代理分站:
全部科室 快速通道:点击直达您要访问的科室
背景:
阅读新闻

1

[日期:2013-01-15] 来源:  作者:吴大真 [字体: ]

银屑病辨证论治

    高志学医师(军事科学院传统医药学研究所,邮编:710068)根据银屑病的临床特征辨证分为风热郁表、血热抉馒、血虚风燥、湿热互结、冲任不调、肝肾阴虚六型,并自拟验方白虎丹加减治疗数百例,一般连服13个疗程(月)即可痊愈,总有效率达96%.效果满意,疗效显著。

    银屑病是临床常见的疑难杂病,与中医“白庀”、“松皮癣”等病类同。临床表现为皮肤出现散在的红色丘疹或斑块,皮损表而覆盖有银白色鳞屑,是一种慢性具有复发倾向的红斑鳞屑性皮肤病,由于本病病程冗长,顽固难治,易于复发,严重地影响着患者的身心健康,高志学医师在临床实践中根据银屑病的临床表现,分为六型辨治,采用白虎丹、红玛瑙药膏等专病新药治疗,取得了较好的疗效。

    一、风热郁表型:多发于冬末春初,患者多数是初发或旧病复发之初期

    症状:皮疹发展较快,呈红色或深红色,四肢外侧或前胸后背较多,亦可见之头而发际边缘。丘疹表现为点滴状或钱币状,表面覆盖少量银白色鳞屑,松动易脱落,剥刮鳞屑可见有筛状出血点。舌质红,苔薄黄,脉浮数,部分患者伴有发热、口渴咽干、咽痛、周身不适等,发病前多有外感、咽炎、扁桃体炎等病史。

    病因病机:此型患者体内素有蕴热,外感风热邪气,邪气郁结腠里,外不能透表,内不能渗泄,郁滞肌表。

    治则:宜疏风解表,清热凉血。

    方药:自拟白虎丹方。

    处方:白鲜皮30 g,紫丹参30 g,虎杖15 g,赤芍15 g.蚤休15 g,威灵仙15 g,白僵蚕10 g

    用法:服白虎丹方2030剂,丘疹即可消退。可将白虎丹方如上量称准研粉,炼蜜为丸,以善其后。

    二、血热挟湿型

    症状:多发于四肢弯侧,皮损潮红,局部浸润潮湿,常见患处有抓痕样血丝,身热,口干不渴,四肢困倦,心烦纳差,舌质红,舌苔黄厚或腻,脉沉滑或滑数。

    病因病机:此型患者多数喜食辛辣鱼鸭厚味,致使脾胃损伤,湿热内蕴,郁结腠理,留栉经络,阻遏气机,泛发成患。

    治则:宜清热利湿、凉血解毒。

    处方:白虎丹加土茯苓60 g,生薏苡仁30 g

    用法:上药连服30剂,患者皮肤潮红开始变淡,渗出液减少,继用30剂,皮肤红斑可望消退。服药期间忌食辛辣刺激及鸡鸭鱼羊等食品。

    三、血虚风燥型

    症状:病程日久,病情稳定,皮损不再扩大,或有少数新发皮疹,皮肤干燥,皮疹色淡,鳞屑较薄,部分患者皮损中央已恢复正常皮肤,四周呈弧形皮损,经久不退,有轻度的瘙痒感。舌质淡白,苔薄白或无苔,脉象弦细或缓而无力。

    病因病机:患者素体虚弱或久病损伤营血,或心脾两虚气血不足,致使血虚生风化燥,肌肤失养。

    治则:宜益气养血,润燥止痒。

    处方:白虎丹加乌蛇肉15 g,鸡血藤15 g,合欢皮15 go

    用法:上药连服30剂,皮损即可恢复正常,此型患者饮食不可过于单一,忌食可根据自身情况而定。

    四、湿热毒互结型

    症状:四肢躯干、腋窝、腹股淘红斑糜烂,或可见丘疹状脓疱,脓疱此起彼伏,融合成片,患者烦热,心烦,口褐或关节肿痛,小便黄或大便秘结,腹股沟或颌下淋巴结肿大,舌质红,苔黄腻或薄黄,脉濡滑或弦滑。

    病因病机:湿热内蕴,郁久化毒,湿热毒互结,郁滞肌肤。

    治则:宜清热渗湿,凉血解毒。

    处方:白虎丹加土茯苓60 g,生薏苡仁60 g,槐花30 g.旆莶草15 g,全蝎10 go

    用法:上药连服30剂后,皮疹色可变淡,脓疱渗出液减少,鳞屑消退,改用白虎丹丸剂,每日3次。此型缠绵难愈,经常反复加重,临床既要注意脓疱与皮疹色泽变化,叉要注意苦寒药伤胃的弊端,适当加入健脾化湿药如砂仁、白蔻仁、佩兰等药,以免造成脾虚毒恋迁延的结局。

    五、冲任不调型

    症状:此型患者皮疹表现与妇女经期、孕期有关,在孕期皮疹鳞屑消失或减轻,产后或经后丘疹加重,伴有头晕、腰酸、四肢困倦等症状,舌质淡红,苔薄白,脉沉缓或沉细。

    病因病机:属精血不足,冲任亏损。

    治则:宜养肝肾,调冲任,固精气。

    处方:白虎丹加土茯苓30 g,生首乌30 g,菟丝子30g,合欢皮15 g,白芍15 g,五味子15 g

    用法:上药连服45剂,皮损部位恢复正常,服药期间忌食豆类食物。

    六、风湿痹阻、肝肾阴虚型

    症状:丘疹红斑鳞屑成点滴状或钱币状,同时伴有关节肿痛,屈伸不利,腰酸腿软,头晕耳呜。舌体胖,舌边多有齿痕,脉濡细。

    病因病机:属肝肾亏虚,外受风湿邪气痹阻经络,久羁不愈。

    处方:白虎丹加蚤休15 g,骨碎补15 g,乌蛇肉15 g,细辛10 g,全蝎10 g,蜈蚣3条,菟丝子30 g,稀莶草30 go

    用法:此型患者极顽固难愈,往往缠延数月乃至数年,临床中应标本兼顾,灵活施治,多摄营养品,节制房欲,谨防外感。

    【病案举例】

    刘某,女,40岁,1988526日初诊,患者10年前于四肢、两腿内侧、胭窝部出现红斑及小脓疱。当时诊断不明,在某医院治疗后缓解。 19892月因发高烧,3天以后发现四肢及前胸后背出现红色斑疹、小脓疱,在某医院诊断为脓疱型银屑病,经治疗40余天未见效果。

    刻诊:可见头部、胸、腹背及四肢广泛性脓疱疹、表面糜烂,有轻度渗出液,斑疹基部肿胀,色红浸润,部分表皮有黄色脂性落屑。脉象沉滑,舌质红,苔薄黄。

    辨证:属湿浊内蕴,气血失和,外感毒邪,部滞肌肤。

    治则:以渗湿降浊、清热解毒法。用白虎丹加减。

    处方:白鲜皮15 g,虎杖15 g,赤芍15 g,槐花15 g,白蔻仁15 g,紫丹参30 g,蚤休30 g,生薏苡仁30 g,稀莶草30 g,威灵仙10 g,白僵蚕10 g

    二诊:服上药2剂以后,皮损明显好转,渗出液脓疱减少。部分脓疱消失并露出红色基底,表面无靡烂,舌体淡红,舌苔淡白,脉弦缓,仍遵上方。

    三诊:连服15剂,亦未产生新皮疹,原有皮损基本消退,在上方基础上加入合欢皮15 g,生黄芪30 g,玉竹15 go

    四诊:连服20剂,皮损全部消失。辨治银屑病体会

    郝平生(成都中医药大学,邮编:610075)、高于平等医师主要从中医的角度,对银屑病的病因病机、辨证治疗进行了探讨。认为银屑病发病总因内外合邪,血燥为本,风毒为标。‘注重舌、脉,应用四诊合参,在动态辨病的基础上,将银屑病分为风热证、风寒证、湿热证、血热证、血燥证、热毒证、脓毒证、阴虚证、冲任失调证、肝肾阴虚证等10型,并给出了相应的建议治疗方药。针对该病复生性的问题,建议医患合作,在巩固治疗的同时,要调畅情志、注重饮食等。

    银屑病中医称之为“白疕”、“松皮癣”、“干癣”、“风癣”等。是一种原因不明的以红斑、丘疹、鳞屑为特点的常见慢性皮肤病。银屑病的病因病机,多从血虚、血瘀、血热立论,古今巾医学者进行详细探索和描述,如明·陈实功《外科正宗·顽癣第七十六》说:“此等总皆血燥风毒克于脾肺二经。”如《外科证治全书·卷四·发无定处》中说:“白疤,皮肤燥痒,起于疹疥而色白搔之屑起,渐至肢体枯燥拆裂,出血痛楚,十指间皮肤而不能瘙痒。因岁金太过,至秋深燥金用事,乃得此证,多患于血虚体瘦之人。”如《医宗金鉴》说:“白疕之形如疹疥,色白而痒多不快,固有风邪客皮肤,亦由血燥难荣外。”本病是由素体血燥,易受外邪,邪人从阴化火成毒,内外合邪,而发为本病,众说纷纭,没有形成统一观点。从临床观察银屑病患者多有秋冬加重夏减轻的特点,且皮损多现鳞屑、红斑、丘疹等。认为本病发病多由内外合邪所致,血燥为本,风毒为标。因燥、寒为秋冬时令之邪,索体血燥之人当令之时,外受时令之邪气,内外台邪,血燥化风,邪助风势,使病情加重。血燥之本同时也表明了该体质的易感性和遗传性。素体本为血燥之体,受邪后易从阴化火成毒,容易发为本病。血燥体质也为我们在本病缓解期、痊愈后采用养血调护与预防奠定了理论基础。

    临床观察该疾病发病率高,容易复发。现代医学对其病因、病机尚未完全阐明,国内外西医多采用阶梯治疗方法。西医治疗确有疗效,但副作用非常大,从1985年至今,单由13ML(乙双吗啉)治疗银屑病后诱发的急性白血病,国内已报道200余例。郝平生等医师在动态辨病的基础上,将本病分10型进行论治,且提出了进行期慎用活血之品,稳定期及恢复期慎用苦寒滋腻之品及小儿治疗银屑病用药要温和等观点。本病的复发性是面对的难题,不妨在巩固疗效的同时,从饮食、情志、环境等诱因人手,医患配台,减少本病的复发率。

    银屑病按病情的发展,可分为进行期、稳定期和退行期三期。临证时三期不能截然分开,应以皮损色泽为依据,结合舌、脉,四诊台参加以详细区分。

    进行期,因湿热毒邪人血,邪盛正未衰,正邪相争于血分,面表现为血热之象,血热时皮损多为鲜红。治疗应以凉血、解毒、疏风为主。此期银屑病多现血热之象,热盛生风,聚而成毒,在脓疱型银屑病中又现热毒之象,此期治疗应着眼于凉血、解毒、疏风,临床上多以犀角地黄汤加减治疗。此期应慎用活血之品,因话血药大多温燥,应用时,可耗血助风,风助火势,而使疾病呈现蔓延之势。

    稳定期,因邪气渐化,营血渐耗,气血循行受阻,而表现为血瘀之象。血瘀时皮损多暗红或色素沉着。

    退行期,因邪气已衰。阴血耗伤,阴血不足,运行不畅,而表现血虚之象。血虚时鳞屑多,皮损多淡红或色素沉着。

    稳定期、退行期治疗应以养血滋阴、益气活血熄风为主,慎用苦寒滋腻之品。此时因热势渐退去,但仍有余热留滞。表现以血虚、血瘀为主,血虚则易生风。且进行期时热邪又耗伤气阴,所以此期治疗应以养血滋阴、益气活血熄风为主,因本病为慢性病,一般进行期治疗时间长,且多用苦寒清热之品,至后两期时,脾胃多呈现阳气虚衰之象,表现为腹胀、纳呆等,所以用药时要慎重,慎用一些苦寒败胃及滋腻碍脾胃之品。

    在动态辨病的基础上,结合四诊所收集的资料及现代药物研究,进行辨证论治。把银屑病分为10型:

    一、风热证

    寻常型银屑病多见此证。

    主要症状:皮损多发于躯体上半部,斑丘疹色红,鳞屑多而干燥,松动易落,可有口干、口渴、瘙痒甚,舌质红,苔薄白或薄黄,脉弦。

    治则:宜疏风清热。

    方药:选消风散(《外科正宗》)去苦参、木通,加野菊花、赤芍。

    处方:当归15 g,生地15 g,蝉蜕15 g,荆芥15 g,苍术15 g,野菊花15 g,防风12 g,知母12 g,牛蒡子12 g,赤芍12 g,胡麻仁10 g,石膏20 g

