痛、疟疾等。《医林纂要》载:“平肝,祛风,治痹,截疟。”
 
食疗保健作用
    草鱼药用始见于唐代的《本草拾遗》,但当时不是以草鱼之名收录,而是以鲩鱼之名见载。明《本草纲目》云:“鲩鱼,其形长身圆,肉厚而松,状类青鱼。有青鲩、白鲩二色,白者味胜。”李时珍评述鲩鱼能“平肝,治痹,截疟。治虚劳及风虚头痛,截久疟。其头蒸食尤良”。《金娥山房药录》写道:草鱼能治“风虚头痛、怔忡、健忘”。草鱼味甘,性温,有暖胃和中、祛风截疟等功效,主要用于治疗脾虚纳差、胃脘冷痛、风寒头痛等症。凡体虚气弱、食减羸瘦者,可作滋补食疗品。草鱼胆可治骨鲠及竹木刺喉。疮癣患者忌食草鱼。草鱼胆汁有毒,不宜滥用,且中毒后无特殊疗法,故不能吞食草鱼胆。
 
食疗应用
①治疗慢性胃炎。草鱼1条,去内脏及鳞,加生姜5片及其他调料煮食,宜经常食用。
②治疗高血压、眩晕、头痛。草鱼肉150克,洗净切片,葛根粉30克,加水适量共煮,煮成糊状时加少许盐调味,每日1剂,连食7日。
③治疗暴聋。草鱼胆1个。挤出胆汁,加入冰片少许,滴入耳中。
④治疗胃脘冷痛。草鱼1条,去内脏及鳞,加白豆蔻、砂仁各3克同煮,吃鱼喝汤。
⑤治疗伤风感冒、头痛、鼻塞、风寒湿痹。草鱼肉150克,姜片25克,米酒100毫升。半碗水煮沸后,放入鱼肉片、姜片及米酒共炖约30分钟,加盐调味,趁热食用,卧床盖被取微汗,每日2次,连食数日。
⑥治疗水火烫伤。刘寄奴(又名六月雪)研末,用量视伤部大小,以用3~4次为宜。草鱼胆汁用量以渗润药末为度。生盐若干(烫伤用盐少许,火伤用盐量约为药末的1/2)。将上述3味和匀,涂擦伤处,热度即降,痛即减轻,4~5日痊愈,效果明显。
⑦治疗由高血压、肝阳上亢引起的头痛及虚劳浮肿。冬瓜500克,草鱼250克。冬瓜去皮切薄片,鱼去内脏及鳞。鱼入油锅稍炸,加入料酒、冬瓜、盐、葱、姜、水,煮至鱼熟入味,即可食鱼喝汤。
⑧用于补中调胃、利水消肿、润肤美颜。草鱼1条(约500克),豆腐250克,青蒜10克,咸雪里蕻10克。鱼去鳞及内脏,切成3段。将雪里蕻洗净切小段。豆腐切成小方块,入油锅炸至金黄色。鱼入油锅稍煎,再加雪里蕻和调味品及水烧煮,煮至鱼熟,放入豆腐,改用小火焖烧几分钟,加入青蒜即可食用。
 
鲫 鱼
    性味归经 甘,平;入脾、胃、大肠经。
    功用主治 益气健脾,利水消肿,清热解毒,通脉下乳。适用于脾胃虚弱、纳少无力、痢疾、便血、淋症、痈肿、溃疡等。
    《医林纂要》载:“鲫鱼性和缓,能行水而不燥,能补脾而不濡。”《饮膳正要》载:“调中,益五脏。”《本草经疏》载:“鲫鱼入胃,治胃弱不下食;入大肠,治赤白久痢、肠痈。脾胃主肌肉,甘温能益脾生肌,故主诸疮久不瘥也。”
 
食疗保健作用
    中医认为,鲫鱼味甘,性温,有益气健脾、利尿消肿、清热解毒、通络下乳等功效。《日
华子本草》中说:鲫鱼能“温中下气,补不足;鲙疗肠癖水谷不调……治肠风血痢”。《唐本草》中说:鲫鱼“和莼作羹,主胃弱不下食;作鲙,主久赤白痢”。《本草拾遗》中说:鲫鱼“主虚羸,熟煮食之,主五痔”。《滇南本草》中说:鲫鱼“和五脏,通血脉,消积”。鲫鱼可用于治疗食欲不振、消化不良、呕吐、乳少、痢疾、便血、水肿、溃疡等病症,对于产后、手术后、病后体质虚弱者,也有滋补作用。
    现代分析表明,鲫鱼的蛋白质含有人体所需的各种氨基酸。鲫鱼肉含有很多水溶性蛋白质和蛋白酶,易于人体吸收。鲫鱼的鱼油中含有丰富的维生素A和不饱和脂肪酸,食用鲫鱼也可起到预

下一页 上一页
返回列表
返回首页
©2024 唐汉图书管理系统 电脑版
Powered by iwm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