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好,游客 登录 注册 搜索
背景:
阅读新闻

(三十九)肿瘤标志物检查

[日期:2009-01-11] 来源:唐汉中医药网  作者:未知 [字体: ]

1.欧立希醛试剂反应

【单位】单位(U)。 【正常值】(12.5±1.6)单位。

【临床意义】恶性肿瘤此值为(26.O±6.4)单位,其阳性率为94%。

2.胃液茚三酮反应

【正常值】阴性。

【临床意义】 胃癌的阳性率为87.5%,对照的阴性率为91.8%。

3.胃癌组织癌胚抗原

【单位】微克/升(μg/L)。

【正常值】 胃液中含量为(148.81±113.23)微克/升,胃组织中的含量为(O.25±O.14)微克/升。

【临床意义】胃癌时,此值显著升高;萎缩性胃炎伴肠上皮化生和不典型增生时,此值可升高。

4.胃癌相关抗原

【正常值】阴性。

【临床意义】胃癌者阳性符合率为80%~84%,非胃癌者有6.2%~11.2%的假阳性。

5.癌胚抗原(CEA)

【单位】微克/升(μg/L)。

【正常值】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小于5微克/升。

【临床意义】癌胚抗原(CEA)常用于筛选肿瘤实验中。胃癌、结肠癌、肺癌、胆管癌时,癌胚抗原明显升高;肺癌时,胸水中的癌胚抗原往往高于血清;硬化性胆管炎时,亦可见癌胚抗原升高;吸烟者血清中的癌胚抗原略高于健康人。

6.甲胎蛋白(AFP或α-FP)

【单位】微克/升(μg/L)。

【正常值】反向间接血凝法、对流免疫电泳法甲胎蛋白:为阴性;放射火箭免疫电泳(自显影法)及ELISA法:低于25微克/升;放射免疫分析法(RIA):低于20微克/升。

【临床意义】80%原发性肝癌病人血清中甲胎蛋白升高;胃癌、胰腺癌、结肠癌、胆管细胞癌等也可引起甲胎蛋白升高,但肝转移癌时却极少增高;妊娠12~14周时,血清中甲胎蛋白开始升高,32~34周达高峰,以后则下降;异常妊娠,如胎儿有脊柱裂、无脑儿、脑积水、十二指肠和食管闭锁、肾变性、胎儿宫内窒息、先兆流产和双胎等,也会引起母体血清中和羊水中甲胎蛋白升高。

7.α2-糖蛋白(α2-GP)

【正常值】双向琼脂扩散法:为阴性。

【临床意义】 胃癌可为阳性,检出率为78%~83%。

8.糖抗原-72-4(CA-72-4)

【单位】单位/升(U/L)。

【正常值】低于6 000单位/升。

【临床意义】消化道肿瘤,尤其是胃癌可升高。

9.胚胎硫糖蛋白抗原(FSA)

【正常值】阴性。

【临床意义】 胃癌患者胃液中胚胎硫糖蛋白抗原(FSA)阳性率达96%,但消化性溃疡患者胃液胚胎硫糖蛋白抗原阳性率也达14%,表明胚胎硫糖蛋白抗原对胃癌的诊断缺乏特异性。

10.鳞癌相关抗原(SCC)

【单位】微克/升(μg/L)。

【正常值】EIA法:低于2.6微克/升。

【临床意义】食管癌病人血清中鳞癌相关抗原(SCC)明显升高,其中工期增高者为30%,Ⅲ期增高者为89%;鳞状上皮肿瘤,如肺癌、卵巢癌、子宫内膜癌、宫颈癌及口腔肿瘤等,也可见鳞癌相关抗原增高。

11.结肠癌细胞相关抗原(CCA)

【正常值】EIA法:为阴性。

【临床意义】结肠癌和胃癌中,结肠癌细胞相关抗原(CCA)的阳性率近50%,与癌胚抗原(CEA)无交叉免疫反应;术后结肠癌细胞相关抗原含量可降低或转为阴性,故又可作为结肠癌、胃癌患者预后观察的指标。

12.脱羧凝血酶原(DCP)

