代理分站:
全部科室 快速通道:点击直达您要访问的科室
背景:
阅读新闻

内科 三

[日期:2012-08-21] 来源:  作者:佚名 [字体: ]

内科 

 关 格

    关格是指由于脾肾阴阳衰惫,气化不利,湿浊毒邪犯胃而致的以小便不通与呕吐并见为临床特征的一种危重病症。本病多由水肿、癃闭、淋症等病症发展而来。

药方1 

方  名 枳缩二陈汤

组  成 枳实(麸炒)3克,缩砂仁2克,茯苓(去皮)、贝母(去心)、陈皮、苏子(炒)、栝楼、厚朴(姜汁炒)、香附(童便炒)各2克,川芎2畅5克,木香、沉香各1畅5克,甘草1克。

用  法 引用生姜3片,水煎,加入竹沥及磨沉香、木香服用。

功  能 行气开窍。

主  治 关格,上下不通。

药方2 

方  名 冲开散

组  成 茯苓(去皮)、人参、陈皮(去白)、木通、槟榔各30克,青皮1克,甘草(炙)15克。

用  法 上药为散,每次15克,加水450毫升,煎至300毫升,去渣,温服。饭前服用。

功  能 补气行气。

主  治 关格,不利,上焦有热,胸中痞闷,小便涩滞,短少,或不通。

特别提示 以小便通利为度。

 遗 精

    遗精是指因脾肾亏虚,精关不固,或火旺湿热,扰动精室所致的以不因性生活而精液频繁遗泄为临床特征的病症。

药方1 

方  名 大补阴丸

组  成 黄柏、知母各120克,熟地黄、龟板各180克。

用  法 上药共研细末,猪脊髓和蜜为丸。每次服用6克或9克,空腹用淡盐汤送下。

功  能 滋阴降火。

主  治 君相火动,心肾不交型。表现为少寐多梦,梦则遗精,伴有心中烦热,头晕目眩,精神不振,倦怠乏力,心悸不宁,善恐健忘,口干,小便短赤,舌质红,脉细数。

 特别提示 忌劳欲、思虑。

 药方2 

 方  名 锁阳固精丸

 组  成 芡实、巴戟天、锁阳、肉苁蓉、牡蛎、茯苓、鹿角霜各120克,莲须、龙骨各60克,韭菜子90克。

 用  法 上药共研细末,炼蜜为丸。每次3克或6克,空腹用淡盐汤送下。

 功  能 固真气、壮元阳、滋肾水、降心火。

 主  治 肾虚滑脱,精关不固型。真元不固,夜梦遗精,盗汗虚烦,经久不愈,腰痛耳鸣,四肢无力,渐渐羸瘦,面色无光,困倦少食。

 特别提示 戒房事、劳碌、忌食烧酒、萝卜等物。

  

药方3 

方  名 古方长春益寿广嗣丹

组  成 天门冬(去心)、麦门冬(去心)、熟地黄、山药(炒)、牛膝、生地黄、杜仲(盐水炒)、山萸肉、茯苓、柏子仁(去油)、巴戟天、木香各15克,川椒(炒)、泽泻、石菖蒲、远志各7.5克,菟丝子、肉苁蓉各30克,枸杞子、覆盆子、地骨皮各12克。

用  法 上药共为极细末,炼蜜,如绿豆粒大。每次9克,用淡盐汤送下。

功  能 滋肾健脾,养心润肺。

主  治 素体虚弱,耳鸣脑响,梦遗滑精,虚火上冒,下部痿冷,咳嗽不止,胸膈满闷等。

特别提示 同药方2。

药方4 

方  名 滋阴益肾煖精丸

组  成 生地黄(干)30克,山萸肉12克,山药(炒)、盐杜仲、沙苑子、茯苓各18克,骨碎补、韭菜子(炒)各12克,当归(身)18克,杭芍药(炒)、金毛狗(去毛炙)各12克,益智仁9克,怀牛膝12克,石莲蕊15克,稆豆皮18克,广缩砂仁4。5克。

用  法 上药共研细末,用枣泥糊为丸,如绿豆粒大。每日早、晚各6克,淡盐汤送下。

功  能 滋阴益肾煖精。

主  治 遗精,阴囊湿冷,精少而清等症。适用于素体娇弱,阴阳俱亏。

特别提示 同药方2。

药方5 

方  名 加减滋阴益肾煖精丸

组  成 生地黄(干)30克,山萸肉12克,山药(炒)、盐杜仲、沙苑子、茯苓各18克,骨碎补12克,远志肉6克,当归身18克,炒杭芍药、金毛狗(去毛炙)各12克,益智仁9克,怀牛膝12克,石莲蕊15克,广橘红6克,稆豆皮18克。

用  法 上药共研细末,用枣泥糊为丸,如绿豆粒大。每日早、晚各6克,用淡盐汤送下。

功  能 益阴养心,止咳化痰,理脾和中。

主  治 滑精,下部潮冷,素有阴虚火旺之症,进食不香,心烦躁汗。

特别提示 同药方2。

药方6 

方  名 久患梦遗方

组  成 沙苑子(120克熬膏,120克为末)240克,川续断(酒煎)60克,菟丝子90克,山萸肉(生用)、芡实(生用)、莲须(生用)各120克,覆盆子(生用)、枸杞子(生用)各60克。

用  法 共研细末,以蒺藜膏和炼蜜为丸,如绿豆粒大。空腹盐汤送下15克。

功  能 补精髓,益血脉,强腰脊,止遗精,助容颜,收盗汗。

主  治 遗精,虚劳,盗汗等症。

特别提示 同药方2。

药方7 

方  名 治遗精方

组  成 熟地黄、泽泻各9克,牡丹皮2畅5克,茯苓、山药、枣皮、芡实(研)、菟丝子、杜仲、巴戟天、猪油各3克。

用  法 水煎,温服。

功  能 壮肾固精,健脾益肾。

主  治 滑精遗精,脾肾虚弱。

特别提示 应长期服用,增强体质。

药方8 

方  名 治精滑梦遗方

组  成 金樱子、芡实、白莲花蕊、煅龙骨各15克。

用  法 上药共为细末,米糊为丸,如梧桐子大。每次70丸,用盐水或酒送下。

功  能 摄精清心,固护肾气。

主  治 阴虚火旺,湿热内蕴,肾虚不藏等致之遗精,白浊,便数等症。

特别提示 戒房事、劳碌、气恼,忌食白酒、萝卜等物。放松心情,勿焦虑。

药方9 

方  名 一味秘精汤

组  成 胡桃衣(洗净)15克。

用  法 用水450毫升,煎至200~250毫升,临睡前服用。

功  能 固肾摄精。

主  治 遗精滑泻,并可治疗神经官能症。

特别提示 戒房事、劳碌、气恼,忌食白酒、萝卜等物。勿焦虑,保持心情舒畅。

药方10 

方  名 金锁正元丹

 组  成 五倍子、茯苓各240克,补骨脂300克,巴戟天(去心)、胡卢巴(炒)、肉苁蓉(洗净)各500克,朱砂(别研)、龙骨各90克。

 用  法 上药共为细末,用酒糊为丸,如梧桐子大。每次15~20丸,饭前空腹,用温酒或盐水送下。

 功  能 补气止遗。

 主  治 真气不足,元脏虚弱,四肢倦怠、乏力,全身酸疼,精神不振,手足冰冷,盗汗,纳少,小便次数多,遗精,尿浊。

 特别提示 同药方8。

 药方11 

 方  名 茯神汤

 组  成 茯神(去木)4.5克,人参1.5克,黄连3克,生地黄15克,酸枣仁9克,远志、茯苓各3克,当归6克,甘草、石菖蒲各3克。

 用  法 水煎,去渣,温服。

 功  能 清热养心。

 主  治 君火妄动,相火随之,遗精,脉数。

 特别提示 同药方8。

 药方12 

 方  名 保精汤

 组  成 当归(酒洗)、川芎、白芍药(酒炒)、生地黄(姜汁炒)、黄柏(酒炒)、知母(蜜炒)、黄连(姜汁炒)、栀子(童便炒)、沙参、麦门冬(去心)、干姜(炒黑,减半)、牡蛎(火煅)、山茱萸(酒蒸,去核)各等份。

 用  法 水煎,空腹温服。

 功  能 养阴清火。

主  治 阴虚火动,多梦,遗精,或虚劳发热。

  

特别提示 同药方8。

药方13 

方  名 辰砂既济丸

组  成 黄芪(盐水炒)、人参、当归(酒洗)、山药、枸杞子、锁阳、龟板(酥炙)、牡蛎(酒浸一夜,煅)各60克,熟地黄(酒洗)120克,牛膝(去芦,酒洗)、知母(酒炒)各45克,补骨脂(盐水炒)36克,黄柏(酒炒)30克。

