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好,游客 登录 注册 搜索
背景:
阅读新闻

(十六)皮肤科疾病

[日期:2009-01-12] 来源:唐汉中医药网  作者:未知 [字体: ]

  1.丹霉

    是由溶血性链球菌侵入人体皮肤或黏膜淋巴管所引起的淋巴管和淋巴管周围的急性炎症,亦可由血行感染引起。发病急剧,常先有畏寒、发热、头痛等全身症状,继而患部皮肤出现水肿性红斑,边界清楚,表面灼热紧张,迅速向四周扩展,严重时皮损处可出现大疱,自觉灼热疼痛。

    (1)外周血白细胞(WBC)检查:白细胞数增高,中性粒细胞(N)百分比也可增高。

    (2)血沉(ESR)测定:可加快。

    (3)抗链球菌溶血素“O”(抗“O”)测定:值可增高。

    2.皮肤结核

    是一种慢性皮肤病,由结核杆菌直接侵入皮肤或由于人体内部器官或皮肤深部组织结核病灶中的结核杆菌经淋巴管或血行播散到皮肤而发病。有寻常狼疮(最常见)、瘰疬性皮肤结核、疣状皮肤结核、硬节性红斑、丘疹坏死性结核等,局部表现不同。

    (1)旧结核菌素(OT)及结核菌素纯蛋白衍化物(PPD)试验:可为阳性,有确定诊断意义。

    (2)皮损玻片法压诊:呈淡黄色、黄褐色或苹果酱色,即“苹果酱结节”,为寻常性狼疮的特征性诊断之一。

    (3)皮损处组织涂片检查:可找到结核杆菌;病理表现为结核性肉芽肿。两者均可作为确诊依据。

    3.麻风

    由麻风杆菌引起的慢性传染病。可分为结核样型麻风、界线类偏结核样型麻风、中间界线类麻风、界线类偏瘤型麻风、瘤型麻风及未定类麻风等,表现不同。

    (1)麻风杆菌检查:结核样型麻风为阴性;界线类偏结核样型麻风为阴性或弱阳性;中间界线类麻风为中等阳性,界线类偏瘤型为中等阳性以上,瘤型麻风为强阳性,未定类麻风多数为阴性而少数为弱阳性。

    (2)血清麻风杆菌抗体测定:以瘤型麻风的阳性率与抗体滴度为最高,瘤型与界线类麻风的阳性率几乎达100%,结核样型麻风约60%为阳性。

    4.头癣

    它是由皮肤癣菌感染头皮及毛发引起的疾病,多在儿童中流行。根据其致病菌及临床表现不同,可分为黄癣(中医称肥疮、粘疮,堆砂瘌痢)、白癣(中医称白秃疮)、黑点癣(中西医病名相同)、脓癣(中医称赤疮)。临床上根据头部皮损的形态特点,如白癣和黑点癣有鳞屑斑,黄癣有典型的黄癣痂,脓癣主要表现为毛囊化脓性感染,可予以鉴别诊断。

    (1)皮损物检查:黄癣病发,直接镜检可见发内菌丝、孢子及气泡;黄癣痂内充满孢子和鹿角状菌丝,菌丝长短不一,弯弯曲曲形如鹿角。白癣病发,可见发外密集排列的圆形小孢子,有时可见发内较细的菌丝。黑癣病发,可见发内成串排列或呈链状的孢子。脓癣为发外形感染,发外有圆形孢子,发内可见菌丝。

    (2)皮损物真菌培养:培养出真菌,可确定菌种及诊断。

    (3)滤过紫外线灯检查:黄癣病发,呈暗绿色荧光;白癣病发,为亮绿色荧光;黑点癣,紫外线灯检测,多无荧光。

    5.糠秕孢子菌毛囊炎

    它是由圆形或卵圆形糠秕孢子菌引起的毛囊炎症性皮肤病,多见于中青年。皮损为米粒大到绿豆大的毛囊性红色丘疹或毛囊性小脓疱,散在对称性分布,好发于胸、背、颈部,经过慢性,一般自觉症状不明显。

