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一、十二周
2012/12/19 9:18:33

第十一周
●  中风后遗症
    中风后遗症是指中风(即脑血管意外)经治疗后遗留下来的口眼歪斜,语言不利,半身不遂等症状的总称。常因本体先虚,阴阳失却平衡,气血逆乱,痰瘀阻滞,肢体失养所致。痰瘀为本病的主要病理因素,痰瘀阻滞脉络而致肢体不能随意运动,久则患肢枯瘦,麻木不仁。
    中风后遗症属中医“偏瘫”、“偏枯”、“偏废”等病证范畴。根据其临床表现常可分为气虚血瘀、肝肾亏虚、脾虚痰湿等证型。
    【气虚血瘀】
    1.临床表现  中风日久,面色苍白,形赢自汗,肌肤不仁,或偏身麻木,肌肤甲错,舌有瘀斑瘀点,或舌质暗,脉细涩。
    2.常用食疗方
    (1)黄芪川芎兔肉汤
    配方:兔肉2 5 0克,黄芪6 0克,川芎1 0克,生姜4片。
    制法:兔肉切块,去油脂,用开水氽去血水,然后与黄芪、川芎、生姜一齐放入锅内,加清水适量,武火煮沸后,文火煮2小时,调味即成。
    功效:补气活血通络。
    用法:每日或2日1剂,随量饮汤食肉。
    (2)归参鳝鱼汤
    配方:党参1 5克,当归1 5克,鳝鱼5 00克。
    制法:将中药放入药袋中扎口,鳝鱼洗净切段,放入料酒、酱油、葱、姜等,与药袋同煮开,去浮沫,改用小火炖1小时,捞出药袋,加入味精、香油等调料。
    功效:益气活血通络。
    用法:1~2日1剂,可连用半月,吃鱼饮汤。
    【肝肾亏虚】
    1.临床表现  肢体偏瘫,腰酸腿软,耳鸣健忘,眩晕目糊,或筋脉拘急,屈伸不利,神情呆滞,舌质红,苔薄,脉弦细。
    2.常用食疗方
    (1)杜仲牛膝猪脊骨汤
    配方:杜仲3 0克,怀牛膝1 5克,猪脊骨5 0 0克,红枣4个。
    制法:将杜仲、怀牛膝、红枣(去核)洗净,猪脊骨斩碎,用开水汆去血水,然后一齐放人锅内,加清水适量,武火煮沸后,文火煮2~3小时,调味即成。
    功效:补肾强筋健骨。
    用法:上汤随量饮用。
    (2)杞菊饮
    配方:枸杞子3 0克,菊花1 0克。
    制法:将二药煎水代茶饮。
    功效:滋阴补肾,疏风清肝。
    用法:每日1剂,不拘时频饮。
    【脾虚痰湿】
    1.临床表现  肢体瘫软无力,感觉迟钝,食欲不振,倦怠乏力,形体肥胖,面黄唇淡,或言语不利,舌体胖大有齿印,舌淡苔腻,脉细滑。
    2.常用食疗方
    (1)薏豆萝卜粥
    配方:薏米3 0克,白扁豆3 0克,鲜山药3 0克,白萝卜6 0克,粳米6 0克。
    制法:鲜山药去皮切块,白萝卜切块,薏米、白扁豆、粳米、加清水适量煮粥,1 0分钟后加入山药、白萝卜,熬至粥稠。
    功效:健脾祛湿。
    用法:每日1剂,连服7~1 0日。
    (2)人参薤白粥
    配方:人参1 0克,薤白1 2克,鸡蛋(去黄)1个,小米5 0克。
    制法:先将人参打碎,加水用文火煎汤,然后加入小米煮粥,粥将成时下鸡蛋清及薤白,煮熟即可。
    功效:益气和中,豁痰通阳。
    用法:可作早晚餐服食。
    ■
●  骨质疏松症
    骨质疏松症是较常见的一种代谢性骨病,以中老年人较为多见。其特点为单位体积内骨组织量减少,骨骼脆性增加。临床发病女性多见于绝经期后,男性多在5 5岁左右。有的无任何自觉症状,而以四肢某部的骨折或脊柱压缩性骨折而突然发现,有的以腰背持续性钝痛或剧烈疼痛为特点,背举重物时加重,限制活动可减轻。身材变矮是一个早期体征,患者常有驼背,上腹部出现横带状角化皮肤,消瘦及食欲减退等。
    骨质疏松症属中医“骨痿”范畴,中医认为“肾主骨”、“腰为肾之府”,因此本病发病的关键是肾虚髓液不足。根据临床表现可分为肾阴亏虚、肝肾阴虚、脾肾阳虚等证型。
    【肝肾阴虚】
    1.临床表现  腰背酸痛,两

下一页
返回列表
返回首页
©2024 唐汉图书管理系统 电脑版
Powered by iwm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