代理分站:
全部科室 快速通道:点击直达您要访问的科室
背景:
阅读新闻

发泡疗法

[日期:2009-02-10] 来源:  作者:未知 [字体: ]

    (急慢性风湿性关节炎、鹤膝风、黄痘型传染性肝炎、疟疾、白喉、小儿消化不良、颜面神经麻痹、过敏性鼻炎、牙周炎)

    发泡疗法又称天灸疗法和水灸疗法。是用一些能引起发泡的药物(如大蒜、白芥子、斑蝥等)捣碎敷在一定穴位上,使之发泡来治疗疾病的一种方法。唐代王焘的《外台秘要》和明代李时珍的《本草纲目》等,对发泡疗法都有详细的记载。

    【操作方法】

    根据病情选择发泡药物,常用的发泡药物有大蒜、斑蝥、白芥子、鲜毛莨、巴豆、红娘子、吴茱萸、甘遂等,一般只选用一二种。根据病情确定发泡的穴位(或部位)。将发泡药物捣如泥,敷在选定的需要发泡的穴位(或部位)上,外用消毒纱布包扎好,不要将药弄掉或滑脱到别的部位去。敷发泡药后停一段时间,有的4小时后敷药处即起小泡,有的6小时后起泡,有的10小时后起泡,有的1日后起泡,有的则需3天后才起泡。待起泡后,揭去敷药。将水泡用消毒纱布包扎,预防感染。发泡处的皮肤愈合恢复后,还可再次发泡。

    【主治病症】

    一、急慢性风湿性关节炎

    将斑蝥、石黄各等量研为细末,放在粘性强、不漏气的小膏药中心(若漏气,则不宜发泡),贴在关节病灶部位。如关节腔内积液过多,须先用注射器抽尽其中积液,然后发泡。大关节贴4张,贴成梅花形。腕、踝等较小关节贴3张,指关节贴1张,贴在外侧。24小时后(冷天可稍延长>将膏药取掉,表皮即起水泡。将水泡表皮剥落干净,揩干黄水,再贴上膏药。膏药须将大贝9g、花粉9g、赤芍9g、青黛9g,煅石膏120g、冰片2.4g,共研细末,拌匀入膏药内摊贴。24小时后再将此膏药揭下,贴上发散膏药(将桂心6g、公丁香6g、甘松9g、血竭9g、山羊血9g、制乳没各15g、麝香1。5g,研极细末,拌匀入膏药内),经四昼夜取下。在贴第3次发散膏时,患处有奇痒,不要轻易取下,也不要抓搔。如此3个疗程(约六七天为1疗程),可以治愈。当1个疗程结束后,须停数日,待发泡处的皮肤愈合恢复后,再进行下一个疗程的治疗。在用此法治疗的同时,还可配合内服药,如独活寄生汤、小续命汤、蠲痹汤等,水煎服,可增强疗效。经有人观察,此法有效率在90%以上,效果良好。

    二、鹤膝风(膝关节肿大)

    用白芥子(黑色芥菜子也可用)60g,研细粉,烧酒或黄酒调如糊状,摊布上,包敷膝关节肿痛处,于后即换,以局部发泡为度。保持清洁,预防感染。如泡破干痛,可涂以麻油。患者如见有发热形瘦,可加内服药,以提高疗效。此法对初起者效果较好。

    三、黄疸型传染性肝炎

    取新鲜毛茛(按:毛茛属毛茛科多年生草木植物,俗称虎爪草或老虎脚底板。辛温有毒,不宜口服,为烈性皮肤刺激药)60g,洗净,加食盐4g,捣烂成泥状,敷于脐下或臀部。约10小时后,局部起泡,将药渣取下,再用生理盐水将局部洗净,所起的泡用消毒针头轻轻挑破,用消毒纱布包扎即可(毛茛敷脐下,亦可治水肿,但在尿利肿消后,必须用中药健脾益气之剂善后,否则疗效不巩固。

    四、疟疾

    用斑蝥末、白芥子末各如米粒大小,放在胶布上,在疟疾发作前3小时贴在第3胸椎处,4小时后揭去。亦可用鲜毛莨洗净,捣烂,敷大椎穴,方法同“黄疸型传染性肝炎”。

    五、白喉

    巴豆(干燥色黄的不能用)去壳,研细,与朱砂粉各0.5g拌匀,放入普通小膏药中,贴印堂穴。经8小时后即可除去。局部皮肤红而带紫,伴有小泡。第2天溶成大泡,将泡用消毒针刺破,放出泡中液体,涂以龙胆紫。同时,应配合白喉抗毒素、青霉素等治疗。

    六、小儿消化不良

    用蓖麻子1~2粒去壳,杏仁1粒捣成泥状,拌入少许朱砂粉,敷印堂穴,外用小膏药固定,l~3日揭去,可见粟米样小水泡,不必挑破,任其自然吸收。治小儿消化不良(农村叫儿疳)有效。

    七、颜面神经麻痹

    用斑蝥、青娘子、红娘子各1只,各去头足,再加葱头7个捣烂如泥,铺垫在预先准备好的半片小蚬壳内(或完整的青霉素瓶的铝盖也可),覆盖于太阳穴,用胶布固定,右斜敷左,左斜敷右,约12小时去掉。如出现大水泡,可用消毒针头刺破,流出清水。也可同时配服养血祛风之剂,则效果更好。脑血栓形成初起所致的“口眼喁斜”,用本法牵正,效果也很好。

    八、过敏性鼻炎

    斑蝥整体,碾成粉末备用。将约15mm见方的胶布,中央剪一直径约6mm的圆孔,圆孑L对准印堂穴,在孔中放适量斑蝥粉,再盖上一层胶布,固定24小时后揭去。在揭胶布时注意不要把水泡弄破,让水泡自然吸收愈合后,再作第2次治疗。3次为1疗程。必要时隔两星期再作第2疗程。

    九、牙周炎

    大蒜60g(去外衣),轻粉3g,共擀成糊状,用蚬壳或青霉素瓶铝盖填满药物,敷一侧经渠穴上(穴在手腕拇指侧横纹头,’即0蓊脉后),用胶布固定。覆盖15~30分钟后(或更长一些时间),局部灼痛不可忍受时去其药,随后可见起一泡,这时牙痛可缓解或消失。等到泡中水液饱满透明时,在近手掌部刺破,并垂手使泡水流出。流尽后,用消毒纱布包扎固定。又《经验选秘》用独头大蒜1枚,轻粉3g,捣烂,如上法敷合谷穴,治牙髓炎、牙周炎引起的牙痛,效果相同。

    【注意事项】

    1.应用时要按照操作规程进行,发泡药物及穴位的选择都要符合需要。

    2.发泡药物有腐蚀性和刺激性,不要乱敷。敷到应发泡的部位以后,应包扎好,不要使药物弄得到处都是。

    3.水泡可以挑破,也可以不挑破,但要注意清洁,要用消毒纱布包扎,预防感染。如果一旦感染,可外涂或外敷消炎药物。

    4.一次发泡后,如仍需在原处进行第二次,第三次发泡,须待皮肤愈合恢复后才能进行。

    5.在使用发泡疗法的同时,可同时内服药物或采用其它疗法。

 

 

收藏 推荐 打印 | 录入: | 阅读:
相关新闻      
本文评论   [发表评论]   全部评论 (0)
热门评论
商务合作 |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广告服务 | 诚聘英才 | 意见反馈 | 友情链接 |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