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培之进京
2012/2/9 18:39:01

    清朝光绪六年六月初七日皇上圣谕:慈禧太后生病,圣躬欠安,已经数月有余了。经太医院御医多方调理,病情尚未安好。着外省官员寻求岐黄脉理精细者征召进京,但一时找不到这种人。光绪帝下旨:“命各府尹、督抚等,派人详细寻访,如知有其人.其医理可靠者,无论是士民还是官绅,立即派人送来京城,由内务府大臣率同太医院院官详加察看之后,再奏明朝廷。由江苏等省派资送人,即乘坐轮船速来京城。一定要快要迅速.钦此。”
    江苏巡抚大臣吴元炳遵旨:慈禧太后圣躬欠安,已延医数月.到现在因病未见好。然非真知灼见,访不到医理可靠之人,臣等人亦不敢保送。巡抚大臣吴元炳因知武进县孟河镇地方职员马培之医道精良,遐迩闻名,各地方百姓找马培之就诊的人,往往目不暇接。临症既属繁多,脉理日益纯熟。地方官员和名流前去马培之试其医技,都是应手而愈,可见马培之看病的确是很有成效的。随即具函札,命该县雇备船只,亲临降诣马培之寓所,面为延请。
    兹据藩司详以该职员马培之深明大义,接阅巡抚大臣吴元炳的函,慨允。马培之立即简单打点行装,当场就说道:草莽之士。罔知仪节,且逾六旬,手战腿弱,运动未能自如,拜跪慈禧太后恐难合度。其子直隶候补同知马翊廷,亦素知医,拟携其子带入京城。
    1880年8月11日(农历七月初六),马培之带着四儿紫辉和陈、钱二仆人午后出发,先坐轿至石桥下舟到常州,向钱伯声太守和申宜轩知府辞行;初八傍晚乘船到苏州,吴大征中丞设宴饯行,伴送太监忠心一同前往;再从苏州乘船于十三日早晨到上海:十五日黎明登丰顺轮入上海,十七日中午到天津;十八日到京城后由忠心太监陪同进城,谒见了李鸿章.李鸿章很客气,谢过马培之治好他四弟妇的病,马培之因为慈禧太后看病心急,没有多谈,当时就乘车八十里路晚宿蔡村;二十日下午抵达北京崇文门;二十一日同大儿子翊廷一起先后拜访了皇室大臣及亲戚好友.如广绍彭、翁叔平两尚书,常州同乡盛宣怀以及吴江沈相国等人。二十四日忠太监通知马培之住内城贤良寺,二十五日在外朝房会见了几位皇公近臣,和一些侍郎、内务大臣及御医薛福辰、汪守正等重要人物。还荐次拜访了同治、光绪两个皇帝的老师翁同稣以及太医院院判李卓轩,又从李处了解到不少慈禧太后的病况。二十六早晨马培之才正式进宫为慈禧太后看病。
    慈禧太后不但是位垂帘听政和幕后执政的“女皇帝”.而且是位权倾一时较为骄横、娇贵的老佛爷,在封建社会中又有所谓的金龙玉体之尊,更不是任何人可以接近得。按照中医药治病的诊疗诊断的方法,对病人看病时不外乎望、闻、问、切。慈禧太后一直都是靠垂帘听政的,怎么能看到和捉摸得到慈禧太后的神色及肌肤呢?另外在京城皇宫殿里面早已充满了各种花草的燃香,也就无法闻到病人的呼吸之气。况且慈禧太后又是金口难开,马培之看病时不能面对面的正视一下,只是隔着帘子正襟危坐,也不敢多问一句,怕得罪了慈禧太后凤颜不悦招来杀身之祸。因此这望、闻、问、切看病的…套方法根本就无法谈起。而当时的马培之是得到圣旨进京与慈禧太后看病的这一诏书以后.心里就一直不踏实,老有诚惶诚恐之感。在封建社会里,因为到京城万一治不好慈禧太后的病,她不高兴了凤颜不悦,说不定就带来杀头和要办死罪以及满门抄斩的结果。
    因此他在来京之前变卖了家中田产,并全部兑换成白银和铸成黄金以尽其所用,作为进京城后为慈禧太后看病时的活动费用。当他贿赂和买通了朝廷太监,才知道慈禧太后龙体欠佳得病的真实情况。
    太医院院判李卓轩说,慈禧太后的主要病征是月经不调.有时还便血,虚热时发,背心忽寒忽热,夜不安寝,有时头眩胸肋作痛,腰酸肢倦,谷食不甘,吭嗓作干,喉间有五味之气.口中甜酸之味最为明显。加上慈禧太

下一页
返回列表
返回首页
©2024 唐汉图书管理系统 电脑版
Powered by iwm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