代理分站:
全部科室 快速通道:点击直达您要访问的科室
背景:
阅读新闻

12

[日期:2013-01-15] 来源:  作者: [字体: ]

  周玉朱寒痹脱疽重用麻黄攻坚破瘀水蛭为君

  

  周老是全国第二批名老中医学术经验导师之一,从事中医外科临床30多年,学验俱丰,临证用药有独到之处。

  

  周老临证所用药量大多超过古典药籍方书所载的剂量。周老认为一方面古今人之体质强弱不同,耐药量不一;另一方面,现今药物多为人工种植,且采集、贮存时间较久,与古时天然野生,即采即用相比药效有所下降。邪盛之实证,药轻则邪难祛,只要辨证准确,药重而祛邪力强,邪祛则病退。另外,尚须结合病人的年龄性别、体质强弱、病情轻重、病位深浅、病程缓急等情况不同而全面考虑,分清主次,区别对待。一般需由小至大,逐渐加量,并仔细观察用药后反应而酌情调整用药。

  

  1.寒痹脱疽,重用麻黄

  

  对于临床多表现为局部白肿、疼痛,喜温而恶寒,舌淡,苔薄白或白腻,脉缓或沉迟或细等属风寒湿邪痹阻之证的颈、肩、腰腿痛及脱疽,周老善用麻黄治疗。治疗颈、肩、腰腿痛常用炙麻黄,用量在3060g,小儿酌减量,配威灵仙3050g,干姜、肉桂各1530g,乌梢蛇1015g,炙蜈蚣35条;治疗脱疽配威灵仙3050g,肉桂1015g,炙黄芪、穿山甲各2030g,炙全蝎68g。周老认为风寒湿痹痛及脱疽多为沉痼顽疾,非重用温散之品不足以祛邪,故重用麻黄取其温散寒邪、祛风化湿的作用;炙用以减其发汗作用,以免伤津;加威灵仙以增祛风除湿、通络止痛之效。其用量宜逐渐递增,用药期间根据患者有无不良反应而酌情调整用药。若口不干、舌不红、苔不黄、脉不数,则用之无误。若属热痹或有化热伤津之象者,则不宜使用。

  

  【病案举例】

  

  张某,男,32岁,199826日初诊。多关节肿痛4月余。曾用过消炎痛、强的松等药肿痛可减轻,但停药后则如故。面色〓白,指(趾)、腕、踝及膝关节白肿,疼痛拒按,喜温恶寒,关节活动不利以晨起为甚,舌淡苔薄白,脉弦而缓。证属风寒入络。治宜温经通络,祛风散寒。方用炙麻黄40g,威灵仙、怀牛膝、炙甘草各30g,干姜、肉桂各15g,乌梢蛇10g,蜈蚣3条。服用14剂后,关节肿痛略减,余症如故。上方炙麻黄增为60g,威灵仙50g,乌梢蛇15g,继进14剂,肿痛明显减轻,关节活动较前便利。续以原方改制丸药服用,以巩固疗效。

  

  2.攻坚破瘀,水蛭为君

  

  对于临床表现常有患处变硬、凹陷,或为肿块,或有条索状物,皮色紫暗或苍白,伴有疼痛,痛有定处,舌质暗,脉涩或结代或细弱等属血瘀证的脱疽、硬皮病患者,周老善用水蛭治疗。常用炙水蛭2060g,配威灵仙、三棱、莪术、穿山甲、皂角刺各2030g。周老认为,血瘀为患,轻者表现为瘀斑、紫癜、血肿,宜活血散瘀,以当归、芍药、丹参等活血之品即可;重者则表现为硬化、萎陷、梗塞或血管闭塞、曲张,或结块成瘤,当破血逐瘀,宜用水蛭、虻虫、血竭等破血之药方可奏效。水蛭破中有补,即使对因虚致瘀或血瘀体弱者也可应用,或配伍补养气血之药为助。水蛭多以粉装胶囊或制成粗制剂,既能保存药效,又便于使用。

  

  【病案举例】

  

  李某,男,42岁,1998312日初诊。右足疼痛20天,右足趾变紫3天。有长期吸烟史,从事野外筑路工作。右足第12趾微肿,色紫暗,触痛明显,皮温较低,趺阳脉弱欲绝,舌紫暗,苔薄白,脉弦涩。证属血瘀脉络。治宜破血逐瘀,通络止痛。方用水蛭、三棱、莪术各20g,穿山甲、皂角刺各25g,威灵仙30g,肉桂10g,血竭3g。服用10剂后,疼痛稍减,足趾紫肿略退。继用10

  

  剂后,疼痛显著减轻,足趾紫肿范围缩小,趺阳脉弱较前有力,皮温恢复较正常。续服10剂后,诸症已消。续服丸药,以巩固疗效。

  

  朱良春辨证与辨病相结合

  

  朱良春教授是南京中医药大学兼职教授、南通市中医院首任院长。

  

  朱良春教授认为辨证论治是中医临床的特色,也是中医诊治疾病的主要方法,但是应当不断丰富和发展辨证论治的内涵。中医在宏观、定性、动态方面的研究是有其独到之处的,但在微观、定量、静态方面的研究则有不足,所以要在辨证论治的前提下,还要注意辨证与辨病相结合,才能进一步提高疗效。

  

  张仲景《伤寒论》、《金匮要略》就开创了辨病论治的先河,既辨病,又辨证,先辨病,后辨证,辨病论治与辨证论治相结合。例如,辨经病,太阳病是病,“太阳之为病,脉浮,头颈强痛而恶寒”,而太阳病之下,有“汗出,身热,恶风,脉缓”的桂枝汤证,有“无汗,恶寒,发热,脉紧”的麻黄汤证,有“不汗出而烦躁”的大青龙汤证等等。但是,由于时代的原因,中医绝大多数病都是以症状命名的,如咳嗽、胃脘痛、哮喘等等,都很难一一确立治疗大法、主方主药,绝大多数中医的病还是以辨证治疗为主。中医的辨病,除了对疾病有全过程的了解外,可作为辨证的参考,还要以辨证论治为主。

  

  朱良春教授讲的辨证论治与辨病论治相结合,指的是西医的病。朱良春教授认为中医的辨证论治,是针对机体各个部分以及整体的主要功能状态与病理活动,综合评定,提出恰当的处理。也就是根据病情,运用四诊八纲,结合病因,加以归纳、分析,了解疾病所在的部位,寒热虚实等属性,辨识邪正盛衰,推测疾病的预后转归,从而确定治疗原则和具体治疗措施。而西医的辨病论治,则是在寻找病源、明确诊断的基础上,针对病源用药的证,是疾病反

  

  映出来的现象,病是证产生的根源,因此“证”和“病”是一种因果关系,有着不可分割的联系。

  

  辨证论治的优点,是不管什么疾病,无论何等复杂的病情,都可以从辨证入手,提出治疗方法,但其不足之处是对疾病产生的具体机制和确定的诊断缺乏现代科学根据。因此,朱良春教授提出了中医辨证论治的优势要充分发挥,在此前提下,还要进一步辨识西医的病,使二者结合起来,是提高临床疗效的需要。其重要意义如下几点:

  

  (1)明确诊断,防止误诊、误治:在传统的中医诊疗方法的基础上,借助于现代科学技术,可以把很多疾病的诊断弄明确,防止误诊、误治。当然,也有很多疾病,现代尚不清楚其本质,或认识尚不全面,或对其发病机制尚未完全阐明,而现代各种理、化检测手段,尚不可能都搞清楚,也就是说,还有很多病目前是检查不出来的。所以我们只是说,有条件的话,尽可能明确诊断而已。借助于西医诊断,固属要紧,但中医的诊断绝不能放弃,中医的诊断,实际上主要还是辨证诊断,即“定病位、定病性、定病因、定病势”,这些内容,是为论治提供依据的。

  

  (2)有利于疾病的早期诊治。辨证论治与辨病论治相结合,既有助于早期发现疾病的症结,也就有利于早期治疗,此即《内经》所讲“上工治其萌芽”的意思。

  

  (3)启发治疗思路。中西医是两种不同的医学,在中国,既有中医,又有西医,两种不同的理论体系在临床上相互影响,在学术上互相渗透,是很自然的。通过西医辨病,可以大大丰富我们的临床思路,从而开辟更丰富更广阔的治疗途径。

  

  (4)无证可辨,有病可医。

  

  (5)借助生化指标,便于观察疗效。

  

  【病案举例】

  

  夏某,男,55岁,干部,1988314日就诊。主诉手指、足趾关节经常肿痛,以夜间为剧,已5年,多发作于饮酒、厚味及劳累之后,曾诊断为风湿性关节炎,2年前右手食指关节肿处破溃,流出白色脂膏状物。查血尿酸714μmol/L,口苦,苔黄腻,脉弦数。

  

  从病史、症状考虑,当属湿热痹,痛甚,为夹瘀之象,所以我称痛风为“浊瘀痹”。大法应当清热泄湿,兼以化瘀,湿热除,瘀滞消,则痹者可通,肿痛可除。但结合现代医学检查,则当属“痛风”,即嘌呤代谢紊乱,血尿酸过高所致。中医文献中也有有关“痛风”的记载,但不完全一致,似更接近痹证中的“痛痹”。结合中西医诊断,朱良春的处理方案是泄化瘀浊,蠲痹通络。药用:土茯苓60g,生薏苡仁、威灵仙、律草、虎杖各30g,萆薢20g,秦艽、泽兰、泽泻、地龙、桃仁、赤芍各15g,地鳖虫12g,三妙丸10g(包煎)

  

  按:这个处方,既体现了辨证论治,如处方中的土茯苓、萆薢、三妙丸、薏苡仁、泽泻等,为利湿清热药,三妙丸就是清热燥湿的名方,而桃仁、赤芍、地鳖虫则有很好的化瘀泄浊作用,律草、虎杖、灵仙、秦艽,既清热又行瘀,又体现了辨病论治,如方中的萆薢、威灵仙、土茯苓、秦艽、泽泻,均有降低血尿酸浓度的作用。

  

  朱良春辨证明确选药精当慎用虫类治疑难杂症

  

  朱良春教授在辨证论治基础上参用虫类药治疗疑难杂症,往往能取得令人意想不到的效果。

  

  虫类药是动物药组成的一部分,由于它是“血肉有情”、“虫蚁飞走”之品,具有独特的生物活性,所以历代医家都较重视。从文献记载来说,始于《山海经》、《内经》,而奠基于张仲景之《伤寒杂病论》,成于汉初的《神农本草经》。

  

  朱良春教授认为虫类药的功用主治,因其配伍不同而异,一般可概括为如下10个方面:攻坚破积、活血祛瘀、熄风定惊、宣风泄热、搜风解毒、行气和血、壮阳益肾、消痈散肿、收敛生肌、补益培本。朱良春教授认为上述10个方面的主治功用不是虫类药所独有,其他有关中药也同样具备,不过虫类药在这方面的效用比较佳良而可靠,参用以后,往往效果更为显著。朱良春教授指出,使用虫类药时,应辨证明确,选药精当,注意配伍、剂量、疗程,特别是对毒性较大的斑蝥、蟾酥等,使用应当谨慎,掌握“邪去而不伤正,效捷而不猛悍”的原则,以免产生不必要的副作用。因虫类药含有较多的动物异体蛋白质,少数过敏体质者,如服后有过敏现象(皮肤瘙痒、红疹,甚则头痛、呕吐)时,应立即停服,并用徐长卿15g、地肤子30g、白鲜皮30g,煎汤内服,多数均可缓解,极个别严重者,则需中西药结合以缓解之。虫类药其性多为辛平或甘温,但熄风搜风之药,其性多燥,宜配伍养血滋阴之品;攻坚破积之剂多为咸寒,应伍以辛温养血之品,这样才能制其偏而增强疗效。虫类药应尽可能制成丸、散、片及针剂使用,如此既节省药材,提高疗效,又可减少病员不必要的恐惧心理,而便于服用。