    (1)分泌物检查:鳞屑、脓液直接镜检或墨汁染色镜检,可见圆形孢子和短菌丝。

    (2)组织病理检查:PAS染色,在扩大的毛囊口及毛囊的漏斗部,可见成堆的圆形或卵圆形孢子,并呈紫红色,有助于诊断。

    6.手、足、口病

    它是由柯萨奇病毒感染引起的急性传染性疾病,多见于5岁以下儿童,多在夏、秋季流行。发病前有低热、腹痛、食欲减退等前驱症状,皮损好发于口腔、手、足,主要分布于掌跖、指(趾)甲的周围及足跟侧缘,口腔见于颊部、齿龈、硬腭及舌面,皮损为针尖至粟粒大水疱散在分布,口腔为疼痛性小水疱,但很快破溃形成浅溃疡,通常1周左右痊愈。

    (1)血细胞分类(DC)检查:淋巴细胞(L)可增高。

    (2)血清学试验:柯萨奇病毒抗体滴度可升高。

    7.异位性皮炎

    又称遗传过敏性湿疹,中医称为血风疮、顽疮、回弯风。其与自身为过敏体质、免疫功能紊乱及家族中有过敏性皮炎、哮喘、荨麻疹、枯草热、湿疹等有关。临床可分为婴儿期(也称婴儿湿疹、奶癣),儿童期(可分为湿疹型、痒疹型),成人期三期,其皮疹特点、发病部位及表现不同。

    (1)外周血检查:嗜酸性粒细胞(E)可增高。

    (2)血清免疫球蛋白E(IgE)测定:可升高。

    (3)乙酰胆碱皮内注射试验等:患者乙酰胆碱皮内注射和白色划痕症均呈延缓苍白现象,对多种变应原可产生风团样立即反应。

    8.药物性皮炎

    又称药疹,是药物通过不同途径进入人体内所引起的皮肤、黏膜的过敏反应。临床上皮疹的形态多种多样,可用固定性红斑、荨麻疹样、血管性水肿、麻疹样红斑、猩红热样红斑、多形红斑样、紫癜样、玫瑰糠疹样、扁平苔藓样、痤疮样、血管炎型、大疱性表皮松解型或剥脱性皮炎型等,除固定性红斑和荨麻疹外,皮疹常突然出现、泛发全身、对称分布、皮疹的色泽鲜艳等。

    (1)血常规检查:白细胞(WBC)计数及嗜酸性粒细胞(E)明显增高,也有白细胞、红细胞(RBC)、血小板(PLT)全血减少的。

    (2)血清免疫球蛋白E(IgE)测定:可增加。

    (3)组胺游离试验:嗜碱性粒细胞释放的组胺量增加。

    (4)嗜碱性粒细胞试验:可为阳性。

    (5)体内激发试验:可为阳性。

    9.血管性水肿

    血管性水肿又称巨大荨麻疹,是一种发生于皮下组织较疏松部位或黏膜的局限性水肿。可分为获得性和遗传性两种,前者主要发生于组织疏松部位,如眼睑、口唇、外生殖器等;后者常在10岁以前开始发作,皮损多为单发,局限在面部或某一肢体,突然发生局限性非凹陷性水肿,不痒,1~2日消退,但可复发。

    (1)血清C1酯酶抑制物测定:遗传性者可减少,发作时尤为显著。

    (2)活化第三补体成分、活化第四补体成分测定:遗传性者可减少,发作时尤为明显。

    10.疱疹样皮炎

    是一种慢性复发性瘙痒性皮肤病。损害为多形性,有红斑、丘疹、风团、水疱等,以簇集性水疱最为突出,剧烈瘙痒;病程长,反复发作。

    (1)斑贴试验:为阳性。用25%~50%的碘化钾软膏做斑贴试验,大多数患者24小时内局部出现红斑、水疱,呈阳性反应。

    (2)皮损组织病理检查:为表皮下水疱。真皮乳头顶端有中性粒细胞(N)及少量嗜酸性粒细胞(E),当乳头部形成小脓肿时,则嗜酸性粒细胞增多。

    (3)血清抗基底膜抗体测定:根据直接免疫荧光检查,在表皮与真皮交界处有颗粒状或线状免疫球蛋白A(IgA)沉着,分别称颗粒型与带状型。而在带状型患者血清中,往往可检出抗基底膜抗体,而颗粒型则无此抗体。

