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节 中医治未病的源流
2012/2/28 13:52:17

 
  “治未病”是中医学的一大特色和优势,是中医学理论体系中最具影响的理论之一,它根植于中国文化的“肥沃土壤”。几千年来,“治未病”思想经历了萌芽、形成、发展、成熟四个历史阶段,对人民群众的卫生保健活动有着重要的指导意义。
 
    一、萌芽
 
    中医学中许多基本理论,如阴阳学说、精气学说、五行学说等都源于古代哲学思想,“治未病”这种防患于未然的预防医学思想也不例外,其形成同样离不开中国传统哲学理论。 “治未病”的萌芽,最早可追溯至殷商时代,《商书·说命》日:“唯事事,乃其有备,有备无患。”说明当时人们已认识到预防的重要性。
 
    春秋战国时期,“有备无患”的思想进一步得到发展,如《左传.襄公十一年》中说:“书曰:‘居安思危’。思则有备,有备无患。”《管子·牧民》亦曰:‘‘唯有道者能备患于未
 
形也,故祸不萌。”这种避祸防患的观念既而影响到医学界,开始有医家意识到疾病应早发
 
现、早治疗。例如,《史记·扁鹊仓公列传》载扁鹊对齐桓公望色诊病,“君有疾在腠理,不
 
治将深”、“君有疾在血脉,不治恐深”、“君有疾在肠胃问,不治将深”等。故《淮南子.人
 
间训》曰:“人皆轻小害易微之事以多悔,虽至而后忧也,是犹病者已倦(倦,剧也)而索良医也,虽有扁鹊、俞跗之巧,犹不能生也。”《国语·楚语下》亦云:“夫谁无疾眚,能者早除之……为之关筲藩篱而远备闲之,犹恐其至也,是之为日惕。若召而近之,死无日矣。”强调了疾病早期治疗,防止传变的重要性。这些朴素而原始的防患于未然的思想,虽未形成
 
系统的医学理论,然观其主旨,实为“治未病”概念之滥觞。
 
    这一时期,对“治未病”概念形成影响较大的,当属《易经》、《道德经》、《庄子》、《孙
 
子兵法》、《淮南子》等各思想流派。《易经·既济卦》日:“既济:亨,小利贞。初吉终乱。”既济卦是离(火)下坎(水)上,水在火上象。孔子在《易传·象》中解释此卦说:“水在火上,既济。君子以思患而预防之。”也就是防在于预,预在于思,其目标是“患”,充分反映了
 
防患于未然的预防思想。《道德经》第六十四章亦日:“其安易持,其未兆易谋,其脆易泮,其微易散。为之于未有,治之于未乱。”告诫人们事物在萌芽阶段易于被消灭,所以要居安思危,及时发现变化的征兆和苗头,采取相应的措施,形象地论述了“治之于未乱’’的道理。应用于医学方面即《道德经》第七十一章提出的“以其病病,是以不病。”若时常害怕生病而先作预防,就可以避免疾病为害。《庄子·盗跖》云:“丘,所谓无病自灸也。,’可见当时人们已经用灸法来防病保健了。《孙子兵法》是我国现存最早的一部军事著作,就其哲学思想的内涵来看,也包含有许多“治未病”的思想,如《孙子兵法·九变》日:“用兵之法,无恃其不来,恃吾有以待也;无恃其不攻,恃吾有所不可攻也。”体现了兵家“有备无患”的战略指导思想。《淮南子》则主张“治无病之病”,指出“良医者,常治无病之病,故无病。圣人者,常治无患之患,故无患也。”这些都为治未病思想的形成奠定了基础。
 
    二、形成
 
  “治未病”概念的提出,首见于《黄帝内经》,书中有三处直接提及“治未病”。归纳起
 
来大致有四层

下一页
返回列表
返回首页
©2024 唐汉图书管理系统 电脑版
Powered by iwm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