  

  另外,朱良春教授认为“怪病多由痰作祟,顽疾必兼痰和瘀”,“久病多虚,久病多瘀,久痛入络,久必及肾”,“上下不一应从下,表里不一当从里”。这是疑难病在辨治遇到困难时的一种思路和钥匙,经常能由此而消除困惑,得到解决。而需要涤痰、化瘀、蠲痹、通络、熄风、定痉时,如能在辨治原则下,参用虫类药,多可提高疗效。

  

  朱良春教授在治疗疑难病时应用虫类药的具体方法如下。

  

  1.重型风湿性关节炎

  

  重型风湿性关节炎反复发作,久治未愈而寒湿偏盛者,宜温经散寒,祛风通络,可用验方“五虎汤”(炙僵蚕10g,炙全蝎、蜈蚣各3g,研末分吞,制川、草乌各69g),每日1剂,连续服之,多能收效。血虚体弱者,制川草乌用半量,并加生熟地各15g,生白芍、全当归各10g。本方加天麻、白芷、当归身、牛膝,可治小儿麻痹症,剂量酌减,制川草乌用1/3量;加蒲公英、紫花地丁、九里明(功能清泄热毒,明目消翳,生肌祛腐,治痈疔疮疡)可治痈疽。

  

  2.类风关

  

  凡症情较重、叠治缠绵不愈者,即非单纯祛风、散寒、逐湿之剂所能奏效。正如王肯堂对其病因所说的“有风,有寒,有湿,有热,有挫闪,有瘀血、有滞气,有痰积,皆标也;肾虚,其本也”。此类“顽痹”之候,具有“久痛多瘀、久痛入络、久痛多虚、久必及肾”的特点,同时患者多有阳气先虚的因素,病邪遂乘虚袭踞经隧,气血为邪所阻,壅滞经脉,深入骨骱,胶着不去,痰瘀交阻,凝涩不通,邪正混淆,如油入面,肿痛以作。而骨为肾所主,故朱良春教授提出“从肾论治”的观点,创制了“益肾蠲痹丸”。“益肾壮督”治本,“蠲痹通络”治标,能阻止骨质破坏与进展,并使大部分患者得到修复。该丸由熟地黄、仙灵脾、鹿含草、肉苁蓉、全当归、鸡血藤、蜂房、蕲蛇、地鳖虫、僵蚕、蜣螂虫、炮山甲、全蝎、蜈蚣、地龙、甘草等组成,该丸需坚持服用,方可收效。病情复杂者,应结合辨治用汤药治疗。

  

  3.关节肿痛

  

  肿痛是骨与关节疾病共有的主症,辅以外治,将收相得益彰之效。“蜂生搽剂”除红肿热痛者外,均可外搽。取蜂房(洗净,扯碎,晒干)180g,生川乌、生草乌、生南星、生半夏各60g,以60%酒精1500mL浸泡2周,去渣,用200mL的瓶分装。以药棉蘸药液搽擦关节肿痛处,每日三四次,有消肿止痛之效。

  

  4.颈椎病是颈椎椎间盘组织退行性改变及其继发病理改变,累及周围组织结构而出现有关症状,朱良春教授认为在治疗上应予活血化瘀、益肾壮督、祛风散寒、蠲痹通络。药取乌梢蛇、地鳖虫、川芎、补骨脂、当归各100g,生白芍、鹿含草各150g,研极细末,以葛根、威灵仙、干地黄各200g煎取浓汁泛丸如绿豆大,每服5g,一日2次。一般服用10天左右即见症状改善,连服23月,可以临床治愈。

  

  5.强直性脊柱炎

  

  朱良春教授认为本病以肾督亏虚为本,邪侵络痹为标,所以在治疗上应侧重益肾壮督、补益气血,辅以蠲痹通络,散瘀止痛,用地黄、仙灵脾、蜂房、补骨脂、肉苁蓉、葛根补肾壮督;黄芪、党参、当归、白芍补益气血;附片、桂枝、鸡血藤、鹿角片温经通痹;全蝎、地鳖虫、地龙、玄胡、山甲活血定痛;甘草协和诸药,坚持服用,可以健复。

  

  6.脊髓外伤性早期瘫痪

  

  中医辨治,骨折瘫痪者,应予活血化瘀,疏通督脉,续筋接骨;如为弛缓型瘫痪者,可以补肾健脾,温经通络;如瘫痪呈痉挛性者,又宜滋补肝肾,祛风通络;同时结合针灸、功能锻炼,可以逐步好转。早期瘫痪方,适用于脊髓损伤在3个月以内,损伤平面以下感觉运动功能丧失,二便不能控制,损伤部位疼痛,药用:地龙、地鳖虫、骨碎补、自然铜、狗脊、红花、桃仁、当归、丹参、制乳没、三七粉(分冲)各6g,煎服。对弛缓型者,用温壮肾督的乌梢蛇、蜂房、仙

  

  灵脾等;痉挛型者用祛风定痉的全蝎、蜈蚣、地龙等。为了方便服用,朱良春教授拟订了“龙马起废片”(制马钱子0.1g,乌梢蛇2g,鹿角片0.8g,地鳖虫2g,地龙2g,蜂房2g,如法制片,每片0.5g,上为一日量,分3次服),能益肾壮督,振颓起废,有一定的疗效。

  

  7.骨与关节结核

  

  ①蝎蚣鳖散(全蝎、蜈蚣各40g,地鳖虫60g,共研细末)每服3g,每日2次,服时以药末混入鸡蛋内,蒸熟食之。

  

  ②守宫研末,每服1.5g,每日3次,坚持服用,多可收效。

  

  ③四味解毒丸(蜂房、地鳖虫、全蝎、蜈蚣各等份,研极细末,水泛为丸如绿豆大,每服3g,每日2次)对骨结核、骨髓炎有解毒疗疮、散肿定痛及抗结核之功,故收效满意。

  

  8.慢性骨髓炎

  

  朱良春教授认为治宜化瘀解毒、祛腐生肌。

  

  ①蜈蚣参花散,每服3.5g,日2次。

  

  ②复方守宫散(守宫60g,丹参、丹皮、蒲公英、紫花地丁各30g,人工牛黄1.5g,共研细末,装入0.3g胶囊),每服46粒,日2次。

  

  10.腱鞘囊肿

  

  单方:蛇蜕6g,洗净,切成细丝,取鸡蛋1枚搅匀,用油料炒熟食之,每早晚各食1次,有止痛消肿作用。坚持服之,可以消散。

  

  朱良春辨疑不惑治难不乱

  

  所谓疑难病是指目前医者在临床上感到棘手的疾病,问题在于“辨证”之“疑”,“论治”之“难”。要掌握“辨疑不惑,治难不乱”,朱良春教授指出关键是要加强基础理论的熟练掌握,临床实践的灵活应用,不断探索总结辨证论治的方法与技巧,找到“证”的本质,自可得心应手,发挥中医药的特色和优势。

  

  1.怪病多由痰作祟,顽疾必兼痰和瘀

  

  “痰”是病理物质,其内因多由机体功能失调,气道闭塞,脏腑不和,津液凝聚,水湿停留,气化不利而成痰涎。痰涎壅塞,气道不清,神明之府为痰困蔽,上不能通,下不能达,则癫、狂、痫以作。如反复缠绵,不少癫、狂、痫的患者,舌质都见紫色或瘀斑,精神症状呈周期性加重,此缘于兼有瘀血之故。因为痰气凝滞,气病及血,气血瘀阻,蒙蔽灵窍,而致精神失常,症状顽固不愈。所以朱教授在治疗神经精神疾患时,主要是抓住“痰”“瘀”两端,以涤痰化瘀作为精神病的重要治则,灵活化裁,往往取得明显疗效。

  

  朱教授认为“痰”具有明显的特征,主要表现为:①眼神呆滞,面色晦暗,或眼眶周围青暗;②形体丰腴,手足作胀;③皮肤油垢异常,或面色光亮如涂油,其两颊色红者,多为痰火,面呈灰滞,恒为痰湿;④神志恍惚或抑郁,或烦躁不宁;⑤舌体胖大,苔白腻如积粉,或灰腻而厚,脉沉或弦或滑或濡缓;⑥易惊悸,烦懊不眠,或昏厥、抽搐,或神志失常。这些痰病的特征,显然是与精神病的症状密切相关。这些辨痰要点,不必悉俱,只要见其一二,即可参用治痰之法。

  

  对于痰饮的治法,朱教授汲取了前人有益的经验,如蒋宝素

  

  《问斋医案》指出:“痰本津液精血之所化,必使血液各守其乡,方为治痰大法,若但攻痰,旋攻旋化,势必攻尽血液脂膏而后已。”提出了“治痰要治血,血活则痰化”的原则,达到了“将化未化之痰”行之归正,“已化之痰”攻而去之的目的。朱教授曾多次采用王清任之癫狂梦醒汤化裁治疗周期性精神病,有较好的疗效。每日1剂,连服1个月后,症情好转;再服1个月,周期性发作即可控制。本方桃仁、红花、木通、赤芍活血通经,祛瘀清神;柴胡、青皮、香附、远志疏肝理气,通络开郁;丹参、酸枣仁养血安神,滋阴降火;佐磁石宁心安神,又可防柴胡之升举太过;茯苓健脾化痰,宁心安神。全方相辅相成,于活血化瘀之中,兼寓养心安神之功。

  

  2.久病多虚,久病多瘀,久痛入络,久必及肾

  

  朱教授经过几十年的临床探索,在应用中医药诊治痹证方面独树一帜。他认为痹证的治疗若只从关节肿痛这一标象着眼,而片面采用祛风、散寒、燥湿之法,殊欠理想之效果,尤其对顽痹疗效更差。患者阳气虚弱,致使病邪乘虚袭踞经络,气血为邪所阻,壅滞经脉,留滞于内,深入骨骱,胶着不去,痰瘀交阻,凝滞不通,邪正混淆,如油入面,肿痛反复发作。所以此症既有正虚的一面,又有邪实的一面,且其病变在骨质,骨为肾所主,故制定益肾壮督是治本之道,对根治本病起着决定性的作用。

  

  此外,朱师在治疗多种慢性疑难病的过程中,认识到虽然在辨证论治上涉及多个脏腑,但有不少患者每多出现肾阳虚衰的征象,经采用“培补肾阳”法,自拟验方培补肾阳汤(淫羊藿15g,仙茅10g,枸杞子10g,紫河车6g,甘草5g)治疗,均历验不爽。

  

  【病案举例】

  

  林某,男,1岁,1999311日初诊。

  

  家长诉:腹泻1个月,大便日行56次,质稀如水样,经西医门诊与住院治疗罔效。近日症状加重,伴精神萎靡,肢末不温,囟门下陷明显,查大便可见脂质强阳性、脓细胞强阳性。遂来中医门诊求治。

  

  中医辨证为脾肾阳虚。治宜培补肾阳,健脾止泻。用培补肾阳汤加补骨脂、益智仁、鹿角霜、炒白术各10g,水煎服。服药2天后,即告之患儿腹泻已止,每日大便2次,质成形。继服4天,患儿精神转佳,眼睛有神,囟门下陷已有改善,复查大便常规均正常。

  

  3.上下不一主从下,表里不一主从里疑难病病情千变万化,错综复杂。在辨证过程中,除了要注意抓住主要矛盾外,还要注意辨明真伪,只有这样,才能在证候分析发生矛盾时,辨证得到比较正确的结论,从而使治疗的步骤井然有序,层次分明。

