代理分站:
全部科室 快速通道:点击直达您要访问的科室
背景:
阅读新闻

八、足少阴肾经经穴歌

[日期:2009-04-22] 来源:唐汉中医药网  作者:未知 [字体: ]

(一)足少阴肾经经穴总歌

1.足少阴肾经经穴穴名歌

肾经足底生涌泉,然谷太溪大钟连;
水泉照海到复溜,交信筑宾阴谷瞧;
横骨大赫上气穴,四满中注肓俞结;
商曲向上是石关,阳都通谷上幽门;
步廊之上有神封,灵墟神藏入或中;
二十七穴俞府终。

2.足少阴肾经经穴分寸歌

肾经足底涌泉生,舟骨下凹然谷呈;
内踝跟腱出太溪,溪下五分大钟栖;
溪下一寸见水泉,照海内踝下之缘;
溪上二寸复溜现,溜前半寸是交信;
踝上五寸是筑宾,膝内二筋阴谷寻;
前正中线旁五分,脐下五寸横骨跟;
四寸大赫三气穴,二四满一中注列;
平脐肓俞向上行,二寸商曲三石关;
四阴都五腹通谷,六寸幽门胸下伏;
此后中旁二寸开,步廊五肋入胸来;
四肋神封三灵墟,二神藏一或中居,
锁骨下缘俞府齐。

(二)足少阴肾经经穴各歌

1.涌泉

足底前凹是涌泉,滋肾平肝效用轩;
开窍除烦能降逆,中风惊痫与晕眩;
头痛失音还便秘,转筋咽肿悸难眠。

取穴:于足底(去趾)前1/3处,足趾跖屈时呈凹陷处。

针灸法:直刺0.5~0.8寸;可灸。

功用:滋肾清热,平肝宁神,开窍救逆。

主治:头痛,头昏,失眠,目眩,咽喉肿痛,失音,便秘,小便不利,小儿惊风,癫狂,昏厥,下肢瘫痪。

临床运用:①配关元治疗虚劳咳嗽。②配人中、百会治疗昏厥、癫疾。③配神门、四神聪治疗头晕、失眠。④配少商、合谷治疗咽喉肿痛。

文献报道:针刺涌泉穴,提插强刺激,不留针,治疗小儿高热惊厥;针刺涌泉穴治疗乳汁不通;治疗癔病性昏厥、抽搐;以吴茱萸醋调敷贴涌泉穴治疗口腔溃疡;大蒜泥外敷治疗咯血都有较好的疗效。

2.然谷

然谷安于舟骨旁,滋阴清热利膀胱;
调经止带除消渴,阳痿遗精泄泻良。

取穴:足舟骨粗隆下缘凹陷中。

针灸法:直刺0.5~0.8寸;可灸。

功用:益肾固泄,清利下焦。

主治:月经不调,带下,遗精,消渴,泄泻,黄疸,自汗,盗汗,咳血,咽喉肿痛,小便不利,小儿脐风,口噤。

临床运用:①配昆仑治疗疟疾、多汗。②配涌泉治疗咽喉肿痛。③配血海、三阴交治疗阴痒、白浊。④配人中、合谷治疗小儿脐风。⑤配复溜治疗流涎。⑥配太溪治疗心痛、胸胁胀满。