    11.疱疹样脓疱病

    又称脓疱性疱疹样皮炎,是一种好发于妊娠期妇女的急性危重皮肤病。多见于中年妇女,皮损好发于皱襞部位,为群集环行排列的小脓疱。愈后色素沉着明显,周围不断出现新脓疱,伴有寒战、高热、呕吐、腹泻等严重全身中毒症状等。

    (1)红细胞(RBC)及血红蛋白(Hb)测定:两值均降低,出现贫血象。

    (2)蛋白电泳分析:α1-球蛋白(α1-G)、β-球蛋白(β-G)可明显升高。

    (3)血钙(Ca)测定:血钙可降低。

    (4)血及脓液细菌培养:为阴性。

    12.银屑病

    又称牛皮癣,是一种原因不明并易复发的慢性皮肤病。分为寻常型、脓疱型、关节病型、红皮病型四型。寻常型银屑病,红斑上覆银白色鳞屑,有薄膜现象,点状出血等;脓疱型银屑病,在寻常型基础上,出现多数小脓疱,且反复发生;关节病型,男性较多,除关节病变外,还伴有典型的银屑病皮损和指甲损害;红皮病型,皮肤弥漫发红、干燥,覆以薄屑,有正常皮岛,往往在皮疹减轻后出现典型的银屑病皮疹。

    (1)脓疱型银屑病:外周血白细胞(WBC)增多,血沉(ERS)加快,C反应蛋白为阳性,低蛋白血症,γ-球蛋白(γ-G)值上升,血清碱性磷酸酶(ALP)值上升,低血钙等。

    (2)关节炎型银屑病:血清类风湿因子(RF)为阴性。

    13.天疱疮

    是一种慢性大疱性皮肤黏膜疾病,多在中年以后发病。可分为寻常型、增殖型、落叶型、红斑型四型,其损害的共同特点是:正常皮肤上出现松弛性水疱或大疱,尼氏(Nikolsky)征阳性,早期多伴有口腔黏膜损害。

    (1)外周血白细胞(WBC)计数及分类(DC)检查:白细胞总数及中性粒细胞(N)百分比可中度增加,半数患者嗜酸性粒细胞百分比可增加。

    (2)血沉(ESR)测定:多增快,且与病情严重程度成正相关。

    (3)血清蛋白分析:白蛋白(A)常偏低,但蛋白电泳α1-、α2-和γ-球蛋白(α1-G、α2-G和γ-G)可稍增高。

    (4)血清抗表皮细胞间物质抗体测定:80%~90%患者血清中存在此类抗体,且抗体滴度与疾病程度和活动性相关。

    14.大疱性类天疱疮

    中医称火赤疮,多见于60~70以上老年人的自身免疫性疾病。早期为水肿性红斑,后在正常皮肤或红斑上出现张力性大疱,疱壁较厚不易擦破,水疱破溃后易愈合,自觉有不同程度的瘙痒;皮损好发于躯干(下腹部明显)、腹股沟及四肢屈侧,常可泛发全身。

    (1)皮损组织活检:为表皮下大疱,疱腔内及真皮内以嗜酸性粒细胞(E)浸润为主。

    (2)直接和问接免疫荧光检测:直接免疫荧光检查免疫球蛋白 G(IgG)和活化第三补体成分,沉积在基底膜带;间接免疫荧光检查,患者血清中存在抗基底膜样抗体。

    15.荨麻疹

    俗称风疹块,是一种血管反应性皮肤病。临床上以短暂发作的瘙痒性风团为特征,其发生与消退均较快。

    (1)外周血白细胞(WBC)及分类(DC)检查:伴有细菌感染时,可有WBC总数及中性粒细胞增多;本病患者,嗜酸性粒细胞(E)可增多。

    (2)血清免疫学检测:血清病性荨麻疹,总补体下降,循环免疫复合物(CIC)可为阳性;总免疫球蛋白E(tIgE)与特异性IgE(sIgE)测定阳性者,说明与I型变态反应有关。