【单位】微克/升(μg/L)。

【正常值】血清RIA法:低于300微克/升。

【临床意义】为一种肝细胞癌的肿瘤标志物,71%肝癌患者脱羧凝血酶原(DCP)浓度升高,其特异性也较甲胎蛋白(AFP)为好,两者联合测定可提高诊断和随访检查的准确性。另外,慢性肝炎、肝硬化、肝癌转移灶等,很少有血清脱羧凝血酶原增高的。

13.磷酸果糖激酶抑制试验(PFK)

【单位】百分比(%)。

【正常值】 10.0 9,6±8.46%。磷酸果糖激酶抑制试验(PFK)抑制率,下限为O,上限定为35.4%(x±35),凡超过此限可诊断为癌阳性。

【临床意义】磷酸果糖激酶抑制试验(PFK)为癌早期诊断的过筛方法,对癌有特异性,但无器官特异性。对不同癌的诊断,肝癌阳性率为81.8%,胃癌阳性率为68.8%,胰腺癌阳性率为66.7%,大肠癌阳性率为60.O%,对多种癌的血清阳性率为71.2%左右。诊断肝癌比甲胎蛋白(AFP)敏感1.3倍,诊断胃癌比癌胚抗原(CEA)敏感2.3倍。

14.α-L岩藻糖苷酶(AFU)

【单位】单位/升(U/L)。

【正常值】3~11单位/升。

【临床意义】

(1)增高:见于原发性肝癌、重症肝炎、肝硬化等。

(2)减低:见于遗传性岩藻糖苷酶缺乏症。

15.胰腺特异性抗原(PaA)

【单位】微克/升(μg/L)。

【正常值】EIA法:4~34微克/升,平均为8.2微克/升。

【临床意义】胰腺癌时,血清胰腺特异性抗原(PaA)值升高,阳性率达70%,特异性达95%。如果联合胰腺癌相关抗原(PACC)检测,可使阳性率高达95%。但胰腺特异性抗原在良性胰腺肿瘤也可升高,阳性率也达29%,在非胰腺肿瘤中的阳性率为5.7%。

16.胰腺肿瘤抗原(POA)

【单位】千单位/升(kU/L)。

【正常值】血清酶联免疫吸附测定及免疫火箭电泳:低于7千单位/升。

【临床意义】胰腺癌阳性率可达95%,少部分慢性胰腺炎患者血清胰腺肿瘤抗原(POA)也可升高,其他胰腺疾病血清中胰腺肿瘤抗原正常,而其他消化道癌症患者个别有血清胰腺肿瘤抗原升高的。

17.免疫反应性弹性硬蛋白酶(IRE)

【单位】微克/升(μg/L)。

【正常值】血清,低于4.1微克/升。

【临床意义】在胰腺癌诊断中,免疫反应性弹性硬蛋白酶(IRE)优于淀粉酶。胰头癌免疫反应性弹性硬蛋白酶阳性率最高;胰体、尾部癌则以糖抗原19-9(CAl9-9)阳性率高,如两者联合测定,可进一步提高胰腺癌的诊断率。

18.糖类抗原19-9(CA 19-9)

【单位】微克/升(μg/L)。

【正常值】血清EIA法:低于37微克/升。

【临床意义】胰腺癌阳性率达85%~95%(血清水平高于37微克/升为阳性),在与胰腺良性肿瘤的鉴别诊断中有较高价值。胆管癌、胆囊癌阳性率达85%,壶腹癌、结肠癌阳性率为33.7%,胃癌28.5%,肝癌和食管癌等也可见糖抗原19-9(CA19-9)升高。但急性胰腺炎、肝炎等阳性率也较高,良性胰腺疾患阳性率为17.5%。许多学者认为,糖抗原19-9是有助于胰、胆和壶腹癌诊断的有价值的肿瘤标志物。

【单位】微克/升(μg/L)。

【正常值】EIA法:低于40微克/升。

【临床意义】有关糖抗原-50(CA-50)的阳性检出率如下:胰腺癌87%,胆囊癌、胆管癌80%,原发性肝炎73%,卵巢癌50%,大肠癌27%,乳腺癌、子宫癌为20%。