    二、风寒证

    此型成人比较少见,多见于儿童和初发病例,此型临床辨证时要慎重。

    主要症状:红斑不鲜.鳞屑较厚,抓之易脱,冬季加重或复发,夏季减轻或消失,特征性症状为怕冷,小便清长,舌质淡红,苔薄白,脉濡滑。

    治则:宜疏风散寒。

    方药:选用桂枝汤加减。

    处方:桂枝10 g,白芍15 g,制附片9g(先煎半小时).麻黄6g,甘草6g

    待皮损渐退,善后可加用玉屏风散。

  三、湿热证

    主要症状:皮损多发于腋窝、腹股沟等皱摺部位,红斑糜烂,流滋浸渍、瘙痒,或掌趾部有脓疱,伴有纳呆、胸闷,或女性带下增多色黄,苔薄黄腻,脉滑。

    治则:宜清热利湿,和营通络。

    方药:选消风导赤汤(《医宗金鉴》)加减。

    处方:牛蒡子15 g,地肤子15 g,生地15 g,赤芍15 g,黄连12 g,薄荷12 g,白鲜皮20 g,银花10 g,灯芯9 go

    ~血热证

    见于急性进展期、红皮病型早期(水肿性肿胀)。

    主要症状:皮损不断增多、颜色红,有明显的出血点,瘙痒,鳞屑增多,怕热,大便于结,小便黄赤。苔黄或白,舌红,脉滑数等。

    治则:宜清热凉血解毒。

    方药:选用犀角地黄汤加减D

    处方:水牛角粉30 g,桑白皮15 g,地骨皮15 g,生地15 g,丹皮15 g,白花蛇舌草30 g

    加减:如热毒重,出现咽痛,可加用山豆根、木蝴蝶等。

    五、血燥证

    主要症状:该型皮损以下肢皮损为重,病情稳定,皮损不扩大,正常皮肤均干燥,鳞屑多,易脱落,或有苔藓样变。在关节处可见皲裂,伴有头晕眼花,面色白,舌淡,苔薄,脉濡细。

    治则:宜凉血润燥。

    方药:选用沙参麦冬合二至丸加减。

    处方:沙参20 g,天花粉20 g,白花蛇舌草20 g,麦冬15 g.桑叶15 g,女贞子15 g.旱莲草15 g,玉竹12 go

    加减:若皮肤特别干燥时,桑叶可改为桑白皮,因桑叶发汗强,发汗之力不低于麻黄,易伤阴液。

    六、热毒证

    此证多属于红皮病型或脓疱型。

    主要症状:全身皮肤发红,或呈暗红色,甚则稍有肿胀,脱屑细小,皮肤灼热,或可见散在或密布分布的脓疱,伴有壮热,口渴,大便干结,小便黄赤,舌质红绛、苔薄,脉弦滑数。

    治则:宜凉血清热解毒。

    方药:选用黄连解毒汤加五味消毒饮。

    处方:黄连10 g,黄芩12 g,丹皮l2 g,黄柏15 g,栀子15 g,银花15 g,连翘15 g,生地15 g,赤芍15 g,野菊花20 g,水牛角粉2,0 g,白花蛇舌草30 go

    七、脓毒证

    此型多属脓疱型。

    主要症状:皮损呈片状,红斑上有密集的针尖大小的脓点,有些融合成脓疤,伴壮热,恶寒,汗出,发热呈现周期性,时口干,大便于结,舌质红,苔黄腻,脉滑数。

    治则:宜清热利湿解毒。

    方药:选用龙胆泻肝汤台五味消毒饮加减。

    处方:龙胆草10 g,栀子15 g,生地15 g,丹皮15 g,赤芍15 g,土茯苓15 g,鱼腥草15 g,黄芩12 g,白花蛇舌草20 g,水牛角粉20 g,野菊花2,0 g,银花20 g

    八、阴虚证

    主要症状:皮疹色淡红,旧疹渐退,局部瘙痒,四季皮损变化不大,口干,舌干红,少苔,脉细数。

    治则:宜养血润燥。

    方药:选用当归饮子合二至丸加减。

    处方:当归15 g,川芎15 g,生地15 g,旱莲草15 g,白芍12 g,防风12 g,制首乌20 g,女贞子20 g,白花蛇舌草30 go

    九、冲任失调证

    主要症状:皮损经前或经后加重,或妇女怀孕时皮疹消失或减轻,产后皮疹出现或加重,伴有月经不调等。皮损红斑色淡,鳞屑不多,颜色灰白,伴有头晕耳鸣,腰酸肢软,苔薄,舌胖边有齿痕,脉濡细。

    治则:宜调理冲任,补益肝肾。

    方药:用二仙汤台四物汤加减。

    处方:仙茅20 g,黄芩20 g,女贞子20 g,仙灵脾15 g,黄柏15 g,当归15 g,白芍15 g,旱莲草15 g,知母12 g,熟地黄12 go

    加减:如经前加重者为血分有热,改熟地黄为生地黄,加赤芍、丹皮;如经后加重者为血虚,可加用丹参、黄芪。

    ~肝肾胡虚证

    见于关节型的恢复期。

    主要症状:具有典型的皮损,皮损颜色较淡,鳞屑少而呈银白色,伴有关节酸痛,大小关节均可累及。关节变形致畸形,头晕耳鸣,腰膝酸软,肌肉消瘦,咽干舌红,苔少,脉沉细。

    治则:宜滋补肝肾。

    方药:选用虎潜丸加减。

    处方:黄柏15 g,熟地黄15 g,猴骨15 g,白芍15 g,知母20 g,制首乌20 g,当归12 go

    加减:如发于下肢者,加牛膝;如发生上肢者,加桑枝。

    药浴

    临床上常用内服药渣煎水洗澡,一是可节省药源;二是可增加药效。但最好是泡浴,用特制木桶盛水,淹及颈部,浸泡后用柔弱之绵布拭干。泡澡的水温度要低,一般应低于40℃,最适温度为3738℃,如温度过高易加重皮损。浸泡时,药水宜淡,加植物油数滴,浸泡后有保湿润燥之功,是治疗银屑病康复的一个有效措施,同时又可巩固疗效,预防复发。

    小儿银屑病特点

    银屑病治疗过程中应注意用药应温和,更慎用激素。小儿因其独特的病理特点,银屑病与成人相比,具有以下特殊性:(1)因小儿为稚阳之体,形体未充,气血未足,易于感触外邪,因而复发率较成人高。 (2)因小儿肝常有余,感受邪气后,邪易侵入,变化最速,易于转型,易动肝风,而现神迷、抽搐等症状。(3)因其脾常现不足之象,治疗应着眼于除湿为主,用药应温和,慎用苦寒败脾胃之品。(4)如见到一些特殊型银屑病患儿,由于应用激素治疗后,出现诸多副作用及更高的复发率,要严格控制应用激素。银屑病辨治

    毛继元医师(甘肃省陇西县中医院,邮编:748100)谈银屑病辨治。

    银屑病俗称“皮癣”,中医称为“松皮癣”、“白疕”。毛继元认为,本病系机体阴阳气血失调,感受六淫之邪而发。临床以血热型、风湿热型、血虚挟风挟湿型、气虚挟湿挟风型多见。正确辨证是治疗成功的前题。要辩证准确,掌握传变规律,仔细诊脉查舌,确定阴阳气血虚实状态。银屑皮损是疾病变化的表面现象,其传变是由卫到气,再到营血,以至伤血、伤气的演变过程。实证脉多浮、弦、滑、数,虚证脉多沉细无力,只有把局部特点和整体结合起来,才能辨证准确。掌握扶正祛邪、养血润燥、祛风解毒3个要点,正确处理祛邪与扶正的关系,是该病是否能治愈的关键。正盛邪实,应集中药力祛邪;正虚邪实,若正气尚支,仍以祛邪为主,佐以扶正之药;若正气虚弱,应以扶正为主,兼祛余邪。切记勿犯虚虚之戒。

    一、血热型

    主证:丘疹、斑片多布于体表衣遮部位。皮损鲜红,鳞屑薄而多,基底红亮,有筛状出血点,热则剧痒,且口渴,便秘,目赤,舌红绛尖赤,苔薄白,脉沉细数或弦数。

    治则:凉血祛风。

    用白疕1号方:生槐花30 g,紫草20 g,丹皮10 g,生地30 g,荆芥10 g,蜂房20 g,丹参20 g.白茅根30 g,甘草6g,水煎服。

    【病案举例】

    费某,女,19岁,199814日初诊。自述199612月身起丘疹,斑片,热则痒甚。

    查体:胸背、下肢外侧有红色丘疹,斑片,覆白色鳞屑,基底红亮,有出血点,脉沉细数,舌红无苔。

    诊断:银屑病。

    辨证:血热挟风。

    治则:凉血祛风。

    处方:槐花30 g,生地30 g,丹皮30 g,白茅根30 g,苦参9g,竹叶9g,蜂房12 g,地骨皮9g,甘草6g

    二诊:服3剂后痒减,皮损开始消退。

    三诊:继服21剂,皮损全部消减。

    观察至今未复发。

    二、风湿热型

    主证:丘疹、斑片多布于下肢及肝脾经循行路线,皮损周围红晕,鳞屑厚,基底潮红,阴天痒甚,夏季加重,舌淡润,苔黄腻或白腻,脉弦滑数。

    治则:祛湿散风清热。

    以《医宗金鉴》消风散加减化裁:木通9 g,苍术9g,苦参9g,知母9g,荆芥9g,防风9g,当归9g,牛蒡子9g,蝉蜕9g,生石膏20 g.生地12 g,甘草6g。水煎服。

    【病案举例】

    耿某,女,18岁,199818日初诊。其父代诉,患者6岁时曾患牛皮癣,在当地治愈,199710月复发,多方治疗无效。现皮损布于胸背,四肢,斑片状覆白鳞屑,色暗红,搔之渗液,苔白,脉缓。

    诊断:银屑病。

    辨证:湿蕴肌肤,复感风邪。

    处方:木通9g,苍术9g,苦参9g,竹叶6g,茯苓9g,白鲜皮9g,荆芥9g,防风9g,当归12 g,何首乌12 g,蕲蛇6g,甘草6g

    二诊:煎服6荆后,又配服祛湿止痒丸。

    三诊:227日复诊,皮损大部消退,仅下肢少量皮损,前方蕲蛇改3g,加鸡血藤20 g

    四诊:服6剂痊愈。

    三、血虚挟风挟湿型

    主证:皮肤粗糙,呈淡红色或赭石色,鳞属薄而破碎,基底厚,出血点少,表面皲裂,痛痒相兼,春秋、冬季加重,脉细滑,苔薄白。

    治则:养血祛风,燥湿止痒。

    处方:生地15 g,当归12 g.何首乌12 g,白芍12 g.白蒺藜9g,荆芥9g.防风6g,乌梢蛇6g,茯苓12 g,薏苡仁20 g,甘草6g。水煎服。

    【病案举例】

    郭某,男,20岁.199914日初诊。自述患牛皮癣4年,今冬泛发全身,瘙痒。见头顶、胸背、四肢布满大片皮损,覆白鳞屑,屑破碎,基底淡红,脉沉滑数,苔薄白。

    诊断:银屑病。

    辨证:血虚挟湿挟风。

    处方:当归12 g,白芍12 g,鸡血藤20 g,荆芥9g,防风9g,白蒺藜9g,红花9g.甘草6 go水煎服。

    二诊:服3剂后痒止,皮损开始消退。

    三诊:宗前方服20剂,皮损全部消退。

    观察至今未复发。

    四、气虚挟湿挟风型

    主证:皮损呈玫瑰红色,斑片破裂有渗液,身冷无力,肢体沉重,劳累则皮损泛发,受风汗出则痒甚,脉滑无力,舌淡胖嫩,苔薄白。

    治则:益气养血,祛湿止痒。

    经验方益气养血汤:党参20 g,白术12 g,黄芪20 g,白茅根30 g,何首乌12 g,当归12g,乌梅20 g,白鲜皮9g,甘草6g,水煎服。

    【病案举例】

    李某,男,46岁,199885日人院。患者自述患牛皮癣20多年,曾在省内各大医院治疗无效,特来求治。

    查体:皮损布于胸背、四肢,基底为玫瑰红色,劳累则痒,脉浮滑无力,舌淡无苔。

    诊断:银屑病。

    辨证:气虚挟湿挟风。

    处方:党参15 g,黄芪20 g,乌梅20 g,苦参9g,竹叶6g,滑石15 g,女贞子12 g,岷当归12 g,何首乌也g,白鲜皮9g,甘草6g。水煎服。

    二诊:服药34剂,皮损全部消退,脉搏正常。

    观察至今未复发。

辨治银屑病

    朱春年、盂全林、徐彦春、邹明智、王梦萍等医师(空军兰州医院,邮编:730070)采用中医辨证施治方法,自拟三方治疗215例银屑病,疗效较好。

    一、血热挟湿型

    此时多为进行期。

    证见:皮疹不断出现,泛发潮红,形状多见点状或钱币状,表面覆盖银白色鳞屑,表层易于剥离,底层附着较紧,剥离后有点状出血,伴有瘙痒,口干或不干,心烦易怒,大便十结,舌红燥或腻,苔白或薄黄,脉滑而数。