3.太溪

内踝腱间夹太溪,少阴原穴下焦滋;
调经起痿消咽肿,腰痛耳鸣便数宜。

取穴:内踝高点与跟腱之间凹陷中。

针灸法:直刺0.5一l寸;可灸。

功用:滋补下焦,调理冲任,止喘舒筋。

主治:月经不调,遗精,阳痿,小便频数,便秘,消渴,咳血,气喘,咽喉肿痛,齿痛,失眠,腰痛,耳聋,耳鸣。

临床运用:①配昆仑、申脉治疗足痿难行。②配神门、三阴交治疗失眠多梦。③配肾俞、志室治疗阳痿、遗精。④配列缺、太渊治疗咳血。⑤配少泽治疗咽喉炎、牙痛。

文献报道:针刺太溪、次髂,以补法运针,治疗男性不育;温灸太溪配合推拿治疗中风后尿潴留;针刺太溪穴,施轻慢提插手法,治疗足跟痛都有较好的疗效。

4.大钟

太溪五分下大钟,补肾调经癃闭通;
便秘尿遗还咳血,痴呆足痛喘皆功。

取穴:太溪穴下0.5寸稍后,跟腱内缘。

针灸法:直刺0.3-0.5寸;可灸。

功用:补肾平喘,调经通便。

主治:癃闭,遗尿,便秘,咳血,气喘,痴呆,足跟痛,腰脊痛,月经不调。

临床运用:①配神门、太溪治疗心悸、失眠。②配然谷、心俞治疗咳血唾血。③配中极、三阴交治疗遗尿、尿闭。④配太溪治疗烦心满呕。⑤配郄门治疗惊恐畏人、神气不足。

5.水泉

太溪下寸是水泉,益肾调经带下痊;
足痛目昏溲不利,阴挺腹痛漏崩连。

取穴:太溪穴下1寸。

针灸法:直刺0.3~O.5寸;可灸。

功用:调经活血,清利益肾。

主治:月经不调,痛经,经闭,带下,阴挺,小便不利。

临床运用:①配三阴交、气海治疗月经不调、痛经。②配阴谷治疗小便不利。③配承山、昆仑治疗足跟痛。

文献报道:针刺水泉、太溪、然谷,行烧山火法,治疗足跟痛有较好的疗效。

6.照海

内踝下凹照海归,调经止带补阴亏;
咽干溺数还阴挺,癫痫阻胞失寐唯。

取穴:内踝下缘凹陷中。

针灸法:直刺0.3~0.5寸;可灸。

功用:调经宁神,清热通便。

主治:月经不调,带下,阴挺,小便频数,癃闭,便秘,咽喉干痛,疝气,癫痫。

临床运用:①配外关治疗胞衣不下。②配中极、三阴交治疗月经不调、痛经、带下。③配合谷、列缺治疗咽喉肿痛。④配水泉、曲池治疗子宫脱垂。⑤配支沟治疗大便秘结、耳鸣耳聋。

文献报道:针刺照海穴治疗不孕症;针刺照海(用泻法)、申脉(用补法)治疗发作性睡眠;针刺照海、太冲治疗咽喉肿痛、梅核气;针刺照海穴配曲骨穴治疗癃闭;照海透刺丘墟治疗胸部挫伤都有较好的疗效。

7.复溜

内踝上方陷复溜,强腰滋肾下焦求;
肠鸣泄泻肢麻痿,水肿能消敛汗流。

取穴:太溪穴上2寸。

针灸法:直刺0.6-l寸;可灸。

功用:补肾强腰,通调水道。

主治:水肿,腹胀,泄泻,盗汗,热病汗不出,下肢痿痹。

临床运用:①配神阙、大都治疗水肿。②配太冲、会阴治疗便血。③配气海、阴陵泉、脾俞治疗泄泻、水肿。④配合谷(用泻法)、复溜(用补法)治疗多汗。

文献报道:针刺复溜穴,行平补平泻法,治疗非器质性病变的妇女下肢浮肿;针刺、艾灸复溜穴,并重灸命门、肾俞穴治疗少阴经腰痛都有较好的疗效。

8.交信

交信复溜前五分,调经补肾建功勋;
漏崩疝气和阴挺,泄泻便艰腿痛珍。

取穴:复溜穴前约0.5寸。

针灸法:直刺0.6—1寸;可灸。

功用:益肾调经,调气利湿。

主治:月经不调,崩漏,阴挺,疝气,泄泻,痢疾,淋症,便秘,阴痒。

临床运用:①配会阴治疗月经不调。②配三阴交、阴陵泉、血海治疗崩漏。③配百会、关元治疗子宫脱垂。④配水道、地机治疗赤白带下。⑤配合阳治疗月经不调、下肢痿痹、小腿转筋。

