患者。

 (2)放射性核素心室造影:可测定心室射血分数及显示室壁局部运动障碍。

3.冠状动脉造影和心室造影

冠状动脉造影可确定冠状动脉狭窄部位、程度、形态及范围。管腔直径缩小70-75%以上会严重影响供血,50-70%者也有一定意义。冠脉造影不仅为临床诊断,也为治疗方法的选择、预后判断提供了极其重要的资料。

心力衰竭的分类

1.根据心脏的受损部位分类

(1)左心衰竭。主要是左心室博出功能障碍,多见于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冠心病)、高血压病、主动脉瓣狭窄或关闭不全、二尖辩关闭不全等。

(2)右心衰竭。主要是右心室博出功能障碍,见于肺心病、三尖瓣或肺动脉瓣的疾病,并常继发于左心衰竭。

(3)全心衰竭。左、右心都发生衰竭称为全心衰竭,常见于如下几种情况:

①持久的左心衰竭可使右心负荷长期加重而导致右心衰竭。

②心肌炎、心肌病等病变如发生于全心,亦可引起全心衰竭。

2.根据发病的速度分类

(1)急性心力衰竭。发病急骤,心输出量急剧减少,机体来不及充分发挥代偿作用。常伴有心源性休克。

(2)慢性心力衰竭。患者长期处于一种持续的心力衰竭状忠伴有静脉淤血和水肿。

3.根据心力衰竭时心输出量的高低分类

(1)低输出量性心力衰竭。常见于冠心病、高血压病、也肌病、心脏瓣膜病等。此种患者在基础状态下心输出量就低于正常。

(2)高输出量性心力衰竭。继发于代谢增高成心脏后负荷降低的疾病.如甲状腺机能亢进症、贫血、维生素B1缺乏病(脚气病)和动静脉瘘等。

心力衰竭的治疗原则

1.消除基本病因和诱因。心力衰竭的病因治疗在心力衰竭的预防中占有重要的地位,若对引起心力衰竭的原发病能积极采取治疗措施,则可明显地改善预后。

2.对心力衰竭诱发因素的治疗。主要是积极控制或祛除心内外感染病灶,纠正心律失常、电解质紊乱,避免过度劳累、情绪激动等。

3.减轻心脏负荷、注意休息;适当使用镇静剂;合理使用利尿剂;合理使用血管扩张剂增加心脏收缩力,改善心功能。

4.控制饮食。包括进餐的种类、数量、次数、热量的控制和钠盐的摄食限制等。

心力衰竭的临床症状

心力衰竭的临床表现与哪侧心室成心房受累有密切关系。左心衰竭的临床特点主要是出于左心房和()有心室衰竭引起肺淤血、肺水肿;而右心衰竭的临床特点是由于有心房和()右心室衰竭引起体循环静脉淤血和水、钠瀦留:在发生左心衰竭后.右心也常相继发生功能损害.最终导致全心衰竭;而出现右心衰竭时,左心衰竭虑状可有所减轻。

 1.左心衰竭

(1)呼吸困难,是左小衰竭的最个和最常见的症状或慢性肺淤血和肺活量减低所引起',轻者仅于较重的体力劳动时发生呼吸困难,休息后很快消失,故称为劳力性呼吸困难。这是劳动促使回心血量增加,左右心功能正常时,更促使肺淤血加重的缘故。随病情的发展,轻度体力活动即感呼吸困难,严重老休息时也感觉呼吸困难,以致被这采取个卧位或坐位,称为端坐呼吸(迫坐呼吸)。内坐仿可位血液受重力影响,多积聚在低垂部价如F肢与腹部,回心血虽较平价时减少,肺淤血减轻;同时坐位时横膈下降.肺活量增加,使呼吸困难减轻。

阵发性夜间呼吸困难咕,是左心衰竭的一种表现。患者常在熟睡中憋醒,有窒息感。被迫坐起、咳嗽频繁、出现严重的呼吸困难。轻者坐起后数分钟,症状即告消失;重者发作时可出现紫绀、冷汗,肺部可听到哮呜音,称心脏性哮喘。严重时可发展成肺水肿,咯大量泡沫状血痰,两肺满布湿罗音,血压可下降.甚至休克。