  

  4.中药剂量恰当

  

  前人曾说:“中医不传之秘在用量”,确是经验之谈。在临床上,即使辨证用方无误,但如果处方中药味的用量不恰当(太轻或太重或配合失当),必然会影响疗效。这个量的衡定是否恰到好处,与医生的临床经验是分不开的。如朱教授常用豨莶草100g,配合当归30g,治风湿、类风湿关节炎效果很好。随着风湿活动迅速控制,抗“O”每见下降。又如朱教授用细辛治疗痹证疼痛,无论风湿、风热均可用之,但是寒证用量宜大(1020g),热证用量宜轻(35g)

  

  5.专方专药与辨证论治相结合

  

  中医以辨证论治为核心,但并非不辨病。朱教授又结合西医的辨病,创制了很多经验方。如治疗慢性痢疾及结肠炎的“仙橘汤”;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炎的“益肾蠲痹丸”;治疗痛风的“痛风冲剂”;治疗慢性胃炎及消化道溃疡的“胃安散”;治疗慢性乙型肝炎及早期肝硬化的“复肝胶囊”;治疗前列腺肥大的“温肾利尿方”等,均屡建殊效。

  

  邓世发刺络放血治疼痛

  

  刺络放血,是指用消毒弹簧刺血针、三棱针或粗毫针在患者体表的特定部位或穴位快速点刺,使之出血少许的一种非药物疗法。点刺放血疗法具有消瘀祛滞、通经活络、调和气血、开窍泄热等作用,适用于实证和热证的治疗,虚证则不宜。临床上应注意有自发性出血或损伤后出血不止倾向者应慎用此法。邓老应用此法治疗肩背腰颓痛,取得了良好效果。

  

  邓老治疗时患者取坐位或卧位,选阿是穴为主穴,再依病情选12个配穴。头痛加印堂、头维、百会、太阳、晕听区等;肩背痛者配肩髃、肩井、天宗、肩中俞等;腰腿痛者配大肠俞、次髎、环跳、委中等。对选用穴位进行常规消毒后,用消毒弹簧刺血针或三棱针对准穴位快速点刺约0.10.3cm深,再轻揉挤压针刺周围皮肤,令每穴出血35滴,最多可至10余滴;对肌肉较丰满之处,可于点刺后立即拔罐,令其出血。剧痛及体壮者放血量宜多,反之宜少。另根据病情需要可配合中药或经络按摩。每日治疗1次,连续治疗5天后休息2天,再连续治疗5天为1疗程。

  

  【病案举例】

  

  陈某某,男,34岁,汽车修理工。199764日初诊。

  

  因左侧腰骶部疼痛3年,加重1周前来求治。腰骶部酸胀疼痛,俯仰活动时疼痛显著,以左侧为甚,3年来反复发作,工作劳累时加重,休息后稍减;遇阴雨天疼痛加剧。否认有外伤史。查体:左侧第三腰椎横突处及两侧骶脊肌压痛明显,肌肉痉挛性强直。舌暗红,苔白微腻。西医诊断:慢性腰肌劳损;中医诊断:痹证(辨证为寒凝气滞,经脉瘀阻)。

  

  立治法为放血通络,散寒止痛。取阿是穴、双侧委中穴,常规消毒后,用三棱针快速点刺各穴约0.2cm深,刺后立即在该处拔罐,放血约12mL。第一次治疗后即感胀痛明显减轻,再连续治疗4次,疼痛告愈。随访2年,未见复发。

  

  方和谦滋补以荣筋骨调和则百病不生

  

  方和谦教授从医50余年,擅长运用补益滋培之法治疗多种常见病和疑难杂症,其自创的“滋补汤”用于多种疾病屡获良效。

  

  “滋补汤”组成:党参、白术、茯苓、甘草、熟地黄、白芍、当归、桂枝、陈皮、木香、大枣。

  

  “滋补汤”是由四君子汤与四物汤加减化裁组成,为气血虚弱之证而设。方老在此二方基础上去川芎,加桂枝、陈皮、木香、大枣4味,使其既保留助阳补气养血和营之功,又加重了培补疏利之力,从而拓宽了补益剂的用途。

  

  “滋补汤”的组方特点是根据与气血化生有密切关系的脏腑功能而设。其中心主血脉,依靠心气的推动,故用党参甘温益气以补心;当归辛温润助其心血;茯苓、白术、甘草、大枣健脾益气以和中,培补后天之本:熟地、白芍滋阴补肾以填精,精血互生以涵肝木,木得血养而不枯荣,更助后天;佐入桂枝、陈皮、木香,以调上、中、下三焦,纳气归元。这样就可获其补而不滞、滋而不腻、上下通达、气血得资之效。上述特点使“滋补汤”成为气血兼顾,心、肝、脾、肾同治的有效方剂。临床上广泛应用于气血两虚的病证。

  

  人体阴阳气血贵在调和、充盛。所谓“阴平阳秘,精神乃治”,气血冲和,百病不生。方老自创“滋补汤”可以心、肝、脾、肾同治,补气与养血益精并举。其方配伍严谨,立法有度。虽用药似乎平淡无奇,然临床疗效甚佳。古人云:气血乃人身之至宝,来源于先天,资生于后天,充实于脏腑血脉,运行于全身。人之形体赖血液以充养,一切生命活动须气血以维护,气血旺盛则形、色、精神俱佳,身体矫健矣。方老巧妙灵活运用滋培补益之法,以常达变,得

  

  心应手,谨守病机治疗多种疾病,常获异病同治之效。

  

  肝藏血,肾藏精,肝肾同源,精血互生,肾虚则肝血不足,血不荣筋则筋骨软弱,腰膝酸软,身痛倦怠。方老临床上凡是见到妇女产后肝肾两亏而致血不荣筋,关节疼痛者,多以此方取效。

  

  【病案举例】

  

  宋某某,女,26岁。因产后周身关节痛3个月就诊。症见:身疼,怕冷喜暖,腰膝酸软,面色不荣,舌质淡红,脉虚细无力。诊为气血两亏,肝肾两虚。以“滋补汤”加桑寄生、枸杞子、黄芪、山药,连服20余剂而痊愈。

  

  鲁周同辨证施治治踝关节骨折

  

  鲁周同教授从事中医骨伤科临床近40年。他治学严谨,医术精湛,尤其对踝关节骨折的手法治疗有着丰富经验,甚为同行所称道。

  

  鲁周同教授对踝关节骨折的诊治有其独到的经验,他擅于吸收现化骨科的解剖学、生物力学及骨科手术学的知识,并以中医骨伤的基础理论为指导,突出中医特色,筋骨并用,动静结合,对踝关节骨折的治疗取得了满意的疗效。

  

  鲁教授强调在施治踝关节骨折之前要认真地进行临床检查,仔细地阅读X光片。在临床检查过程中尽量让患者回忆当时受伤的情况,以确定受伤的姿势和体位,并认真地观察患部有无畸形,踝关节处于内翻或者外翻状态,内外踝肿胀以何为主;压痛反应何轻何重;旋搬踝关节后患者疼痛的轻重感觉,来初步判断踝关节骨折的临床分型。

  

  在临床上,鲁教授把踝关节骨折分为外旋、外翻、内翻、纵向挤压四型,每型又按其损伤程度分为三级。

  

  1.内翻骨折

  

  从高处坠地、跳跃、奔跑或足踏凹凸不平道路时,足外端先着地或足底内侧踏在凸处,使足突然内翻,外踝可因外侧韧带的牵拉而被撕脱,骨折块较小,骨折成为横形,骨折片向内侧移位。过大的暴力可使距骨强力内翻,撞击内踝,可将内踝折断,骨折线多为斜形,从外下方斜向内上方,骨折块向内移位,造成双踝骨折,甚则距骨向内侧半脱位。儿童由于外侧韧带较为松弛,内翻暴力也可导致单纯内踝骨折,如暴力过大,还可合并后踝骨折造成三踝

  

  骨折。

  

  2.外翻骨折

  

  从高坠地时足底内侧着地,或外踝受暴力打击而引起踝关节极度外翻。骨折时,若暴力较轻,发生单踝骨折,骨折线在内踝,呈横形。暴力较大,引起双踝骨折,内踝为横形骨折,外踝为斜形骨折,骨折线由内下斜向外上,骨折块较大,有时骨折线在腓骨下1/3段,骨折块向外侧移位,可合并距骨向外脱位或后踝骨折。

  

  3.外旋骨折

  

  暴力使足过度外旋,或足不动而小腿过度内旋,使足外旋加外翻,内踝被撕脱,外踝被距骨前外侧撞折,骨折线可为螺旋形或长斜形。外旋加外翻力过大,可造成三踝骨折,距骨可向后半脱位。

  

  4.纵向挤压骨折

  

  由高处坠下,足底着地,可引起踝关节纵向挤压骨折,严重时,胫骨下端包括关节面在内,发生粉碎骨折,或“T”形、“Y”形骨折;腓骨下端往往亦横断或粉碎。另一种纵向挤压骨折是在踝关节急骤地过度背伸或跖屈所引起,胫骨下关节面的前缘或后缘因受距骨体的冲击而骨折,骨折片有时很小,有时可占据关节面的1/31/2,后踝骨折时,距骨可随骨折块向后上脱位,前缘骨折时,骨折片向前移位,距骨亦可向前脱位。

  

  在临床上,鲁教授将三踝骨折分为三型:内翻内旋型、外翻外旋型、纵向挤压型。内踝骨折线若从外下方斜向内上方,骨折块向后移位,而外踝骨折块较小,骨折线呈横形,骨折片向内移位,甚至距骨向内侧半脱位,后踝向后外侧移位,可定为内翻内旋型。若内踝为横形骨折,并向前移位,外踝为斜形骨折,骨折线由内斜向外上,骨折块较大,有时骨折线在腓骨下1/3段,骨折块向外移位,并有距骨向外脱位,或者是后踝向内向后分离骨折,可定为外翻外旋型。若胫骨下端包括关节面在内,发生粉碎性骨折,或“T”型、或“Y”型骨折,腓骨下端或者横形或者粉碎,距骨向后或向前脱位者,为纵向挤压型。

  

  由于在临床上所遇到的三踝骨折,以外翻外旋型骨折多见。下面以此骨折类型为例,介绍鲁教授在施治中的指导思想和手法特点。令患者仰卧位,一助手在上将膝部抱住,另两助手位于患肢的两侧,用牵引布带套入踝关节的上下端,以备作对抗横向牵引。术者握往患者足部,与助手作持续对抗牵引约3分钟。逐渐将踝关节内翻内旋(内翻45°,内旋20°),足背屈90°,并嘱两侧的助手横向对抗牵引,换助手维持这个体位,术者将内踝由前向后下推挤,直到骨平坦,双掌对叩下胫腓关节,直到合拢。手法完毕后,行U型石膏固定。鲁教授认为,由于三踝骨折中有踝关节侧方脱位,在临床上,单纯依靠术者旋转踝关节,难以复位,横向牵引可有效地弥补术者手法之不足。由于内踝受三角韧带的强大牵拉,骨折错位后,骨片与断端分离距离较大,只有通过极度内翻(约45°),方可使内踝对位。三踝骨折常伴有下胫腓关节分离,严重影响踝关节的稳定性,术中对叩下胫腓关节,使其分离的关节复位。对于内踝向前移位者,在轻度外旋的情况下,向后推挤内踝使其复位。对于腓骨远端复位,腓骨是阻挡距骨向外移位的一道屏障,腓骨的正确复位决定了踝关节的稳定性,所以在整复过程中,要充分考虑腓骨的复位效果。由于踝关节在跖屈位时,距骨体后侧较窄部分进入踝穴,踝关节稳定性较差,有轻度内收、外展活动,故踝关节跖屈时(如下坡或下楼梯)容易发生内、外翻损伤。所以轻度背屈,可有效地矫正因跖屈造成的后踝骨折移位,同时可稳定踝关节。对于有距骨的前后脱位,必须采用前后推挤手法,并用U型石膏固定,石膏固定的体位,依据跖屈损伤或者是背屈损伤而确定。