用  法 上药共为细末,用白术240克,用水8碗,煎至一半,去渣,再换水煎,合煎至两碗成膏,和丸,如梧桐子大,朱砂为衣。空腹,每次70丸,用盐水或酒送下。

功  能 大补元气,涩精固阳。

主  治 元阳虚弱,精气不固,多梦,遗精,盗汗。

特别提示 同药方8。

药方14 

方  名 玉锁丹

组  成 龙骨、莲花蕊、鸡头实、乌梅各等份。

用  法 上药共为细末,蒸山药,熟后去皮,研如膏,和丸,如小豆大。每次20丸,空腹,用米汤送下。

功  能 养气壮阳,涩精止遗。

主  治 精气虚滑,梦遗,滑精。

特别提示 同药方8。

药方15 

方  名 茯苓散

组  成 茯苓(去皮)150克。

 用  法 上药为细末,每次15克,用温水调下。空腹,饭前服用。

 功  能 止遗。

 主  治 肾气不能摄精,心不能摄念,梦遗,滑精。

 特别提示 同药方8。

  阳 痿

    阳痿是指青壮年男子,由于虚损、惊恐、湿热等原因,致使宗筋失养而弛纵,引起阴茎痿弱不起,临房举而不坚,或坚而不能持久的一种病症。

 药方1 

 方  名 益阴固本方

 组  成 熟地黄24克,牡丹皮9克,山萸肉、山药各12克,茯苓15克,泽泻9克,金樱子、菟丝子各15克。

 用  法 上药共研细面,炼蜜为丸,如绿豆粒大。每次6克,用米汤送下。

 功  能 滋阴补肾。

 主  治 阳痿遗精,目眩,肾阴亏损,虚火上炎等症。

 特别提示 戒房事、劳碌、气恼,忌食烧酒、萝卜等物。勿焦虑,保持心情舒畅。

 药方2 

 方  名 沉香磁石丸

 组  成 沉香、蔓荆子、大青盐、菊花、巴戟天、胡卢巴、山药、川椒、磁石(水飞,醋煅)、山茱萸、附子、阳起石(水飞,醋煅)各30克。

用  法 上药共研细末,酒煮面糊为丸,如梧桐子大。每次50~70丸,空腹用盐水送下。

功  能 温肾壮阳,固元纳气。

主  治 阳虚肾弱,精冷囊湿,阳痿滑泄诸症。

特别提示 同药方1。

药方3 

方  名 桂香膏

组  成 桂枝(去粗皮)、牡蛎(烧)、蛇床子(炒)各15克,细辛(去土)、零陵香各4.5克,胡椒49粒,麝香(另研)3克。

用  法 上药共为细末,每次3克,用唾液调好,涂在阴茎上。

功  能 使阳痿上举。

主  治 阳痿不举。

特别提示 同药方1。

药方4 

方  名 蛇床子散

组  成 蛇床子、细辛、藁本、吴茱萸、小椒、白矾、紫梢花各15克。

用  法 上药共为细末,每次15克,用水3碗,煎至2碗,临睡前,稍热,淋洗。

功  能 使阳痿上举。

主  治 阳痿不举。

药方5 

方  名 神效丸

组  成 原蚕蛾(取末连者,不以多少,去头足毛羽)30克。

用  法 上药为细末,炼蜜为丸,如梧桐子大。每次7~10丸,临睡前用温菖蒲酒送下。

功  能 补益。

主  治 男子肾气衰弱,阴衰,阳痿不举。

特别提示 同药方1。

药方6 

方  名 淋浴九仙丹

组  成 附子(炮裂,去皮脐)、蛇床子(去土)、石菖蒲、紫梢花、远志(去心)、雄蚕蛾各30克,浮萍草60克,丁香、韶脑(另研)各15克。

用  法 上药共为粗末,每次取30克,用水2碗,加入细切葱白1茎,煎至1.5碗,趁热淋洗,擦干。

功  能 助阳退阴。

主  治 阴衰,阳痿不举。

特别提示 避风寒。阳痿10年的病人,用10次即可见效。

 郁 病

    郁病是由于情志不舒、气机郁滞所致,以心情抑郁,情绪不宁,胸部满闷,胁肋胀痛,或易怒易哭,或咽中如有异物梗塞等症为主要临床表现的一类病症。

药方1 

方  名 越鞠丸

组  成 苍术、香附、栀子、川芎各240克,橘红、山楂、白术、半夏各90克,神曲120克。

用  法 上药共研细末,水泛和丸。每次60~70丸,空腹用白开水送下。

 功  能 行气解郁。

   

 主  治 痰气郁结型。胸膈痞闷,脘腹胀痛,嗳腐吞酸,恶心呕吐,饮食不消。

 特别提示 正确对待各种事物,避免忧思过虑,防止情志内伤,是防治郁病的重要措施。治疗过程中要注意药物作用与精神情志的相互影响,正确认识和对待疾病,增强治愈疾病的信心,并解除情志致病的原因,以促进郁病的完全治愈。

 药方2 

 方  名 交感丸

 组  成 香附(炙)30克,茯苓120克,琥珀15克。

 用  法 上药共研细末,炼蜜为丸,每丸重9克,用白开水送下。

 功  能 解郁,宁心,安神。

 主  治 一切诸气为病,名利失志,抑郁烦恼,七情所伤,不思饮食,面黄形瘦,胸膈不宽,气闷不舒等症。

特别提示 正确对待各种事物,避免忧思郁虑,防止情志内伤。

药方3 

方  名 古方越鞠逍遥加味方

组  成 当归12克,杭白芍药(炒)9克,川芎、柴胡(醋)各4.5克,香附(炙)、苍术(炒)、栀子(炒)、神曲各9克,橘红6克,半夏(炙)9克,茯苓12克,萸连4.5克,桑白皮(炙)、地骨皮各9克,川贝母12克,生甘草4.5克。

用  法 上药共研极细面,炼蜜为丸,如绿豆粒大,朱砂为衣。用白开水送服9克。

功  能 疏肝和胃,理肺调脾,快膈宽中,顺气理嗽,清化痰饮,滋养气血,荣和脉络。

主  治 诸气郁结,胸闷不舒,或咳嗽有痰。对于忧思气怒,

饮食不调,损伤肝脾者则更相宜。

特别提示 正确对待各种事物,避免忧思郁虑,防止情志内伤。

清淡饮食,忌辛辣、烟酒。

药方4 

方  名 大龙胆泻肝丸

组  成 天南星9克,橘络、白僵蚕(炒)各4.5克,龙胆草(酒)、当归各9克,杭白芍药(生)、生地黄各15克,栀子(炒)、柴胡(醋)各9克,香附(炙)12克,姜黄(片)9克,木通、泽泻各4畅5克,车前子6克,党参15克,黄芩(酒)、桑枝各9克,甘草3克。

用  法 上药共研细末,炼蜜为丸,如绿豆粒大。每次6克,用白开水送下。

功  能 疏肝解郁。

主  治 肝经实火所致,胁痛,口苦,目赤,小便淋浊,气短乏力,痰多。

特别提示 同药方3。

药方5 

方  名 养血柔肝方

组  成 当归6克,川芎、生地黄各3克,杭芍药(酒)6克。

用  法 上药共研细末,炼蜜为丸,如绿豆粒大。每次6克,用白开水送下。

功  能 柔肝补血调经。

主  治 肝郁、头昏、目涩。

特别提示 同药方3。

  

药方6 

方  名 养心理脾解郁清肺缓肝方

组  成 茯神18克,枣仁(焦)15克,远志肉、广橘红各12克,玉竹15克,当归18克,生地黄24克,杭白芍药(炒)15克,香附(炙)18克,桔梗、桑枝、厚朴花、郁金、川贝母各12克,鸡血藤膏、薏苡仁(炒)各15克。

用  法 上药共研极细面,炼蜜为丸,如绿豆粒大,朱砂为衣。每次9克,用白开水送下。

功  能 疏肝解郁,健脾养心。

主  治 肝气郁结,脾胃不健,咳嗽有痰等症。

特别提示 此方半舒半调,可以常服。注意保持心情舒畅,饮食清淡,忌肥甘厚味。

药方7 

方  名 木香调气散

组  成 木香(另研)1.5克,乌药、香附、枳壳(麸炒)、青皮(去瓤)各3克,砂仁1.5克,厚朴(姜炒)、陈皮各3克,桂枝1克,川芎、苍术(米泔浸)各3克,甘草1克。

用  法 引用生姜3片,水煎,加入磨木香一同服用。

功  能 行气解郁。

主  治 气郁证,腹胁胀满,刺痛不舒,脉沉。

特别提示 同药方3。

药方8 

方  名 当归活血汤

组  成 当归、芍药、川芎、桃仁(去皮尖)各3克,红花1。5克,牡丹皮、香附、乌药、枳壳(去瓤)、青皮各1克,桂枝、干姜(炒黑)、甘草各1克。

用  法 引用生姜1片,水煎服。

功  能 活血解瘀。

主  治 瘀血证,便红,或暴吐紫血,痛处不移,脉数涩。

特别提示 血结,硬痛加大黄。

药方9 

方  名 香砂平胃散

组  成 苍术(米泔制)、厚朴(姜汁炒)、陈皮各6克,香附(童便炒)3克,砂仁1.5克,枳壳(麸炒)、山楂(去子)、麦芽(炒)、神曲(炒)、干姜各1克,木香1.5克,甘草1克。

用  法 引用生姜3片、莱菔子1撮,水煎,加入磨木香一起服用。

功  能 消食解郁。

主  治 食郁证,嗳气,泛酸,胸腹饱闷作痛,不思饮食,右关脉紧盛。

特别提示 郁久成块去干姜,加大黄。

药方10 

方  名 六郁汤

组  成 香附(童便制)、苍术(米泔制)、神曲、栀子、连翘、陈皮、川芎、贝母(去心)、枳壳(炒)、苏梗、甘草各3克。

用  法 水煎服。

功  能 解郁。

主  治 治疗各种郁证。

特别提示 痰郁加天南星、半夏;热郁加柴胡、黄芩;血郁加桃仁、红花;食郁加白术、羌活;气郁加木香、槟榔;食积加山楂、砂仁。

  

  血 证

    凡由多种原因引起火热熏灼或气虚不摄,致使血液不循常道,或上溢于口鼻诸窍,或下泄于前后二阴,或渗出于肌肤所形成的疾患,统称为血证。也就是说,非生理性的出血性疾患,称为血证。

药方1 

方  名 三炒丹

组  成 吴茱萸(补骨脂30克同炒)、草果仁(小茴香30克同炒)、胡卢巴(山茱萸30克同炒)各30克。

用  法 上药俱候香熟,除去同炒药,共研为末,酒糊为丸,如梧桐子大。每次9~12克,用盐水送下。

功  能 补肺肾,止嗽血。

主  治 嗽血。

特别提示 注意饮食有节,起居有常,劳逸适度,避免情志过急。注意精神调摄,消除其紧张、恐惧、忧虑等不良情绪。宜进食清淡、易于消化、富有营养的食物,如新鲜蔬菜、水果、瘦肉、鸡蛋等,忌食辛辣香燥、油腻炙煿之品,戒除烟酒。

药方2 

方  名 百花膏

组  成 百合、款冬花各等份。

用  法 上药共研为末,炼蜜为丸,如龙眼大。临卧嚼服1丸,用姜汤送下。

功  能 润肺止咳。

主  治 嗽血。

特别提示 同药方1。

药方3 

方  名 十灰散

组  成 大蓟、小蓟、棕榈炭、侧柏叶、茜草、栀子、当归、白茅根、牡丹皮、荷叶、大黄各等份。

用  法 以上药物,俱要烧灰存性,共研细末。用此药9克,先将藕汁或萝卜汁、磨京墨半碗,饭后调服;血止之后,再用滋补药物调养气血,就可痊愈。

功  能 凉血止血。

主  治 鼻衄、齿衄、吐血、咯血。对血气妄行,不由经络,或呕血,或吐血,或咯血、嗽血,或如涌泉从口鼻俱出不止者效果更佳。

特别提示 同药方1。

药方4 

方  名 脏连丸

组  成 人参、当归、槐角、川黄连、茯苓、天花粉、牙皂、牡丹皮、生地黄、泽泻、山茱萸、山药、知母、黄柏各等份。

用  法 上药共研为末,装入生猪大肠内,绳扎住两头,用米1升,将猪肠放在米上同蒸,等猪肠变为紫色方为熟透,将肠取出,去米,将肠药晒干,共为细面,炼蜜为丸,如绿豆粒大。每次6克,用白开水送服。

功  能 清肠止血,益气养阴。

主  治 大便下血正赤,或伴肛门坠肿。

特别提示 同药方1。

药方5 

方  名 清鱼锭

组  成 白薇、天南星、射干、细辛、防风、泽泻、黄连各30克,白芷、全蝎、蟾酥、血竭、生大黄、金银花、木通、栀子(炒)各60克,牙皂45克,雄黄120克,穿山甲(炙)45克,冰片1畅5克,麝香0畅9克,甘草(梢)15克,白梅花90克,江米(另用打糊)120克。