    (3)冷球蛋白等检测:冷球蛋白、冷纤维蛋白原、冷溶血素检测为阳性,有助于寒冷性荨麻疹诊断。

    (4)尿常规检查:可有尿蛋白、管型。

    16.过敏性紫癜

    是一种变应性毛细血管及小动脉血管炎。发病前常有全身症状,可分为单纯型(儿童多见)、关节炎型(成人多见)、胃肠型(儿童、青年多见)、肾型四型,各有相应的临床表现。

    (1)毛细血管脆性试验:为阳性。

    (2)外周血检查:白细胞(WBC)数可轻度升高,血小板(PLT)计数正常。

    (3)出、凝血时间检查:均为正常。

    (4)血沉(ESR)测定:可加快。

    (5)免疫球蛋白(Ig)等测定:部分患者的血免疫球蛋白A(IgA)、免疫球蛋白M(IgM)升高,而补体可下降。

    17.结节性发热性非化脓性脂膜炎

    为原发于脂肪层的炎症,侵犯全身脂肪组织。主要症状为发热与皮下结节。皮下结节成批发作,疼痛显著,结节消退后皮肤可发生凹陷。发热常先于皮下结节,有低热、不规则热或高热,往往呈弛张热,持续时间不定。

    (1)外周血检查:白细胞(WBC)总数增加或减少,中性粒细胞(N)百分比增加;晚期红细胞(RBC)及血红蛋白(Hb)可减少,出现贫血,血小板(PLT)也减少。

    (2)血沉(ESR)测定:晚期可增快。

    (3)血脂及免疫球蛋白测定:均可增高。

    (4)淋巴细胞转化率(LTT)测定:可降低。

    18.肉样瘤病

    又称结节病,是一种全身性慢性肉芽肿性疾病。皮肤损害呈多形性改变,可分为结节性红斑型、丘疹型、结节型、斑块型、冻疮样狼疮型。

    (1)外周血白细胞(WBC)计数及分类(DC)检查:白细胞总数减少,嗜酸性粒细胞(E)数增加。

    (2)血清球蛋白测定:可增高。

    (3)血钙(Ca)测定:可增高。

    (4)结节病皮试:常为阳性。

    (5)皮肤组织病理检查:显示皮内和皮下有上皮样细胞成团浸润,呈岛状,杂有少量淋巴细胞,晚期可有巨细胞,但无干酪样坏死。

    19.梅毒

    中医称杨梅疮、疳疮,是由苍白螺旋体(即梅毒螺旋体)引起的一种常见的性传播疾病,它是性传播疾病中危害较严重的一种疾病,主要通过性交感染或由母体通过胎盘传给胎儿。临床上可将其分为一期梅毒、二期梅毒、二期复发梅毒、晚期梅毒(三期梅毒)、潜伏梅毒(隐性梅毒)、先天性梅毒六型,其临床表现不同。早期梅毒多以皮肤、黏膜和淋巴结的典型损害(如硬性下疳、梅毒疹等)为特点。当疾病进入晚期,可累及心脏、心血管、中枢神经系统等脏器,如梅毒性心脏病、梅毒性骨膜炎、脊髓痨等。先天性梅毒患儿可有其独特的临床症状,如胡氏(Hutchnison)三联症等。

    (1)皮肤黏膜渗液或淋巴结穿刺液检查:暗视野显微镜检查,可找到细长、有动力的密螺旋体,或经镀银染色后镜检找到染成棕黑色的螺旋体,阳性结果均可确定诊断。

    (2)非螺旋体抗原测定:用玻片试验(VDRL)、不加热血清反应素试验(USR)、快速血浆反应素试验(RPR)等,均呈阳性,可以确诊。

    (3)梅毒螺旋体抗原血清试验:用荧光螺旋体抗体吸收试验(FIT-ABS)、梅毒螺旋体血凝试验(TPHA)、梅毒螺旋体明胶颗粒凝集试验(TPPA)等,均可呈阳性反应,多适用于晚期梅毒。