  

  对于整复后的处理:小腿抬高,膝关节作45°~60°屈曲。对肿胀的足趾足背进行按摩,并鼓励病人活动足趾和做一定背伸位的踝关节活动。对于双踝骨折的病例,从第2周起可以加大踝关节的自动活动范围,并辅助以被动活动。即术者一手握住踝关节做背屈和跖屈运动,但不能作内、外翻及旋转,2周以后病人可在石膏固定下扶拐走路。对于三踝骨折病例,除按上述步骤处理外,下地日期可推迟1周,并根据软组织损伤及骨折错位的程度,36周后可解除外固定。最初只在平地上练习步行,并两手扶床头做起蹲动作,并配合中药熏洗,对软组织加强按摩,使关节软组织恢复原有的弹性,肌腱韧带舒展平滑,挛缩的纤维化硬结消失,关节功能恢复正常,一般在68周后即可从事轻体力工作。

  

  郭子光久病入络逐瘀通络治疼痛

  

  郭子光教授是著名中医学家,自幼秉承家学,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其医理精湛,学识宏深,长于内科诸病,从医就教数十年,学验俱丰。对叶天士“久病入络”学说在理论与实践运用上皆有所发挥。

  

  清代叶天士所创“久病入络”之说及其通络治法,是对前人瘀血学说及活血化瘀治法的重大发挥。根据叶氏所述,郭教授认为,“久病入络”之证的临床表现特点,至少包括3个方面:即“病久顽固不愈;有固定疼痛部位或包块,或较为固定的发作性症状;一般活血化瘀或缓解症状的药物无效或效果不明显。其辨证要点,具备三者之一者即可诊断。根据叶氏的用药特点,郭教授“师古而不泥古”,常以全蝎810g(水泡去盐,与药同煎),地龙1520g,僵蚕15g为通络固定方,再据寒势加味,或取其通络之义,在常规用方中加入甲珠、桃仁、桂枝等行散逐瘀之品,往往能获取通络良效。

  

  郭教授诊治各种神经痛,常据其局部及全身症状、疼痛性质辨其寒热属性及其兼挟之不同。再据不同病种及病性,分别予以通络固定方为主加味治疗。其中,血管神经性头痛属寒证者酌加川芎、羌活、细辛、白芷、荜拨之类;属热证者酌加石膏、菊花、黄芩;属寒热挟杂证者在寒证加味的基础上再加石膏、黄芩。郭教授还认为,本病必用全蝎搜剔络中之痰瘀才能获取捷效。舌咽神经痛及三叉神经痛,属寒证者酌加细辛、当归、蜈蚣、玄胡;属热证者酌加银花藤、丹皮、赤芍;属寒热挟杂者在热证基础上再加蜈蚣、细辛。坐骨神经痛重加白芍4050g,甘草10g,牛膝15g;痛剧者加罂粟壳15g,玄胡15g。其寒证酌加细辛、桂枝;热证酌加丹皮、黄柏、银

  

  花藤;寒热挟杂者则寒热证加味同时投入。臂丛神经痛,因热证少见,故一般酌加蜈蚣、甲珠、鹿角霜、姜黄、麻黄少许宣通阳气。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寒证酌加细辛、桂枝、鹿角霜;热证酌加细辛、白芍、丹皮、黄柏。带状疱疹急性期神经痛难忍者,则加罂粟壳15g,玄胡15g,再加板蓝根、银花、连翘、蒲公英之类。各类神经痛痛止后,善后一般以养血柔筋为法,以制首乌、当归、生地、鸡血藤、白芍、木瓜、枸杞之类巩固疗效。

  

  【病案举例】

  

  马某,女,62岁。1993223日初诊。5年前起病,右侧面部上下颌连及鼻翼、眼、耳呈发作性剧痛,某医学院附院诊为“三叉神经痛”。近年来发作渐趋频繁,3日前因呵欠引起复发,部位如前,呈烧灼样、针刺样剧痛,阵阵发作。深夜睡中痛醒,亦常因言语、吃饭等引起发作。以往服止痛片有效,此次效果不明显。察其形疲体弱,始终以手扶按患侧。面色潮红,患侧眼目红赤。舌瘦红干,苔薄黄,脉细数。辨证为络脉瘀滞,郁久化热。用通络固定方加味:全蝎10g(水洗、同煎),地龙、僵蚕、丹皮、玄胡各15g,白芍、石膏、银花藤30g,甘草10g。服药1剂,疼痛锐减;服药5剂,发作中止。此后2日一剂,续进3剂,触按鼻唇等处未引起发作。后以制首乌、白芍、生地、鸡血藤、枸杞之类,养血柔肝,间断服用8剂,追访半年未见复发。

  

  李金明辨证分型治周围神经损伤

  

  名老中医李金明对创伤骨科、骨病矫形、显微外科及骨伤合并症的治疗都有深入研究和造诣,特别是对周围神经损伤的诊疗有许多独到见解。

  

  祖国医学对周围神经损伤缺少系统论述,多散见于各医籍的一些章节中,其部分临床表现和症状与“皮痹”、“肌痹”、“血痹”颇为相似,而大部分文献和学者又将其归纳于“痿证”范畴,从而造成临床病因病机、诊断方法、治疗措施的诸多昆乱。

  

  李老根据数十年临床经验,按照八纲辨证分为虚实两证,即痹证型和痿躄型两大类。并且认为非完全断裂性周围神经损伤的绝大部分可以应用中医药疗法治疗而康复。

  

  李老在总结前人经验的基础上,结合《内经》:“痹……在于脉,则血凝不流”,“脉涩曰痹”,“经脉者,行血气,通阴阳,以荣于身者也”,提出创伤早期瘀血痹阻经脉,血气不能通达肢体,濡养筋骨肌肉者为“经脉痹”;创伤后期,影响脾肾胃功能,使精、气、血化源虚弱,气血不充,不能濡养筋骨者为痿蹙证。李老认为精血相生,肾藏精,肾精虚则不能灌溉诸末,血虚则不能营养筋骨;肺主气,为高清之脏,肺虚则高源化绝,化绝则水涸,水涸则不能濡养筋骨。因此在调理脾胃的同时,要时时顾护肺、肾二脏。

  

  另外,李老认为虫类药物为血肉有情之品,善行而走窜,有较强的疏经通络之功,有利于通畅经脉,濡养皮肉筋骨。因此在治疗周围神经损伤时,常配合应用全虫、僵虫、地龙、土元、蜈蚣等虫类药物。

  

  1.痹证型

  

  指肌体遭受创伤后,局部神经受到牵拉、挤压,或骨折端刺扎压迫或血肿压迫所致者。痹为痹塞不通之意,经脉痹阻不通,气血运行不畅,筋骨缺乏荣养,则会出现肢体感觉丧失或感觉异常,肌肉无力或失用。李老根据《素问•痹论篇》“痹,或痛,或不痛,或不仁……,其不痛、不仁者,荣卫之行涩,经络时疏,故不通,皮肤不营,故为不仁”之意,认为本病属于痹证的一个特殊类型——经脉痹,并将其分为如下两型。

  

  (1)瘀痹经脉证:创伤后伤肢瘀肿,肌肤发硬,胀痛,可有青紫瘀斑,皮肤感觉异常,肢体软弱无力甚至失用,舌体暗红,可有瘀斑,舌苔腻或白,寸口脉弦且涩者为瘀痹经脉证。由于骨折筋脉损伤,气血经脉脉受到损伤,瘀血积于肌肤腠理之间,气血瘀滞,经脉痹阻不通,导致筋脉肌肉营养不足。治则给予散瘀止痛,活血通络。方用身痛逐瘀汤加土元、蜈蚣、僵虫、秦艽、羌独活等,水煎服。

  

  (2)邪痹经脉证:伤肢呈指陷性肿胀,疼痛难忍,皮温正常或稍凉,感到肢体寒冷怕风,遇冷加重,得热则缓。肢体麻木感觉异常,肌肉拘挛疼痛或瘫软无力,关节屈伸不利。舌淡苔薄或白腻,寸口脉弦或弦紧者为邪痹经脉证。是由于受伤以后长期卧床,缺乏锻炼,肌体抵抗力低下,诸邪乘虚而入,与还未散尽的瘀血相结合,停滞于经脉之中,导致气血运行不畅,经脉失去濡养。治则为活血化瘀,祛风通络,散寒除湿。方用独活寄生汤加地龙、全虫、白花蛇等水煎服。并注意根据风寒湿邪的偏胜加减用药。

  

  2.痿蹙型

  

  李老将神经损伤时间长,皮肤干燥脱屑,枯槁萎黄,肌肤麻木不仁,肌肉萎缩,肢体痉挛疼痛、酸困无力或痿软不用,关节僵硬畸形者归为痿蹙型。是由于经脉淤阻不通,筋脉肌肉失去濡养,加上长期废弱不用,逐渐伤及脾脏和胃脏,导致生化之源枯竭。“淫气肌绝,痹聚在脾”。李老根据《素问•太阴阳明论》“四支皆禀气于

  

  胃,而不得至经,必因于脾,乃得禀也。今脾病不能为胃行其津液,四支不得禀水谷气,气日以衰,脉道不利,筋骨肌肉皆无气以生,故不用焉”,认为本证与前者有根本区别,属虚证,并可分为如下两种类型:

  

  (1)气血两虚型:肢体麻木不仁,软弱乏力。同时可见面色淡黄没有光泽,皮肤苍白而无光泽,甚至因为干燥而脱屑。体重减轻,易出汗,易出现头脑昏沉视物不清,心慌气短等。爪甲不荣,舌淡苔薄白,脉沉细,创口久治不愈者为气血两虚。是由于伤重,气血损耗严重;或伤久失养,致气血两虚。气虚则血行不畅,卫气不固;血虚则失养。治则给予益气养血,疏经通络。方用黄芪桂枝五物汤或补阳还五汤合八珍汤加全虫、蜈蚣、地龙、牛膝、青风藤、桑枝等,水煎服。(2)脾肾两虚证:临床表现为肌肤萎黄或晦暗,肢体麻木不仁,肌肉酸痛,萎缩乏力。兼见形寒肢冷,面色〓白,腰膝酸软,精神倦怠,甚或头晕失眠多梦,盗汗遗精,舌淡苔白,舌体胖,脉沉细无力或涩而弱者为脾肾两虚。由于伤后瘀血在体内停留不去,经脉淤滞不通,时间过长导致外邪向内侵犯脾脏,导致脾内阳气虚衰,不能为胃行其津液,使生化失职,后天之本不足,影响精血,累及于肾。脾主四肢肌肉,肾主作强,脾肾两虚,则肌肤失去濡养。治则给予补肾益脾,通经活络。方用四君子汤合右归丸加姜黄、蜈蚣、地龙、土元、五加皮、薏苡仁等,水煎服。

  

  另外,在药物治疗的同时,李老十分注重肢体按摩和功能锻炼,认为按摩有助于通畅经脉,疏筋活络;而功能锻炼则有助于防止关节僵硬与畸形,尤其是神经损伤后某些功能丧失时,一定要注意进行被动活动,不仅有利于功能恢复,也有利于防止关节僵硬和继发性畸形。

  

  刘克忠辨证辨病施法手法理伤

  