9.筑宾

太溪直上有筑宾,定志清心治癫狂;
疝气可除痰可化,也疗腿痛呕吐频。

取穴:太溪穴上5寸,在太溪与阴谷的连线上。

针灸法:直刺l-1.5寸;可灸。

功用:化痰宁心,理气止痛。

主治:癫狂,疝气,呕吐,小腿疼痛。

临床运用:①配人中、百会治疗癫狂。②配肾俞、三阴交、膀胱俞治疗热淋。③配少海治疗呕吐涎沫。

文献报道:针刺筑宾穴治疗功能性子宫出血;针刺筑宾、大陵治疗五心烦热症;针刺筑宾、合谷治疗口腔溃疡;针刺筑宾、内关治疗胸痛;针刺筑宾、曲池、飞扬、足三里、血海治疗过敏性紫癜都有较好的疗效。

10.阴谷

阴谷腘弯内侧招,止崩止带水通调;
腰酸腿痛和阳痿,疝气痰多腹胀消。

取穴:屈膝,腘窝内侧,当半腱肌与半膜肌腱之间。

针灸法:直刺l~1.5寸;可灸。

功用:补肾兴阳,调经利水。

主治:腹胀痛,阳痿,疝气,月经不调,崩漏,小便不利,膝腘酸痛,癫狂。

临床运用:①配关元、肾俞治疗阳痿、小便不利。②配行间治疗遗精、烦热、眩晕。③配曲池、血海、关元治疗阴痛、阴痒。④配三阴交、关元、气海治疗淋症。⑤配阴陵泉治疗遗尿、赤白带下。