用  法 以上共为细面,用木瓜酒合锭。

功  能 清热解毒止血。

主  治 痔疮便血。

特别提示 同药方1。

药方6 

方  名 滋血润肠汤

组  成 当归9克,白芍药(煨)、生地黄各4畅5克,红花、桃仁(炒)、大黄(酒煨)、枳壳各3克,韭汁(酒)150毫升。

用  法 上药用水煎,去渣,饭前服用。

功  能 滋血润肠。

主  治 血枯,死血停留在胸膈,饮食不消化,大便干燥。

特别提示 同药方1。

药方7 

方  名 疗齿断血出方

组  成 竹茹120克。

用  法 上药用醋浸一夜,口含。

功  能 止血。

主  治 牙齿断,出血。

特别提示 同药方1。

药方8 

方  名 疗满口齿血出方

组  成 枸杞子适量。

用  法 上药为末,煎汤漱口,然后咽下,立即可以止血。

功  能 止血。

主  治 满口牙齿出血。

特别提示 同药方1。

药方9 

方  名 地黄汤

组  成 生地黄、熟地黄、地骨皮、枸杞子各等份。

用  法 上药焙干为末,用米汤调下。

功  能 止血。

主  治 鼻血,久不痊愈。

特别提示 同药方1。

药方10 

方  名 发灰散

组  成 乱发适量。

用  法 用乱发烧成灰,加入少许麝香,每次服用3克,用米醋及温开水调下。

功  能 止血。

主  治 血淋,小便出血。

特别提示 同药方1。

药方11 

方  名 黄土汤

组  成 甘草、干地黄、白术、附子(炮)、阿胶、黄芩各90克,灶中黄土250克。

用  法 上药用水8升,煮取3升,分3次温服。

功  能 补益,止血。

主  治 便血,先血后便,称之为近血。

  

特别提示 同药方1。

药方12 

方  名 赤小豆当归散

组  成 赤小豆(浸令芽出,晒干)3升,当归90克。

用  法 上药杵散,加浆水服用,每日3次。

功  能 止血。

主  治 便血,先血后便,称之为近血。

特别提示 同药方1。

药方13 

方  名 黄连阿胶丸

组  成 黄连30克,阿胶90克,黄芩30克。

用  法 黄芩、黄连2味为末,阿胶烊化,合为丸,每次用米汤送下9克。

功  能 清热止血。

主  治 热伤脾胃,迫动血液妄行,大肠下血不止,脉洪涩。

特别提示 同药方1。

药方14 

方  名 棕灰散

组  成 棕灰900克。

用  法 上药为散,每次服用9克,用生地黄汁调下。

功  能 止涩。

主  治 血虚,热动,大便出血,多年不能止,脉虚。

特别提示 同药方1。

 药方15 

 方  名 小乌沉汤

 组  成 香附(童便制)9克,乌药(醋炒)4.5克,甘草3克。

 用  法 水煎,去渣,药汁加入磨沉香1畅5克,加盐热服。

 功  能 调气缓中。

 主  治 气为血帅,气滞,则不能统摄血液,大肠便血不止,脉沉。

 特别提示 同药方1。

 药方16 

 方  名 断红丸

 组  成 侧柏叶(炙灰)、续断各90克,鹿茸(炙灰)120克。

 用  法 上药共为细末,用醋煮,加入阿胶180克,糊丸,每次用人参汤或乌梅汤送下9~15克。

功  能 补虚散寒。

主  治 大肠虚寒,大肠便血不止,脉细。

特别提示 同药方1。

药方17 

方  名 七生汤

组  成 生地黄、荷叶(生)、藕汁(生)、韭汁(生)、白茅根

(生)各30克,生姜15克。

用  法 上药捣自然汁一碗,加入磨京墨后服用。

功  能 止血。

主  治 口鼻出血,像涌泉般量多,服用其他药物无效。

特别提示 同药方1。

  

药方18 

方  名 贯仲汤

组  成 贯仲(净末)6克,血余炭(烧灰)15克,侧柏叶(捣汁1碗)。

用  法 前2味药末加入柏叶汁搅匀,用大碗装,煮30分钟后取出,趁温入童便150毫升、黄酒少许,频频温服。

功  能 止血。

主  治 吐血成斗,命危在旦夕。

特别提示 同药方1。

药方19 

方  名 鹿角胶丸

组  成 鹿角胶90克,熟地黄150克,血余炭90克。

用  法 后2味药共为细末,溶鹿角胶,为丸,每次用淡盐水送下9克。

功  能 温肾止血。

主  治 肾阳虚,血不归经,血向下走,小便出血,不止,脉细。

特别提示 同药方1。

药方20 

方  名 十香暖脐膏

组  成 附子、天麻(子)、茴香、菟丝子、川芎各60克,木香、川乌头、草乌头、干姜、白芷各30克。

用  法 上药用香油2500克,熬枯去渣,加入黄丹1000克,再加入丁香、乳香、没药、肉桂各6克,麝香2500克。外贴脐部。

功  能 暖腰肾,和血脉,通筋骨。

主  治 男人、妇人虚劳百损,阴寒腹痛,停食,停饮,呕吐酸水,吐血,鼻衄,便血,水泻,痢疾,下坠脱肛;脾胃不和,肝气不舒,胃脘疼痛,两胁胀满;男人五淋白浊,疝气;妇人月经不调,白带;小儿疳积。

特别提示 外贴治疗感冒风寒,可以发散风邪,调和五脏,流通关窍,能分阴阳。无病之人,贴之也能精神见壮,快膈宽胸,多进饮食,不生他病。

药方21 

方  名 止血散

组  成 皂角刺(烧灰)60克,胡桃仁(去皮)、补骨脂(炒)、槐花各45克。

用  法 上药共为细末,每次服用6克,用清米汤服下,用温酒也可以。

功  能 止血。

主  治 肠风下血,或在大便前下血,或在大便后下血。在大便前,为近血,是肾、肝出血;在大便后,为远血,是心、肺出血。

特别提示 同药方1。

药方22 

方  名 清络化瘀汤

组  成 侧柏叶(鲜)12克,茅根(鲜)24克,小蓟、花蕊石(醋制)各9克,蒲黄(炭)4.5克,黄芩、竹茹各9克。

用  法 水煎服。

功  能 清其阳络,少佐化瘀。

主  治 肺热,邪热迫营,血则外溢,鼻为肺之外窍,鼻衄。

特别提示 同药方1。

  

  汗 证

    汗证是指由于阴阳失调,腠理不固,而致汗液外泄失常的病症。其中,不因外界环境因素的影响,而白昼时时汗出,动辄益甚者,称为自汗;寐中汗出,醒来自止者,称为盗汗,亦称为寝汗。

药方1 

方  名 拯阳汤

组  成 人参、黄芪(蜜炙)、当归各90克,五味子60克,白术(炒)90克,肉桂(去皮)、甘草(炙)、橘红各30克,大枣10枚,生姜15克。

用  法 上药共为细末,水煎15克,去渣,温服。

功  能 补中温托。

主  治 劳伤气耗,寒邪内伏,表热,身疼,困倦,自汗,心烦,脉软。

特别提示 避免受寒,勤换衣服。

药方2 

方  名 黄芪健中汤

组  成 黄芪(蜜炙)、桂枝各2克,白芍药(酒炒)、甘草(炙)各4.5克,生姜3片,大枣3枚。

用  法 水煎,去渣,加入饴糖9克,温服。

功  能 建立中气。

主  治 劳倦伤中,中气不足,寒邪留恋不解,阳气不能卫外,

自汗不止,脉浮软。

特别提示 同药方1。

药方3 

方  名 当归六黄汤

组  成 当归(去尾)、黄芪(蜜炙)各9克,生地黄15克,黄连4。5克,熟地黄15克,黄芩、黄柏各4畅5克。

用  法 水煎,去渣,温服。

功  能 清补。

主  治 血气两虚,三焦火盛相迫,营阴失守,盗汗,脉数大。

特别提示 同药方1。

药方4 

方  名 实表散

组  成 附子(炒)45克,当归90克,五味子45克,小麦(浮者)0.1升。

用  法 上药为散,用枣汤煎,去渣,温服。

功  能 扶阳止汗。

主  治 阳气内虚,不能布护卫外,腠理不密,自汗不止,脉细。

 特别提示 同药方1。

 药方5 

 方  名 安胃汤

 组  成 黄连4.5克,乌梅9克,生草、五味子各4.5克,甘草(炙)9克,升麻1克。

 用  法 水煎,去渣,温服。

 功  能 清热敛津。

 主  治 胃虚,火热内盛,迫津液外行,自汗不止,脉数。

 特别提示 同药方1。

  

药方6 

方  名 调卫汤

组  成 黄芪(蜜炙)9克,白术(炒)3克,人参4.5克,苍术(炒)3克,桂枝1.5克,白芍药(酒炒)、五味子各4.5克,甘草(炙)1.5克。

用  法 水煎,去渣,温服。

功  能 强中益卫。

主  治 卫虚,气弱,不能卫外,腠理不密,自汗不止,脉浮软。

特别提示 同药方1。

药方7 

方  名 当归地黄汤

组  成 当归、熟地黄、生地黄、白芍药(酒炒)各3克,人参1.5克,白术(去芦)、茯苓(去皮)、黄芪(蜜炙)各3克,黄柏(蜜水炒)、知母(蜜水炒)、陈皮各2.5克,甘草1克。

 用  法 引用大枣1枚、浮小麦1撮,水煎,温服。

 功  能 补气养血。

 主  治 气血两虚,盗汗。

 特别提示 同药方1。

 药方8 

 方  名 治脚汗方

 组  成 白矾、葛根各15克。

 用  法 上药共为细末,水煎,每日用来洗脚,连用5日,汗可止。

 功  能 止汗。

 主  治 脚出汗。

 特别提示 勤换鞋祙。

药方9 

方  名 收阳粉

组  成 藁本、麻黄根、白芷各15克,米粉45克。

用  法 上药共为细末,搅匀,用纱布包好,放在出汗的地方。

功  能 止汗。

主  治 一切虚汗,盗汗,自汗等。

特别提示 同药方1。

药方10 

方  名 加脑子收阳粉

组  成 麻黄根、藁本、白芷、牡蛎(烧)、龙骨各15克,米粉60克,脑子1.5克。

用  法 上药共为细末,搅匀,用纱布包好,放在出汗的地方。

功  能 止汗。

主  治 一切虚汗,盗汗,自汗等。

特别提示 汗出为度。

药方11 

方  名 参芪散

组  成 人参、黄芪、当归、芍药、白术、五加皮、桂枝、甘草、前胡、秦艽各等份。

用  法 上药共为细末,每次取用15克,加水300毫升、生姜5片、去核大枣2枚,煎至200毫升,去渣,温服,不拘服用时间。

功  能 调营卫,补不足。

主  治 虚寒,自汗。

特别提示 同药方1。

  