    分析:内有郁热,是由于心绪烦扰,心火内生,导致血热,蕴于血分。加之饮食不慎,脾失健运,湿从内生,湿与热结合,外走肌肤而病。皮肤红斑、脱屑瘙痒也是内湿的外在表现。

    治则:凉血清热,除湿止痒。

    方药:用消银1号。

    处方:生地15 g,丹皮15 g,赤芍15 g,水牛角10 g,紫草根10 g,白茅根20 g,槐花20g,海桐皮15 g,土茯苓15 g,茵陈15 g,白鲜皮15 g,生薏苡仁15 g

    临床加减:如头部皮损严重者,加荆芥、防风、蝉蜕等;如四肢酸痛者,加牛膝、茜草、伸筋草等。

    二、血燥阴虚型

    本型病程较长,相当于静止期或退行期。

    证见:热象已消,原有皮损部分消退,无新疹出现,皮损色暗红,鳞屑覆盖较多,基底浸润肥厚,患处时有皲裂,常伴裂痛,瘙痒,咽干舌燥,舌质淡,脉沉细缓等。

    分析:系病久伤阴耗血,肌肤失养,血燥阴虚所致。

    治则:以养血滋阴为主。

    方药:宜用消银2号方。

    处方:当归15 g,熟地15 g,首乌15 g,丹参15 g,天冬15 g,麦冬15 g,土茯苓15 g,白芍20 g,蜂房7g,鸡血藤30 g

    临床加减:如阴虚热象明显者,加知母、黄柏等;如脾虚者,加白术、薏苡仁、茯苓等健脾利水除湿。

    三、血瘀型

    多见于静止期或消退期。

  ‘证见:皮损呈地图状斑块,肥厚,颜色黯红,浸润明显,经久不消,舌紫红或兼有瘀点、瘀斑,脉沉涩或沉细。

    分析:证属经脉阻滞,郁久血瘀。

    治则:活血化瘀。

    方药:用消银3号方。

    处方:赤芍10 g,当归10 g,乳香lo g,没药10 g.三棱10 g,莪术10 g,鬼箭羽10 g,桃仁10 g,红花10 g,鸡血藤30 g

    临床加减:如病程长,痒甚且皮损消退较慢者,加乌梢蛇、全蝎、蝉衣等。

    215例均为住院病人,其中男148例,女67例,年龄最小9岁,最大73岁,22岁以下31例,233989例,405985例,60岁以上的10例,病程短者2周,最长者29年。 215例均为寻常型银屑病,其中,点滴型99例,钱币型74例,混合型31例,斑块型II例,进行期176例,静止期39例。治疗前曾有137例患者用过中成药克银丸、防风通圣丸,西药乙双吗啉、甲氨蝶呤、肤乐乳膏等药治疗,疗效均不满意。

    疗效标准,痊愈(皮损全部消退,自觉症状消失,残留色素沉着斑,无新疹出现)90例,占41. 86%;显效(皮损消退75%以上,自觉症状基本消失,或症状减轻)70例,占32.5%;好转(皮损消退35%- 70%,自觉症状减轻)39例,占18 -1%,无效(用药后皮损及自觉症状无明显改善)16例。一般用药需1个月左右生效,总有效率为92. 46%0治愈90例中,1年后复发2例,2年后复发7例,3年后复发2例,3年总复发率为12, 22%。所以,治疗4周左右皮损消退后仍需坚持治疗一段时间,是降低复发率的关键。辨证治疗银屑病

    张恩虎、魏跃钢等医师(南京中医药大学第一临床医学院,邮编:210029)辨证治疗银屑病。

    银屑病是皮肤科常见的疾病,中医名“白疤”,是一种慢性复发性难以治愈的红斑鳞屑性皮肤病,其病因不明。目前临床缺乏十分有效而无副作用的治疗药物。张恩虎、魏跃钢等医师采用中医辨证论治及局部药物外用方法治疗银屑病64例,取得较满意的疗效。

    一、血热证

    症状特点:皮疹发生、发展迅速,皮肤潮红,多为点滴状、斑块状,上覆较厚鳞屑,刮之鳞屑可见薄膜现象及露滴现象,新皮损不断出现,旧皮损不断扩大,瘙痒剧烈,伴口干舌燥,咽红喉痛,渴喜冷饮,心烦易怒,大便干,小便溲黄,舌质红,苔黄或黄腻,脉弦滑或数等。

    治则:凉血解毒,清热祛风。

    方药:用土槐饮加味(《赵炳南临床经验集》)o

    处方:土茯苓2030 g.生槐花1520 g,生地15 g,丹皮10 g,白茅根1530 g,板蓝根1530 g,忍冬藤1530 g,炙蜈蚣3条,乌梢蛇10 g,威灵仙10 g,生甘草3g

    临床加减:如咽红者,加山豆根6 g;如心烦易怒者,加栀子10 g;如大便干者,加生大黄适量。

    二、血虚证

    症状特点:病程较长,皮疹色淡,鳞屑较多,皮肤干燥,部分皮疹消退,新皮疹不多,瘙痒不甚,伴舌质淡红,苔少,脉绥或沉细等。

    治则:祛风养血,润肤止痒。

    方药:用养血润肤饮加减(《外科证治全书》)。

    处方:生地10 g,当归lo g,麦冬10 g,天花粉10 g,鸡血藤1530 g,白僵蚕10 g,桃仁10 g,红花10 g,首乌I5 g,丹参15 g,土茯苓1520 g,生甘草5g

    临床加减:如瘙痒甚者,加露蜂房6g

    三、血瘀证

    症状特点:皮损浸润肥厚,呈大片状或斑块状,颜色深红,经久不退,鳞屑黏着,伴舌质暗红或有瘀点,脉涩或细缓等。

    治则:活血化瘀,清热散风。

    方药:方用桃红四物汤(桃仁、红花、赤芍、当归、地黄、川芎)加减。

    处方:桃仁10 g,红花10 g,赤芍lO g,当归15 g,丹皮10 g,丹参15 g,川芎10 g,郁金10 g,忍冬藤1530 g,蚤休15 g,徐长卿2,0 g,白花蛇舌草2030 go

    临床加减:如皮疹经久不消者,加三棱6g,莪术6g,凌霄花15 g

    选治疗组64例,为门诊及住院病人,其中男性46例,女性18例;年龄最小者17岁,最大者72岁,平均31.4岁;病程最短1个月,最长40余年;季节:冬季型46例,夏季型8例,季节不分12例。西药对照组24例,其中男性13例,女性11例;年龄最小者16岁,最大者56岁,平均34-2岁;病程最短者1个月,最长者20余年;季节:冬季型14例,夏季型3例,季节不分7例,上述病例均为寻常型银屑病D

    治疗组64例,根据中医辨证分为血热证39例,血虚证1 3例,血瘀证12例。治疗组内服中药汤剂,每日1剂,外用0.1%曲安西龙尿素软膏,每日23次。对照组病人仅局部外用0.1%曲安西龙尿素软膏,每H 23次。二组病人均以1个月为1疗程。

    根据国家巾医药管理局颁布的《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本病疗效评定分为治愈、好转、未愈三级。治愈:皮损完全消退或消退95%以上;好转:皮损消退50%以上;未愈:皮损消退不足50%o

    治疗组的总有效率达79.7%,明显高于对照组的37, 5%,且无任何毒副作用。治疗组平均治疗64天,最短者28天,最长者150天;对照组平均治疗78天,最短者45天,最长者180天。所有治疗病人在用药期间未见任何毒副作用及不良反应。分五证论治银屑病

    陈量医师(浙江省杭州市第三人民医院,邮编:310009)运用中医中药辨证治疗银屑病132例,取得了较好的疗效。

    祖国医学认为银屑病是由风湿热毒蕴郁肌肤所致,或因营血不足,血虚风燥肌肤失养而成。就其临床表现也大致可归纳为“热证”“瘀证”“燥证”。因而在治疗上应从清热活血,养润燥血着手。

    在临床治疗中根据银屑病的四大类型及不同病期所表现的不同特征,以祖国医学的整体观为主导,将其分为风盛血热证、风热血燥证、热毒挟湿证、风湿阻络证、热盛伤阴证,分别给予凉血祛风、滋燥养营、清热解毒、活血通络、养血滋阴等法治疗,收到起好的效果。

    一、风盛血热证

    此证相当于寻常型银屑病的进行期。

    表现:皮疹发展迅速,新皮疹不断出现,旧皮疹不断扩大,鳞屑累积,炎症明显,瘙痒剧烈,伴有惧热,心烦,口干,尿赤,便秘,舌红,苔黄,脉弦滑有力等。

    治则:凉血祛风D

    方用:土槐饮加减。

    二、风热血燥证

    此证相当于寻常型银屑病的静止期或退行期。

    表现:基本无新皮疹发生,但旧皮疹也不见消退,瘙痒减轻,伴有咽干,舌淡红,苔白,脉濡细或沉细等。

    治则:养血滋阴祛风润燥。

    方用:滋阴养营汤加减。

    三、热毒挟湿证

    此证相当于脓疱型银屑病。

    表现:在银屑病的基本损害上出现密集的针尖至粟粒大的浅在性、无菌性小脓疱,表面覆盖着不典型的银屑病鳞屑,且多伴有身热,胸脘满闷,口苦咽干而不欲饮,舌红,苔黄腻或灰黑,脉弦滑或濡缓等。

    治则:清热解毒利湿。

    方用:五昧消毒饮合茵陈蒿汤加减。

    四、风湿阻络证

    此证相当于关节病型银屑病。

    表现:除银屑病损害外,还发生类风湿关节炎症状,其关节症状往往与皮肤症状同时加重或减轻,且多伴有倦怠乏力,舌淡,苔薄白腻,脉弦滑或濡等。

    治则:祛风除湿,活血通络。

    方用:独活寄生汤加减。

    五、热盛阴伤证

    此证相当于红皮病型银屑病。

    表现:皮色潮红迅速扩大至全身,皮肤呈弥漫性红色或暗红色,炎性浸润明显,表现附有大量麦麸皮样鳞屑,并不易脱落,常伴有发热、畏寒、口渴、尿赤、便于,舌红绛,少苔,脉细滑数等。

    冶则:清营凉血,养阴润燥。

    方用:清营汤合增液汤加减。

    132例患者均为住院病人。其中男90例,女42例;年龄最小7岁,最大69岁。其中7l46例,153561例,365052例,50岁以上13例。病属寻常型的102例,关节病型的9例,脓疱型的13例,红皮病型的8侧。经治疗后,痊愈99例(服药2个月内皮疹完全消退出院),好转32例(服药2个月左右,皮疹明显消退,鳞屑减少,红痒缓解,出院继续门诊治疗),无效l例(为脓疱型银屑病,服药2周后,因“上感”,病情突然加剧,伴高热、呕吐等而停药,改激素、抗炎等治疗)。脏腑辨证分型治疗银屑病

    韩世荣(陕西省中医药研究院附属医院)、李寿甫、扬占魁等医师根据银屑病发病规律、皮疹特点,参阅有关资料报道,将银屑病以脏腑辨证为纲进行分型论治,分为肺经风热型、心经血热型、脾胃湿热型、肝血虚型及肾经瘀热等5型,用中药治疗为主,共观察1 000例,显效率为77. 8%,总有效率为89.4%,其中治愈率55.2%。对久治不愈的银屑病患者重视整体调治,使脏腑、气血、阴阳之间能相互协调平衡,不仅能够提高疗效,还可以降低复发率。另外,临床治愈后仍继续服药l2个疗程,以巩固疗效。针对个体反应不同,应当忌食相应“发物”,这对预防复发或加重病症都有一定的意义。

    一、肺经风热型

    主要症状:好发于青少年,皮疹泛发呈点滴状鲜红斑,鳞屑较多,自感身热口干,鼻燥咽痛,舌红紫、苔黄,脉浮数。

    治则:宜疏风宣肺,清热解毒。

    处方:桑叶10 g,菊花10 g,板蓝根10 g,玄参10 g,银花15 g,连翘15 g,蒲公英15 g,芦根15 g,紫草15 g,生地15 g,桔梗6g,北豆根6g,薄荷6g,甘草6g

    =、心经血热型

    主要症状:以青壮年多见,皮疹发展迅速,新疹不断出现,色深红,点滴或片状,鳞屑多,瘙痒明显,烦躁易怒.舌红苔黄,脉弦数。

    治则:宜清心凉血,解毒化斑。

    处方:水牛角30 g,黄连10 g,生地30 g,白茅根30 g,槐米30 g,蛇舌草30 g,蚤休30 g,白鲜皮30 g,丹皮15 g,赤芍15 g,竹叶6g,甘草9 go

    ~脾胃湿热型

    主要症状:年龄以中年以上为主,皮疹多见于头部、四肢及掌跖,基底潮红肿胀,鳞屑呈油腻状,搔抓后有少量渗液,阴雨天瘙痒加重,伴纳呆困倦。舌苔白腻,脉濡滑。

    治则:宜清热利湿,和营通络。

    处方:土茯苓30 g,薏苡仁30 g,白鲜皮30 g,地肤子30 g,苍术15 g,丹参15 g,生地15 g,萆薢15 g,防己15 g,黄柏15 g,灵仙10 g,槐米18 g,三棱9g