  刘克忠教授是第二批全国名老中医专家师承教育导师之一,在手法治疗骨伤科疾病方面有着丰富的经验和特色。

  

  刘教授早年毕业于河南平乐正骨学院,在保留平乐郭氏正骨基本原则和主要手法的同时,运用现代解剖生理学和病理生理学知识改进创新,简化手法,便于学习掌握和推广应用。例如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刘教授在传统的“三步八法”的基础上作了很大的改进,将俯卧牵抖放在第一步,充分体现了先“松”再“活”后使“巧”的指导思想。

  

  刘教授在伤科手法治疗时注重辨证、辨病而施用。不同的疾病,因解剖生理特点和气血运行规律基本相同,因而治疗基本手法可完全相同,即所谓异病同治;但疾病的不同病理阶段具有不同的病理生理特点,因而手法的轻重急缓和侧重点须根据不同的病理生理特点做适当调整,即所谓同病异治。一般来说,轻手法为补法,重手法为泻法;皮肉肥坚者宜以重手法,瘦嫩者宜用轻手法。禀赋不足、营养不良、脏腑功能低下者,多为虚候,宜以补法。以部位来说,头颈部宜轻手法,四肢、臀部等宜重手法。轻手法开头,重手法治疗,又以轻手法收尾。

  

  刘教授强调临证既要掌握常法,又要临证变法,因人、因时、因地而异。人的差异很大,既有禀赋、营养、性别、年龄、脏腑功能等差别,又有皮肉肥瘦、坚嫩以及新伤、陈伤之分。每一伤病又须早、中、后三期分治。我国幅员辽阔,西北地处高寒,患者身体较为坚实,适合较重和温热性手法;东南地区气候温和,患者体质较弱,宜施用轻揉的清凉手法。

  

  “一分功夫,一分疗效”,这是老一辈中医骨伤科专家总结出来的宝贵经验,也充分说明他们非常重视手法的基本功训练。刘教授练功时强调“内劲”,要求以意领气、以气生劲、以劲达四肢。临证时望、比、摸三参,施法时气、力、劲三合。

  

  1.手法作用机理

  

  (1)整复移位,正骨理筋:各种骨折、脱位(包括无移位的裂缝骨折或关节半脱位、不易查出的细微移位——骨错缝)、筋扭伤、挫伤、“筋出槽”等,均可通过手法使之回复到正常的解剖位置或功能位,使因筋骨异位对周围神经、血管刺激或压迫引起的疼痛、酸胀、麻木或异常感觉很快减退,血液供应受阻的各种症状也立即得到改善。

  

  (2)舒筋活络,解痉止痛:手法治疗可明显提高局部组织的血流量,缓解肌肉和血管痉挛,促使血肿吸收和代谢产物的排除,打破了疼痛一痉挛一疼痛的恶性循环。

  

  (3)活血化瘀,疏通经络:外伤所致脉络破裂,积蓄成瘀,或积于筋肉之间,或聚于关节骨缝之中,肌肉筋脉拘急,为肿为痛。施行手法可增进局部血液循环,消除瘀滞,加速瘀血早日吸收。

  

  (4)宣通散结,剥离粘连:筋骨肌肉损伤和病变,局部气血凝滞,产生组织粘连硬结、关节活动不灵。运用手法可消肿散结、疏通经脉、剥离粘连,使关节功能恢复正常。

  

  (5)调理阴阳,扶正祛邪:手法治疗可充分调动病人体内的“正气”,加快肢体、关节和内脏的功能恢复,提高抵抗疾病的能力,达到增强体质、提高疗效、缩短疗程、防止复发的目的。如手法的推按摩擦动作使机械能转化为热能,亦即《内经》所说“按之则热气至,热气至则痛止”,使经络通畅,热血贯注,起到祛风散寒的作用。

  

  2.手法原则

  

  刘教授强调施法要掌握巧、准、稳、柔,一气呵成。强调气意相合,气贯于手法之中,力动于筋骨之间,行于经络气血之内,由表达

  

  里,直击病所而不伤其他。

  

  (1)手法要巧妙,以巧代力:刘教授主张用巧劲、寸劲,不可用拙力和暴力。医生要尽可能地选择合适的体位,并借助自身的重力、腰力、腿力和手力,达到省力的目的,从而做到耐力持久,认意顺气。刘教授还强调平常必须勤学苦练、多动手,即“眼经不如手经,手经不如常摆弄”,多能生熟、熟能生巧、巧能生智。(2)部位要准确,法到病解:刘教授强调临证时除要摸诊准、取穴准、取点准外,还必须做到用力方向准,施法中要不断观察和询问患者的反应和感受,及时调整用力的方向,方可“准”而“得气”,以提高疗效。

  

  (3)气力要稳妥,大小适度:刘教授强调施法时要眼到、心到、手到,不能三心二意或与旁人说话,切不可粗暴、生搬硬拉,力量应循序渐进、由小到大、由轻渐重,感觉由浅入深、由表透里,使患者并不感到皮肉疼痛之苦,即所谓“法之所施,使患者不知其苦,方为手法也”。

  

  (4)刚柔要相济,以柔克刚:刘教授指出力有刚柔迫直之分,刚是强力,柔是缓力,迫是压力,直是拉力。如拔伸常用刚力,旋转常用柔力,推挤常用迫力,对抗牵引用直力。手法时强调操作用力要缓稳,严禁浮躁粗暴,即使强刺激手法之刚,亦要寓于缓稳操作之柔中,做到刚柔相济、以柔克刚。

  

  3.基本手法

  

  (1)正骨手法

  

  ①触摸法:通过触摸,判断骨折错位程度、移位方向等,并结合X线片,分析受伤机制,然后根据“从哪来的,再从哪回去”的原则,确定整复方案。

  

  ②牵拉法:整复前,先行人力或器械牵拉,使筋肉松弛,断端分离,则易于复位,即所谓“欲合先离、离而复合”的原则。

  

  ③旋转法:骨折端有旋转移位或背靠背移位。整复时先用旋转法或回旋法纠正上述移位,然后再整复其他类型的移位。

  

  ④扩折法:用于治疗横断或小斜面骨折。整复时扩大断端成角,进行折顶,使其达到满意的对位。

  

  ⑤摇顶法:用于斜型和横断型骨折。对斜型骨折,单用摇晃手法,即可使骨折断面互相靠拢、吻合;而对横断骨折,整复后仍有残余移位,先行摇晃手法纠正残余移位,继而作顶碰手法,使骨折断端嵌插,以增加断端稳定性。

  

  ⑥提按法:用以矫正侧方移位。牵引治疗的病人,可在牵引过程中每日做该手法2次,使之逐步达到理想的对位。

  

  ⑦扣挤法:即对扣捏合和夹挤分骨,主要针对尺桡骨或胫腓骨等并行排列的骨折之分离移位和靠拢移位。

  

  ⑧按摩法:主要用于调整筋经。在骨折整复后,徐徐循筋按摩骨折部位周围的软组织,使筋肉、脉络舒展条达,气血顺畅。

  

  (2)理筋手法

  

  ①按压法:即点按掌压,以拇指或他指或手掌用力下压。特点是接触面准确、固定,力大而集中,主要用于腰背部损伤,具有镇静止痛、舒筋通络作用。

  

  ②揉〓法:即揉法〓法。揉动时手指或手掌不移开接触的皮肤,仅使该处的皮下组织随指掌轻柔缓和回旋的揉动而滑行。〓法用手背掌指关节突出部、小鱼际、小指掌指关节的上方接触在皮肤上,通过腕关节屈伸处所施的连续滚动,均匀用力按压,像吸附在肢体上一样。本法具有消肿止痛、平衡阴阳作用,适用于腰背、四肢等肌肉丰厚部位的伤痛。

  

  ③托旋法:即端托旋转。托是指术者用力将患者某端向上托起,使其上下两端形成一个反牵拉力,在此基础上配合适当的旋转。此法具有通经活络、开通闭塞作用。主要用于颈椎病、颈部伤筋、颈椎半脱位等。

  

  ④弹拨法:即弹筋拨络。弹筋,是用拇指与其他各指作相对钳形用力,将肌肉、肌腱拿捏并提起后迅速放开再滑落弹回,像射箭放弦一样。拨络,是用拇指加大用力与筋络循行方向横向揉动,或拇指不动其他四指取与肌束、肌腱、韧带等垂直的方向,单向或往复揉拨,如同拨动琴弦一般。本法具有解痉止痛、剥离粘连作用,主要用于肩胛下肌劳损、肩凝症、腰腿痛及其他急慢性伤筋而致挛缩或粘连者。⑤推扳法:即推擦斜扳。推法是指掌或肘部着力于一定部位上进行单方向的直线推动,去实来虚;而擦法是直线来回摩擦。扳法是用双手做相反方向或同一方向用力扳动肢体,分为屈伸扳法、内收外展扳法、内旋外旋扳法、斜扳回旋扳法等。推擦是一种柔和温热的刺激,具有温经通络、行气活血、消肿止痛、健脾和胃作用,而扳法具有解除痉挛、交锁作用,并对软组织的粘连有松解之功。

  

  ⑥摇转法:即摆晃环转,术者一手把住被动关节的近端,另一手握住被动关节的远端,作前后左右的摇晃或缓和回旋的转动。摇转时须按关节的生理活动范围进行,由小到大、由轻而重、由慢至快。本法有通腠理、开关窍、除粘连之功用。多用于关节病变后的功能活动受限,比如“肩周炎”、“关节骨折或脱位后的粘连”等。

  

  ⑦牵抖法:即牵拉抖动,是牵法与抖法的合用。牵是指将病变关节向相反方向牵拉;抖是双手握住患者肢端,微用力作连续的小幅度的上下颤动,使关节有松动感,抖动时幅度要小,频率要快,要与牵拉相协调。牵抖法有行气通窍、舒筋活络、通利关节作用。

  

  ⑧拍击法:即掌拍拳击,以虚掌空拳拍打叩击体表。击打时要求动作有节奏,快慢要适中,蓄劲收提,用力轻巧而有反弹感。具有疏通气血、祛风散寒、消除疲劳、缓解痉挛作用。适用于腰背部、大腿以及臀部肌肉肥厚的部位陈旧性损伤兼有风寒湿者。

  

  孟宪杰手法复位治跖跗关节骨折脱位

  

  孟宪杰主任医师是全国第二批名老中医之一,享受国务院颁发的政府特殊津贴。从医于河南省洛阳正骨医院。他长期从事中医骨伤科临床治疗、科研和教学工作,对关节内和近关节部位骨折的诊治有比较深入的研究,曾获得过数项具有重大学术价值的科研成果。

  

  跖跗关节骨折脱位也称跖跗关节骨折脱位、跖跗关节脱位或骨折脱位、跖跗关节脱位、跖跗关节损伤、lisfranc's骨折脱位等。本病是一种少见病症。

  

  一般认为,损伤是因直接暴力或间接暴力引起,常见的损伤机理是合并旋转应力的前足跖屈损伤。前足跖屈,中足部被推成高弓位置,跖跗关节背侧的软组织结构发生破裂,在此基础上,前足的旋后暴力先造成25跖跗关节的外背侧脱位,形成不完全型;旋后暴力继续作用,造成全部跖跗关节一致向背外侧脱位,形成同侧完全型。前足的旋前暴力先造成第1跖跗关节或第1楔骨向内侧脱位,接着造成25跖跗关节向背侧脱位,形成分散型。孟宪杰主任医师认为手法复位时,在纵向牵引的同时,同侧完全型、不完全型应将前足旋前,分散型应将前足旋后,也即逆其损伤机理施法。术者在助手牵引配合下,双手环握中足部,推按纠正跖骨向外背侧的脱位,提拉纠正第1跖骨向内跖侧的脱位,扣挤以消除跖骨基底部间的分离间隙。