文献报道:点按阴谷治疗颈椎病,使产生麻、胀、痛感,同时让患者活动颈部,有较好的疗效。

11.横骨

横骨上平耻骨缘,少阴交会疝能痊;
涩精起痿调经带,腹痛溲难水肿连。

取穴:脐下5寸,耻骨联合上际,前正中线旁开0.5寸。

针灸法:直刺l—1.5寸;可灸。

功用:益肾兴阳,通利下焦。

主治:小腹胀痛,小便不利,遗尿,遗精,阳痿,疝气。

临床运用:①配大巨、期门治疗小腹满痛。②配阴陵泉、三阴交治疗小便不利。③配肾俞、关元治疗阳痿、遗精。④配大都治疗气滞腰痛、腹胀肠鸣。

文献报道:针刺横骨穴治疗女性尿道综合征有较好的疗效。

12.大赫

中极旁开大赫安,理胞补肾脱宫还;
遗精带下阳衰痿,小腹胀疼阴冷寒。

取穴:脐下4寸(中极),前正中线旁开0.5寸。

针灸法:直刺l-1.5寸;可灸。

功用:补肾固精,调经种子。

主治:遗精,阳痿,阴挺,月经不调,带下,目赤痛。

临床运用:①配然谷、命门治疗遗精、阳痿。②配中封治疗下肢痿冷。③配关元、三阴交治疗月经不调。

文献报道:针刺大赫穴,或配中极、血海,治疗不排卵症有较好的疗效。

注意:该穴下有腹壁动、静脉,针前应让患者排尿,以免损伤膀胱。对肠梗阻病人绝对禁刺,以防刺穿肠管而致肠穿孔。

13.气穴

气穴近脐气所归,下焦诸疾任冲偎;
调经止带疗腰痛,泄泻奔豚腹胀齐。

取穴:脐下3寸,前正中线旁开0.5寸。

针灸法:直刺l~1.2寸;可灸。

功用:补肾气,理冲任,利下焦。

主治:月经不调,带下,小便不利,泄泻。

临床运用:①配关元、三阴交治疗闭经。②配天枢、上巨虚治疗泄泻、痢疾。

14.四满

下脐二寸旁五分,四满调经水道匀;
疝气遗精和腹痛,便艰崩漏浊淋频。

取穴:脐下2寸,前正中线旁开0.5寸。

针灸法:直刺l-1.5寸;可灸。

功用:补肾气,调冲任,和水道。

主治:月经不调,崩漏,带下,不孕,疝气,遗精,腹痛,便秘,泄泻。

临床运用:①配然谷治疗腹水。②配承山治疗便秘。③配太冲、中极、膈俞治疗崩漏。④配中满、梁门、中都治疗腹胀痛、积聚。

文献报道:以盐水调五倍子粉为糊涂敷四满穴,治疗遗精有较好的疗效。

15.中注

满上一寸中注邀,溲难便秘刺能消;
月经不调腰酸软,目赤腹疼腹热疗。

取穴:脐下l寸,前正中线旁开0.5寸。

针灸法:直刺l-1.5寸;可灸。

功用:滋肾调经,调气通腑。

主治:月经不调,少腹热,腹痛,便秘,泄泻,腰痛,目赤痛。

临床运用:①配浮郄治疗少腹热、大便坚。②配支沟、足三里治疗腹痛、便秘。③配次髎、三阴交治疗月经不调。

16.肓俞(附:商曲)

脐侧五分是肓俞,和中降逆呕相宜;
肠鸣腹痛淋和疝,泄泻便艰一并施;