    (4)血清聚合酶链反应测定:可为阳性,适用于梅毒孕妇的羊水、新生儿血清和脑脊液标本检测。

    (5)脑脊液(CSF)检查:细胞计数、蛋白量、玻片试验(VDRL)等,均可出现异常变化,适用于神经梅毒的诊断。

    20.淋病

    中医称淋证、白浊、精浊。是由淋病奈瑟菌(简称淋球菌)引起的泌尿生殖系统的化脓性感染,是最常见的性传播疾病之一,主要通过性交传染,多发生于性活跃的男女青年。临床上可分为四种类型:男性淋菌性尿道炎,主要表现为尿痛、尿道口红肿及溢脓,还可有尿频、尿急及排尿困难等症状;女性淋病,可同时有尿道炎(症状如前男性尿道炎)和宫颈炎等表现,后者白带增多(常呈黄色)、宫颈黏膜充血或红肿、糜烂、触痛,有脓性分泌物等;其他部位的淋病,包括淋菌性眼炎、淋菌性咽炎、淋菌性直肠炎等;播散性淋病,最常发生在月经期的妇女,淋球菌通过血行播散,发生菌血症、表现为高热、寒战及出现皮疹等。

    (1)病损处分泌物显微镜检查:取尿道、宫颈分泌物或前列腺液涂片,革兰氏染色后镜检,如在多形核白细胞内找到革兰阴性双球菌,对男性患者具有诊断意义;对于女性患者,可作为重要参考,如有条件应进一步做淋球菌培养。

    (2)病原体培养:如淋球菌为阳性,可以确诊。对于无症状或症状轻微患者,尤其是女性病人、咽部及直肠淋病者,应以培养为准。

    (3)聚合酶链反应(PCR)检测:扩增淋病奈瑟菌的隐蔽质粒特异性基因,阳性率高于常规培养法,有利于早期、快速确诊淋球菌感染。

    21.非淋球菌性尿道炎(NGU)

    是指由沙眼衣原体和支原体等通过性接触传播的尿道炎症,是最常见的性传播疾病之一。临床上可分为男性非淋菌性尿道炎和女性非淋菌性泌尿生殖道炎两种,以尿道刺激症状及尿道少量黏液性分泌物为主要临床表现,常合并有附件炎、前列腺炎或宫颈炎等。

    (1)分泌物细胞检查:男性尿道分泌物涂片镜检,在1 000倍油镜视野下见多形核白细胞≥5个,晨尿或排尿间隔3~4小时的尿液(前段尿15毫升)沉渣在400倍高倍镜视野下,每视野多形核白细胞≥15个,均有诊断意义。女性宫颈黄色,黏液脓性分泌物在1 000倍油镜视野下,多形核白细胞>10个,有诊断意义。

    (2)病原体检查:病损处分泌物涂片,吉姆萨染色,镜检为染成紫红色或蓝色的包涵体,即可确诊。

    (3)病原体培养:观察到典型的“荷包蛋”样菌落,即为阳性,具有临床确定诊断价值。

    22.性病性淋巴肉芽肿

    又称腹股沟淋巴肉芽肿或第四性病,它是由沙眼衣原体通过性传播侵犯生殖器、腹股沟淋巴结及肛门直肠引起的性传播性疾病。以外生殖器溃疡(早期),腹股沟淋巴结肿大、坏死和溃疡(中期),晚期发生外生殖器象皮肿、直肠狭窄等为主要临床表现。

    (1)补体结合试验等测定:常在感染4周后出现阳性,滴度在1:64以上有诊断意义;微量免疫荧光试验、酶联免疫吸附试验等也可为阳性,有一定的敏感性和特异性。

    (2)病原体培养:培养出沙眼衣原体,有肯定诊断意义。

    (3)组织病理学检查:初疮为非特异性炎症,淋巴结较有特征性的变化是伴有星状脓疡形成的肉芽肿,中央为坏死组织,有多形核白细胞及一些巨噬细胞浸润。这些中心性坏死,形成三角形或四角形星状脓疡,环绕脓疡周围的上皮样细胞呈栅状排列。此种淋巴结的星状脓疡,有重要诊断价值。

