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节 操作方法
2009/3/10 16:01:26

  一、体位
  患者俯卧,背部、腰部、骶尾部充分暴露。婴儿俯卧母体大腿前侧,头部稍高于骶尾部,母亲以左手托住婴儿右腋部,右手托住臀部,使婴儿下肢自然下垂。天气寒冷时,要注意室内保暖。
  二、操作方法
  医者站立或坐位于患者左侧或右侧,用双手掌上下推、擦,以皮肤温热、肌肉放松为度。然后,两手呈半握拳状,两手食指中节背紧抵脊旁。用双手拇、食指从患者尾骶部(长强穴)开始,将皮肤轻轻捏起,两手交替进行,随推随捏,随捏随进,一直捏到大椎为止。从腰骶部开始,向上每一椎体,就要利用双手的腕力,提捏一次。
  在临床治疗中,捏脊手法有“补”“泻”“平补平泻”之分。“补法”从长强穴捏至大椎,3~5次,手法要求轻柔、缓慢。
  “泻法”:三趟均从“大椎”开始,与“补法”的方向恰好相反。捏第一趟时,一直走通,无须做提的动作;第二三趟仍隔三至五手,以及在“至阳”穴处外提一次,然后重按“肾俞”8~10秒钟,两手收住。“平补平泻”:第一趟从“长强”起至“大椎”止,第二趟从“大椎”起至“长强”止,第三趟又从“长强”起至“大椎,止,然后按揉“肾俞”8—10秒钟,外分收手。
  附注:七节骨(长强至命门穴),上推为补,下推为泻。
  捏脊原则是:虚则补之,实则泻之,虚实难辨,平补平泻。

返回列表
返回首页
©2024 唐汉图书管理系统 电脑版
Powered by iwm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