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络止痛之效。用于腰腿酸痛、肩背酸痛、外感头痛、肢体麻木、肌肉痉挛等症。
  十、压法
  用手掌或拳头按于患部脉络上,用力向下按压。有单掌压法、双掌压法、双拳压法、驼鞍式压法等(图2-22)。  图2-22 压法
  压法适用于腰背四肢及臀部。具有疏通经络、活血止痛、舒展肌筋、解痉止痛等作用。可治疗腰背酸胀沉紧、腰椎间盘突出症、梨状肌综合征、腓肠肌痉挛、岔气等症。
  十一、滚法
  握拳,用手背掌指关节 突出部位着力,在患部进行前后不停的旋转滚动。有单拳滚动、双拳滚法、滚压法、滚揉法(图2-23)。  图2-23 滚法
  滚法适用于腰背、臀、四肢等肌肉丰厚部位。具有通经活络、行气活血、缓解疼痛、滑利关节、祛风散寒等作用。可治疗风湿酸痛、肢体麻木、瘫痪、软组织损伤引起的功能障碍等症。
 十二、掐法
  拇指尖与中指尖相对,掐住某一脉位不动,并逐渐加大用力,使之产生酸胀或麻木感(图2-24)。  图2-24 掐腓内脉
  掐法具有通经活血、祛风散寒、兴奋神经等作用,防治头昏、头痛、半身不遂、肢体麻木、肌肉酸痛等症。
  十三、推法
  用一手或双手拇指外展,其他四指并拢呈八字形分开,平按于患部或脉位处,用力向前推动。一般由患肢上方向下方推,有腰背顺推法、八字分推法和下肢推法(图2-25)。    图2-25 推法    推法常用于腰背部及下肢部,具有疏筋活络、舒筋理肌、调和营卫、通络止痛等作用。
  可治疗腰背疾患及下肢麻木、坐骨神经痛等症。
  十四、扳法
  扳法是使脊柱沿纵轴方向扭转的一种手法,有侧扳法、斜扳法、扳肩法、扳腿法等(图2—26)。  图2—26 扳法    扳法具有通利关节、舒筋活络、捺正肌筋、整复错缝、消炎止痛等作用。主要用于脊柱关节。治疗胸椎部扭挫伤、腰椎扭挫伤、腰椎间盘突出症、腰椎管狭窄症、骶髂关节错位等症。
  十五、抖法
  用双手握住患肢远端,用力牵拉,同时进行抖动,使患肢呈波纹状起伏抖动。有上肢抖法和下肢抖法(图2—27)。  图2—27 抖法
  抖法主要适用于四肢,具有滑利关节、松解粘连、放松肌筋、消除疲劳、调理气血等作用。治疗腰腿痛、肢体麻木、肩周炎、局部粘连、骨质增生等症。
  十六、抓法
  双手拇指张开,其余四指并拢屈曲与掌根相对,抓住患肢两侧的肌肉,双手交替进行,边抓、边放、边向下移动(图2-28)。  图2-28 抓法
  抓法多用于四肢部。具有通经活络、调和阴阳、祛风散寒、解痉止痛等作用。可治疗肩背酸痛、四肢酸痛、肌肉麻木、坐骨神经痛等症。
  十七、摇法
  使关节作被动环转活动。按其部位分为颈部摇法、摇肩法、摇髋法、摇腕法、摇踝法、摇指(趾)法、腰骶部滚摇法等(图2-29)。    图2-29 摇法
  摇法具有松解粘连、滑利关节、解痉止痛等作用,主要防治颈椎病、落枕、肩周炎、髋关节疼痛、腕、踝关节扭挫伤及功能障碍等。
  十八、挟法
  是对患者的肢体进行挟持的一种方法,分为上肢挟法和下肢挟法(图2-30)。  图2-30 挟法
  挟法具有松解粘连、理筋整复、纠正错缝等作用,主要防治关节脱臼和其他损伤。
  十九、引法(引伸法)
  牵拉患肢远端,引导其伸展。主要是用于上肢,如前屈引伸法、后背引伸法、抬举引伸法(图2-31)。    图2-31 引法
  引法的作用是松解粘连、活血消肿、通经止痛,主要防治肩关节功能障碍。  
  二十、拔法(拔伸法)  
  固定肢体或关节的一端,牵拉另一端,借牵拉的力量将挛缩的关节筋腱拉开。有肩关节拔伸法、肘关节拔伸法、拔趾(指)法等(图2-32)。    图2-32 拨法
  拔法可松解粘连、舒筋通络、纠正错缝,多用于四肢,以防治关节的扭伤、挫伤及错位。
  二十一、折法(曲折法)

下一页 上一页
返回列表
返回首页
©2024 唐汉图书管理系统 电脑版
Powered by iwm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