20.糖类抗原-242(CA-242)

【单位】千单位/升(kU/L)。

【正常值】<20千单位/升。

【临床意义】增高,见于胰腺癌、胆管癌时,阳性率为88%~100%,肺腺癌阳性率为76%,直肠癌阳性率为79%,食管癌和乳腺癌阳性率为62%,肺小细胞癌阳性率为50%。

21.亮氨酸氨基肽酶(LAP)

【单位】单位/升(U/L)。

【正常值】男性18.3~36.7单位/升,女性16.3~29.2单位/升。

【临床意义】增高,见于胰头癌、胆管癌、原发性肝癌、继发性肝癌、阻塞性黄疸、肝炎、孕期。

22.弹性蛋白酶(MTL)

【单位】微克/升(μg/L)。

【正常值】1.3~4.3微克/升。

【临床意义】增高,主要见于恶性肿瘤,如胰腺癌等。

23.糖类抗原-125(CA-125)

【单位】微克/升(μg/L)。

【正常值】血清EIA法:低于35微克/升。

【临床意义】女性糖抗原-125(CA-125)高于40微克/升,其他人高于35微克/升,为阳性。卵巢癌糖抗原一125阳性率高达97.1%,良性卵巢瘤阳性率为23.1%,宫颈癌、子宫内膜癌、输卵管癌也可升高。糖抗原-125常被用于卵巢癌的诊断,也用于术后有否复发的判断。

24.组织多肽特异抗原(TPS)

【单位】单位/升(U/L)。

【正常值】酶联免疫法:低于35单位/升。

【临床意义】80%的卵巢癌病人血液中组织多肽特异抗原升高,肺癌患者血液中也可增高。

25.肿瘤相关胰蛋白酶抑制因子(TATI)

【单位】微克/升(μg/L)。

【正常值】IRMA法:血清浓度低于21微克/升,尿中浓度低于50微克/升。

【临床意义】卵巢癌、宫颈癌、子宫内膜恶性肿瘤及消化道恶性肿瘤、骨髓瘤、某些类型的白血病等,血清或尿中肿瘤相关胰蛋白酶抑制因子(TATI)浓度升高。肿瘤相关胰蛋白酶抑制因子测定,可用于长期治疗的随访。

26.糖类抗原-72(CA-72)

【单位】微克/升(μg/L)。

【正常值】EIA法:低于6微克/升。

【临床意义】各类癌症糖类抗原-72(CA-72)的阳性率:卵巢癌为67%,结肠癌、直肠癌为47%,胃癌为45%,胰腺癌为42%,乳腺癌为41%。

27.胎盘碱性磷酸酶(PLAP)

【单位】单位/升(U/L)。

【正常值】血清EIA、RIA法:为0.1单位/升。

【临床意义】精原细胞瘤、畸胎瘤、卵巢癌、宫颈癌、乳腺癌、支气管癌、肺癌等,血清中胎盘碱性磷酸酶均可能升高,阳性检出率以精原细胞瘤为最高。

28.鳞状上皮细胞癌抗原(SCC)

【单位】微克/升(μg/L)。

【正常值】放射免疫法:<1.5微克/升。

【临床意义】宫颈癌、肺癌、头颈部癌时,血清SCC增高,其浓度随病情加重而增高。测定SCC,可监测这些肿瘤的疗效、复发、转移及评价预后。增高,还见于肝炎、肝硬化、肺炎、结核病等。

29.糖类抗原-15-3(CA-15-3)

【单位】微克/升(μg/L)。

【正常值】酶联免疫法:低于28微克/升。

【临床意义】乳腺癌(I、Ⅱ期)升高,Ⅳ期阳性率可达70%;肝、胰、胆管、肺及卵巢癌等,糖抗原-15-3(CA-15-3)也可升高。

30.脂类唾液酸(LSA)

【单位】毫摩/升(mmol/L)。

【正常值】血清EIA法:低于0.55毫摩/升。

【临床意义】乳腺癌、前列腺癌、卵巢癌、肺癌、各类淋巴癌等,血清中脂类唾液酸(LSA)浓度升高。脂类唾液酸也被用于对癌症患者接受抗癌治疗中随访观察和治疗后有无复发的监测。