    四、肝血虚型

    主要症状:病程长,中年妇女较多,皮疹发展缓慢,基底淡或暗红,鳞屑不多,皮肤干燥、皲裂瘙痒,舌淡、苔薄白,脉弦细。

    治则:宜养血柔肝,滋润润肤止痒。

    处方:生地30g,熟地30 g,白芍30 g,鸡血藤30 g,白蒺藜30 g,当归15 g,天冬15 g,麦冬15 g,蜂房15 g,丹参15 g,防风10 g,麻仁lO go

    五、肾经瘀热型

    主要症状:病程长,冬重夏轻,病情顽固,皮疹以头、背、腹、臀、下肢外侧较多,呈大片状,色紫暗,鳞屑厚硬,不易剥离,形如蛎壳,指(趾)甲混浊变形,舌红、苔薄白、脉细涩。

    治则:宜清热凉血,化瘀软坚。

    处方:生地30 g,丹参30 g.土茯苓30 g,生牡蛎30 g,玄参2,0 g,连翘20 g,大黄10 g,桃仁10 g,红花IO g,土鳖虫10 g,三棱10 g.莪术10 g,旱莲草I5 go

    同时注意整体调治,如气虚加党参、黄芪等;如血虚加当归、熟地等;如阴虚加女贞子、黄精等。

    观察对象1 000例均为门诊患者,随机取样,无选择性。其中男480例,女520例;年龄最小1岁,最大83岁,其中1845岁占80%;病程最短半个月,最长33年;病位以泛发性较多,均为寻常型,进行期。大多数患者在接受本方法治疗前用过青黛丸、克银丸等多种药物,因效果不佳或复发而转来就诊。

    根据皮疹、脉舌等证候特点,用脏腑辨证法分为5型,以单纯中药治疗为主。以上均为每日l剂,水煎2次分服0 1个月为1个疗程,连续服用2个疗程以上评定疗效D

    疗效标准根据1995年中医管理局编制的《中医皮肤科病证诊断疗效标准》中白庀疗效评定:皮损完全消失或消退95%以上为治愈;皮损消退60%95%为显效;皮损消退30%60%为好转,皮损消退30%以下者为无效。

    治疗结果痊愈552例,显效226例,好转1 16例,无效106例,总有效率89. 4%0痊愈病例服药最短1个疗程,最长6个疗程(肾经瘀热型),平均服药23个疗程。

中药分型治疗银屑病

    周晓玲、王顺福(辽宁省邮电医院,邮编:110034 、张文禹等医师用中药分型治疗银屑病95例,疗效满意。

    银屑病,叉称牛皮癣,是较顽固易复发的慢性皮肤病。根据临床观察,治疗银屑病,内服中药对年龄小、病史短者治疗效果较好,副作用少,复发率低。病史长者、年龄较大或曾用过激素类药物,愈后复发“反跳”患者,治疗时间要长一些,但只要坚持治疗,大多’数也能治愈。

    一、血热型  多为进行期。

    主要症状:皮肤潮红,鳞屑不厚,剥离后有出血点,皮疹发展迅速,痒感明显,可伴有发热、恶寒等全身症状,舌红,苔黄,脉数。

    治则:以清热凉血为主。

    药用:山豆根10 g,金银花lo g,白鲜皮10 g,丹皮10 g,黄芩10 g,板蓝根lo g,蝉衣10 g,生石膏10 g,当归1 0 g,茯苓10 g,甘草10 g

    二、血虚型多为退行期。

    主要症状:皮肤癣块干燥脱屑,基底潮红,白屑迭起,痒甚,常伴有头晕、乏力,面色萎黄,有的患者关节肿痛,舌红,苔少,脉细数。

    治则:以调补肝肾,养血祛风为主。

    药用:熟地20 g,白鲜皮10 g,当归lo g,党参10 g,天冬10 g,麦冬10 g,天花粉10 g,威灵仙IO g,白茅根10 g,黄芪10 g,夏枯草10 g,川芎10 g,甘草1 0 g

    方法:水煎服,每32剂,每剂第3煎外洗患处,1个月为1疗程。

    分析:此时以养血润燥为主,选用熟地、当归、首乌、白芍,对痒加重,皮损点滴不退者用蝉衣、紫草、地肤子、乌梢蛇等药物进行了加减应用,取得了明显的效果。

    210例均来自门诊确诊病例,男148例,女62例,发病年龄最大76岁,最小2岁,平均32,1岁。病程最长者11年,最短3周,平均3-6年。发病部位,全身泛发者1 57(74+8%),四肢1 9(9.0%),头部12(57%),躯干22(10.5%)。寻常型192(91.43%),关节型5(2.4%),点滴型3(1.43%),红皮症型10(4.76%),进行期89(42- 4%),静止期56(26-7%),退行期65(31-0%)。参照1981年卫生部《疾病治疗效果评定标准》分为,治愈:皮损完全消退或仅留少量点状皮损;好转:皮损消退50%以上;无效:皮损变化不明显或继续扩散。

    1个疗程治愈者73(34- S%)2个疗程治愈者83(39.5%).总治愈率74.3%1个疗程好转者43(ZO- 5%)2个疗程好转者1 1(5.2%),好转率25-7%。总有效率100%o

    210例患者疗后血常规,肝、肾功能检验均无异常。经一年半随访,治愈者有27例复发,好转者有18例皮损加重,再用该法治疗仍能治愈。

分型论治银屑病

    银屑病是一种常见的慢性复发性炎症性皮肤病,目前尚无确切满意的治疗方法。吴丽华医师(云南省思茅地区医院,邮编:665000)从“血分”论治该病,疗效满意。

    一、病因病机

    吴氏认为该病的发生,病位在血分,血热是发病的主要原因。在血热因素基础上,因外感之邪侵袭,营卫失和或情志内伤,郁久化火,或饮食不节,枢机不利,瘀栉化热等诸多因素引动内伏之血热,导致血热蕴结肌肤而发病。而在该病的发展过程中,存在着一个从血热致血燥进而导致血瘀的过程。血热生风,风盛则燥;日久热伤营阴,阴血不足,肌肤失养,生风生燥;营血不足,气血循行受阻,以致瘀阻肌肤。

    二、辨治分型

    1.血热型

    主证:相当于银屑病急性期、进行期。该型患者皮疹发展迅速,泛发潮红,新生皮疹不断出现,多呈点滴状,鳞屑掩盖不了红斑,薄膜现象,点状出血现象明显,瘙痒较甚,常伴口干,心烦,便干尿赤等症,舌质红,苔薄白或黄,脉弦或数等。

    辨证:血热内蕴。

    治则:凉血清热解毒为主。

    方药:赤芍15 g,生地15 g,丹皮15 g,紫草10 g,生槐花15 g,板蓝根15 g,白茅根30 g,土茯苓30 g,白花蛇舌草15 g,白鲜皮15 g,银花10 g,甘草6g

    2.血燥型

    主证:相当于银屑病静止期或缓解期。该型患者病情处于相对稳定阶段,病程较长,皮疹颜色变淡,基本无新皮疹出现,原有皮损部分消退,部分皮损呈大片状融合,表面鳞屑少,附着较紧,全身症状多不明显,舌淡红,苔薄白,脉沉细等。

    辨证:血虚风燥。

    治则:养血活血润燥为主,佐以凉血解毒。

    方药:生地黄15 g,当归10 g,首乌15 g,麦冬15 g,丹参15 g,鸡血藤30 g,红花10 g,土茯苓30 g,白花蛇舌草30 g,白鲜皮15 go

    3.血瘀型

    主证:相当于银屑病静止期,病程较长,久治不愈者。此型患者皮损肥厚浸润呈皮革状,鳞屑较厚遮盖红斑,瘙痒重,舌质暗紫或见瘀点瘀斑,脉沉缓或涩。

    辨证:湿毒内蕴,气血瘀滞。

    治则:活血化瘀软坚为主。

    方药:桃仁10 g,红花10 g,三棱lo g,莪术10 g,当归10 g,丹参20 g,鸡血藤30 g,赤芍15 g,白鲜皮15 g,土茯苓30 g,白花蛇舌草30g,乌梢蛇10 g,甘草6 g

分型论治银屑病

    范瑞强主任医师,广州中医药大学教授,广东省中医院主任医师,皮肤科主任,硕士研究生导师,担任中华中医药学会皮肤病专业委员会委员,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皮肤性病专业委员会性病学组副主任委员等职务。

    一、病因病机

    范氏认为该病的发生是由素体燥热,又因外感邪毒,搏于肌肤,郁而化热,而成血热之证;病久耗伤气血,肌肤失养;七情所伤,气滞血瘀或久病成瘀,瘀血阻络,肌肤失养;饮食不节,湿热内生,蕴结肌肤;热蕴日久,化火炎肤。范氏从血瘀、血虚、血热、湿热、火毒5个方面论治该病,疗效显著。

    二、分型论治

    1.血热型

    主证:多见于银屑病进行期,表现为皮损掀红,皮疹不断增多,瘙痒剧烈,露滴现象明显,有同形反应,常伴有心烦,失眠,口干渴,大便干结,小便短赤,舌红苔黄,脉滑数等。

    治则:清热凉血解毒。

    方药:犀角地黄汤(犀角、地黄、丹皮、芍药)或凉血地黄汤加减。

    处方:丹参25 g,水牛角25 g(先煎),白花蛇舌草20 g,虎杖1 5 g,石上柏15 g,生地黄25 g.玄参12 g,蒲公英30 g,丹皮15 g,紫草15 g,白鲜皮t5 g

    2.血虚型

    主证:此型多见于银屑病静止期,体质较差者D表现为皮疹淡红,无或仅有少许新发皮疹,常伴有面色无华,口干舌燥,舌淡红,苔少,脉细或缓等。

    治则:养血祛风润燥。

    方药:四物汤(地黄、当归、芍药、川芎)合消风散加减。

    处方:制首乌15 g,生地黄15 g,熟地黄15 g,当归12 g,丹皮15 g,丹参25 g,玄参15 g,红花6g,白蒺藜15 g,鸡血藤20 g

    3.血瘀型

    主证:此型多见于病程较长,反复发作者。亦见于关节病型银屑病。表现为皮损暗红、肥厚,鳞屑较厚,或伴关节活动不利,面色晦暗,舌暗红,可见瘀点瘀斑,脉涩等。

    治则:活血化瘀润燥。

    方药:桃红四物汤(桃仁、红花、地黄、当归、芍药、川芎)加减。

    处方:丹参30 g,桃仁12 g(打烂),红花6g,三棱lo g,莪术10 g,玄参15 g,玉竹15 g.石上柏20 g,半枝莲20 g,白花蛇舌草20 go

    4.湿热型

    主证:湿为阴邪,其性黏滞,难以速去。故此型多见于缠绵难愈者,亦见于脓疱型银屑病。表现为皮肤潮红肿胀,红斑上可见脓疱,皮损多发于下肢,遇阴雨天病情往往加重。伴体倦乏力,纳呆,便溏,舌红,苔黄腻,脉滑数等。

    治则:清热利湿解毒。

    方药:萆薢渗湿汤加减。

    处方:川萆薢15 g,白鲜皮15 g,黄柏15 g,生薏苡仁30 g,土茯苓30 g,金银花15 g,绵茵陈15 g,车前草15 g,白花蛇舌草30 go

    5.火毒型

    主证:此型多见于红皮病型银屑病。表现为全身皮肤弥漫潮红,常伴有发热,口于渴,心烦失眠,大便干结,小便黄,舌绛红,苔黄,脉滑数等。

    治则:泻火解毒凉血。

    方药:犀角地黄汤(犀角、地黄、赤芍、丹皮)加大青叶、石膏等。

    处方:水牛角3060 g(先煎),生地黄30 g,赤芍15 g,丹参30 g,丹皮15 g.生石膏30 g(先煎),大青叶15 g,紫草】Sg,蒲公英30 g,白花蛇舌草30 g,甘草6g

    【病案举例】

    1某女,62岁。初诊日期:20011 117日。

    主诉:反复全身红斑、鳞屑10余年,加重1个月。开始时出现四肢伸侧红斑,上覆多层鳞屑,薄膜现象(+),露滴现象(+)。曾至多家医院就诊,病情反复发作,每年冬季加重,夏季缓解。面色晦暗,舌质暗红,可见瘀点,苔白,脉沉涩。

    检查:头皮鳞屑较多,可见束状发,四肢伸侧及躯干部可见暗红色肥厚斑块,上覆较厚鳞屑,指甲可见顶针样改变,舌质暗红,可见瘀点,苔白,脉沉涩。

    诊断:银屑病(血瘀型)o

    治疗:给予桃红四物汤加当归、丹参、三棱、莪术煎汤口服,每日l剂,同时予消炎止痒洗剂作中药熏燕治疗,每周1次,连用8周。

    二诊:治疗2个月后,大部分皮疹消退,右下肢尚遗留1个钱币大小的红斑。

    2某女,25岁。初诊日期:200235日。

    主诉:全身红斑、鳞屑、脓疱6年,加重2个月。患者6年前躯千出现红斑,继之红斑上出现鳞屑、脓疱,在中山三院诊断为“脓疱型银屑病”,病情反复,冬重夏轻。2个月前,病情再次反复。伴体倦乏力,胸闷纳呆,小便黄少,大便溏,舌红,苔黄腻,脉滑散。