    23.尖锐湿疣

    又称尖圭湿疣、生殖器疣或性病疣,中医称为臊猴。是由人类乳头瘤病毒(HPV)感染引起的一种性传播疾病,主要通过性接触传染。临床上生殖器病损特点为皮肤表面出现凹凸不平呈乳头状、菜花样和鸡冠状的疣,可引起分泌物增多和性交痛等。

    (1)皮损活检:有HPV感染时,可显示空泡细胞的组织病理学变化特点。

    (2)病原体检查:将标本涂片,用吉姆萨染色,用光学显微镜检查,可见多核巨细胞和胞核内有嗜酸性包涵体,有确定诊断意义。

    (3)聚合酶链反应(PCR)检测:HPV感染者,可为阳性,具有临床诊断价值。

    (4)醋酸白试验:用3%~5%醋酸溶液外搽或湿敷皮损处3~5分钟后,变白,为阳性,有诊断意义。

    24.生殖器疱疹

    中医称阴疮,俗称阴疱豆,主要是由单纯疱疹病毒2型(HSV-2)通过性接触感染引起的一种常见的性传播疾病。临床上,可分为原发性生殖器疱疹,复发性生殖器疱疹,孕妇、新生儿单纯疱疹病毒感染三种,该病初发症状严重,且易复发;生殖器疱疹多见于青春期以后,特点为水疱、脓疱和浅表溃疡;HSV感染的孕妇,可引起流产和新生儿死亡、畸形等。

    (1)细胞学检测:疱底印片做吉姆萨染色或瑞氏染色,在显微镜下可见多核巨细胞或核内病毒包涵体,可以确诊。

    (2)病毒抗原检测:从病损处取标本,以单克隆抗体直接免疫荧光法或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HSV抗原,可为阳性,有诊断价值。

    (3)病损组织病毒培养:发现有HSV和细胞病变,可以确诊。

    (4)聚合酶链反应(PCR)检测:检测到皮损中的HSV核酸,有诊断价值,对无症状者尤为重要。

    25.细西性阴道炎

    又称嗜血杆菌阴道炎或加特纳菌性阴道炎,是由于阴道内加特纳菌、厌氧菌等增多,而乳酸菌减少致阴道菌丛失调而引起的一种疾病,可通过性接触传播。该病多见于青年女性,典型的表现为阴道分泌物增多,呈白色或灰白色,稀薄均质性,黏附在阴道壁,常从阴道口溢出,有鱼腥样臭味,常在月经后、性交时或性交后加重等。

    (1)阴道酸碱度(pH)测定:pH值>5。

    (2)阴道分泌物氨试验:取阴道分泌物,加入10%氢氧化钾溶液1滴,如闻到鱼腥样味,为阳性。

    (3)分泌物涂片检测:分泌物中,可找到大量的线索细胞,而阴道上皮细胞边缘模糊不清,其表面附着大量的加特纳菌;分泌物涂片,革兰染色,可见革兰阴性的球样小杆菌,而找不到乳酸杆菌。

    26.软下疳

    是指由杜克嗜血杆菌引起的一种性病。临床主要表现为生殖器的疼痛性溃疡,合并附近淋巴结化脓性病变;溃疡触痛明显,化脓性腹股沟淋巴结炎溃破后可形成鱼口(又称横痃)。

    (1)病原体检查:查找到革兰阴道短小杆菌,或见到细胞外形排列呈鱼群样的细菌,即可诊断。

    (2)病损组织培养:从溃疡或横痃处取材,接种于M-H培养基或巧克力血琼脂上,如分离培养出杜克嗜血杆菌,即可确诊。

收藏 推荐 打印 | 录入:tanghan | 阅读:
相关新闻       化验单 
本文评论   查看全部评论 (0)
表情: 表情 姓名: 字数
点评:
       
评论声明
  • 尊重网上道德,遵守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各项有关法律法规
  • 承担一切因您的行为而直接或间接导致的民事或刑事法律责任
  • 本站管理人员有权保留或删除其管辖留言中的任意内容
  • 本站有权在网站内转载或引用您的评论
  • 参与本评论即表明您已经阅读并接受上述条款
热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