31.组织多肽抗原(TPA)

【单位】单位/升(U/L)。

【正常值】血清血凝抑制试验:低于90单位/升;血清RIA法:(134+57)单位/升。

【临床意义】乳腺癌、淋巴瘤、结肠癌、直肠癌、胰腺癌、肺癌、

子宫颈癌、膀胱癌、胃癌、白血病、肉瘤、黑色素瘤、前列腺癌等,血清中组织多肽抗原(TPA)浓度升高的比例相当大,但各种良性肿瘤的血清中组织多肽抗原升高也有一定比例,故特异性和敏感性均较差。另据报道,对支气管肺癌的病程分期、监测及预后估计中,组织多肽抗原测定有较重要的价值。

32.芳香基硫酸酯酶(ARS)

【单位】单位/升(U/L)。

【正常值】0.56~4.77单位/升。

【临床意义】增高,见于乳腺癌、宫颈癌、前列腺癌等,还见于非淋巴细胞白血病、脑白质营养不良、脂肪软骨营养不良、膀胱炎、睾丸炎等。

33.前列腺特异抗原(PSA)

【单位】微克/升(μg/L)。

【正常值】血清RIA、EIA法:低于2.5微克/升。

【临床意义】主要用于前列腺癌的诊断,不同时期的前列腺癌阳性检出率不同,为65%~85%。前列腺癌经治疗有效,血清前列腺特异抗原(PSA)值下降,复发时又重新升高。前列腺肥大和其他癌症,也有部分病人血清中前列腺特异抗原浓度升高,但阳性率低得多。

34.前列腺酸性磷酸酶(PAP)

【单位】微克/升(μg/L)。

【正常值】血清(健康男性)RIA法:低于2.2微克/升。

【临床意义】前列腺癌患者血清中前列腺酸性磷酸酶(PAP)浓度升高,手术治疗较理想的病例,前列腺酸性磷酸酶水平不断下降,数月后可降至正常水平。故前列腺酸性磷酸酶浓度测定,是前列腺癌诊断和治疗监测的有力手段。

35.肌酸激酶同工酶(CK-BB)

【单位】微克/升(μg/L)。

【正常值】血清RIA法:低于10微克/升。

【临床意义】前列腺癌未经治疗,血清中肌酸激酶同工酶(CK-BB)值升高者约有90%;对化疗反应良好的前列腺癌病人,血清中的肌酸激酶同工酶浓度无升高现象;少部分前列腺增生者血清中肌酸激酶同工酶也有增高现象。小细胞肺癌病人早期,血清肌酸激酶同工酶增高者少,晚期增高者多;有转移灶者,随转移灶数目增多,肌酸激酶同工酶增高量也越多;治疗有效者,血清中肌酸激酶同工酶值会下降。

36.γ-精浆蛋白(γ-SM)

【单位】微克/升(μg/L)。

【正常值】血清放射免疫或酶联免疫法:男性低于3.125微克/升,女性测不出。

【临床意义】前列腺癌阳性率为68%(高于4微克/升为阳性),而前列腺肥大阳性率仅为1%。

37.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NSE)

【单位】微克/升(μg/L)a

【正常值】血清RIA及EIA法:分别低于15微克/升及12微克/升。

【临床意义】 肺小细胞癌,血清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NSE)值增高,阳性率与病期及有无转移灶有关。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浓度测定,可对此类癌症进行监测,以观察治疗效果。神经母细胞瘤患儿,血清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值明显升高,数值越高存活时间越短,如超过100微克/升者,存活期很少有超过12个月的。

38.细胞角质素片段19(Cyfra21-1)

【单位】微克/升(μg/L)。

【正常值】EIA法:低于3.3微克/升。

【临床意义】在50%~70%的肺癌患者血液中,细胞角质素片段19明显升高,故此为诊断肺癌有意义的指标。非肿瘤患者不升高,在胃癌、结肠癌中仅轻度升高,故细胞角质素片段19对肺癌的敏感性较高。