(2)咳嗽和咯血,是左心衰竭的常见症状。由肺泡和支气管黏膜淤血所引起,多与呼吸困难并存,咯血色泡沫样或1血样痰。

(3)其他。可有疲乏无力、失眠、心悸等沈状。严重脑缺氧时可出现潮氏呼吸、嗜睡、眩晕、意识丧失、抽搐等。

2.右心衰竭

(1)上腹部胀满.是有心衰竭较早的症状.常伴有食欲不服、恶心、呕吐及上腹部胀痛等症,此多由肝、脾反目肠道充血肪引起。肝脏充血、肿大并有压痛,急性右心衰竭、肝脏急性淤血肿大者,上腹胀痛急剧,可被误诊为急腹症。长期慢性肝淤血缺氧,可引起肝细胞变性、坏死,最终发展为心源性肝硬化,肝功能呈现不正常或出现黄疸。若有三尖瓣关闭不全并存,触诊肝脏可感到有扩张性博动。

(2)颈静脉怒张,是右心衰竭的一个较明显征象。其出现常比皮下水肿或肝肿大早,同时可见舌下、手臂等浅表静脉异常充盈。压迫充血肿大的肝脏时,预静脉怒张更加明显,此称肝一颈静脉回流征阳性。

(3)水肿。有心衰竭早期,由于体内先有钠水瀦留,故在水肿出现前先有体重的增加,体液瀦留达5公斤以上时才出现水肿:心衰性水肿多先见于下肢,卧床患者腰、背及能部等低垂部位症状明显.呈凹陷性水肿'。重症者可波及全身,下肢水肿多于傍晚出现或加重,休息一夜后可减轻或消失。常伴有夜间尿量的增加,这是因为夜间休息时的回心血量较白天活动时少,心脏尚能泵出静脉回流的血量,心室收缩末期残留血量明显减少.静脉和毛细血管压力的增高均有所减轻,因而水肿减轻或消退。

少数患者可有胸水和腹水。胸水可同时见于左、右两侧胸腔,但以右侧较多.其原因不甚明了。由于壁层胸膜静脉回流至腔静脉.脏层胸膜静脉回流至肺静脉,因而胸水多见于'全心衰竭者。脂水则大多发生于晚期,多由心源性肝硬化所引起。

 

    (4)紫绀。右心衰竭者多有不同程度的紫绀,最早见于指端、口唇和耳廓,较左心衰竭者明显。其原因除血液中血红蛋白在肺部氧合不全外,常与因血流缓慢,组织从毛细血管中摄取较多的氧而使血液中还原血红蛋白增加有关(周围型紫绀)。严重贫血者紫绀可能不明显。

(5)神经系统症状。可有神经过敏、失眠、嗜睡等症状。重者可发生精神错乱.这可能由脑淤血.缺氧或电解质紊乱等原因引起。

3.全心衰竭。可同时存在左、右心衰竭的临床表现,也可以左或右心衰竭的临床表现为主。肋心力衰竭的预防措施。

1.积极治疗原发性心脏病,如严格控制高血压入急性心肌梗死时,心衰的发病率是很高的。

2.祛除各种易导致心衰的诱因.如对感染、过劳、情绪激动、心律失常、贫血等须严加防范。

3.老年心脏病患者,饮食要高营养、易消化、低盐、少吃多餐、生活要规律,忌烟酒。

4.老年人应学习一些自我保健的常识,了解心衰早期的一些临床表现,以便及时就医,明确诊断,及时治疗。如劳力后出现心慌气短、夜间憋阻、阵发性咳嗽、呼吸困难、原因不明的下肢浮肿等,均可能是早期心衰的症状。

心力衰竭诊断须作的检查

1X线检查:对判断原有的心脏病、心力衰竭的早期诊断及其严重程度,都具有重要意义。

2.心电图检查:可以检查是否有心律失常、心肌肥厚、心肌劳损等。

3.心脏超声检查:可以更直观、更具体地反映心脏功能及心脏结构。

4化验室检查:可检查出水、电解质紊乱及酸碱平衡失调。钾血症、代谢性酸中毒等以及心钠素的血浆浓度增高。

 5.尿常规检查:可查是否有轻度氮质血症。

心肌梗死的分类

按照心肌梗死发生机理的不同,可将其分为以下几类:

1.自发性心肌梗死:与由于原发的冠状动脉事件如斑决破裂而引起的心肌缺血相关。

2.继发性心肌梗死:心肌梗死是继发于心肌供氧和耗氧不平衡所导致的心肌缺血,如冠状动脉痉挛、贫血、冠状动脉栓塞、心律失常或低血压。

3.心脏性猝死:有心肌缺血的症状和新出现的sT段抬高或新的左束支传导阻滞凹(LBBB),在末及采集血样之前就死亡。

心肌梗死的治疗原则

1.预防冠心病。

2.及时而积极地治疗先兆症状。先兆症状的出现可能为心肌梗死濒临的表现。如果此时立即住院及时而积极地按治疗心肌梗死的措施处理.可减少这些患者发生心肌梗死的机会。

3.心肌梗死急性期的治疗。在此期间,应保护和维持心脏功能,挽救濒死的心肌,防小梗塞扩大,缩小心肌缺血范围.及时处理各种并发症。尽量使患者不但能渡过急性期危险关口,而且康复后还能保有较多有功能的心肌,维持较有效的生活。

心肌梗死的临床症状

急性心肌梗死最常见、最突出的症状是胸痛。胸痛的性质和部位与以往的心绞痛相似(也有过去没有心绞痛史的),但程度要严重得多,持续时间也更长,甚至达到数小时至数天。疼痛往往难以忍受,以至冷汗津津、烦躁不安。舌下含服硝酸甘-油往往无效,需要注射麻醉性镇痛剂如吗啡、呢替淀(杜冷丁)等才能使疼痛减轻。除疼痛外,约13的患者有恶心、呕吐、腹胀等消化系统症状,还有的患者则头痛、心慌、出汗、无力、呼吸困难、面色苍白甚至晕厥。当出现严重并发症时、则出现相应的临床症状,如急性肺气肿。

心肌梗死的预防措施

有了冠心病心绞痛或者冠心病危险因素的人,要尽力预防心肌梗死的发生,在日常生活中要注意以下几点:

1.洗澡要特别注意。不要在饱餐或饥饿的情况下洗澡。水温最好与体温相当,水温太热可使皮肤血管明显扩张,大量血液流向体表,可造成心脑缺血。洗澡时间不宜过长,洗澡间闷热且不通风,在这样环境中人的代谢水平较高,极易缺氧、疲劳,老年冠心病患者更是如此,应尤为注意。冠心病程度较严重的患者洗澡时,应在他人帮助下进行。

2.气候变化时要当心。在严寒或强冷空气影响下,冠状动脉可发生痉挛并继发血栓而引起急性心肌梗死。气候急剧变化、气压低时.冠心病患者会感到明显的不适。国内资料表明,持续低温、大风、阴雨天气是急性心肌梗死的诱因之一。所以每当气候恶劣时,冠心病患者要注意保暖或适当加服硝酸甘油类扩冠药物进行保护。

3.绝对不搬抬过重的物品。搬抬重物时必然弯腰屏气.这对呼吸、循环系统的影响与用力房气大便造成的影响类似,是老年冠心病患者诱发心梗的常见原因。

4.放松精神、愉快生活,对任何事情要能泰然处之。

心肌梗死诊断须作的检查

 1.心电图检查。典型的心肌梗死的特征性心电图改变是在起病数小时出现高尖T波;数小时后,sT呈弓背向上抬治高,与T波形成单向曲线12日内出现病理性Q波,7()%一80Q波永存;2周内5T段渐回到等电位,T波平坦或倒置3周倒置最深,有时呈冠状T波;数月或数年渐恢复.也可永久存在。根据心电图改变的导联可判断梗死的部位。

2.血清心肌酶检测。含量增高,包活肌酸磷酸激酶及其同功酶,乳酸脱氢酶及谷草转氨酶。白细胞在起病后可增至1-2万个/立方毫米,血沉增快可持续1-3周。

3.放射性核素检查。利用坏死心肌血供断绝以至201(201T1)不能进入心肌细胞的特点,静注201(201T1)进行热点扫描或照相,可显示心肌梗死的部位和范围。

收藏 推荐 打印 | 录入:yu | 阅读:
相关新闻      
本文评论   [发表评论]   全部评论 (0)
热门评论
商务合作 |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广告服务 | 诚聘英才 | 意见反馈 | 友情链接 |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