    检查:头皮鳞屑较厚,可见束状发,面部、躯干、四肢弥漫性红斑,部分融合成片,红斑上伴细小鳞屑,可见针尖至粟粒大小脓疱,指甲可见顶针样改变,舌红,苔黄腻,脉滑数。

    诊断:银屑病(湿热型)o

    治疗:给予萆薢渗湿汤煎汤口服,每日1剂,以消疤汤煎汤外洗,每日1次,连用1个月。同时予消炎止痒洗剂作中药熏蒸治疗,每周1次。

    二诊:连用4周,红斑、鳞屑、脓疱完全消退,病情痊愈。

    3某男,32岁。初诊日期:200285o

    主诉:全身红斑、鳞屑伴瘙痒1个月。患者1个月前,于左肘关节处出现红斑鳞屑,伴瘙痒不适,患者自搽皮炎平,效果不明显,皮疹逐渐发展至全身。伴口苦心烦,大便干结,小便短赤,舌红,苔黄,脉数。

    检查:头皮部有较多鳞屑,可见柬状发改变,前额发际处可见边界清楚的红斑,上覆较厚鳞屑。躯干、四肢伸侧可见鲜红色斑块,部分融合成大片状,上有大量鳞屑,散在抓痕。

    诊断:银屑病(血热型)o

    治疗:给予犀角地黄汤加半枝莲、石上柏、徐长卿煎汤口服,每日1剂;同时以消疤汤煎汤外洗每日1次。

    二诊:连用2个月,皮损全部消失。

银屑病临证辨治体会

    郭华亮医师(河南省薪乡市中医院,邮编:453003)经多年实践,得银屑病治疗十法,用于临床效果良好。

    银屑病发病原因:由于外感风热,或风寒湿邪,人里化热,痹阻经络;情志内伤,气郁不舒,郁结化火,人于血分;饮食不节,过食膏粱厚味,损伤脾胃,日久生湿,湿蕴化热,久蕴成毒;素有内热,肝肾不足,冲任不调,营血不和,虚火妄行,脏腑阴阳失调,病久或反复发作,阴血被耗,气血失和,化燥生风,或经脉阻滞,气血凝结,肌肤失养所致。

    银屑病是一种慢性反复发作性疾病,有一定的季节性,一般冬重夏轻,病程长且无季节性规律者难治,本病有实证和虚证,可因实变虚,又可由虚变实,或虚实夹杂。临床上以实证或虚实夹杂为多见。绝大多数患者,用药后都有不同程度的好转,但关键问题在于停药后数年不复发,甚至痊愈。

    西医应用免疫抑制剂、糖皮质激素、抗肿瘤药物、环孢菌素、维A酸、维生素类或外用药物,虽有一定疗效,但久服有一定副作用。

    应用中医辨证施治,结合现代医学的辨病分型,总结出十种治疗方法,方中有的中药经现代研究,具有兴奋垂体—一肾上腺皮质系统、抗肿瘤、抗炎、抗过敏作用,改善微循环障碍,对人体免疫功能有一定的调节作用。应用内服药物无副作用,疗效持久,防止复发,中医药是一种安全有效的疗法,值得推广。

    一、清热凉血法

    本法适用于寻常型银屑病进行期,内有蕴热,郁于血分。

    证见:新发皮疹不断出现,皮损鲜红,表面鳞屑较少,瘙痒明显,伴有口干舌燥,心烦易怒,大便于,小便黄,舌质红,舌苔黄或腻,脉弦滑或数。

    方用清热凉血汤加减:丹皮、栀子、生地、赤芍、紫草、丹参、白茅根、鸡血藤、槐花、甘草。

    二、解毒除湿法

    本法适用于红皮症型银屑病,热毒挟湿,郁于营血。

    证见:全身弥漫性潮红,浸润及水肿,伴大量脱屑,或有渗出。可伴发热,心烦,大便干,小便黄,舌质红绛,苔薄黄或黄腻,脉弦数。

    方用清营汤合犀角地黄汤加减:生地、丹皮、犀角、赤芍、白茅根、玄参、连翘、金银花、板蓝根、土茯苓、车前子、白鲜皮。

    三、滋阴润肤法

    本法适用于银屑病静止期或消退期,阴血不足,肌肤失养。

    证见:皮损色淡,鳞屑较多,覆盖红斑。原有皮损部分消退,皮损干燥脱屑。伴口干,大便干,舌质淡红,舌苔少或薄白,脉缓或沉细。

    方用生血润肤饮加减:黄芪、当归、何首乌、白芍、生地、山药、川芎、鸡血藤、刺蒺藜、沙参、麦冬、甘草。

    四、祛寒化瘀法

    本法适用于关节型银屑病,寒湿痹阻,瘀血内滞。

    证见:皮疹色暗红,关节疼痛,局部不红不热,遇冷加重,四肢不温,舌质淡红,苔白,脉沉弦。

    方用温经活血汤加减:制川乌、桂枝、羌活、独活、桑枝、薏苡仁、络石藤、鸡血藤、桃仁、红花、丹参、甘草。

    五、活血通络法

    本法适用于银屑病静止期或皮损难以消退者,经脉阻滞,气血凝结。

    证见:皮损肥厚浸润,颜色暗红,经久不退。舌质暗红,或有瘀斑,脉细缓或涩。

    方用血府逐瘀汤加减:当归、赤芍、川芎、生地、桃仁、红花、鸡血藤、丹参、三棱、莪术、白花蛇舌草、甘草。

    六、和营解毒法

    本法适用于红皮病型银屑病,血瘀伤阴,余毒未尽。

    证见:病情日久,皮损色暗红或淡红,水肿或渗出已消退,浸润及脱屑明显减轻,伴口渴,咽干,周身乏力。舌质暗红或淡红。苔薄白或见剥苔,脉沉缓或沉细。

    方用解毒养明汤加碱:沙参、知母、花粉、玄参、赤芍、当归、丹参、鸡血藤、桃仁、红花、板蓝根、苦参、甘草。

    七、燥湿清热法

    本法适用于泛发性脓疱型银屑病,湿毒蕴久,兼感毒邪。

    证见:脓疱泛发全身,为密集的针尖大的表浅脓疱,有的融合成片,表面糜烂,脱屑,有烧灼感,脓疱可反复出现。舌质红,舌苔黄腻,脉弦滑。

    方用除湿解毒汤加减:苍术、黄柏、苦参、土茯苓、生地、丹参、玄参、金银花、连翘、紫草、槐花、薏苡仁、白鲜皮。

    八、养阴祛湿法

    本法适用于泛发性脓疱型银屑病迁延期,阴虚血热,湿毒未尽。

    证见:全身表浅脓疱;脱屑,伴口干,小便黄,舌质红,少苔有裂纹,脉沉细心

    方用增液汤加味:沙参、麦冬、玄参、生地、石斛、金银花、蒲公英、赤芍、薏苡仁、土茯苓、白花蛇舌草、板蓝根。

    ~补益肝肾法

    本法适用于关节型银屑病.肝肾亏虚,气血不足。

    证见:病情迁延,经久不愈,形瘦神疲,畏寒肢冷,关节畸形僵硬。舌质淡红,苔薄白,脉沉细。

    方用滋补肝肾汤加减:桑寄生、杜仲、牛膝、熟地、天仙藤、鸡血藤、乌蛇、全蝎、当归、白术、党参、川芎。

    十、祛风养血法

    本法适用于银屑病渐愈时,风热燥邪,客于肌肤,兼血虚风燥,内外合病。

    证见:皮疹开始消退,脱屑增多,但新疹时有出现,瘙痒时轻时重,皮损基底由潮红向淡红转化,舌质淡红,苔薄白,脉弦细。

    方用当归饮子加减:生地、当归、川芎、何首乌、荆芥、防风、鸡血藤、桃仁、红花、赤芍、丹参、白蒺藜、徐长卿。

治疗银屑病十法

    刘敏侠医师(铁道部陕西临潼疗养院,邮编:710600)银屑病辨证施治治疗十法。

    一、祛风散寒,调和营卫法

    适应于儿童及初发病例或关节炎型。

    主要症状:可见皮损红斑不鲜,鳞屑色白较厚,抓之易脱,每逢天气变冷或冬季加重,夏季天气变热时减轻或消失,怕冷,关节疼痛不舒,瘙痒不甚,舌淡、苔白,脉濡滑。

    治则:宜祛风散寒,调和营卫。

    处方:荆芥、防风、土茯苓、柴胡、前胡、羌活、独活、蝉衣、刺蒺藜、桂枝、白芍、乌蛇、白及、苦楝皮、薏苡仁等。

    二、疏风清热,凉血解毒法

    适应于风热、血热型。

    主要症状:可见皮损不断增多,颜色掀红,筛状出血点明显,鳞屑增多,皮肤瘙痒难忍,每于春夏季加重,秋冬减轻,发热,口渴,大便干燥,小便黄赤,舌质红,苔薄黄,脉滑数。

    治则:宜疏风清热,凉血解毒。

    处方:土茯苓、桑叶、菊花、生地、赤芍、丹皮、知母、黄芩、生石膏、白鲜皮、板蓝根、草河车、甘草等。

    三、清热利湿,和营通络法

    适应于湿热蕴积型。

   主要症状:皮损多发生在腋窝、腹股沟以及身体的屈伸部位,皮肤红斑糜烂浸渍流滋,瘙痒难忍或掌部脓疱,在阴雨季节或潮湿时加重,胸闷纳呆,神疲乏力,下肢沉重,妇女带下增多色黄,阴部发痒,苔薄黄腻,脉濡滑。

    治则:宜清热利湿,和营通络。

    处方:土茯苓、苍术、牛膝、薏苡仁、黄柏、萆薢、泽泻、猪苓、金银花、丹参、泽兰、滑石、车前子等。

    四、祛风润燥,益气养血法

    适应于老年患者。

    主要症状:病史较长,病情稳定,皮损不扩大,或有少数新发皮疹,皮肤干燥裂口,小腿前侧肥厚,或苔藓样改变,在关节伸侧可有破裂疼痛,头晕眼花,面色无华,舌淡红,苔薄,脉细数。

    治则:宜祛风润燥,益气养血。

    处方:黄芪、当归、生地、赤芍、玉竹、首鸟、红花、鸡血藤、僵蚕、乌蛇、甘草等。

    ~活血化瘀,软坚散结法

    适应于病久不愈,反复发作者。

    主要症状:皮肤紫暗,部分色素沉着,鳞屑较厚,有的呈蚌壳状,或关节活动不利,苔薄,舌有瘀斑,脉细涩。

    治则:宜话血化瘀,软坚散结。

    处方:丹参、川芎、赤芍、生地、桃仁、红花、蝉衣、刺蒺藜、土元、白花蛇等。

    六、补肝益肾,滋阴止痒法

    适应于皮损红斑色淡者。

    主要症状:鳞屑不多,颜色灰白,腰膝酸软,头晕耳鸣,皮肤发痒以夜间为甚,舌干口燥,五心烦热,盗汗,舌质红,脉细数。

    治则:宜补肝益肾,滋阴止痒。

    处方:沙参、山药、丹皮、泽泻、茯苓、生地、丹参、麦冬、白及、黄精、苦楝皮、天花粉等。

    ~清热化痰,健脾利湿法

    适应于脾虚湿盛,痰热互结型。

    主要症状:可见双下肢皮掼大片融合,鳞屑色白,紧附于皮损之上,且时轻时重,反复发作,缠绵日久不愈,身困乏力,纳差腹胀,舌淡,苔薄白,脉襦数。

    治则:宜清热化痰,健脾利湿。

    处方:苍术、厚朴、陈皮、山药、扁豆、车前子、泽泻、猪苓、黄柏、牡蛎、土贝母等。

    八、疏肝解郁,利湿清热法

    适应于肝气郁结,湿痰较盛的患者。

    主要症状:皮肤发红,溃烂流水,瘙痒难忍,以腰部、肋下为重,急躁易怒,精神压抑,多愁善感,失眠多梦,舌边尖红,脉弦数。

    治则:宜疏肝解郁,利湿清热。

    处方:当归、白芍、柴胡、白术、郁金、龙胆草、滑石、蝉衣、刺蒺藜、白花蛇、栀子等。

    九,清热解毒,凉血化瘀法

    适应于热毒炽盛,病情较重,红皮症型和脓疱感染型。

    主要症状:可见全身皮肤发红,或呈暗红色,重者皮掼肿胀,鳞屑不多,皮肤灼热疼痛,或密布散在的小脓疱,常伴壮热、口渴、大便干结、小便黄赤,舌质红绛,苔薄,脉弦滑。

    治则:宜清热解毒,凉血化瘀。

    处方:鲜生地、丹皮、赤芍、黄芩、黄连、知母、金银花、寒水石、生石膏、滑石等。

    十,健脾益气,温阳补肾法

    适应于脾肾阳虚型。

    主要症状:皮肤色淡白,有少量脱屑,病情稳定,发痒较轻,面色无华,腰膝肢冷,阳瘙遗精,或妇女妊娠时皮疹消失,产后皮疹出现加重及月经不调,舌淡、苔薄白,脉濡细。

    治则:宜健脾益气,温阳补肾。

    处方:生地、山药、仙灵脾、仙茅、菟丝子、附子、香附、当归、白芍、乌蛇、白及、苦楝皮、黄精等。

十法辨证,疗效显著

    王联庆医师(青岛大学医学院附属医院,邮编:266003)以十法辨治该病,疗效显著。

    一、病因病机

    王氏认为该病是因外感风热,或风寒湿邪,人里化热,痹阻经络;情志内伤,气郁不舒,郁结化火,人于血分;饮食不节,过食膏粱厚味,损伤脾胃,日久生湿,湿蕴化热,久蕴成毒;素有内热,肝肾不足,冲任不调,营血不和,虚火妄行,脏腑阴阳失调;病久或反复发作,阴血被耗,气血失和,化燥生风,或经脉阻滞,气血凝结,肌肤失养所致。

