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慢性支气管炎
2012/6/19 15:35:21

    慢性支气管炎简称慢支,是指气管、支气管黏膜及其周围组织的慢性非特异性炎症。本病在我国为常见多发病之一,发病年龄多在40岁以上。随着年龄的增长,患病率逐渐增加,50岁以上患病率高达15%或更多,吸烟患者明显高于不吸烟者,常于气候变冷时反复发作。近年来,随着医疗条件的不断改善,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本病似有逐年下降的趋势,发病率约为3.2%。初期症状轻浅而不易引起重视,待病变持续进展并发展成为慢性阻塞性肺气肿以至肺原性心脏病时,治疗效果往往欠佳。本病分型为单纯型慢性支气管炎、喘息型慢性支气管炎;分期为急性发作期、慢性迁延期、临床缓解期。本病一般属中医学“咳嗽”、“喘证”、“痰饮”等范畴。
 
 
【中医经验集成】
 
(一)辨证论治
   
1.风寒犯肺(实证)
    (1)主症恶寒背冷,头痛鼻塞,咳嗽喘急痰多,痰稀白或为白色泡沫样痰,易咯出。舌稍淡红,苔薄白,脉浮紧。
    (2)处方炙麻黄、桂枝各6g,细辛3g,半夏、五味子、干姜、当归、甘草各9g,白芍、紫菀各10g.
    (3)方法每日1剂,水煎取汁,分次服用。
   
2.外感风热(实证)
    (1)主症咳嗽,咽痛喉燥,咳痰不爽,痰黏稠或稠黄,常伴鼻流黄涕、口渴、头痛、肢楚、恶风身热等表证。舌苔薄黄,脉浮或浮滑。
    (2)处方桑叶、杏仁、菊花各10g,薄荷(后下)8g,桔梗12g,白茅根1 5g.
    (3)方法每日1剂,水煎取汁,分次服用。
   
3.表寒里热(实证)
    (1)主症  喘逆上气,息粗,鼻翼翕动,咳引胸痛,咳而不爽,痰吐稠黏,伴有形寒、发热、烦闷、身痛、有汗或无汗、口渴。苔薄白或黄,舌质红,脉浮数。
    (2)处方麻黄、杏仁、黄芩、前胡各10g,生石膏15g,生甘草6g.
    (3)方法每日1剂,水煎取汁,分次服用。
   
4.痰热壅肺(实证)
    (l)主症  咳逆气急,痰多黄稠,不易略出,身热,胸闷,胸痛,咽痛口干,大便偏干,小便黄赤。舌质红,苔黄,脉滑数。
    (2)处方鱼腥草、败酱草、薏苡仁各30g,黄芩、杏仁各9g,茯苓、炒白术各12g,桑白皮、丹参各15g,桔梗、甘草各6g。
    (3)方法每日l剂,水煎取汁,分次服用。
   
5.痰湿阻肺(实证)
    (1)主症  咳嗽或喘促,痰多黏腻色白,气短,胸闷,纳呆,口黏不渴。苔厚腻,色白,脉滑。
    (2)处方桔梗、杏仁、枇杷叶、法半夏、紫菀、款冬花各10g,苏子、莱菔子各15g.
    (3)方法每日1剂,水煎取汁,分次服用。
   
6.肺气虚(虚证)
    (1)主症  咳嗽气短,声低无力,痰吐稀薄,神疲自汗,易感冒。舌淡,苔薄白,脉弱。
    (2)处方黄芪18g,白术、防风、紫菀、杏仁、半夏、陈皮各10g,甘草5g。
    (3)方法  每日l剂,水煎取汁,分次服用。
   
7.肺阴亏损(虚证)
    (1)主症  咳呛痰少质黏,烦热口干,咽喉不利,面潮红。舌质淡红,脉细数。
    (2)处方  沙参、麦冬、天花粉、玉竹、百合、桑叶各10g,甘草5g,扁豆15g.   
    (3)方法每日l剂,水煎取汁,分次服用。
   
8.脾虚湿盛(虚证)
    (1)主症  咳声重浊,咯吐黏痰,痰量较多,胸闷脘痞,口淡纳差,大便溏薄。舌胖淡,边有齿痕,苔白腻或白滑,脉沉弦。
    (2)处方茯苓、桂枝、苍术、白术、炙甘草、杏仁各9g,厚朴、陈皮、半夏、干姜各6g.
    (3)方法  每日l剂,水煎取汁,分次服用。
   
9.脾肾阳虚(虚证)
    (1)主症形寒肢冷,腰膝酸软,时而咳喘,喘气乏力,动则加剧,面色暗淡,便溏,纳少,形瘦,夜尿增多。舌淡胖或紫黯,苔白滑,脉沉弦细。
    (2)处方熟地15g,附子、干姜、白芥子各6g,当归、半夏、白芍、白术、茯苓、炙甘草、陈皮、补骨脂各10g。
    (3)方法每日1剂,水煎取汁,分

下一页
返回列表
返回首页
©2024 唐汉图书管理系统 电脑版
Powered by iwm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