  

  孟宪杰主任医师指出,跖跗关节骨折脱位常伴有严重的软组织损伤,尤其是直接暴力所造成的病例更应注意检查是否有血管损伤或骨筋膜室综合征,如有应及时处理。骨折脱位的手法复位

  

  应当尽早进行,并拍摄正、侧、斜位X线片进行复位效果评估。复位的重点是第2跖骨的基底部完全恢复进入123楔骨形成的榫眼内,12跖骨基底部的间隙恢复正常,这是复位成功与否的关键。同时认真检查每一根跖骨基底部与相应跗骨边缘连接的弧线是否恢复,如果弧线不连续,说明脱位未完全复位。复位以整复脱位为主,兼顾骨折的复位。骨折复位不良时,可使关节再脱位,用上法再次将骨折脱位复位。

  

  跖跗关节骨折脱位复位后很不稳定,极易发生再脱位,因此孟宪杰主任医师强调必须进行牢稳的固定。石膏固定效果差,容易在固定时或/和固定期间肿胀消退后发生再脱位,国外有淘汰此法而代之以切开复位内固定的趋势,但切开复位内固定会不可避免地出现一些并发症。孟宪杰主任医师运用经皮钳外固定治疗,有效地维持了复位后的跖跗关节骨折脱位的稳定,避免了手术并发症,取得了良好的临床疗效。

  

  具体手法:

  

  跖跗关节骨折脱位,根据原始损伤X线片所见,按照QuenuKuss分类方法分同侧完全型、不完全型、分散型三种类型,各采用不同的复位方法,均采用股神经、坐骨神经阻滞麻醉。

  

  (1)同侧完全型:指15跖跗关节一致向背外侧错位。复位时,一助手固定踝部,另一助手牵引跖趾关节部位,先行顺势纵向牵引,术者站于患侧,双手环握中足,两拇指抵于脱位的跖骨基底部,先向远侧推,而后向内跖侧推按,与此同时,远侧助手用力把前足旋前,即可使脱位复位。复位后维持牵引,进行固定。

  

  (2)不完全型:指第1跖跗关节结构正常,25跖跗关节向背外侧脱位。复位时,一助手固定踝部,另一助手手握25足趾纵向牵引,术者站于患侧,双手环握中足,两手拇指先推脱位的跖骨基底部向远侧,而后推向内跖侧,与此同时,远侧助手拉内侧足趾向跖侧。跖跗关节背侧平复后,术者双手横向扣挤中足,使12跖骨基底部靠紧。复位后维持牵引,进行固定。

  

  (3)分散型:指第1跖跗关节或第1楔骨向内侧脱位,25跖跗关节向背侧脱位,12跖骨基底部之间分离。复位时,一助手固定踝部,另一助手手握前足纵向牵引。术者站于患侧,双手环握中足,在远侧助手纵向牵引将前足旋后的同时,提第1跖骨基底部向外背侧,推按25跖骨基底部向跖侧。检查跖跗关节背侧平复后,术者双手横向扣挤中足,使12跖骨基底部充分靠紧。复位后维持牵引,进行固定。

  

  固定方法:采用经皮钳外固定法,5周后去除外固定下床进行功能锻炼,同时按骨折三期辨证施治。

  

  潘澄濂风引汤加减治低钙抽搐

  

  “经方”素为总方之祖,组方严谨,用药精简,疗效确切,为历代名医临证广为应用。潘澄濂研究员从事中医临床、教学、科研60余载,屡用“经方”治愈多种疑难杂证,取得良好疗效。其中运用风引汤治疗钙代谢紊乱所引起的抽搐尤为有效。

  

  肌肉痉挛抽搐属中医“风动”所致,其病因病证各不相同,临床上有不同的分类和证型。若患者的症状、脉象、舌苔表现为一派热象,热甚则生风,则可用风引汤治疗。风引汤名曰风引,谓风邪因热而引起,攻治不必用风药,清热即所以熄风。

  

  《金匮要略》风引汤原方:大黄、干姜、龙骨各20g,桂枝3两,甘草、牡蛎各10g,寒水石、滑石、赤石脂、白石脂、紫石英、石膏各30g

  

  潘老认为其中寒水石、石膏、滑石清三焦之燥热,以制大黄浑火,为釜底抽薪之举;生白芍、木瓜、甘草、生地甘酸缓急以舒筋;佐少量桂枝在大量的寒凉药中以温通经络且解肌;陈皮、茯神和胃安神;龙骨、牡蛎、紫石英重镇使诸脏百脉之气不受外风牵引而已。另本方用大量的矿石类药物,矿石类药中含有大量的钙、铁、镁等物质,有增钙镇风之妙。

  

  【病案举例】

  

  池某,女,43岁。1982215日初诊。“甲亢”术后8个月,由于术中伤及甲状旁腺以致钙代谢紊乱,反复发生全身肌肉痉挛抽搐,且有周期性。依靠钙剂控制。刻下症见:形体消瘦,头晕目眩,时有烘热,脸烘口渴,舌颤、脉细数、苔中剥边薄(发作时全身肌肉痉挛抽搐)。拟《金匮要略》风引汤加减。药用:寒水石10g

  

  生石膏12g,滑石9g,紫石英12g,龙骨10g,生牡蛎15g,制大黄4.5g,桂枝2g,生白芍15g,大生地15g,茯苓12g,陈皮6g,木瓜9g,炙甘草4g。服药半月后,肌肉痉挛抽搐发作间隔时间延长,3个月后痉挛抽搐得以控制。

  

  石文富巧用民间药治颈肩腰腿痛

  

  腰腿痛及颈肩痛在基层尤为常见。颈肩痛及腰腿痛病因有:腰、颈部肌肉、筋膜、韧带、椎间小关节的损伤,脊椎骨折或脱位,椎间盘损伤,风湿性纤维织炎或肌筋膜炎,类风湿性关节炎,强直性脊椎炎,脊柱骨性关节炎,老年性骨质疏松症,椎间盘退行性变,椎管狭窄症,姿态不良,妊娠,扁平足,下肢不等长,腰部或臀部肌力不足,结构性缺陷,感染性疾病,肿瘤,内脏疾病等。

  

  石文富对常规西药治疗效果不佳的腰腿痛及颈肩痛患者试用民族民间药治疗,取得满意效果。石文富认为:颈肩痛及腰腿痛是由于体虚,感受风、寒、湿邪,流走肌肉、关节、经络,以致气血运行不畅,阻而不通,而形成痹。

  

  治法:舒筋活血,祛邪止痛。

  

  选药:血当归、活血莲、大血藤、茜草、刺五加、岩江豆、木通、麦冬、骨碎补、牛膝、川芎、八角枫、木瓜、见血飞、威灵仙、桑枝、岩马桑,由白酒浸泡半月,每次2050mL,每日3次,7天一疗程。

  

  刺五加、木瓜、大血藤具有祛风湿、舒经活络功能;八角枫、川芎、威灵仙具有活血祛瘀、强筋骨、利关节功能;血当归、活血莲、见血飞具有活血利湿功能;木通具有清热利湿功能;桑枝具有祛风热、通利关节功能;岩江豆、岩马桑具有行气止痛功能;麦冬具有养阴扶正功能。

  

  【病案举例】

  

  病例1:罗某,男,45岁,砖瓦工人,因腰痛半年,加重不能直立1月就诊。就诊前曾服用消炎痛、保泰松、强的松、强的松龙、普鲁卡因局部封闭治疗,无效。查:腰椎两旁及臀部均有压痛。考虑肌

  

  筋膜炎,服药50mL13次。次日即可直立。服药7天,症状完全消除。随访3个月,无复发。

  

  病例2:杨某,女,38岁,农民,因右肩周疼痛并活动障碍8月,加重2月就诊。就诊前曾服用消炎痛、中药汤剂(方剂不详)、普鲁卡因、强的松龙局部封闭治疗及针灸、理疗;无效。查:右肩固有弥漫性压痛,无红肿,肩关节活动受限。考虑肩周炎。服药25mL,每日3次。服药3天,肩关节活动自如,疼痛完全缓解,服药7天停药,随访4个月,无复发。

  

  侯瑞祥散结通络理气活血

  

  侯瑞祥是北京市朝阳中医院医师。

  

  胸椎小关节错缝多见于体力劳动者,由于提、搬、举之姿势不良,或上肢用力不协调而扭伤,使椎体单个或多个发生轻微的变位而造成后关节错缝。

  

  侯瑞祥认为,对于胸椎小关节错缝在手法复位之后多应在肩背部采用揉、捏、捻、散、拍、打、劈、叩等手法治疗,以散结通络、理气活血、剥离粘连、缓急解痉,使筋脉疏通,肩背部疼痛消除,病得痊愈。

  

  治疗方法:

  

  (1)攀颈顶背复位法:患者端坐于凳上,术者站在患者身后,双手自患者两腋下向上攀扶住患者颈部,逐渐用力下压,与此同时,术者以右脚踩住凳沿,用右膝顶住患者胸椎棘突侧偏部位(或明显压痛点)适当用力向前顶压,即可听到“咯噔”的响声而复位。

  

  (2)卧位推压复位法:患者俯卧,术者站在患者侧方,一手掌根部按住患椎棘突高凸处,另手叠压,均匀用力贴紧后,嘱患者作深呼吸待呼气之末,沿棘突方向向前下方瞬间用力推压之,可有椎体滑动复位的感觉或有复位时的声响。

  

  (3)牵引推压复位法:若遇患者肌肉痉挛,身强体壮,肌肉难于放松,采用卧位推压复位法很难奏效,就应采用牵引推压复位法。患者俯卧床上,其双手攀住床头,助手用双手握住患者双踝上方,缓缓用力向下牵引,待患者肌肉放松、脊柱间隙增大时,术者立于患者身旁,用两手拇指找到棘突侧偏的部位,定好用力方向,待助手将脊柱间隙牵开时,再用力下按,将侧偏棘突向脊中线推送,

  

  即可复位。

  

  (4)坐位旋转复位法:患者正坐方凳上,尽量脱去上衣,使脊背露出。助手固定患者双下肢,以防转动。术者站于患者压痛明显的一侧,以一手拇指推按住棘突,既有推压之力,又有拨动棘突之力,而以另一手从胸前扶于肩部,而其肘部固定另一肩部,嘱患者稍稍向前屈曲和后仰,扶肩之手同时旋转其肩部带动胸椎作旋转运动,此时推压棘突之拇指用力压拨,即可有复位感,症状立即减轻,复位即可告成。

  

  (5)悬吊牵引复位法:患者站立于诊床边,助手站立于诊床上,以一布带从两腋下绕过胸背部,将患者提起(借用身体的重量,自然下垂,对椎体有牵引松开的作用)。术者站于患者一侧,以手掌推压住侧偏椎体的棘突,在提起身体时用力推压棘突即可复位。

  

  王永炎神经痛治验

  

  王永炎是中国工程院院士,北京中医药大学教授。

  

  王永炎院士善于将中医理论与临床巧妙结合,治病出其制胜。他将古方及前人经验灵活运用于治疗神经系统的新病种,在理论与临床实践上都有很大创新,开创了中医治神经系统疾病的新纪元。

  

  1.头痛

  