  消 渴

    消渴病是由于先天禀赋不足,复因情志失调、饮食不节等原因所导致的以阴虚燥热为基本病机,以多尿、多饮、多食、乏力、消瘦,或尿有甜味为典型临床表现的一种疾病。

药方1 

方  名 黄连地黄汤

组  成 黄连(去须)、生地黄、天花粉、五味子(去梗)、当归、人参(去芦)、葛根、茯苓(去皮)、麦门冬(去心)、甘草各3克。

用  法 引用生姜1片、大枣1枚、竹叶10片,加水600毫升煎,去渣,温服。

功  能 补益清热。

主  治 消渴。

特别提示 上焦渴加栀子、桔梗;中焦渴加黄芩;头眩,渴不止加石膏;下焦渴加黄柏、知母。如果做丸药,加薄荷,炼蜜为丸,如弹子大,每次服用1丸,含化咽下。

药方2 

方  名 黄芩汤

组  成 黄芩、栀子、桔梗、麦门冬(去心)、当归、生大黄、葛

根、人参、天花粉、白芍药各等份,乌梅1个。

用  法 水煎,远离吃饭的时间,频服。

功  能 补益清热。

主  治 上焦消渴。

特别提示 注意饮食清淡,保持心情愉快,适量运动。

  药方3 

方  名 伏神汤

组  成 茯神60克,栝楼(根)、麦门冬各150克,玉竹120克,生地黄180克,小麦2升,大枣20枚,淡竹叶(切)3升。

用  法 上药用水30升,先煮小麦、淡竹叶,取9升,去渣,再放入其他药物,煮取4升,分4次服用。

功  能 清热止渴。

主  治 胃腑实热,消渴,发热。

特别提示 不分早晚,渴的时候即服药。

药方4 

方  名 神效散

组  成 白浮石、蛤粉、蝉蜕各等份。

用  法 上药共为细末,用鲫鱼胆7个,每次调9克服用。

功  能 止渴。

主  治 消渴,饮水不止。

特别提示 不论服药时间,效果神奇。

 内伤发热

    内伤发热是指以内伤为病因,脏腑功能失调、气血水湿郁遏或气血阴阳亏虚为基本病机,以发热为主要临床表现的病症。一般起病较缓,病程较长。临床上多表现为低热,但有时可以是高热。内伤发热一般起病较缓,病程较长,或有反复发热的病史。临床多表现为低热,但有时也可以是高热,亦有少数患者自觉发热或五心烦热,而体温并不升高。

  

  药方1 

方  名 补中益气丸

组  成 黄芪4.5克,人参、制甘草各3克,白术、陈皮、当归各1.5克,升麻1克,柴胡1克。

用  法 上药共研细末,姜枣汤为丸。每次3~6克,空腹用姜枣煎汤送下。

功  能 益气健脾,甘温除热。

主  治 气虚发热型。

特别提示 忌生冷、厚味、房劳。如少年元虚火动,失血热症等勿服;肺经实热火盛者勿服。

药方2 

方  名 归脾丸

组  成 人参60克,白术、茯苓、酸枣仁、龙眼肉各60克,黄芪45克,当归、远志各30克,木香、炙甘草各15克。

用  法 共研细末,姜枣汤为丸。每次6~9克,每日1~2次,用白开水送下。

功  能 健脾补心,养血益气,安神定志,保精神、安五脏。

主  治 血虚发热型。忧思过度,劳伤心脾,以致健忘怔忡,惊悸不寐;或心脾伤痛,嗜卧少食,大便不调,肢体作痛,发热自汗,妇人经血虚损,一切思虑伤脾等症。

特别提示 戒气恼、忧思,忌食生冷、油腻等物。

 虚 劳

    虚劳又称虚损,是由于禀赋薄弱、后天失养及外感内伤等多种原因引起的,以脏腑功能衰退,气血阴阳亏损,日久不复为主要病机,以五脏虚证为主要临床表现的多种慢性虚弱证候的总称。

药方1 

方  名 补肾健脾益气方

组  成 白茯苓9克,枸杞子30克,怀生地黄6克,麦门冬15克,人参6克,陈皮、白术各9克。

用  法 用河水1200毫升,煎至约960毫升服用。

功  能 补肾健脾益气。

主  治 虚弱。

特别提示 避风寒,适寒温。调饮食,戒烟酒。慎起居,适劳逸。舒情志,少扰烦。

药方2 

方  名 凉血祛湿补阴益气丸

组  成 真茅山苍术1000克,怀生地黄(酒煎)、甘菊花各500克,车前子(米泔浸)、人参、牛膝、白茯苓各240克,人乳(拌积粉)500克。

用  法 天门冬熬膏为丸。

功  能 凉血祛湿,补阴益气。

主  治 虚弱。

特别提示 同药方1。

药方3 

方  名 集灵方

组  成 人参、枸杞子、牛膝(酒蒸)、天门冬(去心)、麦门冬(去心)、怀生地黄、怀熟地黄各500克。

用  法 河水沙锅熬膏如法,加炼蜜。用白开水或酒调服。

功  能 滋肾养阴。

主  治 虚弱。  

特别提示 同药方1。

药方4 

方  名 羊肉汤

组  成 当归、白芍药、煅牡蛎各30克,煅龙骨15克,生姜、炮附子各60克,桂枝22畅5克。

用  法 每次30克,用羊肉120克,加葱白煮服。

功  能 敛阴生阳,补虚固脱。

主  治 虚脱。

特别提示 同药方1。

药方5 

方  名 八珍汤

组  成 当归60克,白芍药、川芎各90克,熟地黄120克,茯苓、白术、黄芪各120克。

用  法 上药共研细末,炼蜜为丸。每次1丸,嚼烂,用淡姜汤或白开水送下。

功  能 益气补血。

主  治 气血两虚证。面色苍白或萎黄,头晕目眩,四肢倦怠,气短懒言,心悸怔忡,饮食减少,舌淡苔薄白,脉细弱或虚大无力。

特别提示 同药方1。

药方6 

方  名 天王补心丹

组  成 生地黄120克,人参、玄参、丹参、茯神、桔梗、远志各15克,酸枣仁、柏子仁、天门冬、麦门冬、当归、五味子各30克。

用  法 上药共研细末,炼蜜为丸,朱砂为衣。每次6克或9克,临睡用灯心草煎汤送下。

功  能 补心气,养心血,开心窍,保精神,安五脏。

主  治 心阴虚型。心悸、失眠、烦躁、潮热、盗汗,或口舌生疮,面色潮红,舌红少津,脉细数。

特别提示 同药方1。

药方7 

方  名 右归丸

组  成 熟地黄180克,山药、杜仲、菟丝子、枸杞子、鹿角胶、山萸肉、当归各60克,附子、肉桂各45克。

用  法 上药共研细末,炼蜜为丸。每次6克,空腹用白开水送下。

功  能 温补肾阳。

主  治 肾阳虚型。元阳不足;或先天禀受虚弱;或劳伤过度,以致命门火衰,不能生土,而脾胃虚寒,饮食少进,呕恶膨胀,反胃噎膈,怯寒畏冷,脐腹多痛;或大便不实,泻痢频作;或小便自遗,虚淋寒疝;或寒侵关节,肢节痹痛;或寒在下焦,而水邪浮肿。

特别提示 戒思虑、劳烦。

药方8 

方  名 左归丸

组  成 熟地黄240克,山药、枸杞子、山萸肉、鹿角胶、菟丝子、牛膝各120克。

用  法 上药共研细末,炼蜜为丸。

功  能 滋补肾阴。

主  治 肾阴虚型。真阴不足,不能滋养荣卫,渐至衰弱;或虚热往来,自汗盗汗;或神不守舍,血不归源;或食欲过度,伤损元阴,以致遗淋不禁;或气虚昏晕;或眼目不清,口燥舌干;或腰痛耳鸣,腿脚酸软。

  

特别提示 同药方1。

药方9 

方  名 延龄益寿丹

组  成 茯神15克,远志(肉)9克,杭白芍药(炒)12克,当归15克,党参(土炒焦)12克,黄芪(炙焦)9克,野白术(炒焦)12克,茯苓15克,橘皮12克,香附(炙)12克,广木香、朱砂仁、桂圆(肉)各9克,枣仁(炒)12克,石菖蒲9克,甘草(炙)6克。

用  法 上药共研极细面,炼蜜为丸,如绿豆粒大,朱砂为衣。每次7.5克,用白开水送下。

功  能 健脾养心,强健身体。

主  治 思虑太过,伤及心脾,食少体倦,大便不调,健忘怔忡,惊悸少寐,心脾久弱。

特别提示 同药方1。

药方10 

方  名 长春益寿丹

组  成 天门冬(去心)、麦门冬(去心)、熟地黄、山药、牛膝、生地黄、杜仲、山萸肉、茯苓、人参、木香、柏子仁(去油)、五味子、巴戟天各60克,川椒(炒)、泽泻、石菖蒲、远志各30克,菟丝子、肉苁蓉各120克,枸杞子、覆盆子、地骨皮各45克。

用  法 以上共为极细面,炼蜜丸如梧桐子大,初次服用50丸,1个月后加至60丸,百日后可服80丸便有功效,每日空腹以淡盐水送下。

功  能 补诸虚不足,壮筋骨,补阴阳。

主  治 体倦乏力,腰膝酸软,神衰力弱。

特别提示 同药方1。

药方11 

方  名 十全大补汤

组  成 人参7.5克,白术(土炒)、当归、川芎、白芍药各15克,黄芪(蜜炙)30克,茯苓、肉桂、熟地黄各30克,甘草7.5克。

用  法 上药共研细末,水叠为丸,如梧桐子大。每次服3~6克,用白开水送下。

功  能 益气温血,补虚劳。

主  治 男妇体弱,精神倦怠,腰膝无力,诸虚百损。

特别提示 同药方1。

药方12 

方  名 薯蓣丸

组  成 薯蓣9克,当归、桂枝、面、干地黄、大豆黄卷各3克,甘草2.5克,人参3克,川芎、芍药、白术、麦门冬各2克,柴胡、桔梗、茯苓各1.5克,阿胶、杏仁各2克,干姜、白蔹各1克,防风2克,大枣(为膏)100枚。

用  法 上药共为细末,炼蜜为丸,如弹子大。每次空腹用酒送服1丸。

功  能 补虚。

主  治 虚劳,诸不足。

特别提示 同药方1。

药方13 

方  名 口干方

组  成 石膏(碎绵裹)、生地黄(汁)、蜜各500克,淡竹叶(切)5升。

用  法 上药用水15升,先煮淡竹叶,取7升,去渣;再煮石膏,取2升,去渣;再放入生地黄汁,煮2~3沸,下蜜,煎取3升。

  

