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支气管哮喘
2012/6/19 16:54:45

    支气管哮喘简称哮喘,是由嗜酸性粒细胞、肥大细胞和T淋巴细胞等多种炎症细胞参与的气道慢性炎症,这种炎症使易感者对各种激发因子具有气道高反应性并引起气道缩窄。其临床特点为发作性胸闷、咳嗽,大多呈带有哮鸣音的呼气性呼吸困难,可自行或经治疗后缓解,易反复发作,多在夜间和凌晨发生。全世界约有1.6亿哮喘患者,我国哮喘的患病率约为1%~4%,而且近年来有增加的趋势,儿童可达3%0但由于气候环境、生活条件和职业因素等不同,各地患病率不尽一致,有报道高达5.29%.本病可发生于任何年龄,但半数以上在12岁前起病。哮喘患儿中,约有70%起病于3岁前。好发于秋冬季节,寒冷地带高于温暖地区。若长期反复发作可并发慢性支气管炎和肺气肿,甚至肺心病。本病分型为过敏型支气管哮喘、感染型支气管哮喘、混合型支气管哮喘;分期为发作期、缓解期;病情程度分为轻度、中度、重度、危重。本病一般属于中医学“哮病”、“哮喘”、“哮吼”等范畴。
 
 
【中医经验集成】
   
(一)辨证论治
   
1.冷哮(发作期)
    (1)主症  呼吸短促,喉中哮鸣有声,胸膈满闷如塞,咳痰稀白,面色晦滞带青,口不渴,或喜热饮,天冷或受寒易发,形寒怕冷,或有恶寒、发热.身痛。舌质淡,苔白滑,脉浮紧。
    (2)处方射干、炙麻黄、制半夏、紫菀、款冬花各10g,干姜、五味子各9g,细辛、甘草各5g,大枣5枚。若痰涌喘逆不得平卧者,加葶苈子泻肺涤痰,或合用三子养亲;若痰稠黏胶固难出,哮喘持续难平者,加猪牙皂、炒白芥子豁痰利窍以平喘;若外寒内饮明显者,可用小青龙汤化裁;若病久阳虚,发作频繁,喉中痰鸣,声低息微,咳痰清稀,面色苍白,汗出肢冷,舌淡苔白,脉沉细者,当温阳益气补虚,降气化痰,标本同治,用苏子降气汤加减。
    (3)方法每日1剂,水煎取汁,分次服用。
   
2.热哮(发作期)
    (1)主症气粗息涌,喉中哮鸣,胸闷胁胀,咳呛阵作,咳痰色黄或白,黏稠,咳吐不利,烦闷不安,汗出,面赤,口苦,口渴喜饮。舌质红,苔黄腻,脉弦滑或滑数。
    (2)处方炙麻黄、杏仁、桑白皮、黄芩、紫苏子、法夏、款冬花、桃仁各10g,白果、甘草各6g,地龙、瓜蒌各15g,鱼腥草、生石膏各30g.若热盛伤阴者,加沙参、麦冬、天花粉、芦根;若肾虚气逆者,加地黄、山萸肉、胡桃肉;若腑气不通者,加大黄、葶苈子;若为风寒外束,痰热内盛之“寒包火”证,症见喉中哮鸣,喘促,不能平卧,咳痰黄稠难出,烦躁,口渴,兼恶寒、发热、身痛等,可选用大青龙汤或越婢加半夏汤加减。
    (3)方法  每日l剂,水煎取汁,分次服用。
   
3.风哮(发作期)
    (1)主症  咳嗽频急,呼吸急促,喉中哮鸣,不能平卧,咳痰量少或无痰,止如常人,发前多有鼻痒、喷嚏、咽痒、咳嗽等。舌淡苔白,脉浮紧。
    (2)处方炙麻黄、蝉衣各6g,白芍、僵蚕、白果、紫菀、款冬花各10g,地龙、杏仁、紫苏子各15g.若胸闷明显者,可加瓜蒌、薤白;若鼻塞流涕者,加荆芥、防风、苍耳子、辛夷;有热象者,加黄芩;痰多者,加葶苈子。
    (3)方法  每日l剂,水煎取汁,分次服用。
   
4.痰哮(发作期)
    (1)主症  咳喘痰鸣如曳锯,胸部满闷,不能平卧,发作时无痰或少痰,痰黏难咯,发作后痰多咳嗽,痰出而哮喘缓解。舌苔厚浊或滑腻,脉滑实或弦。
    (2’)处方紫苏子、白芥子、莱菔子、葶苈子、石菖蒲、全瓜萎各15g,厚朴、炙麻黄、杏仁、法夏、僵蚕各10g,青皮、橘红、沉香各6g.痰少气粗便秘者,加桑白皮、地龙;苔白厚腻,口黏脘腹胀满者,加苍术;如一发即痰吐不绝者,可加皂角。必要时可加大黄、芒硝以通腑泻肺,同时配服鲜竹沥水。
    (3)方法  每日1剂,水煎取汁,分次服

下一页
返回列表
返回首页
©2024 唐汉图书管理系统 电脑版
Powered by iwm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