  头痛是临床常见病之一,慢性复发性头痛尤多见。王教授认为“此类病我们看到的是肝阳”,“在于重用川芎”。基本方:川芎1530g,赤芍15g,牛膝15g为一组,三药的比例是2:1:1。王教授认为,赤芍可抑制川芎过于辛窜,用牛膝抑制川芎过升;此外用生薏苡仁、省头草、白蔻,因本病还存在“脾经有湿”;肝经有瘀热用夏枯草、青黛、霜桑叶;平肝用钩藤、菊花、白蒺藜。如果肝阴不足用二至丸(女贞子、旱莲草、黑芝麻),虚阳上越用潜降药(石决明、灵磁石、寒水石);偏温补用紫石英、牡蛎、白石英;伴眩晕兼头风,搜风用全蝎、蜈蚣、白僵蚕,散风用祁蛇、乌梢蛇、白花蛇。如确属寒邪上窜巅顶则用吴茱萸汤。王老师的经验基本方:川芎1530g,赤芍15g,牛膝15g,生薏苡仁30g,白蔻3g,省头草10g,夏枯草20g,青黛2g,桑叶10g,钩藤20g,白蒺藜10g,水煎服,随症加减:头目眩晕、腰酸腿软、失眠加女贞子、旱莲草;伴头面烘热、目赤、耳鸣、烦躁、失眠加石决明、灵磁石;病久痛剧加全蝎、白僵蚕、乌梢蛇;气虚乏力、面色少华、体虚、脉弱合补阳还五汤(黄芪、当归、川芎、地龙、桃仁、红花)。

  

  2.三叉神经痛

  

  三叉神经痛也是临床常见病,王老师认为该病为“肝胆瘀热”,主张用龙胆泻肝汤(龙胆草酒炒6g,栀子酒炒9g,泽泻9g,木通6g,当归酒炒3g,生地黄酒炒6g,柴胡6g,生甘草6g),或大柴胡汤(柴胡、半夏、黄芪、芍药、大枣、枳实、生姜、大黄);如有痛性痉挛、“经络中有痰有瘀血”、“火热煎熬津液”用柔肝药时也要用柔经药,主张用大剂量夏枯草和青黛;祛瘀血用川芎和水蛭;柔肝用白芍和木瓜。

  

  【病案举例】

  

  张某某,女,38岁,1996318日初诊:三叉神经痛,反复发作78年。

  

  1个月前进行三叉神经封闭治疗,几天后复发。刻下右侧头面颌疼痛,不能进水进食,说话大声或触及口唇、牙齿,引发放电样剧痛,因痛失眠,不能进食,痛苦不堪,请中医治疗。

  

  诊时症见神情呆滞、舌红、苔黄厚腻、大小便不利、脉弦紧有力。证属肝经有瘀热,阳明经腑不利,用大柴胡汤加减,方药:柴胡15g,黄芩10g,川军10g,枳实10g,白芍30g,甘草10g,半夏10g,茯苓15g,白僵蚕15g,夏枯草20g,青黛6g,川芎10g,白芷10g。水煎服,3剂后二便通利,疼痛大减。继服3剂,已能进食并能讲话,后用大柴胡汤和牵正散加减治疗半月告愈。

  

  3.坐骨神经痛

  

  王老师认为,如属寒邪引起用当归四逆汤(当归12g,桂枝9g,白芍9g,细辛3g,炙甘草6g,通草6g,大枣10枚),“细辛要给够量”,由小量开始。有瘀热用忍冬藤、天仙藤、石南藤,用以清热利湿活络;有湿用川萆薢;有瘀血用穿山甲、丹参、元胡、三七参;有风用独活、桑枝、牛膝;经脉挛急用芍药。王老师在治疗此类患者时还经常用另一张治关节痛验方:“三草四藤汤”(豨莶草、透骨草、老鹳草、天仙藤、鸡血藤、石南藤、海风藤)合用,收效甚好。

  

  【病案举例】

  

  金某某,男,46岁,1998106日初诊。

  

  腰及右下肢疼痛,活动受限,右腿不能吃力,咳嗽时疼痛向小腿及脚放射;右下肢抬腿试验阳性;经腰椎CT诊为腰椎间盘突出,继发坐骨神经痛。建议服中药和牵引治疗。

  

  诊见腰腿疼痛、发冷发麻、伸屈不利、受冷加重、脉弦紧、舌苔白腻。证属寒邪袭入筋脉,痰瘀阻络。治则:散寒活血通络。方选当归四逆汤加减:当归20g,白芍30g,甘草10g,桂枝15g,细辛5g,通草10g,干姜9g,天仙藤20g,鸡血藤20g,独活10g,萆薢20g,穿山甲10g,牛膝20g,木瓜20g。水煎服,每日1剂。另配合牵引疗法。经治2疗程(24),行动自如,已能正常工作。

  

  陈忠和分段治疗各有侧重筋骨并举标本兼治

  

  陈忠和教授是广西中医学院研究员,归国华侨。

  

  下位胸椎与腰骶部的骨关节,前者位于脊柱重力线通过的生理曲度移行处,后者是躯干与下肢联系的枢纽。这些部位骨关节和软组织的外伤、劳损、退变,均可发生脊柱力学结构的失衡和重新调整,引起脊柱各段的继发损伤,产生相应的临床症状。机体在某个运动系列调节障碍的情况下,引起相应的对应补偿调节,若仍然无法代偿,则引起另一个或多个运动系列的补偿调节。而这些联属系列补偿调节的后果,除造成脊柱下位胸椎和腰骶部骨关节、软组织的急、慢性损伤外,还可导致脊柱其他节段以及下肢的继发损伤。这类损伤,在发病的不同阶段,既互为关联,又互为因果,临床表现复杂多变,在病因学诊断和治疗方面颇费周折。这是脊柱相关疾病需从整体观念出发,全面、系统诊治才能取得疗效的主要原因。为此,诊治这类病症,除考虑其主要的症状外,还需运用脊柱力平衡的观点,分析产生“主要症状”的一个或多个原发损伤。在治疗过程中,随着脊柱失衡的逐步调整和纠正,临床的主要表现也会相应发生变化,一些在初诊时表现不明显或未引起重视的症状,有可能成为患者某一阶段的主诉。因此,陈忠和认为,熟悉脊柱相关疾病的发生、发展和转归,采取“分段治疗,各有侧重,筋骨并举,标本兼治”的治疗原则,主动、积极和有预见性地开展治疗,才能缩短疗程,获得较好的疗效。现将脊柱下位胸椎和腰骶部的骨关节、软组织常见损伤的诊断和手法治疗体会,介绍如下。

  

  1.胸12后关节紊乱症

  

  胸12后关节紊乱症是临床常见的一种损伤性病症。多因急

  

  性外伤、劳损以及腰脊柱力学结构改变(如水平骶椎、腰骶部骨关节和软组织损伤等),导致胸12骨、关节和软组织的急、慢性损伤,刺激压迫其周围组织引起。因其临床表现除局部叩痛和腰骶部髎痛外,常伴有肠道功能紊乱症状,故易漏诊和误诊。

  

  胸12介于脊柱胸段和腰段之间,位于脊柱重力线生理曲度移行处。它有特殊的解剖结构:上关节突与胸椎的上关节突相似,关节突的排列有利于旋转和屈曲运动(脊柱胸段的运动范围:旋转35°,屈曲105°,伸展60°);下关节突则与腰1上关节突相适应,关节突的排列不利于旋转和屈曲运动(脊柱腰段的运动范围:旋转5°,屈曲60°,伸展35°)。其背后的肌肉多是跨越它而较少附着于此,故它起转环关节的作用。由于解剖结构的局限性,又位于活动范围较大的脊柱胸腰段,缺乏肌肉的保护,故易致损伤。

  

  急性损伤患者表现为局部疼痛,后伸时为甚,下腹(一侧或两侧或小腹)或腹股沟区有牵扯感甚至胀痛。慢性患者上述症状较缓和,主要表现为腰骶部劳累乏力,会阴部不适以及肠道功能紊乱(如腹胀、腹泻)等一种或多种症状。查体:胸12棘突压痛或叩痛,棘旁肌紧张、压痛。病程长者,可有上、中部胸椎甚至颈椎的继发损伤。继发于腰骶部骨关节、软组织损伤者,尚有原发损伤的腰骶部及下肢的固有症状。

  

  治疗以纠正脊柱胸、腰段的力平衡失调为主。采用胸椎旋转复位或俯卧推按法,纠正偏移或后凸的损伤胸椎,辅以腰臀部软组织的松解手法和腰背肌功能锻炼(如“飞燕”式练功法),临床症状一般可获缓解。继发于腰骶部骨关节和软组织损伤者,需同时治疗原发病,疗效方能巩固。

  

  2.急性单纯性脊柱胸腰段椎体压缩骨折

  

  此类骨折,诊断不难,常规以保守治疗为主:如仰卧硬板床一段时日,待腰痛有所缓解,即开始行腰背过伸功能锻炼等。对于患者伤后腰部剧痛,除了药物止痛和消极的卧床外,多无良策。多数患者因腰部剧痛,往往无法遵医嘱练功,既不利于骨折的早日康复,也不便于护理。有关伤后腰部的剧痛,比较公认的说法是:骨折损伤和腹膜后血肿激压周围组织,以及腰肌的保护性痉挛所引起。

  

  陈忠和在临床实践中发现,此类患者在骨折的同时,均不同程度伴有腰臀部软组织的急性损伤。在手法按压理顺腰臀部的损伤肌筋(如臀上皮神经等)后,患者腰部剧痛大多可获明显缓解,有的甚至当即可双手扶撑腰部,挺胸步行。说明急性单纯性胸腰段椎体压缩骨折所致患者腰痛的诸因素中,急性腰臀部软组织损伤是一个主要的因素。祖国医学认为“损骨必伤筋”,而治筋有利于腰痛的缓解,这对于增强患者的信心、及早进行功能锻炼,促进骨折的愈合和功能的恢复,大有帮助。3.水平骶椎

  

  水平骶椎所致脊柱力学结构的一系列改变,属于脊柱解剖形态显著弯曲的动力型脊柱。常见于从事排球、举重、跳水、舞蹈、体操等运动员;一些习惯穿高跟鞋而腰部纤细者或大腹便便者也易罹患此症。女性多见。由于骶椎近似水平,骨盆前倾,腰曲加深,躯体重心前移,腰脊柱力平衡失调,脊柱胸、颈段先后相继失衡,曲度改变。为维持脊柱动力和静力平衡,由此引起联属系列补偿调节,颈项肌、背肌和腰肌持久收缩,结果发生肌筋劳损、代偿肥厚。同时,为了缓解骨盆的前倾趋势,臀大肌和附着于坐骨结节的绳肌,加强其收缩力。而与之相拮抗的股四头肌,在屈髋和伸膝活动中,为克服阻力加大其收缩力度。如此形成恶性循环,终至脊柱重力移行处脊椎的骨关节和软组织以及下肢的慢性损伤,引起脊柱颈、胸、腰段乃至下肢的一系列病症。这是一个反复损伤的慢性过程,多在中年或孕产后腹直肌松弛时,症状逐渐加重。

  

  临床表现为:腰骶部酸胀乏力,不能持久站立和长距离行走,弯腰时(如弯腰洗头或做家务),常感腰骶部髎胀不适,需捶打腰骶部方略有缓解。患者喜卧硬床或穿平跟鞋。病程长者,多继发有脊柱颈、胸段甚至下肢的相应病症:如枕部、颈项、肩背部的疼痛和困乏,以及不同程度的五官,脑血管,神经系统,胸、腹腔器官功能紊乱和一侧或两侧下肢劳累的症状。多数患者呈不同程度的伸颏、平胸、凸腹、翘臀的体态。查体见患者腰曲加深,棘间线(髂前上棘与髂后上棘的连线)向下前倾斜,骶骨后凸,菱形窝明显;慢性患者可见颈项、背及腰部的肌筋紧张、肥厚。X线片检查:侧位片显示骶骨近似水平位,腰曲加深,腰骶角>45°,或腰椎持重线前移;正位片见骶骨变短。但由于投照时体位的差异,腰骶角的变化较大,正常为34°~42.5°。因此,需结合临床症状和检查才能确诊。