功  能 止渴。

主  治 脾热,胁痛,目赤,口唇干裂。

特别提示 同药方1。

药方14 

方  名 骨蒸方

组  成 龙胆草、黄连、栝楼(根)各30克,栀子14枚、芒硝15克,青葙子、苦参、大黄、黄芩、芍药各15克。

用  法 上药共为细末,炼蜜为丸,如梧桐子大。每次服用10丸,每日2次。

功  能 清热消蒸。

主  治 虚热,骨蒸,消瘦,烦闷,气短,喘息等症。

特别提示 此药是纯寒之剂,实热的病人方可服用。

药方15 

方  名 乐令黄芪汤

组  成 黄芪、人参(去芦)、陈皮(去白)、当归、桂心、细辛(去叶)、前胡、芍药、甘草(炙)、茯苓(去皮)、麦门冬(去心)各3克,生姜7.5克,半夏(汤浸7次)3克,大枣1枚。

 用  法 上药共为细末,用水1.2升,煎至0.7升,去渣,分2次服用。

 功  能 补诸不足。

 主  治 虚劳,少气,心胸有冷痰,时时惊恐不安,心中悸动,手脚发凉,自汗,五脏六腑虚损,肠鸣,风湿,营卫不调,又治疗风里急。

 特别提示 同药方1。

  药方16 

方  名 补虚黄芪汤

组  成 人参(去芦)、当归(去芦)、白术、黄芪、桂枝(去粗皮)、甘草(炙)各90克,白芍药180克。

用  法 上药共为粗末,每次用9克,加水300毫升、生姜3片、大枣1枚,煎至200毫升,去渣,温服。饭前服用,每日3次。

功  能 补诸不足。

主  治 虚劳,不足,少腹急痛,胁肋胀满,脐下虚满,面色萎黄,口唇干燥,乏力,身重,胸满,短气,腰背疼痛,骨肉酸疼,行动气喘,不能饮食,或因劳伤过度,或因久病后不恢复。

特别提示 同药方1。

 积 聚

    积聚是由于体虚复感外邪,情志饮食所伤,以及他病日久不愈等原因引起的,以正气亏虚,脏腑失和,气滞、血瘀、痰浊蕴结腹内为基本病机,以腹内结块,或胀或痛为主要临床特征的一类病症。

药方1 

方  名 五补丸

组  成 熟地黄、人参、牛膝(酒浸,去芦,焙干)、白茯苓、地骨皮各等份。

用  法 上药共为细末,炼蜜为丸,如梧桐子大。每次6~9克,空腹用温酒送下。

功  能 补诸虚,安五脏,监骨髓,养精神。

主  治 身体虚弱,五脏亏损,精神委靡。

特别提示 避风寒、适寒温;调饮食、戒烟酒;慎起居,适劳逸。

  

药方2 

方  名 阴阳攻积丸

组  成 吴茱萸(醋炒)30克,人参24克,干姜(炒)30克,厚朴(制)、黄连各24克,川乌头(炮)30克,枳实(炒)24克,半夏(制)、槟榔各24克,桂枝30克,橘红24克,延胡索(炒)24克,桔梗、石菖蒲各15克。

用  法 上药共为细末,用皂角煎汁泛丸,每次用姜汤送下3克,渐加至4。5克。

功  能 攻补寒热。

主  治 虫、血、痰、食留滞,阴阳积结于中,成为癥瘕积聚,胀满,疼痛不止,脉沉紧数。

药方3 

方  名 遇仙丹

组  成 白丑90克,槟榔45克,三棱(醋炒)、莪术(醋炒)、茵陈、牙皂、沉香各45克。

用  法 上药共为细末,用醋糊丸,每次用凉茶送下2~3丸。

功  能 涤饮攻积。

主  治 血积气滞,饮停不化,痰癖,肢节肿痛,脉实。

药方4 

方  名 散聚汤

组  成 槟榔(磨冲)3克,半夏4.5克,桂心3克,茯苓、橘红各4.5克,当归6克,杏仁(去皮)9克,甘草1.5克。

用  法 水煎,去渣,温服。

功  能 涤痰逐饮。

主  治 痰饮洋溢,随气升降,或上或下,而成瘕聚,移动不止,脉弦。

特别提示 同药方1。

药方5 

方  名 四味阿魏丸

组  成 黄连(姜汁炒)90克,阿魏150克,连翘90克,山楂150克。

用  法 上药共为细末,用醋糊为丸,每次用白开水送下9克,体虚的病人减量。

功  能 消积清热。

主  治 肉食不消化,停滞在胃脘,蓄积为热,发热,脉数。

药方6 

方  名 阿魏麝香散

组  成 阿魏90克,人参、白术(炒)、肉桂(去皮)各45克,雄黄90克,神曲60克,麝香18克,红花(子炒)90克。

用  法 上药为散,每次用9克,捣吴茱萸9克,和药,用砂仁汤送下。

功  能 建中通窍。

主  治 胃气虚,不能消化积滞,痞结于下,肠覃,痞块,脉涩。

特别提示 同药方1。

药方7 

方  名 溃坚汤

组  成 当归、白术(去芦)、半夏(姜汁炒)、陈皮、枳实(麸炒)、山楂、香附、厚朴(姜汁炒)、砂仁、木香各等份。

用  法 引用姜1片,水煎,加入磨木香调服。

功  能 行气消积。

主  治 五积六聚,诸般癥瘕,痃癖血块。

  

特别提示 左胁有块加川芎;右胁有块加青皮;肉食成块加姜炒黄连;粉面成积加神曲;血块加桃仁、红花、桂枝,去半夏、山楂;痰块加海浮石、栝楼、枳实,去山楂;饱胀加莱菔子、槟榔,去白术;健壮人加莪术;瘦弱人加人参少许。

特别提示 同药方1。

药方8 

方  名 万亿丸

组  成 朱砂、巴豆各60克。

用  法 上药共为细末,用寒食面打糊为丸,如绿豆粒大。每次服用3~5丸或7丸,小儿半丸或1丸,用白开水送下。

功  能 通利行泻。

主  治 积聚,痞块,疟疾,痢疾,诸虫病,心胃疼痛,及小儿痰滞,急惊,风热等证。

特别提示 老弱之人和孕妇忌服。

 厥 证

    厥证是由多种原因引起的,以气机逆乱,升降失调,气血阴阳不相接续为基本病机,以突然昏倒,不省不事,或伴有四肢逆冷为主要临床表现的一种急性病症。病情轻者,一般在短时内苏醒,醒后无偏瘫、失语及口眼?斜等后遗症;但病情重者,则昏厥时间较长,甚至一厥不复而导致死亡。

药方1 

方  名 茱萸桂枝汤

组  成 吴茱萸2克,附子6克,肉桂2.5克,当归9克,白芍药4.5克,白术3克,木香2克,乌药3克。

用  法 引用大枣2枚、姜3片,水煎,去渣,温服。

功  能 开窍,顺气,解郁。

主  治 气厥之实证型。肝气厥逆,胁下及腹中绞痛,下利,手足厥冷,指爪皆青。

特别提示 加强锻炼,注意营养,增强体质。注意思想修养,陶冶情志,避免恶性的精神或环境刺激。严禁烟酒及辛辣之品,以免助热生痰,加重病情。

药方2 

方  名 茴香四逆汤

组  成 小茴香6克,附子9克,干姜3克,补骨脂6克,杜仲15克,茯苓6克,甘草1.5克,大枣3枚。

用  法 水煎,温服。

功  能 回阳救逆。

主  治 肾气厥逆,腹痛下利,手足厥冷,小便清利。

特别提示 同药方1。

药方3 

方  名 苏合香丸

组  成 檀香、苏合香、木香、诃子肉、乳香、白术、没药、香附、安息香、丁香各15克,萆薢、朱砂各12克,犀角9克,麝香、冰片各3克。

用  法 上药共研细末,炼蜜为丸,朱砂为衣,蜡壳封护。大人1丸,小儿半丸,用姜汁汤化开,不拘服用时间,用白开水送下,用温酒亦可。

功  能 芳香开窍,行气温中。

主  治 中气、中风、中痰、中祟,症见牙关紧闭,口眼歪斜,不省人事;或狂乱如见鬼神,并传尸劳瘵,骨蒸干瘦,暴气心疼,霍乱吐痢,五种癫痫,小儿急慢惊风,妇人产后中风,一切气暴之症。

特别提示 方中药物辛香走窜,有损胎气,孕妇慎服。对于脱证,不宜应用。

药方4 

方  名 灵应痧药方

组  成 苍术1120克,大黄3000克,丁香210克,天麻、麻黄各270克,明雄黄1190克,朱砂3000克,蟾酥160克,麝香180克,甘草580克。

用  法 上药共研细末,水叠小丸,朱砂为衣。凡中暑头晕眼黑,绞肠腹痛,一切昏闷,不省人事,及癍痧等症,先将2丸研面,吹入鼻内,再用6丸,以阴阳水或凉水送服。若遇中寒骤然腹痛,阴阳反错,转筋霍乱,手足厥冷,吐泻不出者,亦用上法。凡用于辟秽,可口含3丸,则邪热不侵。凡痈疽定都疔毒,以及蛇蝎毒虫所伤,可以捣末,用好酒涂敷。凡小儿发痘不出,闷闷欲死,以及痰涎壅盛,并年老卒中风痰者,可用灯心草汤或凉水调服。凡小儿急惊风,牙关紧闭,不能服药者,可取4~5丸研末,吹入鼻中,随以此药调汤灌服,作苏醒剂用。凡遇卒厥假死等症,皆可研末,吹入鼻,灌入口,可望复活。

功  能 开窍辟秽祛厥。

主  治 中暑昏厥,呕吐泄泻,腹中绞痛,急痧,一时昏闷,不省人事等症。

特别提示 清凉素淡饮食,并多进鲜水果及果汁;严禁烟酒及辛辣香燥之品,以免助热生痰,加重病情。

药方5 

方  名 黄芪人参汤

组  成 人参4畅5克,黄芪(蜜炙)9克,生地黄、熟地黄各15克,五味子4.5克,天门冬(去心)9克,黄柏(盐水炒)4.5克,甘草

(炙)4畅5克。

用  法 水煎,去渣,温服。

功  能 补气摄火。

主  治 元气虚衰,不能收摄阴火,神明失其主宰,突然昏倒,不省人事,发为厥证,脉软数。

特别提示 原方有白术、当归、陈皮,恐怕这些药物助阴火,所以去掉。

药方6 

方  名 五味子汤

组  成 人参4.5克,麦门冬(去心)9克,五味子1.5克,杏仁(去皮)6克,陈皮4.5克,生姜3片,大枣3枚。

用  法 水煎,去渣,温服。

功  能 补肺祛痰。

主  治 肺虚,痰气上逆,营卫失和,寒热发厥,神志昏迷,不省人事,脉浮数。

特别提示 同药方1。

药方7 

方  名 二气丹

组  成 硝石、硫黄(煮腐者)各90克。

用  法 上药共为细末,煅过,研细,煮糯米糊为丸,每次用井水送下3克。

功  能 拯阳奠阴。

主  治 阴阳交错,二气不相接,吐泻不止,手足厥逆,脉伏。

  

