痛风的症状、治疗及预防
2009/1/9 10:10:03

    痛风是长期嘌呤代谢障碍、血尿酸增高引起的疾病。嘌呤广泛存在于各种食物中,经人体的新陈代谢生成尿酸。如果由于某种原因,人体生成的尿酸过多或者排除过少,滞留在血液中的尿酸就会增多,出现一系列痛风症状。痛风患者的血液中尿酸过多,尿酸结晶便会在关节、肾脏、心脏等部位沉积,引起这些组织和器官的损害。
    (1)痛风的症状
    在临床上,痛风病的初期表现为单纯的血中尿酸增高,而无其他特殊症状,所以不易被人们发现,当血尿酸长期在关节组织及肾脏内沉积,并且达到一定的浓度时,就会造成炎症损害,病人会出现关节炎痛、肾绞痛或血尿等症状。
    特别是痛风性关节炎发作,往往是急性和突然的,患者大多夜间因关节疼痛惊醒,痛如刀割,关节局部红肿、充血、并有压痛,不能盖被或热敷,以脚趾处关节痛最常见。疼痛在24小时内达到高潮,并伴有局部皮肤脱屑和瘙痒,以后逐渐消退而完全恢复。可伴有不同程度的发热、头痛、周身不适、食欲减退症状。而痛风性肾病的损害过程十分缓慢,肾功能可多年维持正常,随着病情的发展,肾功能逐渐减退以至衰竭,这也是痛风死亡的主要原因。 
    (2)痛风的治疗 
    治疗痛风的原则:合理的饮食控制;充足的水分摄人;规律的生活方式;适当的体育活动;有效的药物治疗;定期的健康检查。 
    痛风的一般治疗:食用低嘌呤低脂肪饮食、多饮水、戒除烟酒,坚持适当的体育锻炼、控制体重避免肥胖、定期检查等。 
    临床治疗痛风一般要求达到以下目的:尽快终止急性关节炎发作;防止止关节炎复发;纠正高尿酸血症,防止因尿酸盐沉积于肾脏、关节等引起的并发症;防止肾脏的尿酸结晶石形成;预防和治疗糖尿病、肥胖、高血压、血脂异常等并发症。在临床上,要根据不同病期的病情进行针对性处理,选择最佳治疗方案。
    (3)痛风的预防
    痛风的发生除与遗传、年龄等有关外,还与环境因素密切相关,如饮食习惯、营养状况、工作及生活条件、体力活动、职业等。前者属不能改变的因素,后者则可以通过个人努力加以调整,即通过改变这些环境因素来减少痛风的发生。主要是养成健康的饮食习惯,保持体液的酸碱平衡,减少体内尿酸的生成,多素少荤,始终保持体液的弱“碱”性,多饮水。节假日期间,不可暴饮暴食,避免营养过剩及肥胖,保持理想体重。戒除吸烟、酗酒等不良嗜好。注意劳逸结合,长期从事脑力劳动者,每日应参加一定的体力活动,使脑力活动和体力活动交替进行,并持之以恒。合理安排生活。生活要有规律及节制,同时培养乐观主义精神,经常_参加文娱及体育活动。定期体检。体检对预防痛风非常重要,尤其是40岁以上者或肥胖者,应每年做一次体检,以早期发现高尿酸血症,防止向痛风发展。
体检指南
    肥胖者、糖尿病者、嗜酒者、30~50岁的脑力劳动者、经常暴饮暴食者都容易患痛风。痛风最中药的发病因素之一是营养过剩。大多数痛风患者都有高热量、高蛋白、高脂肪的饮食习惯。

返回列表
返回首页
©2024 唐汉图书管理系统 电脑版
Powered by iwm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