代理分站:
全部科室 快速通道:点击直达您要访问的科室
背景:
阅读新闻

炙脔(梅核气)

[日期:2012-02-19] 来源:  作者: [字体: ]

炙脔现称郁病,俗称梅核气。由情志怫郁,气机郁滞所致。王安道谓:“凡病之起,多由于郁。郁者,滞而不通之义。”西医称本证为神经宫能症。

    【病因病机】  由于七情内伤,脏腑气机失和。《灵枢·口问篇》日:“悲哀忧愁则心动,心动则五脏六腑皆摇。”七情郁结,肝失条达之性,气失疏泄之功,横逆则克伐脾胃,脾胃运化失健,痰湿内生,痰气郁结上逆,结于喉咙而发病。《杂病源流犀烛·诸气源流》曰:“气郁,内外因俱病也……往往由气成痰,痰甚则气不得宣而愈郁,或痞或痛。”《临证指南医案》曰:“情怀抑郁,五志热蒸,痰聚阻气。”

    临床症见咽中哽噎,如有炙脔,咯之不出,咽之不下,脉多弦滑。黄树曾说:“如有炙脔,谓咽中有痰气阻塞……良由七情郁结。”

    【辨证用药】  根据《素问·六元正纪大论》木郁达之的原则,治疗以疏肝健脾、利气化痰法。方用《金匮要略》半夏厚朴汤加味治疗。其热重者用温胆汤或导痰汤化痰清热。《金匮要略·妇人杂病脉证并治》日:“妇人咽中如有炙脔,半夏厚朴汤主之。”

    处方:半夏、厚朴、紫苏、茯苓、生姜。

    方中半夏降逆化痰,散结开郁;厚朴消痰开结,下气除满;紫苏降气散结,理肺疏肝;茯苓健脾化痰;生姜辛温散结,和胃止呕,扶正祛邪。诸药合用,共收行气散结、降气化痰之功。

    【典型医案】李某,男,54岁,工人。主诉咽中有异物感3个月。

    3个月前因生气后自觉咽中有物哽阻,吞吐皆非,时轻时重,症情与情志有明显关系,求治于多家医院,诊断为神经官能症,未断用药,而病情不减,每隔二三天一犯。来我处诊治。

    症见咽中似有物,吞之不下,吐之不出,时轻时重,且有呕吐不能进食,舌质淡红、苔白腻,脉见弦滑。

    证属痰气相搏,结与喉咙之梅核气。治当利气化痰。以张仲景半夏厚朴汤合旋覆代赭汤加减。

    处方:竹茹10克,枳实l5克,半夏20克,陈皮l5克,茯苓20克,厚朴l0克,旋覆花15(包煎),代赭石30(先煎)。水煎服。

    服药3天后,因患者便干,前方加大黄5克继续服用。又服药6天后全愈。

    【附方】

    半夏厚朴汤(《金匮要略》组成:半夏、厚朴、茯苓、生姜、紫苏叶。功用:行气散结,降逆化痰。主治:梅核气。

    温胆汤(《三因极病证方论》)  组成:半夏、竹茹、枳实、陈皮、甘草、茯苓、生姜、大枣。功用:理气化痰,清胆和胃。主治:胆胃不和,痰热内扰。

    导痰汤(《妇人良方大全》)  组成:半夏、天南星、枳实、茯苓、橘红、甘草、生姜。功用:燥湿祛痰,行气开郁。主治:痰涎壅盛,胸脘痞闷。

    旋覆代赭汤(《伤寒论》)  组成:旋覆花、人参、生姜、代赭石、甘草、半夏、大枣。功用:降气化痰,益气和胃。主治:胃气虚弱,痰浊内阻。

收藏 推荐 打印 | 录入:xuhy | 阅读:
相关新闻      
本文评论   [发表评论]   全部评论 (0)
Digg排行
热门评论
商务合作 |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广告服务 | 诚聘英才 | 意见反馈 | 友情链接 |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