39.EB病毒抗体

【正常值】酶联免疫法:EB抗体为阴性,酶联免疫法:病毒壳抗体(VCA抗体)为阴性。

【临床意义】对诊断鼻咽癌有较高的特异性,有人检测1 656例鼻咽癌患者血清,其病毒壳一免疫球蛋白A抗体(VCA-IgA抗体)阳性率为92.51%,其他肿瘤和正常人血清阳性率均在6%以下。定期随访监测EB病毒抗体的消长,有助于判断疗效和预后。

40.EB病毒壳抗原一免疫球蛋白A抗体(EBVCA-IgA抗体)

【正常值】EB病毒壳抗原一免疫球蛋白A抗体(EBVCA- IgA抗体)几何平均滴度为O.87,阳性率为3.39%。

【临床意义】鼻咽癌患者血清中EB病毒壳抗原一免疫球蛋白A抗体(EBVCA-IgA抗体)阳性率达90%以上,几何平均滴度为42.47,这对鼻咽癌原发病灶不明显或活检阴性者更有诊断价值。血清EB病毒壳抗原一免疫球蛋白A抗体滴度,可作为晚期鼻咽癌发展的观察指标。

41.血清铁蛋白(SF)

【单位】微克/升(μg/L)。

【正常值】血清RIA、EIA、IRMA法:成年男性15~200微克/升,女性12~150微克/升。

【临床意义】原发性肝癌,血清铁蛋白(SF)往往明显升高,其浓度与肝细胞损伤程度、肝硬化存在与否,肝脏铁(Fe2+)的贮存量及肿瘤大小等有关;甲胎蛋白(AFP)阳性的原发性肝癌,其血清中血清铁常升高,故两者同时测定可提高检出率。甲胎蛋白或血清铁单项检测胆管细胞癌时,检出率分别为60%和50%,同时测定检出率可提高到85%左右。霍奇金病、急性粒细胞白血病、慢性粒细胞白血病急变者,血清铁明显升高,且与病情严重程度相关。肺癌患者血清铁蛋白升高得很多,且值之高低与预后有关;肺癌有胸腔积液,胸水中血清铁蛋白值升高,可与结核性胸膜炎胸水相鉴别。此外,乳腺癌、宫颈癌、胰腺癌、结肠癌等,均可有血清铁蛋白增高。

42.异铁蛋白

【单位】微克/升(μg/L)。

【正常值】血清RIA法:成年男性(106.2±29.3)微克/升,女性(66.9±28.O)微克/升。

【临床意义】 白血病、霍奇金病、肝癌、多发性骨髓瘤、淋巴瘤、胰腺癌、食管癌、胃癌、结肠癌、妇科恶性肿瘤、睾丸肿瘤等,血清中异铁蛋白增高;如上述肿瘤有肝、脾、淋巴和骨髓转移时,血清中异铁蛋白增高更为明显。

43.多胺

【单位】纳摩/升(nmol/L)。

【正常值】 多胺是指腐胺(PUT)、精脒(SPD)和精胺(SPM)。RIA测定:精胺和精脒正常值分别为(428.2±284.8)纳摩/升和(158.8±53.4)纳摩/升。

【临床意义】恶性肿瘤患者血、尿、脑脊液等体液中,多胺含量高于正常人;肿瘤组织中,多胺含量高于正常组织。

44.血清胸苷激酶

【单位】单位/升(U/L)。

【正常值】1.5~3.5单位/升。

【临床意义】增高,见于白血病、霍奇金病、多发性骨髓瘤、小细胞型肺癌、病毒性感染等。

收藏 推荐 打印 | 录入:tanghan | 阅读:
相关新闻       化验单 
本文评论   查看全部评论 (0)
表情: 表情 姓名: 字数
点评:
       
评论声明
  • 尊重网上道德,遵守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各项有关法律法规
  • 承担一切因您的行为而直接或间接导致的民事或刑事法律责任
  • 本站管理人员有权保留或删除其管辖留言中的任意内容
  • 本站有权在网站内转载或引用您的评论
  • 参与本评论即表明您已经阅读并接受上述条款
热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