  头 痛

    头痛病是指由于外感与内伤,致使脉络拘急或失养,清窍不利所引起的以头部疼痛为主要临床特征的疾病。头痛既是一种常见病症,也是一个常见症状,可以发生于多种急慢性疾病过程中,有时亦是某些相关疾病加重或恶化的先兆。

药方1 

方  名 清瘟解毒丸

组  成 玄参60克,天花粉、淡竹叶、连翘、黄芩、金银花、桔梗、川芎、柴胡、生地黄、防风、葛根、羌活、白芷、山豆根、赤芍药各60克,甘草30克。

用  法 上药共研细末,炼蜜为丸。每次服用1丸,少壮者用1~2丸,俱用姜汤送下。

功  能 清热解毒,凉血泻火。

主  治 风热证。沾染瘟毒之气,头痛身热,骨节酸疼,四肢发软,口苦舌干。

特别提示 适当休息,饮食宜清淡,避免情绪波动。

药方2 

方  名 芎菊茶调散

组  成 川芎、菊花、清茶各30克。

用  法 前2味药共研细末。用清茶调服,每次9克,临睡时或远离吃饭时间服用。

功  能 疏通关窍,解除郁热,升阳散火,发散风邪。

主  治 风热头痛。风热上攻,头目眩晕,偏正头痛,伤风流涕,鼻塞声重,壮热无风,久日风眼,遇风举发,风火牙痛,破伤风肿,项强拘急,口眼?斜,一切风热等症。

特别提示 多休息,清淡饮食,保持良好情绪。

药方3 

方  名 治项节脊背疼痛方

组  成 羌活6克,独活、藁本各4.5克,蔓荆子、防风、川芎各6克,钩藤4.5克,片姜黄6克,甘草2.5克。

用  法 水煎,温服。

功  能 祛风除湿,活血通经。

主  治 湿气在表之头项腰脊疼痛。

特别提示 多休息,注意保暖,清淡饮食,保持良好情绪。

药方4 

方  名 芷贝散

组  成 白芷、贝母各30克。

用  法 上药共研细面,每日早、晚饭后用热黄酒调3克,温服。

 功  能 祛风消肿,清热散结。

 主  治 头风头痛。

 特别提示 多休息,避免再受风寒,清淡饮食,保持良好情绪。

 药方5 

 方  名 玉液汤

 组  成 半夏(泡汤7次,切片)21克。

 用  法 用生姜10片,水煎,去渣,放入沉香末少许服用。

 功  能 止痛。

 主  治 眉棱骨痛。

 特别提示 同药方4。

  

  药方6 

方  名 玉真圆

组  成 硫黄60克,石膏(煅通赤,研)、半夏(柴汤洗)各30克,硝石4.5克。

用  法 上药共为细末,研匀,用生姜汁糊丸,如梧桐子大,阴干。每次服用20丸,用姜汤或米汤送下。

功  能 补益止痛。

主  治 肾气不足,气逆上行,头痛不可忍,称之为肾厥。

特别提示 同时灸关元穴100壮。

药方7 

方  名 茶调散

组  成 白芷、甘草、羌活各60克,荆芥(去梗)、川芎各120克,细辛(去芦)30克,防风45克,薄荷(叶,不见火)240克。

用  法 上药共为细末,每次服用6克,饭后用清茶调下。

功  能 调气止痛。

主  治 诸风上攻,头目昏重,偏正头痛,鼻涩,身重,妇人血虚,太阳穴痛。

特别提示 经常服用可以清头目。

药方8 

方  名 顺气和中汤

组  成 人参5克,黄芪(蜜炙)9克,白术(炒)、当归各6克,白芍药(酒炒)5克,升麻、柴胡各2克,川芎3克,甘草(炙)3克,陈皮、蔓荆子各5克,细辛1.5克。

用  法 水煎,去渣,热服。

功  能 补中升阳。

 主  治 元气不足,风邪从外侵袭,头痛,与外感头痛不同,脉软。

 特别提示 同药方4。

 药方9 

 方  名 玉壶丸

 组  成 天南星(制)、半夏(制)各90克,天麻(煨)45克,白面150克。

 用  法 上药共为细末,滴水为丸,每次用姜汤送下9克。

 功  能 豁痰清膈。

 主  治 风痰滞于膈间,肺气不能清利,头痛,咳嗽,呕吐痰涎,脉滑。

 特别提示 同药方4。

 药方10 

 方  名 石膏散

 组  成 川芎30克,石膏90克,白芷、黄芩各45克。

 用  法 上药为散,每次水煎9克,去渣,热服。

 功  能 清热散痰。

 主  治 痰火相煽,扰乱清阳之气,经络闭塞,头痛不止,脉滑。

 特别提示 同药方4。

 药方11 

 方  名 加味四物汤

 组  成 生地黄15克,当归6克,川芎3克,蔓荆子6克,白芍药(酒炒)4.5克,菊花9克。

 用  法 水煎,去渣,温服。

 功  能 养血涵肝。

  

主  治 血虚,肝旺,阴阳相互不维系,肝风内动,头痛不止,脉弦虚数。

特别提示 同药方4。

药方12 

方  名 芎辛汤

组  成 川芎3克,细辛1畅5克,苍术(炒)、干姜各3克,甘草1.5克。

用  法 水煎,去渣,温服。

功  能 辛燥散寒。

主  治 寒湿侵袭经络,郁而不散,清阳之气不伸,头痛不止,脉细。

特别提示 同药方4。

药方13 

方  名 扶风清上散

组  成 羌活、防风、荆芥、黄芩各45克,白芷、川芎、柴胡各24克,甘草15克。

 用  法 水煎,去渣,温服。

 功  能 疏风散热。

 主  治 风热上攻,三阳受病,发热,无汗,头痛,心烦,脉浮弦数。

 特别提示 同药方4。

 药方14 

 方  名 加味四物汤

 组  成 生地黄、川芎、当归、黄柏(酒炒)、知母(酒炒)、蔓荆子、黄芩(酒炒)、黄连(酒炒)、栀子(炒)各等份。

用  法 水煎服。

功  能 养血,清热。

主  治 血虚,阴火上冲,头痛。

特别提示 同药方4。

药方15 

方  名 黄芪益气汤

组  成 黄芪(蜜炒)3克,人参、白术、陈皮、半夏(姜汁炒)、当归(酒炒)、川芎、藁本、甘草(炙)各1畅5克,升麻、黄柏(酒炒)、细辛各1克。

用  法 引用姜3片,水煎服。

功  能 补气止痛。

主  治 气虚,头痛。

特别提示 同药方4。

药方16 

方  名 半夏白术天麻汤

组  成 半夏(姜汁制)、陈皮(去白)、麦芽各2克,茯苓(去皮)、黄芪(蜜水炒)、人参、泽泻、苍术(米泔浸)、天麻各1克,神曲(炒)1.5克,黄柏(酒炒)、干姜(炒)各1克。

用  法 引用生姜3片,水煎,饭前,热服。

功  能 补气祛痰。

主  治 痰厥疼痛,两眼发黑,头眩,恶心,烦闷,气短促,语言不利,目不敢睁开,如在风云之中,头苦痛如裂,身重如山,四肢厥冷,不得安卧,这是由于胃气虚损,痰饮停滞导致的。

特别提示 同药方4。

   

  药方17 

 方  名 清上泻火汤

 组  成 当归、蔓荆子、苍术(米泔浸)、羌活、柴胡各6克,川芎、生地黄、黄连(酒炒)、荆芥、藁本各15克,防风、升麻、细辛、黄芪、黄柏(酒炒)、知母(酒炒)、红花、黄芩、甘草(炙)各3克,甘草(生)15克。

 用  法 每剂用36克,水煎,远离吃饭时间,稍热服。

 功  能 清热止痛。

 主  治 热厥头痛,虽然身处冬天严寒,仍然喜欢风寒,疼痛亦可暂时停止,到温暖的地方,或者见烟火,则头痛再次发作。

 特别提示 同药方1。

 药方18 

 方  名 百解丸

 组  成 辰砂(研)15克,硇砂(研)0.3克,巴豆(去皮、心、膜,出油)3克,黄蜡15克。

用  法 上药除去黄蜡以外,其他药物研均匀,加入黄蜡,熔开,为丸,如绿豆粒大。每次服用2丸,用白开水送下。

功  能 清热止痛。

主  治 内外伤头痛,壮热,怕寒,腹胀,喘粗。

特别提示 服药后,饮食热粥,汗出后则痊愈。

药方19 

方  名 柴胡饮子

组  成 柴胡240克,半夏(汤洗)、白术各60克,人参、甘草(炙)、黄芩、麦门冬(去心)各90克。

用  法 每次用15克,加水450毫升、生姜5片、大枣1枚,煎至300毫升,去渣,温服,不拘服用时间。

功  能 补气清热。

主  治 痰热不散,头痛,手足烦热,荣卫不调,身体倦怠,疼痛,喜卧,乏力,饮食无味。

特别提示 同药方4。

药方20 

方  名 王瓜散

组  成 荆芥45克,木香、川芎、天麻、麻黄(去节)、防风(去芦头)、细辛(去苗)、甘草(炙)、王瓜(灯心草炒黄色)各15克。

用  法 上药共为细末,每次服用6~9克,用热清茶调下。饭后服用。

功  能 止痛。

主  治 偏正头痛。

特别提示 同药方4。

药方21 

方  名 甘菊花荆芥汤

组  成 菊花(甘)、防风、旋覆花、川芎各15克,皂角(酥炙,去皮子)、石膏(碎)各30克,枳壳(麸炒,去瓤)、甘草(炙)、荆芥各4.5克。

用  法 上药共为粗末,分为3份,每次用1份,加水300毫升、生姜3片,煎至200毫升,去渣,饭后热服。

功  能 散风祛痰。

主  治 风痰头痛,胸膈满闷。

药方22 

方  名 石膏散

组  成 石膏(研)、川芎、旋覆花各30克,白附子(炮)、细辛(去苗叶)、甘草(炙)各1克。

用  法 上药为散,每次服用1畅5克,用醋茶调下。不拘时间服用。

功  能 散风止痛。

主  治 风壅头痛,眉骨痛。

特别提示 同药方4。

药方23 

方  名 锦朱丸

组  成 乳香(研)、朱砂(研)、白矾(研)、皂荚子(炮裂,为末)、铅白霜(研)、铁粉(研)各30克,半夏60克。

用  法 上药共为细末,用生姜汁面糊为丸,如绿豆粒大。每次服用15~20丸,用生姜汤送下。

功  能 祛痰。

主  治 膈痰,风厥,头目昏痛,眼发黑,眩晕,怔忡,恶心,惊悸,恍惚,多梦,不安,渐至不省人事。

特别提示 治疗惊悸,语言不利,用金银汤或荆芥汤送下。

药方24 

方  名 龙香散

组  成 地龙(去土微炒)、乳香各15克。

用  法 上药共为细末,每次用3克,放在纸上作捻子,烧着令烟出,用鼻闻烟气。

功  能 止痛。

主  治 偏正头痛。

特别提示 同药方4。

 痹 病

    痹病指正气不足,风、寒、湿、热等外邪侵袭人体,痹阻经络,气血运行不畅所导致的,以肌肉、筋骨、关节发生疼痛、麻木、重着、屈伸不利,甚至关节肿大灼热为主要临床表现的病症。

