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3圈;最后自胸椎1至胸椎12两侧各刺2—3次。
  多采用中度刺激手法。治疗慢性支气管炎,首先在膻中、天突穴处叩打8次;接着沿气管两旁,自上而下各刺2—3次:自胸椎l至胸椎12两侧各刺2—3次;沿胸骨旁线两侧,自上而下各刺1~2次;沿乳房周围呈环形刺2—3次;最后沿腰椎两侧各刺2—3次。
  八、急性胃肠炎
  【治则】理气止痛。
  【取穴与部位】颌下、中脘、天枢、足三里、胸部、腰部。
  【操作方法】采用较重刺激手法。首先在天枢、足三里穴位叩打8次;接着沿下颌骨下缘;由下颌骨至颏下平行刺2~3次;自胸椎5~12两侧各刺2—3次;最后沿腰椎两侧各刺2~3次。发热者加刺合谷8次、大椎5次;腹痛甚者加刺手三里、内关5次;腹泻者加刺天枢6次。
  九、便秘
  【治则】和肠通便。
  【取穴与部位】肾俞、大肠俞、命门、阳关、上髑、次髑、腰部、骶部、下腹部。
  【操作方法】采用较重度刺激手法。首先在肾俞、大肠俞、命门、阳关穴位处叩打8次;接着沿腰椎两侧各刺2—3次:再沿着骶骨两侧各刺2—3次;最后由肚脐水平线向下至耻骨联合上缘,自上而下刺8—10次,横刺4~5次。
  十、遗尿
  【治则】温补肾阳,益气固涩。
  【取穴与部位】关元、中脘、大椎、百会、三阴交、足三里、天枢、中脘、神门。
  【操作方法】采用中度刺激手法。首先在中脘、大椎、三阴交穴位进行叩打8次;接着沿腰椎两侧各刺2—3次;最后由肚脐水平线向下至耻骨联合上缘自上而下刺8—12次;横刺4~5次。
  随症加减:伴有梦遗尿加刺神门、胸椎5~9两侧;伴有纳差、大便稀溏者加刺胸椎7-12两侧以及足三里、天枢。
  十一、头痛
  【治则】通经络,和气血。
  【取穴与部位】风池、太阳、大椎、足三里、内关、后颈部、胸部、头部、腰部、骶部、小腿内侧。
  【操作方法】多采用中度刺激手法,治疗外感头痛。
  首先在风池、太阳、大椎穴位叩打8次;接着在头顶部,呈网状刺l0次;自枕骨粗隆下方颈椎1至颈椎7两侧各刺2~3次;沿肋间隙由内向外、由外向内各刺2—5次;沿胸骨旁线两侧。自上而下各刺2—3次。
  采用中度刺激手法,治疗内伤头痛。首先在风池、内关、足三里穴处叩打8次;再自枕骨粗隆下方颈椎l至颈椎7两侧各刺3次;沿腰椎两侧各刺3次;最后沿骶骨两侧各刺3次。
  随症加减:前头及额痛加刺额部、印堂、合谷;偏头痛加刺后颈部;肩侧颞部加刺内关、外关;头顶痛加刺百会、后颈部、三阴交;全头痛加刺后颈部、腰部、骶部、足三里。
  十二、肩周炎
  【治则】舒筋活络,松解粘连,滑利关节。
  【取穴与部位】尺泽、少海、内关、曲池、手三里、颈椎5~7及胸椎1~4两侧,患部关节周围、上肢掌侧面及外侧。
  【操作方法】采用较重度刺激手法。首先在曲池、手三里穴位处叩打10次;再在颈椎5—7两侧各刺2—3次;自胸椎1~4两侧各刺2~3次;沿肩关节周围呈环形刺2~3次:肩胛冈上方刺2~3次;肩关节前缘,向下经肘窝到腕关节掌侧面刺3次,自三角肌下经上臂外侧桡侧刺3针。
  十三、冻伤
  【治则】活血消肿。
  【取穴与部位】内关、外关、合谷、足三里、颈椎4~7两侧、腰部、骶部、小腿内侧。
  【操作方法】采用中度刺激手法。冻伤在上肢的,首先在内关、外关、合谷穴处密刺10次;再自颈椎4-7两侧各刺4次。
  冻伤在下肢的,首先在足三里、小腿内侧密刺10次;再沿腰椎两侧各刺2~3次;从12肋下缘至髂嵴之间皮肤区域,自上而下刺4~6次;沿骶骨两侧各刺2—3次。
  【注意事项】若冻伤溃烂,可轻刺患部周围。
  十四、盆腔炎
  【治则】活血化瘀,理气止痛。
  【取穴与部位】肾俞、阳关、三阴交、期门、脊柱两侧、下腹部、腰部、骶部。
 

下一页 上一页
返回列表
返回首页
©2024 唐汉图书管理系统 电脑版
Powered by iwm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