  

  以腰腿痛为主诉来诊的患者,检查若发现腰曲加深、两腰肌代偿肥厚,说明病程较长。这类患者,除了腰骶部和下肢的症状外,尚有因联属系列补偿调节障碍而发生脊柱胸、颈段的损伤。若是以脊柱颈、胸段的病症为主诉来诊的患者,查体时发现其颈项肌、背肌、腰肌紧张,代偿肥厚,则应注意水平骶椎这一原发病变。对于经手法治疗效果欠佳或疗效难以巩固的颈、胸椎损伤的患者,应重视对水平骶椎的纠正和治疗。

  

  水平骶椎的纠正和治疗,难度较大,见效慢,疗程长。一般采用手法治疗和功能锻炼等综合措施。在治疗腰骶部骨关节和软组织损伤的同时,如无禁忌,强调患者作“仰卧起坐”和屈髋抱膝的“滚床”功能锻炼;改变睡软床、穿高跟鞋的习惯,或仰卧时臀部垫薄枕。伴有脊柱颈、胸段继发性损伤者,应同时给予手法治疗,缓解和消除由此引发的其他病症。

  

  4.骶髂关节错位

  

  骶髂关节错位是临床常见导致坐骨神经痛的腰骶部骨关节的损伤。基于骶髂关节的解剖结构特点,关节的创伤性炎症反应,刺激其周围的坐骨神经干、梨状肌或骨盆神经丛时,可引起坐骨神经痛和盆腔器官功能紊乱症状,如排便障碍(便秘多见)、尿频、尿急、遗尿、痛经、崩漏、性功能障碍等。临床常误诊为“腰椎间盘突出症”或诊为泌尿、生殖系统和下消化道的疾患。

  

  根据症状、体征及骶髂关节相应部位的检查,一般不难确诊。诊断骶髂关节错位的主要依据是:患侧髂后上棘下缘较健侧偏上或偏下(偏上者为前错位,偏下者为后错位),压痛明显。但因腰腿痛的患者,存在不同程度的腰椎代偿性侧弯,骨盆随之相应抬起,出现两侧髂后上棘不在同一水平的假阳性体征,因此,必须在治疗腰椎骨关节和软组织的损伤后,再仔细检查对比两侧髂后上棘的位置,方可确立骶髂关节错位的诊断。

  

  骶髂关节错位的复位手法较多。原则是:运用直接或间接的外力,推动或拉动患侧髂骨旋后(前错位复位)或旋前(后错位复位)。例如:直接推按髂前上棘或髂后上棘的“推按法”;拉伸腘绳肌或股四头肌,间接拉动髂骨旋后或旋前的“屈髋曲膝法”(前错位复位)和“单髋过伸复位法”(后错位复位);用于孕妇或体弱患者的“纵向牵抖法”,以及在某种特殊情况下使用的“以健髋屈伸带动患侧髂骨旋转”的手法等。复位前需充分松解腘绳肌的痉挛或挛缩,待直腿抬高超过80°时,再施予复位手法,可减轻复位后的疼痛反应,巩固疗效。对于老年人和股骨有病变或损伤者,禁用间接的复位手法;腰椎椎弓峡部裂、腰椎前滑脱、腰曲后凸者,禁用“单髋过伸复位法”。5.腰椎间盘突出症

  

  腰椎间盘突出症是腰骶椎骨关节和软组织慢性损伤的严重后果。其主要病理改变是:从椎间盘纤维环破裂至髓核膨出、突出,激压神经组织的慢性病理过程。在这慢性的发病过程中,均伴有不同程度的椎间骨关节关系改变和周围软组织的痉挛、炎变等椎管外的损伤,出现相应的腰腿痛症状。因此,只有髓核的膨出或突出,若不激压神经组织,一般不会出现典型的腰椎间盘突出症的症状和体征。但椎管外病变的客观存在,则是腰椎间盘突出症反复发作和加剧的重要因素。

  

  临床观察表明,经CTMRI检查诊断为腰椎间盘“膨出”或“突出”的患者,其腰腿痛症状,有不少是腰臀部软组织损伤引起或是骶髂关节、梨状肌损伤激压坐骨神经干所致,属椎管内、外的病变并存,以椎管外的病变为主。这类病例,若无严重的神经根受激压的病理改变,一般无明显的腰曲消失或反张的体征。经手法治疗腰骶部骨关节和软组织的损伤后,临床症状可明显缓解和消失。因此,笔者把腰曲的改变作为判断手法适应证和疗效的一个重要指标:即腰曲存在的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一般是以椎管外病变为主,手法治疗的疗效较好、疗程短;相反,腰曲消失或反张,则是以椎管内的病变为主,手法治疗的疗效差,疗程长。若在治疗过程中腰曲有改善,则说明病变趋向好转。在腰椎X线片诊断“腰椎间盘突出症”的几个阳性X线征中,突出椎间隙狭窄的程度可作为判断预后和复发率的依据:即腰椎间隙越狭窄,腰椎间盘突出症的预后越差、复发率高。

  

  腰椎间盘突出症的治疗方法颇多:按摩推拿,整脊正骨手法,牵引、理疗和各式手术等,均有一定的疗效。关键是适应证的选择。笔者认为,对于腰曲存在的患者,“中央型突出”或有马尾神经受激压征象者除外,应首选非手术方法治疗,采用手法治疗为主。

  

  手法治疗的原则是:积极治疗椎管外的损伤,改善突出物与神经根的关系,恢复腰脊柱力的平衡。

  

  手法治疗的具体步骤:手法松解腰臀部软组织损伤,缓解肌痉挛,既减轻椎间压力,也可改善患者急性腰腿痛症状。必要时辅以中、西药物消炎止痛。

  

  使用“直腿抬高内旋牵拉法”(即在直腿抬高达60°之前,内旋患肢,并继续抬高至患者难以忍受为度),松解痉挛、挛缩的梨状肌,减轻该肌对坐骨神经干的激压。因患者直腿抬高均有明显受限,故宜分阶段逐日加大抬腿的高度,避免使用暴力,以免造成腘绳肌的损伤。

  

  如无禁忌,整复错开移位的骶髂关节,进一步缓解或消除关节炎症对坐骨神经干的激惹。

  

  待腰曲有所改善时(腰曲变浅或恢复正常),采用“腰椎旋转复位法”或“斜扳法”纠正损伤椎体的移位。从疗程一开始,即嘱患者坚持作“飞燕”式及其他针对性的功能锻炼,以加强腰背肌肌力,巩固疗效,减少复发。

  

  张镜人扶正祛邪健脾益肾柔肝

  

  复发性多软骨炎是一种病因未明且少见的结缔组织疾病,其病变主要侵犯软骨,膝关节为好发部位,甚至可发生于所有的动关节,并表现为特殊器官如耳廓、鼻、眼和呼吸道(喉、气管)及关节软骨的反复发作性炎症。本病属中医的“骨痹”范畴,《素问•痹论篇》云:“其入脏者死,其留连筋骨间者疼久。”其病变部位在软骨,张老认为,其与肝脾肾有关,由于病症反复,正气虚弱,肝脾肾亏损,加之邪气久留不去,治疗当以扶正祛邪、健脾益肾柔肝为主,方能取得满意的疗效。

  

  【病案举例】

  

  吴某,女,39岁。双膝、肩、肘、膝关节疼痛2年余,伴鼻梁、两耳廓肿痛,双眼结膜充血,头晕乏力,舌苔薄腻,舌质偏黯,脉细数。耳软骨病理切片示:耳后弹力软骨组织有变性及软骨周围见淋巴细胞浸润。符合复发性多软骨炎的病理改变。

  

  证属肝肾亏损,瘀热阻滞脉络。治拟益肝肾,清瘀热,和络脉。予丹参、茺蔚子、赤芍、白芍、炒丹皮各9g,旱莲草、炒桑枝各15g,茅莓根30g,独活9g,仙鹤草15g,刘寄奴9g,炒川断15g,炒牛膝、炒滁菊各9g,白花蛇舌草30g,香谷芽12g,知母9g1个月后,耳廓肿痛、关节疼痛、结膜充血均见明显好转。

  

  张镜人祛邪兼顾扶正

  

  系统性红斑狼疮是一种原因未明的慢性炎性疾病。可以侵犯多种器官,其临床表现多种多样,包括发热、皮疹、关节痛、多浆膜炎、贫血、血小板减少以及肾脏、神经系统等异常。红斑狼疮在中医文献中无相似的病名,但对其临床表现有类似的描述,对盘状狼疮有日晒疮、鬼脸疮称之,由单纯性红斑狼疮的皮疹有温毒发斑、阴阳毒之类称之,本病可累及全身,故可称之为“周痹”、“痹证”之类。《金匮要略》云:“阳毒之为病,面赤斑斑如锦纹,咽喉痛,唾脓血……”,“阴毒之为病,面目青。身痛如被杖,咽喉痛……。”张老认为,系统性红斑狼疮是一个多系统、多脏器损害的疾病,临床需辨证与辨病相结合。

  

  张老认为,本病的辨证特点是本虚标实之证,认为主要与遭受阳邪、热邪、火毒之邪导致人体内部的阴阳平衡失调,气血运行不畅,瘀血阻于络脉,热毒灼盛,从而耗血动血,热盛火毒之邪损伤阴液,进一步导致邪毒攻心,邪蒙清窍,造成抽搐及气阴两虚的证候,整个病程处于邪盛正虚、邪正相争的过程,故一定要以维护正气为要。在治疗中,张老认为,扶正与祛邪兼顾,祛邪固然当先,但需顾及人体正气,热邪、火毒之邪易伤阴,这时加用益气护阴之品,如皮尾参、孩儿参、生黄芪、灵芝等。祛邪常选用茅莓根、土茯苓、白花蛇舌草、鬼箭羽、紫草等。鬼箭羽活血通络,破血散结,应用于关节四肢的疼痛;紫草清热凉血,解毒透疹,用于高热皮疹。“温邪则热变最速”,“热邪不伤胃津,必耗肾液”,故不宜忽视护阴。对关节疼痛、肌肉酸痛常选用川萆薢、鸡矢藤;关节畸形可选用菝葜。

  

  【病案举例】

  

  肖某,女,19岁。反复发热年余,伴面部皮疹,关节疼痛,多次癫痫样大发作,黄疸。血沉73mm/h,抗核抗体阳性,抗人球蛋白试验直接阳性,尿蛋白阳性。诊断为系统性红斑狼疮,脑部浸润,并发溶血性贫血。刻下:发热盛衰不解,无汗头痛,口干,神志时清时昧,神情呆滞,时有肢体抽搐,小溲导行,舌苔少,质红,脉细数。证属邪热鸱张,热入营血,心营受烁,心神失养。虑其内陷痉厥,治拟泄热达邪,凉营清心。予清水豆卷12g,青蒿梗、炒丹皮各9g,炒赤芍15g,连翘心9g,鲜竹叶卷心30g,净金银花12g,西瓜翠衣15g,水炙远志3g,广郁金9g,天竺黄5g,碧玉散(包煎)12g,鲜芦根1枝,鲜荷叶1角,生蒲黄(包煎)、钩藤(后下)各9g,鲜生地30g4剂后,身热渐退,神志转清,抽搐停止,病情明显好转。

收藏 推荐 打印 | 录入:yuan | 阅读:
相关新闻      
本文评论   [发表评论]   全部评论 (0)
Digg排行
热门评论
商务合作 |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广告服务 | 诚聘英才 | 意见反馈 | 友情链接 | 网站地图