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的“针灸外交”
2012/6/18 15:47:52

  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中华民族素以礼仪之邦而自豪,外交技巧也灵活多变。人们熟知的有“乒乓外交”、“熊猫外交”,甚至“茅台外交”。针灸作为一种外交手段在特定的历史时期产生过重要的作用,而且还有更广泛的后续国际影响[40].  遗憾的是,很少有史学者对这段历史进行深入的研究。
    在70年代特定的国际背景下,资本主义和社会主义两大阵营对立多年,各自宣传自己的制度优势,两边的民众没有直接接触和比较,几十年舆论之战不分伯仲。当资本主义客人首次来到社会主义中国访问时,主人要做的自然是向客人展示社会主义建设的成绩。很多经历过“文革”时代的人都还记得,当时全中国家喻户晓的”文化大革命”的丰硕成果主要有4项:氢弹和人造地球卫星发射成功;南京长江大桥建成通车;人工结晶合成牛胰岛素;成功研制针刺麻醉手术方法。
    种种迹象表明中国政府当年有计划地对外宣传针灸和针刺麻醉的研究成果,不仅仅是将针刺麻醉列为社会主义建设的成果,还有意地将针灸作为一种外交手段用来吸引西方人的注意,以便建立同各国的联系和交流。这当然同中国当时所处的封闭的国际环境,以及国内匮乏先进的现代科学技术有很大关系。为了冲破西方阵营的封锁,消除麦卡锡主义反共势力的影响,中国政府当时十分需要正面的舆论宣传,需要一个西方人可以接受的“宣传品”。
    中国人深知,对来自世界上科技最发达国家的美国客人来讲,大部分中国现代科技成果对他们并没有太大的吸引力。但针刺麻醉手术的现场表演的确能让美国客人震惊和心动,让客人们感到东方文化的神秘。在诸多”文化大革命”的丰硕成果中,也只有针刺麻醉最具有中国特色。此技术源于古老的中国针灸术,有大量的历史资料做背景,传统针刺能同现代西方医学结合使用,实属中国人独创发明。针刺麻醉通俗易懂,立竿见影,适合演示,足以吸引西方人的眼球,是最合适不过的“宣传品”了。此技术在当时并不是刚刚发明,而是已经有了十几年的历史,在中国各地医院的多种手术中取得成功,累计病例很多,只是出于“保密”考虑,中国从未对外正式公布。
    1971年7月18日新华社正式向全世界公布“中国针刺麻醉成功”,这一天成为中国现代针灸史上最重要的一天载人史册。411。有意思的是,就在同一天,《纽约时报》记者赖斯顿在北京协和医院接受了阑尾炎手术后的针灸治疗。后来发生的一系列事件表明,这可能是现代西方针灸史上最重要的一次针灸治疗,就是这次治疗点燃了西方针灸热的导火索。历史的事件竟然如此巧合,就像一切事情都是预先计划好了的一样,其中有没有刻意的安排,尚不得而知。
    有关中国的针灸外交还有很多历史资料可以佐证。据赖斯顿夫妇留下的文章和记录证实,他们刚到北京,中方接待就安排他们参观了一家医院的针灸科,赖斯顿还将他在针灸治疗室里同一位女医生的照片发表在《纽约时报》上,背景是挂在墙上的针灸经络穴位图。显然,这是中国最早的针灸外交尝试。
    如本书前文所述,赖斯顿在北京因病住院期间,周总理专程到协和医院探望了他。第一次见面,周总理就对他提到了针灸,说针灸会帮助他康复。周总理一直对中西医结合成果十分关心,曾多次亲自过问针刺针麻研究。由此可见,周总理对赖斯顿接受针灸治疗和对针灸有兴趣的情况十分了解,中国的针灸外交此时无疑已经开始了。
    中国的“针灸外交”不但震撼了西方客人,也引起了海外华裔人士的极大兴趣。诺贝尔获得者杨振宁博士是最早应邀访华的美国华裔科学家之一。同赖斯顿一样,他也是于尼克松总统访华之前就到了中国,被安排到各地参观访问。杨振宁博士回到

下一页
返回列表
返回首页
©2024 唐汉图书管理系统 电脑版
Powered by iwm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