    二、十法辨治

    1.凉血清热法

    适用:寻常型银屑病进行期,内有蕴热,郁于血分。

    主证:新发皮疹不断出现,皮损鲜红,表面鳞屑较少,瘙痒明显,伴有口干舌燥,心烦易怒,大便干,小便黄,舌质红,舌苔黄或腻,脉弦滑或数等。

    方药:清热凉血汤加减(丹皮、生地、赤芍、紫草、栀子、丹参、白茅根、鸡血藤、槐花、甘草)。

    2.除湿解毒法

    适用:红皮症型银屑病,热毒挟湿,郁于营血。

    主证:全身弥漫性潮红,浸润及水肿,伴大量脱屑,或有渗出。可伴发热、心烦、大便干、小便黄,舌质红绛,苔薄黄或黄腻,脉弦数等。

    方药:清营汤(犀角、元参、麦冬、银花、生地、丹参、连翘、黄连、竹叶心)合犀角地黄汤(犀角、地黄、赤芍、丹皮)加减(丹皮、犀角、赤芍、生地、白茅根、元参、连翘、银花、板蓝根、土茯苓、车前子、白鲜皮)。

    3.滋阴润肤法

    适用:银屑病静止期或消退期,阴血不足,肌肤失养。

    主证:皮损色淡,鳞屑较多,覆盖红斑。原有皮损部分消退,皮损干燥脱屑。伴口干,大便干,舌质淡红,舌苔少或薄白,脉缓或沉细等。

    方药:生血润肤饮加减(黄芪、当归、何首乌、白芍、生地、山药、川芎、鸡血藤、刺蒺藜、沙参、麦冬、甘草)。

    4.祛寒化瘀法

    适用:关节型银屑病,寒湿痹阻,瘀血内滞。

    主证:皮疹色暗红,关节疼痛,局部不红不热,遇冷加重,四肢不温,舌质淡红,苔白,脉沉弦等。

    方药:温经活血汤加减(桂枝、羌活、独活、制川乌、桑枝、薏苡仁、络石藤、鸡血藤、桃仁、红花、丹参、甘草)q

    5.活血通络法

    适用:银屑病静止期或皮损难以消退者,经脉阻滞,气血凝结。

    主证:皮损肥厚浸润,颜色暗红,经久不退,舌质暗红,或有瘀斑,脉细缓或涩等。

    方药:血府逐瘀汤(当归、牛膝、红花、生地、桃仁、枳壳、赤芍、柴胡、桔梗、川芎、甘草)加减(赤芍、川芎、生地、桃仁、当归、红花、鸡血藤、丹参、三棱、莪术、白花蛇舌草、甘草)。

    6.解毒和营法

    适用:红皮症型银屑病,血瘀伤阴,余毒未尽。

    主证:病情日久,皮损色暗红或淡红,水肿或渗出已消退,浸捆及脱屑明显减轻,伴口渴,咽干,周身乏力,舌质暗红或淡红,苔薄白或见剥苔,脉沉缓或沉细等。

    方药:解毒养阴汤加减(知母、花粉、元参、赤芍、沙参、当归、丹参、鸡血藤、桃仁、红花、板蓝根、苦参、甘草)。

    7.清热燥湿法

    适用:泛发性脓疱型银屑病,湿毒蕴久,兼感毒邪。

    主证:脓疱泛发全身,为密集的针尖大的表浅脓疱,有的融合成片,表面糜烂,脱屑,有烧灼感,脓疱可反复出现,舌质红,舌苔黄腻,脉弦滑等。

    方药:除湿解毒汤加减(黄柏、苦参、苍术、土茯苓、生地、丹参、元参、银花、连翘、紫草、槐花、薏苡仁、白鲜皮)。

    8.祛湿养阴法

    适用:泛发性脓疱型银屑病迁延期,阴虚血热,湿毒未尽。

    主证:全身表浅脓疱,脱屑,伴口干,小便黄,舌质红,少苔有裂纹,脉沉细等。

    方药:增液汤(麦冬、元参、生地)加味(麦冬、元参、生地、沙参、石斛、银花、蒲公英、赤芍、薏苡仁、土茯苓、白花蛇舌草、板蓝根)。

    9.补肝益肾法

    适用:关节型银屑病,肝肾亏虚,气血不足。

    主证:病情迁延,经久不愈,形瘦神疲,畏寒肢冷,关节畸形僵硬,舌质淡红,苔薄白,脉沉细等。

    方药:滋补肝肾汤加减(杜仲、桑寄生、牛膝、熟地黄、鸡血藤、天仙藤、乌梢蛇、全蝎、当归、白术、党参、川芎)。

    10.养血祛风法

    适用:银屑病渐愈时,风热燥邪,客于肌肤,兼血虚风燥,内外合病。

    主证:皮疹开始消退,脱屑增多,但新疹时有出现,瘙痒时轻时重,皮损基底由潮红向淡红转化,舌质淡红,苔薄白,脉弦细等。

    方药:当归饮子加减(当归、川芎、生地黄、何首乌、荆芥、防风、鸡血藤、桃仁、红花、赤芍、丹参、白蒺藜、徐长卿)o

分型辨证,分期论治

    董建华医师(辽宁省阜新市中医院,邮编:123000)对该病的治疗依进展期、静止期、恢复期不同发展阶段,运用中医辨证论治思想,早期注重清热以祛邪,中期化瘀以消滞,恢复期补益以扶正,疗效满意。

    一,进展期

    临床证见新皮疹不断出现,扩大,颜色鲜红,鳞屑增多。多因外感风热、湿热内蕴、七情化火、毒人营血等瘀滞于肌表而化热化毒,又因感邪不同而有不同兼证。

    1.风热型

    主证:除具备进展期的一般症状外,伴有怕热、恶风、瘙痒、咽痛等症状,春季发病或复发加重,口干口渴,舌质红,苔薄黄,脉浮数。

    病机:系外感风热之邪,侵入肌肤,以致肌肤营卫失和,气血不畅所致。

    治则:疏风清热,佐凉血润燥。

    常用药物:银花、连翘、桑叶、野菊花、蝉蜕、赤芍、丹皮、大青叶等。

    2.湿热型

    主证:多发生在腋窝、腹股沟等屈侧部位,红斑,糜烂,浸渍流滋,瘙痒;或掌跖部有脓疱,多在阴雨季节加重,伴有胸闷纳呆,神疲乏力,下肢沉重,或带下增多、色黄,苔黄腻,脉濡滑等。

    病机:系机体外感湿热之邪,或过食膏粱厚味,湿热内生,因而湿热蕴结,阻滞于肌表,引起气血运行庳碍而发病。

    治则:清热利湿,和营通络。

    常用药物:黄柏、苍术、蒲公英、土茯苓、薏苡仁、滑石、茵陈、虎杖等。

    3.血热型

    主证:皮损泛发、潮红、灼热、点状出血明显,瘙痒剧烈,鳞屑多,或症状在夏季加重,伴怕热、口干、口苦、舌燥、大便干、小便黄、舌质红、苔黄、脉数等。

    病机:系由各种致病因素蕴久化热,热毒人血,而迫血妄行所致。

    治则:清热,凉血,解毒。

    常用药物:白茅根、紫草、生地、大青叶、水牛角、丹皮、生槐花、板蓝根等。

    4.火毒炽盛型

    主证:多属红皮病型或脓疱型,全身皮肤发红、颜色鲜红或暗红,甚则肿胀,皮肤灼热。皮损泛发全身。伴发热、口渴、便干、舌质红绛,脉弦数等。

    病机:系由外感邪毒,蕴久化热,或湿热化燥,皆可生燥热火毒;或内外调治不当,引动火热毒邪,蕴于肌肤,入于营血而发本证。

    治则:清热解毒,凉血护阴。

    常用药物:赤芍、玄参、丹皮、生地、银花、连翘、紫草、黄芩、黄连、栀子、玳瑁等。

    二、静止期

    主证:一般病程较长,反复发作,多年不愈,皮肤肥厚粗糙,颜色暗红,经久不退,鳞屑较厚,或呈蛎壳状。女性患者伴月经量少,有血块,舌有瘀斑,苔薄,脉弦涩等。

    病机:系风湿热邪久蕴肌肤,致使肌肤长期气血运行不畅,蕴阻日久,则经络阻塞不通.气血瘀滞,肌肤失养所致。

    治则:话血化瘀,佐祛风润燥。

    常用药物:当归、丹参、三棱、莪术、益母草、桃仁、王不留行、川芎、鸡血藤等。

    三、退行期

    1.血虚风燥型

    主证:病情稳定,皮损红斑减轻,鳞屑减少,无新皮损出现,瘙痒不甚,皮肤干燥,较肥厚,或有苔藓样变,伴见头晕眼花、面色咣白、舌质淡、苔薄白、脉襦细等。

    病机:系由久病耗伤阴血,营血亏损,生风生燥,肌肤失养所致。

    治则:养血滋明润燥。

    常用药物:生地、熟地、白芍、当归、胡麻仁、玉竹、党参、白术、丹参等。

    2.脾胃虚寒型

    主证:皮损苍淡,鳞屑薄,伴有神疲倦怠,乏力懒言,食少腹胀,肢冷便搪,舌淡胖,边有齿痕,脉迟缓等。

    病机:系素体脾胃虚弱,复因后天失养,摄生不慎,饮食不节过食生冷油腻,致脾胃功能受损,虚寒内生,运化失职,不能化生水谷精微,肌肤失濡养所致。

    治则:健脾和胃,养血润燥。

    常用药物:人参、白术、苍术、茯苓、山药、砂仁、陈皮、枳壳等。银屑病辨证论治及防护

    李治牢医师(陕西中医学院,邮编:712083)审因论治、因症施治原则治疗银屑病270例。对少数红皮病型、脓疱型银屑病用中西医结合、内治与外用相配合方法而取效,总有效率为87,78%。同时结合临床体会,对其病因病机、治疗作用及防护进行了探讨。

    银屑病属祖国医学的白庀、于癣、松皮癣等范畴,根据临床观察,其发生原因为内、外因相兼而发病。外因方面主要以风邪为主,并为寒、湿、燥毒等相兼致病,内因方面多注重血分的变化,其中以血热、血虚、血瘀为常见的发病原因。病变早期,血分热盛,毒热入营,热伏血络,则红斑泛布,疹色鲜红,续出不已,热伤营阴,脉络瘀阻,气血运行不畅,则起丘疹、斑块,湿热浸淫则皮肤糜烂流滋。热盛耗伤营阴,肌肤失养,则肌肤甲错,病久阴血暗耗,气血失和,化燥生风,或经脉阻滞,气血凝滞不通,则缠绵难愈,甚或筋骨失养而关节疼痛,活动受限。李治牢医师在中医基础理论指导下,坚持使用中医中药辨证治疗,取得了显著疗效。

    ~血热证

    症状:红斑泛布,疹色鲜红,续出不已,起麟屑,伴心烦口渴,瘙痒不适,舌质红或绛,苔黄,脉弦数或滑数等。

    辨证:属血热毒盛,热灼肌肤所致。

    治则:清热凉血、解毒化斑。

    万药:用自拟生元饮。

    处方:生地15 g,元参15 g,板蓝根15 g,栀子15 g,蒲公英12 g,野菊花12 g,赤芍10 g,桔梗10 g,当归10 g,花粉lo g,贝母12 g,土茯苓12 g,紫花地丁12 g,甘草6g。水煎服,每日l剂。

