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卷 养性
2013/1/28 10:33:50

  由“性命”这个词,我们可以知道“性”与“命”是紧密相联的,而且,“性”对于“命”也是极其重要的。在中国几千年来的养生学、医学以及各种人文科学中,“养性”始终占据着非常重要的位置。
  然而,“性”又与“情”密不可分,“情”是身体受外界事物刺激之后在情感方面的反应。但是对于同样的外界刺激,不同的人或者同一个人在不同的时候,所引起的情感波动都有不同,或者完全不同,这是为什么呢?这是因为他们的“性”不同。中国古代圣哲认为:“情由性生”或“情者性之所动”,说的就是这个道理,性是一个人内在的深层次的动因,情不过是特定的性在感受一定外物刺激时所产生的一定的外部表现。一个人要想有效地把握情感活动,最根本的措施莫过于注意自己的心性进行修养。通过修养心性,才能控制自己的情感,增加对外界事物的适应能力,从而在更大程度上保持人体的气机、阴阳的平衡,避免和减少疾病的发生。
  如何进行修养心性?本卷提供了大量前人在养性方面的经验和教训,供你参考。当然由于前人所处时代的局限,需要你运用新的眼光和观念去分析,吸取其精华,去除其糟粕,相信你能从中得到更多的益处。
  养性•养气•养形人首先要养性,其次才是养气,再其次才是养形。这三者都得到了调养,才百病不生;如果失去调养,风、寒、暑、湿、燥、火等六种危害人体健康的病邪之气就会损伤身体。
  〔明〕胡翰:《胡仲子集》卷2《医前论》
  人应该将心性调养得如天空一样明澈广大;如大地一样包容、覆盖并承载一切;像水一样奔流不息,永无停滞。
  〔明〕李乐:《见闻杂记》卷1
  尽性与养生形体,是生命赖以存在的根本。所以说养生首先在于保养形体,充实形体又在于养气,养气又在于宁心,宁心又在于养诚,养诚在于完备性情,不完备性情就不足以养生。能够完备性情的人,是道德行为达到最高境界的人;道德行为能够达到最高境界的人,就是心性平和的人;能够做到心性平和的人,就是善于养气的人;能够养气的人,就能够保养形体;能够保养形体的人,就是善于养生的人;不善于养生的人就不足以完备性情。生命与性情相互因循,情志与神气互为表里。
  〔宋〕王安石:《临川集》卷29《礼乐论》
  养性之道在思想上严格要求自己,在行动上力求做到高尚,脱离并摒弃世俗,高谈别人的怨恨和诽谤,这样做仅是为了表现自己的清高。这是隐居山谷之中,不满于社会现实,身体枯槁,自命清高的人的信仰;仁义忠信,恭俭推让,是为了修身而已。这是使社会安定太平,以教育者自居,一会儿到处游说,一会儿又定居讲学的人的信仰;讲功劳,注重名利,重视君臣礼仪,严格区分上下等级关系,表现出自己治国的才能。这是朝廷命官,推崇君主、维护君权使国家强盛,致力于开拓疆土,兼并诸侯国的人的信仰;闲居湖泽,保持旷达的心境,垂钓赋闲,表现出无所为。这是江湖之士,超脱社会,闲暇的人的信仰;注意呼吸节奏,吐故纳新,像熊一样伸长脖子,像鸟一样伸展身体而进行锻炼,是为了延长寿命。这是导通气血,柔和肢体,延寿、养形,研究长生之道的人的喜好。
  如果在思想上不严格要求自己就能做到清高,不讲求仁义就能做到修身,不追求功劳和名利就能治理国家,不闲居江湖就能获得旷达的心境;不导通血脉、柔和肢体就能做到长寿;没有什么使自己刻意去忘掉,也没有什么让自己刻意去占有,淡然无谓而什么都做到了,这才是符合自然的规律,圣人的德行。
  所以说:安静淡然,空虚无物,这是自然的准则、道德的本质。所以也有这样的说法:圣人宽容,与外界事物没有矛盾

下一页
返回列表
返回首页
©2024 唐汉图书管理系统 电脑版
Powered by iwm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