药方1 

方  名 神效活络丹

组  成 虎胫骨、天南星各6克,防风、半夏、羌活、川芎、全蝎、广橘红、苍术、川贝母、白附子、独活、桂枝、当归、乌药、香附、茯神、石菖蒲各4.5克,麻黄18克,牛黄、沉香、川附子各2.5克,钩藤、白芷、牛膝各7.5克,天麻、麝香、冰片各1克,苏合油3克,白僵蚕7.5克。

用  法 上药共研细末,炼蜜为丸,蜡壳封护。每次服用1丸,用温酒送下,用白开水、清茶亦可。

功  能 清心明目,宽胸畅膈,宣通血气。

主  治 风湿痹痛,肩臂腰膝筋骨疼痛,口眼?斜,半身不遂,行步艰难,筋脉伸展不利。

特别提示 方中药力峻猛,以体实气壮者为宜,孕妇慎用。本病是因正气不足,感受外在的风寒湿热之邪而成。因此,平时注意调摄,增强体质和加强病后调摄护理,便显得格外重要。调摄之法,首先在气候突变时注意更换衣服,又要忌食生冷,以防寒冷的伤害;其次,也可根据病情,适量饮五加皮酒,或神灯熨之,可以促进病愈或好转。

 

药方2 

 方  名 风寒麻木方

组  成 川乌、草乌、大黄各180克,当归、赤芍药、白芷、连翘、白蔹、乌药、肉桂、木鳖各24克,桃条、柳条、槐条、桑条、枣条各12克。

用  法 用香油适量浸药一夜,再煎,将药煎焦,然后用棉纸将油渍掉,加章丹60克,加至滴水成珠为度。将药熬成,加乳香、没药各12克,搅匀为度,再加苏合香3克。

功  能 散寒止痛。

主  治 行痹,风寒湿痹等症均适用。

特别提示 同药方1。

药方3 

方  名 肩背筋骨疼痛方

组  成 槐花子、核桃、芝麻、细茶叶各15克。

用  法 用水5碗,煎至一半,热服。

功  能 滋补肝肾,清热通络。

主  治 半身不遂,肝肾不足,瘫痪,肾虚腰痛等症。

特别提示 同药方1。

药方4 

方  名 舒筋饮

组  成 片姜黄(如无以莪术代之)6克,赤芍药、当归、海桐皮(去粗皮)、白术各4.5克,羌活、甘草(炙)各3克。

用  法 引用姜3片,水煎服,加入磨冲沉香汁少许。

功  能 舒筋活络。

主  治 气血凝滞,经络不通,上肢疼痛,抬举不力。病因非风非湿。

  药方5 

方  名 防风汤

组  成 防风、羌活各4畅5克,桂枝3克,当归60克,川芎3克,茯苓、秦艽各4畅5克,甘草15克。

用  法 水酒各半煎,去渣,温服。

功  能 祛风活血。

主  治 风伤营气,卫气不能护外,外邪侵入经络,流走作痛,名为风痹,又称行痹,脉浮。

药方6 

方  名 茯苓汤

组  成 茯苓4畅5克,桂枝6克,白芍药4.5克,麻黄3克,当归6克,川芎3克,防风4.5克,生姜3片,大枣3枚。

 用  法 水煎,去渣,温服。

 功  能 温营开发。

 主  治 寒伤营血,筋脉失养,拘挛,急痛,无汗,恶寒,名为痛痹,又称寒痹,脉紧。

 药方7 

 方  名 羚羊角散

 组  成 生地黄15克,羌活4.5克,羚羊角2.4克,防风4.5克,薏苡仁(炒)12克,茯神6克,菊花4.5克,钩藤15克,玄参4.5克。

 用  法 水煎,去渣,冲甜竹沥1杯、生姜汁1匙,温服。

 功  能 清热疏风。

 主  治 风热痹,阴血暗伤,经络失养,烦躁,疼痛不止,脉数。

  

  药方8 

方  名 五痹汤

组  成 羌活、白术(炒)、姜黄、防己各4.5克,甘草1.5克,生姜3片。

用  法 水煎,去渣,温服。

功  能 健中祛湿。

主  治 脾土虚弱,不能运湿化气,滋养全身,手足缓弱,麻痹不仁,名为麻痹,脉数。

药方9 

方  名 巴戟天汤

组  成 巴戟天6克,附子(炮)、肉桂(去皮)各3克,防己2.5克,茯苓4.5克,当归6克,防风3克,五加皮4.5克,石斛6克,萆薢4.5克。

 用  法 水煎去渣,空腹温服。

 功  能 温健脚膝。

 主  治 寒湿因虚侵袭,筋脉不利,脚膝疼痛,行步艰难,名为冷痹,脉细。

 药方10 

 方  名 指迷茯苓丸

 组  成 半夏(制)、风化硝各30克,茯苓45克,枳壳(炒)30克。

 用  法 上药共为细末,用姜汁调神曲糊丸,每次用淡盐汤送下9克,用竹沥、姜汁也很好。

 功  能 泻痰涤饮。

 主  治 痰留于经,饮伏于络,阻塞隧道,不能统运营气到达四肢,上肢沉重,抬举不力,麻痒难止,脉弦滑数。

药方11 

方  名 百全丸

组  成 何首乌(雌雄各半)180克,天南星(用生姜制)75克,白附子(微炮)45克,黄丹(炒,入面内打糊)60克。

用  法 上药除黄丹以外的其他药物共为细末,加入黄丹60克、白面75克,用醋同调糊为丸,如梧桐子大。每次服用60~70丸,饭后用生姜汤送下,用温酒也可以。

功  能 疏通经络,开发郁滞。

主  治 风寒湿痹。

药方12 

方  名 四蒸木瓜丸

组  成 威灵仙、葶苈子、黄芪、续断、苍术、陈皮、乌药、茯神各15克。

用  法 上药共为细末,用大木瓜4个,去顶和瓤,把药填在里面,用顶盖好,洒酒,蒸熟,研为膏,如梧桐子大。每次服用50丸,空腹用温酒或盐汤送下。

功  能 益气行气。

主  治 肝肾脾三经气虚,为风寒暑湿相搏,流注经络,长期治疗却不痊愈,或肿,或顽痹,腰膝疼痛,不能自持,壮热,怕寒。

药方13 

方  名 四物附子汤

组  成 附子(炮,去皮脐)1克,桂枝2.5克,白术2克,甘草(炙)1克。

用  法 每次用15克,加水300毫升、生姜5片,煎至300毫升,去渣,温服,不拘时间服用。

  

功  能 祛风散湿。

主  治 风湿相搏,骨节烦疼,四肢拘急,屈伸不利,自汗,短气,恶风,不愿意去除衣被,或头面、手足经常浮肿。

药方14 

方  名 五生膏

组  成 附子(生,去皮脐)15克,当归、吴茱萸、桂枝、木香各15克。

用  法 上药共为细末,每次用9克,用生姜汁调,如膏,摊在蜡纸上,贴在痛处,如果干了就换新的,上面用棉布或软帛系好。

功  能 补益祛风散湿。

主  治 寒湿客于经络,流结不散,疼痛不止。

  痉 病

    痉病系指由于筋脉失养所引起的以项背强急,四肢抽搐,甚至角弓反张为主要特征的临床常见病。

药方1 

方  名 如圣饮

组  成 羌活、秦艽各4.5克,川芎3克,白芍药(酒炒)4.5克,当归6克,白芷3克,黄芩(酒炒)1.5克,人参3克,半夏(制)4.5克,甘草3克。

用  法 水煎,去渣,温服。

功  能 活血祛邪。

主  治 风热伤筋脉,血脉失去荣养,刚痉,脉弦细数。

  药方2 

方  名 栝楼桂枝汤

组  成 栝楼根9克,桂枝2.5克,白芍药(酒炒)4.5克,甘草1.5克,大枣3枚,生姜3片。

用  法 水煎,去渣,温服。

功  能 调营分解。

主  治 邪犯太阳,热伤经络,多汗,口渴,身强,脉弦缓。

药方3 

方  名 加味当归补血汤

组  成 黄芪15克,当归9克,甘草(炙)、防风(盐水炒)、羌活(砂糖炒)各4畅5克,竹沥(冲)1杯,姜汁(冲)1杯。

用  法 水煎,去渣,冲竹沥、姜汁,温服。

功  能 补气,统运营血。

主  治 产后,血虚,不能荣养经络,外邪乘虚而入,筋脉挛急,称之为虚痉,脉浮软。

药方4 

方  名 防风当归饮

组  成 生地黄15克,防风(盐水炒)4.5克,当归9克,川芎3克。

用  法 水煎,去渣,温服。

功  能 养血疏风。

主  治 风淫邪胜,营血枯涸,不能营养筋脉,发热,头摇,角弓反张,口噤,脉弦。

药方5 

方  名 举轻古拜散

 组  成 荆芥(炒黑)240克。

   