    临床加减:如纳差者,加陈皮、山楂等。如瘙痒剧烈者,加白鲜皮、苦参等。

    【病案举例】

    吕某,男,31岁,工人。19914月初诊。因感冒后全身出现红色斑疹、瘙痒半月而就诊。

    症状:四肢伸侧及躯干部散在黄豆大丘疹、斑片,刮剥麟屑后见筛孔样出血,以躯干部及上肢伸侧较著。舌质红,苔薄黄,脉滑数等。

    治则:宜清热解毒、凉血化斑为主。

    方药:内服生元饮,外涂水杨酸软膏。

    二诊:半月后红疹停止出现,丘疹变薄,皮色变淡,瘙痒减轻。

    巩固治疗1月后皮损消退,获临床痊愈。

    二、血燥证

    症状:皮疹停止发展或开始消退,皮损干燥,鳞屑较薄,基底潮红减轻。舌质淡红,苔少或薄黄,脉弦细或细数等。

    辨证:属营血亏虚,生风生燥,肌肤失养所致。

    治则:养血润燥,祛风活血。

    方药:用当归饮或四物消风散加减。

    临床加减:如皮肤干燥皲裂者,加玉竹、知母等;如冲任不调者,加女贞子、仙灵脾、早莲草等。

    【病案举例】

    刘某,女,19岁,农民,19906月初诊。患银屑病时轻时重6年余。

    症状:见头面、躯干及四肢伸侧散在浸润性斑片,上有厚薄不等的银白色屑皮,头皮和小腿皮损融合成片。舌质红、苔薄黄、脉弦细等。

    治则:宜养血润燥,活血解毒为主。

    服用当归饮,外涂水杨酸软膏o

    二诊:半月后皮损变薄,面积缩小,部分开始消退。

    三诊:一个月后躯干及四肢皮损基本消退,仅头皮残留少许斑片。巩固治疗配合中药外洗。

    3个月后皮损全部消退。

    三、血瘀证

    症状:见皮损暗红,斑块肥厚,触之坚韧,日久不退,或关节肿痛,便秘尿赤,舌质暗红,苔薄黄,脉沉细等。

    辨证:属邪毒久羁,气血凝滞,瘀阻脉络所致。

    治则:活血化瘀,通络解毒。

    方药:用桃红四物汤(桃仁、红花、当归、芍药、地黄、川芎)或自拟活血祛瘀汤(丹参30 g.生地15 g,牡蛎l5 g,土贝母15 g,透骨草15 g,当归12 g,桃仁J2 g,三棱12 g,莪术12 g,土元lo g,红花10 g,大黄10 g(后下))。每日1剂,水煎服。

    临床加减:如斑块顽厚者,加穿山甲、皂刺等;如关节肿痛者,加防己、威灵仙等。

    【病案举例l

    同某,男,患寻常型银屑病20年,手足关节畸形、肿痛4年,于19915月收入住院治疗。

    症状:全身散在片状麟屑性斑块,浸润肥厚,颜色暗红,手足皲裂,指(趾)关节肿大变形,活动障碍,指甲增厚突起似鹰咀状,舌质暗红,苔黄腻,脉弦细等。

    治则:宜括血化瘀,舒筋通络。

    方药:用活血散瘀汤内服,肌注复方丹参注射液,中药外洗等。

    二诊:经治疗10天后皮肤浸润肥厚变软,瘙痒减轻,关节较前灵括。

    三诊:巩固治疗1个月后全身皮损基本消退,关节肿硬减轻。

    四、湿热证

    见于皮肤皱褶部位皮损及脓疱性银屑病。

    症状:见皮损潮红,内有脓疱,上有银屑,或浸润腐烂、流滋结痂,伴身热口渴,瘙痒不适,舌质红、苔黄腻,脉滑数或弦细等。

    治则:清热利湿、解毒止痒。

    方药用自拟复方菊花汤。

    处方:野菊花15 g,马齿苋15 g,土茯苓15 g,栀子12 g,生地12 g,生地榆l2g,虎杖12 g,苦参10 g,黄芩10 g,海桐皮lo g,甘草3g。水煎服,每日1剂。

    局部湿敷或油剂外涂。

    【病案举例】

    王某,女,7岁,患脓疱型银屑病2年余,曾使用多种药物及住院治疗,皮损仍反复发作,现再次收住治疗。

    症状:见皮肤片状红斑,内有米粒大脓疱,表面附着淡黄色鳞屑,腋下及大腿根部皮肤浸润糜烂,舌质红有裂纹,少苔,脉细数等。

    治则:宜清热利湿、养阴解毒。

    方药:用复方野菊花汤加减内服,配合支持疗法,外涂紫草地榆油等。

    二诊:经治疗1周后热退身凉,脓疱干涸。

    三诊:巩固治疗1月后皮损消退出院。

    270例患者,其中男性145例,占53, 7%,女性125例,占46,3%o男性略高于女性。年龄最小5岁,最大59岁,以2145岁青壮年为多见。病期:最短者7天,最长者34年,其中1年以内129例,占47.80%1551例,占18 - 90%61041例,占15-2%112033例,占12-2%21年以上16例,占5.9%。以1年以内发病者为多,占47- 80%270例中寻常型240例,关节型15例,脓疱型6例,红皮症型9例,其中以寻常型多见。皮损呈点滴状者1 70例,斑片状45例,地图状27例,混合状(点状、片状、地图状)18例,蛎壳状10例。皮损进行期1 85例,静止期85例,270例中工人105例,农民91例,干部35例,学生19例,教师8例,不详l2例。其中上呼吸道感染者47例,精神刺激38例,病灶感染36例,进食鱼虾海味25例,饮酒24倒,遗传1 8例,药物反应15例,妊娠生育14例,睡卧湿地1 1例,外伤4例,不详38例。易于冬季发病者103例,夏季发病者126例,季节不明显者41例。270例中舌体胖嫩38例,裂纹舌21例,舌质鲜红98例,淡红42例,暗红21例,舌苔薄黄“6例,黄腻21例,白腻16例。脉象弦数86例,滑数58例,细数“例,沉细31例。

    疗效标准。临床痊愈:皮损全部消退,局部遗留色素沉着或减色斑;显效:皮损消退面积在70%以上,无新疹发生者;有效:皮损消退面积在50%以上,自觉症状减轻者;无效:皮损无改变或继续扩大者。

    痊愈病例中,用药时间最少半月,最多3个月,平均29天。个别患者为巩固疗效.防止复发,坚持用药达1年左右。其中病较轻、进行期、点滴状银屑病者,显效时间较快,疗效佳;病久反复发作,大片状斑块及关节型、脓疱型者,效果较慢0 270例中获临床痊愈133例,显效59例,有效45例,无效33例,总有效率为87. 78%

    银屑病发病原因较多,病程较长,易于复发,故应加强对本病的防护。①在感染因素中,以上呼吸道感染及病灶感染居多数,故应诵摄适宜,严防感冒;②忌食刺激之品,因食用鱼虾海味及饮酒,均能使脾胃失调,生湿生热而诱发本病;③切忌洗烫及搔抓,防止热水洗烫而致体表毛细血管扩张,血热外发而使皮肤潮红加重,或过度搔抓刺激而出现同形反应;④避免精神刺激,注意生活调理,保持情绪稳定和战胜疾病的信心;⑤选药适中、禁止滥用,尤其是诱发红皮症患者,多为同时几处就医,兼服多种药物,如用毒性药外擦及温泉洗烫而发病,虽经临床治愈,但应引起医务人员及患者的足够重视。

从肺论治银屑病

    李淑华医师(山西省医药管理局医疗所,邮编:030012)从肺论治该病,疗效满意。

    一、病因病机

    李氏认为该病多与感受风热之邪,久病伤阴,营血不足以及血虚肝旺,情志不畅等因素有关。中医认为“肺主一身之气”、“肺气朝百脉’’、“主宣发,外台皮毛”,与皮肤、汗孔、毫毛等组织有着密切的关系,《素问·五脏生成篇》日:“肺之合皮也,其荣毛也。”《素问·阴阳应象大论》也说:“肺主皮毛。”因此,皮肤、毫毛等外表组织与肺的功能有一定的生理关系,它依赖于肺所输布的卫气与津液的温润滋养。故此肺的生理功能正常,宣发有度,输布有节,布达有序,则皮肤致密,黄白相隐,毫毛光泽,无微不至;反之,肺的宣发卫气与输精于皮毛的生理功能减弱,则宣发失度,输布不及,布达不力,皮肤失去温润滋养,表现则皮肤、毛孔憔悴枯槁,以致粗糙不平,失荣无泽,鳞屑脱落。

    二、辨证论治

    李氏认为“肺主气,外合皮毛”,该病与肺气的宣发功能有关,故在治疗上以宣畅肺气为主,配合养血滋阴,活血通络,祛风止痒。

    【病案举例】

    张某,女.34岁,患者3年前只是头部有少量几处五分或二分硬币大小的癣块,前后一直涂用硫磺软膏效果欠佳,一直未愈,后因冬季吃羊肉及幸辣厚味过多,以致全身发痒,逐及头面、四肢、胸腹等部位出现多处、大小不等、形态各异的片状癣块,边界清楚,奔波求医一年之久,未能控制病情发展。

    就诊时见:全身均有不同程度斑块状、点滴状、地图状癣块,表面有厚薄不均匀的银白色鳞屑,并有鳞屑脱落,尤以背部为甚,抓破处多见出血现象,前臂、双手掌、五指皮肤干燥皲裂,鳞屑较厚,疼痛难忍,不能见水,洗碗做饭均常用橡皮手套。现全身瘙痒,入夜更甚,苔淡红,脉弦细。

    辨证:属肺气宣发失畅,布达受碍,以致肌肤血虚失养,津气不能润肤泽毛。

    治则:开宣肺气,养血熏肤,滋阴泽毛,祛风止痒。

    处方:以四物汤(芍药、当归、地黄、川芎)加味:桔梗90 g,白鲜皮60 g,白芍30 g,当归30 g,熟地30 g,生地30 g,赤芍20 g,川芎20 g,乌蛇10 g,僵蚕10 g,全虫10 g,桑白皮LO g

    二诊:服药10剂后,瘙痒显著减轻,鳞屑也逐渐脱落,皮损部位变薄,部分皮损部位基底颜色由红转淡,点状皮损基本消退,手指裂口缩小,干燥皮屑脱落较多,局部皮肤颜色鲜艳。

    三诊:守方服14剂后,全身皮损部位恢复正常,手指裂口愈合,皮肤润泽如初,至此而痊愈。为防止复发,嘱其忌食辛、辣、腥、荤之味。

    至今两年无复发。

    【按语】

    李氏认为宣畅肺气,可以加速水谷精气的生成与结合,进一步将脾胃消化吸收精微通过肺输布散送到全身及内达五脏六腑,外达皮毛肤表、毫毛。通过肺气的宣发,可以加速全身血液的循环,对改变微循环有一定的作用,从而达到熏肤、充身、泽毛的目的。故李氏重用桔梗开宣肺气,调畅气机,以兴布散;桑皮与桔梗相伍,宣降并用,相辅相成;四物养血滋阴,行气话血,平衡气血,荣肤泽毛;生地、赤芍益阴活血;白鲜皮、乌蛇、全蝎、僵蚕祛风止痒而达皮毛。放全方有宣畅气机,疏通血脉,行气活血,消除瘀滞,改善循环之功。从而加速了机体的新陈代谢,达到了气畅、血行、肌润、皮充、毛泽、毫光、鳞清之功,故顽癣可除也。

宣肺理肠法治疗银屑病

    张宝信、张景春等医师(山东省诸城市中医院,邮编:262200)在总结民间验方的基础上,综合各种疗法,设计出宣肺理肠法,治疗本病312例,疗效突出。

    银屑病是一种慢性复发性皮肤病,可发于任何年龄,以红斑、鳞屑、剧烈瘙痒为特征。本病虽表现为皮肤浅在的红斑、鳞屑等,但与脏腑功能失调密切相关,所谓有诸内者,必形之于外;外在的表现必有其内在的脏腑功能紊乱为基础。中医认为皮肤与脏腑、经络、气血、律液密切相关,尤其与肺最为密切。肺主宣发,外合皮毛,主肃降,通调水道,肺气宣降正常,则气血律液能敷布全身,卫气充沛,外邪无从侵入。但当肺之宣降功能失调时,卫外不固,则易受外邪侵袭,气血津液不能正常敷布,又可内生痰湿瘀血,郁聚于皮肤腠理,发生或加重病变。肺与大肠相表里,大肠功能正常,则肺之宣降功能正常,大肠发生病变,影响及肺之宣降功能。而体内邪毒的驱除,可经表汗及泻下而解,要使本病不复发,关键在于体内风热湿痰等邪毒的彻底清除,脏腑功能协调正常。

    治疗:应驱除风湿热等邪毒,调节脏腑功能,而肺与大肠是关键所在。用宣肺法以疏导腠理,通调血脉,并配合疏风清热利湿等药物,有利于邪毒排出,也使皮肤疏泄功能恢复正常,而泻大肠之毒热,助肺气之宣降,以解皮肤之厄。本疗法首先以驱邪为主,兼以调理肺肠功能;再以调理肺肠功能为主,兼以清除余邪,这样可及时清除邪毒,使肺肠功能恢复正常,邪毒无隐匿之所,对解决复发问题可谓切合病机,故复发较少。