上行二寸为商曲,积聚纳呆脘不舒。

取穴:脐旁0.5寸。

针灸法:直刺l~1.5寸;可灸。

功用:和胃降逆,理气止痛。

主治:腹痛,腹胀,呕吐,便秘,泄泻,疝气,
五淋。

临床运用:①配足三里治疗胃脘痛。②配内关、合谷、足三里治疗泄泻。③配大敦、横骨治疗疝气。④配横骨治疗淋病、绕脐腹痛。

文献报道:针刺肓俞、足三里治疗小儿腹泻有良好的疗效。

附:商曲

取穴:脐上2寸,前正中线旁开0.5寸。

针灸法:直刺l.1.5寸;可灸。

功用:健脾和胃,消积止痛。

主治:腹痛,呕吐,泄泻,便秘,腹部积聚。

临床运用:①配梁门、中脘、足三里治疗胃脘痛、腹痛。②配支沟、丰隆治疗腹胀、便秘。

17.石关

曲上一寸到石关,通腑攻坚经闭还;
脘闷不舒还不孕,便艰腹痛呕同安。

取穴:脐上3寸,前正中线旁开0.5寸。

针灸法:直刺l-1.5寸;可灸。

功用:理气和胃,消积除满。

主治:呕吐,哕噫,腹痛,便秘,痛经,产后腹痛,不孕。

临床运用:①配膀胱俞治疗腹痛、便秘。②配内关、足三里治疗呕吐、胃痛。

18.阴都

石关上寸阴都从,宽胸和胃理胞宫;
脘痛肠鸣还便秘,心烦呃逆也为功。

取穴:脐上4寸,前正中线旁开0.5寸。

针灸法:直刺l—1.5寸;可灸。

功用:理气和胃,宽胸降逆。

主治:腹胀,肠鸣,腹痛,便秘,心烦身热,胸胁痛,黄疸,疟疾,不孕。

临床运用:①配建里、足三里治疗腹痛、腹胀。②配肺俞、太渊治疗肺胀满、胁下痛。③配巨阙(灸)治疗心烦。④配中脘治疗呕逆。

19.腹通谷

脐上五寸旁腹通,健脾宁心并理中;
腹胀吐酸胸胁痛,恐惊喘咳及怔忡。

取穴:脐上5寸,前正中线旁开0.5寸。

针灸法:直刺0.5—1寸;可灸。

功用:健脾和胃,理气安神。

主治:腹胀,腹痛,呕吐,泄泻,心痛,心悸。

临床运用:①配内关、中脘治疗呕吐。②配足三里、胃俞治疗腹痛、腹胀。③配尺泽治疗咳血。④配章门治疗善恐。

20.幽门

脐上六寸取幽门,理气疏肝解痉挛;
止痛宽胸还下乳,心烦泄泻喘同安。

取穴:脐上6寸,前正中线旁开0.5寸。针灸法:直刺0.5-1寸;可灸。

功用:健脾和胃,疏肝解痉。

主治:腹痛,腹胀,呕吐,泄泻,胁痛。

临床运用:①配内关、梁丘治疗腹痛、呕逆。②配足三里、三阴交治疗咳血。③配支沟、阳陵泉治疗胁痛、肋间神经痛。④配玉堂治疗心烦欲吐、胃脘痛。

21.步廊

第五肋间有步廊,宽胸宣肺喘能当;
纳呆气逆烦和呕,胁痛乳疮气短良。

取穴:第五肋间隙,前正中线旁开2寸。

针灸法:斜刺或平刺0.5~O.8寸;可灸。

功用:宽胸理气,止咳降逆。

主治:咳嗽,气喘,胸胁胀痛,呕吐,乳痈。

临床运用:①配列缺、膻中治疗咳嗽气喘。②配膈俞、内关治疗胸满胁痛。③配心俞、内关治疗惊悸、胸痛。④配肝俞、阳陵泉治疗胸胁痛。

注意:不可深刺。

22.神封(附:灵墟)

灵墟三肋四神封,宣肺宽胸并理中;
胸胁疼痛和咳喘,呕吐神呆及乳痈。

取穴:第四肋间隙,前正中线旁开2寸。

针灸法:斜刺或平刺O.5~O.8寸;可灸。

功用:宣肺止咳,和胃降逆。

主治:咳嗽,气喘,胸胁胀痛,呕吐,乳痈,乳少。

临床运用:①配阳溪治疗胸满不得息、咳逆。②配肺俞、太渊治疗咳嗽。③配肝俞、阳陵泉治疗胸胁胀痛。④配膺窗治疗乳痈。

注意:不可深刺。

附:灵墟

取穴:第三肋间隙,前正中线旁开2寸。

针灸法:斜刺或平刺0.5-O.8寸;可灸。

功用:宽胸降逆,理气止咳。

主治:咳嗽,气喘,胸胁胀痛,呕吐,乳痈。

临床运用:①配肺俞、天突治疗咳嗽气喘。②配内关、足三里、合谷治疗急慢性腹泻。③配肩井、合谷治疗乳腺炎、乳腺增生。

注意:不可深刺。

23.神藏

第二肋间有神藏,清宣肺气喘能当;
纳呆咳嗽心烦满,呕吐胸痹胁痛康。

取穴:第二肋间隙,前正中线旁开2寸。

针灸法:斜刺或平刺0.5-0.8寸;可灸。

功用:宣肺止咳,理气止痛。

主治:咳嗽,气喘,胸胁胀痛,呕吐,纳呆。

临床运用:①配肺俞、尺泽治疗咳喘、心烦、胸痛。②配石门治疗咳嗽上气。③配俞府治疗胸胁胀痛、咳喘呕吐。

注意:不可深刺。

24.或中

第一肋间有或中,饮消咳止并开胸;
流涎食少痰壅盛,胁肋胀痛喘可通。

取穴:第一肋间隙,前正中线旁开2寸。

针灸法:斜刺或平刺0.5~0.8寸;可灸。

功用:开胸清热,止咳化痰。

主治:咳嗽,气喘,胸胁胀满,痰壅,烦躁,食少。

临床运用:①配云门治疗咳喘。②配支沟、阳陵泉治疗胁痛、肋间神经痛。③配尺泽、肺俞、大椎治疗支气管炎、肺炎。

注意:不可深刺。

25.俞府

少阴末穴为俞府,锁骨旁边职转输;
健脾和中消腹胀,宽胸止吐喘能除。

取穴:锁骨下缘,前正中线旁开2寸。

功用:宣肺平喘,健脾和中。

针灸法:斜刺或平刺0.5-0.8寸;可灸。

主治:咳嗽,气喘,胸痛,呕吐,食少。

临床运用:①配神藏、天府治疗上气、喘不得息。②配内关、足三里治疗呕吐、不欲食。③配肺俞、膻中、膏肓治疗哮喘。

文献报道:有针刺俞府使心房纤颤复律的个案报道。

收藏 推荐 打印 | 录入:tanghan | 阅读:
相关新闻       针灸 
本文评论   [发表评论]   全部评论 (0)
热门评论
商务合作 |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广告服务 | 诚聘英才 | 意见反馈 | 友情链接 |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