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心理调摄
2012/10/18 8:07:29

  第三部分  心理调摄
  如何正确对待心力衰竭?
  尽管心力衰竭是各种心脏病发展到严重阶段的病症,但患者只要积极配合医生进行正规治疗,控制各种原发性心脏疾患,保持心情愉快、注意休息、预防感冒、避免暴饮暴食、精神刺激等不良诱因心力衰竭是可以得到缓解和长期控制的,同样可以提高生活质量,延长寿命。心力衰竭患者因紧张、焦虑、恐惧、精神忧郁、烦躁等引起的不
  良刺激可加重心脏负担,不利于疾病的康复,同时可诱发心力衰竭的
  反复发作。故健康的心理,对心力衰竭患者的康复是十分必要的。旦确诊为心力衰竭,患者不要恐惧、害怕,切莫将其视为“林中猛兽”,同时也不要掉以轻心。因为害怕可产生紧张恐惧感,加重心力衰竭;而满不在乎者,常常得不到及时治疗,错过了最佳时机,更甚者一边大把地吃着药,把希望寄托在药物、医生身上,一边又生猛海鲜照吃,烟照抽不误,这样又怎么能治好心力衰竭呢?那么得了心力衰竭后,应该注意些什么呢?首先应按医嘱定时服药;第二,避免过度劳累(包括体力、脑力)及精神紧张;第三,生活起居要有规律,饮食搭配合理,避免暴饮暴食;第四保证充足的睡眠及良好的情绪;第五,适当参加一些体育锻炼,避免保持同一个体位时间过长。
  为什么情绪激动、紧张、惊恐能诱发心力衰竭?
  情绪激动和紧张或受到惊吓时,可引起交感神经兴奋性增高。肾上腺髓质分泌增多,血液中儿茶酚胺含量增加。此时心跳加快、周围血管收缩血压升高、心肌耗氧量明显增加,从而加重心脏负担,而诱发心力衰竭。生活中有这样的例子:有患者因风湿性心脏病、心力衰竭入院,经治疗心力衰竭已纠正,医生已通知其可以次日出院。不巧的是,在当天下起大雨、雷电交加,患者此时非常惦念自己的孩子玲玲,她不断念叨:也不知玲玲上学带伞了没有?是不是被雨淋了?就在此时突然一声巨雷从天而降,坐在床上的这位患者被惊吓后,即突然觉得心慌、气短。脉搏加快,达到每分钟126次,经医生检查,判断患者再度出现了心力衰竭。这就是患者在紧张的情绪和被惊吓后,而再次诱发心力衰竭的实例。
  如何重视老年人心理卫生?
  这个问题首先要从老年人的心理活动变化特点来解决。老年人的生理变化与社会经验的积累,使其形成区别于青年、中年人的心理特点。感觉迟钝是老年人共有的心理特点之一。老年人由于视觉、听觉器官生理功能的衰退,视力下降,听力衰退,导致感觉迟钝。反应迟缓也是老年人的一个普遍的心理特点。由于生理原因致使老年人反应能力下降。老年人反应时间长,动作灵活性降低,稳定性、协调性差。老年人由于感觉迟钝与动作迟钝,所以活动能力差,适应能力也较低。因此老年人不宜从事运动量较大的工作。老年人个性心理特点明显。人的个性心理特点是在社会实践中形成的,如脾气性格、兴趣爱好比中、青年人显得个性化。因此,要尊重老年人的心理特点。另外,某些老人也会产生其他心理特性,如老朽感。他们感到“夕阳无限好,只是近黄昏”。因此悲观失望,情绪严重。但也有些老年人仍朝气蓬勃,奋发向上。不少老年人渴望能在有生之年为社会多做贡献。
  根据老年人的心理卫生特点,我们应该尊重老年人,让老年人感到自己对社会仍然有用,发挥老年人的特长,尽其所能。
  心脏病患者如何进行心理调养?
  (1)要科学地认识心脏病。首先要在医生帮助下了解心脏的结构与功能,心力衰竭形成的病因,以及常见的诱发因素,从而使患者对心力衰竭有正确的认识,进而清除那种“为何偏我得心力衰竭”的不正常心态,建立起一种能与疾病“和平共处”的正常心态,减轻不必要的思想压力,以预防心肌梗死、猝死等意外事件的发生。
  (2)

下一页
返回列表
返回首页
©2024 唐汉图书管理系统 电脑版
Powered by iwm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