 用  法 上药为散,每次服用9克,用酒淋大豆黄卷净汁调下。

 功  能 养血疏风。

 主  治 新产后,亡血,腠理疏松,风邪乘虚而入,袭伤筋脉,发痉,脉浮。

   痿 病

    痿病系指外感或内伤,使精血受损,肌肉筋脉失养以致肢体弛缓、软弱无力,甚至日久不用,引起肌肉萎缩或瘫痪的一种病症。

 药方1 

 方  名 十全大补汤

 组  成 当归60克,川芎15克,人参6克,茯苓30克,黄芪60克,白芍药、熟地黄各30克,白术60克,甘草、肉桂各7.5克。

 用  法 上药共研细末,水泛和丸。每次空腹用米汤或白开水送下3克。

功  能 温补气血,健脾益气。

主  治 脾胃亏虚型。

特别提示 固护阴津,同时防潮湿,适寒温,远房事,调情志。

药方2 

方  名 健步虎潜丸

组  成 熟地黄、知母、黄柏各90克,陈皮、白芍药、牛膝各60克,锁阳、当归各45克,龟板120克,虎胫骨1对。

用  法 上药共研细末,用羊肉膏为丸。每次服用3克,空腹用白开水送下,冬月用温黄酒送下。

功  能 济阴扶阳,壮筋强骨。

主  治 肝肾亏损型。症见肾气虚损,筋骨无力,行步艰难,腿酸脚软,腰痛耳鸣,四肢无力,麻木浮肿,鹤膝风症,阳事痿弱,阴囊冷汗;或下部虚损,并宜服之。

特别提示 固护阴津,同时防潮湿、适寒温、远房事,调情志。同时避免摔倒及对患肢进行按摩或肢体活动,以免防止肌肉萎缩。

药方3 

方  名 二妙丸

组  成 川黄柏、南苍术各180克。

用  法 上药共研细末,水泛和丸。每次服用3~6克,空腹用淡盐汤送下,用白开水或酒亦可。

功  能 清热燥湿,通利筋脉。

主  治 湿热浸淫型。症见湿热脚气,或肿或痛,或热如火燎,或过膝两腿流走疼痛,发作无时;或两腿浮肿酸软,痛痒赤肿,一切湿热等症。

特别提示 忌烧酒、戒房欲。

药方4 

方  名 大防风汤

组  成 熟地黄15克,人参、附子(炮)4畅5克,黄芪(酒炒)9克,羌活、白芍药(酒炒)各4畅5克,川芎3克,白术(炒)、防风各4畅5克,杜仲(酒炒)9克,肉桂(去皮)4畅5克,甘草(炙)1畅5克,牛膝(酒炒)9克。

用  法 水煎,去渣,温服。

功  能 温补通经。

主  治 足三阴亏损,风邪乘虚袭入经中,两膝肿大,足胫逆冷,是鹤膝风症,脉浮软。

   

 药方5 

 方  名 东垣健步丸

 组  成 羌活、防风各60克,川乌头15克,防己60克,肉桂(去皮)15克,苦参45克,栝楼根90克,滑石60克,泽泻45克,甘草15克。

 用  法 上药共为细末,用酒糊丸,每次用煎愈风汤送下9克。

 功  能 分解湿热。

 主  治 湿热内壅,阻遏经气,不能统运到达四肢,痿软,脉数。

 药方6 

 方  名 补血荣筋汤

 组  成 熟地黄180克,鹿茸、菟丝子(酒炒)、肉苁蓉(酒洗去甲)各120克,天麻(煨)、牛膝(酒炒)、木瓜(姜汁炒)各45克。

用  法 上药共为细末,炼蜜为丸,每次用米汤送下9克。

功  能 补肾荣肝。

主  治 肝气虚衰,生阳不振,肝血不能滋养筋脉,筋痿,不能自收持,脉弦细。

药方7 

方  名 潜行散

组  成 黄柏(姜汁炒)9克。

用  法 上药为散,每次空腹用酒送下9克。

功  能 清热燥湿。

主  治 酒热伤阴,不能滋养百脉,足膝肿痛,很像是鹤膝风症,但还未成,脉沉数。

药方8 

方  名 神龟滋阴丸

组  成 龟板(盐、酒炒)120克,黄柏(盐、酒炙)30克,知母(盐、酒炒)60克,枸杞子90克,五味子、锁阳各45克,干姜9克。

用  法 上药共为细末,用猪脊髓糊丸,每次用酒送下9克。

功  能 壮水鼓阳。

主  治 下焦湿热,伤于阴分,不能荣养筋脉,足难以接地,脉细数。

药方9 

方  名 参归养荣丸

组  成 人参、当归、熟地黄、白术(去芦)、茯苓(去皮)、白芍药(酒炒)、陈皮、黄柏(酒炒)、知母(酒炒)、牛膝(去芦,酒洗)、杜仲(姜、酒炒)、补骨脂(酒炒)各等份,甘草减半。

用  法 水煎服。

功  能 补益养荣。

主  治 痿症。

特别提示 胖人属气虚有痰,加半夏,去白芍药;瘦人属血虚有火,倍加当归、熟地黄。

 腰 痛

    腰痛是指腰部感受外邪,或因劳伤,或由肾虚而引起气血运行失调,脉络绌急,腰府失养所致的以腰部一侧或两侧疼痛为主要症状的一类病症。

  

  药方1 

方  名 脾湿腰痛方

组  成 白术60克,薏苡仁30克。

用  法 水3碗,煎至1碗,一气饮之,专治脾湿腰痛。

功  能 健脾补肺,清热祛湿止痛。

主  治 脾气虚弱、湿浊留滞引起的腰痛,神疲乏力,关节疼痛,纳呆泄泻等症。

特别提示 避免寒湿、湿热侵袭,勿坐卧湿地,勿冒雨涉水,劳作汗出后及时擦拭身体,更换衣服,或饮姜糖水驱散风寒。坐、卧、行走保持正确姿势。勤做松弛腰部肌肉的体操。劳逸适度,节制房事,勿使肾精亏损,肾阳虚衰。不可强力举重,不可负重久行。注意避免跌、仆、闪、挫。

药方2 

方  名 腰痛方

组  成 山楂核适量。

用  法 瓦上煅焦存性,研末,每次服用9克,共用10服。用老陈酒冲服。

功  能 止痛。

主  治 腰痛。

特别提示 同药方1。

药方3 

方  名 甘姜苓术汤

组  成 甘草、白术各60克,干姜、茯苓各120克。

用  法 上药用水5升,煮取4升,分3次温服。

功  能 补益,祛湿。

主  治 肾着病,身体发重,腰中发冷,如坐水中,小便自利,饮食如故,疾病属于下焦,劳动后汗出,衣服冷湿,慢慢得病,腰以下冷痛,腹重就像带了古代钱币五千钱。

特别提示 服药后,腰部即温。

药方4 

方  名 摩腰膏

组  成 附子(尖)、乌头(尖)、天南星各7.5克,朱砂、雄黄、樟脑、丁香各4.5克,干姜3克,麝香大者5粒。

用  法 上药共为细末,炼蜜为丸,如龙眼大。每次服用1丸,用生姜汁化开,加稠粥在火上烘干,放掌上,贴于腰中,等药完全贴到腰上,即穿好衣服绑紧,腰热如火,隔2天用1丸。

功  能 补虚,止痛。

主  治 老人腰痛,妇人白带。

药方5 

方  名 调营活络散

组  成 羌活、秦艽各30克,当归60克,乳香、香附、木香各30克,续断(酒炒)、杜仲(酒炒)各60克,牛膝(酒炒)45克。

 用  法 上药为散,水酒各半煎,去渣,早、晚各服用1次。

 功  能 通经活络。

 主  治 闪挫伤营,血滞不化,不能荣养经脉,腰痛不止,脉弦涩。

 药方6 

 方  名 立安丸

 组  成 杜仲(盐水炒)、补骨脂(盐水炒)、续断(酒炒)各90克,木瓜、萆薢、牛膝(炒)各45克。

用  法 上药共为细末,炼蜜为丸,每次用盐汤送下9克。

  

功  能 壮肾理湿。

主  治 寒湿内滞,经络不运,腰痛不止,脉弦。

药方7 

方  名 调肝散

组  成 半夏(制)、辣桂各45克,当归90克,川芎30克,木瓜45克。

用  法 上药为散,用姜枣汤调化,每次温服9克。

功  能 解郁调肝。

主  治 怒郁伤肝,肝气郁滞,生痰不化,无法统运营气到达腰部,腰痛不止,脉弦滞。

药方8 

方  名 养血汤

组  成 当归、生地黄、秦艽、肉桂、牛膝(去芦,酒洗)、杜仲(盐、酒炒)、茯苓(去皮)、防风(去芦)各3克,土茯苓4.5克,川芎1.5克,甘草1克。

用  法 水煎,临熟的时候加入少许酒,一起服用。

功  能 养血,止痛。

主  治 腰痛,腰腿痛,筋骨疼痛。

药方9 

方  名 调荣活络汤

组  成 当归、桃仁、大黄、牛膝各6克,川芎3克,赤芍药、红花、生地黄、羌活各3克,桂枝1克。

用  法 水煎服。

功  能 调荣活络。

主  治 失力后腰闪,或跌仆后,瘀血凝滞,以及大便不通导致的腰痛。

药方10 

方  名 白蒺藜散

组  成 白蒺藜适量。

用  法 上药为细末,每次服用9克,空腹,饭前用温酒调下。

功  能 止痛。

主  治 腰痛。

药方11 

方  名 摩药丹

组  成 附子(炮裂,去皮脐,为末)、白矾(烧灰用)、陈皮(去瓤,为末)、丁香、木香、雄黄(研)、硫黄(研)、吴茱萸(为末)、杏仁(去皮尖)、干姜(炮)各30克,麝香(别研)、腻粉(别研)各3克,朱砂(研)30克。

用  法 上药共为细末,研匀,炼蜜为丸,每2剂做8丸,每次用1丸,用生姜汁化开,薄摊在痛处,用棉裹好。

功  能 行气散寒,祛湿止痛。

主  治 寒湿腰痛。

药方12 

方  名 熨烙当归散

组  成 防风(去芦头)、当归(去芦头)、藁本(去土)、独活(去土)、荆芥、顽荆叶各30克。

用  法 上药共为粗末,每次用药45克、盐120克,用慢火炒热,用绢袋装好,熨烙痛处。

功  能 祛风散寒。

主  治 寒湿流注,腰腿疼痛,经脉凝滞,不得宣通。

  

药方13 

方  名 威灵仙

组  成 威灵仙适量。

用  法 上药1味,洗焙为末,用好酒调和,微湿,放入竹筒内,把口塞牢,九蒸九曝后,如果干则用酒洒。用白蜜和为丸,如梧桐子大,每次服用20~30丸,用温酒送下。

功  能 宣通五脏,祛冷滞。

主  治 诸风,腹内冷滞,胸膈痰水久积,癥瘕,痃癖,气块,腰膝冷痛,及治疗折伤。

 

 

 

 

 

 

 

 

 

 

 

 

 

 

 

 

 

 

 

 

 

 

 

 

 

 

 

 

 

 

 

 

 

 

 

 

 

 

 

 

 

 

 

 

 

 

 

 

 

 

 

 

 

 

 

 

 

 

 

 

 

 

 

 

 

 

 

 

 

 

 

 

 

 

 

 

 

 

 

 

 

 

 

 

 

收藏 推荐 打印 | 录入:yuan | 阅读:
相关新闻      
本文评论   [发表评论]   全部评论 (0)
热门评论
商务合作 |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广告服务 | 诚聘英才 | 意见反馈 | 友情链接 |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