    一、以祛邪为主

    治则:宣肺祛风,清肠泻毒。

    方药:予消银丸(蜂房、紫草、白芥子、商陆、黄芩等。加工成水丸,60 g/瓶)o

    用法用量:口服,每次6g.每日2次,345天为1个疗程。

    二、以调理脏腑功能失调为主

    治则:宣肺理肠,祛痰化瘀。

    方药:予九龙丹(黄芪、麻黄、菖蒲、麻仁、水蛭、白芥子等。加工成水蜜丸,每丸重1 g)。

    用法用量:口服,每次2丸,每日2次,60天为1疗程。

    在宣肺疏泄的同时,应用商陆、麻仁等下泻大肠,使邪毒更易、更彻底地排除,这也是抗复发的一个环节。通过两步各有侧重的治疗,使邪毒排出,脏腑功能得以调整,标本兼治,表里兼顾,而取得好的疗效。

    312例患者,其中男性193例,女性1 19例;年龄1262岁;病程1个月~38年;寻常型278例,脓疱型23例,红皮症型11例;皮损形态:点滴状76例,斑块状162例,混合状74例。

    疗效标准:治愈:皮损完全消退或消退95%以上;好转:皮损消退50%以上;未愈:皮损消退不足50%。全部治愈病例均随访2年以观察其复发情况。

    本组治愈256例,好转46例,未愈1 0例,总有效率为96.74%。治愈者随访2年,复发9例,复发率3.5%

    【病案举例】

    陈某,女.48岁,患银屑病20余年,初起因出汗后被雨淋而得,曾服用乙双吗啉、乙亚胺等多种药物治疗,仅获暂时缓解。199286日初诊。

    刻诊:全身散见大小不等暗红色斑片,上覆较厚鳞屑,以头皮及四肢伸侧为重,头发呈束状,瘙痒剧烈。

    诊断:为寻常型银屑病。

    服用消银丸。

    二诊:40天后,大部分皮损消退,瘙痒消失,继服九龙丹2粒,每日2次。

    三诊:服用2个月,皮损全部消退。

    随访2年未复发。

从毒论治银屑病

    银屑病是以红斑、鳞屑性皮损为主要临床表现的慢性顽固性皮肤病。孙修合医师(山东省沂源县人民医院,邮编:256100)从毒论治银屑病,疗效满意。

    一、病因病机

    银屑病病因病机多由素体血热蕴毒,复感外邪,内外合邪,久蕴成毒,搏结皮肤;或索体血热偏盛,化火化毒,搏结肌肤,日久人络戒瘀戒毒。因此本病的病机重点是血热毒盛。

    二、辨证论治

    孙氏认为治疗该病应在辨证的基础上从毒立论,以解毒凉血、清热祛风为主,佐以养血、润燥、化瘀、除湿诸法。鉴于该病病邪具有深遏肌腠、难散难除、反复发作的特点,故选用部分虫类药物,利用虫药毒性之偏,以毒攻毒,取其善行之性人络剔毒,直捣病所,即《临证指南医案》所谓“辄仗蠕动之物,以松透病根”o

    三、治疗方法

    方药:乌梢蛇30 g,金银花30 g,蒲公英30 g,生地黄30 g,丹皮15 g,紫草60 g,土茯苓30 g,生首乌30 g,玄参30 g,蜈蚣2条,全蝎10 g,斑蝥3g,蝉衣12 g,当归24 g,生甘草9g

    用法:将乌梢蛇、全蝎、斑蝥、蜈蚣放锅内加少许香油微火烘焙至黄脆,分别研细,混匀冲服,余药水煎服。

    随症加减:如热毒偏盛者,加蚤休、槐花等;如血燥偏甚见肌肤粗糙、皮损肥厚、瘙痒重者,加海桐皮、胡麻仁、鸡血藤等;如湿邪偏盛见皮损红斑糜烂或有脓痂者加虎杖、苍术等;如夹瘀血见皮损紫暗、皮层厚、关节不利者加三棱、莪术、僵蚕等。用药期间忌酒及辛辣之品。

    【按语】

    孙氏认为紫草、乌梢蛇为治疗该病的主要药物,用量要大,紫草须用至60 g以上,乌梢蛇用至30 g以上,没有明显副作用。银屑病从痰瘀论治

    栾晓文(成都军区昆明总医院,邮编:650032)、王丽扛、宁亚功、杨倩等医师认为在活血清热治疗银屑病的同时,配合中药化痰法,较之单纯使用话血化瘀,清热凉血之法,疗效大大提高。选33例银屑病患者,运用化痰祛瘀法进行治疗,取得了较好的疗效。

    银屑病是一种有代表性红斑、丘疹、鳞屑性的慢性皮肤病,目前确切病因不明。银屑病是发病率较高,病程长,难于根治的顽固性皮肤病,以青壮年发病人数为多。由于病因不明确,目前中西药治疗方法虽然很多,但尚无肯定的根治方法。中医称该病为“白庀”“干癣”“枯皮癣”等,多由风邪外侵,伏于营血或因情志内伤、气血郁滞、郁而化热,风热相搏发于皮肤,或饮食失节,脾胃失和,更受风热毒邪而发等。根据辨证,可分为热证、瘀证、燥证,临床表现往往三者兼而有之,而以瘀血为主。根据中医痰瘀相关理论,并结台临床表现,患者往往兼有痰浊表现,如本病经久不愈,反复发作,有舌质淡暗、苔白腻、脉弦滑等症状。

    消银汤组方:法夏、陈皮、茯苓、枳实、桃仁、红花、丹皮、生地、地肤子、蛇床子、白鲜皮、地骨皮。

    分析:消银汤中以温胆汤为主,配以桃仁、丹皮、红花、生地等共奏化痰活血,凉血清热之功,辅以地肤于、蛇床子等祛风止痒。温胆汤具化痰清热,安神消积之功口

    根据临床症状加减,如兼有恶寒,恶风,皮肤仅有瘙痒,微循环改变呈血行缓慢者,加桂枝、防风以祛风通络;如兼有红肿热痛、咽痛等,加紫花地丁,并加大丹皮、生地的用量以清热凉血;如兼大便干结者,加大黄以通便泄热。

    现代研究表明:温胆汤具有调节中枢神经、自主神经、内分泌、消化系统等多种功能口银屑病的发病与遗传、感染、代谢障碍、内分泌及神经精神障碍有关,使用温胆汤进行整体调整治疗的方法,可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由于银屑病患者客观存在微循环障碍,已经证明,丹参、桃仁、红花等活血化瘀药物对微循环的改善有某种促进作用,而化痰类药又具有调节机体多方面功能的作用。痰瘀具有共同的病理生理基础,痰可致瘀,瘀可致痰。痰瘀致病,采用化痰与化瘀的综合治则,不仅符合现代病复杂变化的特点,而且体现了《内经》“杂合以治”的学术思想D研究表明银屑病的发病机制可能与毛细血管扩张、通透性增加及血液黏稠度增高有关。微循环改变是该病病理改变的组成部分,放治疗应用调整、改善微循环药物。

    33例患者,其中男性30例,女性3例;年龄最大69岁,最小9岁,平均为34-6岁。病程最短2个月,最长25年,平均4.9年;确诊寻常型31例,红斑型1例,关节型1例。

    用自拟中药消银汤,1剂/2天。丹参注射液静滴,每日20 ml。口服复方青黛丸6 g(l).每日3次。1个月为1疗程。

    疗效评定标准。治愈:皮损全部消退或仅留少量不明显的点状损害;好转:皮损消退面积大于50%;无效;皮损未控制或发展。33例中,临床治愈29例,好转4例,治愈率87%。随访20例,3个月时复发3例,半年时复发5例。

    同时对33例患者进行了甲皱微循环观察,其中20例进行了治疗前后对照观察。发现银屑病患者甲皱微循环较正常人明显异常,治疗后微循环明显改善,近期疗效较好。

    通过观察组与健康组对照,发现银屑病患者甲皱微循环形态积分、流态积分、总积分有显著性差异,由此说明银屑病微循环改变并非由皮肤损坏所致,而是整体微循环均有病理性改变,故治疗可以从改善微循环人手。

    银屑病患者甲皱微循环与正常人比较有明显异常,以血管形态及血流动态改变为主。观察组有血管畸形的17例,占51%,同时具有红细胞聚集及白色微栓的有27例,占81%。观察组20例患者通过中药化痰祛瘀治疗后,血管变清晰,管径恢复正常,流态中速度增快或恢复正常,红细胞聚集现象减轻,白色微栓减少等。

三联疗法治疗银屑病

    孙向英(齐齐哈尔市梅里斯区医院,邮编:161000)、王健伟、王会仁等医师采用中药敷脐,穴位埋线,局部外用消银软膏(简称“三联疗法”)对200例寻常型银屑病进行治疗,取得了令人满意的效果。三联疗法易操作,无痛苦,远期疗效好,值得推广应用。

    一、中药敷脐

    脐疗目的在于治本。

    处方:取生川军粉10 g,白鲜皮粉6g,温开水调成药糊,用药前加姜汁15滴。再次用药需将神阙穴擦洗干净,2天后再用。每月6次为1疗程。

    分析:敷脐所用中药生川军粉具有消炎解毒,通便逐瘀之功;白鲜皮清热燥湿,祛风治癣;生姜汁可以削弱脐部表皮角质层的屏障作用,加强药物的渗透性。

    中药敷脐疗法,系中医学的外治范畴,散见于历代医籍之中。脐即神阙穴,脐部血管非常丰富,由于经络的循环联系,从脐中心向内脏沟通联络,故有“上至泥丸下到涌泉”的效力。脐疗具有直接作用于局部,药力集中,渗透性好,容易吸收,作用时间长等优点。

    现代医学研究:脐疗有提高免疫力,抗过敏,调节自主神经功能失调,兴奋大脑,改善微循环等作用。

    ~穴位埋线

    医用34号羊肠线经生理盐水和654-2溶掖(3:1浓度)浸泡7天后使用。取曲池穴或足三里穴,找准穴位,并做好标记,皮肤用碘酒及酒精常规消毒,利多卡因局麻,以大号三角缝合弯针穿羊肠线,从水平方向将羊肠线穿过穴位皮下,在尾端针眼处剪断羊肠线,轻拉头端,使断端进入皮下,再在头端剪断羊肠线,然后将皮肤左右绷紧,头端羊肠线即可缩人皮内,用消毒纱布包扎伤口即可,每月埋线1次,每次可取单穴或双穴,也可单穴双穴同期埋线。

    功效:由于穴位本身的治疗作用和羊肠线在穴位中的持久刺激,具有清热利湿,行气活血,调合气血,疏风化湿,通经活络,扶正培元之功效。

    现代医学认为:曲池穴埋线可以调节自主神经及内分泌功能;足三里穴是保健强壮要穴,埋线可以提高免疫功能,从而达到治本之目的。

    三、皮损局部外用消银软膏

    根据病期与皮损情况选用消银l号或消银2号。静止期病人一般均能耐受强力外用药,故选用消银1号,而进行期病人不宜使用刺激性药物,故选用消银2号。在使用消银软膏期间,有少数病例出现反跳式药物过敏,应及时停药,改为单用埋线或埋线加脐疗。

    消银1号软膏处方组成:轻粉、红粉、硫磺(水飞)、雄黄(水飞)、枯矾(水飞)、冰片、生川军粉各适量研极细粉,以凡士林等调为软膏。

    全部病例均来自皮肤科门诊。按杨国亮主编《皮肤病学》(199 1年版)寻常型银屑病诊断标准,将寻常型银屑病分为进行期和静止期两大类。其中,男134人,女66人;进行期14人,静止期186人;病程7天~470人,51 588人,165342人;年龄最小9岁,最大77岁。其中并发慢性咽炎12人,月经不调20人,寻常痤疮18人,不明原因五心烦热42人,未进行任何治疗者30人,就诊前用过药者170人。

   疗效判定。治愈:经三联疗法治疗13个疗程后,银屑病皮损全部消失,无新皮损出现,随访1年以上无复发。显效:经三联疗法治疗13疗程后,皮损基本消退,无新皮损出现,随访3个月至1年无复发。无效:经三联疗法治疗后,皮损消退不明显,且有新皮损出现。

治疗结果:治愈90人,占45%;显效102人,占51%;无效8人,占4%;总有效人数192人,总有效率为96%0治疗结束后1年,有效90(45%)。在治疗的200例中,有2例因不注意卫生致埋线针眼局部红肿,l周后消失。3例埋线后局部有条状硬结,可能与羊肠线吸收不良有关。其余均无明显不适,未见不良反应。中药敷脐,有5例因对伤湿止痛膏过敏,脐周发生皮疹,其余均无任何不良反应。外用消银膏有2人对消银1号过敏,经停药,外用皮康霜治疗后过敏性皮疹消失。

收藏 推荐 打印 | 录入:yuan | 阅读:
相关新闻      
本文评论   [发表评论]   全部评论 (0)
Digg排行
热门评论
商务合作 |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广告服务 | 诚聘英才 | 意见反馈 | 友情链接 |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