代理分站:
全部科室 快速通道:点击直达您要访问的科室
背景:
阅读新闻

第三节 作用机理

[日期:2009-03-10] 来源:唐汉中医药网  作者:未知 [字体: ]

  捏脊治病,是以经络学说为基础,从整体观念出发,根据病情辨证采用不同手法,刺激人体某些经脉和腧穴,从而达到治疗疾病的目的。

  《素问·皮部论》说:“凡十二经脉者,皮之部也。”“是故百病之始生也,必先于皮毛。”《素问·缪刺论>中又说:“邪之客于形也,必先舍于皮毛,留而不去,入舍于孙脉,留而不去,入舍于络脉,留而不去,入舍于经脉,内连五脏,散于肠胃,阴阳俱感,五脏乃伤,此邪之从皮毛而人,极于五脏之次也。”同时,内脏有病也可以通过经络反映于体表。《灵枢·邪客篇》说:“肺必有邪,其气留于两肘,肝有邪其气留于两腋,脾有邪其气留于两髀,肾有邪其气留于两胭。”《景岳全书)指出:“病之于内,形之于外。”这就说明内脏病变,可以在经脉所通过的穴位和部位发生症状。

  根据经络理论,皮部是十二经脉在皮肤的分区。它具有局部性和整体性两种作用。皮部对外界的变异具有调节和适应的功能,起着保卫机体,抵抗外邪的作用。由于皮部通过经络沟通和联系脏腑,它们之间互相影响,故疾病可以由表入里,也可以由里出表。根据这一原理,采用捏脊疗法,刺激一定部位、穴位、便可以通过皮部——孙脉——络脉和经脉,起到调整脏腑虚实、调和气血、通经活络,平衡阴阳的治疗疾病作用。

  现代医学证实,人体的植物神经节主要分布于脊柱两侧,且有兴奋与抑制的双重功能,对心血管系统、消化系统、神经系统、泌尿生殖系统、造血系统均有很强的调节作用,通过捏脊可达到恢复各系统、器官功能的作用,从而起到防病、治病的效果。临床研究结果表明:捏脊能有效地提高胃液分泌,增强胃肠蠕动,增强胃肠对蛋白质和淀粉的消化功能,增进食欲。

收藏 推荐 打印 | 录入:tanghan | 阅读:
相关新闻       中医传统疗法 
本文评论   [发表评论]   全部评论 (0)
热门评论
商务合作 |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广告服务 | 诚聘英才 | 意见反馈 | 友情链接 |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