向上牵引,同时把患者头部向患侧旋至最大限度后,再做扳法。
  12.头颈部拔伸法
  患者正坐,施术者站在患者背后,用双手拇指顶在枕下方,掌根托往两侧下颌角下方,并用手臂压住患者双肩,两前臂下压,同时两手做相反方向的向上用力(图1-11)。常用穴位的认识
  1.头面部常用穴位
  (1)百会
  取穴:正坐,在头顶正中,前发际上5寸或两耳尖连线与头顶正中交点处取穴(图1-12)。
  适应证:头痛、眩晕、脱肛、子宫脱垂等疾病。
  适用手法:按、揉、一指禅推法。
  (2)印堂
  取穴:仰靠或仰卧,两眉内侧端之间取穴(图1-13)。
  适应证:头痛、神经衰弱、眩晕、小儿惊风、鼻炎。
  适用手法:抹、按、揉、一指禅推法。
  (3)攒竹
  取穴:仰靠或仰卧,两眉内侧端,当内眦角直上方取穴。
  适应证:头痛、三叉神经痛、面瘫、近视、青光眼、结膜炎等。
  适用手法:一指禅推法、按、揉。
  (4)承泣
  取穴:正坐或仰卧,正视,在瞳孔直下方,眼眶下缘与眼球之间取穴。
  适应证:近视、远视、结膜炎、青光眼、视神经萎缩等。
  适用手法:按、揉、一指禅推法。
  (5)四白
  取穴:正坐或仰卧,承泣穴直下3分,眼眶下方凹陷处取穴。
  适应证:面瘫、三叉神经痛、近视、鼻炎等疾病。
  适用手法:按、揉、一指禅推法。
  (6)地仓
  取穴:正坐或仰卧,承泣穴直下,在口角旁约一横指处取穴。
  适应证:面瘫、小儿流涎、三叉神经痛。
  适用手法:一指禅推法、按、揉。
  (7)睛明
  取穴:仰卧,闭目,眼内眦的上方0.1寸取穴。
  适应证:各种眼病。
  适用手法:一指禅推法、按。
  (8)迎香
  取穴:仰靠或仰卧,鼻翼边缘中点与鼻唇沟之间取穴。
  适应证:慢性鼻炎、鼻窦炎、面瘫、三叉神经痛、胆道蛔虫症。
  适用手法:捏、按、揉、一指禅推法。
  (9)人中
  取穴:正坐或仰卧,在鼻下中沟上1/3与下2/3交界处取穴。
  适应证:休克、中暑、呼吸衰竭、精神病、落枕。
  适用手法:掐。
  (10)瞳子髎
  取穴:正坐或仰卧,在眼外眦上0.5寸,眼眶骨外缘凹陷处取穴。
  适应证:近视、偏头痛、结膜炎等疾病。
  适用手法:一指禅推法、按、揉。
  (11)太阳
  取穴:正坐或仰卧,眉梢与外眦连线中点,向后约1寸的凹陷处取穴。
  适应证:头痛、头晕、急性结膜炎、牙痛、面瘫、视神经萎缩等疾病。
  适用手法:按、揉、抹、一指禅推法。
  (12)听宫
  取穴:正坐或侧卧,耳屏中点与下颌关节之间,张口凹陷处取穴。
  适应证:耳聋、耳鸣、中耳炎等疾病。
  适用手法:一指禅推法、按、揉。
  (13)下关
  取穴:侧头或正头,耳屏前约一横指,颧骨弓与下颌切迹形成的凹陷处,闭嘴取穴。
  适应证:牙痛、下颌关节炎、三叉神经痛、耳聋等疾病。
  适用手法:一指禅推法、按、揉。
  (14)翳风
  取穴:正坐,耳垂后,下颌角与乳突之间取穴。
  适应证:耳聋、耳鸣、中耳炎、腮腺炎、面瘫等疾病。
  适用手法:一指禅推法、按、揉。
  (15)颊车
  取穴:正坐或仰卧,下颌角前上方约一横指,当咬紧牙齿时咬肌隆起高点处取穴。
  适应证:牙痛、三叉神经痛、腮腺炎、面瘫等疾病。
  适用手法:一指禅推法、按、揉。
  2.项部常用穴位
  (1)风池
  取穴:正坐或俯卧,枕骨粗隆直下凹处与乳突之间,在斜方肌和胸锁乳突肌上端之间取穴。
  适应证:感冒、头痛、失眠、眩晕、高血压、鼻炎、耳鸣、耳聋、脑部疾患等。
  适用手法:一指禅推法、按、揉。
  (2)哑门
  取穴:正坐低头,项后正中,第一、二颈椎之间,后

下一页 上一页
返回列表
返回首页
©2024 唐汉图书管理系统 电脑版
Powered by iwm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