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2012/2/6 21:24:00
  有一则小故事,说的是一人学医十余年,却很少有人找他治病。他的妻子问他:“你经常说自己的医术十分了得,可为什么就是没人找你治病?”他回答道:“这怎么能怪我呢!这些病人从来不按照书本上所写的去生病,这叫我如何是好?”就这样的话题也的确困惑过不少的从医者,这也就说明了一个问题.从医者不仅要有丰富的学识,而且还必须具备较高的”磨性”。    学识可以从书本中去获得,而悟性则是在书本中得不到、学不来的。这悟性就是所谓“灵感”,灵感一通,则可以随机应变。任凭疾病错综复杂,变化万千,只要医家凭自己渊博的学识,再加上高超的悟性和灵感,总会从复杂纷纭的病情当中寻找出最佳的解决方案。    人们常说:“中医看人;西医看门。”难怪眼下全国有许多中医院都不是很景气,其根本原因就是缺少有悟性的中医.而看西医者,只求门第高,设备全就够了。培养有悟性的中医.关键在于培养能够举一反三、触类旁通的睿智,不是死记教科书上的文字,而是要如何灵活地运用这些文字的实际意义。这就是培养高素质中医人才的重要条件。    有人说中医是一门艺术,那中医到底是不是“艺术”呢?笔者认为:首先,中医不是艺术。艺术是美学范畴,其终极目的是创造美.医学是研究人体生命,以健康为目的,二者当然不是一回事。其次,中医确实比西医具有“艺术性”,使人产生“中医是艺术”的错觉。这是因为:    疗效神奇。在古代和现代的医籍、医案、医话和传说中,有大量关于疗效的描述,往往是久治不愈或必死的人,经主人公施治后“霍然而愈”、“效如桴鼓”,起码也是“一剂知,二剂愈”,甚至“世人皆以扁鹊能生死人”,等等。疗效神奇,出人意料,给人以艺术享受。  .    诊治方法多样。中医诊治方法、技术多种多样,不同的医生对同一患者可能治法用药不同,或者同一医生对不同患者却使用相同的方法,千姿百态,甚至是千奇百怪。患者有症状,但化验、CT检查不出来,老先生摸脉望舌,甚至一看神色,便知病之所在:经西医常规治疗花费许多钱、许多时间治不好,也许中医的一张小偏方、一两次针灸、一两味草药代茶、外洗……就好了。因为有不同、有变化,不是千篇一律,就有了艺术感。    学习过程。传统艺术的学习大多是这样:初学容易,可以自学,但登堂入室则很难,越深入越不容易。要想学好,一要下苦功,二要有悟性,最好还要有名师指点。进了门,就讲究“功力”,而“功力”要在实践中日积月累,不是靠聪明和老师教就能解决的。学中医也是如此,没有长期的临床磨砺难成大家,所以中医与艺术家都是“越老越吃香”。    其次.因为历史上文人比较有条件多读、读懂医学典籍,所谓“秀才学医。笼里抓鸡”,所以古代名医大多半儒半医、亦儒亦医,他们的文字除了论述医药,文采也好,读之除了获取医学知识还能给人以阅读的享受;过去处方用毛笔,一些中医书法好(如傅青主),医案、处方具有书法美……如此等等,都可使人在面对中医时联想到艺术。    如果说西医对付疾病的思维是“战争模式”,那么,中医对付疾病的思维就是“和平模式”。中医的主导思想是平衡调节与扶正祛邪,通过调节人体自身的免疫力,使体内失衡的状态恢复平衡。中医把人视为一个生命整体,而非可以任意拆卸的“机器”.这是符合生命的基本规律的,也是和西医最大的区别。尤其是在治疗慢性病、疑难病领域,中医具有无可比拟的独特优势。    西医好比公路上跑的汽车;中医好比小毛驴上山。汽车走不了的道小毛驴能走。两者都是运输工具,目的相同而方法不同.两者的结构不同故功能也不尽同。小毛驴还能在公路上走一走,汽车倒是上不了小山道。    中医之所以数千年而不衰,正是源于其显著确切的疗效。事实上,中医的疗效并非来自实验室的小白鼠,而

下一页
返回列表
返回首页
©2024 唐汉图书管理系统 电脑版
Powered by iwm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