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五卷 食补食疗
2013/1/28 9:34:11

药补不如食补,这是人们经过几千年总结出来的经验。因为,人体的阴阳血气在一定的情况下,会发生一个方面或几个方面偏虚的现象,老年人由于年纪大,生理机能方面的原因更是如此。在这种情况下,选择滋味美好、营养丰富,既能满足机体生长发育的需要,而且又具有一定药物性能的饮食,能够滋补阴阳气血的虚弱,达到强身祛病的目的。
食物不仅能够用于补虚损,而且可以直接治疗某些疾病,我国古代的药物学著作中,从来都是食物类药物与非食物类药物并蓄,古人写的《神农本草经》就非常重视五谷与禽兽的疗病作用。唐代孙思邈的《千金要方》中认为“能用食平疴,释情遣疾”的人,才能称作高明的医生。由此可见古人对食疗的重视程度。
《黄帝内经》上说:“大毒治病,十去其六;常毒治病,十去其七;小毒治病,十去其八;无毒治病,十去其九。谷肉果菜,食养尽之,无使过之,伤其正也。”就是说,一般的药物都有不同程度的毒性,毒性越大的药物,只要病情有好转,就要越早停用,而用饮食代替进行调养。这样,既可以根除疾病,又可以保护身体的正气,而不至于过重地伤害脾胃,食疗实在是对人类极有价值、极其珍贵的一份财富。希望将来越来越多的疾病,都在人们悠哉游哉的佳肴美味之间自然消失。
至补莫过馔食服药这件事,我的阅历极久,深知如果不特别标明服用剂量,最容易发生错误,利与害各半;即使本病服用人参、鹿茸等味,也很少有实效。像胡林翼、李续宜经常用人参、鹿茸、燕窝等作为家常酒饭,也终究对身体无所补救。
我现在的调养方法,主要是讲究饭菜的精细。蔬菜烹调时多用肉汤来煮,鸡、鸭、鱼、羊、肉都炖得极烂。此外,再多备一些酱菜、腌菜之类。我认为这是天下最美好的滋味,对人体的大补没有能超过它们的。《孟子》和《礼记》二书中所记载的养老之法、事亲之道,都不外乎这些内容。
〔清〕曾国藩:《曾文正公家书·致澄弟书》
食药之性须知卫汜引用扁鹊的话说:保全身体的根本,必须依赖于饮食;救治疾病的方法,只有凭借于药物。不知道饮食之宜的人,不能够充分地保全生命;不明白药物特性的人,不能够有效地祛除疾病。所以,饮食是能排除病邪而安定脏腑的,药物是能够恬神养性而补益心、肝、肺、肾四脏的真气。因此,作为有奉养父母责任的子女,不可以不懂得饮食之宜和药物之性。因为只有这样,一旦父母有病的时候,就可以用饮食去进行调治;饮食调治无效,然后再用药物进行治疗。所以,作为孝子,必须深知各种食物、各种药物这两类东西的特性。
〔唐〕孙思邈:《千金翼方》卷12《养老食疗》
粳米粳米能够益气,止烦、止渴、止泻。能够温中,调和胃气,使肌肉生长。补中,强壮筋骨,补益肠胃。粳米煮汁,主要治疗心痛,止渴,除热毒下痢。和芡实一起煮粥,可以益精强志,耳聪目明。粳米还有通畅血脉,调和五脏,滋润脸色的作用。
〔明〕李时珍:《本草纲目》卷22《谷部·粳》
粳米,就是人平常吃的米。它禀承天地中和的气,味甘,性平。(李时珍说:北方粳米性温,南方粳米性凉。赤粳米性热,白粳米性凉,晚白粳米性寒。新粳米性热,陈粳米性凉。平常人嗜食生米,久食成米瘕,用鸡屎白治。——译注)人没有粳米便不能生存,所以粳米的性能专门主脾胃,并兼顾其他内脏。五脏的血脉,没有不是用粳米来供给;五脏的精液,没有不是粳米来充溢;全身的筋骨、肌肉、皮肤,也没有不是用它来强健。所以,凡是白虎、桃花、竹叶石膏等汤,没有不用粳米来固中清热的。然而,米既有因出产的早晚而性不同,又有因出产的土壤而有差异。(颖说:新米初食时动风,陈米下气,病人尤宜。)早米受气早,性虽温且质多粘,食后反而滞膈(脾有湿滞的最忌);晚米受气迟,其性稍凉,

下一页
返回列表
返回首页
©2024 唐汉图书管理系统 电脑版
Powered by iwm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