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十周
2012/12/19 9:21:34

 
第九周
 
●  血小板减少性紫癜
 
    血小板减少性紫癜是临床较为常见的出血性疾病,是由于血小板减少所引起的以皮肤、黏膜、内脏及其他组织的出血为特征的疾病。出血的特点是皮肤、黏膜广泛出血,多为散在性针尖大小的皮内或皮下出血,或大片瘀斑及血肿,常以四肢较多,有些患者以鼻出血或齿龈出血为主。
 
    血小板减少性紫癜属中医“血证”范畴。中医认为本病可因饮食劳倦,损伤脾胃,以致脾胃气虚,脾虚不能生血,气虚不能摄血,血溢脉外,渗于肌肤之间;或素体肾阴不足,阴虚火旺,虚火内动,扰动营血;或因感受温热之邪或饮食辛辣,胃热炽盛,或七情郁结化火,热入营血,灼伤血络,迫血妄行所致。本病反复发作对健康危害很大。根据临床表现辨证可分为气血亏虚、肝肾阴虚、脾肾阳虚及气机郁滞等证型。
 
    【气血亏虚】
 
    1.临床表现  皮肤黏膜有瘀点瘀斑,斑色淡红,清稀不显,时发时愈,稍劳尤甚,面色萎黄,乏力,头晕,舌淡,脉濡缓。
 
    2.常用食疗方
 
    (1)猪皮花生汤
 
    配方:猪皮5 0克,带皮花生3 0克。
 
    制法:猪皮洗净切成小块,与带皮花生一同加水适量,小火煎煮,至皮烂汤汁稠厚,加红糖调味。
 
    功效:益气养血摄血。
 
    用法:以上分2次趁热食用。
 
    (2)人参旱莲粥
 
    配方:人参9克,旱莲草9克,粳米6 0克,白糖适量。
 
    制法:旱莲草煎汤去渣,人粳米、白糖煮粥。人参另炖加入粥中服食。
 
    功效:补气摄血,滋阴清热。
 
    用法:每日1剂,分早晚服食。
 
    【肝肾阴虚】
 
    1.临床表现  皮肤黏膜紫斑较多,斑色紫红,下肢尤甚,低热颧红,头晕,五心烦热,盗汗口干,舌质红,脉细数。
 
    2.常用食疗方
 
    (1)藕节枸杞大枣煎
 
    配方:藕节2 5 0克,枸杞子30克,大枣1 000克。
 
    制法:枸杞子与藕节一同加水煎,煎至汁稠,再放人大枣,煎至大枣熟,拣去藕节,装瓶备用。
 
    功效:滋阴降火止血。
 
    用法:食大枣及枸杞子,不拘量。连食3~5个月。
 
    (2)茜草炖甲鱼
 
    配方:茜草1 0克,甲鱼1只。
 
    制法:甲鱼洗净,与茜草加水适量炖煮,至甲鱼熟透,去茜草,调味即可。
 
    功效:滋阴降火,宁络止血。
 
    用法:饮汤食肉,每周1次。
 
    【脾肾阳虚】
 
    1.临床表现  病程较长,皮肤黏膜瘀斑瘀点,斑色淡红,形寒肢冷,腰酸便溏,小便清长,舌质淡胖,脉沉迟。
 
    2.常用食疗方
 
    (1)花生桂圆泥
 
    配方:连皮花生仁1 0个,桂圆肉1 5克,大枣1 2枚。
 
    制法:将大枣以清水泡发,稍煮去皮、核,同花生仁、桂圆肉共捣为泥,上锅蒸熟即成。
 
    功效:温中补血。
 
    用法:每日1次,可经常食用。
 
    (2)参芪仙姜粥
 
    配方:黄芪1 5克,炮姜6克,党参1 2克,仙鹤草9克,粳米、红糖适量。
 
    制法:前四味水煎取液,入粳米及红糖煮粥。
 
    功效:温阳益气止血。
 
    用法:每日1剂,适量服食。
 
    【气机郁滞】
 
    1.临床表现  皮肤黏膜有瘀斑瘀点,以面部口唇部多见。心烦易怒,胸闷善太息,两胁胀满,或五心烦热,或食少纳呆,妇女月经不调。舌淡红或暗,脉弦或涩。
 
    2.常用食疗方
 
    (1)香参饼
 
    配方:香附2 0克,丹参2 0克,面粉2 00克。
 
    制法:香附、丹参水煎去渣留汁,加白糖适量搅匀。用药汁合面,依常法做饼即可。
 
    功效:疏肝理气,活血化瘀。
 
    用法:每日1剂,分2次食用。
 
    (2)郁金蜜膏
 
    配方:郁金1 00克,蜂蜜适量。
 
    制法:郁金加水适量浸泡、煎煮,每煮2 0分钟取煎

下一页
返回列表
返回首页
©2024 唐汉图书管理系统 电脑版
Powered by iwm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